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燒毀ETH
❶ 礦潮是什麼意思
礦潮就是因虛擬幣價格上漲,而導致能挖虛擬幣的顯卡價格暴漲。這種長期滿載,壽命短,全天高負荷不停運行。而且使用礦卡,容易花屏,且因為它一直超負荷工作,存在燒毀隱患。
挖虛擬幣也稱「挖礦」,主要是要獲得如比特幣或ETH等虛擬幣,由於顯卡挖礦效率遠高於CPU,因此挖礦主要是依靠顯卡來進行運算,算力越強,相對挖礦效率就越高。而挖礦對顯卡算力要求很高,很多礦機都需要大量顯卡,這樣才能挖到礦。
❷ ETH銷毀機制銷毀的是誰的ETH
銷毀的是進入黑洞地址的,或者是代幣發行者未流入市場或持有的ETH。代幣銷毀(Coin Burning),就是將代幣從流通中永久性去除。換句話說,被銷毀的代幣相當於被永久性凍結,再也無法流入市場。
拓展資料:
一,如何實現代幣銷毀呢?
最常見的方法是將代幣打入黑洞地址。黑洞地址(Eater Address)是指丟了私鑰,或是無法確定其私鑰的地址,這些地址就像黑洞一樣,只進不出,任何 Token 打到黑洞地址里就幾乎不可能再轉出來進入市場流通了。
截止今天,上面提到的比特幣黑洞地址里有約 13.2BTC,以太坊黑洞地址里有約 7780ETH。
二,看到這么多幣,不知道你有沒有心動?有人或許會問,我可以破解從而「偷」出裡面的幣嗎?
我們知道,私鑰生成公鑰,公鑰生成地址,但地址是無法反推出私鑰的。要想「偷」,就只能暴力破解,即拿私鑰一個一個地試。在《比特幣的安全性到底有多高》一文中,白話區塊鏈介紹過暴力破解的難度:
在比一個地球的沙子數量還要多「10的37次方」倍的比特幣私鑰集里,一個一個地試,破解出某個地址對應的私鑰,簡直比大海撈針還難。
這就是為什麼上文提到任何 Token 打到黑洞地址里就幾乎不可能再轉出來進入市場流通了。
三,為什麼要進行代幣銷毀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項目採用的是 PoB 共識機制。PoB(Proof of Burn),燃燒證明機制,即通過銷毀加密貨幣來證明用戶對網路的投入,從而獲得「挖礦」以及驗證交易的權利。燃燒(銷毀)得越多,擁有的(虛擬)算力就越大。
2、減少流通量,從而提高 Token 價值。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供給減少,價格會上升。某些項目會通過銷毀代幣的方式,減少市場上的流通量,從而給代幣增加價值,比如幣安、火幣都會定期銷毀一部分平台幣。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可能會進行代幣銷毀,比如說用戶誤操作或是有意將代幣打入黑洞地址,或是某些項目智能合約默認的 Gas 燃燒地址等等。
❸ 以太坊每日手續費燃燒數量
以太坊每日手續費燃燒數量2.32枚ETH。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目前,以太坊平均每個區塊可產2枚ETH,以燃燒速度算,每年可燃燒近122萬枚ETH,未來挖礦持幣會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❹ 以太坊幣為什麼漲這么快
「近期以太坊持續暴漲的原因是,網路確認速度大增、DeFi飆升至新高和 Gas費用上升三者共同作用助推所致
以太坊已經沖出天際飛向遙遠的太空了!以太坊已經連續10天上漲!10天漲幅超過100%!上漲超過2000點! 以太坊上漲的主要原因無怪乎下面幾點: 1.以太坊2.0值得期待
盡管這一點令人信服,但它無法解釋為什麼所有加密貨幣,而不僅僅是以太坊,都在上漲ETH燃燒的最新增長似乎是由 NFT 鑄造活動的增加推動的。以太坊區塊鏈是NFT的最大平台,通常通過燃燒少量 ETH 代幣來鑄造。盡管最近出現虧損,但ETH在過去一個月中仍上漲了20.6%
❺ 以太坊最快將在8、9月份合並:大利好質押砸盤Layer2怎麼辦
再過幾天,ETH2.0 Merge就要在測試網上試水了,如果成功,那也就意味著V神所說的8月份的主網合並,有戲!
而未來一段時間,合並應該是對於ETH來說最大的利好,那麼關於這次利好,你應該知道至少下面幾件事:
為什麼ETH非得轉POS,不轉不行么?
為什麼說POW轉POS的Merge,是很大的利好 ?
Merge結束後,質押的天量ETH會解鎖砸盤么?
ETH2.0時代,Layer2何去何從?
下面一個個看。
01
為什麼非要轉POS
關於POW與POS在能耗,安全等各方面的爭論已經持續了數年,但爭論歸爭論,轉POS還是板上釘釘要發生的事情,不以礦工或是POW支持者的意志為轉移。這是好多年前ETH 升級路線就規劃好了的事。
通常人們理解轉POS的原因也是這兩點 :1. 維護安全的 成本更低 (消耗更少的能源來維護共識)2. 理論上來說比POW更能防止51%攻擊,即 更安全 。
但這倆其實更多是結果,而非原因。
真正的原因其實本身還是在技術層面,ETH要實現擴容,就必須轉成POS。
最早的擴容設想是分片+Layer2,其中分片技術,因為POW的最長鏈的不確定性,是很難套用分片技術的,必須使用POS來達到隨機分配出塊的確定性。
現在擴容技術主打Rollup Layer2,狀態分片技術被擱置,但為了更好支持Rollup的數據分片Danksharding技術依舊需要POS的支持,所以 POS還是未來的核心底層共識。
此外還有無狀態、輕客戶端等其他輔助擴容或是去中心化的需求,也都需要POS,所以 轉POS,是一個Must,而非Should。
02
為什麼轉POS從市值角度來說是很大的利好
這個角度更是非常的直接。
大家都把BTC比做加密世界的黃金,ETH比做加密世界石油。 黃金的開采量,要是忽然減產,肯定對於金價是個提振作用,區塊鏈世界的數字黃金BTC更是如此,4年減半周期帶來的牛熊交替到現在依舊是一個主旋律。
石油呢?哪次歐佩克減產,油價不得上天,大家加油的時候錢包不得一癟?
這次ETH這個數字石油,直接給你減個大的。
轉之前的POW,差不多每年通脹在5%左右,基本都被礦工挖出來砸盤了。
轉POS之後,按照目前的質押率,通脹直接降到0.5-1%左右 ,配合上EIP1559的燃燒,ETH時不時進入個通縮狀態很有可能都是家常便飯。
這是一下子減產5-10倍的節奏,相當於BTC花12年進行三次減半的效果,人家ETH一次性給你搞定了。
你說現在這個價格是不是合並利好已經兌現的價格?我覺得是沒有的,因為雖然都知道要Merge,但時間點沒人知道,這已經拖了幾次了,ETH升級也是一貫這個風格,這次拖到了8月,但再次延期,說實話白話也絲毫不意外……
圖源:reddit
03
Merge結束後,質押的天量ETH會解鎖砸盤嗎
這也是很多人擔心的點,1000多萬個ETH目前都在質押,大多數都是去年質押的,成本幾百刀,現在都至少幾倍的利潤,砸盤怎麼辦?
其實你也想太多了~
第一. 這1000多萬個ETH合並結束之後不會立刻解鎖, 而是要等幾個月再升級一次的時候才會激活解鎖提款功能。
第二. 可以提款之後, 這么多ETH也不能同時提,是有名額和隊列的,1000多萬ETH想全部跑出來得花1年多的時間。
第三. 質押ETH做節點的, 大多數都是長期看好ETH發展的,其中鑽石手居多, 1000多的價格你說他們會砸盤,我不太相信……退一步說,像是通過Lido質押的,想要砸盤完全可以走Curve的StETH池1:1換成ETH砸,通過幣安的bETH和ETH基本也是1:1兌換, 流動性完全不是問題, 根本不需要等合並完成解鎖砸,買賣隨時都可以。
圖源:Block Beats
04
ETH2.0時代,Layer2何去何從
這其實是一個讓我疑惑的點,但架不住經常看到推特上不少朋友問,所以還是羅列出來。
首先 這次的Merge只是ETH2.0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對性能提升沒啥大的影響, 其次貌似在很多人的印象里,ETH2.0時代,是分片或是其他擴容技術為王的時代,當前Rollup為主的Layer2隻是一個過渡技術。
這個誤區一定要糾正,目前來看,Layer2會是ETH短期,中期,長期的擴容技術,沒有之一,最早提的分片技術之類的因為復雜度和可實現性已經事實上被拋棄了。
ETH2.0的分片,會是純粹的數據分片, Danksharding,完全是為Rollup的費用和數據可用性空間所服務的, ETH2.0時代的Layer2 Rollup,會比現在費用更低,性能更好,僅此而已。
所以Layer2不存在何去何從的問題,他們哪兒也不去,就呆在這更好更快更強的為ETH生態服務。
其實最有意思的點反而是: 目前的ETH POW礦工到時候何去何從?
一種說法是他們會把算力轉去ETC,改挖ETC;另一種說法是他們會賣掉自己的顯卡或是礦機,然後買ETH去做Staking繼續挖。
朋友們,你覺得會是哪一種呢?
——轉載
作者 | 五火球教主
出品 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❻ 以太坊合並將近:五個你最關心的問題與答案
隨著以太坊合並(The Merge)的臨近,社區對合並的相關影響以及未來以太坊的路線規劃愈發頻繁。本文,我們便圍繞這一主旨,提煉出五大常見問題,為大家畫畫重點。
什麼時候合並?
目前沒有確定的官宣時間,只是社區普遍認為在 6~8 月,因為預計難度炸彈將於 6 月底引爆。
那有沒有可能推遲?有可能。
以太坊基金會社區經歷 Tim Beiko 近期曾表示,在 4 月中旬,他將與社區討論是否有必要再次推遲難度炸彈。安全穩定合並的優先順序勢必是要高於快速實現合並,另外他也表示,雖然以往難度炸彈推遲都是 6 個月左右,但是只要各方面合適,推遲一兩個月也是可以的。
為什麼說:合並後 ETH 通脹率下降 90%,價格 TO THE MOON?
以太坊合並其實也是從 PoW 過渡為 PoS。
PoW 下的以太坊,是以區塊獎勵的形式進行 ETH 增發,目前年通脹率約 4.3%;
PoS 下的以太坊,將以質押獎勵的形式進行 ETH 增發,不過質押獎勵是根據質押總量動態調整的,這里假設質押量為 1 千萬 ETH,那麼年通脹率約 0.43%;(注意:通脹率隨著質押量的上漲而上漲,所以具體的年通脹率是會變化的)
在這種假設下,ETH 的通脹率將下降 90%,相當於完成三次減半。
另外,在 EIP1559 的配合下,手續費銷毀的 ETH 有可能超過新增發的 ETH,實現 ETH 的通縮,對價格是長期的利好。
相反觀點,合並後 ETH 將迎來巨大拋盤,為什麼?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認為前期質押進信標鏈存款合約的大量 ETH 成本極低,存在數倍的盈利,合並後提款獲利砸盤的可能性很大。
的確是存在這種可能性,但是我們可以結合以下幾個因素綜合考慮:
激活提款這個功能目前是被納入到上海升級中,上海升級將是合並後的第一個硬分叉,鑒於當前時間的不確定性以及行情可能的熊性(即使近期回暖),急於獲利了結的投資者可以通過衍生品以及場外交易進行對沖。
類似於存款排隊,提款也需要排隊,大約每天最多隻能有 1125 個驗證器提款(合計 3.8w ETH)。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很多類似 Lido 的流動性質押方案,部分質押者其實可以隨時退出。
出現大量提款時,質押收益會升高,進而吸引投資者存款。
合並後質押收益有望接近 10%?怎麼算的?
是有可能的。要知道,合並後,質押收益的來源將有三種:
質押通脹獎勵
手續費收入
MEV
具體數據我們參考以太坊研究員 Justin Ðrake 的推算模型,便可以推算出 9.6% 的年化收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合並早期我們理想的收益率,長期來看,收益率可能在 3.3%~5.4% 之間波動。
以太坊最新的未來路線規劃是怎樣的?
總體來說,關於 ETH2.0(其實基金會已經取消這種叫法) 的路線圖其實已經改變過兩次。
最開始,ETH2.0 的路線圖是經典的三階段:
Phase 0:以 PoS 為共識機制的信標鏈
Phase 1:數據分片,但不包括計算分片
Phase 2:為所有分片增加執行功能(計算分片)
但是 2020 年 11 月 18 日,在以太坊基金會的 ETH2.0 研究團隊的第五次 AMA 活動中,V 神已經明確表示,ETH2.0 路線圖已發生變化,將以 Rollup 為中心推進 ETH2.0 的實施:
暫時不再強調 Phase 2 的重要性,主推 Phase 1 實現數據分片,以實現分片 Rollup;當前以太坊的 TPS 大約為 15~45,使用 Rollup 可以提升吞吐量 100 倍,同時 64 個分片以太坊網路吞吐量即可提高 64 倍,兩者疊加,即分片 Rullup 可實現 6400 倍的擴容。
信標鏈將具備執行功能,即 PoS 合並之後,信標鏈區塊將直接包含交易。
而近期,在分片方案上也有了一些更新,未來以太坊更有可能採用名為 Danksharding 的分片方案,該方案能夠有效優化跨域 MEV 問題,同時更有助於分片 Rollup 的實施。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V 神針對跨域 MEV 問題提出的 PBS(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區塊提議者與構建者分離)解決方案。
在以前的模式中,礦工負責出塊,他們從內存池中挑選交易進行排序並納入區塊,同時他們也有權利審查某些交易。
而在 PBS 的設計中,將這一職責劃分為兩個角色:區塊提議者和區塊構建者。
區塊提議者負責從內存池中收入交易,並創建一個包含區塊交易信息的列表 crList 傳遞給區塊構建者們。區塊構建者們以最大化 MEV 為目的對 crList 中的交易進行重新排序並構建區塊,然後再向區塊提議者提交他們的出價,而區塊提議者就會選擇出價最高者為有效的區塊。
在了解了 PBS 後,我們再來了解 Danksharding 就更為輕鬆了。
我們以前的分片方案為平行數據分片模式,即每個分片和信標鏈都有獨立的驗證者,雖然獨立的驗證者更有利於去中心化,但是在當前 MEV 盛行的背景下,在利潤的驅動下勢必會導致區塊生產者的中心化(例如同個實體下運行著大量驗證節點,有利於 MEV)。Danksharding 除了採用了上文提及的 PBS 架構外,還做出了一個改變,即所有的信標區塊和分片數據都會被一個由驗證者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統一驗證。
這種設計嚴格來說是對分片的一種簡化,分片之間沒有了復雜的數據訪問同步問題,具備許多有優點:
能夠有效降低網路工作量(近百倍);
L1 與 L2 的數據同步加快;
crList 能夠使 L1 上實現即刻交易確認;
MEV 市場化,解決潛在的驗證者中心化問題
因此,目前來說,以太坊的最新路線規劃可以概況為 以 Rollup 為中心 + Danksharding 。不過 Danksharding 尚在理論階段,整體路線未來或許還會有所變動。
❼ 如何查看以太坊通縮
關於這次升級的基本概念,我們已經在此前的文章:《時代的落幕|以太坊2.0合並後,礦工何去何從?》有所介紹。今天本文想要做的是:通過一系列數據直觀地呈現,以太坊合並升級後,ETH的通縮情況將會是怎樣的。
以太坊的通脹/通縮主要受兩個層面因素影響,一個是以太坊的發行,另一個是以太坊的銷毀。此次以太坊的合並升級是PoW演算法向PoS演算法的徹底轉換,以太坊挖礦即將成為歷史,因此主要受影響的因素就是以太坊的發行。
2019年以太坊主網曾進行了一次君士坦丁堡升級,經過這次升級,以太坊挖礦獎勵被定在每區塊2個 ETH。此外,如果礦工挖出「叔塊」,根據最長鏈原則這樣的區塊無法加入主網區塊鏈,不過也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勵,根據OKLink瀏覽器數據,「叔塊」獎勵約為每區塊0.09ETH。因此目前每區塊獎勵/發行量約為2.09ETH。
2020年12月,以太坊信標鏈上線(以太坊主網此後被稱為「執行層」,信標鏈被稱為「共識層」),通過在主網的專用合約中質押32個ETH,就可以成為信標鏈的驗證節點。信標鏈的驗證節點通過區塊交易驗證證工作獲得ETH獎勵,根據驗證節點的表現,獎勵在信標鏈的每個「Epoch紀元」進行計算和分配,這里驗證節點能夠獲得的ETH獎勵將明顯低於主網工作量證明機制下的挖礦獎勵,根據OKLink瀏覽器數據,信標鏈驗證節點總收入近一個月平均為1,622 ETH,這也可以看做是信標鏈上的ETH日均發行量。
文章圖片2
目前以太坊主網的ETH供應量為119,498,319.7ETH。
文章圖片3
以太坊主網的發行情況為平均出塊時間14秒,每區塊獎勵2.09 ETH,因此以太坊一年的發行量就是4,707,874.26 ETH。以此為基準計算以太坊目前的通脹率即為3.9%。
文章圖片4
以太坊信標鏈發行按上述均值基準每日1,622ETH計算,年發行量為592,030ETH,進而可以算出年通脹率約為0.49%。
綜上,以太坊目前主網和信標鏈的年總發行率為3.9%+0.49%=4.39%,其中約88.84%的發行在主網,剩下11.16%的發行在信標鏈。
合並升級後,主網/執行層的發行將歸零,而信標鏈/共識層的發行將繼續,也就是說,近90%的發行量會消失,以太坊通縮的基礎有了。
2021年8月,以太坊銷毀機制隨著倫敦升級上線,並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一方案也被稱為EIP-1559,是以太坊社區為解決以太坊擁堵問題提出的改進提案,每筆交易用戶需要支付固定基礎費,如需加快交易確認可向礦工支付小費,小費歸礦工所有,基礎費則全部銷毀。
文章圖片5
以太坊近一年的日均基礎費佔比在70%,累計銷毀2,511,002.527ETH,占總發行量的2.1%,假設以太坊合並後仍維持年均銷毀2.1%,那麼以太坊通脹率將為0.49%-2.1%=-1.61%,以太坊將進入真正意義上的通縮時代。
註:
以上圖表及呈現的數據均可以通過oklink瀏覽器頁面找到,並且圖表可以提供數據下載,本文部分未配圖數據即通過下載的數據計算得出。
❽ ETH銷毀機制銷毀的是誰的ETH
銷毀的是V神的或者未流通的。
1、 由於兩點,Eth可以變得更有價值。
1) 您需要在以太坊網路上支付費用;
2) 因破壞而稀缺。
2、順便說一句,有價值的 eth 是好的:它為網路提供了整體安全性,尤其是在轉向興趣證明之後。對經濟抽象的抵制意味著 eth 有一個需求底線,這與人們從使用以太坊中獲得的價值是一致的。
3、以太坊區塊鏈上的代幣稱為ether,代碼為eth。它可以在許多加密貨幣的外匯市場進行交易。它也是用於支付以太坊交易費和計算服務費的媒介。
4、其他實體貨幣的匯率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發生重大變化。例如,當道受到攻擊時,對美元的匯率從 21.50 美元跌至 15 美元。
5、Buterin 出售了他在 2016 年 4 月持有的以太幣的四分之一,這引起了一些懷疑。他本人表示,這是一種非常合理的財務管理風險分散,並引用前比特幣開發者加文·安德森(Gavin Andresen)的話說,「這一切都只是一個實驗,仍然存在失敗的可能性。」
拓展資料;
1、以太幣系統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支持完整應用開發的公鏈系統。與比特幣相比,以太坊的系統以太坊屬於區塊鏈2.0的范疇。它是為解決比特幣網路的一些問題而重新設計的區塊鏈系統。比特幣的設計只適用於加密數字貨幣的場景,不具備圖靈完備性,缺乏保存實時狀態的賬戶概念。
2、另外,還有POW機制帶來的效率問題和資源浪費問題。比特幣的區塊鏈網路存在可擴展性不足的缺陷。隨著比特幣受到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技術人員的關注,一些用戶嘗試將比特幣網路用於其他數字貨幣或其他應用程序。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區塊鏈應用的獨立開發難度很大。用戶需要掌握大量的軟硬體開發能力和加密演算法,這使得區塊鏈應用對於一些用戶來說並不那麼容易。
3、以太坊的出現是為了幫助用戶更容易地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應用設計。根據 BARTLIN 的說法,以太坊旨在創建一個更通用的區塊鏈平台,該平台允許用戶輕松創建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並避免為了創建新應用程序而必須建立區塊鏈。
希望能夠給到你幫助。
❾ 聯通無線網關eth燈為什麼不亮
如果是LOS燈變紅色的話,光貓LOS燈亮紅燈有以下幾種情況:
1、光貓光介面有問題,需要更換光貓;
2、室內尾纖連接光貓接頭松脫,把接頭插好即可恢復;
3、室內部分光纖彎折過大。光纖彎折過度會影響光信號在光纖內光的全反射傳輸,只要把光纖順直即可;
4、室外部分光纖有折斷或機房設備光埠故障,需要聯系聯通工作人員進行報障處理。
❿ 以太坊代幣經濟巨變:從「燃燒銷減」到「三倍減半」
以太坊的倫敦升級於8月4日完成,其中包括了著名的EIP-1559。在EIP-1559推出至今,不到4天,已經燒毀了16,230.38個ETH(截止到寫稿時),價值接近5,000萬美元。當真實的ETH被燒毀時,人們終於感受到EIP-1559的燃燒能量,看到每天都會有大量的ETH被燒掉。
當然,只有EIP-1559無法導致ETH的通縮。當前每天ETH的新增量大約為13,000個,EIP-1559啟動後第一天以太坊燒毀的ETH量為4791.5個。EIP-1559大約使ETH新增率降低30%左右。
藍狐筆記在之前的文章《EIP-1559與以太坊之路》中也提到,未來半年多,以太坊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POS的融合,它對以太坊和ETH的影響會遠超EIP-1559,也就是說,EIP-1559隻是拉開大幕,大戲還在路上。PoS的融合會直接改變ETH的性質。
PoS融合才是大戲
減半效應的概念來自於比特幣每四年一次的減半,每次減半導致其新增發行的大幅下降。當新增量下降,而需求量保持不變或者上升時,就會推動價格的上升。關於BTC的減半,可以參考藍狐筆記之前文章《比特幣的減半效應與ETH2.0的質押效應》、《BTC的減半效應:如何計入價格?》
這在比特幣的 歷史 上曾經多次得到證明。如今,以太坊社區中的一部分人也將減半效應概念運用到以太坊上,而且相對於btc的減半來說,是三倍減半。那麼,如何理解以太坊的三倍減半概念?
三倍減半
目前ETH年增發率大約為4%,每年新增大約460萬多個ETH,平均每日新增大約13,000個左右,假設PoS新增發行0.4%(根據質押率會有變化),平均日新增大約13,00多個ETH。也就是說,按照當前每日新增為13,000個ETH,減半之後為6,500個ETH,第二次減半則3,250個ETH,第三次減半為1,625個ETH。從13,000到1,625,一共縮減87.5%,接近於90%的縮減,大約相當於3倍減半。(註:這里的具體數字不是精確數字,根據具體情況,會有一定的上下浮動,主要是為了說明量級)
當每天新增ETH僅為1,625個左右時,即便是如今的日燒毀量也超過這個日新增量,這會導致ETH進入通縮的狀態。
BTC的總量是恆定的,不會通縮。而ETH隨著PoS的到來,有很大概率進入通縮的狀態。這導致ETH會變得越來越稀缺。從這里也可以看出,BTC和ETH經濟機制的不同。
當然,需要著重強調的是,這里無法評判誰的經濟政策更好。如果從長遠生態發展看,不一定通縮就一定是好的,一個越來越稀缺的ETH是否是好事,目前還不能下定論,這個需要辯證來看問題。
不過,僅從供需的市場角度,這會導致對ETH的需求不斷增加,供應的減少會帶來壓力,會導致ETH價值上漲。一個通縮的ETH會面臨越來越大的需求競爭。這個競爭不僅來自於DeFi的鎖定,也來自於PoS的質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