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x說明
① 連續介質一次反射波的時距關系
不少地區,特別是沉積旋迴比較明顯的地區,地下介質往往是由許多薄層組成,層與層之間波速變化不大,能近似地認為波速是空間坐標的連續函數。如第一章所討論的,此時水平多層介質過渡為連續介質了。研究連續介質中反射波的時距關系可以從水平層狀介質出發進行。
圖2-1-10 連續介質中的射線模型
1.連續介質中波的射線和等時線方程
在二維空間(x,z)坐標系統內,可以把連續介質看成是無限多個具有很薄厚度(Δz)的水平層,每層的速度分別為 v0、v1、v2……在層厚趨於無限小的極限條件下,層狀介質模型就過渡到連續介質模型,速度成為深度的連續函數
v=v(z) (2-1-43)
設由震源O激發的地震波的任意一條射線在各薄層中的入射角分別為 α0、α1、α2……(如圖2-1-10所示),在層狀介質過渡到連續介質的極限條件下,射線的軌跡由折線過渡為曲線,而射線在每一深度處的入射角也成為深度的函數,即α=α(z)。按斯奈爾定律,每一條射線的射線參數都是常數,即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由圖2-1-10可得: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利用(2-1-33)式將入射角的三角函數用射線參數p代替有: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在0到z的范圍內對方程(2-1-46)積分,可導出連續介質中射線及旅行時的方程: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一般情況下,很難消去參數p,除非給定具體函數v (z)的形式。
2.速度隨深度線性變化時波的射線和等時線方程
通常,速度隨深度線性變化是最簡單的變化關系,即
v(z)=v0+Kz=v0(1+βz) (2-1-48)
其中:v0 是地面(z=0)附近的地震波速;K為常數,是速度線性變化的變化率,也是波速曲線的斜率。將(2-1-48)式代入(2-1-47)式可得: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由於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代入前二式經整理得: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在z=0處,有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令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則上式可改寫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這是一個圓的方程式。說明在線性連續介質中地震波的射線軌跡是由激發點出發的一族圓弧曲線。這些圓弧的半徑為ρ1,圓心在M (x1,z1)點,見圖2-1-11。不同的射線參數p對應不同的射線圓弧,它們的圓心位置不同,但都在直線
欲求等時線方程,需要聯立求解(2-1-52)式和(2-1-53)式,消去射線參數p,經運算化簡整理後結果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令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則有: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這也是一個圓的方程式。因此,在線性連續介質中等時線也是一族圓弧線。這些圓弧的半徑為ρ2,圓心在z軸上,是不同心的圓弧族。顯然,根據等時線和射線的關系,它們應該是相互正交的,見圖2-1-11。
圖2-1-11 線性連續介質中的射線和等時線
3.線性連續介質中直達波和反射波的時距曲線方程
連續介質中波沿圓弧路徑傳播,因此可以不經過界面的反射直接達到地面各接收點。即從震源出發的圓弧射線,如果地下沒有明顯的分界面,則向下到達某個深度zm 後會向上返回至地面被接收到。這種波與均勻介質中的直達波相類似,稱為回折波。入射角α0 越小,則回折的深度zm 越大。由前面對圓弧射線方程的討論可知,回折波各射線的回折深度 zm應該等於該曲射線的半徑ρ1 減去圓心所在的z坐標的絕對值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由方程(2-1-56)經運算化簡,可得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因在地面觀測,令z=0,得到回折波的時距曲線方程: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這是一條反雙曲餘弦函數,說明在線性連續介質中,回折直達波的時距曲線是一條曲線而不是直線,如圖2-1-12所示。
圖2-1-12 線性連續介質中回折波和反射波時距曲線
如果地下z=H處存在一個速度突變的界面,其上覆地層為速度隨深度呈線性變化規律的連續介質,則在這個界面上會產生反射波。此時反射波的接收地段是受一定條件限制的。
如從圖2-1-12 可見,當入射角較大時,入射波在連續介質中的回折深度比界面深度小,不會遇見界面,只產生回折波。隨著入射角的逐漸減小,其回折深度越來越大,總有一條射線的回折深度zm=H。此後,所有zm>H的回折波在尚未回折前即遇到反射界面而產生反射。於是,可以認為zm=H的那條回折波射線在地面的出射點A限制了回折波和反射波的可接收范圍,即只有在OA段內才能觀測到這兩種波。
線性連續介質水平界面反射波時距曲線可以從(2-1-59)式導出。鑒於水平界面情況下入射射線和反射射線的對稱性,反射波在地面出射點的橫坐標是入射波到達反射界面的那一點的橫坐標的二倍,而反射波的旅行時亦是入射波到達反射界面旅行時的二倍。因此,把(2-1-59)式中的x改成2x,t改成2t,並令z=H,便可得到反射波的時距曲線方程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這個曲線不是一條雙曲線。當x較小時,它可近似地看成一條對稱於時間軸的雙曲線。在A點處反射波時距曲線與回折波時距曲線相切,這是因為zm=H的那條射線既是反射波的射線也是回折波的射線。由於該射線到達深度為H的界面時,入射角α=90°,於是只要讓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代入(2-1-49)式中就可求得地下回折點的橫坐標。考慮到A點橫坐標是地下回折點的橫坐標的兩倍,即可求得A點的橫坐標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② 誰能幫我介紹下貝克漢姆這雙足球鞋
我有一雙!名字叫做Predator(獵鷹) PowerSwerve(力量&弧線) TRX(奇釘技術) FG(人工草地) DB(大衛 貝克漢姆)
不過很舊了……
adidas最新碧咸Predator? PowerSwerve球靴
全新碧咸Predator? PowerSwerve球靴為碧咸系列的第八代產物,球靴附有碧咸標徽,以白、金兩色為主的設計別出心裁,不但代表了碧咸旋轉傳球的絕技,更將其英偉不凡的皇者風格表露無遺,風靡全球各地的球迷及用家。碧咸Predator? PowerSwerve球靴同時備有藍、金色的設計,並率先在今年一月於本港推出及發售。
Predator? PowerSwerve球靴的嶄新設計有助球員提升勁力、變向與控球能力,為球靴發展定下新標准,並揭開新一頁,延續Predator?成功的故事。科學測試顯示全新Predator? PowerSwerve球靴的表現較以往不同型號的Predator?等X色,新型號球靴底部採用創新的Dynamic PowerPulse?技術,而前腳的鞋面則特別選用高科技塑膠料,能有效將每次射球的轉向提升百分之八,並把強度提升約百分之三。先進的PowerPulse?以極幼細的鎢(Tungsten)粉末為設計原料,不但可以把球靴重心由中心點轉移至靴尖,加強射球勁力,更可提高球靴的靈活度;而鞋靴所選用的高科技塑膠料,則有效加強彈跳力、靈活轉向及控球能力。
淘寶網上這個是SG(乾燥的自然場地)的款式
③ 黏彈介質中的地震波
以上討論的介質均為完全彈性介質,實際介質不可能是完全彈性介質,只能是以彈性性質為主,具有一定塑性性質的非完全彈性介質。地震波在非完全彈性介質中傳播時,介質中質點振動的動能有一部分要轉化為各種其他形式的能量(最終變為熱能)。能量的這種轉化會使得地震波的振幅發生衰減。這些現象統稱為介質對地震波的吸收作用。人們提出了各種近似的物理機制和模型來說明地震波的吸收,其中一種認為岩石顆粒之間出現的內摩擦力是導致振動能量向其他形式能量轉化的主要原因。這種內摩擦力亦稱為黏滯力。在它的作用下介質表現出黏滯性。將這種既具有彈性、又具有一定黏滯性的非完全彈性介質稱為黏彈介質。
黏彈介質的模型也有很多種,目前比較流行的、與實驗結果最為接近的是一種稱為伏各特(Voigt)體的黏彈介質模型。它的特點是應力與應變的關系應包括二部分:一部分是滿足胡克定律的彈性應力應變關系,另一部分是應力與應變的時間變化率有關的黏滯性應力應變關系(完全彈性體中應力與應變關系只有前一部分)。於是,胡克定律就擴展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式中:λ和μ是彈性介質的拉梅常數;λ′和μ′是描述同黏滯介質有關的二個參數,其中μ′=η,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再代入彈性力學中不考慮外力的質點運動方程式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得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對(1-5-4)式兩邊分別取散度(div),得到: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式中: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同樣,對(1-5-4)式兩邊分別取旋度(rot),並令ω=rotu,整理後得: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1-5-5)式和(1-5-6)式說明在黏彈介質中同樣存在著二種獨立的運動(縱波和橫波),但是它們的波動方程中都多了一項與時間變化有關的附加項。為了研究這個附加項的影響,以分析一個平面簡諧縱波沿x方向的傳播為例來說明之。設縱波的位移位為φ(x,t),按平面波理論可寫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由於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代入(1-5-5)式得到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則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經有理化後變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圖1-5-1
以λ+2μ 表示橫坐標,η′ω 表示縱坐標,作圖如圖1-5-1,則其斜邊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且有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故(1-5-11)式可寫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因而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令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於是有k=k′+iα。將它代入(1-5-7)式得: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上式說明,平面縱波在伏各特體黏彈介質中傳播時,其振幅按指數規律衰減,衰減的快慢由從式(1-5-15)計算的α值來確定,因此稱α為衰減系數或吸收系數。吸收系數與波的頻率有關。縱波的傳播速度由下式決定: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上式說明,平面縱波在伏各特體黏彈介質中傳播時,其傳播速度與頻率有關。這種現象物理上稱之為頻散或波散。
分析(1-5-15)式和(1-5-17)式可以看出,當η為常數時,如果波的頻率很低,滿足不等式η′ω≪λ+2μ,則上式中的η′ω可以忽略不計,於是經化簡後得到: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說明當頻率較低時(如地震波的頻率范圍),地震波在伏各特體黏彈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近似於彈性縱波的速度,且與頻率無關,不存在頻散現象;振幅的衰減與角頻率ω的平方成正比(因為吸收系數α與ω的平方成正比)。
當波的頻率很高時(如超聲波),若滿足不等式η′ω≫λ+2μ,則上二式可近似為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此時吸收系數與波速二者均與角頻率ω的平方根成正比。
如果η′ω處於上述二者之間的某一個值,例如η′ω=C,其中C是介質的一個常數,則把它代入(1-5-15)式和(1-5-17)式可得:
地震波場與地震勘探
此時吸收系數α與角頻率ω成正比,而波速與頻率無關。
圖1-5-2 大地濾波作用對地震波形的改造
綜上所述,無論什麼情況下,吸收系數均與頻率有關,或者與角頻率的平方成正比,或者與其一次方或平方根成正比。因此,彈性波隨著傳播距離的加大,高頻成分很快就被吸收衰減了,低頻成分越來越強,逐漸成為主要成分。從濾波的觀點來看(有關「濾波」的概念可參考信號處理的文獻或本教材的反射地震資料數字處理中的部分內容),非完全彈性介質對地震波的作用相當於一個低通濾波器,它濾去了原始地震波信號的高頻成分,保留了其中的低頻成分。這種作用稱為大地濾波作用。原始地震波信號(即震源激發後經反射、透射等作用的地震波動)是作用時間很短的尖脈沖群(見圖1-5-2a),包含有豐富的頻率成分。經大地濾波作用後,其中的高頻成分減少,使得原始尖脈沖逐漸變為延續長度增加、波形發生變化的地震波,它們組成了豐富多彩的地震記錄(見圖1-5-2b)。
美國地球物理學家雷克(Ricker)於20世紀初採用與一般求解波動方程不同的級數解法對黏彈波動方程進行了求解,得到關於質點運動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的級數形式解。將這些解畫成波形,與實際工作中記錄到的地震波相比(1947年美國的試驗地震隊在科羅拉多等地進行了井中觀測與地面觀測的對比試驗),無論在時間域還是在頻率域,二者都擬合得非常理想。因此在地震學,特別是地震勘探中,將震源脈沖經大地吸收衰減作用後變成的具有一定延續長度的地震波稱為雷克地震子波。目前,地震子波,或雷克子波的概念已經得到廣大地震工作者的認同,在地震勘探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④ trx是什麼
TRX全稱Total Body Resistance Exercise,也就是全身阻力運動的意思。通過自身重力加懸吊訓練,提升全身肌肉的力量、穩定性、靈活性,特別是對核心肌群刺激很強。與普通的力量訓練不同,TRX阻力只來自於自體重量,可以滿足所有人鍛煉的需求。
⑤ 電磁流量計端子排上TRX代表啥
各廠規定不一樣,必須參見說明書。因為國內電磁生產廠家較多,表頭廠家也不少,各廠家代碼不同,沒有統一規定。
⑥ 地震波場分析
地震波場是地下地質體總的地震響應。簡單地質體的地震波場在第一章中已有介紹,特殊的地質構造在水平疊加剖面上會形成由特殊波組成的地震波場,這些特殊波在地震剖面上的空間分布,回聲時間大小、振幅強弱、同相軸的連續性等是識別它們的重要標志。因此,掌握各種特殊地質體的地震波場特徵對正確的解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單元構造波場特徵分析
單元構造的地震波場是指在均勻介質情況下(單個反射界面),小凹子、小凸起、斷層等局部構造單元在水平疊加剖面上的地震響應。
1)回轉波
地質剖面上有小的凹陷,或在斷層附近由於牽引作用形成凹界面,當其曲率半徑小於埋藏深度時,如同第二章中所討論的那樣,在水平疊加剖面上會形成反射點位置和接收點位置相互倒置的回轉波場。圖5-2-2(a)是二個小凹陷的回轉波場記錄,圖5-2-2(b)是經偏移歸位後的剖面,回轉波已被歸位,恢復了原來二個小凹陷的形態。
回轉波波場有如下特點:
A.回轉波呈「蝴蝶結」的幾何形態,它的回轉范圍與界面的埋深及彎曲程度有關。界面越深越彎曲、回轉區越大,反之則回轉區越小。當凹界面的曲率中心正好處在地面上時,自激自收的射線將聚焦成一點。
B.凹界面如同凹面鏡一樣,有能量聚焦的作用。尤其在平界面反射波與回轉波的切點處(也叫回轉點),兩波相切,振幅較強。
C.回轉波的波場具有「背斜」形,其「背斜」的頂點應是小凹陷的底點。正是由於回轉波具有似「背斜」的同相軸形狀,解釋時容易誤認為是地下背斜構造的反映,這一點應引起注意。20世紀70年代初西方某石油公司誤將回轉波解釋為背斜構造,形成打鑽之誤。為了銘記此教訓,他們將回轉波形專門作為教材的封面引以為戒。
圖5-2-2 水平疊加剖面 (a) 和偏移剖面 (b) 上的回轉波
圖5-2-3 背斜型界面及其自激自收t0 時間剖面
2)發散波
圖5-2-3 的下部是一個背斜型界面。在水平疊加剖面上,背斜界面的反射波仍然是背斜形狀,但是其向上隆起的范圍和幅度都比實際的背斜增加了,如圖5-2-3的上部所示。
背斜型界面如同凸面鏡一樣,對能量有擴散的作用,故稱之為發散波。
3)繞射波
在岩性的突變點,如斷點、尖滅點、侵蝕面上的稜角點處都會產生繞射波。
圖5-2-4 斷點的繞射波
圖5-2-4 是我國松遼盆地孤店斷層所產生的繞射波,該測線垂直斷層走向,在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向下彎曲的同相軸,它就是斷點產生的繞射波。
圖5-2-5是侵蝕面上所產生的繞射波。
圖5-2-5 侵蝕面上的繞射波
繞射波有以下特點:
A.在均勻介質情況下繞射波在水平疊加剖面上的幾何形態為雙曲線,這在理論上已經得到證明。把繞射波形象地比喻為「似背斜」,「似背斜」的頂就是繞射點的位置。如果繞射波是由斷點產生的,則繞射點就為斷點。
B.繞射波在繞射點處能量最強,然後向兩側變弱。振幅的強弱還決定於繞射點兩側岩性的差異,差異大振幅強,反之就弱。另外決定於接收點與繞射點的相對位置,若接收點位於繞射點正上方,能量就強,接收點遠離繞射點,能量則弱。
斷點產生的繞射波與平界面的反射波在繞射點相切,從切點把繞射波分為兩個半支,兩半支相位相差180°。在剖面上外半支比較明顯,內半支往往被強的反射所淹沒而不明顯。這樣在水平疊加剖面上就會出現所謂「層斷(有斷層)波不斷,反射連繞射」的現象。
4)斷面波
當斷層的斷距較大,斷層面兩側的岩層波阻抗有著明顯差別,且斷面又比較光滑時,斷層面本身就是一個反射界面,此界面上產生的反射波叫做斷面波。圖5-2-6就是自激自收剖面上的斷面波。
圖5-2-7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正斷層的自激自收t0 時間剖面示意圖。
斷面波有以下特點:
圖5-2-6 斷面反射波
A.斷面波往往與下降盤的反射波斜交,在斷棱點還有繞射波,構成了反射連繞射,繞射連斷面波,斷面波又連繞射的波動圖像(圖5-2-7)。
圖5-2-7 正斷層的自激自收t0 時間剖面示意圖
B.斷面波時強時弱,時有時無,斷續出現,這與斷面兩側岩性變化而使反射系數時大時小有關。
除了上述四種與特殊地質構造有關的波動之外,在水平疊加剖面上還常見到以下兩種特殊的地震波動。
5)多次波
在地震反射資料的採集和處理中,雖然採用了多種辦法來壓制多次波,但在多次波很發育的地區(尤其在海上,盡管採用了較長的排列、較高的覆蓋次數,試圖增加多次波的剩餘時差,以利於削弱多次波),這種努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為一般要求排列的長度約等於勘探目的層的深度,不可能設計得太長,覆蓋次數也受到地表條件和生產效率的制約),在剖面上還或多或少存在有多次波殘留的能量。
圖5-2-8是一條海上多次波的剖面。
圖5-2-8 海上多次波剖面
在水平疊加剖面上多次波有以下特點(也可以作為識別標志):
A.傾角和t 0 時間標志。對於全程多次波,這種標志更為明顯,它們近似地等於多次波次數的整數倍。
B.速度標志。多次波在速度譜上表現出低速的特點。
C.產狀標志。如果在產狀比較平緩的淺層產生多次波,則在剖面的中、深部就會出現二次、三次波,干擾了真實的具有一定傾角的中、深層反射,出現多次波與中、深層一次反射波的斜交干涉現象,造成對比困難。
多次波的產生往往也告訴我們,地下存在著強波阻抗面的特殊岩性體(如火成岩),以這一點來說,多次波又是一種有用的信息。
6)側面波
當測線平行地層走向時,在水平疊加剖面上,常會出現來自測線垂直平面外的一種波動,稱之為側面波。
圖5-2-9是說明側面波形成機制的示意圖。圖5-2-9a是一個簡單的正斷層模型,其地表布置了主測線與聯絡測線(X為主測線,Y為聯絡測線),在測線的交點S處可作下降盤與斷層的法向射線。圖5-2-9b說明在聯絡測線上可以有兩個射線平面,圖5-2-9 c作出了理論t0 時間(自激自收)剖面,t0B是下降盤的理論t0 時間,t0A是斷面的理論t0 時間,即為地表上通過S點在聯絡測線上所接收到的側面波達到時間。
圖5-2-9 側面波的形成機理
a、b、c說明見正文
圖5-2-10是松遼盆地孤店斷層的側反射。該圖右側為工區構造圖。在1480測線的地震解釋剖面上,在1s左右有一組較強、較連續、且與上下反射層產狀都不協調的彎曲起伏的異常反射,它來自何處?結合工區的地質構造特點並對剖面作地質解釋,甚至在作出構造圖之後,才對該異常波作出了合理的解釋。這也說明剖面的對比是一個反復認識、綜合解釋的過程。
圖5-2-10 側面波
2.復雜構造地震波場特徵分析
1)單界面復雜構造的波場
如果所研究的某個地層的界面起伏很大,背斜、向斜、斷裂等構造比較發育,這時在水平疊加時間剖面上就會出現上述各種特殊波的復雜組合,它們之間出現相切、斜交和干涉等各種現象,形成復雜的波動圖像。
2)多層界面復雜構造的波場
若地質剖面上有幾個構造層,各層構造的發育可能是繼承性的,或不是繼承性的。根據水平疊加剖面自激自收成像的原理,從最深反射界面沿法線射線向上傳播的波,在上覆介質的所有界面上都要產生傳播方向的偏折,致使所形成的像與真實的地質構造不一致,出現「假構造」,「假斷點」等復雜現象。
為使討論問題簡單化,採用了只考慮地震波運動學特點的數學模擬方法。
圖5-2-11 三層界面射線追蹤的理論t 0 時間剖面
a.第2界面的;b.第3水平界面的;c.第4斜界面的;d.三層界面總的理論t0 剖面
圖5-2-11是用射線追蹤正演計算所得的三層界面層狀介質的理論t0 時間剖面。該層狀介質的第2界面起伏很大,由兩個小凹陷與小凸起所構成,該層的t0 時間剖面如5-2-11 a圖。圖上反射波、繞射波、回轉波、發散波等波之間出現相切連接、斜交干涉等現象,幾何形態猶如兩個相套的「蝴蝶結」。在空間分布上,似乎有四個向上隆起的反射同相軸,這種復雜的波場圖像並不能直接反映地質構造的真實形態,往往給解釋工作造成假象,甚至出現錯誤。
層狀介質的第3個界面是水平的,圖5-2-11 b顯示了其相應的理論t0 時間剖面。由於從該界面沿法線向上傳播的波,經第一個界面的凹陷部分處射線向中心「聚焦」,在凸起部分處射線向兩側「發散」,致使該水平界面的理論t0 時間剖面發生與上覆界面的同步起伏。這種上覆復雜構造對下伏簡單構造波場的影響,在常規地震資料解釋中叫做速度陷阱。因為速度橫向不均勻,致使波傳播的射線發生偏折,結果也使t0 時間大小不等,出現所謂的假構造。速度橫向變化越大(上下界面波速差異大),這種影響也越厲害。
同理可分析圖5-2-11 c的第4個斜界面的波場。而圖5-2-11 d是三層界面總的復雜波場。
圖5-2-12是我國南海大陸坡實際的水平疊加剖面。從圖上可以看出海底地形起伏很大,有海底溝槽,有平緩的台地,有狹窄陡峭的海底山。由於地形變化劇烈而形成的速度陷阱,使水平疊加剖面上海底以下各反射層的起伏與地形起伏幾乎完全一致(同步起伏),剖面上表現的「背斜」和「向斜」是海水低速層的「淺」和「深」所引起的反射時間上拉或下拉而造成的假象,並不是構造的真實形態,對這種剖面進行解釋時,應特別注意海底地形的影響。
圖5-2-12 南海大陸坡海底地形的地震剖面
T2—上第三系粵海組底界反射;T4—上第三系韓江組底界反射;T5—上第三系珠江組內部反射;T7—下第三系珠海組底界反射;T8—新生界底的反射
上述分析了上覆凹陷、隆起式構造對下伏簡單構造波場的影響,在實際中還存在上覆斷裂構造對下伏構造波場的影響。圖5-2-13是一個上覆界面有正斷層,下伏界面為水平界面的模型,假設v2>v1,正斷層的波場如同圖5-2-7 一樣(這里不考慮繞射波),下伏水平界面的波場成了互相錯斷的三節同相軸,出現了假斷點。
從以上對波場的分析可知,水平疊加剖面不是地質剖面簡單的映象,兩者有內在聯系(相似),又有區別(不相同)。一般來說,當構造較簡單時,反射波同相軸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映構造的幾何形態;當構造復雜時,水平疊加剖面上常會出現三種假象:一種是由於水平疊加剖面自激自收成像所出現的偏移效應;第二種是與速度有關的假象,或叫上覆凹陷、隆起、斷裂等復雜構造對下伏界面地震波場的影響;第三種假象是地震剖面上的側面波,一個反射界面在地震剖面上卻有兩個反射波,為克服之,應做三維地震工作。
圖5-2-13 斷裂對下伏波場的影響
3.古潛山、底辟構造、礁等特殊地質體在地震上的波場特徵
1)古潛山的波場特徵
古潛山是指不整合面以下的古地形高,它往往是由碳酸鹽地層組成的,在一定條件下能形成圈閉。我國的華北油田就是以古潛山為主體的油氣藏。
圖5-2-14是古潛山的地震剖面,它的波場比較復雜,潛山頂面是不整合面,具有不整合面反射波的特點,表現為低頻強相位、多相位的波形,並伴有繞射波、斷面波、回轉波、側面波等。
圖5-2-14 古潛山的水平疊加剖面
對比這種地震剖面時,應特別仔細。要弄清各種波的來龍去脈和相互間的關系,並參考偏移剖面來幫助進行解釋。
2)底辟構造的波場特徵
鹽丘或泥丘底辟是儲油構造的一種重要類型,它可以與圍岩形成地層圈閉油氣藏。
圖5-2-15 是我國湖北潛江凹陷的鹽丘背斜的偏移剖面。從剖面上可以看出,鹽源層頂面與底板的反射波產狀不協調,呈現出鹽源層頂厚翼薄、底板微弱上凸的特徵。鹽丘本身因沒有很好的成層結構,只有零星的反射同相軸。
圖5-2-15 鹽丘背斜的偏移剖面
3)礁的波場特徵
海相碳酸岩中的礁是找油的一種重要現象,可形成礁塊油田。圖5-2-16是我國珠江口盆地邊緣礁的地震剖面,礁在剖面上表現出礁頂強反射、礁內無反射、兩側有上超、礁下有彎曲、側底有繞射、速度有異常、反射呈丘狀等的特徵(剖面上各反射層地質年代如同圖5-2-12)。
圖5-2-16 台地邊緣礁的地震剖面
在地震資料解釋中,識別和對比地震剖面上的各種地震波動,分析研究地震波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不僅僅局限於此,還出現了另一種地震模擬方法,即實質是根據初步解釋結果建立初始地質模型,計算理論地震波場,與實際波場進行比較,使解釋方案更為合理。
⑦ TRU在通信中是什麼了,它和TRX有什麼區別
——TRX-TRU環路測試中檢測到故障。告警說明:如果同時出現7516和7517告警,在合成器調頻模式下,基站時鍾被擾亂或者TRX已壞,該告警是致命告警。處理
⑧ 孫宇晨的波場TRON現在發展的如何
波場TRON在孫宇晨的帶領下發展的可是風生水起呢!近期看到波場的用戶量都突破了7600萬了你可以網路,這驚人的用戶量也說明了大眾對波場的認可,過去的一年裡,波場在DeFi、NFT、穩定幣、跨鏈、元宇宙等重要賽道也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呢!
⑨ trx是什麼
TRX是TotalResistanceExercise的縮寫,即「全身抗阻力鍛煉」的意思,然而健身界似乎更喜歡稱其為「懸掛訓練系統」。TRX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全面、創新的訓練課程和動作設計。
在通信系統中,TRX是通訊裡面的收發單元,通常也認為是載頻。TRU(transmissionreceiverunit)是硬體結構里對載波的統稱,指的是一塊載波,TRX是專門指的收信器和發信器的合稱,是TRU收發信單元的一部分。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⑩ trx是什麼意思
trx是全身抗阻力鍛煉。
TRX是Total Resistance Exercise的縮寫,即「全身抗阻力鍛煉」的意思,然而健身界似乎更喜歡稱其為「懸掛訓練系統」。TRX 一直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全面、創新的訓練課程和動作設計。
在通信系統中,TRX是通訊裡面的收發單元,通常也認為是載頻。TRU(transmission receiver unit)是硬體結構里對載波的統稱,指的是一塊載波,TRX是專門指的收信器和發信器的合稱,是TRU收發信單元的一部分。
trx的訓練方式:
懸掛訓練繩起源於美國海豹突擊隊,是TRX的旗艦產 品,通過抗衡訓練者的自身重量,利用訓練工具進行上百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從而提高訓練者的力量、平衡力、靈活性和核心穩定性。
發明者為美國奧林匹克跆拳道運動員, 專為格鬥訓練和物理治療而進行的創新型訓練方式,通過利用訓和物理治療而進行的創新型訓練方式,通過利用訓高用戶的旋轉爆發力和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