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博士獎學金最低標准
❶ 美國大學博士獎學金有多少
金額從500美元到十幾萬美元不等。
研究生院(博士也屬於研究生的一種)獎學金申請為例:新托福最好在105分以上,GRE1200分以上,如果是GMAT,最好在600分以上,大學平均分GPA最好在3.2以上,還最好有論文發表。
而軟體條件則包括:首先,PS(個人陳述)要生動細致,能體現自身的特色,這個是申請成功的關鍵;第二,推薦信要找有良好背景的教授來寫。
外服新通專家組建議申請人事先要選好學校,拉開申請院校的等級差距,一般最好在8所以內,這有助於控制各類申請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的總量。
申請獎學金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1、優秀的英語語言成績
優異的托福和SAT成績是申請獎學金的敲門磚,想申請美國高校獎學金的國際學生,托福成績至少要在100分左右,最好在105分以上。提供高額獎學金的學校不僅看重學生目前的成績,也看重學生入校後的可塑性。更好的英語成績意味著,你可以快速融入這個學校,並且具備足夠的能力完成未來的學習。
2、良好的GPA成績
學校通過GPA成績能夠判斷你是學霸還是學渣,還能看出你是否有自製力,以及潛力。無論是高中生還是本科生,要想獲得獎學金,GPA不能低於80分。
3、班級和學年的排名
想申請高額美國留學獎學金,學生還要注重班級及學年排名。美國大學比較看重學生的班級排名,而且是高中或大學整個階段的班級排名。
4、課外實踐活動
美國院校的獎學金發放,會參考申請者在本國讀書期間是否參與了課外活動,如義工工作、學生團體工作等。學生申請前最好了解所申請大學的相關要求,衡量自己是否真正符合條件。
5、工作經驗
對申請商科或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工作經驗是申請獎學金時非常重要的加分項。學校相信,有工作經驗的學生對學業的規劃更為實際,能在畢業後更快地進入職場。
6、個人陳述和其他申請材料
個人陳述是申請人可以通過文字向招生官介紹自己的唯一機會,也是招生官了解申請人的最直接的渠道。一份情真意切的個人陳述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申請者的個性,因此是發放獎學金的重要參考。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美國九所高校啟動2019留學生獎學金項目
以上內容參考:新民晚報-周六名家講堂揭示美國大學獎學金申請秘訣
❷ 國內在讀博士的補助如何不同學校之間差距大嗎
我試著談這個問題。
從2014年起,我國對碩士、博士培養中的收學費機制進行了調整。總括講:學費是學費,資助是資助,收支兩條線運行,各走各路。但資助資金可以充沖學費。
1.收學費情況。
在2014年春季學期之前,錄取的博士生為公費性質,本人不再交學費。之後,國家制定了關於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有關規定。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高等學校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
研究生學費標准,根據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的一定比例,綜合考慮培養層次、學習方式、學科特點、專業屬性、辦學質量、當地物價水平及受教育者的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確定。不同地區、不同培養單位、不同專業的學費標准可以有所區別。
而博士生又分為兩類,分別為統招全日制博士,即通常意義上的招考博士;還有一種,為在職博士或定向培養博士。後一類為在職人員讀博,不詳細說。
現階段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收費標准,在具體執行上,雖然各大學、科研機構區別不同專業,收費標准有所不同,但差別不大,在8000元-10000元/學年之間。
2.博士生資助項目
1)國家助學金:在2014-2016年期間,博士研究生國家資助標准為10000-12000元之間。從2017年春季學期起,國家決定:提高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內的全日制博士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國家助學金資助標准,其中:中央高校博士生從每生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從每生每年不低於10000元提高到不低於13000元(具體標准由省級財政部門、教育部門確定);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養機構依照執行。
2)學校、導師資助情況
這一部分各高校差別很大,有的很高,一年20000元/年,有的極少,1000-2000元的也有。主要是根據學校的經濟實力和所從事的行業,由學校自主確定。一般來說,理科、工科、經濟類高一些,純文科性質的少一些。
與學校資助類似,導師資助其實與導師本人是否有科研項目、本人知名度高度相關,還與導師是否捨得給自己的科研助手花錢也有很大關系。據我了解,最高能達到4000元/月左右,少的400-500元/月的也不乏其人。不能一概而論。
除此之外,國家還給博士生們提供國家獎學金、助學貸款、各學校「三助一輔」資助、 社會 獎學金資助,以幫助博士們完成學業,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需要強調的是:博士生要交納的學費和國家助學金,一旦錄取,基本上是確定的。學校、院系、導師資助差別極大,都與學校層次、已有科研項目、導師知名度關系極大,有很高的,有一般的,也有聊勝於無的。國家獎學金只獎勵優秀博士生, 社會 獎學金則體現的是學校知名度或籌款能力,「三助一輔」是在校內提供輔導崗位,類似於勤工儉學。
對於博士來說的話,補助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吧。當然補助的多少還是要看學校的,在我們國家博士幾乎全部都是公費生,而碩士一般來說有公費也有自費。而且碩士生來說的話,自費的比例是遠高於公費的,對於博士來說每個月大致有1000~2000不等的補助。全國的高校基本都在這個范圍之內當然也有個別學校不在這個范圍之內,博士的主要收入還是看導師給多少,在高校里一般管自己導師都叫老闆。有些導師的手裡有一些比較大的課題跟著導師完成課題,導師會根據情況發一部分相應的酬勞,一般來說自然科學類專業要比人文科學類專業給的酬勞要高,這也是跟課題有關系的,一般在我們國家來說,一些自然科學類課題給的科研經費也是比較多的,所以老闆手裡都比較有錢,能給到自己研究生手裡,也相應的多一些,另外再就是看學校好的學校,也能更容易拿到高級別的課題,相應的科研經費也就更多一點,分到研究生手裡的話也會更多一點,不過話又說回來,給多給少都是看老闆的心情,當然這個老闆是打引號的。
以個人為例。
個人是東南大學在讀博士。
東南大學的博士研究生的獎助學金如下分為三個方面:
1、學業獎學金
第一年與入學學費等同,第二年及其以後分為一二三等,獎金分別是1.8,1.4,1.0萬。
2、國家助學金
每個月2100,一年十個月,這個應該全國統一。
3、實驗室補助
這個800每月,可能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實驗室有很大的差異。
4、教育基金會獎學金以及其它各項獎學金
這種一般是由學校畢業的師兄們設立的也有的是各領域的大牛設立的,用以鼓勵師弟師妹們好好學習的。
也有很多是企業設立的獎學金,名目繁多。這種多數針對的是某個學院。
一般學校越好,這種獎學金項目越多,獎金越高。
以上三項,前兩項基本相同,最後一項則根據實驗室和學校的不同差異較大。
綜上博士的獎助學金基本上夠生活費,但是如果想要有更高端的消費,沒有。
以上。
南方某211,別人咱也不懂,自己的,國家一個月0.13w,老闆一個月0.2w,學費1w一年(老闆交),住宿費0.3w一年(單間),學業獎學金全覆蓋(1.5/1/0.5),國獎全部博士一起評3名額(3w),學校文章獎勵取消,組內一二區獎勵有一點,花銷挺大,食堂又貴又難吃,米飯一兩竟然五毛(北方人基本四兩),葷菜六塊起步(四片肉),水電正常價,網30一月,熱水洗澡平均一塊五,日子過的還是清苦,但是為了自己,為了科研能做出點成果,堅持吧。
一般補助都不錯,能夠保證基本生活,但是離散性很大,范圍是幾百到幾千。
一般中科院和研究所補助比較高,可以達到幾千,甚至一萬。
高校一般相對比較低一點,這裡面有個特點是好學校和雙非補助都挺高,好學校不差錢所以發的也多,差學校要提高待遇才能招到人。尷尬的是不上不下那些學校,補助一般比較少,比如末流985。
所以單看補助,差別很大!
國內博士國家目前給的是每月1500元,另外,每個學校和導師也會給學生一部分,當然,不同學校和老師給的差別是挺大的。
一般學校和導師幾乎不給,所以到手的就是國家給的部分。有的學校不給,但導師會每月發固定的幾百,綜合起來一個月也就2000元左右。還有的學校會和導師一起每月發幾千,加上國家給的部分一個月到手有四五千,這些學校往往都是比較好的985或者211,因為老師的項目也多。
所以,綜合起來,不同學校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建議考博一定要考好一點的學校,不僅僅是收入高,最重要的是科研實力非常好,對以後進入高校特別好。在好的大學,科研氛圍好,對你的影響真的非常大,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人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也有其他學校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大致談一下。
我們學籍是中科院大學的,在上海研究所培養,跟高校的博士可能不太一樣。
先說一下自己的情況,讀博期間,可以有幾部分收入,助研津貼,導師補助,研究所補助,獎學金等,一個月大致3000多,有些同學比較厲害,每個月可以到4000多,因為導師補助的需要根據你的情況分不同等級發給你。而且不同老師的科研情況不同,所以每個學生的待遇是不同的。比如有些課題組當年有很好的成果,而且經費也允許,每年學生也可以拿到年終獎,幾千不等,有些甚至可以拿到接近一萬塊。當然,這跟你的能力還是有關系的。有些同學可能成果出來的慢,課題組經費有限,就沒有那麼多收入了。
如果你可以出國交流一年,你可能會拿到母校和國外學校的雙份補助,我有同學就是這樣,讀博下來攢了幾萬塊錢。
但據我了解,高校的里可能就相對於研究所來說就沒那麼多補助了。以前聽復旦讀博的本科室友說,她那兒每個月2000多,最多3000一個月吧,具體我不記得數字了,但是比研究所的同學要少一些。但是不同的導師,科研經費及情況都不同,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了。
如果你有興趣讀博,是自己愛做的事也,有機會,能到好的老師手下學習,鼓勵!fighting!!!
以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某博士生為例,據了解該博士生每月從國家領取補貼1250元,學校每月補貼1000元,校方要求導師每月給學生1200元,國家重點實驗室每月補貼600元,因此每月大概有4000元的固定收入。
根據課題組的不同,部分老師還會發放一筆年終獎金,幾千到幾萬不等。如果還能拿下各類獎學金,又能多幾千塊錢。
因此,一個博士生補貼最低大約5萬/年,最高可達10萬/年。
博士研究生國家每月補貼1200元,學校每月補貼800元,每年按照10個月發放。所以每月基本兩千,每年2w。博士國家獎學金是3w。再其他的收入就看所在學校和導師的情況了,一般好的學校985,211等補貼會更多一些。
❸ 博士特等獎學金多少錢
博士特等獎學金8000元。
各高等院校根據該校具體情況,按照學校獎學金的條件,制定該校合理可行的綜合測評辦法,經學校批准後進行全面考核評定。考評過程必須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學校獎學金按學年或按學期進行評定,每學年或每學期評定一次。每學年按十個月發給每學期按五個月發給);單項獎一次發給。
相關信息介紹:
博士生,即博士研究生,是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是研究生學歷的最高一級。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考上了博士,讀博士等,正是指博士研究生。
正在讀的還沒有獲得博士學位的學生,嚴格來講只能稱為博士研究生;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博士。因此,按照國際慣例,在正式場合,只有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才能冠之以博士稱呼;在非正式場合可以不受此限制。
❹ 蒙納士博士獎學金申請要求
蒙納士博士獎學金申請要求具體介紹如下:
(一)學習年限要求
本專科二年級(含二年級)以上學生具備申請資格。
(二)學習成績要求
1、學習成績排名與綜合考評成績排名均位於前10%,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
2、學習成績排名或綜合考評成績排名超出前10%,但均位於前30%,必須在道德風尚、學術研究、學科競賽、創新發明、社會實踐、社會工作、體育競賽、文藝比賽等某一方面表現特別優秀,方可申請國家獎學金。
相關信息介紹:
博士研究生即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簡稱博士生或博士。博士生,是研究生學歷的最高一級。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考上了博士,讀博士等,正是指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般通過研究生考試和面試後,讀碩士,碩士一般讀2-3年,最多不能超過5年;碩士之後如果還想要讀博,一般需要通過博士考試,博士研究生一般為3年。
❺ 獎學金是什麼標准
國家最高獎學金額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
獎學金生活費和一次性安置補助費,具體標准如下:
本科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幣碩士研究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幣
博士研究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1,400元人民幣
漢語進修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幣(具有大學畢業以上學歷者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幣)
普通進修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幣高級進修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1,400元人民幣
上述各類獎學金生學習期限滿一學年者,入學時發給一次性安置補助費600元人民幣;學習期限不滿一學年者,入學時發給一次性安置補助費300元人民幣。
國家獎學金評審規則:
國家獎學金每學年評審一次,實行等額評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各高校於每學年開學初啟動評審工作,當年10月31日前完成評審。
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學生為高校在校生中二年級以上(含二年級)的學生。同一學年內,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以同時申請並獲得國家助學金,但不能同時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
高校要根據本辦法的規定,制定具體評審辦法,並報主管部門備案。高校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組織評審工作,提出本校當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建議名單,報學校領導集體研究審定後,在校內進行不少於5個工作日的公示。
公示無異議後,每年10月31日前,中央高校將評審結果報中央主管部門,地方高校將評審結果逐級報至省級教育部門。中央主管部門和省級教育部門審核、匯總後,統一報教育部審批。教育部於每年11月15日前批復並公告。
❻ 去美國讀博士獎學金多少
去美國讀博士拿全獎的確不用花家裡的錢,畢竟美國博士全額獎學金指的是學費雜費全免,同時還有生活補助,比如有需要付出勞動的補助(TA,RA),也有不用幹活的補助,就是所謂的非服務型獎學金。這種獎學金申請比率最大,金額也最多。它包括學院助學金(Fellowship)、獎學金(Scholarship)、Grant(助學金)、全免學雜費(Tuition & Fee Waiver)以及其他一些依學院本身而定的獎勵(awards)。
至於讀博士全獎有多少,這得根據你所讀的專業,學校和跟的老闆(導師)來決定多少,不同的學校專業,金額差距會很大。比如TOP50和非TOP50的學校,在科研資金投入上的差距就決定了你能拿到的全獎多少。而且博士全獎的錢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是校友捐款,二是社會捐款,不同的學校獲得的捐款不同,也決定了能拿到全獎的多少。一般來說,美國博士拿全獎的金額在35000——50000刀之間。 雖然每個學校給的全獎金額都不一樣,但起碼學費和生活費是不用愁的,畢竟除了一般的免學費雜費、住宿費、保險費、書本費之外,助學金還會提供學生一定金額作為其個人消費費用(Personal Expenses)。
❼ 去美國讀博士的全獎是多少錢
去美國讀博士多少錢?
美國留學博士費用根據其就讀時間來計算,大概需要100萬元-150萬元不等的資金准備,這對於部分留學生而言,是難以承受的費用,但是好在美國讀博士如果能拿到全獎,則幾乎不需要任何費用了。很多在碩士期間拿不到獎的同學在申請博士學位的時候,都拿到全獎。除此之外,攻讀博士學位也可以申請半獎,顧名思義就是費用一半的解釋,這樣的話費用就會減少至50萬至75萬之間。
當然如果讀博能申請全獎,不僅學費、生活費不用擔心,甚至是來回機票都不用自己出,甚至如果節儉一點,連積攢下一些錢都是有可能的。而且申請博士全獎是不受專業限制的,無論是文理工科,還是商科都一樣。
另外,在美國留學生活期間,食宿費用也是相對額度較大的支出之一,按普通住宿、飲食計算而言,大約是五千美元,按人民幣計算的話大概在三萬元到四萬元不等;最後會產生的額外費用是跟留學專業學習領域相關的附屬費用,包括藝術類、電影類的一些工具、觀摩等,當然國內與美國之間的交通費用也是一筆不算小的支出,也是我們需要計算在內的。
當然,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消費習慣,都會有一定的差異出入。總之,保守估計美國留學博士費用大致在人民幣二十萬元至三十萬元左右。
❽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獎學金有多少
國家最高獎學金額8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
1、中國政府獎學金分為全額獎學金和部分獎學金。
2、中國政府全額獎學金內容如下:免交注冊費、學費、實驗費、實習費、基本教材費和住宿費;提供與中國學生同等的公費醫療服務;提供獎學金生活費和一次性安置補助費;
提供入學時由入境口岸城市至學校所在城市、漢語補習院校所在城市至專業院校所在城市,以及畢業時學校所在城市至出境口岸城市的火車硬座車票(乘坐通宵火車時為硬卧車票);獎學金生的國際旅費原則上由派遣方負擔。另有協議者按協議規定辦理。
3、獎學金生活費和一次性安置補助費,具體標准如下:本科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幣碩士研究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幣博士研究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1,400元人民幣漢語進修生獎學金生活費:
每人每月800元人民幣(具有大學畢業以上學歷者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幣)普通進修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1,100元人民幣高級進修生獎學金生活費:每人每月1,400元人民幣 上述各類獎學金生學習期限滿一學年者,入學時發給一次性安置補助費600元人民幣;學習期限不滿一學年者,入學時發給一次性安置補助費300元人民幣。
分類
中國政府獎學金按學生類別分為本科生獎學金、碩士研究生獎學金、博士研究生獎學金,漢語進修生獎學金、普通進修生獎學金和高級進修生獎學金,另外按項目分為長城獎學金、優秀生獎學金、HSK優勝者獎學金、外國漢語教外師短期研修項目和中華文化研究項目等。
研究生獎學金
2014年秋季學期起,將研究生普通獎學金調整為國家助學金,每年資助標准博士生不低於10000 元、碩士生不低於6000元;同時設立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崗位津貼資助力度。提高國家助學貸款最高限額。落實和完善鼓勵捐資助學的優惠政策。
❾ 博士生助學金一年最高13萬,是否太高了
一點也不高,應該的!
談及博士獎助,不少在讀博士都認為如今學校發放的助學金有點少。而從全國范圍看,上一次助學金上調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
2017年,全國的部屬高校博士生助學金從12000元上漲至15000元,地方高校從10000元漲至13000元,平攤到每個月就是1000元左右。
這一標準的確不算高,不少在讀博士只能依靠家裡的接濟以及兼職去完成學業。
而包括北大在內的不少高校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各自提升了博士補助的標准。
多所高校,大幅提升博士補貼
北大漲了多少?青塔人才找到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公布的博士研究生崗位體系,其中校長獎學金的獎助標准達到了每人7萬元/年。而對於更加常規的助教、思政崗位,北大的資助標准同樣不算低,達到了5.5萬/崗/年。
與直接發錢不同的是,北大的獎助學金需要履行相應的職責,比如北大法學院設助研崗位就需要每周工作不低於4小時,崗位獎學金可以比國家助學金高出3.4萬元/年。
也有不少高校在近幾年直接選擇提升兜底資助標准,例如華南理工大學在其博士生招生簡章中明確,博士生最低資助標准為58200元/年(在國家規定的15000元/年的基礎上增加了43200元),平攤到每個月將近5000元。而5000元完全可以覆蓋在廣州日常的開銷,這也意味著華南理工的博士生幾乎不用為生活發愁。
此外,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工科基金和科研基金的博士研究生基本獎助學金額度為5萬元/年。一些中部地區高校也將博士補貼上調至6000元以上/月。
差距不僅體現在學校之間,也體現在文理科之間。
與當前的就業市場的薪資待遇如出一轍,文科博士在助學金方面也與理工科博士有一定差距。
以南京大學為例,理工農醫科博士的最低助研費比基礎文科博士高出900塊。
面向在讀博士開展「學者計劃」無疑是全新的嘗試。可以預見的是,在北京大學的帶頭示範下,未來一定會有更多高校效仿、完善。
不過當下,相較於「學者計劃」,補助金能否上漲或許還是更多博士關心的問題。畢竟,錢似乎不應該成為他們科研路上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