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開元水滸傳Usdt

開元水滸傳Usdt

發布時間: 2022-03-07 22:45:40

1. 水滸中的幾個經濟問題。

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

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八錢三分�

白�面(斤)九文

銀每兩換錢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結論

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驗證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中國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極為混亂。不同朝代之間有差異,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區之間有差異。這是不爭的事實。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庫平營造制」,與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約等於國際標准制的600克(597克多點)。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還有殘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黃金的計量單位「兩」、「錢」就是用庫平營造制的計量單位。一「兩」相當於國際標准制37.5克,一「錢」相當於國際標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政府為了與國際接軌,並統一中國度量衡制度,解決不同地區之間度量衡差異給經濟發展帶來的障礙,促進經濟發展,進行了度量衡改革。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習慣需要,將「庫平營造制」改革為「市制」,為與國際接軌,將「市制」與國際標准制方便換算。特將「一營造尺」改為「一市尺」,等於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於二市裡。「一庫平斤」改為「一市斤」等於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稱「一二三制」。「市制」與「庫平營造制」計量接近,老百姓易於接受。而市制與公制換算簡單,能為國際貿易接受。俗稱「斤有所短、尺有所長」,即市斤比庫平制重量小,市尺比營造制長。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稱成功。為以後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至今仍在發揮其基本作用。

民國時期的另一個大的改革是幣制改革。

北洋政府時期在幣制改革上的一個較大動作是「廢兩改元」。清末時,雖然中國也有銀鑄幣,但貨幣制度是以銀兩為單位,制錢(包括銅錢與銅元)為主要流通的輔幣。貨幣單位相當混亂。既有以庫平兩為單位的計量,也有以海關兩為單位的計量。同時,銀鑄幣和銀兩的成色也極不一致。這個混亂的幣制極大地阻礙著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於是,就有了第一次幣制改革:「廢兩改元」。即北洋政府頒布「國幣條例」,規定以銀元為基本貨幣單位,停止銀兩流通。一元銀元重庫平銀七錢二分,含銀量為85。一元等於十二角(仿英制)。以銅元為輔幣,停止銅錢的流通。一元銀元與銅元的比價基本上在180--188之間漲落。俗稱「洋長洋短」。每日銀樓或銀行都會發布當日銀價。當銀價上漲時,稱為「洋長」,當銀價下跌時稱為「洋短」。民間小額交易基本上以銅元計價為主。銀行發行紙幣以元為單位,一元紙幣兌換一元銀元。貨幣以銀為本位。

這次幣制改革使全國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統一。但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

另一次幣制改革是南京政府為解決金融危機而進行的。30年代時美國貨幣放棄銀本位,實行金本位制,規定1盎斯黃金等於35美元。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倫敦)收購白銀,導致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中國的貨幣制度是以銀為本位,但自己產銀不多。國際市場上白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者在東北、華北大搞武裝走私,使中國白銀出現大量外流。同時,銀價格上漲使中國的貨幣升值,進口狂增、出口受阻,影響經濟與發展國際收支平衡,如不及時改革將導致中國金融崩潰。南京政府與英國、美國談判貨款為幣制改革提供外匯保證。最後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詳見《中美白銀談判》)。於是,南京政府決定進行幣制改革,停止銀元流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後增加)四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定貨幣,用於交易與完糧納稅。法幣與英鎊、美元掛鉤。

現在看電視劇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夠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

這里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國時候,就流通銀元了,稱為國幣。民間稱為「袁大頭」。它的價值也比較高,可兌換180多個銅元。按當時物價水平折算今日的購買力,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35元左右。考慮到生產的發展,糧食和日用品價格的下跌,一元銀元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銀子價格算,大約等於今日人民幣的50-60元左右。當時辦一個比較好的印染廠投資也不到一萬元。買一較輛當時比較好的轎車大約是1000元。所以不會有拿出一個銀元買一個饅頭的情形出現,最多一個銅板。

銀票其實是山西票號發的匯兌憑證,有密押的,不是見票即兌的銀行券(鈔票)。用銀票是要付匯兌費用的。

銀票做大宗買賣的商人用得著。它可避免攜帶大量現銀的風險,而且方便,並與自己攜帶大量現銀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員是用不著的。所以也就不會有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來支付款項。即使你拿出來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個人支票還不如.

2. 《水滸傳》中你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寫一篇作文

寫作思路:把你喜歡武松的理由寫下來。

在《水滸傳》一百零八位好漢中,我最喜歡武松(行者)。在《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武松打虎》諸多情節中,體會到了他豪放、灑脫的性格;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的精神。

其中,《武松打虎》這個情節在民間傳得是家喻戶曉。所以,人們說,武松又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武松,一個真真正正的好漢;武松,一個我最敬佩的英雄!

簡介: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言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

3. 關於水滸傳第一個登場的人物

史進,小說《水滸傳》中108將第一個出場,史家村史太公之子,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23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七名。史進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徒弟,因身上紋有九條青龍,人稱「九紋龍」。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聚義少華山之後,由於刺華州太守未果而身陷囹圄,後於五十八回「吳用賺金領吊墜,宋江鬧西嶽華山」獲救,少華山眾全伙上樑山。梁山好漢征討方臘時,「九紋龍」史進在昱嶺關前中箭身死。
史進是華陰縣史家莊史太公的兒子,從小喜歡舞槍弄棒。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遭高俅陷害,攜老母逃往延安府,路過史家莊時老母病倒,王進就住在史家莊教史進武藝。史進打敗了在家鄉附近少華山上當強盜的好漢朱武、陳達、楊春,好漢結識好漢。不料被獵戶李吉告了官,華陰縣派兵圍了史家莊,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一起殺敗了官兵,上了少華山。史進全身刺了九條青龍,江湖人稱「九紋龍 」,是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
上山原因: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遭高俅陷害,攜老母逃往延安府,路過史家莊時老母病倒,王進就住在史家莊教史進武藝。史進打敗了在家鄉附近少華山上當強盜的好漢朱武、陳達、楊春,好漢結識好漢。不料被獵戶李吉告了官,華陰縣派兵圍了史家莊,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一起殺敗了官兵,上了少華山。本與少華山勾結;事發後殺死倆都頭並李吉,不願意落草而去投奔王進;尋王進不得結識魯智深。因魯智深拳打鎮關西而離開渭州;後至延州、北京,盤纏用盡,與魯智深一起火燒瓦罐寺後分手,投少華山落草。

4. 水滸傳中武松的重量

宋初官秤斤重的680克,到北宋中葉的640克,到南宋初期的625克,現在一斤相當於0.7--0.8斤,水滸傳,武松體重500斤.相當於現在625---680斤,武松的體重似乎有些誇張.
宋代之秤一斤重多少?劉承珪之秤明言以淳化錢一枚為一錢之重.按《玉海》一再記載:御書淳化錢「令與開元通寶錢輕重等,付有司以為定製.(《玉海》卷八、律歷.淳化權衡新式、景德權衡新式))「永平監用開元通寶錢法,肉好精妙」.(卷一八○錢幣.開寶錢監)這就可以斷定宋代的斤兩之重是承襲唐制,在初年並無改易.據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的北宋初年的宋元通寶、淳化元寶、至道元寶二十六枚的重量平均計算,每枚為四二四五克,約言之為四二五克,確與唐開元通寶等重,由此宋初官秤一斤之重為680克,確與唐代相等.而且從宋開始法錢一枚之重即稱為一錢了.
在觀存的文獻中也不乏支持宋斤重680克的史料.
據歐陽修在《集古錄跋尾一中所說;劉敞(原父)所藏的那個漢時谷口銅甬「重四十斤」,「原父以今權校之,重十五斤」.(南宋張采臣亦采入《珊瑚鉤詩話》中)也就是宋一斤相當於漢代的2.67倍.兩漢一斤之重的實物大抵在250克左右,以武庫一斤銅權而言,其重為252克,如宋一斤以680克計,則斤重為漢之2.7倍,與劉敞所測的比例十分接近.
元祐時呂大臨在《考古圖》中收集了幾個比較可靠的古器的今古權衡比對衡比對結果:一、秦二世時的斤權.當宋秤六兩,宋斤當秦斤的2.67倍.二、好畤供廚鼎,銘刻「重九斤一兩,今重三斤六兩」,宋一斤相當於漢的2.69倍.三、宣帝五鳳四年造的車宮承燭銅盤,銘重三斤八兩,實測為宋秤一斤五兩,宋秤為漢秤的2.67倍.如以宋一斤為680克,按比例倒推,秦漢一斤之重為254.7克(2.67倍)與252.79克(2.69倍).按秦漢時銅權實物,其一斤之重確有252克以至258克的,因此這些材料可用.即使按秦漢標准斤重250克計,宋秤與之的比例也無非是二七二倍;但如把宋秤斤量算小,比例就會縮小,而和呂氏推算結果就碰不攏了.
有的學者提出新論,主張把宋一斤之重定為640克或更低些,說是有出土的實物可以作證.按:近年發表的宋權實物主要有這三件.一是湖南湘潭出土的「嘉祐百斤銅則」』,製作講究,系標准權式,實重64000克,1斤合640克.二是浙江瑞安出土的「永豐熙寧百斤銅砣」,由當時的池州永豐監鑄造,實重625000克,一斤合625克.(見《圖集》157、158頁).三是山西垣曲發現的元祐七年「垣曲縣店下樣』』,系大型標准石權,實重140公斤,無銘重.(《文物》一九八六年一期及一九八七年七期).是民用樣權,供運鹽途中比對秤盤之用.北宋運解池鹽一大席重二二○斤(宋斤),自安邑經含口到垣曲可報損耗二斤,如稱量對比其重為二一八斤,即表明合於標准,並無偷取之事發生,這個樣權就是稱量一大席解鹽用的(去損耗兩斤):140公斤乘千克除以218斤,等於每斤642.2克.三件實物有兩個特點:一、不是太府寺、文思院的官秤,而是專業部門特製的、或由民間依樣仿製的秤,有的更明確是稱鹽專用的;二、不是北宋初期的實器,而是中期的產物,並且時間越晚,權重也越輕.宋代擴大商品專賣,鹽茶是最主要的專賣商品,官府是最大的賣主,小秤出,正可從中多佔便宜,以一斤言,由宋初的680克,減至嘉祐時的銅則斤重640克,輕了近百分之六.熙寧銅砣斤重比宋初減輕百分之九還多,這裡面既有時間差,也可能還有部門的差異(銅砣自錢庫取樣,由錢監鑄造).北宋後期秤權的減
輕並非特有的現象.唐後期(大歷時)長安二市所用之秤權比唐初減輕百分之八四,每斤之重不過623克,宋代只不過是歷史的重演.但正像不能以唐後期權重的減輕來否定唐初
一斤重680克,對於宋代也不能無視其初年斤重同於唐初,而把有宋一代的斤重都定為640克,或把不同時間的斤重如640克叢625克拿來平均,那樣做是抹煞了宋代衡前後階段上的變化.
其實宋代衡制的變化還並不限於專業部門、限於專賣商品秤重的減輕.隨著時間推移,通過連鎖的反應,權衡減輕現象更進一步擴散到別的方面.這從銀鋌每兩所含克數的變化上可以看出.唐代銀鋌每兩合四二.五克,宋代銀錠、銀鋌明顯減重.北宋末銀鋌每兩在四十克多一點或四十克,即每斤合640克多一點或640克的居於多數.說明在一般商品的買賣和銀錢收付中也正通用著64
0克的秤.到南宋初連廣州經總制起發的銀錠也降為三九克(紹興二十六年),即每斤為624克,可見熙寧永豐監銅砣那樣的斤重(625克),此時已通行於財政解庫之中,當然更用於其他場合,尤其應用於支出場合.再後來銀鋌每兩的克數更減少到三八克左右.南宋末葉(理宗時)解庫的銀錠上標明「系市秤伍拾兩重」、「貳拾伍兩」,實秤只一.八七五千克、九三七五克,即市秤一兩平均只合三七五克,市秤一斤為600克.這種市秤被用於官府的財政結算上面,具有公然的合法性.收入用如此減重的秤,支出更是小秤以出.聯系宋以後的歷史來看,這一情況很值得注意:即宋時減輕了的市秤竟成為後來朝代合法的官秤,明清官稱一斤之重接近六百克,不正是從宋代市秤一一斤之重演變過來的嗎?
自宋初官秤斤重的680克,到北宋中葉的640克,到南宋初期的625克(北宋熙寧時的六二五克似僅用於錢物付出時的秤量,因宋徽宗大觀政和時銀鋌的收入—進奉、繳庫,尚用斤重640克之秤),再到南宋末葉的六百克,歷史的發展過程,脈胳應該說是很清楚的.

5. <<水滸傳>>中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人物,寫一篇文章發表自己對這個人的看法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在它的歷史進程中,出現了一本震驚中外的名著——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偶一上網,發現《水滸傳》資料多如世界上的螞蟻總數,確實令我大吃一驚。有為《水滸傳》宣傳,也有專門找《水滸傳》瑕疵的,但我發現,大多聚焦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那便是梁山第一把手——宋江。
宋江也是一位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記得小時候,我是敬仰他的:令旗一揮,沙塵滾滾;忠義兩全,樂善好施。為了他,我日夜不停地收集《水滸傳》的人物卡片,最後,我還用五元買回了一張紙片——宋江的卡片。
我的情緒變化是在《水滸傳》重播後,那時我的年齡已比第一次看時長了好幾歲,人長大了,腦子中的道理也漸漸完善了。我開始咒罵宋江的無能,咒罵他的招安行為,咒罵他攻打方臘的行為,甚至咒罵他的死。我還差點把他的卡片撕碎。
再大點,上了初一,我的思想又發生了變化,覺得宋江這個人物並不可恨,倒是挺可憐的。
可恨的是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統治。想一想,一百零八個好漢,哪個不是懷有絕頂武功,哪個不是舉世奇才呀!他們都有一顆忠義的心,但明箭易擋,暗箭難防呀!一個個被硬地按個罪名。這是一個怎麼樣混亂的社會呀!宋江這么一個忠義兩全的人,也被無辜安上罪名,被推上刑場砍頭。經歷了千萬年的艱辛,宋江不得不拋棄了對國家的忠誠,被迫上樑山。
我想,許多人像我以前一樣憎恨宋江的招安行為。但如今我想來也並不然。宋江並非打娘胎出來便想上樑山當「賊寇」的,他的完美性格令他成為一名好官,但朝庭黑暗,他只有暫避梁山。但他的心還是歸附在國家身上的。想一想,何人不依戀家人呀!宋江自小受父親精忠報國思想的影響,作為孝子的他,眼看自己漸漸豐滿的梁山軍隊,想到故鄉,想到兒時,宋江毅然選擇了招安。
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嗎?我想也並不然。梁山雖然強大,但怎麼也不是朝庭的對手,要是朝庭全力攻過來,梁山好漢們的勝算也不甚大;再退一步說,即使梁山好漢們贏了,但必會折兵損將,元氣大傷。再拿另一方面來說,人總會有衰老死亡的一天,梁山好漢們再神勇,也無法逃脫這個事實,待到他們白發滿頭,連武器也拿不起來的時候,朝庭只要輕手一揮,梁山便化為烏有。
再說征方臘一事,這雖是一大失策,甚至可以說是宋江從此受萬人責罵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讀者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征方臘是梁山好漢們唯一的出路。宋江已招安,征方臘是宋江必須完成的任務。宋江雖然明知這是高俅讓自己「賊打賊」的一場鬧劇,但他能不征嗎?那時的梁山好漢們已隨宋江在京城,沒有了梁山這優越的作戰地點,再與朝庭對戰定必有輸無贏,為了不和朝庭作對,宋江只能征。再說,方臘是個什麼人,他可是和梁山好漢們一樣鐵錚錚的好漢!他為什麼被捕?是因為梁山好漢們用生命為代價去打敗他們。實話說,方臘力量並不低於梁山好漢們,要是當初宋江沒招安,那麼,到最後,被捕的便不是方臘,而是宋江了。
對於宋江的死,許多人還是十分悲憤。不是為他的死而悲,而是為他的愚蠢行為而憤。也可以說得好聽點:宋江並不笨,他是正義,是忠誠,但在這些歲月里,忠誠就是笨。宋江是一個甘心為國家奉獻一切的熱血男兒,他要是不是生在這一混亂時期,而是生在如「貞觀」「開元」等的政治清明時期,那麼他將會是舉世矚目的「宋青天」,但他沒有這個好運氣,命運安排給他的只有——死。
他死時帶上李逵,這又是人們一個氣憤的理由。但細想一下,這也並不。李逵的性格,人們比我更清楚,他是一個終身為宋江大哥浴血奮戰,死而後已的人。李逵要是得知宋江死訊,必定會通報各散東西的兄弟,聚在一起攻打朝庭,最終難逃一死——因為此時,梁山好漢剩下的早已寥寥無幾了。早死晚死都是死,為了不讓更多兄弟犧牲,不讓梁山好漢再沾有「謀反」罪名,宋江只能讓李逵喝上毒酒,安然歸天,這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議論宋江的功過是無關重要的,因為,作者捏造這個人物形象並不是為表現其聰明或其愚蠢,而是通過他表現當時社會的黑暗。我對宋江的談論也只有一個——他是歷史進程的一個可憐兒!

6. 《水滸傳》中被武松殺了的張都監的「都監」是什麼官

地方駐軍長官。

《水滸傳》中的張都監,書中第三十回說"(武 松)跟著那軍漢,直到廳前參見那張都監。」這里的"都監"指的是孟州兵馬都監張蒙方,是掌管一州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的兵馬都監。

都監,是一種官名,最早見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以內侍官稱之。《 三國志 •魏•曹爽傳》中說到:"又以黃門張當為都監,專共交關,看察至尊,候伺神器。」所謂「黃門」,是專門侍奉皇帝及皇室成員的職務,均以宦官擔任。
到了唐朝,初期以御史為地方軍隊監軍,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後,開始出現以宦官監軍,之後太監監軍稱為常態,故稱都監。唐朝末年,為鎮壓農民起義,也以宦官為監軍,因督察多路兵馬,故稱都監、都都監。
宋朝則為武將職名之一,邊防沖要之路,設兵馬都監,掌管本路禁軍屯戌、訓練和邊防事務。另有州府「兵馬都監」,掌管本城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特別重要的沖要之地,往往以知州、知府兼本路兵馬都監,而以武臣充副都監。資歷較淺的武官擔任都監職務時,稱押監。

遼朝糾軍中設都監。負責部署約束營伍,職位低於詳穩(官名),高於將軍。四帳都詳穩司和北面邊防官諸司亦有都監。金朝都元帥府有左右都監,是輔助元帥的高級將領。另外金代宣徽院所轄儀彎、尚食、內侍等局,御葯院、雜物庫等均設都監。

7. 水滸傳街機下載求一個地址

水滸傳街機,就去6717游戲中心,因為這里的銀商可以的,所以人多起來了。

8. 水滸傳中的張都監是幾品官

都監,是一種官名,最早見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以內侍官稱之。《 三國志 ·魏·曹爽傳》中說到:"又以黃門張當為都監,專共交關,看察至尊,候伺神器。」所謂「黃門」,是專門侍奉皇帝及皇室成員的職務,均以宦官擔任。 到了唐朝,初期以御史為地方軍隊監軍,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後,開始出現以宦官監軍,之後太監監軍稱為常態,故稱都監。唐朝末年,為鎮壓農民起義,也以宦官為監軍,因督察多路兵馬,故稱都監、都都監。 宋朝則為武將職名之一,邊防沖要之路,設兵馬都監,掌管本路禁軍屯戌、訓練和邊防事務。另有州府「兵馬都監」,掌管本城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特別重要的沖要之地,往往以知州、知府兼本路兵馬都監,而以武臣充副都監。資歷較淺的武官擔任都監職務時,稱押監。

遼朝糾軍中設都監。負責部署約束營伍,職位低於詳穩(官名),高於將軍。四帳都詳穩司和北面邊防官諸司亦有都監。金朝都元帥府有左右都監,是輔助元帥的高級將領。另外金代宣徽院所轄儀彎、尚食、內侍等局,御葯院、雜物庫等均設都監。 至於《水滸傳》中的張都監,書中第三十回說"(武 松)跟著那軍漢,直到廳前參見那張都監。」這里的"都監"指的是孟州兵馬都監張蒙方,是掌管一州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的兵馬都監。

熱點內容
eth地址和usdt地址相同 發布:2025-05-24 01:30:37 瀏覽:370
比特幣公鑰推出私鑰區間 發布:2025-05-24 01:28:08 瀏覽:844
期貨主力合約怎麼看 發布:2025-05-24 01:27:35 瀏覽:958
數字貨幣今日排行 發布:2025-05-24 01:18:17 瀏覽:611
關於數字貨幣的影響 發布:2025-05-24 01:08:15 瀏覽:13
app空投eth錢包 發布:2025-05-24 00:48:45 瀏覽:415
99礦池注銷不了 發布:2025-05-24 00:30:30 瀏覽:484
以太坊合約開發怎麼記錄用戶 發布:2025-05-24 00:29:26 瀏覽:508
btce公告 發布:2025-05-24 00:09:11 瀏覽:383
微信怎麼找數字貨幣 發布:2025-05-24 00:02:31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