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種行情 » eth合約2倍收益

eth合約2倍收益

發布時間: 2023-05-29 10:30:44

A. 玩虛擬貨幣比特幣等)合約,從小資金翻到百萬級別難度有多大

准備以小博大,說明對合約的風險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沒有莽到去以大博小,不過通過期貨合約去以小博大賺取百倍乃至幾百倍的收益,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這是因為在高倍數的杠桿下,就算你猜對了結果,但在到達結果的過程中很可能一個上下震動就把你給爆了,也就是所謂的多空雙殺,可以說是莊家收割韭菜的慣用手法了。

所以不建議嘗試,因為這種投機性的東西很容易上癮,一上癮很可能就收不住手了,還是留著錢一起雙十一吧。

當然如果非要嘗試的話,可以試一下期權合約,期權的話不存在爆倉的風險,只要結果預判正確了,那就是正確了,過程中不管怎麼上下震盪都無所謂。

舉個栗子,比如張三在11000刀的時候花了100刀買入了一份比特幣當周的看漲期權,行權價為11500刀,那麼不管中間行情如何上躥下跳,只要周末合約到期行權的時候比特幣在11600點以上,張三就能夠盈利,反之張三則損失了100刀的期權費,當然不論行情如何變動,張三最大的損失也始終是那100刀的期權費。

總的來說,期權相對於期貨風險要相對可控一些,但將其僅僅做為投機的工具還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其作為一種對沖風險或者是套期保值的手段才是。

會的不難,不會的能賠死你,另外記住,爆倉率的計算方式,按照50來計算的話,你本金的虧掉百分之50的時候,既是爆倉全沒,但是盈利百分之50按照目前今天的eth價格計算,100倍滿倉計算盈利百分50等於本金盈利1.48倍,虧損百分之50左右既是爆倉,按照今天的計算,也就是跌2塊左右爆倉,成功幾率為百分之25,所以別TMD動不動聽那群傻子說梭哈百倍梭哈百倍,都是扯淡。目前我做交易6年,都是20倍50倍,做100倍的次數也不少,就掙過1次錢,一旦操作失誤一次,百倍的爆倉,讓你都沒機會止損。我做的100倍,賠不少錢

難度大不大,說小不小,很多時候是看運氣,重要的是要有嚴格的操作策略。

比特幣合約的風險非常大,交易平台眾多,玩合約就相當於賭博,暴漲暴跌是常事,這就需要自己有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以我自己為例,我的操作策略是在地位時買入大量現貨,合約的倍率一般開20倍,風險可控,我曾經用2萬的本金賺過20萬,也有2萬的本金被爆倉的經歷。

在我看來,比特幣合約暴漲暴跌都是人為操縱,瞬間可以暴漲,瞬間可以暴跌,而且是24小時交易,這就需要時刻盯著手機,很費神。

當熟悉了莊家的策略後,只要有三五萬本金,不要開太高倍率,賺100萬真不難。關鍵是看心態,拿的住,止盈止損要堅決。切勿貪心,機會多的是,24小時交易,不愁沒機會。

125X作對方向了,昨天晚上1W能掙125W

一萬本金,做合約倍數控制在五到十倍,高倍不要碰止盈止損玩好了一個月三五萬還是可以有的

這得靠財運!命!

如果有這樣的打算,首先你的技術怎麼樣?其次資金有多少?這兩點是否清楚,難度是相對來說的,玩幣玩合約或杠桿比較刺激,就像過山車一樣啊,能讓你體驗暴富,也能讓你登上樓頂,心理承壓能力都的好,問題是你能做到嗎?

合理的倉位控制,風控做好,有量化機器人盯盤基本上就OK啦,不要心狠,沒有機器人感覺不要碰合約,你大晚上的玩不起,除非你嚴格止損,不然沒有機器人給你開單平倉那些,睡一覺起來就思密達了

通過合理的倉位安排,加上過硬的技術,幾千塊錢也能短時間賺取上百萬的資金!

就跟你能不能中五百萬一樣,進入也是一分機會[耶][耶][耶]

B. 如何計算eth算力收益

可以用相關的eth計算器計算,也可以按如下思路自行計算:
以太坊一天挖礦的高低受到很大因素的影響,假設一天以太坊礦機收益,可以用以太坊計算進行實際分析,一天的總收益減去電費,再合理計算未來收益,看看投資以太坊礦機多久時間回本,一台礦機一天可以賺多少錢。

由於市面上的以太坊專業礦機型號較多,筆者經過對比挑選出彼進顯卡礦機,它可以產生:以太坊(ETH)、以太經典(ETC)、零幣(ZEC)、門羅幣(XMR)、Pirl、ETP,額定算力230MH/S(ETH),售價1.65萬元人民幣。這款顯卡礦機適合專業挖以太幣,擁有8張RX 570 4G顯卡,功耗是1200W,下面我們就計算這款專業礦機一天可以挖多少以太幣。

本次計算不包括挖礦難度增加,僅為理論計算,不考慮後期的價格下跌或上漲,僅供大家參考。

提示:本次以太坊(ETH)挖礦收益計算是基於用戶所提供參數,以及理論收益每 MB/s = 7.0E-5ETH ,幣價1ETH=3166.41 元計算所得,不考慮難度增長跟算力變化情況,月收益跟年收益在難度增加算力變化的情況下會有很大出入只做參考! 以太坊(ETH)挖礦收益計算器,為您精確計算當前難度下以太坊(ETH)一天的挖礦收益,以太坊(ETH)一周的挖礦收益,以太坊(ETH)一年的挖礦收益,同時還能計算以太坊(ETH)挖礦回本時間。

參考當前以太坊挖礦難度,自信以太幣價格行情,這台以太幣專業礦機一天的凈利潤為36.58元。

所以說,以太坊算力收益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打個比方,如果你所在的地區電費更便宜,則獲得更高凈利潤,如果電費高於本次計算值,則凈收益低於本次計算值。

C. opyn什麼時候發幣

Opyn推出Squeeth:像永續期權的杠桿代幣,那為何不用永續期權呢?
MarsBit
MarsBit
10個月前 · 火星財經官方賬號
文章圖片1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鏈茶館

文章圖片2
作者:北辰

DeFi領域最老牌期權項目是Hegic和Opyn,他們的產品是傳統期權。

Hegic的期權類型比較單一,只有ETH和WBTC的看漲/看跌期權。

Opyn則相對豐富,不僅頭寸可以被鑄造為ERC20然後在任意DEX上交易,而且還推出了一系列包括工具、模板和實用程序的開發者工具套件,往可組合性的方向靠攏。

Opyn團隊在2021年8月份宣布要推出永續期權,現在它終於來了——Squeeth。

不過嚴格來說,Squeeth並不是永續期權,而是一種杠桿代幣,但對交易者而言,也能夠實現跟永續期權以及永續期貨差不多的功能,即帶杠桿的頭寸。

支持者認為,Squeeth是DeFi衍生品領域的一項重大創新,未來對交易者有很大的吸引力,那麼Squeeth到底是什麼呢?

原理——ETH²的杠桿代幣

Squeeth是一個關於ETH指數代幣的智能合約。

這個指數並不是我們常見的那種加了若干倍杠桿的代幣),而是平方——假如ETH上漲5倍,那麼Squeeth的指數代幣oSQTH則漲25倍,反之亦然。

因為指數代幣沒有到期日,而且還帶杠桿,所以買入即做多,賣出即做空,看起跟永續衍生品差不多。

你可以在Squeeth上抵押ETH或者Uniswap 的LP代幣(抵押比率是200%),鑄造出oSQTH,然後拿到Uniswap V3上賣出,就是做空ETH,並且還能收資金費率(如果價格上漲的話)。

你也可以在Uniswap V3上買入,持有即做多。當然也可以在Squeeth上銷毀,拿到抵押品。

文章圖片3
既然有杠桿,就一定有平倉或者清算機制,否則oSQTH的價格漲上天了,但實際上抵押品卻還是那麼點兒。

Squeeth會給每個鑄造oSQTH的訂單(可以理解為頭寸)都設置一個金庫,當抵押比率低於150%時,就會被清算。

清算人找到低於1.5倍的金庫,補齊欠下的oSQTH,然後解鎖出對應金額的抵押品,並獲得10%的獎金。

到這里看起來,oSQTH這個杠桿代幣仍然像是永續期貨,而不是永續期權。

但oSQTH追蹤的不是價格的若干倍,而是平方,所以那些鑄造oSQTH的人一定會被清算(除非ETH價格一路走低直至歸零),就像看漲期權終會被行權那樣。

所以從設計機制上看,Squeeth類似於ETH永續看漲期權。

優勢是永續期權的優勢

Squeeth相比於傳統期權,沒有到期日,所以無需挪倉,流動性也可以集中,可問題是,永續期權不也是這樣么……

既然有永續期權,那為什麼要選擇Squeeth呢?

Squeeth並非一無是處,而是有著特定的應用場景。

如果有人短期看漲ETH,那麼就買入oSQTH。

假如真的上漲,那麼收益要比2倍杠桿更多。當但是如果ETH長期上漲,那麼就需要不斷扣除資金費率,最後資金費率會抵消上漲。

假如最終下跌,但作為FT的杠桿代幣不會被平倉,所以相應風險會更低,而且還能賺點資金費率。

短期看漲ETH的人獲利了,意味著空頭(鑄造oSQTH的人)虧損了。

值得一提的是,空頭鑄造oSQTH的最低抵押金額為6.9個ETH,再考慮到Gas費,這種高波動性的產品其實更適合鯨魚來短期投機。

Squeeth還有一個優勢是它把杠桿頭寸轉化為FT(ERC20代幣),所以幾乎不用考慮流動性的問題了。

另外還有一個隱形優勢,那就是Opyn團隊實力比較強,為Squeeth智能合約提供了1000萬美元的保險,而且還有100萬美元漏洞賞金計劃,這些都保障了產品的安全穩健運行。

總結

至於Squeeth的具體用途,可以用來投機,也可以用來賺取資金費率,也可以用來對沖。

只是有一點,為什麼不直接用永續期權呢?

Squeeth沒有到期日,可以提供無限上行的杠桿頭寸,永續期權都能實現,而且可選擇的投資方向也更多——看漲多頭,看跌空頭、看漲空頭、看跌多頭。

文章圖片4
更重要的是,Squeeth的優勢是相對於2倍杠桿而言的,但永續期貨或者永續期權可以選擇不同倍數的杠桿……

不管是FTX這種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還是Deri Protocol這種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交易者都有更多的選擇。

但無論如何,Squeeth提供了一種新型的衍生品工具,它對短期看漲ETH的投資者來說是一種比永續期權更方便的投資方式,未來也許能探索出更適用的場景出來。

D. eth永續合約100倍與125倍區別

倍數不同。eth永續合約100倍與125倍區別在於倍數的不同,eth永續合約100倍就是盈虧放大100倍125倍就是盈虧放大125倍。

E. 2020年ETH升級2.0超級版本,會帶來什麼影響

原因:
Linux distribution使用udev動態管理設備文件,並根據設備的信息對其進行持久化命名。udev會在系統引導的過程中識別網卡,將mac地址和網卡名稱對應起來記錄在udev的規則腳本中。而對於新的虛擬機,VMware會自動為虛擬機的網卡生成MAC地址,當克隆或者重裝虛擬機軟體時,由於使用的是以前系統虛擬硬碟的信息,而該系統中已經有eth0的信息,對於這個新的網卡,udev會自動將其命名為eth1(累加的原則),所以在系統啟動後,使用ifconfig看到的網卡名為eth1。
解決方法:
在fedora中,udev記錄網路規則的腳本為:/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user@localhost ~]$ vi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 This file wa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by the /lib/udev/write_net_rules
# program run by the persistent-net-generator.rules rules file.
#
# You can modify it, as long as you keep each rule on a single line.
# PCI device 0x1022:0x2000 (pcnet32)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0c:29:5a:6c:73",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0"
SUBSYSTEM=="net", ACTION=="add", DRIVERS=="?*", ATTR{address}=="00:0c:29:a9:22:9d", ATTR{type}=="1", KERNEL=="eth*", NAME="eth1"
打開該文件,這時會發現,裡面有eth0,eth1兩個網卡的信息,但實際上ifconfig時只能發現eth1一個網卡的信息,這時因為eth0根本就不存在。
將其中eth0的信息刪掉,並將eth1信息中的設備名改為eth0,重啟系統,看到的網卡就是eth0了,或者刪掉其中所有的信息重啟系統udev會幫發現新的設備的。

F. 【必看】ETH低風險套利的一種方法

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近一段關注EOS眾籌比較多,看到有小夥伴根據EOS/ETH的數據,發了如下一張圖:

圖中明顯可以看出漲跌周期基本以23小時為一個輪回,如果在每間隔23小時高賣低買一次,算是一種比較穩妥的獲利辦法。

你一定很好奇,這真的是一個規律嗎?或者說為什麼是這樣呢?

這還要從EOS眾籌開始說起。BM當時天才的提出了EOS眾籌的想法,以23小時為周期,持續一年,此種眾籌方式可謂前無古人。

我猜測BM是不是考慮區塊鏈乃是全球共同關注的項目,因此把眾籌時間固定在幾點似乎都不合適,那乾脆輪流,每個時間都輪到。

現在把ETH換成EOS有兩種方式,一是在二級市場買入,二是參與一級市場的眾籌。

假設一級市場眾籌的價格持續高於二級市場買入,那麼參與眾籌的人必然越來越少,讓參與一級市場眾籌的價格慢慢降低。降低到什麼程度呢?比較合理的結果是:一級市場眾籌的價格略低於或等於二級市場的價格。

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了,以下數據僅為說明用。

比如在二級市場(就是在交易所買入)1個ETH可以換40個EOS,但是在一級市場(參與眾籌)1個ETH可以換41個EOS,那必然有人會用1個ETH參與眾籌換來41個EOS,然後在二級市場換回ETH,這樣在不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1個ETH就變成了1.025個ETH,獲利了2.5%。

近期隨著EOS價格的走高,每天參與眾籌的ETH多達4萬多個。

這里肯定有不少比例的資金是在進行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搬磚套利。

如果知道了這個原理,那麼可以分析出在EOS的眾籌時間點就是一個EOS價格的相對低點,這時用ETH換成EOS,等過一小段時間等EOS漲上去,再把EOS換回ETH,實現套利。

以最近兩周多的數據來分析,假設在每天眾籌的時間點把ETH換成EOS,在一小時後把EOS換回ETH,可以盈利多少呢?

經過計算,最近18天的收益總計為3.6%,看起來不算多,好處是風險較小。

如果資金量較大收益絕對收益也比較可觀。

即使發生風險,EOS和ETH也都是大幣種,也不會砸在手裡。

由於時間倉促,我後續會更新上述表格,補充EOS眾籌當時的價格和眾籌1小時後的價格。

最後小結一下操作步驟:

①在EOS的眾籌網站查詢每天EOS的眾籌時間

②在眾籌時間點,在交易網站(如幣安)用ETH買入EOS

③1小時後再把EOS換回ETH

這是一種低風險套利的方式,但並不代表沒有風險。有時二級市場的波動比較大,出現暫時的虧損也是正常的。

如在圖中可以看到,在4月29日,市場波動極大,在眾籌後的一個小時內EOS/ETH下跌了4.1%。

不過我們做事情,只要做概率大的事情即可。如果像銀行存款那樣,雖然幾乎無風險,但年化收益率只有區區1.75%。

如果用理性戰勝人損失厭惡的感性,那麼人的能力邊界無疑就擴大了一些。

這也是借鑒了量化交易的思路,如果確認一件事情是大概率獲利,那就學習冷冰冰的計算機,毫無感情的執行即可。

這里有一點需要說明:現在距離EOS主網上線還有最後一個月,所以這種低風險套利的辦法只能再持續4周,有興趣嘗試的小夥伴可要抓緊了。

G. 比特幣合約對沖:理性與貪婪

有客戶總是問:你們交易網站的合約是什麼啊?

一句話:用相關的虛擬幣種作為保證金做空(買跌)做多(買漲)。現貨只能買漲,不能買跌。而合約可以買跌,覺得未來走勢不太好,可以做空,並且還可以放大本金,放大收益。當然,有好就有壞,一旦爆倉血本無歸,什麼都沒有了。

在杠桿這條道路上,無數多的先烈從古至今都在告訴著世人,是魔鬼,是地獄,是殺人不眨眼的死神,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依然還是選擇使用,是沒有理性,不。什麼樣的說法都有,有好的,有壞的,最後的結果依舊沒有什麼起到任何作用,因為一切都沒有在自己身上發生,

聽見有人爆倉跳樓、自殺,哪有怎樣,是他們太貪了,我不會。

當然,不好的後果建立在太貪婪之上嗎?也是,更多的是沒有正確的合理的價值觀,價值觀的扭曲,帶來的行為的不可控,最終再加上人性的恐懼,就會產生連鎖反應,最終讓一切的繁華在一瞬間猶如瀑布一樣傾瀉,任何救援,任何防護措施都無效,最後是哀鴻遍野。

稍微波動,就是幾倍收益,或者爆倉被強制平倉一無所獲,這是比特幣合約或者期貨的常態。特別最近幾天,比特幣大漲,更是讓許多人哭著,讓許多人笑著,我自己也如此,因為運氣也有少許收獲。

提及我自己,以前也做過股票配資,不過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輕輕鬆鬆就被爆倉了,後來就沒有配資過。在前幾個月體驗公司的產品,也做過一次萊特幣合約,一覺醒來,空空如也。加上平常看了許多書,還學過很多關於價值投資的課程,為什麼這次又開始進行杠桿呢。

合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對沖風險,不管比特幣是漲是跌都可以保持開倉是的價格。當然,對沖也是可以賺錢,使用好了,盈利豐盛,看看國際上知名的對沖基金就知道了,索羅斯量子對沖基金,在世界上赫赫有名。

所以,我自己開始小小的實驗對沖,從對沖中尋找盈利的機會,從自己的構造的思想實驗中,會發現盈利的幾率非常大,反正一周過去了,除了偶爾沒有嚴格遵守規則和貪婪之外,還沒有虧損過。

一、簡單方法:

1、假如一個比特幣開倉10倍杠杠1000張,現價250張多倉(如果整體看好市場的行情走勢,可以多開點多倉,300張-350張沒問題),250張空倉,形成對沖狀態。

2、然後尋找機會,尋找波動的空間,比如有200美金的波動,就可以開倉了,漲了200-300美金左右,就可以陸續開空倉,一般50-100張左右。如果下跌200美金-300美金左右,就可以陸續開多倉,同時陸續平空倉。

3、因為,多空倉的張數沒有太多的差距,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爆倉;即使市場大跌,大漲也不會。手中永遠還有空餘的倉位,所以大跌開多倉,大漲開空倉。

4.如果不想看盤,就設置好平多空倉或者開多空倉,比如漲300-500美金可以開空倉同時平掉一些多倉,如果跌300-500美金可以開多倉同時平掉一些空倉,嚴格控制倉位。

二、原則:

1、一定要看好宏觀局勢,整體的大行情,不要錯過大機會。

2、嚴格控制倉位,不要貪婪,因為合約本身就是放大而風險。

3、嚴格對沖是不會爆倉的,除非這個產品沒有價值了。再加上多餘的保證金前提下,還可以開多倉賺取利潤。

4、絕對只是小部分的資金來加杠杠。(即使爆倉沒有影響,只是用小資金博取收益,體驗人性的掙扎)

三、我的收獲:

1、10月29號用0.2個幣開始,當現在是0.35個幣。

2、本來有0.4個幣,因為沒有嚴格按照自己的步驟去操作,所以回去了一點,不過這一部分都是倉位,只要價格有200美金波動,就可以回來了。(手賤,文章發後看了合約,哈哈,0.42個幣了)

3、因為11月分叉的原因,以及最近停止人民幣直接交易去中國化,並且開通了很多的場外交易,以及USDT的兌換交易,判斷比特幣最近上漲的幾率大於下跌的幾率。

四、反思:

1、嚴格的按照規則去操作,就是程序,就是機器人,可是自己還是人,沒有修行到絕對理性的地步。所以,有時候還是貪婪,不過幸運的人,給了我無數次的機會。

2、玩這個太花費時間了,前兩天晚上看書的時間都用來看盤了,今天還好,設置好後,就看書了。

3、最近在其他資金投資上,還是沒有控制好自己,反復的去操作,結果錯過翻倍的收益啊。

4、學習還是不夠,缺少自律,也沒有形成自己的投資原則。

五、總結:

1、投資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通過投資打磨自己的人性的漏斗,讓自己成長。

2、形成自己的投資原則後,還是在行動中去迭代,形成更好的方法。

3、動手,買賣進之後,沒有特殊情況,在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後就堅決不能動。

4、和貪婪掙扎,修煉自己。

六、思考

1、如果長期看書數字資產市場,看好eth、bcc或者其他的,考慮可以用合約進行2-3倍杠桿。

2、合理使用杠桿,就是從死神走向天使,讓自己更快的變好。

H. eth挖兩個小時收益多少

官網地址
大家好,今天鏈應用來為大家關於eth計算收益(ETH算力收益計算)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370天收益率為29.94元,即每月20.08美元,按照eth的實時價值計算為898.2元。

2.一個70年代的人,一天賺20.17元。

3.按照ETH的實時幣價,一個月可以挖到0.06個Ethereum,價值605元。

4.一個2060年代的人每天的收入是19.64元。

5.ETH2.0時代最起碼還需要幾年時間來沉澱,也就是說ETH RX580-8G-8卡顯卡礦機最少也可以挖兩至三年,按照兩年的ETH收益來算:0.19*730=140個ETH。

6.再加上每天礦機贈送的平台幣6000個/台,十台就是60000個平台幣。

以上就是鏈應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eth計算收益(ETH算力收益計算)解答,如果還有其他的疑問,請繼續關注鏈應用

本文由鏈應用發布,不代表鏈應用立場,轉載聯系作者並註明出處:https://www.xiangboz.cn/jiaoyi/7992.html

chia幣現在多少錢一個幣(哪裡能買chia幣)
« 上一篇
luna幣今日實時行情幣幣

I. 關於以太坊ETH合並的錯誤觀點理清

隨著合並的臨近,越來越多的文章在向人們發出信號:它確實快要臨近了。這也帶來了和 PoS 相關的一系列問題的討論,人們在反復討論著同樣的話題和同樣的誤解。在上周 Kiln 測試網成功合並時,我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這一狀況,今後我們還會看到更多類似的東西,所以我將一些常見的問題、觀點歸納如下。

每當看到有人提出這些觀點時,我就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我希望大家也可以這樣做。如果本文存在一些紕漏,還望斧正或提出補充建議。

什麼是合並?

更多的信息可以在 ethmerge.com 上找到,所以本部分將簡單介紹。

在合並之後,Ethereum 將採取 PoS(股權證明)而不是 PoW(工作量證明)共識。合並並非「ETH 2.0」、也不存在「ETH 2.0」,這已經是一個過時的術語。

如果是 ETH 持有者,則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合並後你仍將持有相同數量的 ETH,沒有「ETH2 幣」,也不需要進行任何遷移。一切都完全相同,只有共識機制發生了變化。

之所以被稱為「合並」,是因為 ETH 將信標鏈(共識層)與現存的鏈(執行層)合並,並拋棄了執行層的 PoW 部分。

解釋一下,「共識」只是一個花哨的詞彙,其含義是指如何對交易進行排序並保證安全性。PoW 和 PoS 都是實現共識的不同手段。

PoW:"打亂區塊順序的成本太高了,因為按規則辦事更劃算。"

PoS:「擾亂區塊順序的成本太高了,因為如果我這樣做就會失去我抵押的所有錢。」

由於只是共識機制的改變,PoS 本身並不會大幅降低 Gas 費用。

為什麼合並?

降低安全成本,因為達成共識所需的能源更少。

對於 PoW 來說,收益需要為礦工使用的所有硬體和能源買單,否則將無人再去挖礦。這就需要大量發行並迅速賣出 Ethereum 以換取法幣來支付賬單。

而 PoS 則不然,PoS 只需要支付給投機者一些收益,讓人們願意存入資本,而不是直接投資到其他地方。除了一台普通的電腦和互聯網連接之外,並不需要支付大額賬單。所以收益率只需要反映所涉及的機會成本和風險。

更具可持續性。

一條鏈的安全性基本上與它的市值成正比。無論是 PoW(更高價值的 Token 獎勵 = 更有理由按規則行事 = 更多的礦工 = 更難以破壞共識)或 PoS(更高價值的抵押 Token = 更有理由按規則行事以避免失去抵押品)都是如此。

新發行的 Token 本質上是將價值從所有持幣人身上轉移走,並重新分配給特定的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將這些 Token 賣出可以從網路中提取價值。

這為未來的許多擴容解決方案打開了大門:數據分片、無狀態、輕客戶端等等。

通過分離執行層和共識層,這將有助於降低未來的代碼復雜性。

安撫環境和 游戲 玩家當然是一個積極的副作用,但這並非是切換到 PoS 的主因。切換更多是由於外部因素導致的,Ethereum 作為一個協議並沒有對整個網路太多的控制權,例如能源生產、GPU 供應鏈等等。

何時合並?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日期。綜合各方面的原因,開發者和社區對 6 月中旬合並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目前仍在測試之中,在開發人員完全確信不會出現錯誤之前,不會進行合並。

我個人不把希望寄託在 6 月,但我認為至少也會在夏季完成,除非在測試過程中出了極大的問題。例如,出現一個需要幾周時間來修復的關鍵錯誤,或者規範本身存在需要幾個月時間來修復的漏洞。

難度炸彈被設置在 6 月,所以無論屆時是否進行合並,都將進行一次硬分叉。

建議將 wenmerge. com 存入書簽,以便快速查看測試網合並的最新預估。

流傳已久的錯誤觀點

觀點:「你這個白痴!開發團隊會像過去一樣拖延,早在數年前他們就應允合並了,但至今仍未兌現。」

首先是一些說明:現在仍未宣布正式的合並日期,此前也從來宣布過。一個本就不存在的最後期限,何來的拖延之說呢?

類似於「將在 2018 年轉換為 PoS」的說法來自於極端樂觀的態度,並且低估了 PoS 設計的復雜性和從 PoW 到 PoS 的安全過渡的復雜性。此前開發者所做的工作相當於部分完成了 Casper FFG 規范(一個混合 PoW 和 PoS 的機制),但它最終被廢止了。現狀已經存在很多不同了:

經過多年的研究、對潛在的攻擊方向進行分析,現在擁有一個完整的協議規范。

客戶端已經實現,現在只差測試尚未進行。

合並時所有人都在工作,除了合並外沒有其他工作。合並所需的必要步驟都已完成。這甚至不是「他們已經完成了像 EIP1559 這樣復雜的內容,所以現在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合並上」,而是:「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合並上」。不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因為開發者需從事其他內容的工作而導致合並再次被推遲。在合並完成之前,他們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PoS 實際上正在以信標鏈的形式運行。這意味著以太坊的 PoS 已經在生產環境中進行了一年多的測試(在一定程度上),目前有超過 1000 萬 ETH 在運行。它只是還沒有為執行層生產區塊而已。

觀點:「數以百萬計的質押 ETH 將在解鎖的那一刻崩盤。」

可以肯定的是,會有大量的鎖倉者想要最終獲利,尤其是那些在 32 個 ETH 僅價值 1 萬美元時就鎖定了 ETH 的人。但從一角度來看,還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

合並並不會解鎖任何 ETH。解鎖將在合並後的第一次硬分叉中進行,可能是 6-8 個月後。這意味著數個月內都將沒有 PoW 方式增發的 ETH(約 13000 ETH/天)被拋售,也沒有 PoS 增發的 ETH 進入流通。

就像存 ETH 要排隊一樣,取 ETH 也要排隊。假設發生大規模拋售事件,每個人都將處於排隊之中,以每天 1125 名的速度依次解鎖。所以不存在 "開閘放水 "的時刻。每個人解凍都需要一年多的時間,一年的時間里,每天有約 38000 個 ETH 進入流通領域(大約是日均量的 1%)。

合並後,驗證者也將開始收到費用獎勵,有預估表明收益率或將翻倍。現在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排隊等待進入質押。他們既然可以接受 5% 的 ETH 收益率,我不認為他們會在收益率變成 10% 的時候放棄存入。

到目前為止,抵押所涉及的最大風險是合並本身。一些災難性的事情可能會導致合並出錯,盡管存在這種風險、盡管 ETH 被鎖定到一個未知的未來日期,但人們已經鎖定他們的 ETH 一年多了。有多少人或機構還願意袖手旁觀、等待這種風險消失後再進入呢?

抵押者退出就意味著更少的驗證者,這意味著對不退出的抵押者有更高的獎勵。這也意味著更能激勵其他之前未投資的人開始投資......

當然,這是加密世界,讓加密歸於加密。合並將帶來興奮和波動,可能會出現「sell the news」的跌幅,誰又知道呢?我不會假裝預知未來,但在我看來,更多的 ETH 可能會流入、而不是流出鎖倉。

觀點:「如果 PoS 這么好,Ethereum 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這樣做呢?」

PoW 很容易概念化並實現,PoS 則不然。當我們回到 2014 年,PoS 尚是一個仍在研究的理論概念,只有一些區塊鏈實施了它的某種特定版本。

在考慮實施 PoS 之前,需要從研究角度解決一些基本問題。

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PoS。每個 PoS 區塊鏈都有自己的 PoS 規范,在各方面都有優缺點,所以這並非是「這個鏈做到了,為什麼 Ethereum 不能做同樣的事情」這樣簡單。

以一個 PoW 鏈作為開始,讓任何人都可以在無需許可的條件下開采 crypto,這讓 crypto 的分發機制比那些最初就是 PoS 的鏈要好得多。因為那些鏈從最初就是 PoS,這樣必須決定如何分配初始 crypto,而不是無需許可的分發 Crypto。

Ethereum 存在預挖、預售,但經過多年的換手,現在已經稀釋到一半左右,使其分布更接近 BTC 的分布。所以在 2022 年,當 ETH 作為流動性極強且易於獲得的資產時,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觀點:「這實際上只是在多年努力後最後一次坑害礦工的伎倆。」

從第一天起,PoS 就是最終的目標,每個人在挖礦時都知道它早晚有一天會結束。這里並沒有什麼不公正的事情發生。

經濟因素勝過任何形式的礦工對鏈的忠誠度。你可以把一條鏈看作是一個企業,把礦工看作是雇員。

礦工/雇員已經為他們提供的服務(即安全共識)獲得了區塊獎勵。工資由僱主支出,它來自於稀釋現有持幣者的價值。

礦工流向提供獎勵最高的鏈,如果有另一個可由 GPU 開採的 crypto 可以提供更多的獎勵,大多數礦工會立即拋棄 Ethereum。

類似地,如果驗證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完成它所需要的服務,那麼 Ethereum 將支付更少的費用。

這並不完全是排他性的。礦工也可以 ETH 的持有者,以及區塊鏈的使用者。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成為抵押者並獲取抵押獎勵。

觀點:「如果挖礦沒有花費現實世界的能源,則這枚 crypto 就不再具有內在價值。」

我不太相信這種說法。反復計算哈希值直到找到一個符合任意要求的哈希值,這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我的意思是,PoW 的區塊鏈其工作是通過解密來完成的,但這並不意味著解密本身就能為世界帶來價值。提高一個 Crypto 的挖礦難度並不會神奇地讓每個人都變得更富有,它只會讓挖礦的利潤降低(當然,如果對這種 Crypto 的需求量也上升則不然)。

在我看來,一個幣的價值最終來自於供給和需求,而需求來自於區塊空間的價值。無論 ETH 是由礦工還是鎖倉者生產的,人們都需要 ETH 來購買區塊空間。當然,礦工越多,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越高,這進一步增加了區塊空間的價值主張,這是一個正反饋循環,但反饋循環也存在於 PoS 的 Ethereum 中,它也同樣酷。

觀點:「PoS 是中心化的不二法門。」

PoS 與 PoW 基本相同,但又存在差異。「更好」或「更壞」只取決於你的看法。在我看來,PoW 實際上只是 PoS 的額外步驟。

Ethereum 作為一個社區高度重視去中心化,任何潛在的中心化趨勢都會被研究團隊注意到並提出緩解的方法,即使是以其他重要的東西為代價,就比如可擴展性(保持低 Gas 限制以便更多的節點可以參與其中,即使這會導致擁堵和高費用)。

盡管目前存在一些缺點,但去中心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目前有許多中心化的拐杖從長遠來看是需要消失的。我個人認為,想出一大堆東西來解決某個問題比「放棄並說因為某問題而不能做」要吸引人得多。

Ethereum 的 PoS 有一些有趣的設計經常被忽視。單個驗證器癱瘓、搗亂或直接攻擊網路都不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而一千個驗證器同時這樣做則會受到更嚴重的懲罰。

這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擁有數千個驗證者的大型企業,為了你自己的利益,應該把它們去中心化,避免使用雲主機、使用不同的客戶端等等。當然,資本仍然是集中的,但至少故障點是去中心化的,這對網路的整體 健康 是有利的。

與依靠中心化攤銷成本的大型礦業相比,通過能源更容易發現 PoW 挖礦並被當局關停。在全世界范圍內移動采礦設備是很難的,但鎖倉則不需要,不需要消費級設備以外的任何額外硬體。

觀點:「PoS 實際上就是『越有錢賺得越多』。」

是的。不幸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財富高度不平等的世界。blockchain 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可這也是 PoW 的真實情況。誰有錢誰就可以買更多的礦機、賺更多的錢。在礦業,投資回報率也在隨著規模經濟的發展而變得更好。集中式的采礦作業可以獲得更好的硬體折扣、並搬到電力便宜的地方。獨立小礦工在現實中根本無法與之競爭。有了 PoS,每個人都能按比例獲得相同的收益,無論他們的股份是 10 美元還是 1000 萬美元。

它可能是中心化,但那些大的采礦業務沒有理由攻擊網路並削弱它,因為他們在基礎設施上投入了數百萬美元。所以……或許你對大型中心化主體的存在沒有意見,只是對他們在網路中存在巨大利益而不滿?

觀點:「存款被動產生利息,這是在無中生有地印錢?這簡直就是中央銀行和法幣的翻版!」

驗證者仍在進行著「工作」:創建區塊和驗證其他區塊。只是這些工作完全由 blockchain 達成共識所需的實際有用的工作組成,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計算哈希值。

這並不是真正的 "憑空印出的免費的錢",這些資金仍然有成本,它們只是比能源賬單更抽象、更不直觀而已。他主要存在於下面幾個成本:

機會成本:如果另一項投資能給你帶來更好的收益,為什麼還要賭?

流動性差:從你存款的那一刻起資金就被鎖定了。你需要排隊等待你的驗證器激活,而當你取款時,又要排隊才能取回。

固有風險:這仍然是一個相當新事物,可能會出現問題:一個關鍵錯誤、網路被攻擊、你的抵押物受損等等。

波動性:這仍然是一種不穩定的資產,如果你以本國法幣計價,那麼使用一種可能一夜之間下跌 30% 的資產來獲取 5% 的收益率並不是那麼好。

維護:驗證者需要維護驗證器、更新軟體等,以此來確保 100% 的正常運行時間。

這就是它有趣的地方:越多的鎖倉者、每人的獎勵就越低。這也意味著所有成本都將交由市場本身定價。如果質押收益率太低,那麼獎勵就不能證明成本的合理性,人們就會撤出並投資於其他地方,這一舉動會使收益率回升。同樣,如果收益率太高,也會吸引更多的資本使收益回落。

就通貨膨脹而言。假設市場認為 5% 是理想的收益率,其中 3% 來自增發。這樣算下來,每年大約有 3000 萬個 ETH 被抵押,將發行 90 萬個新 ETH。在總供應量為 1.2 億 ETH 的情況下,通貨膨脹率為 0.75%。只要 Gas 費用高於 23gwei,EIP1559 燃燒的 ETH 就將超過這一數量。我要強調的是,Ethereum 很快就會成為一種帶有收益的通縮資產。

「ETH 一直沒有供應上限,且他們一直在改變貨幣政策。」

多年來,Ethereum 的目標一直是「確保網路安全的最低可行發行量」,將網路安全置於控制供應上限之上。對貨幣政策的任何更新都沒有增加供應通貨膨脹。從第一天起低通脹率就一直是目標。

一旦 EIP1559 的燃燒率與發行率相匹配,就會有一個作為有效供應上限的平衡點——再次由市場力量決定對 Ethereum 區塊空間的估值。

並不存在一個 "Ethereum 中央銀行 "任意調整利率並向親信印鈔。市場本身決定了有多少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並不存在一個可以像中央銀行控製法幣通貨膨脹率那樣的實體控制 Ethereum。

觀點:「巨鯨有足夠的錢來接管和改變 游戲 規則,並打擊誠實的鎖倉者。」

不,Ethereum 沒有任何形式的鏈上治理。

協議更新是社區的努力(Layer 0),你不需要鎖倉 ETH 來提出不良的提案、參與協議更新。

這一過程與 PoW 完全相同。即使你擁有 99% 的算力,你也不能在沒有私鑰的情況下進行無效的交易、竊取他人資產、改變協議規則,或者除了重組區塊之外真的做些什麼。1% 的誠實節點將拒絕任何不遵守規則的區塊,你將在一個無效的/無用的鏈上挖礦。現在把「哈希算力/挖礦」換成「質押金額/鎖倉」,PoS 也是如此。不過不同的是,被發現重組區塊的人將被銷毀他們的整個權益,而鏈不能完全摧毀采礦機。

簡單地說,這涉及到大量的 ETH。在合並之前高達 1000 萬計數的 ETH,約合 300 億美元。鎖倉的 ETH 數額和 ETH 的價值預計都會上升,所以攻擊變得越來越不可能,因為做一次攻擊所涉及的經濟成本太高了。而且如果攻擊來自外部行為者,他能夠獲得這么多 ETH 就是很荒謬的,你在哪裡能買到 1000 萬 ETH 來擁有 51% 的股份?

觀點:「32 個 ETH 太多了,普通人沒有這么多錢。」

我同意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之所以有這么高的數字,是因為它必須落在一個技術的平衡點上:它必須低到有充足的驗證者來保證鏈的安全,但又要高到避免驗證者太多以使鏈的開銷膨脹。

從技術角度來看,有一大問題涉及到 32ETH,當時 32ETH 價值約 7000 美元。2017 年的早期曾有人甚至建議最低超過 1000ETH。

值得慶幸的是,就像礦池的存在一樣,也有鎖倉池,允許用戶以小金額參與鎖倉。這歸功於像 RocketPool、Secret Shared Validators 這些使用智能合約的無許可、去中心化的非託管協議。而且由於上面提到的二次懲罰,我相信從長遠來看,去中心化的鎖倉操作會比中心化的要好。像 Rocket Pool 這樣的協議最好被看作是基礎鎖倉的高級抽象,而不是 "只是一個鎖倉池"。

觀點:「PoS 還沒有被證明,而我們知道 PoW 是有效的。」

這實際上是完全公正,顯然我們無法真正的反駁這一點,只有時間會證明。只是我認為在 Ethereum 正在轉向 PoS 的背景下,這是無關的。如果你不相信它,就不要參與/投資它。我個人相信一個長期可持續的 PoS Ethereum,但即使如此,我也樂於見到 bitcoin 繼續沿用它的 PoW。

這都是我們一生中偉大的 crypto 實驗的一部分。PoS Ethereum 要麼只是一陣風,失敗直至默默無聞,要麼將成功地創造出能夠超越人類的怪物般的強大網路。

我在 bitcoin 和 Ethereum 中看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優先考慮去中心化是關鍵。盡管兩者的理念大不相同,但我很高興能同時擁有這兩種東西,以真正看到長期的價值。

J. 27歲以太幣創建者獲利11億美元,以太坊現在還能挖嗎

近日,一則“27歲以太幣創建者獲利11億美元”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我們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科技水平也是越來越發達,近幾年呢,數字貨幣更是非常的火爆,在十幾年前,一枚比特幣也就不到一分錢,而現在卻需要30多萬的人民幣才能夠買到一枚。而因為比特幣的興起呢,人們認識到數字貨幣的魅力,於是紛紛都在往數字貨幣方面進攻,先後開發出了很多不同的數字貨幣,以太幣,狗狗幣等等非常多的種類,最近呢,是傳出了消息說27歲的以太幣的創建者呢,是獲利了11億美元,大賺了一筆。那麼以太幣現在還能夠挖嗎?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以太幣還能夠挖嗎

首先這個回答是肯定的,現在仍然能夠挖以太幣。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熱點內容
我有一萬個以太坊 發布:2025-06-29 07:04:26 瀏覽:995
共享雲礦機交易群 發布:2025-06-29 06:43:11 瀏覽:776
129冰淇淋套餐合約怎麼解除 發布:2025-06-29 06:34:18 瀏覽:413
區塊鏈全是詐騙包括國家 發布:2025-06-29 06:30:03 瀏覽:23
印度軍隊數字貨幣 發布:2025-06-29 06:09:03 瀏覽:627
比特幣使用領域 發布:2025-06-29 06:02:29 瀏覽:582
usdt提現平台 發布:2025-06-29 05:46:02 瀏覽:790
usdt未來價值 發布:2025-06-29 05:21:47 瀏覽:269
物聯鏈送以太坊 發布:2025-06-29 05:21:39 瀏覽:932
移動手機卡合約提前注銷會怎麼樣 發布:2025-06-29 05:20:19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