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私池
⑴ ETH轉賬的2種方式的對比
web3j支持使用以太坊錢包文件(推薦)和乙太網客戶端管理命令來發起一筆交易。當你創建了一個擁有以太幣的賬戶後,你可以通過以下兩種交易機制,和以太坊網路(私網/公網)交易:
這里主要講一下 線下簽名交易(Offline transaction signing) 。線下簽名交易允許你使用web3j提供的錢包賬戶發起交易,你完全控制自己的私鑰,交易發送到網路上的其它節點並廣播。
線下簽名交易使用 RawTransaction 對象來完成,一共有如下幾步:
1、通過私鑰或密碼+錢包文件(keystore)來載入轉賬憑證Credentials
2、獲取發起轉賬賬戶的nonce 值,也就是第幾筆交易
3、創建 RawTransaction交易 對象
4、簽名 RawTransaction 對象,也就是對交易做簽名
5、發送交易( RawTransaction 對象)給節點處理。
6、獲取交易哈希值TxHash
以太坊實戰-再談nonce使用陷阱: https://blog.csdn.net/wo541075754/article/details/79054937
此外,還有一種簡單的轉賬方式
這種方式,不需要自己管理nonce。
這2種方式都是離線交易,先組裝交易,然後發送到鏈上。
參考:
https://docs.web3j.io/getting_started.html#transactions
https://www.jianshu.com/p/6650d2a3aea9
⑵ 以太坊多節點私有鏈部署
假設兩台電腦A和B
要求:
1、兩台電腦要在一個網路中,能ping通
2、兩個節點使用相同的創世區塊文件
3、禁用ipc;同時使用參數--nodiscover
4、networkid要相同,埠號可以不同
1.4 搭建私有鏈
1.4.1 創建目錄和genesis.json文件
創建私有鏈根目錄./testnet
創建數據存儲目錄./testnet/data0
創建創世區塊配置文件./testnet/genesis.json
1.4.2 初始化操作
cd ./eth_test
geth --datadir data0 init genesis.json
1.4.3 啟動私有節點
1.4.4 創建賬號
personal.newAccount()
1.4.5 查看賬號
eth.accounts
1.4.6 查看賬號余額
eth.getBalance(eth.accounts[0])
1.4.7 啟動&停止挖礦
啟動挖礦:
miner.start(1)
其中 start 的參數表示挖礦使用的線程數。第一次啟動挖礦會先生成挖礦所需的 DAG 文件,這個過程有點慢,等進度達到 100% 後,就會開始挖礦,此時屏幕會被挖礦信息刷屏。
停止挖礦,在 console 中輸入:
miner.stop()
挖到一個區塊會獎勵5個以太幣,挖礦所得的獎勵會進入礦工的賬戶,這個賬戶叫做 coinbase,默認情況下 coinbase 是本地賬戶中的第一個賬戶,可以通過 miner.setEtherbase() 將其他賬戶設置成 coinbase。
1.4.8 轉賬
目前,賬戶 0 已經挖到了 3 個塊的獎勵,賬戶 1 的余額還是0:
我們要從賬戶 0 向賬戶 1 轉賬,所以要先解鎖賬戶 0,才能發起交易:
發送交易,賬戶 0 -> 賬戶 1:
需要輸入密碼 123456
此時如果沒有挖礦,用 txpool.status 命令可以看到本地交易池中有一個待確認的交易,可以使用 eth.getBlock("pending", true).transactions 查看當前待確認交易。
使用 miner.start() 命令開始挖礦:
miner.start(1);admin.sleepBlocks(1);miner.stop();
新區塊挖出後,挖礦結束,查看賬戶 1 的余額,已經收到了賬戶 0 的以太幣:
web3.fromWei(eth.getBalance(eth.accounts[1]),'ether')
用同樣的genesis.json初始化操作
cd ./eth_test
geth --datadir data1 init genesis.json
啟動私有節點一,修改 rpcport 和port
可以通過 admin.addPeer() 方法連接到其他節點,兩個節點要要指定相同的 chainID。
假設有兩個節點:節點一和節點二,chainID 都是 1024,通過下面的步驟就可以從節點二連接到節點一。
首先要知道節點一的 enode 信息,在節點一的 JavaScript console 中執行下面的命令查看 enode 信息:
admin.nodeInfo.enode
" enode://@[::]:30303 "
然後在節點二的 JavaScript console 中執行 admin.addPeer(),就可以連接到節點一:
addPeer() 的參數就是節點一的 enode 信息,注意要把 enode 中的 [::] 替換成節點一的 IP 地址。連接成功後,節點一就會開始同步節點二的區塊,同步完成後,任意一個節點開始挖礦,另一個節點會自動同步區塊,向任意一個節點發送交易,另一個節點也會收到該筆交易。
通過 admin.peers 可以查看連接到的其他節點信息,通過 net.peerCount 可以查看已連接到的節點數量。
除了上面的方法,也可以在啟動節點的時候指定 --bootnodes 選項連接到其他節點。 bootnode 是一個輕量級的引導節點,方便聯盟鏈的搭建 下一節講 通過 bootnode 自動找到節點
參考: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32424
⑶ 國內eth還能挖魚池嗎
能。
根據此前「f2pool將於2021年12月31日前有序清退中國用戶」及「關於部分平台停止加密貨幣充值的提示」等公告,f2pool已於2021年12月14日00:00 UTC開始,根據資產類型及用戶停止挖礦時間對中國大陸用戶資產進行清退。請您及時請依照教程更新地址,以免發生收益不到帳且無法找回的情況。ETH資產清退已開始,您的余額將於近日支付,請留意帳戶資產變動。受到鏈上轉帳擁堵影響,我們已於12月14日00:00 UTC起上調ETH小額提幣轉帳手續費至0.003 ETH/筆,即調整小額提筆門檻為0.013 ETH。達到0.1ETH默認起付額的支付手續費不變,請您知悉。如有其他疑問,請及時通過f2pool客服渠道進行反饋。感謝您的支持與理解,f2pool將繼續為您提供可靠的挖礦服務。
根據官網給出的公告,現在魚池礦池暫時還沒有關閉中國用戶,所以大家短期內還是可以正常使用的,魚池F2Pool在國內是最早的礦池,曾經因為經營不善關閉了一段時間,大概是去年7月份吧,但不久又再次開業了。他們這一批不僅開礦池,還做礦機,魚池F2Pool礦池並未出現過特別大的安全事故,在安全性上有保障。
⑷ 國內eth十大礦池排名
1、 以太坊
它是全球領先的比特幣數據服務提供商和礦池和錢包解決方案提供商。從2015年開始,團隊從區塊瀏覽器等行業基礎設施入手,致力於構建各個子領域的新標准。品牌可以在錢包、礦池、行情、資訊等領域看到。
2、F2Pool
F2Pool 是中國最大的比特幣和萊特幣挖礦系統礦池之一。數據顯示,魚池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礦池,僅次於螞蟻礦池。
3、錢印
碧音成立於2017年11月,由原核心團隊打造。團隊的產品和技術輸出現在服務於全網大部分比特幣算力;兩年內打造了多個產品,跨越區塊鏈瀏覽器、礦池、錢包等多個垂直領域。碧音礦池是一個專業的礦池,支持所有主流幣種的挖礦。目前支持的幣種包括:BTC、BCH、BSV、ZEC、LTC、ETH、DCR、DASH、XMR。
4、火幣礦池
火幣礦池是全球首個集數字資產挖掘與交易於一體的礦池平台。它採用基於POW挖礦機制的全新分配模型FPPS。市場上大部分礦池採用傳統的PPS結算和分配模式。相比之下,火幣的FPPS模式降低了礦工的打包費,每個礦工可以增加5%左右的利潤。火幣礦池通過這一舉措,將其與其他礦池區分開來,吸引礦工入駐。
5、螞蟻礦池
螞蟻礦池是BitTaiwan利用大量資源開發的高效數字貨幣礦池。致力於為礦工提供更友好的界面、更完善的功能、更多的使用方面、更豐厚透明的收益。貨幣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螞蟻礦池是一個高效的數字貨幣礦池,致力於為礦工提供更友好的界面、更好的功能、更便捷的使用和更豐厚透明的收益。螞蟻礦池為多種數字貨幣提供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挖礦服務,支持PPS、PPLNS、SOLO等多種支付方式。
6、微比特
微比特是一家專業的數字貨幣技術服務商。其服務范圍包括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數字貨幣礦池、雲挖礦合約。成立於2016年5月,同年6月上線比特幣礦池,11月上線雲挖礦產品。 2017年3月,微比特獲得由BitTaiwan領投的2000萬元A輪融資,以拓展交易所業務。 6月,微比特即將上線數字貨幣交易平台。
7、58COIN&1THash
58COIN&1THash 是 58COIN 下的業務。 58COIN依靠礦池構建比特算力。這是58COIN與礦機廠商、礦池、礦主共同准備的一項新業務。用戶只需支付礦機費、電費、管理費即可享受穩定的挖礦服務。用戶可以隨時在後台查看。目前業務為礦機銷售及託管、礦機租賃及標准雲算力服務。
8、Binance 礦池
目前礦池格局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比特幣POW礦池,包括礦池、印幣、比特大陸旗下的螞蟻礦池;第二類是其他礦池,如以太坊礦池、Spark礦池;第三類是交易所礦池,如火幣礦池、OK礦池、幣安礦池。幣安作為新世界的「數字經濟操作系統」,在數字資產交易流通領域,在區塊鏈市場教育領域,在去中心化流通探索領域,資產流通平台在雲計算領域,在市場和數字資產大數據領域,在金融衍生品領域,等生態系統,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也創造了全球影響力。當然,對於區塊鏈和數字經濟領域的實體經濟,「雲算力平台」,即礦池,幣安也在極短的時間內創造了另一種「商業內涵」。
9、OKEXPool
在公布的數據中,OKExPool從2019年10月的市場份額約0%迅速發展為市場份額第六大的礦池。但是,在算力趨勢曲線上,OKExPool在2020年1月算力出現大幅下滑。有市場人士對PANews表示,推測OKExPool算力快速下滑的原因可能是加入了更加中心化的小礦場,目前還缺乏投資者加入算力結構。
雖然交易所普遍是礦池領域的新人,但交易所持有的礦池業務相對於傳統公司仍有一定的天然優勢。
10、BTC.TOP
Lybit礦池經過多年的穩定運行,最初是一個全網算力最大的私有礦池。現面向市場以太幣,誠邀所有礦工分享其技術帶來的挖礦收益。全新升級改版的樂比特礦池系統更加貼合客戶需求,內容更豐富,操作更簡單。
⑸ 如何看待以太坊ETH2.0
我個人不是特別看好以太坊2.0。
以目前以太坊的發展情況來看,以太坊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條公鏈,這點毫無疑問。伴隨著以太坊得進一步發展,我們會發現區塊鏈行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一、我先講一下關於目前以太坊的現狀。
以太坊在這一次牛市中非常亮眼,換而言之,這一次的牛市就是因為以太坊上面的應用而拉起的。目前的以太坊有幾個困境:第1個困境是交易費率太高,嚇跑了很多人。第2個困境是交易速度太慢,網路擁堵問題非常嚴重。第3個困境是交易相對繁瑣,其他公鏈顯然要優於以太坊。這正是以太坊需要破局的地方,當以太坊升級到2.0以後,這些問題都會相應解決。
⑹ ETH礦池停了怎麼辦
ETH礦池停了聯系礦主,重新開礦。可能是無法連接到礦池,20秒後重試。沒有網路,星火礦池又遭受了一波攻擊。ETH礦池拒絕的意思是就是在某個區塊的運算過程中,你的計算提交晚於其他人的或者你剛開始計算這個區塊已經運算完了,各個礦池都有差別在3%左右算作正常。
拓展資料:
1、礦池是說由於比特幣全網的運算水準在不斷的呈指數級別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無法在比特幣網路上獲取到比特幣網路提供的區塊獎勵。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後,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 Pool)。
2、在此機制中,不論個人礦工所能使用的運算力多寡,只要是透過加入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無論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資料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貢獻來獲得少量比特幣獎勵,亦即多人合作挖礦,獲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依照貢獻度分享。截止2019年1月,全球算力排名前五的比特幣礦池有:BTC.com 、Poolin、AntPool、slush pool、、F2Pool,全球約70%的算力在中國礦工手中。
3、在中本聰論文描述的比特幣世界中,全網平均每10分鍾產出一個區塊,每區塊包含50(現在是12.5,比特幣每四年左右減半一次)個比特幣,而一個區塊只可能被某個幸運兒挖走,直接擁有裡面的50(現在是12.5,比特幣每四年左右減半一次)比特幣,其他人則顆粒無收,挖到的概率與礦工投入的設備算力大小成正比。這就註定了如果比特幣挖礦參與人數龐大且分散到一定程度後,挖到比特幣的概率將無限接近於零,跟中彩票差不多。或許投入一台礦機挖礦,按照概率,要5~10年才能開採到一個區塊,這使比特幣挖礦陷入尷尬境地,讓普通人幾乎沒有參與的可能。
⑺ 關於以太坊ETH合並的錯誤觀點理清
隨著合並的臨近,越來越多的文章在向人們發出信號:它確實快要臨近了。這也帶來了和 PoS 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的討論,人們在反復討論著同樣的話題和同樣的誤解。在上周 Kiln 測試網成功合並時,我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這一狀況,今後我們還會看到更多類似的東西,所以我將一些常見的問題、觀點歸納如下。
每當看到有人提出這些觀點時,我就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我希望大家也可以這樣做。如果本文存在一些紕漏,還望斧正或提出補充建議。
什麼是合並?
更多的信息可以在 ethmerge.com 上找到,所以本部分將簡單介紹。
在合並之後,Ethereum 將採取 PoS(股權證明)而不是 PoW(工作量證明)共識。合並並非「ETH 2.0」、也不存在「ETH 2.0」,這已經是一個過時的術語。
如果是 ETH 持有者,則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合並後你仍將持有相同數量的 ETH,沒有「ETH2 幣」,也不需要進行任何遷移。一切都完全相同,只有共識機制發生了變化。
之所以被稱為「合並」,是因為 ETH 將信標鏈(共識層)與現存的鏈(執行層)合並,並拋棄了執行層的 PoW 部分。
解釋一下,「共識」只是一個花哨的詞彙,其含義是指如何對交易進行排序並保證安全性。PoW 和 PoS 都是實現共識的不同手段。
PoW:"打亂區塊順序的成本太高了,因為按規則辦事更劃算。"
PoS:「擾亂區塊順序的成本太高了,因為如果我這樣做就會失去我抵押的所有錢。」
由於只是共識機制的改變,PoS 本身並不會大幅降低 Gas 費用。
為什麼合並?
降低安全成本,因為達成共識所需的能源更少。
對於 PoW 來說,收益需要為礦工使用的所有硬體和能源買單,否則將無人再去挖礦。這就需要大量發行並迅速賣出 Ethereum 以換取法幣來支付賬單。
而 PoS 則不然,PoS 只需要支付給投機者一些收益,讓人們願意存入資本,而不是直接投資到其他地方。除了一台普通的電腦和互聯網連接之外,並不需要支付大額賬單。所以收益率只需要反映所涉及的機會成本和風險。
更具可持續性。
一條鏈的安全性基本上與它的市值成正比。無論是 PoW(更高價值的 Token 獎勵 = 更有理由按規則行事 = 更多的礦工 = 更難以破壞共識)或 PoS(更高價值的抵押 Token = 更有理由按規則行事以避免失去抵押品)都是如此。
新發行的 Token 本質上是將價值從所有持幣人身上轉移走,並重新分配給特定的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將這些 Token 賣出可以從網路中提取價值。
這為未來的許多擴容解決方案打開了大門:數據分片、無狀態、輕客戶端等等。
通過分離執行層和共識層,這將有助於降低未來的代碼復雜性。
安撫環境和 游戲 玩家當然是一個積極的副作用,但這並非是切換到 PoS 的主因。切換更多是由於外部因素導致的,Ethereum 作為一個協議並沒有對整個網路太多的控制權,例如能源生產、GPU 供應鏈等等。
何時合並?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日期。綜合各方面的原因,開發者和社區對 6 月中旬合並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目前仍在測試之中,在開發人員完全確信不會出現錯誤之前,不會進行合並。
我個人不把希望寄託在 6 月,但我認為至少也會在夏季完成,除非在測試過程中出了極大的問題。例如,出現一個需要幾周時間來修復的關鍵錯誤,或者規範本身存在需要幾個月時間來修復的漏洞。
難度炸彈被設置在 6 月,所以無論屆時是否進行合並,都將進行一次硬分叉。
建議將 wenmerge. com 存入書簽,以便快速查看測試網合並的最新預估。
流傳已久的錯誤觀點
觀點:「你這個白痴!開發團隊會像過去一樣拖延,早在數年前他們就應允合並了,但至今仍未兌現。」
首先是一些說明:現在仍未宣布正式的合並日期,此前也從來宣布過。一個本就不存在的最後期限,何來的拖延之說呢?
類似於「將在 2018 年轉換為 PoS」的說法來自於極端樂觀的態度,並且低估了 PoS 設計的復雜性和從 PoW 到 PoS 的安全過渡的復雜性。此前開發者所做的工作相當於部分完成了 Casper FFG 規范(一個混合 PoW 和 PoS 的機制),但它最終被廢止了。現狀已經存在很多不同了:
經過多年的研究、對潛在的攻擊方向進行分析,現在擁有一個完整的協議規范。
客戶端已經實現,現在只差測試尚未進行。
合並時所有人都在工作,除了合並外沒有其他工作。合並所需的必要步驟都已完成。這甚至不是「他們已經完成了像 EIP1559 這樣復雜的內容,所以現在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合並上」,而是:「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合並上」。不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因為開發者需從事其他內容的工作而導致合並再次被推遲。在合並完成之前,他們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PoS 實際上正在以信標鏈的形式運行。這意味著以太坊的 PoS 已經在生產環境中進行了一年多的測試(在一定程度上),目前有超過 1000 萬 ETH 在運行。它只是還沒有為執行層生產區塊而已。
觀點:「數以百萬計的質押 ETH 將在解鎖的那一刻崩盤。」
可以肯定的是,會有大量的鎖倉者想要最終獲利,尤其是那些在 32 個 ETH 僅價值 1 萬美元時就鎖定了 ETH 的人。但從一角度來看,還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
合並並不會解鎖任何 ETH。解鎖將在合並後的第一次硬分叉中進行,可能是 6-8 個月後。這意味著數個月內都將沒有 PoW 方式增發的 ETH(約 13000 ETH/天)被拋售,也沒有 PoS 增發的 ETH 進入流通。
就像存 ETH 要排隊一樣,取 ETH 也要排隊。假設發生大規模拋售事件,每個人都將處於排隊之中,以每天 1125 名的速度依次解鎖。所以不存在 "開閘放水 "的時刻。每個人解凍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一年的時間里,每天有約 38000 個 ETH 進入流通領域(大約是日均量的 1%)。
合並後,驗證者也將開始收到費用獎勵,有預估表明收益率或將翻倍。現在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排隊等待進入質押。他們既然可以接受 5% 的 ETH 收益率,我不認為他們會在收益率變成 10% 的時候放棄存入。
到目前為止,抵押所涉及的最大風險是合並本身。一些災難性的事情可能會導致合並出錯,盡管存在這種風險、盡管 ETH 被鎖定到一個未知的未來日期,但人們已經鎖定他們的 ETH 一年多了。有多少人或機構還願意袖手旁觀、等待這種風險消失後再進入呢?
抵押者退出就意味著更少的驗證者,這意味著對不退出的抵押者有更高的獎勵。這也意味著更能激勵其他之前未投資的人開始投資......
當然,這是加密世界,讓加密歸於加密。合並將帶來興奮和波動,可能會出現「sell the news」的跌幅,誰又知道呢?我不會假裝預知未來,但在我看來,更多的 ETH 可能會流入、而不是流出鎖倉。
觀點:「如果 PoS 這么好,Ethereum 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這樣做呢?」
PoW 很容易概念化並實現,PoS 則不然。當我們回到 2014 年,PoS 尚是一個仍在研究的理論概念,只有一些區塊鏈實施了它的某種特定版本。
在考慮實施 PoS 之前,需要從研究角度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PoS。每個 PoS 區塊鏈都有自己的 PoS 規范,在各方面都有優缺點,所以這並非是「這個鏈做到了,為什麼 Ethereum 不能做同樣的事情」這樣簡單。
以一個 PoW 鏈作為開始,讓任何人都可以在無需許可的條件下開采 crypto,這讓 crypto 的分發機制比那些最初就是 PoS 的鏈要好得多。因為那些鏈從最初就是 PoS,這樣必須決定如何分配初始 crypto,而不是無需許可的分發 Crypto。
Ethereum 存在預挖、預售,但經過多年的換手,現在已經稀釋到一半左右,使其分布更接近 BTC 的分布。所以在 2022 年,當 ETH 作為流動性極強且易於獲得的資產時,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觀點:「這實際上只是在多年努力後最後一次坑害礦工的伎倆。」
從第一天起,PoS 就是最終的目標,每個人在挖礦時都知道它早晚有一天會結束。這里並沒有什麼不公正的事情發生。
經濟因素勝過任何形式的礦工對鏈的忠誠度。你可以把一條鏈看作是一個企業,把礦工看作是雇員。
礦工/雇員已經為他們提供的服務(即安全共識)獲得了區塊獎勵。工資由僱主支出,它來自於稀釋現有持幣者的價值。
礦工流向提供獎勵最高的鏈,如果有另一個可由 GPU 開採的 crypto 可以提供更多的獎勵,大多數礦工會立即拋棄 Ethereum。
類似地,如果驗證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完成它所需要的服務,那麼 Ethereum 將支付更少的費用。
這並不完全是排他性的。礦工也可以 ETH 的持有者,以及區塊鏈的使用者。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成為抵押者並獲取抵押獎勵。
觀點:「如果挖礦沒有花費現實世界的能源,則這枚 crypto 就不再具有內在價值。」
我不太相信這種說法。反復計算哈希值直到找到一個符合任意要求的哈希值,這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我的意思是,PoW 的區塊鏈其工作是通過解密來完成的,但這並不意味著解密本身就能為世界帶來價值。提高一個 Crypto 的挖礦難度並不會神奇地讓每個人都變得更富有,它只會讓挖礦的利潤降低(當然,如果對這種 Crypto 的需求量也上升則不然)。
在我看來,一個幣的價值最終來自於供給和需求,而需求來自於區塊空間的價值。無論 ETH 是由礦工還是鎖倉者生產的,人們都需要 ETH 來購買區塊空間。當然,礦工越多,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越高,這進一步增加了區塊空間的價值主張,這是一個正反饋循環,但反饋循環也存在於 PoS 的 Ethereum 中,它也同樣酷。
觀點:「PoS 是中心化的不二法門。」
PoS 與 PoW 基本相同,但又存在差異。「更好」或「更壞」只取決於你的看法。在我看來,PoW 實際上只是 PoS 的額外步驟。
Ethereum 作為一個社區高度重視去中心化,任何潛在的中心化趨勢都會被研究團隊注意到並提出緩解的方法,即使是以其他重要的東西為代價,就比如可擴展性(保持低 Gas 限制以便更多的節點可以參與其中,即使這會導致擁堵和高費用)。
盡管目前存在一些缺點,但去中心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目前有許多中心化的拐杖從長遠來看是需要消失的。我個人認為,想出一大堆東西來解決某個問題比「放棄並說因為某問題而不能做」要吸引人得多。
Ethereum 的 PoS 有一些有趣的設計經常被忽視。單個驗證器癱瘓、搗亂或直接攻擊網路都不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而一千個驗證器同時這樣做則會受到更嚴重的懲罰。
這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擁有數千個驗證者的大型企業,為了你自己的利益,應該把它們去中心化,避免使用雲主機、使用不同的客戶端等等。當然,資本仍然是集中的,但至少故障點是去中心化的,這對網路的整體 健康 是有利的。
與依靠中心化攤銷成本的大型礦業相比,通過能源更容易發現 PoW 挖礦並被當局關停。在全世界范圍內移動采礦設備是很難的,但鎖倉則不需要,不需要消費級設備以外的任何額外硬體。
觀點:「PoS 實際上就是『越有錢賺得越多』。」
是的。不幸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財富高度不平等的世界。blockchain 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可這也是 PoW 的真實情況。誰有錢誰就可以買更多的礦機、賺更多的錢。在礦業,投資回報率也在隨著規模經濟的發展而變得更好。集中式的采礦作業可以獲得更好的硬體折扣、並搬到電力便宜的地方。獨立小礦工在現實中根本無法與之競爭。有了 PoS,每個人都能按比例獲得相同的收益,無論他們的股份是 10 美元還是 1000 萬美元。
它可能是中心化,但那些大的采礦業務沒有理由攻擊網路並削弱它,因為他們在基礎設施上投入了數百萬美元。所以……或許你對大型中心化主體的存在沒有意見,只是對他們在網路中存在巨大利益而不滿?
觀點:「存款被動產生利息,這是在無中生有地印錢?這簡直就是中央銀行和法幣的翻版!」
驗證者仍在進行著「工作」:創建區塊和驗證其他區塊。只是這些工作完全由 blockchain 達成共識所需的實際有用的工作組成,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計算哈希值。
這並不是真正的 "憑空印出的免費的錢",這些資金仍然有成本,它們只是比能源賬單更抽象、更不直觀而已。他主要存在於下面幾個成本:
機會成本:如果另一項投資能給你帶來更好的收益,為什麼還要賭?
流動性差:從你存款的那一刻起資金就被鎖定了。你需要排隊等待你的驗證器激活,而當你取款時,又要排隊才能取回。
固有風險:這仍然是一個相當新事物,可能會出現問題:一個關鍵錯誤、網路被攻擊、你的抵押物受損等等。
波動性:這仍然是一種不穩定的資產,如果你以本國法幣計價,那麼使用一種可能一夜之間下跌 30% 的資產來獲取 5% 的收益率並不是那麼好。
維護:驗證者需要維護驗證器、更新軟體等,以此來確保 100% 的正常運行時間。
這就是它有趣的地方:越多的鎖倉者、每人的獎勵就越低。這也意味著所有成本都將交由市場本身定價。如果質押收益率太低,那麼獎勵就不能證明成本的合理性,人們就會撤出並投資於其他地方,這一舉動會使收益率回升。同樣,如果收益率太高,也會吸引更多的資本使收益回落。
就通貨膨脹而言。假設市場認為 5% 是理想的收益率,其中 3% 來自增發。這樣算下來,每年大約有 3000 萬個 ETH 被抵押,將發行 90 萬個新 ETH。在總供應量為 1.2 億 ETH 的情況下,通貨膨脹率為 0.75%。只要 Gas 費用高於 23gwei,EIP1559 燃燒的 ETH 就將超過這一數量。我要強調的是,Ethereum 很快就會成為一種帶有收益的通縮資產。
「ETH 一直沒有供應上限,且他們一直在改變貨幣政策。」
多年來,Ethereum 的目標一直是「確保網路安全的最低可行發行量」,將網路安全置於控制供應上限之上。對貨幣政策的任何更新都沒有增加供應通貨膨脹。從第一天起低通脹率就一直是目標。
一旦 EIP1559 的燃燒率與發行率相匹配,就會有一個作為有效供應上限的平衡點——再次由市場力量決定對 Ethereum 區塊空間的估值。
並不存在一個 "Ethereum 中央銀行 "任意調整利率並向親信印鈔。市場本身決定了有多少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並不存在一個可以像中央銀行控製法幣通貨膨脹率那樣的實體控制 Ethereum。
觀點:「巨鯨有足夠的錢來接管和改變 游戲 規則,並打擊誠實的鎖倉者。」
不,Ethereum 沒有任何形式的鏈上治理。
協議更新是社區的努力(Layer 0),你不需要鎖倉 ETH 來提出不良的提案、參與協議更新。
這一過程與 PoW 完全相同。即使你擁有 99% 的算力,你也不能在沒有私鑰的情況下進行無效的交易、竊取他人資產、改變協議規則,或者除了重組區塊之外真的做些什麼。1% 的誠實節點將拒絕任何不遵守規則的區塊,你將在一個無效的/無用的鏈上挖礦。現在把「哈希算力/挖礦」換成「質押金額/鎖倉」,PoS 也是如此。不過不同的是,被發現重組區塊的人將被銷毀他們的整個權益,而鏈不能完全摧毀采礦機。
簡單地說,這涉及到大量的 ETH。在合並之前高達 1000 萬計數的 ETH,約合 300 億美元。鎖倉的 ETH 數額和 ETH 的價值預計都會上升,所以攻擊變得越來越不可能,因為做一次攻擊所涉及的經濟成本太高了。而且如果攻擊來自外部行為者,他能夠獲得這么多 ETH 就是很荒謬的,你在哪裡能買到 1000 萬 ETH 來擁有 51% 的股份?
觀點:「32 個 ETH 太多了,普通人沒有這么多錢。」
我同意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之所以有這么高的數字,是因為它必須落在一個技術的平衡點上:它必須低到有充足的驗證者來保證鏈的安全,但又要高到避免驗證者太多以使鏈的開銷膨脹。
從技術角度來看,有一大問題涉及到 32ETH,當時 32ETH 價值約 7000 美元。2017 年的早期曾有人甚至建議最低超過 1000ETH。
值得慶幸的是,就像礦池的存在一樣,也有鎖倉池,允許用戶以小金額參與鎖倉。這歸功於像 RocketPool、Secret Shared Validators 這些使用智能合約的無許可、去中心化的非託管協議。而且由於上面提到的二次懲罰,我相信從長遠來看,去中心化的鎖倉操作會比中心化的要好。像 Rocket Pool 這樣的協議最好被看作是基礎鎖倉的高級抽象,而不是 "只是一個鎖倉池"。
觀點:「PoS 還沒有被證明,而我們知道 PoW 是有效的。」
這實際上是完全公正,顯然我們無法真正的反駁這一點,只有時間會證明。只是我認為在 Ethereum 正在轉向 PoS 的背景下,這是無關的。如果你不相信它,就不要參與/投資它。我個人相信一個長期可持續的 PoS Ethereum,但即使如此,我也樂於見到 bitcoin 繼續沿用它的 PoW。
這都是我們一生中偉大的 crypto 實驗的一部分。PoS Ethereum 要麼只是一陣風,失敗直至默默無聞,要麼將成功地創造出能夠超越人類的怪物般的強大網路。
我在 bitcoin 和 Ethereum 中看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優先考慮去中心化是關鍵。盡管兩者的理念大不相同,但我很高興能同時擁有這兩種東西,以真正看到長期的價值。
⑻ eth國外大型礦池排名
1、火花池(火花池)哈希速率:54.91 TH/s池份額:33.6%付款方式:PPS+成本:1%
2018年建立了中國最大的礦坑。在中國、東南亞、台灣省、韓國和日本,Ethereum中有五個用於挖掘的伺服器。挖掘採用Ethash演算法進行,獎勵按照PPS+系統實現,結合了PPS和PPLNS的優點:你獲得了添加區塊的代幣,每個份額可以單獨分配。他們每天在世界協調時15:30/格林尼治時間+8(新加坡時區)付款。最低提款金額為0.1歐元,傭金為1%。
2、醚胺哈希速率:39 TH/s池份額:23.6%付款方式:PPLNS成本:1%
邰方礦工中最受歡迎和喜愛的礦坑之一。礦池是匿名的,不需要任何注冊。與SparkPool不同,它在美國、歐洲和亞洲都有伺服器。最低限額是可調整的——你可以將其設置為最高10以太元,最低0.05以太元,以便更頻繁地收到付款。
3、F2Pool哈希速率:16.9 TH/s池份額:10.4%付款方式:PPS+成本:2.5%
在數十種加密貨幣中,這個巨大的多貨幣礦池還提供了以太琴的開采。礦池運營近7年,以其可訪問性和良好的界面吸引了大量用戶。Ethereum的挖掘伺服器僅位於歐洲和中國。最低提款金額為0.1歐元,每股支付加方法收取的費用為2.5%。
4、納米醇哈希速率:14.3 TH/s池份額:8.8%付款方式:PPLNS成本:1%
自2015年開始運營的集體密碼貨幣礦池是Ethereum礦業領域的領導者之一。我們可以指出的主要特點包括:無需注冊,相對較低的采礦傭金和雙重開采-能夠同時開采兩種貨幣。退出閾值范圍從0.05埃居到20埃居。
5、MiningPoolHub哈希速率:4.6 TH/s池份額:2.9%付款方式:PPLNS成本:0.9%
這是一個多貨幣礦池,你可以在這里開采30種加密貨幣,包括Ethereum。礦池自2014年開始運營,並在2018-2019年的熊市中成功挺過。礦池的殺傷功能是市場上成本最低的。自動切換演算法是另一個很棒的功能,讓用戶可以一次挖掘同一個演算法的多個代幣,從而獲得最大的利潤。這些伺服器位於亞洲、北美和歐洲。
⑼ ETH幣是騙局嗎ETH幣怎麼買
ETH幣是騙局,是騙子們專門給自以為買了騙子們發行的數字貨幣就可以賺大錢的韭菜們而發行的,ETH幣要在騙子們開的交易所購買!
⑽ ETH銷毀機制銷毀的是誰的ETH
銷毀的是進入黑洞地址的,或者是代幣發行者未流入市場或持有的ETH。代幣銷毀(Coin Burning),就是將代幣從流通中永久性去除。換句話說,被銷毀的代幣相當於被永久性凍結,再也無法流入市場。
拓展資料:
一,如何實現代幣銷毀呢?
最常見的方法是將代幣打入黑洞地址。黑洞地址(Eater Address)是指丟了私鑰,或是無法確定其私鑰的地址,這些地址就像黑洞一樣,只進不出,任何 Token 打到黑洞地址里就幾乎不可能再轉出來進入市場流通了。
截止今天,上面提到的比特幣黑洞地址里有約 13.2BTC,以太坊黑洞地址里有約 7780ETH。
二,看到這么多幣,不知道你有沒有心動?有人或許會問,我可以破解從而「偷」出裡面的幣嗎?
我們知道,私鑰生成公鑰,公鑰生成地址,但地址是無法反推出私鑰的。要想「偷」,就只能暴力破解,即拿私鑰一個一個地試。在《比特幣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一文中,白話區塊鏈介紹過暴力破解的難度:
在比一個地球的沙子數量還要多「10的37次方」倍的比特幣私鑰集里,一個一個地試,破解出某個地址對應的私鑰,簡直比大海撈針還難。
這就是為什麼上文提到任何 Token 打到黑洞地址里就幾乎不可能再轉出來進入市場流通了。
三,為什麼要進行代幣銷毀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項目採用的是 PoB 共識機制。PoB(Proof of Burn),燃燒證明機制,即通過銷毀加密貨幣來證明用戶對網路的投入,從而獲得「挖礦」以及驗證交易的權利。燃燒(銷毀)得越多,擁有的(虛擬)算力就越大。
2、減少流通量,從而提高 Token 價值。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供給減少,價格會上升。某些項目會通過銷毀代幣的方式,減少市場上的流通量,從而給代幣增加價值,比如幣安、火幣都會定期銷毀一部分平台幣。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可能會進行代幣銷毀,比如說用戶誤操作或是有意將代幣打入黑洞地址,或是某些項目智能合約默認的 Gas 燃燒地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