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管理區塊鏈
㈠ 區塊鏈+徵信是怎樣的
我國徵信業以企業徵信為主,個人徵信有待發展,整體市場前景廣闊。我國企業徵信發展較早,市場較為成熟,截止到2016年底,我國完成備案的企業徵信機構約137家。個人徵信尚未市場化運作,牌照暫未發放,騰訊徵信、芝麻信用、前海徵信、拉卡拉徵信、中智誠徵信、中誠信徵信、鵬元徵信和華道徵信等八家單位參與了央行組織的個人徵信試點。民營個人徵信機構可通過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間接參與個人徵信市場,但並不能直接發布個人徵信報告,要獲得個人徵信報告只能通過央行徵信系統。截止到2016年6月底,央行徵信中心收錄2120萬戶企業及其他組織與超過9億自然人,其中僅577萬戶與4.1億自然人有信貸記錄。而全球徵信巨頭美國Experian的數據已覆蓋全球1.03億戶企業和8.9億人。對比美國的市場需求及徵信市場規模,我國徵信市場的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成為了解決徵信行業痛點的一劑良葯。通過真實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徵信機構之間的信任和數據共享問題,從而解決數據孤島和數據不全等問題.通過建立一條聯盟鏈,首先數據確權的問題可以得到徹底解決。在一個聯盟鏈系統中,可以加入徵信機構、用戶、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鏈條上的相關單位都加入其中,並設計不同的訪問許可權,在確保數據歸屬權的同時,打通信息共享,又能保護數據安全不被盜取與泄露。
在此基礎上,徵信機構獲取數據的渠道大大加寬,可以節省數據採集上的成本;同時不同機構之間的協作也變得更加順暢,減少了協作成本和溝通成本。徵信機構可以將節省下來的多種成本投入到其他環節,提升產品整體質量。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㈡ 栗麗 多倫多大學 大數據徵信中心 區塊鏈
區塊鏈和大數據存儲的關系如下:一、數據安全:區塊鏈讓數據真正「放心」流動起來區塊鏈以其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讓數據被解放出來。用一個典型案例來說明,即區塊鏈是如何推進基因測序大數據產生的。區塊鏈測序可以利用私鑰限制訪問許可權,從而規避法律對個人獲取基因數據的限制問題,並且利用分布式計算資源,低成本完成測序服務。區塊鏈的安全性讓測序成為工業化的解決方案,實現了全球規模的測序,從而推進數據的海量增長。二、數據開放共享:區塊鏈保障數據私密性政府掌握著大量高密度、高價值數據,如醫療數據、人口數據等。政府數據開放是大勢所趨,將對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推動力。然而,數據開放的主要難點和挑戰是如何在保護個人隱私的情況下開放數據。基於區塊鏈的數據脫敏技術能保證數據私密性,為隱私保護下的數據開放提供了解決方案。數據脫敏技術主要是採用了哈希處理等加密演算法。例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英格碼系統(Enigma),在不訪問原始數據情況下運算數據,可以對數據的私密性進行保護,杜絕數據共享中的信息安全問題。例如,公司員工可放心地開放可訪問其工資信息的路徑,並共同計算出群內平均工資。每個參與者可得知其在該組中的相對地位,但對其他成員的薪酬一無所知。數據HASH脫敏處理示意圖三、數據存儲:區塊鏈是一種不可篡改的、全歷史的、強背書的資料庫存儲技術區塊鏈技術,通過網路中所有節點共同參與計算,互相驗證其信息的真偽以達成全網共識,可以說區塊鏈技術是一種特定資料庫技術。迄今為止我們的大數據還處於非常基礎的階段,基於全網共識為基礎的數據可信的區塊鏈數據,是不可篡改的、全歷史的、也使數據的質量獲得前所未有的強信任背書,也使資料庫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四、數據分析:區塊鏈確保數據安全性數據分析是實現數據價值的核心。在進行數據分析時,如何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和防止核心數據泄露,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例如,隨著指紋數據分析應用和基因數據檢測與分析手段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一旦個人健康數據發生泄露,將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區塊鏈技術可以通過多簽名私鑰、加密技術、安全多方計算技術來防止這類情況的出現。當數據被哈希後放置在區塊鏈上,使用數字簽名技術,就能夠讓那些獲得授權的人們才可以對數據進行訪問。通過私鑰既保證數據私密性,又可以共享給授權研究機構。數據統一存儲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上,在不訪問原始數據情況下進行數據分析,既可以對數據的私密性進行保護,又可以安全地提供給全球科研機構、醫生共享,作為全人類的基礎健康資料庫,對未來解決突發疾病、疑難疾病帶來極大的便利。五、數據流通:區塊鏈保障數據相關權益對於個人或機構有價值的數據資產,可以利用區塊鏈對其進行注冊,交易記錄是全網認可的、透明的、可追溯的,明確了大數據資產來源、所有權、使用權和流通路徑,對數據資產交易具有很大價值。一方面,區塊鏈能夠破除中介拷貝數據威脅,有利於建立可信任的數據資產交易環境。數據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商品,與普通商品有著本質區別,主要是具有所有權不清晰、「看過、復制即被擁有」等特徵,這也決定了使用傳統商品中介的交易方式無法滿足數據的共享、交換和交易。因為中介中心有條件、有能力復制和保存所有流經的數據,這對數據生產者極不公平。這種威脅僅僅依靠承諾是無法消除的,而這種威脅的存在也成為阻礙數據流通巨大障礙。基於去中心化的區塊鏈,能夠破除中介中心拷貝數據的威脅,保障數據擁有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區塊鏈提供了可追溯路徑,能有效破解數據確權難題。區塊鏈通過網路中多個參與計算的節點來共同參與數據的計算和記錄,並且互相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既可以進行信息防偽,又提供了可追溯路徑。把各個區塊的交易信息串起來,就形成了完整的交易明細清單,每筆交易來龍去脈非常清晰、透明。另外,當人們對某個區塊的「值」有疑問時,可方便地回溯歷史交易記錄進而判別該值是否正確,識別出該值是否已被篡改或記錄有誤。一切在區塊鏈上有了保障,大數據自然會更加活躍起來。幣盈中國平台上眾籌項目的代幣都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出來的,相關的信息都會記錄到區塊鏈上。
㈢ 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對徵信會產生哪些影響
區塊鏈自身並不會對任何人進行信用的評定,只是對交易記錄、交易數據以及互聯網上的信息進行可存證的支持。也就是說,所有在區塊鏈上面這些存證的信息,都是真實可信的,是能夠得到所有網路當中節點的認同的。既保證被徵信人信用形象可以能夠比較透明,自己是認同的;對徵信人來說,工作過程的透明度也能夠令人信服。這樣的話就可以讓互聯網徵信的結果,減少分歧以及角度的偏差,能夠更准確地應用於一些具體的交易過程當中。此外,徵信結果的可信度高會讓違法成本變高。
㈣ 區塊鏈應用在個人信用與金融領域的價值是什麼
想一下如果在個人徵信領域中利用區塊鏈,提供更靈活、安全和高效的借貸流程,區塊鏈讓資產所有者在更安全,更具透明度、私密性。Trust Union(TU)就是區塊鏈在個人信用與金融領域的應用價值體現。
㈤ 為什麼徐明星說區塊鏈徵信系統應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
在區塊鏈行業長期實踐,使得徐明星對區塊鏈的理解更加透徹,在徐明星看來,現代商業發達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信任的擴展,中心化的信任中介也帶來了巨額的信任成本。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為降低信任成本帶來了良好的解決辦法。在此背景下,推動區塊鏈產業發展,助力現代企業信用系統升級則顯得愈發重要。由此可見,徵信系統應是社會的基礎設施。
㈥ 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對徵信的採集和傳統機構對徵信的採集有什麼不同
比如說一家徵信機構,用大數據在互聯網上採集信息,可以看到更加具體、更加細節的事情,像身份信息、曾經在什麼樣的地方進行了什麼樣的商業或者金融交易等,再把這些信息用於徵信。這里有個隱患,徵信人員可以拿這些機密隱私信息私下做一些違法、違規的事情。而區塊鏈技術的加密性和匿名性介入以後,同樣是這個數據,可以把當事人在網路中痕跡,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並不會直接把這些細節呈現在採集人員面前。也就是說,抓取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後台自動化,與人隔離進行處理。
㈦ 區塊鏈技術能為個人徵信帶來哪些改變
區塊鏈技術可以給全球個人徵信領域帶來一場真正的革命。
首先,區塊鏈是去中心化信用背書的。區塊鏈技術特有的共識機制,可以讓任何交易的記錄和確認都基於一種大家一致認同的共識,無需中心化機構。比如銀行、政府背書的環節,通過推演演算法編程、自動執行需求匹配、履約和違約的處理,實現全流程的高效自動化。
其次,用戶擁有個人信用數據自主權。在區塊鏈架構中,個人用戶信息產生的數據上鏈後,是可以溯源並不可篡改的。任何機構、個人都不能對徵信數據進行篡改。如果發生糾紛,大家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就能透明的回溯交易。
最後,區塊鏈可以構建一個健康的個人信用與金融關系體系。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就是解決信任關系,圍繞個人徵信數據,可以把區塊鏈核心的元素可視化出來,比如智能合約、時間戳,使用大數據進行信用評級,並管控信用風險,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個人信用生態。
區塊鏈和個人徵信無論是在基因上還是技術上,都是相當吻合的。
而Trust Union信用聯盟鏈正是基於這樣的技術特點,正在努力打造一個個人信用與金融關系聯盟公鏈,希望讓全球真正實現個人信用資產的有效管理。
㈧ 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和徵信體系會有聯系嗎
應該會有聯系,聽說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上首期就會有三萬多家企業做信息登記上鏈,好像是說企業之間通過專屬區塊鏈秘鑰可相互查看基本信息,進行商業合作時能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信用風險。這其實就相當於企業的徵信體系了吧。
㈨ 如何理解區塊鏈技術中的徵信問題
@區塊鏈神吐槽:人手一份賬本,無法篡改,無法刪除,可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