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web3ethsubscribe

web3ethsubscribe

發布時間: 2023-02-25 02:48:59

㈠ Python3 使用Web3.py查詢以太坊賬戶余額

from web3 import Web3

def QuerryBalanceETH(accounts):

    w3 = Web3(Web3.HTTPProvider('https://mainnet. infura .io/v3/ {此處設置自己託管賬戶ID} '))

    #accounts = w3.eth.accounts

    balance = w3.eth.getBalance(accounts,'latest')#latest表示使用區塊鏈中最後一個塊的狀態,也就是最後的余額

    print('balance@latest => {0}'.format(balance))

    return balance

1、什麼是Infura?

專業一點講,Infura是一種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產品,目的是為了降低訪問以太坊數據的門檻。

通俗一點講,Infura就是一個可以讓你的dApp快速接入以太坊的平台,不需要本地運行以太坊節點。

從程序員的角度講,Infura就是一個Web3 Provider,背後是負載均衡的API節點集群。使用它的好處就是,你永遠不必擔心連接的節點失效的問題,Infura會管理好這一切。

除此之外,Infura還可以很方便地接入IPFS,這是另外一個話題,這里就不討論了。

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Infura目前是免費的。

2、如何使用Infura?

使用Infura首先需要注冊一個賬戶,訪問官網 https://infura.io ,點擊注冊並提供一個郵箱,會收到一封郵件,點擊郵件中的鏈接激活就可以了,然後你就會看到下面的界面:

點擊右上角的黑色按鈕,創建新項目,就可以生成你專屬的Project ID了(左邊的紅框)。

參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TurkeyCock/article/details/85103434

㈡ 以太坊中的國際銀行賬號iban

簡單地說,以太坊中的iban賬號是以太坊為了和傳統的銀行系統對接而引入的概念,web3.js中提供了以太坊地址和iban地址之間的轉換方法。

iban這個概念源於傳統的銀行系統,其英文全稱為 International Bank Account Number ,即國際銀行帳號。iban的作用是為全球任意一家銀行中的任意一個賬戶生成一個全球唯一的賬號,以便進行跨行交易。一個iban賬號看起來像這樣:

iban地址最多可以包含34個字母和數字,其中的字母大小寫不敏感。在iban
中包含以下信息:

以太坊引入了一個新的IBAN國別碼:XE,其中E代表Ethereum,X代表非法幣(non-jurisdictional currencies)。同時,以太坊提出了三種BBAN的編碼格式:direct、basic和indirect。

direct編碼方案中的BBAN為30個字母/數字,只有一個欄位:賬戶編號。例如,以太坊地址 轉換為direct方案的BBAN賬號,就得到 。

可以使用web3.js中的 web3.eth.Iban.fromEthereumAddress()
方法來執行這一轉換:

basic編碼方案與direct方案的唯一區別在於,其BBAN長度為31個字母/數字,因此該方案不兼容IBAN。

indrect編碼方案中的BBAN長度為16個字母/數字,包含三個欄位:

例如,一個採用indrect編碼方案的以太坊iban賬號,看起來是這樣:

前面的 XE 表示國別碼, 81 為校驗和,後面的16個字元就是indrect編碼的BBAN,其中:

如前所述,使用 web3.eth.Iban.fromEthereumAddress() 方法,可以將一個以太坊地址轉換為direct編碼方案的iban賬號。與之對應的,可以使用 web3.eth.Iban.toAddress 方法,將一個採用direct編碼方案的iban賬號,轉換回以太坊地址。例如:

iban賬號中的校驗和用來幫助核驗一個給定字元串是否為有效的iban賬號。可以使用web3.js中的 web3.eth.Iban.isValid()
來進行執行校驗。例如:

原文: http://blog.hubwiz.com/2018/06/03/ethereum-iban/

㈢ 【ETH錢包開發03】web3j轉賬ETH

在之前的文章中,講解了創建、導出、導入錢包。
【ETH錢包開發01】創建、導出錢包
【ETH錢包開發02】導入錢包

本文主要講解以太坊轉賬相關的一些知識。交易分為ETH轉賬和ERC-20 Token轉賬,本篇先講一下ETH轉賬。

1、解鎖賬戶發起交易。錢包keyStore文件保存在geth節點上,用戶發起交易需要解鎖賬戶,適用於中心化的交易所。

2、錢包文件離線簽名發起交易。錢包keyStore文件保存在本地,用戶使用密碼+keystore的方式做離線交易簽名來發起交易,適用於dapp,比如錢包。

本文主要講一下第二種方式,也就是錢包離線簽名轉賬的方式。

交易流程
1、通過keystore載入轉賬所需的憑證Credentials
2、創建一筆交易RawTransaction
3、使用Credentials對象對交易簽名
4、發起交易

注意以下幾點:

1、Credentials
這里,我是通過獲取私鑰的方式來載入 Credentials

還有另外一種方式,通過密碼+錢包文件keystore方式來載入 Credentials

2、nonce

nonce是指發起交易的賬戶下的交易筆數,每一個賬戶nonce都是從0開始,當nonce為0的交易處理完之後,才會處理nonce為1的交易,並依次加1的交易才會被處理。

可以通過 eth_gettransactioncount 獲取nonce

3、gasPrice和gasLimit
交易手續費由gasPrice 和gasLimit來決定,實際花費的交易手續費是 gasUsed * gasPrice 。所有這兩個值你可以自定義,也可以使用系統參數獲取當前兩個值

關於 gas ,你可以參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
以太坊(ETH)GAS詳解

gasPrice和gasLimit影響的是轉賬的速度,如果gas過低,礦工會最後才打包你的交易。在app中,通常給定一個默認值,並且允許用戶自己選擇手續費。

如果不需要自定義的話,還有一種方式來獲取。獲取以太坊網路最新一筆交易的 gasPrice ,轉賬的話, gasLimit 一般設置為21000就可以了。

Web3j還提供另外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轉賬以太幣,這種方式的好處是不需要管理nonce,不需要設置gasPrice和gasLimit,會自動獲取最新一筆交易的gasPrice,gasLimit 為21000(轉賬一般設置成這個值就夠用了)。

這個問題,我想是很多朋友所關心的吧。但是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有講解這方面的博客。

之前問過一些朋友,他們說可以通過區塊號、區塊哈希來判斷,也可以通過Receipt日誌來判斷。但是經過我的一番嘗試,只有 BlockHash 是可行的,在web3j中根據 blocknumber 和 transactionReceipt 都會報空指針異常。

原因大致是這樣的:在發起一筆交易之後,會返回 txHash ,然後我們可以根據這個 txHash 去查詢這筆交易相關的信息。但是剛發起交易的時候,由於手續費問題或者乙太網絡擁堵問題,會導致你的這筆交易還沒有被礦工打包進區塊,因此一開始是查不到的,通常需要幾十秒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獲取到結果。我目前的解決方案是輪詢的去刷 BlockHash ,一開始的時候 BlockHash 的值為0x00000000000,等到打包成功的時候就不再是0了。

這里我使用的是rxjava的方式去輪詢刷的,5s刷新一次。

正常情況下,幾十秒內就可以獲取到區塊信息了。

區塊確認數=當前區塊高度-交易被打包時的區塊高度。

㈣ 歐易交易所怎麼轉賬到web3

歐易交易所轉賬到web3方法步驟:
第一步:點擊「轉賬匯款」-「境外外匯匯款」菜單,進入境外外匯匯款頁面。

第二步:選擇匯款賬戶及子賬戶,確認或修改匯款人拼音/英文名稱,輸入匯款人地址。

第三步:輸入收款人賬號、姓名、地址、開戶行SWIFT代碼或地區清算 代碼+開戶行名稱+開戶行地址(或調用「收款人名冊」相關信息)。

第四步:輸入匯款金額,選擇收支申報交易編碼,選擇收款人常駐國家。確認或修改申請人手機號碼。

第五步:點擊「下一步」按鈕,進入匯款信息確認界面。

第六步:確認匯款信息,點擊「確認」按鈕。驗證網銀安全工具。
驗證通過,現實匯款受理成功頁面。

㈤ 什麼是Web3

中心化幫助數十億人上網,並創建了穩定、強大的基礎設施。與此同時,少數中心化實體在大片互聯網上佔有一席之地,單方面決定應該允許什麼和不應該允許什麼。

Web3 是解決這個難題的答案。Web3 不是由大型科技公司壟斷的互聯網,而是去中心化,並由其用戶構建、運營和擁有。Web3 將權力掌握在個人而非公司手中。在討論 Web3 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我們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大多數人認為互聯網是現代生活的持續支柱——它是被發明出來的,從那以後就一直存在。然而,我們大多數人今天所知道的互聯網與最初想像的完全不同。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將互聯網的短暫歷史分成鬆散的時期是有幫助的——web 1.0 和 web 2.0。

1989 年,在日內瓦的 CERN,Tim Berners-Lee 正忙於開發後來成為互聯網的協議。他的想法?創建開放的、分散的協議,允許從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共享信息。

互聯網的第一次誕生,現在被稱為「Web 1.0」,大約發生在 1990 年到 2004 年之間。Web 1.0 上的互聯網主要是公司擁有的靜態網站,用戶之間的互動幾乎為零——個人很少生產內容——導致它被稱為只讀網路。

隨著社交媒體平台的出現,Web 2.0 時期開始於 2004 年。Web 不再是只讀的,而是演變為可讀寫的。公司不再向用戶提供內容,而是開始提供平台來共享用戶生成的內容並參與用戶與用戶的交互。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上網,少數頂級公司開始控制網路上產生的不成比例的流量和價值。Web 2.0 也催生了廣告驅動的收入模式。雖然用戶可以創建內容,但他們並不擁有它或從它的貨幣化中受益。

「Web 3.0」的前提是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 在 2014 年以太坊推出後不久創造的。 Gavin 提出了一個解決許多早期加密貨幣採用者認為的問題的解決方案:互聯網需要太多的信任。也就是說,今天人們知道和使用的大多數互聯網都依賴於信任少數私營公司來為公眾的最大利益行事。

Web3 已成為一個包羅萬象的術語,代表了一個新的、更好的互聯網的願景。Web3 的核心是使用區塊鏈、加密貨幣和 NFT 以所有權的形式將權力交還給用戶。 2021 年 Twitter 上的一篇帖子 說得最好:Web1 是只讀的,Web2 是讀/寫的,Web3 將是讀/寫/擁有的。

盡管提供一個嚴格的定義 Web3 是什麼具有挑戰性,但有一些核心原則指導它的創建。

盡管 Web3 的殺手級功能不是孤立的,也不適合整齊的類別,但為簡單起見,我們嘗試將它們分開以使它們更易於理解。

Web3 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讓您擁有數字資產的所有權。例如,假設您正在玩 web2 游戲。如果您購買游戲內物品,它會直接與您的帳戶綁定。如果游戲創建者刪除您的帳戶,您將丟失這些物品。或者,如果您停止玩游戲,您將失去投資於游戲內物品的價值。

Web3 允許通過 非同質化的代幣 (NFT) 直接擁有所有權。其他人甚至游戲的創造者,都沒有權力剝奪你的所有權。而且,如果您停止玩游戲,您可以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或交易游戲內你的物品並收回它們的價值。

平台和內容創作者之間的權力動態是嚴重失衡的。

OnlyFans 是一個用戶生成的成人內容網站,擁有超過 100 萬內容創作者,其中許多人使用該平台作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2021 年 8 月,OnlyFans 宣布了禁止色情內容的決定。該公告在平台上的創作者中引發了憤怒,他們認為他們幫助創建了一個平台現在卻被這個平台被剝奪了收入。在強烈反對之後,這個決定很快被推翻。盡管創作者贏得了這場戰斗,但它突顯了 Web 2.0 創作者的一個問題:如果你離開一個平台,你就會失去聲譽並追隨你的人。

在 Web3 上,您的數據位於區塊鏈上。當您決定離開一個平台時,您可以將您的聲譽帶走,將其插入另一個更符合您的價值觀的介面。

Web 2.0 要求內容創建者信任平台而不是更改規則,但抵抗審查是 Web3 平台的原生特性。

傳統上,您將為您使用的每個平台創建一個帳戶。例如,您可能有一個 Twitter 帳戶、一個 YouTube 帳戶和一個 Reddit 帳戶。想要更改您的顯示名稱或個人資料圖片?您必須在每個帳戶中執行此操作。在某些情況下,您可以使用社交登錄,但這會帶來一個熟悉的問題——審查。只需單擊一下,這些平台就可以將您鎖定在整個在線生活之外。更糟糕的是,許多平台要求您信任他們的個人身份信息才能創建帳戶。

Web3 通過允許您使用以太坊地址和 ENS 配置文件控制您的數字身份來解決這些問題。使用以太坊地址可以跨平台提供安全、抵抗審查和匿名的單一登錄。

Web2 的支付基礎設施依賴於銀行和支付處理程序,不包括沒有銀行賬戶的人或碰巧住在錯誤國家境內的人。Web3 使用 ETH 等代幣在瀏覽器中直接匯款,不需要受信任的第三方。

更多關於 ETH

盡管當前形式的 Web3 有許多好處,但生態系統仍然必須解決許多限制才能使其蓬勃發展。

任何人都可以零成本使用重要的 Web3 功能,例如使用以太坊登錄。但是,交易的相對成本仍然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由於高昂的交易費用,Web3 不太可能在不太富裕的發展中國家使用。在以太坊上,這些挑戰正在通過 網路升級 和 第 2 層擴展解決方案來解決 。該技術已經准備就緒,但我們需要在第 2 層採用更高級別的技術,以使每個人都可以訪問 Web3。

目前使用 Web3 的技術門檻太高了。用戶必須理解安全問題、理解復雜的技術文檔並瀏覽不直觀的用戶界面。 尤其是錢包提供商 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但在 Web3 被大規模採用之前還需要更多的進展。

Web3 引入了新的範式,這些範式需要學習與 Web2.0 中使用的不同的心智模型。隨著 Web1.0 在 1990 年代後期越來越流行,類似的教育活動也發生了。萬維網的支持者使用一系列教育技術來教育公眾,從簡單的比喻(信息高速公路、瀏覽器、網上沖浪)到 電視廣播 。Web3 並不難,但它是不同的。讓 Web2 用戶了解這些 Web3 範式的教育計劃對其成功至關重要。

Ethereum.org 通過我們的 翻譯計劃 為 Web3 教育做出貢獻,旨在將重要的以太坊內容翻譯成盡可能多的語言。

Web3 生態系統很年輕並且發展迅速。因此,它目前主要依賴於中心化基礎設施(GitHub、Twitter、Discord 等)。許多 Web3 公司都在爭先恐後地填補這些空白,但構建高質量、可靠的基礎架構需要時間。

Web3 是一個年輕且不斷發展的生態系統。Gavin Wood 在 2014 年創造了這個詞,但其中許多想法直到最近才成為現實。僅在去年,人們對加密貨幣的興趣就大幅增加,對第 2 層擴展解決方案的改進,對新治理形式的大規模實驗以及數字身份的革命。

我們才剛剛開始使用 Web3 創建更好的互聯網,但隨著我們繼續改進支持它的基礎設施,互聯網的未來看起來一片光明。

㈥ ETH開發實踐——批量發送交易

在使用同一個地址連續發送交易時,每筆交易往往不可能立即到賬, 當前交易還未到賬的情況下,下一筆交易無論是通過 eth.getTransactionCount() 獲取nonce值來設置,還是由節點自動從區塊中查詢,都會獲得和前一筆交易同樣的nonce值,這時節點就會報錯 Error: replacement transaction underpriced

在構建一筆新的交易時,在交易數據結構中會產生一個nonce值, nonce是當前區塊鏈下,發送者(from地址)發出的交易(成功記錄進區塊的)總數, 再加上1。例如新構建一筆從A發往B的交易,A地址之前的交易次數為10,那麼這筆交易中的nonce則會設置成11, 節點驗證通過後則會放入交易池(txPool),並向其他節點廣播,該筆交易等待礦工將其打包進新的區塊。

那麼,如果在先構建並發送了一筆從地址A發出的,nonce為11的交易,在該交易未打包進區塊之前, 再次構建一筆從A發出的交易,並將它發送到節點,不管是先通過web3的eth.getTransactionCount(A)獲取到的過往的交易數量,還是由節點自行填寫nonce, 後面的這筆交易的nonce同樣是11, 此時就出現了問題:

實際場景中,會有批量從一個地址發送交易的需求,首先這些操作可能也應該是並行的,我們不會等待一筆交易成功寫入區塊後再發起第二筆交易,那麼此時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呢?先來看看geth節點中交易池對交易的處理流程

如之前所說,構建一筆交易時如果不手動設置nonce值,geth節點會默認計算發起地址此前最大nonce數(寫入區塊的才算數),然後將其加上1, 然後將這筆交易放入節點交易池中的pending隊列,等到節點將其打包進區塊。

構建交易時,nonce值是可以手動設置的,如果當前的nonce本應該設置成11, 但是我手動設置成了13, 在節點收到這筆交易時, 發現pending隊列中並沒有改地址下nonce為11及12的交易, 就會將這筆nonce為13的交易放入交易池的queued隊列中。只有當前面的nonce補齊(nonce為11及12的交易被發現並放入pending隊列)之後,才會將它放入pending隊列中等待打包。

我們把pending隊列中的交易視為可執行的,因為它們可能被礦工打包進最新的區塊。 而queue隊列因為前面的nonce存在缺失,暫時無法被礦工打包,稱為不可執行交易。

那麼實際開發中,批量從一個地址發送交易時,應該怎麼辦呢?

方案一:那麼在批量從一個地址發送交易時, 可以持久化一個本地的nonce,構建交易時用本地的nonce去累加,逐一填充到後面的交易。(要注意本地的nonce可能會出現偏差,可能需要定期從區塊中重新獲取nonce,更新至本地)。這個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適合內部地址(即只有這個服務會使用該地址發送交易)。

說到這里還有個坑,許多人認為通過 eth.getTransactionCount(address, "pending") ,第二個參數為 pending , 就能獲得包含本地交易池pending隊列的nonce值,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這里的 pending 只包含待放入打包區塊的交易, 假設已寫入交易區塊的數量為20, 又發送了nonce為21,22,23的交易, 通過上面方法取得nonce可能是21(前面的21,22,23均未放入待打包區塊), 也可能是22(前面的21放入待打包區塊了,但是22,23還未放入)。

方案二是每次構建交易時,從geth節點的pending隊列取到最後一筆可執行交易的nonce, 在此基礎上加1,再發送給節點。可以通過 txpool.content 或 txpool.inspect 來獲得交易池列表,裡面可以看到pending及queue的交易列表。

啟動節點時,是可以設置交易池中的每個地址的pending隊列的容量上限,queue隊列的上容量上限, 以及整個交易池的pending隊列和queue隊列的容量上限。所以高並發的批量交易中,需要增加節點的交易池容量。

當然,除了擴大交易池,控制發送頻率,更要設置合理的交易手續費,eth上交易寫入區塊的速度取決於手續費及eth網路的擁堵狀況,發送每筆交易時,設置合理的礦工費用,避免大量的交易積壓在交易池。

㈦ Web3py簡單使用方法(三)

一.Web3py的一些使用的例子:
1.查詢區塊:
···

web3.eth.getBlock(12345)

web3.eth.getBlock('')

web3.eth.getBlock('latest')

web3.eth.blockNumber

二.web3py還提供幾個詳細模塊的api,具體可上文檔查詢。
1.Web3.eth : http://web3py.readthedocs.io/en/latest/web3.eth.html
2.Web3.shh : http://web3py.readthedocs.io/en/latest/web3.shh.html
3.Web3.personal : http://web3py.readthedocs.io/en/latest/web3.personal.html
4.Web3.version : http://web3py.readthedocs.io/en/latest/web3.version.html
5.Web3.txpool : http://web3py.readthedocs.io/en/latest/web3.txpool.html
6.Web3.miner : http://web3py.readthedocs.io/en/latest/web3.miner.html
7.Web3.admin : http://web3py.readthedocs.io/en/latest/web3.admin.html

㈧ 以太坊如何使用web3.js或者rpc介面獲取交易數據交易時間與確認數

如果要查詢主網上的交易記錄,可以使用etherscan。但是,如果是你自己搭建的私鏈,應該如何查詢交易記錄呢?

答案是你需要自己監聽鏈上的日誌,存到資料庫里,然後在這個資料庫中查詢。例如:

varaddr=""
varfilter=web3.eth.filter({fromBlock:0,toBlock:'latest',address:addr});
filter.get(function(err,transactions){
transactions.forEach(function(tx){
vartxInfo=web3.eth.getTransaction(tx.transactionHash);
//這時可以將交易信息txInfo存入資料庫
});
});

web3.eth.filter()用來監聽鏈上的日誌,web3.eth.getTransaction()用來提取指定交易的信息,一旦獲得交易信息,就可以存入資料庫供查詢用了。

推薦一個實戰入門,你可以看看:以太坊教程

㈨ 以太坊中的計量單位及相互轉換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以太幣單位之間的轉換,以太幣的最小單位為wei,1個eth相當於10的18次方wei。通常,大家也使用Gwei作為展示單位。比較常用的就是eth,Gwei和wei。

為了使用和驗證web3的操作命令,我們先進入geth的console控制台,在這里對具體的單位或進制轉換進行詳細的實例演示。

此轉換方法為web3.toDecimal(hexString)。直接在控制台輸入一下命令進行使用此函數進行轉換。

通過此函數將十六進制的0x16轉換為十進制的22。

轉換函數:web3.fromDecimal(number)。

控制台命令及結果如下:

把給定數字或十六進制字元串轉為 BigNumber 類型的實例。

此處轉換需要注意的是BigNumber只會保留小數點後20位,超過20位的部分將會被截取掉。

上面表格中列出了以太幣之間的單位進制,同樣可以使用web3進行相應的轉換,基本函數為web3.fromWei和web3.toWei(number, unit)。

具體實例如下:

其他的相關轉換大家可自行嘗試,下面列出相應的轉換種類:

通過上面的函數,在交易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隨意的單位進行發送交易,而不必使用最小單位wei。

通過查詢余額的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出區塊鏈中存儲這些數據的單位為wei。

代幣中的單位
在編寫ERC-20的代幣合約時我們可以指定代幣的單位,比如:

這里就指定了代幣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比如精確到小數點後3位,那麼1個代幣存儲時就是1000個最小單位的值。

熱點內容
trx錨點在哪 發布:2025-07-15 18:03:57 瀏覽:478
幣圈行話收益 發布:2025-07-15 17:58:15 瀏覽:20
沒有礦工費錢包usdt能盜走嗎 發布:2025-07-15 17:58:12 瀏覽:970
區塊鏈馬桶是真還是假 發布:2025-07-15 17:42:18 瀏覽:550
螞蟻礦池官網手機安卓 發布:2025-07-15 17:05:19 瀏覽:689
在家做月子好還是去月子中心好 發布:2025-07-15 16:55:08 瀏覽:235
比特幣硬分叉的產生 發布:2025-07-15 16:41:34 瀏覽:91
湖州客運中心站有沒有去上海的車嗎 發布:2025-07-15 16:36:35 瀏覽:165
禁止比特幣交易人民網 發布:2025-07-15 16:16:37 瀏覽:677
幣圈三大忌口訣 發布:2025-07-15 16:11:20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