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eth計算機科學

eth計算機科學

發布時間: 2022-09-12 22:37:09

㈠ 世界計算機專業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cation)10月16日最新發布了計算機科學專業大學排名。
本次計算機科學專業排名包括全球749所高校,其中近六分之一來自美國。
不同學校針對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培養方向和課程設置有較大差別,有的偏重理論,有的偏重編程。
今年的榜單中,牛津大學衛冕成功,依舊位於世界之首,斯坦福大學較去年上升一位升至第二,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則從第二退居第三。其後為麻省理工學院和劍橋大學。
具體看中國大學的表現,清華大學位列世界第15位,較去年上升5位。北京大學位列第27位。此外進入Top100的還有浙江大學(41)、上海交通大學(4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1)、南京大學(=72)。
排名指標沿用THE世界大學排名的5大類13項指標,但權重依據專業特點進行了調整:
- 教學(學習環境):30%
- 研究(論文發表數量、收入和聲譽):30%
- 引文(研究影響):27.5%
- 國際展望(工作人員、學生和研究):7.5%
- 產業收入(知識轉移):2.5%
以下是2020THE世界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排名Top200完整版:
2020排名
2019排名
大學
國家或地區
1
1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國
2
3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美國
3
2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
瑞士
4
5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
5
4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國
6
6
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國
7
11
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國
8
9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
9
8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國
10
10
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
11
15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
12
12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美國
13
29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新加坡
14
14
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美國
15
=20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中國
16
7
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
17
28
香港科技大學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國香港
18
26
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國
19
23
倫敦大學學院UCL
英國
20
13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瑞士
21
=20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美國
22
27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美國
23
=18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24
17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國
25
=18
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美國
2020排名
2019排名
大學
國家或地區
26
22
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國
27
32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中國
28
16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美國
29
25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美國
30
31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國
=31
34
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
加拿大
=31
33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國
33
24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美國
34
38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Paris Sciences et Lettres – PSL Research University Paris
法國
35
30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美國
36
37
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國香港
37
36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國
38
46
香港大學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國香港
39
43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國
40
41
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
加拿大
41
45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
中國
42
40
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43
35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44
53
韓國科學技術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
韓國
45
49
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國
46
47
亞琛工業大學RWTH Aachen University
德國
=47
56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蘭
=47
50
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韓國
49
44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美國
=50
42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德國
=50
39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國
52
66
KU Leuven
比利時
53
72
Duke University
美國
54
5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美國
55
7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erlin
德國
=56
=88
Aalto University
芬蘭
=56
52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亞
58
48
LMU Munich
德國
59
=74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蘭
60
=57
Rice University
美國
61
=57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國
62
5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美國
63
61
École Polytechnique
法國
64
64
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以色列
65
69
University of Freiburg
德國
66
79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67
6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中國台灣
68
67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rmstadt
德國
=69
84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亞
=69
54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典
71
NR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韓國
=72
68
Nanjing University
中國
=72
101–125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荷蘭
=74
59
Brown University
美國
=74
71
ITMO University
俄羅斯
76
=76
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奧地利
77
65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美國
78
73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蘭
=79
=76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國
=79
=74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澳大利亞
=79
126–150
UNSW Sydney
澳大利亞
82
62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83
N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國
=83
=88
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
85
63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國
=86
101–125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澳大利亞
=86
101–125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亞
88
=81
Sorbonne University
法國
89
126–150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美國
90
90
University of Luxembourg
盧森堡
91
=91
Boston University
美國
=92
101–125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瑞典
=92
101–125
Heidelberg University
德國
=92
97
Penn State (Main campus)
美國
95
101–125
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俄羅斯
96
101–125
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大利亞
97
=93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
義大利
98
74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中國香港
99
83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美國
100
NR
Aarhus University
丹麥
101–125
98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
101–125
101–125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Tempe)
美國
101–125
126–150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國
101–125
86
University of Bologna
義大利
101–125
NR
University of Bonn
德國
101–125
101–125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國
101–125
=93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國香港
101–125
101–125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
德國
101–125
101–125
Fudan University
中國
101–125
78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俄羅斯
101–125
126–150
McMaster University
加拿大
101–125
96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美國
101–125
99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美國
101–125
101–125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美國
101–125
126–150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in campus)
美國
101–125
100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英國
101–125
95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亞
101–125
101–125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美國
101–125
126–150
Sant』Anna School of Advanced Studies – Pisa
義大利
101–125
101–125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國
101–125
126–150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澳大利亞
101–125
126–150
University of Surrey
英國
101–125
=81
Tel Aviv University
以色列
101–125
=91
University of Trento
義大利
101–125
151–175
TU Dresden
德國
126–150
101–12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美國
126–150
101–125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美國
126–150
126–150
Dartmouth College
美國
126–150
126–150
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Lyon
法國
126–150
126–150
Free University of Bozen-Bolzano
義大利
126–150
126–150
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
126–150
151–175
Griffith University
澳大利亞
126–150
126–150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荷蘭
126–150
126–150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國
126–150
101–125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以色列
126–150
176–200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印度
126–150
126–150
King Ablaziz University
沙烏地阿拉伯
126–150
151–175
Korea University
韓國
126–150
101–125
Lancaster University
英國
126–150
NR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國澳門
126–150
101–125
University of Malaya
馬來西亞
126–150
126–150
University of Mannheim
德國
126–150
101–125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中國台灣
126–150
151–175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國
126–150
126–150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義大利
126–150
201–250
Sejong University
韓國
126–150
151–175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德國
126–150
87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KKU)
韓國
126–150
126–150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丹麥
126–150
NR
Télécom Paris
法國
126–150
126–150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德國
151–175
151–175
Aalborg University
丹麥
151–175
NR
University of Basel
瑞士
151–175
101–12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美國
151–175
301–400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國
151–175
176–200
University of Florida
美國
151–175
176–200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德國
151–175
176–200
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奧地利
151–175
126–150
University of Helsinki
芬蘭
151–175
176–200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中國香港
151–175
176–200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印度
151–175
201–250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印度
151–175
126–150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比利時
151–175
176–200
University of Macau
中國澳門
151–175
201–250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Tech)
中國台灣
151–175
151–175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美國
151–175
151–175
University of Passau
德國
151–175
301–400
Peter the Great St Petersbur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俄羅斯
151–175
126–150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英國
151–175
101–125
Stony Brook University
美國
151–175
151–175
Texas A&M University
美國
151–175
201–250
Trinity College Dublin
愛爾蘭
151–175
85
University of Twente
荷蘭
151–175
NR
Università della Svizzera Italiana
瑞士
151–175
101–125
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國
151–175
NR
William & Mary
美國
176–200
251–300
University of Antwerp
比利時
176–200
101–125
University at Buffalo
美國
176–200
126–150
Durham University
英國
176–200
176–200
University of Essex
英國
176–200
176–200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德國
176–200
201–250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國
176–200
NR
University of Idaho
美國
176–200
301–400
IMT Atlantique
法國
176–200
176–200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英國
176–200
176–200
Linköping University
瑞典
176–200
NR
Lund University
瑞典
176–200
151–175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中國台灣
176–200
201–250
University of Ottawa
加拿大
176–200
201–250
University of Oulu
芬蘭
176–200
151–175
Paris-Sud University
法國
176–200
126–150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Pittsburgh campus
美國
176–200
151–175
University of Potsdam
德國
176–200
151–175
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荷蘭
176–200
151–175
Ruhr University Bochum
德國
176–200
176–200
Temple University
美國
176–200
151–175
University of Virginia (Main campus)
美國
176–200
151–175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美國
176–200
176–200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美國
176–200
176–200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中國

㈡ 什麼是以太幣/以太坊ETH

以太幣(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一種數字代幣,被視為「比特幣2.0版」,採用與比特幣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以太坊」(Ethereum),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成果的民眾區塊鏈平台,由全球成千上萬的計算機構成的共鳴網路。開發者們需要支付以太幣(ETH)來支撐應用的運行。和其他數字貨幣一樣,以太幣可以在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 。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㈢ 以太坊是什麼丨以太坊開發入門指南

以太坊是什麼丨以太坊開發入門指南
很多同學已經躍躍欲試投入到區塊鏈開發隊伍當中來,可是又感覺無從下手,本文將基於以太坊平台,以通俗的方式介紹以太坊開發中涉及的各晦澀的概念,輕松帶大家入門。
以太坊是什麼
以太坊(Ethereum)是一個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之上, 去中心化應用平台。它允許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應用。
對這句話不理解的同學,姑且可以理解為以太坊是區塊鏈里的Android,它是一個開發平台,讓我們就可以像基於Android Framework一樣基於區塊鏈技術寫應用。
在沒有以太坊之前,寫區塊鏈應用是這樣的:拷貝一份比特幣代碼,然後去改底層代碼如加密演算法,共識機制,網路協議等等(很多山寨幣就是這樣,改改就出來一個新幣)。
以太坊平台對底層區塊鏈技術進行了封裝,讓區塊鏈應用開發者可以直接基於以太坊平台進行開發,開發者只要專注於應用本身的開發,從而大大降低了難度。
目前圍繞以太坊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開發生態圈:有社區的支持,有很多開發框架、工具可以選擇。
智能合約
什麼是智能合約
以太坊上的程序稱之為智能合約, 它是代碼和數據(狀態)的集合。
智能合約可以理解為在區塊鏈上可以自動執行的(由事件驅動的)、以代碼形式編寫的合同(特殊的交易)。
在比特幣腳本中,我們講到過比特幣的交易是可以編程的,但是比特幣腳本有很多的限制,能夠編寫的程序也有限,而以太坊則更加完備(在計算機科學術語中,稱它為是「圖靈完備的」),讓我們就像使用任何高級語言一樣來編寫幾乎可以做任何事情的程序(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非常適合對信任、安全和持久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比如:數字貨幣、數字資產、投票、保險、金融應用、預測市場、產權所有權管理、物聯網、點對點交易等等。
目前除數字貨幣之外,真正落地的應用還不多(就像移動平台剛開始出來一樣),相信1到3年內,各種殺手級會慢慢出現。
編程語言:Solidity
智能合約的默認的編程語言是Solidity,文件擴展名以.sol結尾。
Solidity是和JavaScript相似的語言,用它來開發合約並編譯成以太坊虛擬機位元組代碼。
還有長像Python的智能合約開發語言:Serpent,不過建議大家還是使用Solidity。
Browser-Solidity是一個瀏覽器的Solidity IDE, 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以後我們更多文章介紹Solidity這個語言。
運行環境:EVM
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以太坊虛擬機是以太坊中智能合約的運行環境。
Solidity之於EVM,就像之於跟JVM的關系一樣,這樣大家就容易理解了。
以太坊虛擬機是一個隔離的環境,在EVM內部運行的代碼不能跟外部有聯系。
而EVM運行在以太坊節點上,當我們把合約部署到以太坊網路上之後,合約就可以在以太坊網路中運行了。
合約的編譯
以太坊虛擬機上運行的是合約的位元組碼形式,需要我們在部署之前先對合約進行編譯,可以選擇Browser-Solidity Web IDE或solc編譯器。
合約的部署
在以太坊上開發應用時,常常要使用到以太坊客戶端(錢包)。平時我們在開發中,一般不接觸到客戶端或錢包的概念,它是什麼呢?
以太坊客戶端(錢包)
以太坊客戶端,其實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開發者工具,它提供賬戶管理、挖礦、轉賬、智能合約的部署和執行等等功能。
EVM是由以太坊客戶端提供的。
Geth是典型的開發以太坊時使用的客戶端,基於Go語言開發。 Geth提供了一個互動式命令控制台,通過命令控制台中包含了以太坊的各種功能(API)。Geth的使用我們之後會有文章介紹,這里大家先有個概念。
Geth控制台和Chrome瀏覽器開發者工具里的面的控制台是類似,不過是跑在終端里。
相對於Geth,Mist則是圖形化操作界面的以太坊客戶端。
如何部署
智能合約的部署是指把合約位元組碼發布到區塊鏈上,並使用一個特定的地址來標示這個合約,這個地址稱為合約賬戶。
以太坊中有兩類賬戶:
· 外部賬戶
該類賬戶被私鑰控制(由人控制),沒有關聯任何代碼。
· 合約賬戶
該類賬戶被它們的合約代碼控制且有代碼與之關聯。
和比特幣使用UTXO的設計不一樣,以太坊使用更為簡單的賬戶概念。
兩類賬戶對於EVM來說是一樣的。
外部賬戶與合約賬戶的區別和關系是這樣的:一個外部賬戶可以通過創建和用自己的私鑰來對交易進行簽名,來發送消息給另一個外部賬戶或合約賬戶。
在兩個外部賬戶之間傳送消息是價值轉移的過程。但從外部賬戶到合約賬戶的消息會激活合約賬戶的代碼,允許它執行各種動作(比如轉移代幣,寫入內部存儲,挖出一個新代幣,執行一些運算,創建一個新的合約等等)。
只有當外部賬戶發出指令時,合同賬戶才會執行相應的操作。
合約部署就是將編譯好的合約位元組碼通過外部賬號發送交易的形式部署到以太坊區塊鏈上(由實際礦工出塊之後,才真正部署成功)。
運行
合約部署之後,當需要調用這個智能合約的方法時只需要向這個合約賬戶發送消息(交易)即可,通過消息觸發後智能合約的代碼就會在EVM中執行了。
Gas
和雲計算相似,佔用區塊鏈的資源(不管是簡單的轉賬交易,還是合約的部署和執行)同樣需要付出相應的費用(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對不對!)。
以太坊上用Gas機制來計費,Gas也可以認為是一個工作量單位,智能合約越復雜(計算步驟的數量和類型,佔用的內存等),用來完成運行就需要越多Gas。
任何特定的合約所需的運行合約的Gas數量是固定的,由合約的復雜度決定。
而Gas價格由運行合約的人在提交運行合約請求的時候規定,以確定他願意為這次交易願意付出的費用:Gas價格(用以太幣計價) * Gas數量。
Gas的目的是限制執行交易所需的工作量,同時為執行支付費用。當EVM執行交易時,Gas將按照特定規則被逐漸消耗,無論執行到什麼位置,一旦Gas被耗盡,將會觸發異常。當前調用幀所做的所有狀態修改都將被回滾, 如果執行結束還有Gas剩餘,這些Gas將被返還給發送賬戶。
如果沒有這個限制,就會有人寫出無法停止(如:死循環)的合約來阻塞網路。
因此實際上(把前面的內容串起來),我們需要一個有以太幣余額的外部賬戶,來發起一個交易(普通交易或部署、運行一個合約),運行時,礦工收取相應的工作量費用。
以太坊網路
有些著急的同學要問了,沒有以太幣,要怎麼進行智能合約的開發?可以選擇以下方式:
選擇以太坊官網測試網路Testnet
測試網路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獲得免費的以太幣,缺點是需要發很長時間初始化節點。
使用私有鏈
創建自己的以太幣私有測試網路,通常也稱為私有鏈,我們可以用它來作為一個測試環境來開發、調試和測試智能合約。
通過上面提到的Geth很容易就可以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測試網路,以太幣想挖多少挖多少,也免去了同步正式網路的整個區塊鏈數據。
使用開發者網路(模式)
相比私有鏈,開發者網路(模式)下,會自動分配一個有大量余額的開發者賬戶給我們使用。
使用模擬環境
另一個創建測試網路的方法是使用testrpc,testrpc是在本地使用內存模擬的一個以太坊環境,對於開發調試來說,更方便快捷。而且testrpc可以在啟動時幫我們創建10個存有資金的測試賬戶。
進行合約開發時,可以在testrpc中測試通過後,再部署到Geth節點中去。
更新:testrpc 現在已經並入到Truffle 開發框架中,現在名字是Ganache CLI。
Dapp: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
以太坊社區把基於智能合約的應用稱為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序(DecentralizedApp)。如果我們把區塊鏈理解為一個不可篡改的資料庫,智能合約理解為和資料庫打交道的程序,那就很容易理解Dapp了,一個Dapp不單單有智能合約,比如還需要有一個友好的用戶界面和其他的東西。
Truffle
Truffle是Dapp開發框架,他可以幫我們處理掉大量無關緊要的小事情,讓我們可以迅速開始寫代碼-編譯-部署-測試-打包DApp這個流程。
總結
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以太坊是平台,它讓我們方便的使用區塊鏈技術開發去中心化的應用,在這個應用中,使用Solidity來編寫和區塊鏈交互的智能合約,合約編寫好後之後,我們需要用以太坊客戶端用一個有餘額的賬戶去部署及運行合約(使用Truffle框架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做這些事情了)。為了開發方便,我們可以用Geth或testrpc來搭建一個測試網路。
註:本文中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對一些概念做了類比,有些嚴格來不是准確,不過我也認為對於初學者,也沒有必要把每一個概念掌握的很細致和准確,學習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過一段後,我們會對同一個東西有不一樣的理解。

㈣ 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德語名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簡稱ETH Zürich,英文名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坐落於瑞士蘇黎世,是享譽全球的世界頂尖大學,連續多年位居歐洲大陸理工高校翹首,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ETH是德語區高校之最,在全世界范圍與英語教學下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享有同樣崇高的聲譽。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是瑞士聯邦政府為了國家工業化的需要,在1855年建立的,這是第一所聯邦所屬的大學。
該校現有來自於一百多個國家的兩萬六千名師生分布於16個系,教研領域涵蓋建築學、工程學、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截止06年誕生了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21位諾貝爾獎得主,是目前世界大學獲諾貝爾獎人數最多的學校之一,現今仍有很多獲獎者在教學科研第一線,該校還是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DEA聯盟等國際高校合作組織的成員。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2015/2016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名列綜合排名全球第9,其中工程和技術領域第3,自然科學第4;同樣,2015/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名列綜合排名全球第9,工程和技術第8,自然科學第11;2014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名列綜合排名全球第19。
瑞士聯邦政府只有兩所工業大學: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由聯邦財政支付。

㈤ 以太坊是什麼以太坊與區塊鏈有什麼關系

以太坊是一個全新開放的區塊鏈平台,它允許任何人在平台中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應用。就像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不受任何人控制,也不歸任何人所有——它是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由全球范圍內的很多人共同創建。

和比特幣協議有所不同的是,以太坊的設計十分靈活,極具適應性。在以太坊平台上創立新的應用十分簡便,任何人都可以安全地使用該平台上的應用。

以太坊是可編程的區塊鏈。它並不是給用戶一系列預先設定好的操作(例如比特幣交易),而是允許用戶按照自己的意願創建復雜的操作。這樣一來,它就可以作為多種類型去中心化區塊鏈應用的平台,包括加密貨幣在內但並不僅限於此。

以太坊狹義上是指一系列定義去中心化應用平台的協議,它的核心是以太坊虛擬機(「EVM」),可以執行任意復雜演算法的編碼。在計算機科學術語中,以太坊是「圖靈完備的」。開發者能夠使用現有的JavaScript和Python等語言為模型的其他友好的編程語言,創建出在以太坊模擬機上運行的應用。

和其他區塊鏈一樣,以太坊也有一個點對點網路協議。以太坊區塊鏈資料庫由眾多連接到網路的節點來維護和更新。每個網路節點都運行著以太坊模擬機並執行相同的指令。因此,人們有時形象地稱以太坊為「世界電腦」。

這個貫穿整個以太坊網路的大規模並行運算並不是為了使運算更高效。實際上,這個過程使得在以太坊上的運算比在傳統「電腦」上更慢更昂貴。然而,每個以太坊節點都運行著以太坊虛擬機是為了保持整個區塊鏈的一致性。去中心化的一致使以太坊有極高的故障容錯性,保證零停機,而且可以使存儲在區塊鏈上的數據保持永遠不變且抗審查。

以太坊平台本身沒有特點,沒有價值性。和編程語言相似,它由企業家和開發者決定其用途。不過很明顯,某些應用類型較之其他更能從以太坊的功能中獲益。以太坊尤其適合那些在點與點之間自動進行直接交互或者跨網路促進小組協調活動的應用。

例如,協調點對點市場的應用,或是復雜財務合同的自動化。比特幣使個體能夠不藉助金融機構、銀行或政府等其他中介來進行貨幣交換。以太坊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

理論上,任何復雜的金融活動或交易都能在以太坊上用編碼自動且可靠地進行。除金融類應用外,任何對信任、安全和持久性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比如資產注冊、投票、管理和物聯網——都會大規模地受到以太坊平台影響。

㈥ 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ETH Zürich概況

它繼承了德語區學校低調的氣質,實務的作風,同時在學術方面又將德語區其他大學遠遠甩於其後。它有著全球排名前二十學校的研究實力,名氣卻不如英美全球前二十學校。但若要列舉其校友,恐怕沒人會否認他作為全球頂尖大學的地位。首先是已收諾獎三十粒以上,且為首屆世界數學家大會主辦方。知名校友有:

在數學領域有:
集合論里的康托;
閔可夫斯基;
現代有:
動力系統里的Moser;
分析里的Ahlfors等;

物理領域有愛因斯坦;
泡利;
X光的發現人、第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倫琴等;

計算機領域有馮諾伊曼;

同時,光合作用、胡蘿卜素、葉綠素、核磁共振等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重大科學發現也是由ETH的科學家所完成。

盡管科學界造神的年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但ETH各路大牛仍然發保持著昔日的領軍地位:基本各個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建築、生物、化學、物理、機械、計算機科學、數學等領域;各個實驗室、研究小組均由大師帶團。

學校經費充足,3D列印機、論文資料庫從來不缺;學費極其低廉,每年學費不到一萬人民幣;學生福利充足:食堂便宜,部分學生可以住進性價比高的學生宿舍,體育館免費開放,低價開設許多戶外課程;學校和教授提供大量TA、RA機會;博士平均工資全球最高。

師資力量(部分)

我在ETH Zürich選的課多集中於probability theory, stochastic analysis, mathematical finance。這三個領域外加actuarial mathematics,構成數學系第三組Gruppe3。本組大師雲集,最近十年共有八位正教授(兩位已退休,其中一位回德國當起了榮譽教授,現在常駐七位)在位,在各自領域幾乎全是頂尖學者。

Wendelin Werner
2006年Fields Medal得主。

Alain-Sol Znitmann
巴黎高師畢業的法國純概率學家,與法國著名概率學家Nicole El Karoui, Jean-Michel Bismut, Pierre Priouret, Marc Yor等人師出同門,研究random field, random walk, random media等,跟數學領域最高獎Fields Medal得主獲獎者Pierre-Louis Lions合作過SDE with reflecting barrier;自己得過概率論學界的Davidson Prize。

Paul Embrechts
概率論與應用概率論大牛,學術界與金融、精算界通吃的數學家,ETH Risk Center老大,主攻風險管理領域需要的數學工具,比如Copula,Extreme Modeling,random measure,risk measure等,全球范圍內在actuarial mathematics領域無出其右,在Copula等領域發的論文都是奠基之作,熟悉此方向的朋友請自行scholar.google。瑞士金融界,Basel Committee,Bachelier Finance Society等機構把他當神仙一樣供著。主要寫過兩本書,第一本是Quantitative Risk Management: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tools,我在投行工作的朋友說這本書是the book of QRM而不是a book of QRM。第二本是Modeling Extremal Events: for insurance and finance,引用次數已經達到5000+。學術網路覆蓋全球所有頂尖學者,帶過的博士學生多位成為歐美執教的大牛。

Freddy Delbaen
早年研究實分析和泛函分析,金融數學領域最高產的數學家,最重要的兩篇文章分別奠定了風險度量和目前最一般的套利理論的基礎(套利理論又是金融數學的基礎),了解這個結論需要非常扎實的概率論和泛函分析功底。學生中成為頂尖專家的至少有三位,我所了解的這三位,一個是得過Fields Medal的Jean Bourgain, IAS@Princeton,二階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創始人Patrick Cheridito, ORFE@Princeton, affine processes領域最重要的人物Damir Filipovic, EPFL(很早也拿到了Princeton的tenure track assisant professorship)。學術雜志Mathematical Finance的榮譽顧問(一共就兩三位)。晚年和做控制論和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頂尖華人數學家合作,比如Shige Peng, Ying Hu, Shanjian Tang。熟悉此領域的朋友肯定知道這幾人如雷貫耳的大名。

Martin Schweizer
ETH科班出身,概率與金融數學學家,早期概率與金融數學學家Hans Follmer的學生,研究金融數學中的hedging問題應該是全球最好的學者,常年在諸多頂尖會議任plenar speaker,ETH金融數學雜志Finance and Stochastics主編。他做的學問極其理論,雖然文章都帶金融背景,但實際上不是數學家基本沒法看懂他的論文,只要金融問題一到他手上全部變成driven by semimartingale;發表的金融數學文章基本都在Annals of Probability, 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這類數學雜志上,也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早年為了研究hedging而專門發展了一套approximating random variables by stochastic integrals的理論。也得過概率論領域的Davidson Prize。最近幾年有數位學生在頂尖大學數學系任教,比如Columbia University的Marcel Nutz。他應該是目前Gruppe3授課水平最高的人,自己為幾門概率課寫過專門為ETH學生准備的教材;同時他也是典型的嚴謹到極致瑞士人:上課前只拿兩張紙到教室,然後就不停地邊講解邊板書,板書內容和講義有幾乎完全一致,只有每一小節結束的時候才會停下來看一眼講義,然後繼續講。上課不允許違紀:曾經有一個同學上課小聲討論問題被輕微呵斥過。但私下是非常和藹的大師,因為碩士論文是由他監督,所以有過幾次私下會面的經歷。

Halil Mete Soner
控制論、幾何測度論大師Wandel Fleming的學生,當然自己也是控制論大牛,研究興趣跨了多個數學分支,涉及控制論,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等,也是二階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創始人。曾是ORFE@Princeton建系以來第一個Whytes' 55 Proefssor。在Brown Univeristy讀博士是由美國國防部出資贊助。後來冷戰結束,自己和在CMU的同事Steven Shreve(後來也成為大名鼎鼎的金融數學家)、Stanford的Darrel Duffie等巨匠做了不少金融數學中的隨機控制問題。現任Bachelier Finance Society的Senior Secretary,任SIAM等諸多雜志Editor。前些年被挖至ETH。

Josef Teichmann
純數學出身,曾在著名泛函分析與金融數學家Walter Schachermayer做postdoc。和affine processes的創始人、ETH畢業的博士Damir Filipovic研究affine processes,做的非常理論;同時也做stochas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也是該領域的傑出學者。同時也研究affine processes和SPDE相關的利率理論,最近拿了個Bachelier Finance Society的大獎。做的非常理論和前沿,目前很少看懂他的論文。

Hans Follmer

還有幾位年輕助理教授,都是有美國、法國、德國頂尖學校學術背景的佼佼者。

下面一個conference的speaker list大致可以反應ETH在金融數學領域的地位。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Finance: a conference in honor of Professor Steven Shreve's 65th birthday.

學制

ETH每年有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持續12-13周,考試一般有兩個session,一個是期末考試end-of-semester exam session;一個是exam session,與期末考試間隔開,一般在新學期開學之前;一般來說冬季的exam session在一月中旬到二月開學前;夏季的exam session在八月,也就是六月放假往後數兩個月。這種考試安排直接的後果就是聖誕假期和暑假基本都處於復習的狀態,也就是說全年很少有長假。

課程

只根據我的學習經歷向大家介紹ETH的教學風格。我在ETH選過的課有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Analysis Category:
Probability Theory
Applied Stochastic Processes
Brownian Motion and Stochastic Calculus
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Applications
Levy Processes and Continuous State Branching Processes
Stochastic Optimal Control
An Introction to the Modeling of Extremes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ochas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Mathematical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 Risk Management Category: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for Finance
Mathematical Finance
Quantitative Risk Management
Interest Rate Theory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Finance: PDE Methods
Mathematics Student Seminar: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for Option Pricing

另外在隔壁蘇黎世大學(UZH)學過的課有

Finance and Economics Category: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ntinuous Time Quantitative Finance
Economic Foundations for Finance
Advanced Financial Economics
Exercises for Finance Economics
Advanced Financial Economics
Credit Risk
Counterparty Credit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Seminar for Finance

關於這些課程的部分內容,鄙人有兩篇文章對其做了部分介紹,請戳
隨機過程、機器學習和蒙特卡洛在金融應用中都有哪些關系?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想成為一名寬客怎麼選擇讀研學校以及專業?寬客的職業規劃?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以下使用首字母簡寫)
這些應該屬於金融數學大類的課,所有課程均由Gruppe3的教授及其團隊講授。相比美國、英國同類項目,ETH在這領域的教學和研究相當理論,從數學理論的深度來比較,歐美項目講的深度基本只能到金融數學領域最基礎的課MFF,FE和QRM的深度:MFF最終講到semimartingale入門及其金融應用;FE會講比較前沿的建模方法,比如affine-jump diffusions, Levy processes, time change以及variance swap, exotic options等derivatives;QRM會包括extreme modeling和copula。PDE for Finance是按Sobolev space理論來講;NASDE在測度論和泛函的基礎上嚴格證明所有隨機積分的構建和性質,解的性質,數值演算法的收斂理論等。ETH概率論與金融數學方向所有課程的基礎是probability theory,始於測度論,大致是Probability: Theory and Examples, Rick Durret的簡明版,除了measure theory, law of large numbers, central limit theorems之外會詳細介紹discrete martingale的極限性質和收斂性質等。相對來說,ETH提供的應用課程不算太多,但actuarial mathematics領域有比較豐富的應用課程,同時也為業界人士准備。

BMSC是通往高級隨機分析的第一門課,以後打算在業界發展的學生已經不太需要這門課了。這門課相當於Protter, Marc Yor等人所著隨機分析教材的入門版。Martin Schweizer教授教的BMSC內容大致包括: general theory of probability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 Feller processes, Markov processes, Brownian motion and properties, stochastic integral, semimartingale, Ito's formula,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PDEs, (generalized) 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Levy processes。記得前幾課時隨機過程一般理論講的比較抽象;幾乎所有定理和性質全給證明,是比較規矩的數學課。

BSDEs,SOC,SPDEs, MF等課已經超出絕大多數數學碩士認知的范疇,基本是給數學博士或者有志於攻讀博士學位的碩士開的專題課,大體內容是講數學paper,一般鮮有碩士來上:比如BSDEs課上就我一個碩士,博士堅持到最後的也只有一人(其中緣由可能是授課老師是個口語不好的中國post-doc);SOC可能有4個碩士4個博士;SPDEs大概有3個碩士4個博士。2014年春季學期為LP&CSBP單獨開了一門課,講的不難,花了幾課時講了非常有趣的Continuous State Branching Processes(與金融里的affine processes有很多關聯)。

MF課上基本就是讀概率論和金融數學領域的前沿paper,需要BMSC為先修課程外加較好的測度論、泛函分析基礎才能懂裡面的semimartingale和沿著semimartingale的隨機積分理論以及幾個非常復雜的金融數學定理,涉及最廣義的Fundamental Theorem of Asset Pricing under Semimartingale,Convex Duality,甚至BSDEs等。MF2013年出了一個比較潦草的PDF講義,請戳http://www.math.ethz.ch/~jteichma/lecturenotesMF20131220.pdf,內容大致是

Semimartingale Theory
Mathematics of Arbitrage in Discrete Model
Mathematics of Arbitrage under Semimartingale
Super-replication
Utility Maximization: Stochastic Control Approach and HJB Equation
Utility Maximization in Discrete Model: Convex Duality Approach
Utility Maximization under Semimartingale: Convex Duality Approach

NASPDEs更加理論,這門課與金融數學有一定關系但學習金融數學的學生已經不上這課了,可以認為是純概率或者純數值分析課程,主要講Banach space上的隨機微分方程理論及其數值方法。

Seminar的上法是:老師分配論文給各個學生,學生弄明白以後要做slides和presentation,涉及數值方法的還要編程跑程序演示結果。我去年做的是一種新穎的基於傅立葉變換的期權定價方法:
Option Pricing under affine processes and Levy processes with Fourier-cosine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in European option and exotic option pricing.

Talk and Conference

Gruppe3主導的Talks in Probability, Talks in Financial and Insurance Mathematics, Risk Center基本每周都有全球各地的speaker講他們的最新成果;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學術會議,比如2012年為Freddy Delbaen慶生搞了個perspectives in probability and analysis: conference in honor of Freddy Delbaen,請遍所有頂尖專家。2013年與京都大學搞概率隨機的團隊分別在蘇黎世和京都搞了conference;此外每年九月都有Risk Day,都是由全球頂尖的概率與金融數學家主持。

ETH主辦金融數學雜志Finance and Stochastics,是金融數學和應用概率界水平不錯的雜志,主編是Martin Schweizer。Editorial Board成員也包括了北美、歐洲主要大牛。

作業

2013年以前是作業累計分數達到60%-80%(根據課程來定),才有資格考試。作業難度較大,一學期若有三門課有作業,那基本一直在趕deadline。後來據說每學期一般四到六門課有作業的本科生抱怨很大,於是取消了這一制度。

考試

基礎課以筆試為主要形式,有些會有期中考時,有些會有上機考試。筆試題量非常大,如果對教材不能倒背如流,那是很難完成所有題目的。其他課以口試為主:教授一般會把考生叫到辦公室,然後一對一,一問一答,一般會帶一個博士做筆錄;有時候會要你在黑板上板書,有時候會讓你在紙上寫;有些教授變態到要求全部細節,比如Alain-Sol Znitmann,有些教授只要求你掌握其核心思想,比如Halil Mete Soner,有一些書寫失誤則不影響分數。排除運氣成分,拿滿分的必要條件是能理解並記憶講義里的所有內容,幾乎達到可以給學生講課的水平。ETH數學專業的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平均分會越來越高,部分原因是不合格的已經逐漸被淘汰了;所以能拿到本科學位並且進入碩士階段學習的ETH學生都非常強悍,以至於認識他們之後大家都嫌棄自己不是ETH本科出身。

論文

所有項目都需要寫論文,碩士論文30學分,大概占總學分的1/3或者1/4(根據專業來定),時間5-6個月;可以自己聯系教授做supervisor,也可以去業界做和應用相關的項目。論文推薦的工作時間是每周60小時左右,應該算是很大的工作量。一般來說,教授會根據學生的興趣給出需要看的論文清單,然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全面理解該論文對應的問題,並能寫出一片清晰、易讀、完整的學位論文。每個專業總有幾個學生能做出新東西並發表在國際雜志。

獎學金、工資

ETH向少量碩士生提供獎學金。根據我目前的了解,本科階段研究水平極其突出的人,有很大幾率拿到碩士全額獎學金。關於申請獎學金,一般要求在申請的時候寫research proposal,如果寫的非常牛,牛到直接可以當做個問題做下去,甚至可以成為碩士論文、博士階段的研究方向,是可以拿到獎學金的。另外,和ETH學術聯系緊密的FDU、NUS等校的學生相對容易拿到。

博士生工資相當高,當然也看具體專業吧。化學等似乎稍微少點,數學比較多,可能是因為不需要實驗器材的緣故。也有不少公派博士。

㈦ 計算機什麼專業最好

計算機什麼專業最好

計算機每年的申請人數實際上都位列所有理工科專業申請人數的第二位,近些年選擇出國學習計算機專業的中國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長。下面我整理的關於計算機什麼專業最好,歡迎大家參考!

計算機分為計算機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偏向於計算機硬體,開設在工學院下,一般會和電氣工程開設在一起,而計算機科學偏向於軟體編程,在美國會開設在文理學院、工學院、計算機學院下。人們常申的體系結構、嵌入式系統實際上是偏於計算機工程,而大多申請計算機科學的學生,則更多的是計算機下軟體工程、資料庫、人工智慧等方向,這些方向也都是就業需求量大,就業薪資較高的幾個專業。

而計算機科學專業在全球幾乎所有的知名高校中都有開設,如何從眾多的院校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留學》記者現盤點計算機科學專業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院校。

NO.1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學院(下文簡稱:MIT),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大波士頓地區)。麻省理工學院創立於1861年,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理工科比重較大的私立綜合大學, 年年進入美國最佳大學排名榜的前幾名,教授中擁有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畢業生往往是各大公司爭相聘用的對象。

MIT素以世界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享譽世界,長期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U.S.NEWS最佳研究生院等權威排名中名列前茅。而據相關資料統計,截至2016年,MIT共走出了19點陣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得主,僅次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2位)和斯坦福大學(20位),位列世界第三位。20世紀MIT最主要的成就是由傑·弗里斯特領導的旋風工程,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實時處理資料的“旋風電腦”,並發明了磁芯存儲器。這為個人電腦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MIT在課程學習上要求十分嚴格,其嚴格程度在全美大學中都很出名。不嚴的教授被認為是水平低,用低標准、高分數來取悅學生,反而得不到學生的歡迎,所以教授上課的風格都以進度快、要求嚴而著稱。

NO.2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全名小利蘭·斯坦福大學,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的帕拉阿圖市(Palo Alto),臨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園區矽谷,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學術方面,斯坦福大學與舊金山北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據相關機構統計,截至2016年4月,共有20位斯坦福大學的校友或教授獲得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僅次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2位),位列世界第二位。

斯坦福大學為矽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眾多高科技產品的領導者及創業精神的人才,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羅技、特斯拉汽車、Firefox、藝電、太陽微系統、NVIDIA、思科、矽谷圖形及eBay等公司的創辦人。此外,斯坦福大學的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太空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院校之一。根據美國《福布斯》雜志2010年盤點的億萬富翁最多的大學,SU名列第二位,億萬富翁數量達28位,僅次於哈佛大學。

NO.3 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學,簡稱“牛津”,是一所位於英國牛津市的公立研究型大學。牛津大學有記錄的授課歷史可追溯到1096年,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牛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分為三年制的本科項目和四年制的本碩連讀項目。四年制項目允許學生在第四年選擇繼續深造高階課程或自行進行課題研究。課程專注於創造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覆蓋了種類豐富的軟、硬體研發技術及其應用。校方在招生要求中提到希望錄取在數學方面有真正天賦的學生,並會為其提供既可應用於應用程序,又可應用於程序推理的技術課程。而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課程的一大特色是,學院的大多數科目都與設備齊全的實驗室實踐操作相結合,能夠讓學生真正做到活學活用。

NO.4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簡稱哈佛,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這里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上百位諾貝爾獲得者曾在此工作、學習,其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作為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母校,哈佛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的研究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理論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經濟學與計算機科學交互發展,自適應和可信賴系統,智能介面,計算機圖形學,計算語言學,隱私和安全,機器人,數據管理系統,網路,節能架構,程序語言以及機器的學習和可視化等等。學生和研究人員將共同參與整個大學越來越多的跨學科舉措,如計算和社會研究中心,應用計算科學研究所和伯克曼互聯網與社會中心。

在微軟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的倡導下,校方在2014年11月宣布將為計算機科學專業增加50%的師資規模,而在未來幾年,校方希望達成以下五個長期目標,以支持教學和研究的進步:保留並吸引一流的計算機科學教師和研究生;為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提供一流的學術課程;提供對其他專業的學生有強大吸引力的課程;保持嚴謹的學術態度,在跨學科領域與其他部門和學校進行深度交流;為社會提供計算機科學方面的技術與支持。

NO.5 卡耐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內基梅隆大學,簡稱CMU,坐落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Pittsburgh),研究型大學。該校擁有全美頂級計算機學院和戲劇學院,該校的藝術學院,商學院,工學院以及公共管理學院也都在全美名列前茅。2017年U.S.NEWS美國大學排名,卡內基梅隆大學位列24名。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學院下設七個部門或機構,分別為計算生物學部門(Computational Biology Department),計算機科學部門(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人機交互研究所(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軟體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ftware Research),語言技術研究所(Language Technologies Institute, LTI),機器學習部門(Machine Leaning Department)及機器人研究所(Robotics Institute),是美國少數幾個將計算機科學專業獨立成院的大學之一,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計算機學院。該院可授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課程有數學、物理、計算機硬體、軟體工程、計算技巧、人工智慧、心理學、程序設計、機器人等。卡內基梅隆大學在科技方面的學術表現可圈可點,舉凡計算機科學、機器人學(robotics)、電機工程等,在各自領域內都享有領導性地位。

NO.6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劍橋大學是英國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由31所獨立自治書院及6所學術學院組成。該校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的一部分,並與產業聚集地硅沼的發展息息相關。此外,劍橋大學也是英國羅素集團、“G5超級精英大學”、歐洲的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Coimbra Group)的成員。

劍橋大學的課程特點與牛津大學類似,都是學期短,課容量大,此外還有社交和運動項目,學生的時間表通常都是滿滿當當的。劍橋大學也會為學生提供教授一對二輔導的小課(supervision),小課通常每周一次,時長一小時。學生需要提前將作業交給老師批改,而雖然理論上小課成績不計學分,但如果長期不交作業或者表現不佳的話,教授會向學院匯報,由學院酌情處理。

NO.7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簡稱伯克利,位於美國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是世界著名公立研究型大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在2016年ARWU世界大學學術榜中排名世界第3位,在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位。伯克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研究教學中心之一,ARWU理科排名世界第1位、工程及計算機均排名世界第3位、人文社科也長期位列世界前3位,與舊金山南灣的斯坦福大學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項目是四年、全日制的,非常強調藝術與科學方面的培養。大一新生的入學競爭非常激烈,但有很多學生通過轉學在大二大三時進入到伯克利就讀。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正是伯克利大學最受歡迎的熱門專業之一。

伯克利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設置有很多獨樹一幟的地方,尤其在專業基礎課方面,除了有專業導引課程“計算機科學專題”外,對於沒有編程經驗的學生,第一門課是符號編程入門,採用LISP語言,而對於有一定編程經驗的學生,則可以選擇多種語言和環境的自主學習(Self-paced)課程,包括C、Fortran、C++、Java,以及UNIX的使用等。

NO.8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簡稱普林斯頓,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市,是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學校於1746年在新澤西州伊麗莎白鎮創立,截至2016年,共有4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或學習過,位列世界第12名。另有10位世界計算機最高獎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六)和14位世界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得主在普林斯頓工作或學習過(世界第四位)。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應用與計算數學專業堅持精英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獨一無二的學習、從事精確的控制數據技術研究的機會,使學生學會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來運用跨學科應用數學的哲學與工具。學生要獲得學士學位需修滿5門課程(300-level或以上,及格/D/不及格等級別的成績不予承認),其中至少兩門不是所屬院系的課程或不用於滿足專業要求。同時,學生也需要完成一項獨立工作,包括論文、課程項目或者計算實驗等。

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本科基礎課程包括:積分方程概論、數學模型專題、積分方程分析技術、工程分析數學方法Ⅰ、廣義相對論、科學計算基礎、離散數學、數字通訊與網路、偏微分方程概論、組合學、代數等。應用課程包括:物理海洋學、電子學結構理論方法與概念、電腦繪圖、動態經濟學導論、理論生態學、信息理論、非線性控制、金融風險管理、現代經典動力學等等。

NO.9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坐落於瑞士蘇黎世,是享譽全球的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連續多年位居歐洲大陸高校翹首,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ETH是德語區高校之最,在全世界范圍與英語教學下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享有同樣崇高的聲譽。蘇黎世聯邦理工同其姊妹學校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及所屬研究機構共同構成了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隸屬於瑞士聯邦政府。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基礎課以筆試為主要形式,有些課程則會加設上機考試。而筆試題量非常大,如果對教材不能倒背如流,則很難完成所有題目。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一個特色考試為口試,學生需要接受教授的當面考試——教授一般會把考生叫到辦公室,然後一對一,一問一答,一般會帶一個博士做筆錄;有些教授十分嚴格,會在口試時考察到全部細節,有些教授則只要求你掌握其核心思想。而排除運氣成分,想要在口試環節拿到滿分需要學生理解並記憶課堂上的所有內容,幾乎達到可以給學生講課的水平。而ETH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考試的平均分會越來越高,部分原因是不合格的已經逐漸被淘汰了。

NO.10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國立大學,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為東亞AACSB認證成員、東亞EQUIS認證成員、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Universitas 21大學聯盟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專業通過最前沿的理論知識與貼近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尖端人才,該校的課程模式偏向西化,教授們授課模式認真嚴謹,平時課程並不算多,項目作業量則視具體科目而定。而最終成績也不取決於期末成績,更偏向整個學期學生的綜合表現。此外,學院經常舉辦社交晚宴和酒會,邀請各行業的校友回校同應屆學生交談交際,讓在校學生能更多地接觸行業信息,建立人際關系網,取得就業實習的機會。學生能不定期收到各種實習、就業的職位信息。

;

㈧ 去瑞士蘇黎世大學念研究生需要什麼條件,本人是理科生,蘇黎世大學有沒有偏計算機相關的專業

入學條件

英語授課的碩士專業要求托福100分以上,附加GMAT成績。

高中畢業加兩年大學學歷,必須通過瑞士瑞士大專院校(如:瑞士弗里堡大學預科班)錄取考試(五個科目)(請參閱鏈接<<語言等級和分類>>和大學預科/語言學校)。本科教育授課語言為全德文授課,研究生教育部分專業為英文授課。

要求是如果通過德國歌德學院高級德文水平考試。可不必考德文進入蘇黎世大學學習,或者通過蘇黎世大學德文考試。

申請期限

秋季學期截止4月30日

春季學期截止11月30日

蘇黎世大學計算機相關專業:計算機語言學與語言技術、神經計算機科學、應用計算機科學。

(8)eth計算機科學擴展閱讀

這所成立與1833年的大學,是歐洲第一所民主公立大學。既不是教皇設立、也不是國王設立,而是全權屬於州政府的大學。學校曾在1867年培養出世界上第一個女性博士(在當時算的上是一個極具正義的大事件了)使得學校走在了其他歐洲院校的前面,因自由、平等的學術環境聞名世界。

在建校之初,學校擁有「高等神學」、「法學和醫學」、「哲學」三個研究領域,161名學生55名講師。到了1905年學校的學生數量達到1000人。1909年,愛因斯坦在這里開始教授理論物理。而到如今,蘇黎世大學已經成為培養出12位諾獎得主,擁有7所學院,超過25000名學生、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大學。在醫學、生物學、金融學在全世界都具有極強的競爭力。

學術研究,本就是自由自在的事情!

蘇黎世大學也曾存在發展上的局限,在1995年之前,學校的運行並不是完全的自由,教授的任命還需要州政府同意,甚至由於州政府教育資金短缺的原因(主要原因)學校的醫學研究項目數量還被聯邦法院削減。好在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長,學院一方面通過新的融資模式,應對緊縮的財政支持,另一方面努力嘗試自管。

終於在1996年,原本受教育局管控的人員的聘用、工資制定、補貼和貸款等事項被大學接管,學校終於可以單獨任命教授,不受州政府幹預。這也給學校與隔壁瑞士聯邦理工大學開展合作提供了可能。

時至今日這一轉變所帶來的影響還不斷的體現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之中。蘇黎世大學給予學生最充分的權利,自由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開展研究。以王牌專業金融銀行學為例,全部學下來要120ECTS(歐洲學分),每學分30學時,這裡面就包括了8-10個小時的課時和20個小時左右的課下自學。

其中共有57個學分,學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任意選課。這些課程包括由蘇黎世大學金融銀行專業提供的公司財政、銀行學、金融經濟學、計量金融等領域的61門課程,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經濟系內跨專業選擇課程。甚至學生可以去隔壁的聯邦理工學院任意選課(包括應用類課程)。

雖然選課很自由,但是通過難度還是很大的。相比隔壁蘇黎世聯邦理工ETH恐怖的淘汰率(50%),UZH的平均掛科率則沒有那麼高,在60%左右。一般情況下如果在ETH讀不下去的瑞士學生,則會考慮來蘇黎世大學繼續學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黎世大學

㈨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排名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排名:ETH Zurich位列2022QS世界大學排名全球第8位,其中位列2022年QS世界工程技術院校排名世界第6位。

2021年,ETH Zurich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0;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4。

在ARWU排名中位列世界第5;在USNews全球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6;在CSRankings世界大學計算機系排名中位列世界第8。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簡介: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英語: ETH或ETH Zurich;德語: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由瑞士聯邦政府創建於1854年,與姊妹校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一起組成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是瑞士聯邦經濟事務、教育與研究部的一部分,坐落於瑞士蘇黎世。

ETH作為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IDEA聯盟、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全球大學校長論壇等一系列聯盟成員,專注於工程技術、自然科學與建築學的教育與研究,被譽為「歐陸第一名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㈩ 溫頓·瑟夫的任教單位

瑟夫 博士持有斯坦福大學數學學士學位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計算機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他還持有瑞士蘇黎士的聯邦技術學院(ETH)、瑞典的Lulea科技大學、帕爾馬的巴利阿里群島大學、馬里蘭州國會學院、賓夕法尼亞州蓋茨堡學院、弗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西班牙的塔拉格納省Rovira i Virgili大學、紐約州的特洛伊萊塞拉爾理工學院、荷蘭Enschede的屯特大學、布魯克林理工學院、Marymount大學、義大利比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班牙薩拉戈薩大學、西班牙卡塔赫納大學等著名學府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熱點內容
區塊鏈技術工信部 發布:2025-08-24 03:22:12 瀏覽:602
區塊鏈為什麼對接虛擬貨幣 發布:2025-08-24 02:48:50 瀏覽:115
ⅰco區塊鏈 發布:2025-08-24 02:48:41 瀏覽:33
小金庫收usdt 發布:2025-08-24 02:47:14 瀏覽:13
區塊鏈ceo市場講稿 發布:2025-08-24 02:44:10 瀏覽:210
目前的元宇宙平台 發布:2025-08-24 02:34:26 瀏覽:933
合約要先轉成eth嗎 發布:2025-08-24 02:30:07 瀏覽:460
區塊鏈由誰來存儲 發布:2025-08-24 02:18:56 瀏覽:516
doge劃水 發布:2025-08-24 02:14:20 瀏覽:400
區塊鏈在出版業的應用 發布:2025-08-24 02:06:05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