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eth評測

eth評測

發布時間: 2022-04-20 16:00:56

Ⅰ 有沒有專業的數字貨幣錢包評測

在2017年底的時候,數字貨幣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又遭遇了2018年滑鐵盧式的下跌,到現階段的趨於平穩。期間有大批的投資者湧入幣圈,各種數字貨幣的買入賣出都需要經過交易所或數字貨幣錢包,但在2018年頻繁出現交易所數字貨幣被盜事件,所以越來越多的交易者選擇將數字資產放在數字貨幣錢包中存儲,下面就將目前主流的數字貨幣錢包進行測評,整理出五款最具加知的數字貨幣錢包,一起來了解一下。

1.比特派(評分:8.5)

比特派是一款基於HD錢包的綜合化區塊鏈資產服務產品,主要功能包括:收發、買賣、加速交易等。用戶掌控私鑰,交易完成後的幣,直接歸用戶自己保管。目前它支持的幣種主要包括BTC、BTC分叉幣、ETH、部分ERC2.0代幣、QTUM、HSR、DASH及分叉幣SAFE、LTC及分叉幣LCH、ZEC、ETC、DOGE。

優點:在錢包首頁最頂端顯示當前數字貨幣的余額,左上角可切換至其它數字貨幣,貨幣余額也可從數量切換至法幣價值。中間有發幣、收幣、一鍵買賣等多種功能,下面顯示每筆轉賬的交易廣播情況,完成的交易也可以在交易記錄中查詢。離開比特派APP界面一段時間後重新進入時需進行解鎖,提高了錢包的安全性。

不足:只支持主流幣,其他小幣種不支持,支持幣種數量10+,頁面設置不人性化,各種參數,令用戶使用困難,另外,安全性堪憂:最近比特派ios版本出現問題,應用無法打開,而且官方表示:如果不小心卸載,錢包內資產可能無法找回!目前還在於蘋果公司溝通中。

下載地址:bitpie.com

2. 極客錢包(評分:8.2)

極客錢包是一款簡單便捷的輕錢包,支持比特幣(BTC)、萊特幣(LTC)、以太坊(ETH)、EOS、USDT等主流數字貨幣資產的存儲與管理。

優點:安全系數高,採用本地私鑰安全機制,以及手機、電腦雙備份策略,支持目前主流的幣種,平台有一個跳騷市場,可以進行實物資產上鏈的代幣買賣。

不足:USDT交易必須要用0.0001個BTC作為交易手續費,不支持一些小幣種,頁面優化不錯,但功能比較少。

下載地址: www.geekwallet.org、www.geekwallet.cn

3. imToken(評分:8)

imToken是一款移動端輕錢包App,支持ETH以及以太坊ERC2.0標準的代幣(比如EOS、DGD、SNT、QTUM),是目前以太坊系列數字貨幣的必備錢包。

優點:mToken作為以太坊系列輕錢包,支持以太坊ERC2.0標準的所有代幣,可控制每筆發幣的礦工費,可設置收款金額,同時交易記錄查詢便捷、界面清爽、操作簡單易上手,因此適合需接收多種ERC2.0標准代幣、交易不頻繁的ICO投資者。

不足:1.錢包的「發現」模塊不夠直觀。2.只能存放在以太坊平台上開發的代幣,像BTC ,NEO 這種自有公鏈的代幣就不能存放,同時那些比特幣的分叉幣,更不能存放了。

下載地址:token.im

4. Kcash(評分:7.8)

Kcash同樣是一款輕錢包,目前支持BTC、ETH、LTC、ETC、ACT和基於以太坊及Achain智能合約平台的數字貨幣。Kcash擁有跨鏈和跨合約技術,支持的幣種目前還在持續增加中。

優點:Kcash作為多鏈錢包,支持多類數字貨幣,對於投資多個系列數字貨幣的用戶非常友好。此外,Kcash還有發紅包功能,未來更會推出幣幣交易、連接銀行卡等功能。

不足:功能太多導致易用性比較差,另外安卓版本的兼容性有些問題,部分安卓機型打開app會出現閃退。

下載地址:kcash.com

5. Cobo(評分:7.8)

Cobo是專業的數字資產管理錢包,幫您安全儲存資產,獨有 POS 增益助您資產增值,支持包括 ETH、EOS、TRX 在內的超過 20 種數字資產,以及超過 500 種代幣。

優點:Cobo安全性在同級中處於領先,使用多重安全驗證,冷熱分離存儲,HSM多重簽名,Cobo 通過智能投票、 DPOS 票池、 POS 挖礦的數字資產增益矩陣為您提供穩定收益。

不足:頁面優化較差,功能復雜上手有點難度,同樣存在安卓版本閃退問題。

下載地址:cobo.com

Ⅱ ERC20代幣的六個基本功能是什麼

為了創建ERC20令牌,你需要記下以下內容

  1. 代幣名稱代
  2. 幣符號代
  3. 幣小數
  4. 位代幣數量為流通
  5. 合約
  6. 代號驗證源代碼

除了ERC20之外,還有ERC20,ERC721,ERC223,ERC621,ERC827, 具體不做累述,但是對ERC721順便說一下, ERC721是主要用於區塊鏈游戲的協議,大家經常看到的區塊鏈游戲基本上是基於ERC721。

Ⅲ On昂跑Cloudflow跑鞋評測是什麼

前言:

大家好,我是西方七星陣,一個愛好跑步但更愛好裝備的跑渣。自從不小心進了跑馬這個大坑之後,我對跑鞋一直有很濃厚的興趣,至今先後穿過亞瑟士、美津濃、耐克、索康尼、李寧、361國際線、凱樂石、安踏、特步、R2、咕咚等多個品牌共計18雙跑鞋,也算是勉強有些心得。當今國際跑鞋品牌中,除了耐克、阿迪達斯、索康尼、布魯克斯、新百倫、美津濃、亞瑟士等七家大廠外,還有幾個後起之秀,雖然歷史不長,但是旗下跑鞋做的很有特色,比如On昂跑、hoka one one霍伽、Altra奧創等,這次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On昂跑的Cloudflow跑鞋。

關於On昂跑:

On昂跑於2010年1月在瑞士蘇黎世誕生。自創立之日起,On昂跑一直以“為世界帶來革新性的跑步體驗”為信念,堅持緩震著陸、輕盈質感、強力回彈的產品設計理念。多年來,On昂跑致力於用瑞士工藝和前沿科技設計打造革新性的跑步裝備,旗下所有鞋款的鞋底均搭載專利科技CloudTec®,講究輕盈觸地、疾速爆發,讓跑者彷彿暢跑雲端,享受身體騰躍而起的快感。

On昂跑發展歷史:

  • 2010年:1月,為了讓更多人享受跑步的樂趣,奧利弗·伯恩哈特(Oliver Berhard)、大衛·阿勒曼(David Allemann)和卡斯帕·科貝蒂(Caspar Coppetti)在瑞士創立On
  • 2011年:5月,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發布研究結果表明,穿著On的跑者在測試中的脈率和血乳酸水平明顯較低。
  • 2012年:4月,On發布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10月,On登上《華爾街日報》,被譽為革命性的跑鞋。
  • 2013年:6月,瑞士鐵人三項冠軍得主尼古拉·斯皮里格(Nicola Spirig)成為On簽約運動員,並在CloudTec®科技的強大支持下,向強度更大的專業田徑領域進發,向強度更大的跑步運動發起挑戰。11月,On簽約運動員、來自比利時的弗雷德里克·范萊爾迪(Frederik Van Lierde)穿著2014年款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參加在夏威夷舉行的科納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並把冠軍頭銜收入囊中。
  • 2014年:2月,全天候輕量緩震跑鞋Cloud正式發布。3月,On入選《跑者世界》在美國、英國及德國20雙最重要跑鞋榜單。
  • 2015年:2月,On Cloud榮獲2015/16ISPO全球設計大賽最佳運動表現金獎。11月,全新 Cloudflyer1在保證出色緩震及穩定性的同時,不失輕巧及靈活性; Cloudsurfer為跑者提供出色的緩震功能,同時助力提升跑步速度。
  • 2016年:6月,輕量越野跑鞋Cloudventure問世,它專為要求苛刻的戶外環境而設計,CloudTec®科技讓越野跑者輕松應對下坡環境。11月,On創新採用18點全腳掌CloudTec®科技緩震鞋底一一系緊鞋帶,預備,跑一一讓你邁出的每一步都如踏在雲端般輕巧。
  • 2017年:7月,Cloudflash和 Cloudrush兩款競速跑鞋相繼問世,再次強調On提升運動表現的設計核心。其中, Cloudflash榮獲ISPO2017年度運動產品大獎。11月,Cloud全新升級,同時發布針對日常跑步及訓練而設計的全新鞋款 Cloud X。
  • 2018年:On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 2019年:11月,瑞士網球天王費德勒以投資人兼合作夥伴的身份加入On品牌。
  • 2020年:為紀念費德勒在17年前贏得首個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冠軍,On昂跑與費德勒共同研發設計了一款以網球運動為靈感的全天候休閑運動鞋THE ROGER Centre Court 0-Series,CloudTec®專利科技的加持保證了這雙鞋的優越性能和舒適腳感。

產品信息:

鞋重:239克(個人實測)

鞋碼:42(US8.5)

中底落差:6mm

適用場景:快速跑訓練、競速跑、10公里、半馬、馬拉松、節奏跑以及長距離間歇訓練

適用路面:公路

適用活動:訓練、競速

緩震性:適中

穩定性:適中

寬度:正常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

售價:1090元

開箱:



▲包裝盒非常的簡潔,除了logo和側面的標注之外沒有任何多餘信息。



▲我這雙配色是鐵銹紅/檸檬黃,42碼(美碼8.5),內部有鞋撐。




▲瑞士精工網眼鞋面非常輕盈透氣。


▲大底採用新型橡膠復合物,上面有防滑紋路,增強抓地力。



▲中底採用Helion™ Superfoam緩震泡棉,這種材質的特點是輕質兼具很強的能量反饋、靈活性和防護性。



▲新型系帶系統和鞋帶孔結構配合鞋側關鍵部位壓膠支撐條,為跑步前進時提供出色支撐。




▲鞋墊似乎來自ortholite,表面紅色織布與鞋面網布材質一致,中後掌外側使用了發泡材質,有些類似凱樂石飛翼Fuga Pro 2.0 NASA的鞋墊設計。



▲後跟、鞋面兩側及鞋舌上的logo為反光材質,夜跑安全性不錯。

上手測評體驗 :



實測里程:20公里



測試環境:馬路、公園綠道、鋪磚路等





測試類型:節奏跑

此次測評過程非常辛苦,因為這雙跑鞋不是我這個跑渣目前能駕馭的,稍微跑一下心率就很高,所以總的上腳距離只有20公里,輕噴。

尺碼&穿著舒適性:

我之前測量自己雙腳長度約為255mm,低足弓/輕度扁平足,跑鞋尺碼一般選擇42(US8.5)。這雙Cloudflow給我的感覺比亞瑟士、耐克、索康尼等同碼略微寬松一些,上腳沒有感覺任何擠腳現象,前掌較為寬松,鞋帶在保持圖中狀態時甚至感覺後跟有些松。鞋舌非常舒適,有些類似361國際線零重力鞋舌給我的感覺,但它更為輕薄透氣,只是鞋舌有點長,襪子要穿長一點,否則腳背上有皮膚直接與鞋舌接觸,長距離下可能會有摩擦(圖中穿的迪卡儂19.9元基礎款跑步襪,短了)。鞋帶彈性非常足,很輕,可以靈活調節松緊度。對我來說,這雙Cloudflow碼較為寬松,穿著非常舒適,不壓腳背,不擠腳趾,不壓迫腳踝。239克的重量相當輕盈。



包裹性&透氣性:







雖然穿著感覺略微寬松,但實際上腳跑步過程中並無松脫現象,很跟腳,包裹性不錯。

鞋面非常輕盈,多處大小不等的網眼增強了透氣性,在我跑步時感覺比較清涼。

緩震&回彈:





Cloudflow的緩震性能只能說中等,並沒有國內跑者提及較多的”踩屎感“,這也是它本身定位造成的。從慢動作動圖上也可以看到,落地時cloud模塊並沒有很明顯的變形。這點我其實有些不解,因為我之前用手掐過cloud模塊,比美津濃inspire13的wave片要軟不少,但實際上腳跑步時腳感是偏硬的,比inspire13要硬。





落地時腳感很堅實,路面反饋很靈敏,回彈較為強勁,抬腳時感覺很流暢,不會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它採用了Speedboard™技術,用一塊類似碳板的Speedboard板放在鞋墊和中底之間,足部觸地時,Cloud模塊擠壓變形,Speedboard™也隨之彎曲載入能量,然後Cloud模塊鎖住觸地壓力進入蹬腳階段,Speedboard™也隨之釋放負載,塑造推進時的爆發力。

但對我這個跑渣來說,這雙鞋有些駕馭不住,配速在6分鍾左右時,1公里後右小腿開始感覺疲倦,發酸,2公里後右腳踝內外側均感覺酸痛,每次跑完回家都感覺足弓有些酸痛。配速提升到5分左右時感覺倒是不錯,有點像索康尼向導10給我的感覺,只可惜我並不能在此配速下持續……它終究是一雙偏競速的訓練鞋,不適合我這個平時配速6分開外的跑渣……根據我的慢動作回放可以看到我落地時還是偏後跟落地,腿也伸得比較直,大約這就我穿它跑得吃力的原因吧。

抓地&防滑:







Cloudflow抓地不錯,無論是馬路、鋪磚路、綠道甚至瓷磚路面上表現都不錯,但在有水的路面上表現不算太好,有一些輕微打滑現象。

支撐:


雖然比較輕,但它落地時的支撐給我的感覺卻相當好:每一步落地時都覺得很穩當,不擔心扭轉側翻,後跟也不像耐克飛馬35那樣軟綿綿的缺乏支撐感。

總結:

這款On昂跑Cloudflow給我的總體感覺如下:

  • 尺碼正常偏寬松,穿著很舒適,我非常喜歡它的鞋舌與鞋帶設計;
  • 包裹性不錯,靈活貼合,透氣性很好,重量控製得不錯;
  • 腳感軟硬適中(對習慣了緩震跑鞋的跑者來說偏硬),回彈很有力,支撐不錯;
  • 抓地表現不錯,但在有積水的路面上防滑表現有待加強;
  • 比較適合前掌落地、體重正常或較輕、配速在5分鍾以內的進階跑者。

它是一款很有特色,適合做速度訓練的跑鞋,但不建議大體重、配速5分鍾開外的跑者入手。

Ⅳ 數字錢包那個好用

imToken

imToken是一款支持ETH以及 ERC-20 代幣、比特幣HD 錢包以及隔離見證、EOS 以及 EOS 主網其他代幣的數字貨幣錢包,且一套助記詞可創建多個幣種的錢包賬戶,從而告別了繁復的備份管理,是一款多鏈錢包。

imToken支持數字貨幣的收發、以太系列的幣幣交易,藉助區塊鏈智能合約,無需信任第三方,直接在移動端完成幣幣兌換。代幣管理功能操作簡單,自動發現代幣,無需手動添加;支持一鍵搜索,可以輕松查看、管理多種代幣。

imToken私鑰自持,安全進一步保障。

不足:imToken只支持基於ETH主鏈的數字貨幣,像BTC、CTC這種自有公鏈的代幣不能存放。轉賬時只支持ETH作為手續費,存在一定局限性。

比特派

比特派錢包是由比太團隊研發的新一代區塊鏈資產綜合服務平台,立足於HD錢包技術、多重簽名和鏈上交易,可輕松安全使用數字貨幣,在比特派上輕松發送和接收比特幣。目前支持幣種主要有BTC、BTC分叉幣、ETH、部分ERC2.0代幣、QTUM、HSR、DASH及分叉幣SAFE、LTC及分叉幣LCH、ZEC、ETC、DOGE。

比特派支持多地址發幣,內置OTC及交易所(第三方服務),可以與世界各地用戶進行交易,比較適合交易頻繁和有場外交易需求的幣圈專業用戶使用。

安全性方面,用戶掌控私鑰,交易完成後,幣直接歸用戶自己保管。如果長時間不操作,比特派會自動上鎖,進一步提高了錢包的安全性。

不足:對於初始用戶,功能太多太復雜反而是一種累贅。他們只需簡單收發數字貨幣,太多復雜功能增加了用戶的學習時間成本,影響錢包用戶的體驗。

安貓錢包

安貓錢包是一款輕錢包,由杭州安貓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較全節點錢包而言節省了存儲空間。且是一款多幣種跨鏈錢包,支持的代幣有BTC,BCH,LTC,ETH,ETC,DASH以及ERC-20系列,是目前來說,幣種最全,真正意義上的全幣種數字貨幣錢包。

安貓錢包是唯一一款支持中文助記詞的數字貨幣錢包,由12個漢字組成,方便記憶,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

安貓錢包最大的特點,則是很好地應用了輕錢包的可擴展性,在對多種數字資產管理的同時,內嵌DAPP列表,嵌入了安貓魚塘挖礦游戲,挖到的代幣直接存儲在錢包中,方便省力,趣味性強,可謂是一款會賺錢的錢包。

內嵌安貓區塊瀏覽器,每筆交易可利用交易地址、區塊高度、交易ID實時查詢,精準無誤。

還有行情、資訊DAPP,一款多功能的數字貨幣錢包。

不足:暫無交易功能。

麥子錢包

麥子錢包是一款同時支持ETH系、NEO系、EOS系Token的數字錢包,內置人臉、聲紋、活體等多種生物識別技術,保障資產安全,這在目前的錢包中來說是獨一無二的。

麥子錢包支持幣安、火幣、GateIO、Okex等主流交易所介面,自動獲得持倉數據。

麥子錢包的UI設計在人機交互、界面邏輯、界面美觀對用戶都有不錯的體驗。首次操作就可知道功能性流程,以一種直觀的方式讓用戶明白如何與軟體交互,界面的設計有著麥子統一的風格。

不足:支持幣種較少,在應用模塊上,每個應用或者活動的板塊,都是一個手機屏幕的寬度,同屏最多顯示2.5個應用。雖然看上去很大方美觀,但要是找某個應用會比較繁瑣,需要不斷往下滑。

AToken

AToken是一款支持多幣種跨鏈互換的移動端錢包,具有安全便捷等特點。目前,支持BTC、LTC、ETH、ETC、DOGE、EOS等多個主鏈幣種;BCD、BTG、BCH、SBTC等多個分叉幣種;支持以太坊ERC20所有代幣。

用戶自持私鑰,私鑰多重加密存儲於APP,不以任何形式訪問伺服器,別人無法觸碰您的數字資產;錢包採用5層HD、橫向隔離、縱向防禦架構;應用PBKDF2、SHA-512等演算法加密技術。同時,AToken 實現了錢包的交易加速功能,支持比特幣和以太坊的交易加速。

不足:錢包內暫無行情資訊,用戶使用較為不便。

Ⅳ 怎樣規劃linux網路安全學習路線

防火牆的原理
防火牆的作用

主要作用:過濾兩個網路之間的數據包

INERNET------fire wall------server------LAN

Linux內核的Netfilter

Linux內核空間和應用程序空間是不一樣的

內核空間是受保護的,任何進出伺服器的數據包都要經過內核處理

所有發送給本地的數據包都要經過INPUT

任何從本機產生的數據包發送給其它人都要經過OUTPUT

一個數據從本機路由轉發,目標不是自己,是發給別人的將從FORWARD經過

INPUT/OUTPUT保護的是本機FORWARD保護的是區域網用戶

包過濾原理

一個數據包要經過本地的路由,要判斷怎麼走,ROUTING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要怎麼走

如果一個包和我本地網卡地址一樣,本地可以收到,進入INPUT,否則FORWARD

如果一個包是本地產生的,發出去的經過OUTPUT

包過濾就是在這三個地方設置條件,設置障礙,阻止或通過數據包,及設置包的處理方式

包的處理方式

iptable -A INPUT -p icmp -j DROP

包的處理方式常見的有目標(Target) 丟棄(DROP) 接受(ACCEPT) (彈回)REJECT 日誌(LOG)等

iptables命令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j DROP 增加一個過濾規則

ping 192.168.0.101

iptables -L -n查看過濾規則

iptables -F清空過濾規則

iptables --help | more

iptables -L -n –line-number

增加一條規則把拒絕所有訪問21埠的數據包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 192.168.0.101 --dport 21 -j DROP

iptables -F修改的時候要把防火牆的門全部關起來 然後一個一個埠打開

iptables -L -n –line-numbers

假設我們一個伺服器只開啟一個http

那麼我們要開啟http/ssh(遠程管理)

所有的http 埠grep http /etc/services

打開ssh grep ssh /etc/services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 192.168.0.101 --dport 22 -j ACCEPT 接收進來,目標IP是本地IP,目標埠是22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 192.168.0.101 --sport 22 -j ACCEPT 發送出去,源IP是本地IP,源埠是22

iptables -L -n

iptables -P INPUT DROP改變防火牆的默認策略為DROP

iptables -P OUTPUT DROP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 192.168.0.101 --dport 80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 192.168.0.101 --sport 80 -j ACCEPT

iptables -L -n

iptables -L -n --line-numbers

netstat -tnl 就算本地開啟了很多服務,但只有22和80埠可以被訪問到

service iptables save保存當前的設置或用iptables-save > /etc/sysconfig/iptables

對於作何一個伺服器來說都少不了DNS解析請求,自己作為客戶機

grep domain /etc/services 搜索域名服務的埠號

iptables -A OUTPUT -p udp --dport 53 -j ACCEPT DNS解析回應,目標埠是53

iptables -A INPUT -p udp --sport 53 -j ACCEPT 請求DNS解析,源埠是53

檢查客戶機DNS伺服器配置

more /etc/resolv.conf

host www.redhat.org.cn

如果這台伺服器本身也是DNS伺服器

iptables -A INPUT -p udp --dport 53 -j ACCEPT 接收來自別的機器的DNS解析請求

iptables -A OUTPUT -p udp --sport 53 -j ACCEPT這台DNS伺服器發送DNS解析回應

iptables -D INPUT 5刪除在INPUT上的第5條規則

如果這台伺服器也要連上其它伺服器的SSH

到目前為止,在本機訪問本機的服務給忽略

在本機上,有很多服務都守護在127.0.01上,所以我們要打開本地的回環設備

iptables -A INPUT -s 127.0.0.1 -d 127.0.0.1 -j ACCEPT

^IN^OUT命令替換功能

iptables -A OUTPUT -s 127.0.0.1 -d 127.0.0.1 -j ACCEPT

service iptables save

現在我們注意一下22埠

Chain INPUT (policy DROP)

1 ACCEPT tcp -- 0.0.0.0/0 192.168.0.101 tcp dpt:22

Chain OUTPUT (policy DROP)

1 ACCEPT tcp -- 192.168.0.101 0.0.0.0/0 tcp spt:22

所有進來的包都要通過22埠

所有出去的包都要通過22埠,但是如果由於系統漏洞或是病毒,從22埠主動送出包出去,而不是通過請求進來的包回應的,這時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增加一條規則看這個包是不是別人請求我,我回應別人的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port 22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iptables -D OUTPUT 1刪除第一條規則

iptables -n -L --line-numbers

Chain OUTPUT (policy DROP)

6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spt:22 state ESTABLISHED

針對80埠也是一樣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sport 80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service iptables save

作為客戶機訪問別人的SSH也是有問題的

iptables -A OUT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從客戶機發送出去的包,肯定被無條件接受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port 22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接受別人的服務

器SSH回應如果有病毒,是主動發給本客機的,就出現問題了,這時加上必須是我請求過SSH服務數據包回應的

LOG目標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LOG –log-level 5 –log-prefix 「IPTABLES」

編輯/etc/syslog.conf

注意:日誌級別5要跟syslog.conf中的級別一致。級別可以通過syslog的manual幫助獲得。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LOG --log-level 5 --log-prefix "iptable:"

vi /etc/rsyslog.conf

kern.=notice /var/log/firewall.log

這里為什麼是notice?

man syslog查看消息的級別

#define KERN_EMERG "<0>" /* system is unusable */

#define KERN_ALERT "<1>" /* action must be taken immediately */

#define KERN_CRIT "<2>" /* critical conditions */

#define KERN_ERR "<3>" /* error conditions */

#define KERN_WARNING "<4>" /* warning conditions */

#define KERN_NOTICE "<5>" /* normal but significant condition */

#define KERN_INFO "<6>" /* informational */

#define KERN_DEBUG "<7>" /* debug-level messages */

在防火牆中我們定的級別是5,所以對應的內核是notice

iptables -A INPUT -p tcp --sport 80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iptables -n -L –line-number

iptables -D INPUT 8

iptables -I INPUT 6 -p tcp --dport 22 -j LOG --log-level 5 --log-prefix "iptable:"

iptables -A INPUT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iptables -D INPUT 1 把前擁同樣規則的移到日誌後面

service iptables save

tail /var/log/firewall.log -f

NAT地址轉換
http://www.netfilter.org/

iptables -A FORWARD -s 192.168.0.0/24 -j ACCEPT允許本地互聯網訪問

iptables -A FORWARD -d 192.168.0.0/24 -j ACCEPT

光這樣還不行,還要打開內核里的轉發文件

more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這時只能臨時生效,若伺服器重啟,這個值又變成0

vi /etc/sysctl.conf

# Controls IP packet forwarding

net.ipv4.ip_forward = 1

service iptables save

此時我們還是不能用,因為區域網通過本機轉發到互聯網上,網路上的地址並不知道本地區域網的IP

所以我們要通過NAT

iptables -t nat -L -n

Netfilter的NAT表

內核空間---->PREROUTING---->ROUTING---->FORWARD---->POSTROUTING

SNAT發生在POSTROUTING

PREROUTING---->FORWARD---->POSTROUTING

destination: 11.22.33.1:22 destination: 11.22.33.1:22

source: 10.0.0.1:<port> source: 11.22.33.44:<port>

proto: tcp proto: tcp

本機地址:

eth0: 10.0.0.254

eth1: 11.22.33.44

SNAT應用

10.0.0.241 eth0:10.0.0.254 /eth1:192.168.0.254 192.168.0.1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0.0.0.0/24 -j SNAT –to-source 192.168.0.254

IP:10.0.0.241 getway: 10.0.0.254 subnet mask:255.255.255.0

ping 192.168.0.1若能ping通,說明訪問成功

在實際的運用中

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10.0.0.0/24 -j MASQUERADE支持動態的翻譯

回來時自動找到源IP

iptables -t nat -F

DNAT發生在PREROUTING

PREROUTING---->FORWARD---->POSTROUTING

destination: 11.22.33.44:22 destination: 10.0.0.1:22

source: 11.22.33.1:<port> source: 11.22.33.1:<port>

proto: tcp proto: tcp

本機地址:

eth0: 10.0.0.254

eth1: 11.22.33.44

DNAT應用

10.0.0.241 eth0:10.0.0.254 /eth1:192.168.0.254 192.168.0.1

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d 10.0.0.254 -p tcp --dport 80 -j DNAT --to-destination 192.168.0.1

192.168.0.1這是一台實際的伺服器,不讓訪問者10.0.0.241看到,訪問者看到只是一個防火牆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beauty9235/archive/2008/12/01/3423069.aspx

Ⅵ 顯卡挖礦收益能有多少靠挖礦能賺多少錢

作為一個13年的中年小礦工,簡單說說之前挖礦的感受吧

以前一共買過4台礦機,比特幣用cpu而且不熟,所以採用買顯卡挖萊特幣的形式

第一台是簡易的雙卡礦機,嚴格來說不算礦機,雙7950的機子而已,當時考慮挖一陣子要是不賺錢還能自己拿來打游戲,結果發現效率確實不高,以至於後來就拿去挖些狗幣之類的玩玩了

第二台是當年比較火的6卡礦機,那時候有塊比較牛逼的主板,接上PCIE轉接線改下bios就能跑起來6塊了,當時拿這個機子每天能挖不少萊特幣,算了下大概40天就能回本了,可惜挖的人太多了,算力一下子就上去導致一共挖了80多天才勉強挖到當時算回本的幣

第三和第四台分別是後來出的專業礦機,那時候新的晶元被拿來量產了礦機,雖然比較貴,但耗電量下降不少,挖了大概一年吧,最終還是退休了,挖了一陣子其他的山寨幣之後轉手賣了

總的來說很多網站算的那些幾天回本根本沒有可信度,自己實際挖過才知道算力上漲過猛是什麼概念

當ZF打壓那陣子瞬間資產縮水了將近70%,不過因為信仰還是沒有賣掉,反而把礦機賣掉之後的錢再去買了一些幣放在手裡,100一個的時候挖的,買的時候才15一個,哎

機子封起來就放床底了,等了三年發現又漲起來了,今年比特幣漲到2W的時候賣掉了一些萊特幣把首付交了,差不多300一個賣的,現在貌似最高到380了,呵呵

現在手裡還存了一些幣,打算長期持有,但不會再去挖了,不過顯卡還是和我們這的一級供貨商訂了不少,這兩個月賣了將近150塊卡,而且越賣越高,有個別卡都快要翻倍了,比13年那會還要瘋狂

有人說這是傳銷是騙局,個人覺得這種觀點太片面,電子貨幣存在終究有它自身價值在那裡,但是也不否認有那麼些投機者進來插一腳搏一搏,追漲者確實有,瘋漲的後面必定引來一波割韭菜,說到底比特幣也只是一種投資而已,風險這東西每個人感受都不同,大資金的實力依舊強大,散戶被割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至少比A股好多了

挖礦這事,可以說可遇不可求,人家大礦主都是在偏遠地區那種電費較低的地方,礦機多成本低,一般人在家挖那基本就是小打小鬧而已

最後說一句,增長過快不是好事,有自信的可以進來秀一下操作,沒什麼能力還是別進來吧,只有被套路得份

Ⅶ 怎麼開發區塊鏈開發數字貨幣交易所需要什麼

你好,你這個問題到底想問的是怎麼開發區塊鏈?還是怎麼開發數字貨幣交易所呢?區塊鏈是一種技術,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開發數字貨幣交易所需要用到區塊鏈技術,大體的一個流程供你參考:

  • 選擇一個適合您需求、預算的司法管轄區。

  • 開設你的公司並開立公司銀行賬戶(賬戶用於商業往來,而不是客戶資金存儲)。

  • 向您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注資。

  • 購買/研發數字貨幣交易所系統。

  • 創建一個可以與BTC,ETH等交易的代幣或硬幣。支持多種數字貨幣交易對,多種法幣交易,能夠提供越多交易對,

  • 建立合規體系並保留相關記錄,例如:KYC、AML等規則。

  • 聘請專注於合規、銀行業務的員工(除了原有的營銷人員之外,需另外聘請), 做好自我監管,為未來申請國際牌照做准備。

  • 在您將運營的地區申請或協商取得數字貨幣牌照,目前許多知名數字貨幣交易所都沒有獲得牌照。

  • 建立借記卡或其他出金系統,方便交易所用戶可以不必使用電匯方式出金。

  • 建立一個可存儲於電子錢包或用於交易的美元支持錨定代幣(類似USDT)。該錨定代幣主要目的是降低用戶電匯或是交易所出金所造成的交易手續費。該錨定代幣需要在美國的銀行中具有完全儲備。

  • 在您的客戶所在的某些轄區申請數字貨幣牌照。 也就是說,如果您計劃在英國上市,您需要獲得英國執照。

  • 開設專門處理用戶資金的銀行賬戶。

  • 在上述任務中,最難的是步驟12 - 開設專門處理用戶資金的銀行賬戶。從步驟1到步驟11的准備工作都對於步驟12至關重要,准備工作的完善有助於您順利取得銀行賬戶,目前大約有80%的協助請求都和最終開設專門處理用戶資金的銀行賬戶相關。開發數字貨幣交易所如果你沒有自己的開發團隊的話,還是建議最好是選擇像MasterDAX這樣專業的服務商,在時間和人員成本上都很有幫助。

Ⅷ 挖礦顯卡哪個最有性價比

2017年的顯卡市場是這幾年中最特別的,在過去幾年中沒有任何顯卡在發布幾個月後會漲價100%,RX 580做到了,連同所有3000元以下的顯卡以勢不可擋的姿態沖破溢價點,這一切都是伴隨著比特幣價格突破3000美元而發生的。在礦工橫掃了2000元級別的RX 580後,低端的RX 560甚至GTX 1050 Ti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但是,價格和Hash演算法能力是否成正比呢,最近我們就做了一個測試,收集市面上新一代各個價位的顯卡,測試其以太幣和比特幣的挖礦速度,看看哪張卡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與千元市場不同,這波挖礦潮開始對高端顯卡有很大影響,在測試結果圖中RX 580和RX 480已經快摸到GTX 1070的屁股,更何況現在RX 580的價格甚至和GTX 1070有的一拼,於是礦工們在GTX 1060 3GB/6GB都缺貨的情況下直接橫掃了3000元的市場,GTX 1070也基本沒貨了。更高端的GTX 1080同樣嚴重缺貨,但這究竟是玩家被逼急了一步到位直接上高端卡還是礦工把魔爪伸向這片市場就不太清楚了。只有卡皇級別的GTX 1080 Ti情況略有改善,但也好不到哪去,可是6000元級別的顯卡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受影響的只有頂級玩家,不過也只是選擇面變窄而已,並不是那種有錢都買不到的情況。

總結:

要挖礦,首選是顯存有3GB以上的顯卡,這個是基礎。另外核心的頻率會影響到挖礦速度,我們手頭上有兩張GTX 1080,一張公版,另一張是微星GTX 1080 GAMING X,兩張卡的運行頻率分別是1885MHz和1936MHz,經測試後者因為頻率的關系在實際挖礦時會比前者快約4%,高頻顯卡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所以小編的看法和建議是:

低端卡和舊架構的卡不適合用於挖礦 ·GTX 1080 Ti是個極端,擁有最強大的性能,但價格不適合大規模采購 ·同定位的A卡挖礦速度遠強於N卡,但幅度沒前兩代那麼大 ·GTX 1060 3GB版的性價比高於GTX 1060 6GB ·頻率和流處理器/CUDA數量對礦卡性能有很大影響 ·顯存的大小對挖礦沒影響,夠用即可 ·不同顯卡挖不同幣會有不同的收益,如果要深入探討就要多測試幾種貨幣,限於篇幅我們只選取較有代表性的兩種貨幣測試

只要礦難沒發生,缺貨情況肯定會持續很久,但如果發生了礦難,會有一大批二手礦卡直接流入市場,這些礦卡都是一直滿負載全速運行,壽命相比普通用戶所用的卡大大縮短,即使價格更低也隨時會翻車,完全沒有入手的必要。而且二手市場會被直接擾亂,到時候一些正常的用戶出二手也會變得困難,深水魚的屠龍刀砍爆銀河系這種情況也會發生。現在據說NVIDIA在搞一些沒有顯示輸出介面的顯卡作為礦卡提供給礦工,小編想說的是:然並卵 。產能一定,如果礦卡依然滿足不了礦工,礦工就不會買消費市場的顯卡了嗎?只是礦工優先選擇的是特供礦卡而已,該缺貨還是會缺貨,這些特殊的礦卡唯一的作用就是杜絕礦卡流入二手市場,絕對不能緩解目前顯卡缺貨的狀況。

Ⅸ 關於防火牆和殺毒軟體是否有效的問題

在應用防病病毒軟體的時候,應該主要的時候在於應用她進行防禦更加確信的說是預防,一旦你中病毒,那就不好辦,因為,是在你有防毒軟體的時候中的病毒.就像是人都感冒了,再吃葯就不好.最好是在自己應用的時候,在防毒軟體的幫助的情況下,首先把自己的操作系統的補丁大好,就像是你冬天(北方)上街了,自己的衣服不防寒,滿身上都是"洞",那就你上網的時候,最能感覺到,這個補丁就是你的系統穿上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防禦系統,我們的防毒軟體就是一個小的安全程序,而且大多數的病毒是通過漏洞進行攻擊的.
另外一點就是,通過你對對方(有毒的機器)的信任造成的,是你的機器上有一個病毒的運行程序,然後這個程序辦你的病毒防護軟體關掉,在自己肆意的繁殖,
但是這個時候,還是可以補救的,在管理器中可以看到,那個程序的佔有率高,
然後在 網路知道里,或是中找到相關的清理的過程,也許會有救.
在防禦的時候,就是病毒監控軟體提醒你注冊表...等等自己要清楚的看出,或者是盡量的做到那個修改的是什麼軟體,這樣救好多了,如果,必須是非得修改那就應該自己備份一下注冊表.

一定要把系統的補丁大好,然後在到"寒冷的網上溜達".
殺毒軟體主要是,檢查沒有發作的,剛剛傳輸到機器里的數據,救查毒來講怎麼都是線性的查,那就有新的數據加入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 "浪費點時間,查毒"我感覺這樣會好一點.

千里之堤 毀於螞蟻之穴

有回答的不好的,多多包含.]

**********************************************************

防火牆就是一個 網路得高級設備. 防火牆就現在我們使用得都是第三代防火牆

1路由
2軟體
3基於操作系統(基於通用系統得防火牆)
4基於安全操作系統(一般得都是企業用得)
問題在於,現在我們使用的防火牆是第三代,第三代防火牆有下面的特點:
第3代防火牆就因為它基於操作系統得防火牆
是批量上市得專用防火牆產品
包括分組過濾或者是有路由過濾功能
再裝有專用得代理系統,監控所有協議得數據和指令
保護用戶編程空間和用戶配置所有協議得數據和命令
保護用戶編程空間和用戶配置內核得數據和指令
安全性大大提高

基於是操作系統得防火牆,那就再系統中有漏洞得情況下,本身系統就是不安全得,怎麼能夠讓防火牆做的那麼出色呢,
防火牆得定義是,網路的高級"設備"
至於不同網路安全域之間的一系列的系列部件的組合,它是不同網路安全域間通信的唯一通道,並且能夠根據企業的安全政策控制(允許.拒絕.監視.記錄)進出網路的訪問行為.

但是在我們使用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把這個唯一的通道之外又開了另外的一條通道,那就使得我們的防火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優秀.再有就是上面說的,系統本身就是軟體.
21:02 2007-1-9 (補充昨天說的)*******************

簡單包過濾 防火牆的工作原理
應用層 信息
tcp tcp 信息
ip ip tcp 信息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經過1011011......

防火牆 如果是簡單包過濾防火牆過濾ip tcp(只是檢報頭) +不檢測數據包 如果可行的話就向下傳輸.
工作於網路的傳輸層.對應用層的控制很弱.重復上面的過程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ip ip tcp 信息
tcp tcp 信息
應用層 信息

狀態檢測包過濾防火牆原理
應用層 信息
tcp tcp 信息
ip ip tcp 信息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經過1011011......

防火牆 (狀態檢測包過濾防火牆原理) 檢報頭+連接狀態信息表(如果信息特別的長) +不檢測 數據包/*

用於對後續報文的訪問當中去,可以根據這個表去跟蹤,效率也適當的增加,如果是一樣的報頭就不用去檢

測,*/
它對網路層的防火能里要好一些,對應用層的保護還是不好.

接受1011011.......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ip ip tcp 信息
tcp tcp 信息
應用層 信息

應用代理防火牆工作原理

應用層 信息
tcp tcp 信息
ip ip tcp 信息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經過1011011......

防火牆(只檢測高層對協議的報文和會話有更好的理解,對高層的協議理解,並拆包並檢測除了上述講的)

安全性增高,但是,它的效率卻因此降低.並且也不檢測tcp ip層--對網路層的保護不好.

接受1011011.......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ip ip tcp 信息
tcp tcp 信息
應用層 信息

復合型防火牆

應用層 信息
tcp tcp 信息
ip ip tcp 信息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經過1011011......

防火牆 檢測高層對協議的報文和會話有更好的理解+tcp+ip(集合上面的有點) 檢查整個文件報文內容
並且建立狀態連接表,所以在 安全性和靈活性都有所改善 但是對會話的控制是不夠的.

接受1011011.......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ip ip tcp 信息
tcp tcp 信息
應用層 信息

網路介面層
核檢測防火牆的工作原理

應用層 信息(信息較多)
tcp tcp 信息(在TCP層需要多個報文相互轉發)
ip ip tcp 信息(假設有5個報文)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5個報文)
經過1011011......

防火牆 如果是上面的防火牆那就 隨機的檢測一個報文,另外的就不檢測.都不能把這5個報文聯起來驚醒

處理 那麼,在核防火牆中就會將 這幾個報文理解成一個整體,連接起來處理,控制.可以更好的控

制,同時生成日誌. 檢查多個報文組成的會話,建立連接狀態表.並且有了,對對話的控制.優點:
網路層的保護,應用層的保護,會話的保護,上下文的相關,前後報文有聯系.

接受1011011.......
網路介面層 ETH IP TCP 信息 5
ip ip tcp 信息 5
tcp tcp 信息 5
應用層 信息
************21:49 2007-1-9*****************

**************體系結構**********
被屏蔽子網(現在我們多數在用的)

內網 內部篩選路由器 堡壘主機 外部篩選路由器 外網 (整個有兩個網路防火牆來保護)
兩個防火牆可以用以個三介面的防火牆來代替.效果時一樣的.這個時候 堡壘主機就ssn(非軍事化

區)/*標配防火牆給我們三個口的原因*/
*********************22:36 2007-1-9***************

防火牆的功能
基本的訪問控制技術
上面說的 1000011 到防火牆 通過管理員設計的匹配原則 10000111 主機
基於 源ip地址
基於目的ip地址
基於源埠
基於目的的埠
基於時間
基於用戶
基於流量
基於文件
基於文件
基於網址
基於Mac 地址

企業的防火牆,還有要支持 伺服器的負載均衡(在防火牆保護的時 伺服器陣列的時候,經過防火牆掌握的負載演算法,

分配給空閑的伺服器).
順序地址+權值
根據ping的時間間隔來選擇地址+權值
根據Connect的時間間隔來選擇+權值
根據Connect然活發送請求並得到應答得時間間隔來選擇地址+權值

但隨著環境得改變 防火牆還得 適應TRUNK
將交換機分成 兩個vlan1 和 vlan2 (如果這個有) 再有一個 trunk 之中傳送 不同得報文
所以要求 防火牆支持TRUNK
或者時不同得 vlan之間得數據交換也要求,具有 TRUNK個功能.

防火牆 支持 第三方認證

客觀得要求,伺服器也許時 radius otp的伺服器 等等這樣用戶就要記多個密碼.

分級帶寬管理

internet 100M 防火牆
www mail dns (dnz區域) 50m
財務子網 5M
購物子網 20M
生產子網 .....(分配不不同帶寬)

這種結構,也非常的復合企業的 縱向管理

日誌分析
1 是否寫日子
2 通信日誌(傳統的) 做傳統的計費流量統計等就夠了
3 應用層命令日誌 比上面的都了,數據的過程比如 GET 等
4 做訪問日誌
可以看到例如:http:line 4: content-location:http://162.168.7.170/default.htm
5 做內容日誌 更加深層次的 全部的信息 就可以做信息審計.
6 日誌查詢工具進行處理和查詢

(應不同的要求開做不同的操作)

在可靠性的要求下,需要,防火牆的 雙機熱備 (傳輸協議打開STP)/*防火牆使之通明的切換*/
還有就時提供介面的備份
防火牆的負載均衡(兩個防火牆都可以通行數據).
23:18 2007-1-9 43.19

還有就是與IDS(病毒伺服器)的安全互動:
ids可以將入侵者的IP埠號等信息記錄下來,並且以報文的形式通知防火牆.防火牆根據報文判斷,動態的生成一

個驗證報文並才取措施阻斷這個入侵者的後續報文.並且回來發個報文給IDS我已經採取了措施.(如果是正常用戶的

誤操作的,可以在一會就可以訪問,在防火牆里也有一個時間的設定.)
當然在IDS並聯在網路的時候,就沒有它串連的時候的作用號,

防火牆 與 病毒伺服器安全聯動
如果 外網的郵件里有可疑信息,就想把它在進入內網之前就給它阻斷,一個就是在防火牆內,增加一個反病毒模塊.

訪問控制,病毒掃描這樣就 大大增加了防火牆的負擔,升級硬體就不是非常的容易,相關聯呢,就可以升級軟體卻比較

好.
現在就是開放的進入 topesop協議 由防火牆把報文發個病毒伺服器由伺服器來判斷病毒,這樣就解決了上面的缺點.

大大增加防火牆的安全性和效率這一塊.也有不好的就是延遲,那就把報文的前個幾個先同步的傳給內網,但是最後的

一個防火牆交給病毒伺服器檢測,沒有則轉發.這樣就沒有延遲的現象出現.

雙地址路由功能

在現實的情況下,有些用戶的要求不同,一個是要求訪問教育網 一個是訪問Internet
源目地址技術 防火牆從源地址那裡分派不同的網路目的.這樣把不同的路徑分給不同的用戶.

防火牆 具有ip與mac (用戶)的綁定
就是 防火牆指定ip上網 但是在該機沒有上網的時候,其他的機器欺騙防火牆 改變成相應的IP.
所以,將ip與mac綁定.(防止在內部的IP調用) 另外 如果是跨網段的時候 ip 可以與用戶之間相綁定.

對dhcp應用環境的支持.

一種就是在防火牆內部內置dhcp
另外的有一個dhcp伺服器
現在的時候,網址由MAC地址決定.
防火牆 將ip與mac進行綁定.
1根據訪問戰略配置某條規則起作用的時間.
2假如配置時間策略,防火牆在規則匹配時將跳過那些當前時間不在策略時間內的規則.
注意,這個時間不時允許訪問的時間,而是指規則起作用的時間.

防火牆 實行埠映射

map(映射) 199.168.1.2;80 to 202.102.103:80

不同的則可以隱藏應該的地址. 你看到的不是,你想看到的地址.把自己的網路服務起保護起來.

防火牆 地址的轉換
隱藏內部網路的結構
內部網路可以使用私用有ip地址
公開地址不足的網路可以使用這種方式提供ip服用功能

另外 希望防火牆支持 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 或時 v3協議的版本的 這樣的版本的協議更高.

*********13:58 2007-1-10***************************************************

上面說的是 防火牆的工作原理及相關. 有不足的多多包含,其實防毒軟體就像是葯一樣,如果,我們不用那就很快的

知道病毒的威力,反證法得出,還有一定得作用得.就是有的遺漏了.

希望和你多多討論,一同進步.祝好.

Ⅹ 2020年On(昂跑)跑鞋挑選攻略是什麼

前言:

最近幾年,國內外馬拉松賽事都很熱門,直接帶動了跑鞋市場。在傳統的跑鞋大廠之外,又相繼出現了幾家後起之秀,比如On(昂跑),比如HOKA ONE ONE(霍伽)、Altra(奧創)等等。這些廠商雖然起步較晚,但旗下產品卻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也得到了跑者的認可。今年我有幸體驗了On Cloud flow這款跑鞋,對它印象很好,於是產生了一個自不量力的想法:整理On的跑鞋矩陣及挑選攻略,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吧,如有疏漏,歡迎指正。



品牌故事:

On昂跑於2010年1月在瑞士蘇黎世誕生。三位創始人分別是Olivier Bernhart、Caspar Coppetti以及David Allemann 。其中Olivier Bernhart是運動員出身,曾經獲得國際鐵人兩項賽和Ironman超級鐵人三項賽冠軍,專注於產品研發;Caspar Coppetti是Olivier Bernhart的朋友,並一度擔任過他的經紀人,專注於銷售;David Allemann 則負責市場營銷及設計。自創立之日起,On昂跑一直以“為世界帶來革新性的跑步體驗”為信念,堅持緩震著陸、輕盈質感、強力回彈的產品設計理念。多年來,On昂跑致力於用瑞士工藝和前沿科技設計打造革新性的跑步裝備,旗下所有鞋款的鞋底均搭載專利科技CloudTec®,講究輕盈觸地、疾速爆發,讓跑者彷彿暢跑雲端,享受身體騰躍而起的快感。

On昂跑發展歷史:

  • 2010年:1月,為了讓更多人享受跑步的樂趣,奧利弗·伯恩哈特(Oliver Berhard)、大衛·阿勒曼(David Allemann)和卡斯帕·科貝蒂(Caspar Coppetti)在瑞士創立On
  • 2011年:5月,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發布研究結果表明,穿著On的跑者在測試中的脈率和血乳酸水平明顯較低。
  • 2012年:4月,On發布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10月,On登上《華爾街日報》,被譽為革命性的跑鞋。
  • 2013年:6月,瑞士鐵人三項冠軍得主尼古拉·斯皮里格(Nicola Spirig)成為On簽約運動員,並在CloudTec®科技的強大支持下,向強度更大的專業田徑領域進發,向強度更大的跑步運動發起挑戰。11月,On簽約運動員、來自比利時的弗雷德里克·范萊爾迪(Frederik Van Lierde)穿著2014年款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參加在夏威夷舉行的科納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並把冠軍頭銜收入囊中。
  • 2014年:2月,全天候輕量緩震跑鞋Cloud正式發布。3月,On入選《跑者世界》在美國、英國及德國20雙最重要跑鞋榜單。
  • 2015年:2月,On Cloud獲2015/16ISPO全球設計大賽最佳運動表現金獎。11月,全新 Cloudflyer1在保證出色緩震及穩定性的同時,不失輕巧及靈活性; Cloudsurfer為跑者提供出色的緩震功能,同時助力提升跑步速度。
  • 2016年:6月,輕量越野跑鞋Cloudventure問世,它專為要求苛刻的戶外環境而設計,CloudTec®科技讓越野跑者輕松應對下坡環境。11月,On創新採用18點全腳掌CloudTec®科技緩震鞋底一一系緊鞋帶,預備,跑一一讓你邁出的每一步都如踏在雲端般輕巧。
  • 2017年:7月,Cloudflash和 Cloudrush兩款競速跑鞋相繼問世,再次強調On提升運動表現的設計核心。其中, Cloudflash榮獲ISPO2017年度運動產品大獎。11月,Cloud全新升級,同時發布針對日常跑步及訓練而設計的全新鞋款 Cloud X。
  • 2018年:On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 2019年:11月,瑞士網球天王費德勒以投資人兼合作夥伴的身份加入On品牌。
  • 2020年:為紀念費德勒在17年前贏得首個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冠軍,On昂跑與費德勒共同研發設計了一款以網球運動為靈感的全天候休閑運動鞋THE ROGER Centre Court 0-Series,CloudTec®專利科技的加持保證了這雙鞋的優越性能和舒適腳感。

On昂跑科技介紹:

On的跑鞋科技目前主要是CloudTec®緩震科技、Speedboard™推進板以及Helion™ Superfoam泡棉,這三者結合在一起,共同打造輕盈觸地、疾速爆發的體驗。

CloudTec®緩震科技:

Olivier Bernhart作為鐵三運動員,大部分時間都在馬路這種堅硬的路面上跑步。從小喜歡越野跑的 Olivier 嘗試過很多不同的跑鞋,但都無法給他帶來越野跑時的腳感。他開始思考,為什麼必緩震性能和競速只能選其一呢?於是他想創造出一雙即能輕盈觸地,又能強力回彈的跑鞋,這就是 On CloudTec® 這項專利科技誕生的原因。最初靈感來自於Olivier Bernhard花園澆水時用的水管,他將水管分節剪斷黏貼於鞋底,便有了CloudTec®科技的原始形象。


CloudTec®搭載多個鏤空cloud模塊,這些cloud模塊分布在鞋底,橫向受力,結構+材料雙減震原理,為跑者在著陸時帶來輕盈觸地的緩震體驗,觸地時的壓力轉化為起步時的回彈爆發力,與傳統跑鞋相比,cloud模塊可以延緩著陸時的觸地時間點,最後觸地卻能率先爆發,讓跑者雙腳在空中的時間更長。





而鏤空的cloud模塊不僅提供緩震回彈,還能為各種跑姿提供相應支撐。除此以外,鏤空結構也起到了減重的作用,使得鞋身更為輕盈。



Speedboard™推進板:



Speedboard™推進板靈感來自沖浪板,研發目的在於改善跑步過程中的能量轉移,它通常由熱縮性聚合物液體注射成型,也有碳纖維+TPE(熱塑性彈性體)混合或者Pebax彈性體,位置在cloud模塊與鞋墊之間,類似碳板跑鞋中的碳板,它能鎖住足部觸地時的能量,並迅速將能量反饋至前腳掌,轉化為蹬腳推進時的強大爆發力。足部觸地時,鏤空的Cloud模塊發生擠壓形變,同時Speedboard™隨之彎曲並像拉弓那樣載入能量,壓縮後的Cloud模塊牢牢鎖住觸地時的壓力,進入蹬腳階段時,Speedboard™便將之前載入的能量釋放轉化為推進時的爆發力,使每次邁步都能享受自由暢跑的快意。除此之外Speedboard™還有抗扭轉、引導性及柔韌性。不同型號的On跑鞋會根據其面對的路面及地形,對Speedboard™的材料、形狀、厚度及弧度做出相應調整。比如競速跑鞋Cloudflash的Speedboard™由Pebax材料製成,輕質但推進力也更強大;越野跑鞋Cloudventure Peak的Speedboard™會在足弓位置變窄,以允許更大程度的扭轉;Cloudace和Cloudsurfer為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加寬Speedboard™並且開孔嵌入Cloud模塊。

Helion™ Superfoam泡棉:

Helion™ Superfoam泡棉名字來源於Heros英雄+Energy能量+Lightweight輕量+On-the road protection路跑保護+Nonstop performance永恆性能,相比之前的Zero-Gravity泡棉更為輕量、緩震、回彈、耐久且穩定其穩定性體現在不同極端溫度環境下仍然保持軟硬度和高性能。目前On跑鞋的Cloud模塊採用Helion™ Superfoam材質,使得Cloud模塊實現了結構+材料雙緩震。


Cloud X參數如下:

  • 鞋重:約24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6mm
  • 適用場景:路跑、HIIT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混合運動、健身房鍛煉、健身課程及短跑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訓練、日常
  • 緩震性:偏硬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工程網眼鞋面
  • 售價:10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X穩健敏捷、功能全面,可用於多功能訓練及日常健身,目前同時有兩代產品在售,新一代於今年秋季剛上市,上一代於2018年春季上市,主要不同點在於前代未使用Helion™ Superfoam而是使用Zero-Gravity泡棉,注意區分。


Cloud stratus:





Cloud stratus參數如下:

  • 鞋重:約305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8mm
  • 適用場景:半馬、全馬、中長距離路跑、較大體重或寬腳跑者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訓練
  • 緩震性:偏軟
  • 穩定性:穩定
  • 寬度:加寬
  • 主要跑鞋科技:雙層CloudTec®(Cloud模塊用量加倍)、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動態鞋面
  • 售價:13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ace :



Cloud ace參數如下:

  • 鞋重:約335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7mm
  • 產品目標:強勁支撐、緩震與速度感並存
  • 適合腳型:正常、扁平足、高足弓
  • 周運動量:110km以內
  • 單次運動量:80km以內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Zero-Gravity泡棉、精工3D足跟墊
  • 售價:13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surfer:



Cloud surfer參數如下:

  • 鞋重:約275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7mm
  • 產品目標:激發潛力,提升運動表現與競技水平
  • 適合腳型:正常、扁平足
  • 周運動量:100km以內
  • 單次運動量:40km以內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夜光元素


Cloud flyer :



Cloud flyer參數如下:

  • 鞋重:約28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7mm
  • 適用場景:間歇跑、節奏篇、恢復提升、中短距離到全馬、較大體重跑者及寬腳跑者的理想之選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訓練
  • 緩震性:偏軟
  • 穩定性:穩定
  • 寬度:加寬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中足穩定條
  •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當前這款跑鞋已經更新為第三代,前代同時在售,需注意區分。

Cloud rush:



Cloud rush參數如下:

  • 鞋重:約22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5mm
  • 適用場景:競速跑、5公里跑、10公里跑、速度訓練、間歇訓練的理想之選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競速
  • 緩震性:偏硬
  • 穩定性:適中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Eva泡棉、網眼鞋面
  • 售價:10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Cloud flash:



Cloud flash參數如下:

  • 鞋重:約28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5mm
  • 適用場景:公路競賽、5公里、10公里、節奏跑訓練及間歇跑訓練的理想之選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競速
  • 緩震性:偏硬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升級鞋面、全新後跟、無縫支撐條、升級鞋帶、優化外底
  • 售價:13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Cloud boom:



Cloud boom參數如下:

  • 鞋重:190克
  • 鞋碼:US7
  • 適用場景:馬拉松競速,10公里-全馬之間的路跑競賽以及長距離間歇跑
  • 中底落差:9mm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競速
  • 穩定性:適中
  • 緩震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雙層CloudTec®緩震系統、混合碳纖維的新型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
  • 售價:1490元


Cloud swfit:



Cloud swfit參數如下:

  • 鞋重:約290克
  • 中底落差:7mm
  • 產品目標:城市全速穿行
  • 適合腳型:正常、扁平足、高足弓
  • 周運動量:80km以內
  • 單次運動量:30km以內
  • 售價:1190元


Cloud:



Cloud參數如下:

  • 鞋重:約24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6mm
  • 適用場景:日常穿著、城市探索及旅行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日常
  • 緩震性:偏硬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
  •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terry:



Cloud terry參數如下:

  • 鞋重:約223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6mm
  • 產品目標:舒適腳感的全天候城市街頭跑鞋
  • 適用路面:公路、混合路面
  • 適合腳型:正常、扁平足
  • 周運動量:40km以內
  • 單次運動量:10km以內
  • 寬度:加寬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
  • 售價:11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Cloud nova:


Cloud nova參數如下:

  • 鞋重:約32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7mm
  • 適用場景:日常穿著、城市探索及旅行
  • 適用路面:公路、混合路面
  • 適用活動:日常
  • 緩震性:適中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
  •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Hi Edge:



Cloud Hi Edge參數如下:

  • 鞋重:約313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2.5mm
  • 適用場景:日常穿著、城市探索及旅行
  • 適用路面:公路、混合路面
  • 適用活動:日常
  • 緩震性:適中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
  •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Dip:



Cloud Dip參數如下:

  1. 鞋重:約254克(官方資料)
  2. 鞋碼:42(US8.5)
  3. 中底落差:6mm
  4. 適用場景:日常穿著、城市探索及旅行
  5. 適用路面:公路
  6. 適用活動:日常
  7. 緩震性:偏硬
  8. 穩定性:適中
  9.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Zero-Gravity泡棉、360°橡膠防水包邊、高強度帆布鞋面
  10.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Cloud Hi:



Cloud Hi參數如下:

  • 鞋重:約354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2.5mm
  • 適用活動:日常
  • 適用路面:公路、混合路面
  • 緩震性:適中
  • 穩定性:穩定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高幫帆布+人造皮革鞋面
  • 售價:13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On跑鞋挑選及購買攻略:

On跑鞋尺碼相較亞瑟士、索康尼同尺碼更為寬松,但不及美津濃寬松。以我本人為例,耐克、亞瑟士、索康尼均穿42碼(對應US8.5碼),On Cloudflow同樣穿42碼,感覺On明顯更為寬松一些,對寬腳及高腳背人士應該相對友好。建議在購買之前,先簡單測量一下自己的腳長及腳寬,然後再咨詢客服。測量方法:下午赤腳站在白紙上,以鉛筆圍繞腳掌四周畫線,測量長度、寬度。



On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樣有一個在線選鞋工具可供參考,下面以幫朋友選擇為例做個示範吧。



▲▲進入On昂跑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暢跑雲端”選擇“選鞋器”



▲▲待小程序載入完畢,點擊開始選鞋,注意:有時候這個小程序可能載入緩慢,可以換個時間重新來過。



▲▲先選擇性別



▲▲再選擇跑步目的,朋友是日常健身慢跑為主,自然選左邊這個咯






▲▲朋友也是個路跑黨,有時候還跑跑山路,那就不同地形咯



▲▲朋友雙腳未曾受傷,雨雪天他還是比較介意的,依次×√吧



▲▲朋友腳型正常,體重75KG



▲▲最後提交之前要再確認一遍選擇,確認無誤後點擊完成





▲▲稍等一會兒就出來了推薦結果,咦,怎麼推薦的都是防水鞋,看來我誤會了“是否在意雨雪天氣”的意思,點擊重新測試再來一遍吧。





▲▲這次的推薦結果就沒問題了,給朋友主推的鞋款是Cloud Dip,其他備選是Cloud Hi和Cloud Hi Edge。

這三款跑鞋的參數和應用科技也在前文提過,確實很適合朋友的需求。

後記:

作為小眾品牌跑鞋,On、Altra、Hoka ONE ONE等的跑鞋售價一直居高不下,平時也很少有折扣,這樣進一步影響了它們的推廣。但是這些小眾品牌跑鞋獨特的理念和強烈的產品特色還是很有趣的,祝它們越做越好,同時也祝國產品牌跑鞋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讓消費者擁有更廣泛的選擇吧。

熱點內容
usdc穩定還是usdt穩定 發布:2025-05-25 23:37:45 瀏覽:632
2021年幣圈行情預測 發布:2025-05-25 23:37:37 瀏覽:471
幣圈300億 發布:2025-05-25 23:07:27 瀏覽:747
多少比特幣買的披薩 發布:2025-05-25 22:53:27 瀏覽:790
去中心化存儲怎麼賺錢 發布:2025-05-25 22:52:21 瀏覽:747
比特幣世紀佳緣 發布:2025-05-25 22:44:41 瀏覽:243
去中心路253號 發布:2025-05-25 22:16:15 瀏覽:913
eth的未來價值 發布:2025-05-25 22:13:41 瀏覽:300
usdt是什麼投資 發布:2025-05-25 21:51:29 瀏覽:883
以太坊轉賬出錯 發布:2025-05-25 21:46:33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