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第幾代了
❶ 目前區塊鏈技術大致可分為哪幾類
就已知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分類來看,金窩窩集團認為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1-公共區塊鏈;是指任何人都可讀取、可發送交易進行有效性確認,任何人都能參與其共識過程的區塊鏈,共同維護公共區塊鏈數據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舉例比如比特幣為代表的
2-共同體區塊鏈;又稱聯盟鏈,是指參與區塊鏈節點是事先選擇好的,節點間通常有良好的網路連接等合作關系; 共同體區塊鏈就是區塊鏈與實物商品結合的實際應用場景,例如多梅內克珠寶的卯貝模式
3-私有區塊鏈:參與的節點只有有限的范圍,數據的訪問及使用有嚴格的許可權管理,寫入許可權僅在參與者手裡,讀取許可權可以對外開放。
❷ 終於搞懂什麼是區塊鏈技術了
以科學化的語言來解釋區塊鏈--------區塊鏈就是把加密數據(區塊)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疊加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記錄。世界上包括摩根大通、匯豐銀行、花旗銀行、紐約梅隆銀行等在內的眾多金融機構也與區塊鏈公司合作,研究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市場的應用。上海和數軟體區塊鏈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表示,區塊鏈就是在沒有可信第三方存在的時候,所有交易數據都會儲存在一個數據塊中,交易信息形成一個完整鏈條包含在區塊鏈里,這是一個比可靠第三方更加靠譜的終極解決方案。
❸ 區塊鏈發展了哪些階段
區塊鏈發展了五個階段
1. 萌發階段:區塊鏈真正的萌發階段是在2007年到2009年,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日裔美國人在2008年首次以異名形式在密碼學討論組上闡述了一篇關於電子貨幣的新幻想報告,從此比特幣問世。早在2007年中本聰就開始探索一系列新的技術,意在創造一種新的貨幣,2008年10月31日比特幣白皮書發布,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系統正式開始運作。
支撐比特幣體系的主要技術包括哈希函數,分布式賬本,區塊鏈,非對稱加密;從而可以看出,這些技術構建出區塊鏈的最初版本,也可以說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2007年到2009年這三年時間,比特幣都是極少數人參與的實驗階段,真正的商業活動還未真正開始。
2. 「奇客」小眾階段:這里的「奇客」是指對於互聯網技術狂熱的人,以技術創新為時尚和生命的人。2010年2月6日出現了比特幣的第一個交易所,同年的5月22日有人用10000個比特幣買了2個漢堡,同年的7月17日交易所Mt.Gox成立,這標志著比特幣正式流入市場。盡管如此,能夠真正了解並能進入市場參與比特幣買賣的人還只是對於互聯網技術熱衷的奇客們。他們在論壇上討論比特幣技術,在自己電腦上挖礦獲得比特幣,然後在Mt.Gox上買賣比特幣,現今這些奇客們都成為了億萬富翁。
3. 市場醞釀階段:2013年初比特幣價格是13美金,但是同年3月18日塞普勒斯政府因為金融危機關閉銀行和股市,使得比特幣價格飆漲,4月份最高價格漲到了266美金。同年8月20日德國政府確認了比特幣的貨幣地位,10月14日中國網路宣布開通比特幣支付通道,11月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也明確了比特幣的合法性,11月19日比特幣價格上漲到1242美金,形成創新高。盡管如此,區塊鏈進入主流社會經濟的基礎還不具備,比特幣價格飆升也只是來源於過於樂觀的預期。中國銀行體系遏制,Mt.Gox倒閉等事件使得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2015年初比特幣價格已經跌到了200美金以下,2013年到2015年初這個階段,使得大眾開始了解比特幣和區塊鏈。
4. 區塊鏈主流期: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離歐盟,9月朝鮮第五次核試驗,11月特朗普當選等事件,世界主流經濟不確定性使得具有避險功能的比特幣開始復甦,市場需求量大,交易量的增大使得比特幣價格從2016年400美金最高飆升到2017年的20000美金,比特幣的致富效應,以及比特幣網路擁堵導致的交易溢出帶動了其他系列虛擬貨幣爆發,還有各式各樣的區塊鏈應用也隨之爆發,出現了眾多百倍,甚至千倍,萬倍的區塊鏈資產,引發了全球瘋狂追捧,隨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線比特幣期貨交易標志著比特幣正式進入主流投資產品系列,比特幣和區塊鏈徹底進入全球視線。
5. 產業落地階段:隨著2017年的市場狂亂之後,2018年虛擬貨幣和區塊鏈在市場,監管,認知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回歸了理性。2017年效仿區塊鏈技術的眾多區塊鏈項目會隨之市場降溫而漸漸消亡,真正具有實際區塊鏈應用的項目會初步落地。2018年不僅僅是區塊鏈元年,而且還是一個區塊鏈淘金期,大浪淘沙沖走沙子後,留下來的都是比較好的黃金。
從區塊鏈發展史看,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目前處於成長期,具體的區塊鏈實際應用只是用在金融領域,要想從其他行業應用到區塊鏈還需要有一段路程要走,但是區塊鏈趨勢應去把握,積極學習區塊鏈這個新生的領域有利無弊。
❹ 區塊鏈技術國家標准什麼時候完成
我國已著手建立區塊鏈國家標准,以從頂層設計推動區塊鏈標准體系建設,預計最快將於2019年底完成。
對此,北京華順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武也表示,區塊鏈雖然具備顛覆性的技術潛力,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區塊鏈仍處於初期,遠遠沒有達到可以顛覆世界的階段。
俞克群強調,自主可控的區塊鏈網路,意在技術上不能受制於人,同時也可以促進區塊鏈健康發展。安全是區塊鏈未來的生命,只有本身的安全才能使得區塊鏈技術落地。這就要求我們在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同時,必須並重發展其安全屬性,甚至是超前發展。
對此,李鳴也表示,標准中重要一塊是信息安全的標准,也可以看出安全對於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性。他同時指出,區塊鏈標準的制定不意味著會快速推進行業發展,而是給行業一定指引。此前,中國在國際知識產權和標准等方面吃過很多虧,在區塊鏈方面,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國際化區塊鏈方面的200多項專利,甚至已站在世界技術前列。因此,我們也需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話語權。
內容來源新華網
❺ 大家覺得HNB屬於第幾代區塊鏈技術
首先你得了解區塊鏈的迭代更新
區塊鏈1.0 :區塊鏈技術的初始版,能夠實現可編程貨幣,這一層次應用的另一個影響是構建新型的數字貨幣體系。
區塊鏈2.0:區塊鏈2.0 是可編程金融,是經濟、市場和金融領域的區塊鏈應用,例如股票、債券、期貨、貸款、抵押、產權、智能財產等進行管理。
區塊鏈3.0:區塊鏈3.0是價值互聯網的內核。區塊鏈能夠對於每一個互聯網中代表價值的信息和位元組進行產權確認、計量和存儲,從而實現資產在區塊鏈上可被追蹤、控制和交易。可以說是目前區塊鏈的最高技術。
HNB藉助區塊鏈去中心化機制,打造一個經濟體,利用價值交換持續創造內生價值,使每個人都參與,通過勞動在其中獲得回報,使整個經濟體不再是一家獨大的經濟體,而是各行各業、全民參與的經濟體。通過共識機制,使每一個人的由本來的消費者變為了監督者、管理者、洞察者,通過全民參與讓這個項目獲得超高的國民口碑。
❻ 區塊鏈技術誕生哪一年
區塊鏈技術的設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91年。為了確保時間戳文件不被追溯及篡改,當時的兩位科學家Stuart Haber和W. Scott Stornetta推出了一種實用計算的解決方案。
該系統使用區塊加密鏈來儲存時間戳文件,並在1992年,梅克爾樹(Merkle trees)也被納入該系統,這種將多個文檔歸到一個區塊的新技術,大大提高了效率。可惜的是,該項技術後來無人問津,慢慢被棄用。該專利也在2004年失效,也就是比特幣誕生的四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