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環ltc什麼意思
㈠ 籃球手環和足球手環有什麼區別
.籃球手環;起保護的作用,就是對關節起到加固作用的,保護膝關節不在過大范圍內活動,比較明顯的就是nba里很多球員戴的那個,因為運動會造成肌肉拉傷。
2.起美觀作用,打籃球美女很多,帶個這個比較拉風,而且這樣也可以給人家美女一點暗示:喜歡你的話,就給你送個手帶,護腕什麼的。
如果你滿意我的答案,請採納,謝謝
足球手環:沒用 裝逼用
㈡ ltc是什麼意思
LTC即L2C(Leads To Cash),是從線索到現金的企業運營管理思想,華為的LTC流程也深入的應用了這一思想,L2Cplat是這一思想的踐行者。是以企業的營銷和研發兩大運營核心為主線,貫穿企業運營全部流程,深度融合了移動互聯、SaaS技術、大數據與企業運營智慧,旨在打造一個從市場、線索、銷售、研發、項目、交付、現金到服務的閉環平台型生態運營系統。
源起
L2Cplat的核心產品理念"大道歸一"源自於老子的《道德經》。
宇宙萬物是相互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這是老子的宇宙觀,也是移動互聯時代所希望展現的一個宇宙觀。
㈢ LTC是什麼
LTC是萊特幣的簡寫,萊特幣受到了比特幣(BTC)的啟發,並且在技術上具有相同的實現原理,萊特幣的創造和轉讓基於一種開源的加密協議,不受到任何中央機構的管理。
有關萊特幣LTC的行情可以在英為財情查詢到
萊特幣
㈣ ltc流程是什麼
LTC 是華為的主流程,從線索發現開始,直至收回現金,端到端地拉通。
在不同的流程環節捲入不同的角色,並且和其他流程集成協作,在流程中把質量、運營、內控、授權、財經的要素放到流程中去,一張皮運作。LTC流程主要分三大段:管理線索、管理機會點、管理合同執行。
LTC即 L2C(Leads To Cash),是從線索到現金的企業運營管理思想,華為的LTC流程也深入的應用了這一思想,L2Cplat是這一思想的踐行者。
是以企業的營銷和研發兩大運營核心為主線,貫穿企業運營全部流程,深度融合了移動互聯、SaaS技術、大數據與企業運營智慧,旨在打造一個從市場、線索、銷售、研發、項目、交付、現金到服務的閉環平台型生態運營系統。
㈤ LTC是什麼意思
LTC(Leads To Cash),從線索到現金,就是從營銷視角建立的一套端到端業務流程。華為就是用LTC來推動整個企業營銷領域能力的提升的。賢牛是LTC思想的踐行者,賢牛通過打通IT服務商內部、外部各系統中的數據,整合IT服務不同環節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利用數字化的技術與工具推動IT服務商轉型升級,實現企業業務的卓越運營。
㈥ 足球指數是什麼意思
這款電視是在2019年12月的時候才剛剛上市的新品,特點是全面屏,屏幕佔比是97%,從這個數據上來看,電視的可視范圍是比別的智能電視要多一些。 看了不一樣的點之後再來看一下它的配置: Mstar6A648的專業智能電視處理器,4核64位,主頻1.5Ghz Mali-T720 MP2 Gpu。專業智能電視晶元自帶畫面降噪功能,對畫面的清晰度有非常好的優化,畫質更加清晰。這就是為什麼在對比幾家產品的時候,畫質會不一樣的原因之一。 這款電視存儲採用的是2GB+16GB,比起超級電視第四代的32GB來說,還是要低一些的。不過在目前主流市場上來說超級電視還是有不錯的優勢的, 這點一會給大家看一下幾個對比就知道了。16GB算的上是主流智能電視的標配了。 屏幕採用的是4K超高清A+級屏幕,支持HDR畫質處理技術,在加上樂視超級電視獨有的極色炫彩引擎,畫質上來說,這個配置還是不錯的!
㈦ 足球的專業術語有哪些是什麼意思啊
1、弧線球
足球運動技術名詞。指使球呈弧線運行的踢球技術。足球在運行中,由於強烈旋轉,使兩側的空氣發生差異而形成。由於球呈弧線形運行,故俗稱「香蕉球」,踢弧線球時,腳擊球的部位應偏離球的重心。常用於繞過位於傳球路線中間的防守隊員,或射門中迷惑守門員,使之產生錯誤判斷。罰直接任意球時,用弧線球射門已是得分的一種重要方法。
2、魚躍撲球
足球技術名詞。守門員的一種難度較高的接球技術。以與球同側的一腳用力蹬地,異側腿屈膝提擺,使身體躍出接球。接球後落地時,雙手按球,用前臂的側面先著地,團身護球。因是騰身側面躍出,增大了接球的范圍,故能接住用其他動作難以接到的球。
3、交叉換位
足球運動戰術術語。比賽中進攻隊員為了擺脫對方的防守,在跑動中左右換位的戰術配合方法。最常見的有:左側的隊員疾跑至右側的隊員前接球,右側隊員傳球後,交叉跑到左側位置。這一戰術配合改變了隊員只在本位置范圍內活動的踢法,使之戰術更變化多端。
4、補位
足球運動戰術術語。比賽中集體防守的一種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隊一個隊員被對手突破時,另一隊員前去封堵。兩人補位是集體防守配合的基礎。防守隊員相互間保持適當的距離和角度,是進行及時補位的前提。
(7)足球環ltc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862年,在英格蘭諾丁漢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俱樂部。1863年,在英格蘭又成立了第一個足球協會(英足總),並統一了足球規則,人們稱這一天為現代足球的誕生日。這次制定的足球規則共14條,它是現今足球規則的基礎。從1900年的第2屆奧運會開始,足球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
1904年5月21日,國際足聯在巴黎成立。1904年,英格蘭、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個國家的足球協會在法國成立了國際足球聯合會。1930年起,每4年舉辦一次世界盃,比賽取消了對職業運動員的限制。
㈧ 足球的專業術語是什麼
太多了了
足球技術,是指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所採取的合理動作的總稱。它是由特定的動作結構所構成,並使其貫穿於整個足球活動中的一種基本運動方式。足球技術是由技術動作和技術能力兩方面組成。技術動作是指運動員在完成某一個技術時,所採用的動作方法;技術能力是指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運用技術的合理、准確以及嫻熟的程度。技術動作是技術能力的前提,只有掌握了技術動作,才能使技術運用達到全面、准確、快速、合理、嫻熟的程度。
足球技術可分為無球技術和有球技術兩大類:
足球技術
無球技術 起動 原地起動 活動中起動
跑 快速跑 沖刺跑 曲線跑 折線跑 側身跑 插肩跑 後退跑
急停 正面急停 轉身急停
假動作 無球假動作
有球技術 踢球 腳背正面 腳背內側 腳背外側 腳內側 腳尖 腳跟
停球 腳內側 腳底 腳背正面 腳背外側 胸部 腹部 大腿 頭部
搶截球 正面搶球 合理沖撞搶球 側後鏟球 斷截球
運球 腳背正面 腳背內側 腳背外側 腳內側
假動作 有球假動作
擲界外球 原地擲擲界外球 助跑擲擲界外球
守門員技術 准備姿勢 移動 選位 接球 撲接球 拳擊球 托球 擲球 踢球
足球基本戰術
在足球比賽中,為了戰勝對手,根據主、客觀實際,正確安排陣容,分配力量及所採取的個人行動和集體配合總稱為足球戰術。
足球戰術可分為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兩大類,其中每一類又都包含著個人戰術和集體戰術。
足球戰術
1.進攻戰術 1) 基礎戰術 個人技術的合理應用 擺脫 跑位
二三人的局部進攻配合
邊路進攻戰術
2)全局性戰術 中路進攻戰術
定位球進攻戰術
2.比賽陣型
選位與盯人
1)基礎戰術 局部防守中的保護 補位 斜線防守
圍搶
3.防守戰術 人盯人防守 區域盯人防守 混合型防守
2)全局性戰術 全隊防守
製造越位
定位球防守戰術
一. 比賽陣型
比賽陣型是指比賽時,場上隊員的基本位置排列,是球隊攻守力量搭配和職責分工的形式。
比賽陣型是比賽戰術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使隊員能在全隊的進攻和防守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一個球隊所採用的比賽陣型主要應根據本隊隊員的特長和與賽隊的特點來選擇。每個場上隊員應在明確個人基本位置和主要位置職責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技能,機動靈活地採取行動。
比賽陣型在現代足球百餘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在不斷演變,經歷了三次重大的變革。
1.「WM」陣型
1930年,英國人契甫曼發明了「WM」陣型。即3-2-2-3陣型。
「WM」陣型在使用中,隊員位置清楚、分工明確,前鋒、前衛、後衛隊員易保持距離,容易形成相互聯系的三角配合。採用這一陣型進攻時,中鋒中央突破,兩邊鋒邊路吊中;防守時,兩個前衛防守對方兩名內鋒,三名後衛對位防守對方三名前鋒。
「WM」陣型在足球陣型的發展過程中第一次達到了攻守人員排列上的平衡。推動了足球運動的發展。這一陣型曾風行一時並一直延用至20世紀50年代初期。由於「WM」式陣型攻守比較刻板,特別是隨著運動員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這一陣型逐漸被人們所熟悉和適應,尤其是「W」式的進攻很容易被「M」式的防守所遏制。20世紀50年代初期,這一陣型才逐漸被棄用。
2.「四前鋒」陣型(足球運動發展中的第一次變革)
1954年,匈牙利隊首創了「四前鋒」陣型。即3-2-1-4陣型,亦為3-3-4陣型。
這種陣型的特點是:兩名內鋒在對方罰球區附近頻繁交叉換位,吸引、牽制防守,進行二打一和傳切配合,而拖後中鋒則是忽而拉開中路空檔,忽而又反切插入罰球區,這種頻繁的換位與穿插使「WM」式防守中的一名中衛無法應付。進而加速了「WM」式陣型的消亡。這種使比賽陣型從攻守平衡向攻守人數不平衡發展的改變,被稱為足球運動發展的第一次變革。
3.「四二四」陣型(足球運動發展中的第二次變革)
1958年,巴西隊首創了「4-2-4」陣型。由於「4-2-4」陣型再次使攻守人數的排列趨於平衡,因此它被稱為足球運動發展中的第二次變革。
「4-2-4」陣型較之「WM」陣型,既加強了鋒線的攻擊力,又增強了後衛的防禦力,攻守兼備。重要的是2名前衛隊員既是進攻的組織者,又是防守的參與者,在前鋒與後衛間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這種陣型比之「WM」和「4-2-4」陣型的層次減少,鋒衛聯系更緊湊,前後穿插更快捷。
「4-2-4」陣型在運用當中,尤其對兩名前衛隊員的體能、技術、戰術水平的全面性有著特殊的要求。該陣型最大的弱點是中場力量的相對薄弱。
4.全攻全守型打法(足球運動發展中的第三次變革)
二十世紀60年代,相繼出現了「4-3-3」和「4-4-2」陣型。它是從鋒線上抽調回1-2名隊員加強中場力量。特別是通過二十世紀五十、六十年代的攻守較量,人們更加清醒而深刻地認識到只強調進攻或防守,都是片面的和不完善的,必須要穩固防守、積極進攻、達到攻與守的平衡。體現在比賽中,不是攻守人數排列上的平衡,而是攻守力量、組織上的平衡。
1970年,荷蘭的阿賈克斯隊首創了攻可上、退可守、潮起潮落式的全攻全守型踢法。這種新型踢法賦予足球陣型嶄新的內涵。它被稱為足球運動發展中的第三次變革。
以後的幾十年,足球陣型沒有出現重大的突破與變革。隨著運動員身體素質、技術、戰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漸形成守多攻少的人數排列格局。出現了「5-4-1」、「4-5-1」、「5-3-2」、「3-5-2」等陣型,突出體現為穩固後防、力拚中場,注重激烈快速對抗,講求立體化、全方位的整體攻防作戰的趨勢。
二. 進攻戰術
1.全隊進攻戰術原則
1)製造「寬度」原則 即進攻者應盡可能多地利用場地的寬度,使防守一方被迫擴大橫向防守的面積,從而製造出便於利用的進攻空間。
2)傳切「滲透」原則 即在採用橫向拉開防守後,應迅速採用滲透防守的縱向傳球,以形成直接射門的機會或為射門創造有利的形勢。
3)「機動靈活」原則 當進攻至對方罰球區及附近危險區域時,防守一方一定會採取緊逼盯人、保護補位等密集的防守措施,阻礙進攻和射門。此時進攻者必須機動靈活地運用各種有球和無球活動,創造性地利用技、戰術的突然變化,巧妙地利用個人滲透和所熟悉的幾套戰術套路,拉出空檔,達到形成射門的目的。
4)「快速攻擊」原則 即在防守中一旦搶得球,要利用對手由攻轉守、回撤和重新組織防守的間隙,以最快的速度攻擊對方球門。進攻速度越快,越容易抓住可乘之機,爭取獲得突破與射門的時間與空間。「快攻」中不是一個人或兩個人的快,「快攻」的最大威力在於全隊的統一行動,以便同時製造多個進攻點,實施多點攻擊,令對手防不勝防。
2.個人進攻戰術與原則
1) 傳球 傳球是集體配合的基礎,是完成戰術配合、創造射門時機的主要手段。比賽中,當控球者同時可以向幾個同伴隊員傳球時,應將傳給威脅最大的隊員。傳球前應注意觀察、隱蔽自己的傳球意圖,應及時、准確地傳球給向前跑、向空檔跑和威脅最大的隊員。在向空檔傳球時,傳球的力量、速度、角度應與同伴的跑動相結合。在向前方空檔傳球時,應注意發揮接應隊員的跑動速度,力求把握人到球到的原則。
2) 擺脫與跑位 擺脫常常作為跑位的前奏而與跑位聯為一體。所謂擺脫就是指進攻隊員為了避開防守隊員的緊逼盯人而採取的各種有目的的身體行動。擺脫的方式有突然起動、沖刺跑、急停、變速、變向、假動作等。跑位是指無球隊員在進攻中為自己或為同伴創造傳接球、突破或射門的機會而實施的戰術行動。它是指跑向有利的位置與空檔。
3) 二、三人局部進攻戰術
(1)二人局部進攻戰術 即基礎戰術二打一
①斜(橫)傳直插二打一
②斜(橫)傳斜插二打一
③踢牆式二打一
④回傳反切式二打一
⑤交叉掩護式二打一
(2)三人局部進攻戰術 三人進攻配合比二人配合進攻面更廣、更加富有變化。三人進攻配合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下列兩種:一種是一名隊員利用自己跑向空檔而牽制一名防守隊員,另外兩名進攻隊員利用基礎戰術二打一或傳切配合越過其他防守隊員。這種配合稱作第二空檔打法。另外一種是三名隊員通過傳球配合進行一次間接二打一或經過數次連續二打一配合以越過防守隊員。
4) 集體進攻戰術
(1)中邊路進攻戰術 邊路進攻一般是指在罰球區線以外兩側區域的進攻。它多是通過邊鋒或交叉到邊路地區的中鋒、前衛或插上的後衛,通過傳球配合或運球過人的方法突破對方防線,多以快速下底傳中、切底回扣傳中,由中路跟進包抄或射門,邊路隊員也可以運球內切後射門。
(2)中路進攻戰術 中路進攻是指在對方半場中間區域的進攻。它多是通過中鋒、內切的邊鋒或從中路插上的後衛,通過運球過人或傳切配合的方法,把進攻推向對方罰球區附近,以遠射、運球過人、突破或通過傳接配合對對方球門實施的攻擊。
(3)快速反擊戰術 快速反擊是指在防守中獲得球的一方,以最快的速度將球輸送給處於有利位置的中前場隊員,使他們在對方尚未組織好嚴密的防守之前,獲得良好的進攻機會。
三. 防守戰術
1。全隊防守戰術原則
(1)延緩原則 丟球後迅速由攻轉守的瞬間,是奪回控球權的最好時機。全隊應協同作戰,立即逼搶持球人和相鄰的對手,壓縮空間,形成緊密的銜接與保護,使對手無法向前傳球或快速帶球向前推進。特別要阻止對方發動快速反擊,以利於其他同伴迅速調整防守,從而贏得時間,退守到位,形成以多防少的有利局面。防守對方控球隊員時,必須謹慎有效,迫使其橫傳、回傳以減緩進攻速度。
(2)平衡原則 在延緩對手進攻速度的同時,其他隊員要迅速地調整位置,根據戰術的布置,在局部地區或中、後場,形成攻守人數的平衡,可採取盯人防守,使對方在發動進攻階段就不佔有人數上的優勢。而且是盯人防守還是區域防守,都應做到對位防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攻守人數的平衡和以多防少,起到穩固防守的目的。
(3)控制原則 在對方向罰球區組織進攻時,每個防守隊員都要選好位置,緊盯自己的對手,不讓對手在有利的位置接球射門或傳球,特別要盯緊無球隊員、卡好位置,使他們無法很好地切入得球。在守門員出擊和撲救時,要加強保護。
(4)收縮原則 在罰球區附近危險區域防守時,要組織好整體防守,每個隊員應擔負起分工防守的職責。異側邊後衛應向中路收縮,在盯住對手的前提下,應縮小與中衛的間隙,便於相互保護與補位。「自由中衛」也要妥善地選好位置。隨時注意保護與補位,以有效地破壞和控制對手的進攻。
2.個人防守戰術與原則
(1)選位 選位一般是指由攻轉守後的防守隊員根據自己的位置職責和當時的具體情況,有目的地選擇恰當的防守位置。一般應選位於進攻者與本方球門中點的連線上,並應保持適宜的橫向和縱向聯系,以備提供保護和有效補位的基本條件。
(2)盯人 盯人的基本含義是防守者通過各種方法,緊緊跟隨並看防對手,以達到嚴密控制和干擾對手所採取的技術和戰術行動。盯人有緊逼盯人和松動盯人兩種形式。緊逼盯人一般是應用於罰球區附近或接近球的隊員方面,松動盯人一般是應用於離球較遠的隊員方面。
(3)搶截 所謂搶截是指防守者有意識地運用各種爭搶動作,主動地向持球者發動進攻,把球搶過來、破壞掉或把持求者的傳球斷下來。它與其它防守手段的最大區別在於它的主動性和攻擊性。常見的搶截形式有:在對手接球前斷截球,在對手接球的剎那間搶斷球,在對手接球後搶截球。
(4)補位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的有效性,都是由整體力量所決定的,需要場上全體隊員高度的協作與配合。在防守體系中,隊員間的相互補位、補防是必不可少的。補位又可分為補位和補空檔。
3.集體防守戰術
(1)人盯人防守 人盯人防守是指除自由人外,其他每個隊員都有固定防守對象的防守形式。自由人的任務負責指揮和補位。
採用這種防守時,要求隊員要有極強的個人作戰能力,並能根據場上情況進行機動、靈活的及時補位,同時對隊員的體能素質也有極高的要求。
(2)區域盯人防守 每一防守隊員占據一定的活動區域。當對手進入該區域時,對其實施嚴密盯防,控制其一切有效活動。
(3)混合型防守 混合型防守是人盯人防守結合區域盯人防守的一種防守形式。對防守重點區域、對方重點人物進行重點設防。
(4)全隊防守 全隊防守要求防守時發揮全隊的力量,努力延緩對手的進攻,盡快回防到位,注意保持防守隊型與層次,採用緊逼盯人,在罰球區附近30米范圍內嚴密設防。
(5)製造越位 製造越位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防守戰術。防守一方利用越位規則對進攻一方進行限制,故意造成進攻隊員處於越位位置,形成越位犯規。
採用這種戰術時,必須謹慎,同時要求防守隊員必須十分默契,動作協調一致。
四. 定位球戰術
定位球戰術包括:任意球、角球、球門球、擲界外球、以及中圈開球等戰術。
1。任意球戰術
1)任意球進攻戰術
① 直接射門 在罰球區附近獲得直接任意球罰球時,由腳法好的隊員直接進行射門。
② 配合射門 配合射門的目的是為了避開人牆,創造最佳射門。配合射門時,應注意減少配合的環節,傳球次數不能多;注意運用假動作迷惑對手;注意配合應力求准確、巧妙和及時。
2)任意球防守戰術
無論是防守直接任意球或間接任意球,靠近罰球地點的隊員均應對球實施控制(注意不要用手或腳去接觸球,而只是站在球前,防止和干擾對手快速發球),前鋒、前衛隊員則應迅速回防,組織搭建「人牆」要快。一般「人牆」由2-6名隊員組成,若射門角度較大,則組「牆」人員要多,反之,組「牆」人員可少。搭建的「人牆」應首先封堵距球門較近的一側,守門員站在遠端一側。「人牆」應聽從守門員的指揮,其他隊員應注意盯人與區域防守。一般情況下,有身高、頭槌好的隊員應盯防對方空中爭頂能力強的隊員,中鋒注意盯防對方插上的盯人中衛或拖後中衛,其他防守隊員可採用人盯人戰術並在「人牆」的後側進行保護。安排一名速度快且運球突破能力強的隊員在中前場,准備打快速反擊。
2.角球戰術
1)角球進攻戰術 角球進攻戰術可分為短角球戰術和長角球戰術兩種。角球進攻常用的方式:直接利用弧線球技術攻擊球門;將球踢向威脅區域,由進攻同伴跟進包抄直接射門;將球踢向威脅區域,進攻同伴進行擺渡,由第三、第四人實施攻擊。
2)角球防守戰術 站位和盯人是角球防守中的重要環節。防守中,防守一方隊員應注意佔領門前危險區域(前、後門柱、點球點附近、罰球弧附近),並注意明確分工,盯防對手及核心箭頭人物。防守時,應盡可能將對手向外擠靠,站在既能觀察到對手與球,又能搶先觸及到球的位置。
足球競賽規則簡介
1.場地與器材
1) 場地 比賽場地為長方形。長90-120米,寬45-90米(正式比賽場地長100-110米,寬64-75米)。包括四線、三區、兩點、一圈、一弧。
① 四線:邊線、端線、中線、球門線。
② 三區:罰球區、球門區、角球區。
③ 兩點:點球點、中點。
④ 一圈:中圈。
⑤ 一弧:罰球弧。
2)球門 球門兩門柱內側相距7。32米,橫梁下沿距地面2。44米,立柱與橫梁的寬與直徑為12厘米。
3)球 球的圓周為68-71厘米,重量為396-453克,充氣後的壓力為0。6-1。2個大氣壓。
4)角旗與中線旗 角旗插在邊線與端線的交點的外沿處,中線旗可插在場地兩側正對中線外1米處。角旗與中線旗的高度不得低於1。50米。
2.隊員人數與比賽時間
1) 隊員人數 場上隊員不得多於11人,也不得少於7人,其中必須有一名守門員。
2) 比賽時間 全場比賽90分鍾,上下半時各45分鍾。
3.裁判員 每場比賽應有一名裁判員、兩名助理裁判員以及一名第四官員執行裁判任務。
4.比賽開始、計勝方法及死球
1)比賽開始 比賽開始前以投幣的方式選擇開球或場地。開球時,雙方站在各自的半場內,裁判員鳴笛後,開球隊員將球踢入對方半場,待球滾動一周後比賽方為開始。
2)計勝方法 凡球的整體從門柱間橫梁下越過球門線,即為攻方勝一球,進球多者為勝。
3) 死球 凡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邊線或端線(包括球門線),或是裁判員鳴哨停止比賽時,比賽成死球。
5.越位
1) 越位位置 在對方半場內,攻方隊員先於球,而防守隊員不足兩人時,該隊員處在越位位置。
2) 判罰越位 裁判員認為處在越位位置的隊員與其同隊隊員踢或觸及球的剎那,正在干擾比賽、干擾對方或企圖從越位位置獲得利益時,應判罰越位。
3) 不判罰越位 當隊員僅僅處在越位位置;直接接得球門球、角球、界外球時不判罰越位。
6.犯規與不正當行為
1) 隊員違犯下列9項之一時,應判由對方在犯規地點踢罰直接任意球:
① 踢或企圖踢對方隊員;
② 絆摔對方隊員;
③ 跳向對方隊員;
④ 猛烈地或帶有危險性地沖撞對方隊員;
⑤ 除對方正在阻擋外,從背後沖撞對方隊員;
⑥ 打或企圖打對方隊員,或向對方吐唾沫;
⑦ 拉扯對方隊員;
⑧ 推對方隊員;
⑨ 手觸球。
2) 隊員違犯下列任何一項者,應判由對方在犯規地點踢罰間接任意球:
① 裁判員認為其動作危險者;
② 非合理性沖撞者;
③ 阻擋對方隊員者;
④ 沖撞守門員者;
⑤ 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例者。
3) 隊員有下列情況者,應被黃牌警告:
① 比賽開始後,未經裁判員允許,擅自進場或離場者;
② 隊員持續性違反規則者;
③ 隊員用言語或行動對裁判員的判罰表示不滿者;
④ 有不正當行為者。
4) 隊員有下列情況者,應被罰令出場:
① 有惡劣行為或嚴重犯規者;
② 用污言穢語進行辱罵者;
③ 經警告後仍堅持不正當行為者。
7.任意球
任意球分為直接任意球和間接任意球兩種。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射門得分;間接任意球不可以直接射門得分。踢罰任意球時,防守一方距球至少9。15米。
8.罰球點球 踢罰點球時,除主踢隊員和對方守門員外,其他隊員均應站在罰球區和罰球弧外。守門員在對方球未踢出前,應站在球門線上,不得離開此線。主踢隊員應將球向前踢出。
9.擲界外球 當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出邊線時,應由對方隊員在球出界處擲界外球恢復比賽。如不按照規定擲球,應交由對方擲球。
10.球門球 攻方隊員踢或觸球,使球的整體越出對方端線,則由防守一方踢罰球門球恢復比賽,踢罰球門球時,應直接踢出罰球區,否則應重新踢罰。
11.角球 防守一方踢或觸球,使球的整體從本方端線越出時,應由對方隊員踢罰角球恢復比賽。
三. 裁判法簡介
1。介紹對角線裁判制
2.介紹裁判員鳴笛、手勢和助理裁判員旗示
1) 裁判員必須鳴哨的5種情況:
① 比賽開始;
② 比賽結束;
③ 勝一球;
④ 罰球點球;
⑤ 令比賽停止。
2) 裁判員手勢
① 直接任意球————單臂側平舉指示罰球方向;
② 間接任意球————單臂上舉伸掌;
③ 球門球————單臂前平舉指球門區;
④ 角球————單臂斜上舉指角球區;
⑤ 繼續比賽————兩臂側平舉向前揮動。
3) 助理裁判員旗示
① 越位————持旗手臂上舉,待裁判員鳴哨後指向越位地點;
② 界外球————持旗手臂斜上舉,指向發球方向;
③ 球門球————持旗手臂舉,指向球門區;
④ 角球————持旗手臂斜下指,指向角球區;
⑤ 換人————雙手持旗柄兩端,上舉於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