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產業協會6

區塊鏈產業協會6

發布時間: 2025-05-23 17:47:42

A. 如何才能讓區塊鏈產業發展地更快

區塊鏈發展趨勢微三雲分析
一、區塊鏈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開辟國際競爭新賽道;
二、區塊鏈領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熱土,技術融合將拓展應用新空間;
三、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四、區塊鏈打造新型平台經濟,開啟共享經濟新時代;
五、區塊鏈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
六、區塊鏈監管和標准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
此外,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區塊鏈在金融業的實際生產環境中應用,還存在不少的技術難點,比如吞吐量、擴展性、共識機制、隱私性及安全性、可管理性等。
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對於金融行業意義重大,有望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持續帶動金融「脫虛向實」。

B. 山東經達為什麼收購榮聯科技

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是山東省委、省政府推動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省市一體化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行動的啟動和省會經濟圈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聯盟、濟南市區塊鏈產業協會的成立,是推進實施省市一體化加快濟南發展戰略的有力舉措,對於打造跨區域產業創新發展平台、推動省會經濟圈建設將發揮積極作用。
山東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段培永表示,濟南市承接著推進「省市一體化」的重任,希望通過此次加快推進省市一體化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行動的啟動,藉助區塊鏈產業技術優勢和建立聯盟的形式,發揮牽頭引領作用,先行先試、創新突破,推動省會經濟圈區塊鏈產業協同融合發展,帶動我省區塊鏈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濟南市率先實施數字經濟引領戰略,數字經濟規模佔GDP比重達到42%,為區塊鏈技術發展和產業布局打下了雄厚基礎。濟南市區塊鏈產業協會將從聚焦區塊鏈技術集成應用和品牌建設入手,促進數據鏈、技術鏈、產業鏈、政策鏈、資金鏈、人才鏈「六鏈融合」,推動濟南市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加強與地區和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將協會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區塊鏈行業組織。
濟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展寶貞表示,希望區塊鏈產業協會發揮橋梁作用、平台作用、關口作用,不斷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向更寬領域和更深層次拓展。
【拓展資料】
山東經達科技產業發展公司定位為專業化的產業園區運營商,主要負責籌集運作產業園區建設資金,規劃、提升、新建、培育主導產業突出、服務體系健全、帶動效應顯著的產業新城,支持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擁有AA主體信用評級。

C. 國際區塊鏈專利前十,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副會長單位占兩席

國際區塊鏈專利TOP10中,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副會長單位占兩席!其中螞蟻鏈排名第一,33復雜美排名第六!

時隔兩年時間,全球塊鏈專利發展走向如何?面對著傳統互聯網巨頭的紛紛入局,中國企業專利技術是否仍能保持領先地位?

2021年3月12日,IAM再次發布全球區塊鏈專利最新調研報告。值得驕傲的是,中國企業在區塊鏈專利方面表現再次引領全球。

(IAM官方社交媒體圖片)

根據德溫特數據顯示, 排名前十的中國公司合計提交了 3066 個 「專利族」,約佔全球總數的近三分之一。螞蟻集團以 2298 個專利族數維持第一,平安集團在經歷去年的數量激增後,成為全球第二大區塊鏈專利申報人,騰訊位列第三位,復雜美位列全球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溫特專利家族數前十排名中,有九家是中國公司。既有螞蟻、騰訊、網路這樣的 科技 巨頭,中國聯通和國家電網等大型國有企業,也有如北京瑞策 科技 、杭州復雜美等新興 科技 公司,反映了中國企業在區塊鏈技術研發和專利上的投入熱情。

IAM 指出,首先,專利申請很容易提出,特別是如果有補貼和其它激勵措施,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可以被最終授權;其次,列表中大多數中國公司在平均申請廣度上的得分約為 1,這是一個專利家族數覆蓋多少司法管轄區的指標,專利申請的國家越多,該權利擁有的法律保護范圍和國際潛力就越大。

D. 中國有哪些有名的區塊鏈項目聯盟

1.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2016年1月5日,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GSF100)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該聯盟的英文名稱為China Blockchain Research Alliance(CBRA),由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營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發起。
2. China Ledger聯盟:2016年4月19日,由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分布式總賬基礎協議聯盟(China Ledger聯盟)。
3. 金鏈盟(金融區塊鏈聯盟):2016年5月31日,金融區塊鏈聯盟在深圳成立,旨在整合及協調金融區塊鏈技術研究資源,提高成員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並探索、研發、實現適用於金融機構的金融聯盟區塊鏈及其應用場景。
4. 陸家嘴區塊鏈金融發展聯盟:2016年10月9日,陸家嘴區塊鏈金融發展聯盟在上海成立,這標志著中國區塊鏈技術在區域性發展上形成了北京、上海、廣州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5. 銀行間市場區塊鏈技術研究組:經全國金融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批復,銀行間市場技術標准工作組區塊鏈技術研究組於2016年8月成立。

E. 區塊鏈到底是不是傳銷區塊鏈是變相傳銷嗎

區塊鏈是新技術並不是變相傳銷,只是由許多傳銷組織聲稱為「區塊鏈」,實際上並未有任何技術,只是打著「區塊鏈」的名頭行傳銷之實罷了,國家已經多次發布公告打擊此種傳銷行為。以下為新華網報道區塊鏈傳銷:

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亦存在安全性風險,火爆背後有「別有用心」的誇大造勢。只有去除華而不實,區塊鏈才能回歸真正的應用價值。

投資8萬元,三個月後變80萬元?深圳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在區塊鏈概念、10倍收益等幌子的蒙騙下,數千名投資者深陷其中,涉案金額高達3.07億元。在區塊鏈的「神秘面紗」下,不法分子借機動起了歪腦筋,區塊鏈淪為詐騙、傳銷等經濟犯罪的「招牌」。

為何區塊鏈屢屢被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歪用」?除了「不明就裡」,區塊鏈技術本身「功用」如何?今年以來,隨著監管力度加大,炒幣風氣的降溫給區塊鏈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區塊鏈商業「應用」落地情況如何?《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調查。

當交易平台承諾的三個月「資金釋放期」屆滿而工作人員卻開始在QQ群「踢人」的時候,家住深圳市寶安區的唐海燕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

此前,唐海燕在同學的介紹下,投資8萬元買了一種名為「普銀幣」的虛擬貨幣。「對方說這個貨幣是當下最先進的區塊鏈技術,有藏茶作為抵押物,還給我看了『技術白皮書』,我也不懂區塊鏈,就沒仔細看。」

雖然對於區塊鏈、虛擬貨幣都不了解,但高額的投資收益令唐海燕充滿了期待。她告訴記者,發行「普銀幣」的公司會定期對該虛擬貨幣按1比10的比例進行拆分,這意味著,每次拆分就會使投資者手中「普銀幣」的價值擴大10倍。只要經過一次拆分,她投資的8萬元,就相當於買到了價值80萬元的「普銀幣」,在交易平台上賣出即可獲得巨額收益。

按照交易平台的規則,剛購買的「普銀幣」不能馬上交易,必須在平台上凍結三個月之後才能迎來「釋放期」。然而,當三個月時間過去之後,唐海燕不僅沒有等到翻倍的資產,凍結在平台上的8萬元也無法用於交易了。

「其他投資者開始在QQ群里質疑這項投資的真實性,結果公司工作人員竟然把這些投資者一個一個踢出去了,我就感到不妙了。」她說。

事實也證明了唐海燕的直覺。2018年3月底,深圳警方偵破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詐騙資金高達3.07億元。在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以「區塊鏈+藏茶」的模式發行虛擬貨幣,套取公眾存款,唐海燕是數千名受害者中的一位。

深圳警方調查發現,該公司宣稱,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台「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實際上,其買賣價格的變動是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幕後操作,並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讓投資者嘗到一些甜頭。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最終導致投資人手中的「普銀幣」毫無價值。

2018年以來,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從事詐騙、傳銷,已經成為了新型犯罪手法中常用的「套路」。2018年4月,濟南警方端掉了一個打著「西部開發」「國家扶貧」「原始股」「區塊鏈」「電子商務」為幌子的傳銷團伙,抓獲主要嫌疑人十餘人,凍結涉案賬戶百餘個,查獲涉案資金3億余元。

濟南警方介紹,惠樂益電子商務公司以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為由,在網路上設計了假的虛擬盤,並發布所謂的「寶幣」「貴幣」等多種虛擬貨幣。

他們先是以贈送為幌子,向新加入的傳銷人員贈送一定數量的虛擬貨幣,每枚價格在幾十元,然後通過人為操縱將虛擬幣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幾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員加入,最後再通過所謂虛擬幣「貶值」的周期波動進行「割韭菜」,周而復始,最終達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在西安,當地警方日前也成功破獲了一起打著區塊鏈旗號的特大網路傳銷案。據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鄭某出高薪組織網路平台管理員張某、李某等9人,自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傳銷、網路傳銷為手段,以每枚3元的價格在「消費時代」網路平台銷售虛擬的「大唐幣」,並操縱升值幅度;

同時在國內外多個城市召開推介會,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設置28級分管代理,僅僅18天,該團伙就共發展注冊會員13000餘人,目前已經查明該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資金高達8600餘萬元。

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發布的《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稱,近段時間以來,各類境外資金盤、虛擬幣、ICO(區塊鏈項目首次公開發行代幣融資)項目層出不窮,其中隱藏了非法發行、項目不實、跨境洗錢、詐騙、傳銷等諸多風險,造成大量資金流向境外,一旦崩盤、跑路或者失聯,投資者往往投訴無門,損失難以追回。比如百川幣、馬克幣、貝塔幣、暗黑幣等。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廣東、山東、上海等地采訪了解到,大多數人知道區塊鏈概念很火,但是「不明就裡」,對於區塊鏈的具體功能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用來「投資理財」「買賣貨幣」的,也有人認為是「和蒸汽機同等量級的重大發明」,一些創業者更是摩拳擦掌,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致富機會」。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正是由於人們對區塊鏈的認識存在諸多誤區,才導致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渾水摸魚誤導廣大投資者。

其一,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截至去年底,國內ICO參與人數和交易總量已實現翻倍增長,大量數字貨幣交易所出逃海外,代投模式將更多普通百姓捲入高風險投資。

許多行業自媒體、名嘴大咖與發行方、數字交易所等結成利益同盟,為「空氣幣」項目站台背書、製造輿論。去年12月,人民銀行等九部門將ICO定性為「涉嫌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采訪中,不少人對本刊記者表示,代幣的存在為區塊鏈技術發展構建了一套權益機制,這套機制對激勵區塊鏈應用繁榮是不可或缺的。「過去5年的市場實踐證明,沒有權益機制的區塊鏈應用,就像沒有連上互聯網的電腦、沒有貨幣的市場經濟,應用場景和發展速度都大打折扣。」上海的一位投資人說。

實際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代幣僅僅是最早驗證區塊鏈技術的一種產品,兩者之間並不能劃等號,而且代幣的存在已對區塊鏈的發展產生顯而易見的負面作用。

目前,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思考,區塊鏈的發展是否一定要依靠發行代幣來實現激勵。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告訴本刊記者,所謂激勵機制僅僅是項目方為自己發代幣找的理論依據而已。

其二,區塊鏈並非萬能,安全性存在風險。區塊鏈通常被認為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存在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數據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高;第二,交易全過程可溯源,可實現責任精準追蹤;第三,區塊鏈內嵌的智能合約可以基於契約自動執行,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違約風險。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在金融、物流、貿易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事實上,區塊鏈並非萬能,其功能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認為,根據其密碼學的特性,在區塊鏈上要想篡改或造假,理論上需要掌控超過51%的節點才能實現。當區塊鏈中的節點足夠多時,這種大眾廣泛參與的信任創設機制就難於篡改。

然而在現實中,數字貨幣交易所頻頻被攻擊甚至失竊。2018年6月20日,韓國Bithumb交易所在官網發布公告稱,交易所遭受黑客攻擊,被盜走價值350億韓元、約合32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被稱為中國第一代「黑客」的季昕華說,區塊鏈會不斷面對攻擊,數據上傳到鏈的過程容易發生信息泄露。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量子計算的超強運算能力一旦實現,也將對區塊鏈產生直接沖擊。

其三,區塊鏈火爆程度並不完全真實。數據顯示,自2017年底到2018年初超過300家主要關注ICO項目的自媒體出現,成為一個值得注意的非正常現象。


(5)區塊鏈產業協會6擴展閱讀:

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一則風險提示,提醒廣大公眾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原文如下:

《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徵:

一、網路化、跨境化明顯。依託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風險波及范圍廣、擴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租用境外伺服器搭建網站,實質面向境內居民開展活動,並遠程式控制制實施違法活動。

一些個人在聊天工具群組中聲稱獲得了境外優質區塊鏈項目投資額度,可以代為投資,極可能是詐騙活動。這些不法活動資金多流向境外,監管和追蹤難度很大。

二、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進行炒作,編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論,有的還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傳,以空投「糖果」等為誘惑,宣稱「幣值只漲不跌」「投資周期短、收益高、風險低」,具有較強蠱惑性。

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後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三、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法分子通過公開宣傳,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投資人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

熱點內容
微信怎麼找數字貨幣 發布:2025-05-24 00:02:31 瀏覽:680
很元宇宙 發布:2025-05-24 00:00:10 瀏覽:620
比特幣怎麼看收益 發布:2025-05-24 00:00:06 瀏覽:310
智能合約怎麼運行 發布:2025-05-23 23:03:09 瀏覽:785
1080ti挖eth算力低 發布:2025-05-23 22:56:37 瀏覽:995
礦池直接支付到交易所 發布:2025-05-23 22:36:42 瀏覽:277
元宇宙加盟 發布:2025-05-23 22:16:11 瀏覽:58
國際會計處理數字貨幣 發布:2025-05-23 21:55:57 瀏覽:686
中文在線元宇宙公司 發布:2025-05-23 21:50:37 瀏覽:594
trx幣能到多少 發布:2025-05-23 21:50:33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