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而猥頒厚賚doge

而猥頒厚賚doge

發布時間: 2022-03-20 11:34:22

① 節日四個字的成語

普天同慶:天下的人們共同慶賀
張燈結綵:掛上燈籠,繫上綵綢.形容節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
載歌載舞:載:又.邊唱歌,邊跳舞.形容盡情歡樂.
盛會空前:規模超過以前的盛會.
喜氣洋洋: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非常得意或異常歡樂的樣子.
五彩繽紛: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歡聲笑語:又說又笑,氣氛歡快熱烈.
流金溢彩:流動的光影,滿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麗.
花團錦簇:錦:有文彩的絲織品;簇:叢聚.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辭藻華麗.
錦上添花:在美麗的錦織物上再添加鮮花.比喻略加修飾使美者更美,引伸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
蔚為壯觀:蔚,是「盛大」的意思;為,是「是」的意思;蔚為壯觀就是「非常壯觀」的意思.

另外還有節日相關的四字成語:
賞心悅目 響徹雲霄 鑼鼓喧天 鼓樂齊奏
歡聲雷動 彩旗飄揚 恭賀新喜 雙喜臨門
喜上加喜 喜上眉梢 歡天喜地 徹夜狂歡
笑語滿堂 扶老攜幼 翩翩起舞 燈火輝煌
光彩奪目 琳琅滿目 喜氣洋洋 歡天喜地
人山人海 人聲鼎沸 鑼鼓喧天 金鼓齊鳴
爆竹聲聲 鞭炮連響 震耳欲聾 情緒高漲
情緒熱烈 人群熙攘 人來人往 往來不息
川流不息 水泄不通 成群結隊 爭先恐後
燈火輝煌 綵帶飛舞 裝飾一新 千歌萬曲
敲鑼打鼓 燈籠高掛 斗大金字 人流擁擠
張燈結綵 喜氣洋洋 火樹銀花 車水馬龍

② 開國大典一文中精神振奮歡騰雀躍這是什麼成語

精神振奮歡騰雀躍都是表示心情高興,心裡激動的成語,形容十分歡樂的情景。

精神振奮,讀音為jīng shén zhèn fèn,意思是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情緒飽滿。形容精神振奮,飽滿。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精神狀態。語出魏巍《東方》第五部第十四章:「終於這個令人精神振奮的時刻到來了。」

歡騰雀躍,讀音為huān téngquè yuè,意思是高興得像麻雀那樣跳躍起來形容非常歡樂。可作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語出春秋莊周《莊子·在宥》:「鴻蒙方將拊髀雀躍而游。」意思是鴻蒙正拍著大腿像雀兒一樣跳躍游樂。

(2)而猥頒厚賚doge擴展閱讀

精神振奮歡騰雀躍近義詞:

1,興高采烈,拼音:xìng gāo cǎi liè .興:原指志趣,後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後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詞犀利。後多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語出茅盾《子夜》:「阿二忽然對於曾滄海的威嚇全沒怕懼,反而興高采烈的說起來了。」

2,歡天喜地,讀音: huān tiān xǐ dì,漢語成語。釋義:形容非常高興。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二折:「往常時見我來,便歡天喜地;今日見我來,甚是煩惱。」意思是以往看見我來了都非常高興,今天見到我來,卻很是煩惱。

3,歡喜若狂,拼音:huān xǐ ruò kuáng,歡喜得像發瘋一樣,語出郭沫若《怎樣使雙十節更值得紀念》:「武漢三鎮的人真是歡喜若狂,一直熱鬧了一個通夜。」

③ 《世說新語》出來的成語

《世說新語》是一部對中國思想文化,特別是士人精神產生過深遠影響的作品,它以生動傳神的筆觸,優美精煉的語言,分門別類地記錄了漢末、三國、兩晉人物的逸聞軼趣,是那個時代的精彩縮影。《世說新語》中有很多成語,現整理如下:

【席不暇暖】
出處:《世說新語·德行》 陳(仲舉)曰:「武王式商容之間,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釋義:連席子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原指東奔西走,不得安居。後形容很忙,多坐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近義詞:應接不暇、日理萬機
反義詞:無所事事、閑得發愁

【難兄難弟】
出處:《世說新語·德行》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釋義:原義形容兩兄弟都好,才得相當,難分上下,今指共過患難的人或都處於同樣困境(環境艱苦)的人,含貶意。
近義詞:一丘之貉、不相上下
反義詞:大相徑庭、判若雲泥

【身無長物】
出處:《世說新語·德行》
王恭從會稽還,王大看之。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後,既舉所坐者送之。既無余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
吾本謂卿多,故求耳。」
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釋義: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近義詞:別無長物、空空如也、阮囊羞澀、家徒四壁
反義詞:綽有餘裕、豐衣足食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釋義: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釋義:鳥巢既傾覆,其卵當皆破,用來比喻事之整體被毀滅,其個體也無以保全。

【黑白分明】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稽中散語趙景真:「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風,恨量小狹。」
釋義: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跡、畫面清楚。
近義詞:涇渭分明、一清二楚
反義詞: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吳牛喘月】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釋義: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過分懼怕,而失去了判斷的能力,也形容天氣酷熱。
近義詞:蜀犬吠日

【千里蒓羹】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曰:「有千里蒓羹,但未下鹽豉耳」
釋義:多作思鄉之辭。

【百感交集】

處:《世說新語·言語》
衛階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悴,語左右雲:「見此茫茫,不覺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復誰能遣此。」
釋義:各種感觸交織在一起,形容感觸很多,心情復雜。
近義詞:心潮澎湃、浮想聯翩
反義詞:心如枯槁

【楚楚可憐】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高世遠時亦鄰居,語孫曰:「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梁用耳!」孫曰:「楓柳雖合抱,亦何所施?」
釋義:原指幼松叢密柔弱,後形容女子形體姿態嬌柔可愛,也形容神情凄楚或處境令人可憐。
近義詞:嫵媚動人
反義詞:望而生畏、令人作嘔

【雲興霞蔚】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釋義:象雲霞升騰聚集起來,形容景物燦爛絢麗。
近義詞:五彩繽紛、雲興霞蔚、花團錦簇
反義詞:漆黑一團、暗淡無光

【千岩萬壑】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釋義:形容峰巒、山谷極多。
近義詞:千山萬水、千山萬壑
反義詞:一馬平川

【應接不暇】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王子敬雲:「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釋義:指美景繁多,來不及觀賞,後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近義詞: 目不暇接
反義詞: 應付裕如

【一覽無余】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
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余委曲,若不可測。
釋義: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見了,形容建築物的結構沒有曲折變化,或詩文內容平淡,沒有回味。
近義詞:一目瞭然、一覽而盡、盡收眼底
反義詞:一鱗半爪、目不暇接、管中窺豹

【骨肉相殘】
出處:《世說新語·政事》
仲弓曰:「盜殺財主,何如骨肉相殘?」
釋義:比喻自相殘殺。
近義詞:同室操戈、兄弟鬩牆
反義詞:情同手足、輔車相依、親密無間

【牖中窺日】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
北人看書,如顯處視月罱人學問,如牖中窺日。
釋義:比喻見識不廣。
近義詞:管中窺豹、坐井觀天、以蠡測海
反義詞:高瞻遠矚、見多識廣、深謀遠慮

【拾人牙慧】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
殷中軍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釋義:原指言談中所流露漂亮言辭,後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語為己用,或抄襲他人的語言或文字。
近義詞:人雲亦雲
反義詞:標新立異

【標新立異】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
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之所不得。
釋義:原指獨創新意,立論與眾不同。後來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張,創造新奇的式樣;有時帶貶義,指另搞一套。
近義詞:別出心裁、獨樹一幟
反義詞:故步自封、墨守成規

【登峰造極】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
簡文雲:「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釋義:比喻學問、技藝等已達到最高的境界。也比喻干壞事猖狂到了極點。
近義詞:嘆為觀止、空前絕後
反義詞:平淡無奇、屢見不鮮

【相煎何急】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釋義:比喻兄弟或朋友之間自相殘殺或迫害。
近義詞: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反義詞: 情同手足、親密無間

【擲地有聲】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 孫興公作《天台賦》成,以示範榮期,雲:「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
釋義:形容語句言詞巧妙華美、語言鏗鏘有致。
近義詞:字字珠磯
反義詞:詰屈聱牙

【倚馬可待】
出處:《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掇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釋義: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義形於色】
出處:《世說新語·方正》魏文帝受禪,陳群有戚容。帝問曰:「朕應天受命,卿何以不樂?」群曰:「臣與華歆,服膺先朝,今雖欣聖化,猶義形於色,」
釋義:伸張正義的神態在臉上流露出來,形容非常義憤。
近義詞:義無反顧、義正詞嚴、義憤填膺
反義詞:理屈詞窮、無理取鬧、心懷叵測

【知難而退】
出處:《世說新語·方正》或謂鍾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古之道也。」
釋義:見到困難就後退。
近義詞:望而卻步
反義詞:勇往無前

【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出處:《世說新語·方正》 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摴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釋義: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有時可以作「管中窺豹,略見一斑」,比喻從觀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近義詞:坐井觀天
反義詞:縱覽全局

【拂袖而去】
出處:《世說新語·方正》 子敬瞋目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袖而去。」
釋義:形容生了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近義詞:揚長而去
反義詞:不期而遇

【舉止自若】
出處:《世說新語·雅量》 裴叔則被收,神氣無變,舉止自若/
釋義:形容臨事鎮定,舉動不失常態。
近義詞:鎮定自若
反義詞:驚荒失措

【入幕之賓】
出處:《世說新語·雅量》 謝含笑曰:「郗生可謂入幕之賓也。」
釋義:比喻關系親近的人或參與機密的人。譏諷婦女私姘的男人,亦用此語。

【神色自若】
出處:《世說新語·雅量》
初見謝失儀,而神色自若,坐上賓客相貶笑。
釋義:神情臉色毫無異樣。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近義詞:從容不迫、不慌不忙
反義詞:驚慌失措、手足無措

【悵然若失】
出處:《世說新語·雅量》
殷悵然自失。
釋義:心情恍惚,沒了主意,像失去什麼似的煩惱不痛快。
近義詞:若有所失、六神無主
反義詞:泰然自若、若無其事

【志大才疏】
出處:《世說新語·識鑒》 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識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
釋義: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足
近義詞:眼高手低
反義詞:雄才大略

【棟梁之材】
出處:《世說新語·賞譽》 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釋義: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
同義詞:出類拔萃
反義詞:庸碌之輩

【撥雲見日】
出處:《世說新語·賞譽》 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鏡也,見之若撥雲霧睹青天。」
釋義:撥開烏雲見到青天。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
近義詞:豁然開朗、水落石出

【皮里陽秋】
出處:《世說新語·賞譽》 桓茂倫雲:「褚季野皮里陽秋。」謂其裁中也。
釋義:指表面不露好惡、不表態度,但內心實際上是有褒貶的。
近義詞:指桑罵槐、委婉曲折

反義詞: 心直口快、開門見山

【金玉滿堂】
出處:《世說新語·賞譽》 王長史謂林公:「真長可謂金玉滿堂。」
釋義:金玉財寶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用來形容學識豐富。
近義詞:堆金積玉
反義詞:家徒四壁

【墮雲霧中】
出處:《世說新語·賞譽》 王仲祖劉真長造殷中軍談,談竟俱載去,劉謂王曰:「卿故墮其雲霧中。」
釋義:落入迷茫的雲霧中間。比喻迷惑不解。
反義詞:豁然開朗

【後起之秀】
出處:《世說新語·賞譽》 范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逸望,真後來之秀。」
釋義:指後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
近義詞:青出於藍

【以天下為己任】
出處:《世說新語·品藻》 陔曰:「通雅博暢,能以天下聲教為己任者,不如也。明練簡至,立功立事,過之。」
釋義: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

【一丘一壑】
出處:《世說新語·品藻》 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准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釋義:用來比喻歸隱山野、縱情山水、放縱曠達的情懷。

【老生常談】
出處:《世說新語·規箴》 何晏、鄧揚令管輅作卦,雲:「不知位至三公不?」卦成,輅稱引古義,深以戒之。揚曰:「此老生之常談。」
釋義: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近義詞:陳詞濫調、老調重彈
反義詞:標新立異、真知灼見

【肅然起敬】
出處:《世說新語·規箴》
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釋義: 肅穆地產生恭敬欽佩的態度或心情。
近義詞:畢恭畢竟
反義詞:嗤之以鼻

【旁若無人】
出處:《世說新語·豪爽》 帝令取鼓與之,(王敦)於坐振袖而起,揚槌奮擊,音節諧捷,神氣豪上,傍若無人,舉坐嘆其雄爽。
《世說新語·簡傲》 康揚槌不輟,旁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
釋義:身旁好像沒有人。形容態度傲慢,自高自大,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也形容態度自然、鎮靜自如的樣子。
近義詞:目中無人
反義詞:眾目睽睽

【面如傅粉】
出處:《世說新語·容止》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釋義:形容男子美貌。

【鶴立雞群】
出處:《世說新語·容止》 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釋義: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近義詞:出類拔萃、超群絕倫
反義詞:相形見絀、濫竽充數

【自慚形穢】
出處:《世說新語·容止》 驃騎王武子是衛玠之舅,雋爽有風姿,見玠嘆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釋義:自己為自己形象不體面或自覺不如別人而羞愧。
近義詞:自愧不如
反義詞:自命不凡

【琳琅滿目】
出處:《世說新語·容止》 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琅珠玉
釋義:比喻隨處可見珍異的物品、出色的文章或傑出的人才。
近義詞:美不勝收
反義詞:滿目瘡痍

【國破家亡】
出處:《世說新語·賢媛》 徐曰:「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
釋義:國家覆滅、家庭毀滅。
反義詞:國泰民安

【獨木難支】
出處:《世說新語·任誕》 元裒如北夏門,拉捋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
釋義:一根木頭難以支撐要倒塌的東西,比如單薄的力量無法維持全局。
近義詞:力不從心、孤掌難鳴
反義詞:力挽狂瀾、眾志成城

【引人入勝】
出處:《世說新語·任誕》 王衛軍雲,「酒正自引人著勝地。」
釋義:引人進入佳境,現多用來指風景或文藝作品。
近義詞:令人神往
反義詞:味同嚼蠟

【一往情深】
出處:《世說新語·任誕》 桓子野每聞清歌,輒喚奈何。謝公聞之曰:「子野可謂一往有深情。」
釋義:指對人或對事物傾注了很深的感情,嚮往而不能剋制。
近義詞:深情厚意、情深意重
反義詞: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乘興而來,興盡而返】
出處:《世說新語·任誕》 人問其故,王(子猷)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安道)?」
釋義:趁著當時的興致而來,興致滿足了就返回。指興致融景而產生,又隨興致被破壞而改變最初的想法。

【攀龍附鳳】
出處:《世說新語·排調》
猶以文采可觀,意思詳序,攀龍附鳳,並登天府。
釋義: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業或揚威。也用來比喻依附有聲望的人以立名。
近義詞:攀龍附驥、攀高結貴
反義詞:安貧守道、剛直不阿

【普天同慶】
出處:《世說新語·排調》
元帝皇子生,普賜群臣,殷洪喬謝曰:「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而猥頒厚賚。」中宗笑曰:「此事豈可使卿助邪?」
釋義:整個天下一塊慶祝。
近義詞:舉國歡騰
反義詞:哀鴻遍野

【空洞無物】
出處:《世說新語·排調》 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釋義:沒有什麼內容,沒有東西,多指言談、文章極其空泛或不切實際。
近義詞:空空如也、有名無實
反義詞:名副其實、言之有物

【後生可畏】
出處:《世說新語·排調》 郗重熙與謝公書,道:「王敬仁聞一年少懷問鼎,不知桓公德衰?為復後生可畏?」
釋義: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
近義詞:少年老成
反義詞:少不更事

【漸入佳境】
出處:《世說新語·排調》 顧長康啖甘蔗,先食尾。問所以,雲:「漸至佳境。」
釋義: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從上到下,越吃越甜。後比喻境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
近義詞:佳境漸至
反義詞:急轉直下

【咄咄逼人】
出處:《世說新語·排調》
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卧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雲:「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釋義:形容氣勢洶洶,使人難堪。也指形勢發展迅速,給人壓力。
近義詞:盛氣凌人
反義詞:和顏悅色

【顧名思義】
出處:《世說新語·排調》 桓南郡與道曜講老子,王侍中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顧名思義。」
釋義:看到名字,就可以想到含義。
近義詞:望文生義
反義詞:名不符實

【望梅止渴】
出處:《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釋義: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或別人。
近義詞:畫餅充飢
反義詞:心想事成

【咄咄怪事】
出處:《世說新語·黜免》 殷中軍被廢後,在信安,終日恆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釋義:使人驚訝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常理,讓人無法理解。
近義詞:莫名其妙、不可思議
反義詞:順理成章、天經地義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出處:《世說新語·尤悔》 桓公卧語曰:「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後世,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釋義:流芳百世指美好的名聲在後世永久流傳
遺臭萬年指人雖死了,但壞名聲卻永遠傳了下去,遭人唾罵。
近義詞:流芳百世 永垂不朽、名傳千古
遺臭萬年 聲名狼藉、臭名昭著
反義詞:流芳百世 遺臭萬年、臭名遠揚
遺臭萬年 流芳百世、萬古流芳

【卿卿我我】
出處:《世說新語·惑溺》
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
釋義:形容男女相愛,十分親昵,情意綿綿。
近義詞:兩小無猜、兒女情長
反義詞:視同陌路、敬而遠之

④ 天下的人同時慶祝,這是什麼成語

普天同慶

拼音: pǔ tiān tóng qìng

簡拼: pttq

解釋: 天下的人或全國的人共同慶祝。

近義詞: 額手稱慶、拍手稱快

反義詞: 哀鴻遍野、怨聲載道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形容國家有令人高興的事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造句:

1.在這普天同慶的國慶佳節,天安門廣場被裝點得格外美麗。

2.記得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成功時,舉世歡騰,普天同慶。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那一天,普天同慶,全國一片歡騰。

4.春節到了,大家都忙著張燈結綵、普天同慶,想馬上就歡聚一堂。

5.當第一條高速公路通車時,真是普天同慶,萬民歡騰。

⑤ 打一成語

答案是【普天同慶】

普天同慶_金山詞霸

【拼 音】:
pǔ tiān tóng qìng

【解 釋】: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出 處】:
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元帝生皇子;普賜君臣.殷洪喬謝曰:'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示 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日子.

⑥ 從《世說新語》中產生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典故

1、 【難兄難弟】
【含義】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難分高下。後來多比喻兩人同樣壞。
【出處】《世說新語·德行》第八條

2、【割席絕交】
【含義】割斷席子,表示斷絕交情,不再來往。常用來形容朋友絕交不再往來。
【出處】《世說新語·德行》第十一條

3、【小時了了】
【含義】 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
【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第三條

4、【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含義】字面意思是鳥巢傾覆了,其卵就會破。用來比喻一人罹禍,全家都不得倖免。後也泛指事之整體被毀滅,其個體也無以保全。
【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第五條

5、【拾人牙慧】
【含義】牙慧,原指言談中所流露之智慧,後喻他人曾說之言論與見解。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他人一言半語為己用,或抄襲他人之言論。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第二十七條

6、【標新立異】
【含義】原指獨創新意,立論與眾不同。後來多指提出新奇的主張,創造新奇的式樣;有時帶貶義,指另搞一套。
【出處】 《世說新語﹒文學》第32條

7、【皮裡春秋】
【含義】 指表面不露好惡、不表態度,但內心實際上是有褒貶的。
【出處】 《世說新語﹒賞譽》第66條

8、【嶔崎歷落】(qīn qí lì luò)
【含義】比喻品格卓異出群。
【出處】 《世說新語*容止》第20條

9、【黑白分明】
【含義】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跡、畫面清楚。
【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第15條

10、【道邊苦李】
【含義】比喻庸才,無用之才。
【出處】 《世說新語﹒雅量》第4條

11、【卿卿我我】
【含義】形容男女相愛,十分親昵,情意綿綿。
【出處】 《世說新語*惑溺》第35條

12、【蒹葭玉樹】(亦做蒹葭倚玉樹或蒹葭倚玉)
【含義】指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後多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用作借別人的光的客套話。
【出處】 《世說新語*容止》第3條

13、【身無長物】
【含義】 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指生活節儉。後多用來形容極其貧窮。
【出處】 《世說新語*德行》第44條

14、【竹頭木屑】
【含義】厚頭,靠近根部的竹頭。竹頭與木屑,比喻細微的東西。後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
【出處】 《世說新語﹒政事》第16條

15、【楚楚可憐】
【含義】 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
【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第84條

17、【芝蘭玉樹】
【含義】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第92條

18、【漸入佳境】
【含義】 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從上到下,越吃越甜。後比喻境況逐漸好轉或興趣逐漸濃厚。
【出處】 《世說新語*排調》第59條

19、【頰上三毛】
【含義】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出處】《世說新語*巧藝》第9條

20、【醉玉頹山】亦作【醉山頹倒】
【含義】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後醉倒的風采。
【出處】 《世說新語*容止》第5條

21、【鶴立雞群】
【含義】象鶴站在雞群中一樣。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出處】 《世說新語*容止》第11條

22、【天壤王郎】
【含義】原是謝道蘊輕視其丈夫王凝之的話,後用以喻對丈夫不滿意或者指一門子弟子,才貌等某一方面差距很大。
【出處】 《世說新語﹒賢媛》第26條

23、【千里蒓羹】
【含義】原為具有吳地風味的名菜,後泛指本鄉特產,含思鄉之意。
【出處】《世說新語﹒言語》第26條

24、【看殺衛玠】
【含義】原指衛玠被人看死,後比喻為群眾所仰慕的人。
【出處】《世說新語﹒容止》第19條

25、【真金百煉】
【含義】 比喻人經過長久、多次的鍛煉,變得非常堅強。
【出處】 《世說新語﹒文學》第97條

26【吳牛喘月】
【含義】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過分懼怕,而失去了判斷的能力。也形容天氣酷熱。
【出處】 《世說新語﹒言語》第20條

27、【望梅止渴】
【含義】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世說新語﹒;假譎》第2條

⑦ 形容慶祝的成語

歌舞昇平 昇平:太平。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
普天同慶 天下的人或全國的人共同慶祝。
萬人空巷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敲鑼打鼓 1.謂歡慶祝賀。2.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率土同慶 猶言普天同慶。天下的人或全國的人共同慶祝。
舉手加額 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黃龍痛飲 宋金交戰,岳飛曾說要直搗黃龍府,與人痛飲。後遂以「黃龍痛飲」指徹底擊敗敵人,歡慶勝利。
溥天同慶 遍天下的人一同歡慶。
敲鑼打鼓 1.謂歡慶祝賀。2.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拓展資料:

慶祝,讀作: qìng zhù。慶祝詞意為為共同的喜事而進行某些活動表示高興或紀念。

如:慶祝勝利。

引證解釋

1. 慶賀祝頌。

明張居正《聖壽節賀表一》:「凡在照臨,舉同慶祝。」

2. 後指對喜事進行一些活動表示歡慶或紀念。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在廣州,我覺得紀念和慶祝的盛典似乎特別多。」

巴金《家》六:「祖父和父親為了他的婚禮特別在家裡搭了戲台演戲慶祝。」

⑧ 猥頒厚賚的讀音

猥(wěi)
頒(bān)
厚(hòu)
賚(lài)

⑨ 《世說新語》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03 世說新語(第一,二季)》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CkMzQNUocmysFrhaj6hq0Q

提取碼: xykj

1、雪夜訪戴

原文: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譯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陰(今浙江紹興市),一次夜裡下大雪,從睡眠中醒來,打開窗戶,命令僕人斟上酒。四處望去,一片潔白銀亮,於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忽然間想到了戴逵,當時戴逵遠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一定要見戴逵呢?」

2、鍾會見嵇康

原文:鍾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識嵇康;鍾要於時賢俊之士,俱往尋康。康方大樹下鍛,向子期為佐鼓排。康揚槌不輟,傍若無人,移時不交一言。鍾起去,康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譯文:鍾會(鍾士季)有精深的才思,先前不認識嵇康;鍾會邀請當時一些才德出眾人士一起去尋訪嵇康。碰上嵇康正在樹下打鐵,向子期打下手拉風箱。嵇康繼續揮動鐵槌,沒有停下,也不和鍾會說一句話。鍾會起身要走,嵇康問他:「聽到了什麼才來的?看到了什麼才走的?」鍾會說:「聽到了所聽到的才來,看到了所看到的才走。」

3、王藍田食雞子

原文: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嚙破即吐之。王右軍聞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況藍田邪?」

譯文:王藍田性子急。曾經吃雞蛋,用筷子扎雞蛋,沒有成功,十分生氣,把雞蛋扔地上。雞蛋在地上不停旋轉,他從席上下來用鞋齒踩,又沒有成功。憤怒至極,從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聽說這件事後,大笑著說「即使安期(王藍田父親王承)有這個脾氣,也沒什麼值得可取的,何況是王藍田呢!」

4、汗不敢出

原文: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譯文:鍾毓、鍾會在少年時期就有聲譽。十三歲時,魏文帝曹丕聽說這兩個孩子的聰慧,對他們的父親鍾繇說:「可以叫這兩個孩子來見我。」於是奉旨進見。鍾毓臉上冒有汗水,魏文帝問:「你為什麼出汗?」鍾毓:「由於恐懼發抖,汗水像水漿一樣流出。」文帝又問鍾會:「你為什麼不出汗?」鍾會:「由於恐懼發抖,汗水也不敢冒出。」

5、酒以成禮

原文:鍾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葯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譯文:鍾毓兄弟小時候在父親午睡時,趁機一起偷葯酒喝。他們的父親當時已發覺,暫且故意裝睡,看他們怎麼樣。鍾毓行禮後才喝酒,鍾會只喝酒不行禮。隨後父親問鍾毓為什麼要行禮,鍾毓回答說:「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不敢不行禮。」又問鍾會為什麼不行禮,鍾會說:「偷竊是非禮的行為,所以用不著行禮。」

熱點內容
永續合約怎麼撤單 發布:2025-05-19 15:58:45 瀏覽:621
傳播學角度分析元宇宙 發布:2025-05-19 15:58:08 瀏覽:551
一本書讀懂區塊鏈第二版 發布:2025-05-19 15:28:13 瀏覽:257
元宇宙沒有app是怎麼玩的 發布:2025-05-19 15:14:46 瀏覽:87
h81abtc配4130 發布:2025-05-19 15:14:41 瀏覽:783
ATCUSDT 發布:2025-05-19 14:58:26 瀏覽:954
區塊鏈的畢設做什麼簡單點 發布:2025-05-19 14:48:21 瀏覽:40
比特幣四次減半是嗎 發布:2025-05-19 14:46:47 瀏覽:955
神馬m10礦機和螞蟻礦機 發布:2025-05-19 14:45:25 瀏覽:165
元宇宙各場景互聯 發布:2025-05-19 14:25:54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