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ico和發幣≠區塊鏈

ico和發幣≠區塊鏈

發布時間: 2021-05-03 22:56:06

㈠ 什麼是區塊鏈ico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區塊鏈是比特幣底層技術,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首次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
以上為和數軟體有限公司回答的,如有幫助,請採納。

㈡ 姚曉文如何看待目前火熱的區塊鏈和ICO,是否值得參與

他曾5000元的價格買下人生的第一個礦機,並挖出3個比特幣賺到第一桶金;他曾因幣值暴跌中途「下車」,5年「炒幣」歷程充滿酸甜苦辣;他是幣圈不折不扣的「老韭菜」。
3月18日傍晚,據記者回憶起接觸各種虛擬貨幣以來的心路歷程。在他看來,一些和區塊鏈技術及虛擬貨幣沒有絲毫聯系的項目打著區塊鏈概念,藉助一些大佬名義虛假背書,攪亂幣圈和鏈圈的生態。另外,目前市場上投資者素質參差不齊,很多人盲目進入,「只有看清楚邏輯的人才有機會,如果什麼都沒有就盲目進入,你肯定是被割的韭菜。」
很多人用「炒大蒜」心態買幣
「一開始我只是覺得這事很酷,很有范兒,用自己的算力產生數據真的是一件很炫的事兒。」2013年4月,當時比特幣的價格還在700元~800元,只有少數的極客注意到這個新生事物,通過電腦程序挖掘比特幣。
「當時我知道比特幣是一種加密的貨幣,通過挖礦模式得到,但並不清楚其中的內在邏輯。」當時(2013年)比特幣回本的速度很快,大概是兩個月,「市場上有售價8000元的礦機。」
而在比特幣之後,各種新的虛擬幣種,如Litecoin、Namecoin等,當時極客們稱為「山寨幣」。不同於幾年前就開始在幣圈研究的「信仰者」們,直到2017年年中,感覺到這把「火」逐漸燒到普通投資者的身邊。
2017年,ICO(首次代幣發行)依託著「區塊鏈」「智能合約」等概念大熱了一把。但僅僅通過幾人團隊發布一個「白皮書」,甚至連白皮書都沒有就可以啟動融資活動,而這樣的方式也讓ICO的合法性一直存有爭議。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門對於ICO給出了明確定性,同時叫停了各類代幣融資活動。
不過,ICO被禁之後,幣圈又興起了新的玩法——IFO。所謂IFO是指基於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而進行的分叉貨幣發行,成為一種新的虛擬幣融資手段。
同時,通過拉人頭、建群、注冊得到幣的項目也層出不窮。這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幣圈」項目,僅是披上了ICO外衣的欺騙。
「很多人拿『炒股票』、『炒大蒜』、『炒大豆』的心態買幣。」作為一名「老韭菜」,據介紹,現在很多朋友也會拿項目白皮書給他看,但有些白皮書的質量儼然小學階段PPT水平。
幣圈投資者現兩極分化
5年的「炒幣」之路並不一帆風順,曾因為虧損而半途「下過車」。他表示,很多人是因為賺快錢而進來,又因為幣值的下跌而退出,幣圈拿到錢的人是耐得住寂寞的。「一些大佬手上有閑錢,相比於普通投資者,他們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也更清楚鏈圈和幣圈的發展趨勢,因而他們判斷幣值的指標可能不是某一階段的大跌或者大漲,即便幣值在谷底的時候他們也『拿得住』。」沈小峰說道。
2013年的自己進入幣圈後也是個「投機者」,當時應用非常少,但隨著底層技術區塊鏈的發展,對於技術和底層邏輯的理解越來越深刻,5年之後的自己更把對虛擬貨幣的投入當成是一種長期投資。
「這些錢不是每個人都能賺到的,只有看清楚邏輯的人才有機會,如果什麼都沒有就盲目進入,你肯定是被割的韭菜。」沈小峰坦言,99%的人因為賺錢效應進來,但經常因為暴跌就「扛不住」。
除了一些持觀望態度的投資者,目前在幣圈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真正的信仰者研究底層技術和內在邏輯,長期持有一兩個幣種等待升值;而更多的人抱著一種湊熱鬧的心態加入很多群組,並總是擔心幣值的漲跌。」
提醒大家,真正的合格ICO項目不會承諾幣值會漲多少,而是在風險強調上作出特別聲明,只有一些披上光鮮外衣的傳銷幣才一味強調幣值升值。每個人都想賺錢,但希望賺到的錢是能看得懂的錢,通過深刻理解區塊鏈含義之後再進入!

㈢ 比特幣,區塊鏈和ICO分別是什麼 有什麼區別

比特幣是中本聰於2009年提出的一種虛擬數字貨幣,特點是沒有中心化的發行機構,總量固定,為2100萬枚,而且不是一次性發行,需要由礦工挖礦產生。由於是去中心化的結構,信任就需要依靠密碼學和共識機制技術來達到。
區塊鏈是比特幣衍生出來的一種通用技術,它實現了去中心化的資料庫模型,比特幣可以規為區塊鏈1.0,因為它沒有智能合約的概念。區塊鏈關鍵技術就包括密碼學加解密和共識機制,區塊鏈一般是用來和具體業務邏輯相結合,這就需要依賴智能合約了,智能合約提供了不受人為干擾的執行模式。
ICO首次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解決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

㈣ 區塊鏈和發幣是什麼關系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應用。
比特幣的交易信息都被記錄在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上面,這個賬本就是區塊鏈。
每個區塊之間依據密碼學原理,按照時間順序依次相連,形成鏈狀結構,因此得名區塊鏈。

㈤ 比特幣,區塊鏈和ICO分別是什麼 有什麼區

區塊鏈是技術,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之上的數字貨幣或者說電子貨幣,區塊鏈技術是所有數字貨幣的基層技術,兩者是相輔相成的。ICO是首次發幣的說法,和股票裡面的IPO是差不多的意思的

㈥ 區塊鏈ico發幣市面上兩種不同的新加坡基金會有什麼區別

區塊鏈的參與者正在不斷延伸,拓展到各行各業。無論是初創企業還是上市公司,都在緊緊關注著區塊鏈技術。大家都在暗暗發力,爭取做這個行業的佼佼者。但對於海外公司主體選擇上,很多人都不知道哪種才是合規的,這邊教大家分辨一下:

首先注冊流程上,簡單的基金會是掃描件遞交注冊,合規的是原件寄到新加坡遞交注冊局注冊的。

其次,簡單的這種是注冊局發出電子版文件列印,合規的是從新加坡注冊局領取紙質文件。

對於發幣上交易所的,通常交易所會要求出具法律意見書,火幣,OK,ZGB對客戶都有要求,那簡單的這種因為文件是國內製作的,律師不認可,需要去注冊局調取新的文件,而且這種公司擔保律師覺得風險大,所以收費就比較高,合規的律師收費就會低很多。

注冊新加坡基金會需要提供的資料:

提供新加坡基金會的名稱:以LTD.結尾,可以加FUND/FOUNDATION;

提供2名董事身份證(掃描件),另一名新加坡國籍董事我公司提供;
注冊時間:10-15個工作日;

注冊地址

注冊資本:1新幣,不驗資,不追加。

㈦ 比特幣+區塊鏈+ICO,這都特么什麼玩意兒

沒法回答,哪天你空了,來我床邊,給你講個一千零一夜

㈧ 區塊鏈怎麼ICO發幣

簡單說現在的ico都是基於以太坊發的幣,只要在上面建立一個智能合約就好,而籌資就需要宣傳你的合約地址讓別人打eth到那裡就會自動兌換你的幣,最後說一聲國內ico是被禁止的

㈨ 注冊泰國基金會做ICO區塊鏈發幣的利與弊

泰國政府對區塊鏈的解禁並開始發放數字貨幣牌照,很多‌‌人想去獲得泰國的數字貨幣交易牌照,就去申請注冊了泰國公司。 前一期也講了怎麼個注冊流程,這一期我們講一下在泰國做區塊鏈ico項目的利與弊。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利:
第一、泰國利中國很近,方便來往。

第二、泰國政府支持區塊鏈的發展,有政策的扶持。

第三、泰國注冊公司價格不高,性價比不錯

當然有優勢就有劣勢,這里我們把劣勢也一並列出來看一樣:

第一、政治不穩定,從而會造成經濟發展不穩定。

第二、後續服務不完善,價格高。

第三、後期維護成本高

第四、政策不確定性強。據統計,泰國自1932年以來,共發生了19詞軍事政變。所以這也是它的一個大劣勢。

分析了優劣之後我們再來看一下泰國和其他國家的對比。就拿離他近的新加坡來說,新加坡是目前區塊鏈的注冊熱門地,相比泰國來說,新加坡的注冊費用更低,後續服務完善,性價比高。最主要的是新加坡的政治穩定,經濟發達,這是泰國所比不了的

熱點內容
區塊鏈的4個實際應用 發布:2025-05-17 15:05:26 瀏覽:34
比特幣在深圳可以買車 發布:2025-05-17 15:05:24 瀏覽:468
區塊鏈項目推進計劃 發布:2025-05-17 15:03:49 瀏覽:102
長沙裕湘紗廠簽證中心怎麼去 發布:2025-05-17 14:48:20 瀏覽:769
怎麼看比特幣高頻圖 發布:2025-05-17 14:46:49 瀏覽:95
區塊鏈在機場的應用 發布:2025-05-17 14:27:25 瀏覽:459
誰為央行數字貨幣提供技術支持 發布:2025-05-17 14:22:25 瀏覽:623
哪裡可以直接充值eth 發布:2025-05-17 14:20:24 瀏覽:967
淄川站去駕考中心怎麼坐車 發布:2025-05-17 14:15:38 瀏覽:961
比特幣各國政府為何不禁止 發布:2025-05-17 14:07:06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