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機房標准要求是什麼
① A級機房得標準是什麼啊和B級別得有何區別
A級機房的標准:
距離停車場:不宜小於20米
距離鐵路或高速公路的距離:不宜小於800米
距離飛機場:不宜小於8000米
距離化學工廠中的危險區域垃圾填埋場:不宜小於400米
距離軍火庫:不應小於1600米
距離核電站的危險區域:不宜小於1600米
有可能發生洪水的地區:不應設置機房
地震斷層附近或有滑坡危險區域:不宜設置機房
主機房溫度(開機時):23±1℃:
主機房相對濕度(開機時):40%~55%
主機房溫度(停機時):5~35℃
主機房相對濕度(停機時):40~70%:
主機房和輔助區溫度變化率(開停機時):<5℃/h:
輔助區溫度相對濕度(開機時):18~28℃、35%~75%:
輔助區溫度相對濕度(停機時):5~35℃、20%~80%:
不間斷電源系統電池室溫度:15~25℃:
抗震設防分類:不應低於乙類
主機房活荷載標准值(Kn/m2):8~10:
組合值系數ψc=0.9:
頻遇值系數ψf=0.9:
准永久值系數ψq=0.8:
A級機房標准和B級機房標准區別為:性質不同、運行不同、應用不同。
一、性質不同
1、A級機房標准:A級機房標准為容錯型機房建設標准。
2、B級機房標准:B級機房標准為冗餘型機房建設標准。
二、運行不同
1、A級機房標准:A級機房標准在系統需要運行期間,其場地設備不應因操作失誤、設備故障、外電源中斷、維護和檢修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
2、B級機房標准:B級機房標准在系統需要運行期間,其場地設備在冗餘能力范圍內,不應因設備故障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
三、應用不同
1、A級機房標准:A級機房標准應用於國家氣象台,國家級信息中心、重要的軍事指揮部門,大中城市的機場、廣播電台、電視台、應急指揮中心,銀行總行,國家和區域電力調度中心等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和重要的控制室。
2、B級機房標准:B級機房標准應用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級醫院,大中城市的氣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電力調度中心、交通指揮調度中心等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和重要的控制室。
② 數據中心機房有哪些等級,國內外的評級標准有哪些
A類標准A級為容錯型,A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內的場地設備應按容錯系統配置,在電子信息系統運行期間,場地設備不應因操作失誤、設備故障、外電源中斷、維護和檢修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應用案例:國家氣象台,國家級信息中心、計算中心:重要的軍事指揮部門,大中城市的機場、廣播電台、電視台、應急指揮中心:銀行總行,國家和區域電力調度中心等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和重要的控制室。B類標准B級為冗餘型,B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內的場地設備應按冗餘要求配置,在系統運行期間,場地設備在冗餘能力范圍內,不應因設備故障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
應用案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級醫院:大中城市的氣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電力調度中心、交通(鐵路、公路、水運)指揮調度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大型博物館、檔案館、會展中心、國際體育比賽場館:省部級以上政府辦公樓;大型工礦企業等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和重要的控制室。
按照我國《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 50174-2008),數據中心可根據使用性質、管理要求及由於場地設備故障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在經濟和社會上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程度,分為A、B、C三級。A級為容錯型,在系統需要運行期間,其場地設備不應因操作失誤、設備故障、外電源中斷、維護和檢修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B級為冗餘型,在系統需要運行期間,其場地設備在冗餘能力范圍內,不應因設備故障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C級為基本型,在場地設備正常運行情況下,應保證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不中斷。
國際上按照數據中心支持的正常運行時間,將數據中心分為4個等級。按照不同的等級,對數據中心內的設施要求也將不同,越高級別要求越嚴格,1級為最基本配置,沒有冗餘,4級則提供了最高等級的故障容錯率。在4個不同等級的定義中,包含了對建築結構、電信基礎設施、安全性、電氣,接地、機械及防火保護等的不同要求。
③ 裝修計算機網路機房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地板:鋪設防靜電地板。
2、吊頂:(如果經費緊張,可以不做);
3、教室窗戶:最好是玻璃貼上遮光布(貼上銀白色遮光布效果最好),也可以掛窗簾;
4、燈光:參照《教室照度要求》,達到300~700LX;
5、通風設施:安裝2台外徑300~350厘米換氣扇(參照《計算機機房通風標准》),建議購買「廣州正野」換氣扇,並要設計進風口;
6、防火設施:每間機房外面至少配備2台二氧化碳滅火器;
7、空調:頂樓按每8~10平方米1匹,非頂樓按10~12平方米1匹考慮;
8、網路線布設:全部用6類網路布線,符合1000M網路布線標准,網路線和電源線路分開布線(不在同一線槽內,最好用鐵槽,或距離30厘米以上);
9、防盜系統:
(1) 每間機房至少安裝2個監控攝像頭,監視器放在計算機系辦公室;
(2) 在一樓安裝「110聯動紅外線防盜系統」,啟用防盜系統後,直接由110中心監控;
10、音響系統:功放(至少有一路線路輸入和一路話筒輸入),話筒,音箱1對;
11、用電要求:
(1) 每間機房必須安裝配電箱,控制本間教室的所有電源(計算機、空調、交換機、換氣扇、燈光等等),配電箱必須安裝在機房進出口附近,每間機房門口要安裝指示等,在一樓要能看到每間機房的指示燈;
(2) 每台電腦用電大約為1A,每匹空調用電大約為4A,電源線的選擇要略大於用電總負荷要求(一般為120%); 比如:某間機房有100台計算機和10匹空調,則總用電為100A+40A=140A,應考慮170A以上的用電負荷要求,就需要3相10平方毫米的電源線供電(計算方法是170/3/16*2.5=8.8);
(3) 機房內必須使用三芯平行電線(否則會干擾弱電部分,建議採用2.5平方毫米的銅線,福建南平電線廠產品)
(4) 所有設備必須接地,並符合國家標准(否則有觸電的可能)
(5) 不要安裝防漏電開關(否則可能經常跳閘)。
④ 機房有哪些級別
機房分為A、B、C三級。具體的級別如下:
A級是最高級別,主要是指涉及國計民生的機房設計。其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重大的經濟損或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像國家氣象台;國家級信息中心、計算中心;重要的軍事指揮部門;大中城市的機場、廣播電台、電視台、應急指揮中心;銀行總行等屬A級機房。
B級定義為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一定的社會秩序混亂和一定的經濟損失的機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級醫院;大中城市的氣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電力調度中心、交通(鐵路、公路、水運)指揮調度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國際體育比賽場館;省部級以上政府辦公樓等屬B級機房。
C級為基本型,在場地設備正常運行情況下,應保證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不中斷。A級或B級范圍之外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都稱為C級。
(4)ETH機房標准要求是什麼擴展閱讀:
機房的標准:
目前國內外與數據中心有關的工程建設標准主要有《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2)、《電信專用房屋設計規范》(YD/T5003-2005)、美國通信工業協會(TIA)發布的《ANSI/TIA-942–2005,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for DataCenters(數據中心的通信基礎設施標准)》,它們是數據中心建設定位、功能指標、設計技術、施工工藝、驗收標准等的具體技術要求與體現。
A、B、C三級機房設計要素中的各種要求和規則,如位置選擇、環境要求、建築結構、空氣條件、電氣技術、供電電源質量要求、機房布線、環境和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範系統、消防等。比如,在環境要求項下的主機房開機溫度標准中,A級和B級機房為23+/-1攝氏度,C級則為18~28攝氏度。
參考資料:網路-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⑤ 機房建設標準的建設標准
安裝場地准備
在准備安裝場地時,可參考如下國家標准:
1、 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2、 GB2887-2000《計算站場地技術條件》
3、 GB9361-2011《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
⑥ 網路機房驗收標準是
網路機房驗收標准:
一、機房電源、地線要求:
1、使用不間斷穩壓電源供電。
提供穩壓的標准交流電源(含UPS)的輸入中心線和輸出中心線不能相聯,需分別接地,各自構成迴路,不能交叉。
2、提供穩壓的220V交流電源到機架插座。
地線:機房設備機架全部接地,要求接地電阻不大於4歐姆;照明、辦公設備不得與設備電源相聯。
二、機房環境
機房設計的環境如下表如示:
機房環境要求表((項目參考值)
1、房間尺寸根據設備數量及尺寸而定。
2、空氣條件塵埃,低於0.3mg/m3。
3、振動機房內部地面低於0.25G。
4、有害氣體氣體濃度不能高於危害操作員健康和機器壽命的限度。
5、地板強度大於等於500kg/m2(相當於一般寫字樓地面)。
6、地板表面防靜電材料(防塵封材料)。
7、樓層高度大於等於2.2m。
8、牆壁和天花板防靜電材料(防塵封材料、阻燃材料、吸音和隔音材料)。
9、窗戶為防止陽光對設備損害,應加窗簾(防塵和防止鹽類與有害氣體的腐蝕)。
10、門最窄不小於1.2m,最高不少於2.0m。
11、保安能防火、防洪水與地震和操作員及設備安全。
12、衛生條件能防鼠患和昆蟲。
13、防火安裝自動火警裝置和滅火器。
14、電場強度≤120dB(1V/m),頻率范圍從10KHZ到1GHZ。
15、磁場強度≤50Oe(顯示器要求為0.015Oe)。
16、靜電≤6KV(試驗設備的要求為150PF/330Ohm)。
17、照明300到700流明(luX)高於地頓2125px(推薦500流明)。
18、溫度15~28攝氏度,每小時變化不超過10%。
19、濕度30%-80%,不結露。
三、建築安全
機房的所有出入口均應採用雙重保險,最好採用電子無接觸門禁系統和指紋驗證系統、或生物掃描系統。所有公司的授權員工首先必須通過門禁系統的身份驗證,然後才有資格進行指紋檢驗。
四、供電備份系統
最好提供雙路供電,後備發電機,提供獨立UPS不間斷電源保障。
五、地震、火災抑制系統
機房的整體結構應該能夠抵抗火災、8級以上的地震。
⑦ 機房工程建設有哪幾項要求
一、機房工程技術要求
1、機房參照A級機房標准設計和施工。
2、合理分布各工作區及各類設備安裝位置,確保各系統穩定可靠運行,並保障機房工作人員良好的工作環境,要以國家有關標准及規范為依據。
3、機房各項功能完整配套,達到專業規范、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質量優良、管理方便之目的。
4、在經濟實用的前提下,選擇優質機房專用裝修材料,主體裝修材料宜選用吸音效果好、不易變形、變色、易清潔、防火性好,且高度耐用的材料,達到最佳裝修效果。
5、室內控制設備、電器設備、布線系統的選材要全部採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產品,以確保系統投入運行後故障率為最低。
二、機房設計原則要求
機房裝修在滿足機房設備對機房環境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構造一個具有現代氣息和特點、簡潔、明快、實用的機房,強調規范性、標准性;注重可靠性和技術上的先進性;展現現代機房的整體效果。
機房裝飾用材應選用氣密性好、不起塵、易清潔、變形小,具有防火、防潮性能和環保特性;宜選用亞光材料,避免在機房內產生各種干擾光線(反射光、折射光、弦光等)。
機房綜合布線要整體設計,合理布局,不要到後期才修正或增加,破壞了原先的合理布局,要縮短走線,有利於減少干擾和信號延遲,提高設備運行速度和可靠性。
三、機房布局要求
按照機房平面布局要求,合理地布置網路設備、伺服器、配線櫃、空調、UPS等機房設備(監控室與機房內的設備要有良好的隔音措施,如採用隔音玻璃、多重隔音等,在機房正常工作時,工作間內的雜訊不能超過45分貝)。
⑧ 機房的溫度、濕度標准值是多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21
⑨ 網路機房建設都是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標准有哪些
1.根據功能的不同,IDC 可以劃分為主機房區、支持區和輔助區。主機房區包括:伺服器機房、網路機房、存儲機房等。支持區包括:高低壓變配電房、發電機房、UPS 電池電力室、空調機房、設備監控機房、接入室和消防控制中心等。輔助區包括:客戶接待區、客戶操作區、監控室、大客戶休息區、會議室等,可根據實際功能需要進行選擇性設置。
2.IDC 機樓天面應做一級防水,地下室防水等級應為一級。
3.機房凈高一般在2.5m~3.2m;計算機機房樓板荷載:A級>500kg/m2 B級>300kg/m2 空調機房、供電設備用房>1000kg/m2
4.架空地板的高度應通過計算確定,確保地板下斷面風速控制在1.5~2.5m/s,單機架功率不小於3.2kW 時,活動地板高度不宜小於500mm;單機架功率不小於4kW 時,活動地板高度不宜小於600mm;單機架功率不小於4.8kW 時,活動地板高度不宜小於700mm。
5.為合理規劃機房內氣流組織,建議機房內機架統一按面對面、背靠背方式排列,即相鄰二列機櫃的正面板相對或者背面板相對排列。其中冷通道應不少於1000mm,熱通道應不少於700mm。
6.IDC 機房的建築平面和空間布局應具有靈活性。主體結構宜採用大空間及大跨度柱網,大型IDC 柱網宜大於7.2 米,中小型柱網不應小於6.0 米。有地下車庫的應考慮與小車停車位經濟模數結合。
⑩ 機房的溫度、濕度標准值是多少
空調用來控制數據中心的溫度和濕度,製冷與空調工程協會的「數據處理環境熱准則」建議溫度范圍為20-25℃(68-75℉),濕度范圍為40-55%,適宜數據中心環境的最大露點溫度是17℃。
在數據中心電源會加熱空氣,除非熱量被排除出去,否則環境溫度就會上升,導致電子設備失靈。通過控制空氣溫度,伺服器組件能夠保持製造商規定的溫度/濕度范圍內。
空調系統通過冷卻室內空氣下降到露點幫助控制濕度,濕度太大,水可能在內部部件上開始凝結。如果在乾燥的環境中,輔助加濕系統可以添加水蒸氣,因為如果濕度太低,可能導致靜電放電問題,可能會損壞元器件。
機房的溫度和濕度以及防靜電措施都有嚴格的要求,非專業項目人員一般不能進入,機房裡的伺服器運行著很多業務,例如移動的彩信、短消息,通話業務等。機房很重要,沒有了機房,工作、生活都會受到極大影響,所以每個機房都要有專業人員管理,保證業務正常運行。
IDC機房採用活動地板下送風,電源機房採用上送風的方式精確控制機房空間的溫度及濕度。機組製冷功率完全能滿足機房設備製冷功率要求並有較大冗餘,為客戶的網路系統提供最佳運行條件。
(10)ETH機房標准要求是什麼擴展閱讀:
作為機房(電腦學習室/數據中心),它的物理環境是受到了嚴格控制的,主要分為幾個方面:即溫度、電源、地板、防火系統。
1、溫度
說到溫度,一般用的都是空調了。空調用來控制數據中心的溫度和濕度,製冷與空調工程協會的「數據處理環境熱准則」建議溫度范圍為20-25℃(68-75℉),濕度范圍為40-55%,適宜數據中心環境的最大露點溫度是17℃。
2、電源
機房的電源由一個或多個不間斷電源(UPS)和/或柴油發電機組成備用電源。為了避免出現單點故障,所有電力系統,包括備用電源都是全冗餘的。對於關鍵伺服器來說,要同時連接到兩個電源,以實現N+1冗餘系統的可靠性。靜態開關有時用來確保在發生電力故障時瞬間從一個電源切換到另一個電源。
3、地板
機房的地板相對瓷磚地板要提升60厘米(2英尺),這個高度隨社會發展變得更高了,是80-100厘米,以提供更好的氣流均勻分布。
這樣空調系統可以把冷空氣也灌到地板下,同時也為地下電力線布線提供更充足的空間,現代數據中心的數據電纜通常是經由高架電纜盤鋪設的,但仍然有些人建議出於安全考慮還是應將數據線鋪設到地板下,並考慮增加冷卻系統。
小型數據中心裡沒有提升的地板可以不用防靜電地板。計算機機櫃往往被組織到一個熱通道中,以便使空氣流通效率最好。
4、防火系統
機房的防火系統包括無源和有源設計,以及防火行動執行計劃。通常會安裝煙霧探測器,在燃燒產生明火之前能夠提前發現火警,在火勢增大之前可以截斷電源,使用滅火器手動滅火。
在數據中心是不能使用自動噴水滅火裝置的,因為電子元器件遇水後通常會發生故障,特別是電源未截斷的情況下使用水滅火情況會變得更糟。
即使安裝了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清潔氣體滅火系統也應早於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啟動。在數據中心還應該安裝防火牆,這樣可以將火源控制在局部范圍內,即便是發生火災也可以將損失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