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ETH挖幣原理

ETH挖幣原理

發布時間: 2023-03-05 20:11:39

礦機挖幣是怎麼回事

比特幣挖礦制度是通過計算機硬體是比特幣網路開展數學運算的過程,提供服務的礦工可以得到一筆不小報酬,因為網路報酬依據的是礦工完成的任務量來計算,因此挖礦的競爭十分激烈。在全世界裡發行有上百種的數字貨幣,人們知道的最多的就是比特幣了。比特幣是一種網路上的虛擬貨幣,部分網站是可以使用比特幣支付的。
比特幣挖礦開始於CPU或者GPU這種低成本的硬體,不過隨著比特幣在生活里的流行,挖礦的過程出現了很大變化。
現在,挖礦活動已經轉移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上來,通過優化可以實現哈希速度,這種模式的挖礦的效率非常快並且效率。
挖礦是電腦性能的競爭、裝備中的競爭,有些挖礦機是更多像這樣的顯卡陣列組成的,數十乃至過百的顯卡一同上陣,硬體價格等各種成本本身就很高,挖礦存在非常大的支出。
在比特幣的系統里,記錄交易生產區塊是最重要的工作,為了鼓勵大家都來參與交易賬本的記錄,中本聰設計出了獎勵機制,用比特幣作為獎勵。
但是記賬這個工作可不是那麼簡單,因為基於比特幣去中心化的思想,每個節點每個礦工都參與記賬,而且必須保證所有人記錄的賬本都是相同的。
礦工在收集交易信息並記錄的時候,每個礦工記錄的內容並不完全相同,特別是第一條,礦工記的肯定是把挖礦的獎勵給自己。但是每產生一個區塊鏈只有一次獎勵,這個獎勵給誰?這就需要立一個規矩,並且是大家都認可的規矩,也就是工作量證明PoW機制。
比特幣系統會讓大家求解一個數學題(計算hash值),誰最先求解出來,那麼他所記錄的區塊就會被認同,獎勵就歸他所有,而求解速度就要看誰的電腦/機器性能更高。
正是如此,所以現在每個人都在增強自己的電腦、挖礦機的運算性能,提高解題速度,誰的速度(算力)最高,挖到礦的幾率就越高,賺到的錢也就越多。
用個形象的比喻,工作量證明機制與拔河比賽很類似,哪一方的力量大(算力高)哪一方就能拉贏對方。而且拔河的繩子兩邊,並不在意你是胖子還是瘦子或人數有多少;於是,為了得到獎勵,可以很多人聚集為一夥,最後得獎了根據每個人出力多少來瓜分獎勵。
而這在比特幣挖礦里,召集好多人一起挖礦,就是「礦池」的概念,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的解讀。
綜上,比特幣礦機挖礦,實際上就是用機器去參加一場數學比賽,誰先計算出來答案,誰就會獲得比特幣獎勵。

⑵ 011:Ethash演算法|《ETH原理與智能合約開發》筆記

待字閨中開發了一門區塊鏈方面的課程:《深入淺出ETH原理與智能合約開發》,馬良老師講授。此文集記錄我的學習筆記。

課程共8節課。其中,前四課講ETH原理,後四課講智能合約。
第四課分為三部分:

這篇文章是第四課第一部分的學習筆記:Ethash演算法。

這節課介紹的是以太坊非常核心的挖礦演算法。

在介紹Ethash演算法之前,先講一些背景知識。其實區塊鏈技術主要是解決一個共識的問題,而共識是一個層次很豐富的概念,這里把范疇縮小,只討論區塊鏈中的共識。

什麼是共識?

在區塊鏈中,共識是指哪個節點有記賬權。網路中有多個節點,理論上都有記賬權,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到底誰來記帳。另一個問題,交易一定是有順序的,即誰在前,前在後。這樣可以解決雙花問題。區塊鏈中的共識機制就是解決這兩個問題,誰記帳和交易的順序。

什麼是工作量證明演算法

為了決定眾多節點中誰來記帳,可以有多種方案。其中,工作量證明就讓節點去算一個哈希值,滿足難度目標值的勝出。這個過程只能通過枚舉計算,誰算的快,誰獲勝的概率大。收益跟節點的工作量有關,這就是工作量證明演算法。

為什麼要引入工作量證明演算法?

Hash Cash 由Adam Back 在1997年發表,中本聰首次在比特幣中應用來解決共識問題。

它最初用來解決垃圾郵件問題。

其主要設計思想是通過暴力搜索,找到一種Block頭部組合(通過調整nonce)使得嵌套的SHA256單向散列值輸出小於一個特定的值(Target)。

這個演算法是計算密集型演算法,一開始從CPU挖礦,轉而為GPU,轉而為FPGA,轉而為ASIC,從而使得算力變得非常集中。

算力集中就會帶來一個問題,若有一個礦池的算力達到51%,則它就會有作惡的風險。這是比特幣等使用工作量證明演算法的系統的弊端。而以太坊則吸取了這個教訓,進行了一些改進,誕生了Ethash演算法。

Ethash演算法吸取了比特幣的教訓,專門設計了非常不利用計算的模型,它採用了I/O密集的模型,I/O慢,計算再快也沒用。這樣,對專用集成電路則不是那麼有效。

該演算法對GPU友好。一是考慮如果只支持CPU,擔心易被木馬攻擊;二是現在的顯存都很大。

輕型客戶端的演算法不適於挖礦,易於驗證;快速啟動

演算法中,主要依賴於Keccake256 。

數據源除了傳統的Block頭部,還引入了隨機數陣列DAG(有向非循環圖)(Vitalik提出)

種子值很小。根據種子值生成緩存值,緩存層的初始值為16M,每個世代增加128K。

在緩存層之下是礦工使用的數據值,數據層的初始值是1G,每個世代增加8M。整個數據層的大小是128Bytes的素數倍。

框架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DAG的生成,二是用Hashimoto來計算最終的結果。

DAG分為三個層次,種子層,緩存層,數據層。三個層次是逐漸增大的。

種子層很小,依賴上個世代的種子層。

緩存層的第一個數據是根據種子層生成的,後面的根據前面的一個來生成,它是一個串列化的過程。其初始大小是16M,每個世代增加128K。每個元素64位元組。

數據層就是要用到的數據,其初始大小1G,現在約2個G,每個元素128位元組。數據層的元素依賴緩存層的256個元素。

整個流程是內存密集型。

首先是頭部信息和隨機數結合在一起,做一個Keccak運算,獲得初始的單向散列值Mix[0],128位元組。然後,通過另外一個函數,映射到DAG上,獲取一個值,再與Mix[0]混合得到Mix[1],如此循環64次,得到Mix[64],128位元組。

接下來經過後處理過程,得到 mix final 值,32位元組。(這個值在前面兩個小節《 009:GHOST協議 》、《 010:搭建測試網路 》都出現過)

再經過計算,得出結果。把它和目標值相比較,小於則挖礦成功。

難度值大,目標值小,就越難(前面需要的 0 越多)。

這個過程也是挖礦難,驗證容易。

為防止礦機,mix function函數也有更新過。

難度公式見課件截圖。

根據上一個區塊的難度,來推算下一個。

從公式看出,難度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是上一區塊的難度,然後是線性部分,最後是非線性部分。

非線性部分也叫難度炸彈,在過了一個特定的時間節點後,難度是指數上升。如此設計,其背後的目的是,在以太坊的項目周期中,在大都會版本後的下一個版本中,要轉換共識,由POW變為POW、POS混合型的協議。基金會的意思可能是使得挖礦變得沒意思。

難度曲線圖顯示,2017年10月,難度有一個大的下降,獎勵也由5個變為3個。

本節主要介紹了Ethash演算法,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

⑶ 什麼是以太幣/以太坊ETH

以太幣(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一種數字代幣,被視為「比特幣2.0版」,採用與比特幣不同的區塊鏈技術「以太坊」(Ethereum),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成果的民眾區塊鏈平台,由全球成千上萬的計算機構成的共鳴網路。開發者們需要支付以太幣(ETH)來支撐應用的運行。和其他數字貨幣一樣,以太幣可以在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 。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一文了解以太坊礦機及挖礦原理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分別了解了比特幣挖礦和以太坊挖礦的區別。本文重點介紹以太坊挖礦及礦機部分。

以太坊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虛擬機來處理點對點合約。目前ETH的挖礦主要是通過顯卡礦機,所謂顯卡礦機,其實就是類似家用台式機,只不過每台機器裡面有6-10張顯卡,並且沒有顯示器(如圖)。

圖:顯卡礦機

之所以以太坊沒有發展出類似於BTC一樣的ASIC礦機,主要是由於ETH的特殊挖礦機制決定的。

在ETH挖礦過程中,會產生一個DAG文件,該文件需要一直被調用,因此必須有專門的存儲空間放置。這個對於存儲空間的硬性需求會導致即使生產出來了ASIC晶元,也並不能大幅度降低單位算力的成本。簡單來說,就是性價比很差。

以太坊的DAG大小自2016年6月份引入Dagger-Hashimoto 演算法時的1GB開始,以每年約520MB的速度增大到了現在的 3.7G,預計2020年底以太坊的DAG大小將增加至4G。屆時,顯存小於4G的顯卡都將被陸續淘汰。

還需要介紹一點的是,由於顯卡礦機的體積通常是比特幣礦機的2-4倍,而消耗的電力卻只有比特幣礦機的1/2甚至更低,這就導致一般人不願意修建專門的顯卡礦機礦場(因為礦場主要賺取的是電費差價,同樣面積的場地,可以放置的顯卡數量少,消耗的電量更少)。即使有少量的顯卡礦場,收取的電費成本通常也比比特幣礦機礦場的高。

⑸ 什麼是以太幣/以太坊ETH

以太幣(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一種數字代幣,以太幣和其他數字貨幣一樣,可以在交易平台上進行買賣。但是由於最近幣價不穩定,所以現在很少有人炒幣了!
但是不一定只有炒幣才能獲得虛擬幣ETH,通過挖礦同樣可以獲得,哈魚礦工可以快速獲得以太坊,那樣你就可以快速了解什麼是以太坊了!

⑹ eth挖礦一天用多少流量

100m左右。
以太坊挖礦基本原理: 以太坊,和所有區塊鏈技術一樣,使用激勵驅動的安全模式。 任何在網路上宣稱自己是礦工的節點都可以嘗試創建和驗證區塊。

⑺ 礦機挖幣的盈利原理 原來有這些細節在裡面

1、比特幣實際上就是一大堆復雜演算法生成的特解,特解就是指方程組所得到無限個解中的一組。用俗話解釋就是相當於人民幣的序列號,只要你知道這個序列號,你就擁有這張人民幣。而挖礦的過程就是通過龐大的計算量不斷的去尋求這個方程組的特解,這個方程組被設計成了只有 2100 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 2100 萬。

2、挖掘比特幣的礦機,其實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的電腦設備。

3、由於比特幣是依賴復雜演算法得到的特解,所以礦機中特定晶元的作用就是運行這些演算法進行挖礦操作。目前主流的演算法一個是BTC,一個是LTC。

4、目前世面上的挖礦機價格高低層次不齊,這就決定挖礦機在挖礦時的效率。一般一個高級挖礦機能夠在100單位天內挖到3~4個比特幣。

⑻ 區塊鏈是怎麼挖礦賺錢的

挖礦賺錢的原理:PoW和挖礦。

最開始比特幣可以用顯卡挖出,但在 13 年時,已經無法用顯卡通用計算程序挖出比特幣 BTC,比特幣現在全部都是用 ASIC 礦機進行"挖礦"。

類似地,14 年萊特幣 ASIC 礦機上市也終結了顯卡挖萊特幣的挖礦歷史。目前顯卡能夠"挖礦"的數字貨幣是以太坊 ETH、以太經典 ETC、Zcash 零幣 ZEC。

顯卡"挖礦"並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事實上起步越早,收益越高,而且收益會隨著更多的礦工和顯卡的加入遞減。

直白說,現在買高價的顯卡入場"挖礦"絕對是虧死你,購置專業礦機才是更高性價比的選擇。如今個人挖礦的必備工具是礦池,礦池的作用是集合大量礦機算力,增大你挖到幣的幾率,同時你未來能挖到的幣提前平均分配到你的賬戶里。

以比特幣為例,假如現在比特幣全網每 10 分鍾產生一個區塊,這個區塊包含 25 個比特幣。假設全球有 1W 人參與挖礦,那麼在這 10 分鍾內,只有 1 個幸運兒拿走了這 25 個比特幣。

其它人則顆粒無收。而礦池的原理是大家組隊挖礦,並按約定的分配方式分配,使得礦工的挖幣回報趨於穩定,減少礦工的風險。

為增強性價比,還可選購一些類似玩客雲這樣的實用礦機,既能當普通硬體產品使用,也能挖礦,一舉兩得。

(8)ETH挖幣原理擴展閱讀

塊鏈交易和數字貨幣的運作核心有幾個:

去中心化資料庫連成的交易網路——稱為區塊鏈,大家所有的客戶端(包括礦機)一起記賬,確認轉賬交易;按時間發行一定量的數字貨幣。

因為贏家通吃,導致中小散戶礦工要聯合起來組成"礦池",以 Shares 記錄累積工作量,聯合算力越高,礦池聯合體先找到數字貨幣的概率就越大,增大找到新發數字貨幣的概率,瓜分挖到的數字貨幣。這就叫 PoW 工作量證明機制。

⑼ etr是什麼幣

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代幣稱為以太幣(Ether),代碼為ETH,可在許多加密貨幣的外匯市場上交易,它也是以太坊上用來支付交易手續費和運算服務費的媒介 。
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台,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以太虛擬機」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拓展資料
以太幣跟比特幣有什麼區別:
一、ETH與比特幣方向不同
首先,ETH與比特幣,這兩者背後區塊鏈系統的方向完全不同。比特幣的定位就是單純的數字貨幣,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它是為了取代法幣、解決金融危機而誕生,主要應用於付款和價值轉移。所以比特幣背後的整個區塊鏈網路方向都是以貨幣為主,解決交易、支付問題。而ETH則不同,它雖然也是數字貨幣,具備一定的交易屬性,但是ETH背後的以太坊區塊鏈網路定位是世界級的通用計算平台,它只是借用比特幣中的區塊鏈技術,以此為基礎,朝著偏向於互聯網的操作系統級應用方面發展。
二、ETH與比特幣作用不同
由於以太坊與比特幣的方向定位不同,導致兩者的數字貨幣作用也有所不同。比特幣的方向是貨幣,想要成為常規貨幣的替代品。所以,比特幣系統中,其數字貨幣BTC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可以說是整個系統的最終體現,它的作用就是作為支付交易的媒介和價值儲存的載體。而以太坊的目標是操作系統級別的計算平台,就比較偏向於互聯網服務方面,它的價值體現在於有多少用戶使用以太坊這個平台,以及你這個平台給我提供多優質的服務。所以,這就決定了ETH在以太坊平台中,只是一個重要環節,但卻不是全部平台的價值體現,它只是以太坊上提高服務質量、處理交易的一種貨幣工具,讓平台上發生的點對點交易和應用程序更加便捷化。所以,盡管比特幣和以太幣都是數字貨幣,但比特幣是想要成為法幣的替代品,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電子現金系統被大家使用,整個系統更像是使用區塊鏈技術支持的一個特定應用程序。
三、ETH與比特幣機制原理不同
比特幣與以太坊的共識機制不同。在比特幣區塊鏈網路中,起到數據維護作用的共識機制是PoW機制,即工作量證明機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大家一起參與,誰處理得最快最好,誰就能獲得記錄數據的權力,進而獲得比特幣獎勵。因為比特幣的應用方向是貨幣,使用場景是沒有中心化機構參與的點對點支付與交易,所以,比特幣就強烈地需要去中心化與安全這兩個屬性,而PoW機制雖然處理交易的速度過慢,而且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但是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極高,故此與比特幣契合。
以太坊所採用的是PoS共識機制,即權益證明機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大家一起參與,誰持有的以太幣多,誰就越容易獲得記錄數據的權力,進而獲得ETH獎勵。以太坊的應用方向是操作系統,它是想讓大家在它的系統上部署智能合約、開發去中心化應用。以太坊雖然也需要去中心化的屬性,但是比起比特幣,它更需要高效率與低成本,不然你平台數據處理的效率過慢,手續費還高,誰願意在你的平台上開發?所以,以太坊就採用了PoS機制,PoS的去中心化性雖然沒PoW機制強,但是效率更快,處理數據也不需要花費非常大的資源。
四、ETH與比特幣通證生態不同
ETH和比特幣通證生態不同。比特幣因為要做貨幣,其價值生態的支撐點在於共識價值,即有多少人認可它,並使用它進行交易。因此比特幣的通證設計實際是一個通貨收縮的經濟模型,限定了比特幣只有2100萬枚,這樣因為稀缺屬性,價格會越來越高,更容易取得共識價值。而以太幣不同,支撐它價值生態的點在於產品,即整個平台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解決了什麼樣的痛點等服務價值,與安卓系統、微信等產品類似,以太幣是以太坊平台的一個工具,可以用來購買gas做手續費、募資等其他使用場景。因此以太坊的通證設計中,以太幣並沒有數量限制,發行量上限為每年1800萬,挖礦難度也會隨時間而上升,相對通貨膨脹率每年都會下降。總的來說,ETH和比特幣雖然都是數字貨幣,但各自背後代表的整個區塊鏈系統,在作用、原理、生態價值等都有不同,以太坊的本質是一個操作系統級別的計算中心,以太幣是打破了原有數字貨幣的定位,在比特幣的基礎上開創了新的方向,它除了自身的貨幣價值外,還包含了整個產品的價值,這是前所未有的,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為什麼以太坊是區塊鏈2.0的代表。

熱點內容
日本蘋果合約機怎麼查詢解鎖 發布:2025-07-13 19:44:49 瀏覽:332
迪肯中國區塊鏈招聘 發布:2025-07-13 19:34:32 瀏覽:879
萊特幣9月價格 發布:2025-07-13 19:30:15 瀏覽:47
btc2013年k線 發布:2025-07-13 18:41:03 瀏覽:171
美國電費比特幣 發布:2025-07-13 18:31:35 瀏覽:772
愈老師談區塊鏈 發布:2025-07-13 18:31:33 瀏覽:27
比特幣與usdt關系 發布:2025-07-13 18:31:29 瀏覽:943
區塊鏈雲礦機批發 發布:2025-07-13 18:22:26 瀏覽:14
量子超級銀行類似如BTC 發布:2025-07-13 18:12:39 瀏覽:488
區塊鏈貨幣人數增長 發布:2025-07-13 17:53:25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