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區塊鏈的意義
Ⅰ 區塊鏈政務是什麼意思啊
區塊鏈政務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政務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務質量,加強政府與公民的互動和信任。區塊鏈技術可以保證數據的不可篡改性,確保政務數據的安全性和透明性,從而增強政府的治理效能和行政透明度。目前,國內外已經有一些政府機構和企業開始探索區塊鏈技術在政務領域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政務領域的應用包括但不限於:電子票據、政務審批、社會保障、政務信息公開等。以電子票據為例,採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票據的去中心化注冊、交易和結算,提高票據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同時降低票據操作和交易成本。政務審批領域,區塊鏈技術可以提高審批效率、減少人為干預、保護數據隱私等。政務信息公開中,區塊鏈技術可以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審查性,實現政府信息公開的有效實施。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政府對科技運用的不斷推進,區塊鏈政務會逐步成為政府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同時,區塊鏈政務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例如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區塊鏈技術標準的缺乏、政府的數字化能力等。這些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技術人才共同努力解決,提升區塊鏈政務的運用效果和價值,為公眾提供更好的便民服務和治理效能。
Ⅱ 區塊鏈政務詳解
區塊鏈政務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精細化、智能化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對區塊鏈政務的詳細解析:
一、區塊鏈政務的發展現狀
- 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已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開展區塊鏈產業鏈布局。北京、湖南等地更是出台了區塊鏈三年發展規劃。
- 政務應用的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已完成和正在籌建的區塊鏈政務應用已超過90項,涵蓋了數字身份、電子存證、電子票據、產權登記、工商注冊等多個場景。
二、區塊鏈政務的核心優勢
- 解決信任問題:區塊鏈技術通過其不可篡改、去中介化、可追溯等特點,為政務數據提供了可靠、可信、可用的基礎,解決了城市、產業協同中的信任問題。
- 打通數據孤島:區塊鏈技術能夠打破政務數據壁壘,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數據共享,優化政務服務流程,簡化企業和群眾辦理業務的步驟。
- 保證數據安全:區塊鏈可建立非人為控制的信任系統,通過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保障數據在生成、存儲、使用和更新過程中的安全性。
三、區塊鏈政務的應用前景
- 廣泛應用領域:區塊鏈在社區服務、教育、醫療、交通、養老等便民服務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提升服務效率和透明度。
- 構建可信資料庫: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從單點的復式記賬法過渡為多點的分布式記賬模式,構建可信資料庫,有利於政府高效、全面和立體化監管各行業數據信息。
- 智慧城市的構建:區塊鏈底層技術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特別是在數字化技術賦能的基礎設施層面,如智慧交通、能源電力等,能夠推動智慧城市的快速發展。同時,區塊鏈技術還能實現城市間的數據共享,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綜上所述,區塊鏈政務在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Ⅲ 區塊鏈在提升公共服務的意義具體表現
區塊鏈在提升公共服務的意義具體表現如下。
1、提升公共服務系統穩健性。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網路架構的抗攻擊能力很強,鏈上的政務數據分布式存儲,即使部分節點出現故障仍能從其他節點中讀取備份,區塊鏈的共識機制與時間戳設計,有效避免了第三方篡改的風險。
2、降低公共服務運營成本。數據上鏈有助於降低公共服務系統的後期維護成本,搭建鏈式系統有助於降低提供公共服務所產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3、擴大公共服務供給覆蓋面。區塊鏈技術會迅速擴大公共服務的供給者和參與者,並逐步形成網路形態的治理與服務,促進公民之間的直接互助互動,甚至在沒有公共管理員的情況下完成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工程,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供需之間的精準匹配度,推動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智能化,服務內容精準化,服務管理閉環化。
Ⅳ 為什麼政務服務是區塊鏈特別好的應用場景
相對於其他領域的鏈改,政務服務領域的鏈改有著較大的差異性。企業進行鏈改的最終目的往往是追逐商業利益,而政務服務領域則偏向於流程的優化和成本的節約。雖然企業鏈改中這些也是重點,但是目的的不同也會產生一些差異。
今年3月,長沙首家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上鏈了三萬多家企業。這樣的區塊鏈政務平台的上線一方面可以促進政務信息公開,高效連接企業和政府,促進政府辦事效率提高,減少企業辦事流程;另一方面由於企業在平台上的信息上鏈行為也為企業的誠信經營、獲取商業信任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對於政府部門在辦事過程中的信息調動也提高了能效。除此之外,政務服務涉及面非常廣,區塊鏈技術還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可以發掘。如知識產權保護、司法鑒定、中小微貸款等也有著相當大的可能性。
Ⅳ 為什麼國家支持區塊鏈,政府為什麼禁止區塊鏈
近年來為何都在大力推廣區塊鏈技術?2021年3月29日,成都發布《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要強化區塊鏈技術、工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建強區塊鏈產業創新中心等功能平台,推進區塊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台建設,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物聯網等關鍵領域基礎研究突破和創新應用轉化等。
2020年12月22日,青島發文指出:青島鏈灣將以國家級的「區塊鏈+」產業科技創新高地、應用示範高地、產業發展高地、創新人才高地為使命,重點打造鏈灣數智雲鏈新基建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推廣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產業金融、數字新消費、數字自貿綜合服務領域的應用落地。
在國家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區塊鏈進入了提速發展的新階段。未來,更多的資金和區塊鏈相關人才以及技術企業也將快速聚集到這個行業中來,區塊鏈技術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國家支持區塊鏈嗎
區塊鏈作為一項新技術,世界各國都有相應的政策扶持其發展,輻射范圍廣——從今年來看全國已有多半省市將區塊鏈寫入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除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甘肅、寧夏、新疆等中西部城市也加入區塊鏈技術研究應用陣營。東部發達城市繼續發揮帶頭作用在技術攻關和應用創新方面持續發力;中西部城市因地制宜,結合新技術加快數字經濟化轉型。支持力度大——今年央行、交通運輸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廣電總局、司法部、農業農村部等,分別提出了運用區塊鏈技術加快各領域應用發展。其它多省市也不斷出台新政,且大多為區塊鏈專項扶持政策,預計建設更多產業園區,開放更多政府應用場景。方向更明確——在區塊鏈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數字經濟賦能等大方向下已經有了更加明確地細節,交通運輸、農業、知識產權、存證等應用場景成為首批實驗方向,政務方面更是重要突破口並已落地,北京市「無感審批」、江西省探索「區塊鏈+無證通辦」、福建省實施「鏈上政務」工程、甘肅省加快建設「數字甘肅」、山東海南都致力於電子政務等領域。可以預見,未來區塊鏈電子政務場景值得期待。
法律依據: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第三條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全國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四條鼓勵區塊鏈行業組織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健全行業自律制度和行業准則,指導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服務規范,推動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建設,督促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依法提供服務、接受社會監督,提高區塊鏈信息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第五條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用戶注冊、信息審核、應急處置、安全防護等管理制度。
第六條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具備與其服務相適應的技術條件,對於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內容,應當具備對其發布、記錄、存儲、傳播的即時和應急處置能力,技術方案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標准規范。
第七條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制定並公開管理規則和平台公約,與區塊鏈信息服務使用者簽訂服務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要求其承諾遵守法律規定和平台公約。
區塊鏈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和意義是什麼?2019年11月8日上午,2019可信區塊鏈峰會在北京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尚冰等出席峰會開幕式並致辭。
王新哲指出,以信息技術加速創新與融合滲透為突出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興起,區塊鏈技術對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5)政務區塊鏈的意義擴展閱讀:
王新哲強調,工業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工作,通過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引導地方加快探索步伐、支持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促進行業應用落地、構建完善標准體系等多種方式,支持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夯實了中國區塊鏈領域發展基礎。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推進區塊鏈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大力推動區塊鏈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在帶動技術突破、驅動經濟發展、促進民生改善、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的戰略性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Ⅵ 區塊鏈怎麼應用在政務領域有什麼必要嗎
區塊鏈的特性保證了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儲存,可以大大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
現在國內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推區塊鏈政務應用平台,比如重慶的區塊鏈政務平台、廣州的稅鏈平台、湖南長沙的中芯區塊鏈公共平台等等。
從技術特性與價值還有國內的案例來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