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取代銀行
① 區塊鏈技術是怎麼應用於銀行業的
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徵就是去中心化, 而這一特徵將為銀行業降低大量成本。
首先,去中心化意味著銀行體系之間建立信任機制不再需要中介,節約了中介的費用。
其次,數字貨幣的發展將可能實現銀行實時的數字化交易。例如,在票據交易中,一直以來銀行的票據交易都要依靠第三方實現有價憑證的傳遞,即使是電子票據的交易,也需要通過央行 ECDS 系統的信息進行交互認證。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價值的傳遞,不再需要中心化的系統進行控制,這不僅僅加快了票據傳遞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流程方面的減少自然會降低銀行對於人員的需求量,節約了銀行的人工成本。
最後,在清算、結算方面也會有所影響。 銀行的清算、結算業務一直以來都是由中央結算來完成的,效率較低。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結算將大幅度提高銀行的效率。
區塊鏈技術在銀行的跨境支付業務中也發揮著較大的作用。在全球化貿易高度發達的今天,跨境支付越來越頻繁,銀行在跨境貿易中往往充當著第三方服務的職能,例如進行電子轉賬、資產託管等。但跨境支付一般需要耗時 2 天左右才能到賬,效率很低,也降低了在途資金的利用率。而在區塊鏈技術中,跨境支付的雙方可以通過點到點的方式完成,實現全天候支付、實時到賬、從而加快了清算、結算的速度,進而提高銀行處理業務的效率。
區塊鏈技術的另一特徵就是去風險化,銀行可以建立自己的區塊鏈,這樣就能保證銀行客戶的交易信息和交易記錄是真實有效的, 是不會被任意篡改的,銀行可以有效地辨別客戶的信息,了解客戶的各方面情況,識別客戶的異常交易,防止被客戶所欺騙,從而降低銀行的監管成本。
② 銀行要被顛覆了,這篇通俗演講講清楚了區塊鏈是個啥
顛覆一詞是媒體無節操搶眼球的描述,正確姿勢是,區塊鏈將會幫助銀行業提升安全和效率。
傳統銀行是中心化的賬本,監管者手裡有一本總賬。我們要動用一筆資金,總賬記錄著資金變化的信息。如果總賬伺服器被黑,又或者內部有足夠權利修改賬本的人做了手腳,那我們的存款數據就不對了。這就是為什麼有客戶的存款不翼而飛的原因。
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本,在區塊鏈上,同步分別賬本存放在全球的節點上,如果要修改,區塊鏈技術規則強行要求必須修改全球51%以上的伺服器節點。而這理論可行,事實不可行。
每天下午16:30銀行拉門停業,他們要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各銀行間交易數據的集中與交換。有了區塊鏈,這個環節就省了。直接點對點實時交換。
去銀行開戶、辦事,資料一次一次又一次再一次的重復提供,如果用戶把工商與個人資料上傳到區塊鏈,一個二維碼就可把用戶資料下載下來,而且更安全更准確,省去了多少麻煩事,大大提高安全與效率……
…………
③ 十幾年了,區塊鏈還是不溫不火,難道已經失敗了嗎
差不多所有人,甚至那些對通用認證不相信的人,都對區塊鏈的技術有著正面的看法,因為它也許會改變整個世界。但是,區塊鏈技術發明至今已有十年,我們仍然沒有真正使用區塊鏈技術。有人說,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所以隨著它的發展,區塊鏈的主要用途是作為支付系統或價值存儲手段。
這方面有許多例子。
毫無疑問,可以推斷區塊鏈技術可以融入現代生活的幾乎所有部門(包括上述部門)。然而,區塊鏈技術誕生至今已有近10年,沒有任何一個領域用區塊鏈技術取代了原有的技術。這些想法很好,但是這項技術的實施太慢了。
④ 瑞波在全球有那麼多和銀行的合作,國內有沒有類似的區塊鏈項目
區塊鏈這項技術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區塊鏈還沒有真正落地。其實,區塊鏈的應用場景是非常廣泛的,包括:金融、保險等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之一 ——跨境支付。
一直以來,跨境貿易的貨幣兌換都是一件非常繁瑣和復雜的事情,不同幣種的兌換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需要支付高額的費用。特別是對於一些大額轉賬來說,高昂的手續費總是讓人非常頭疼。
對於這些問題,區塊鏈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接下來我們就介紹一下區塊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跨境支付,以及實現這一應用場景的項目——瑞波。
第一節 不走尋常路的瑞波
瑞波幣目前的市值排在第三位,僅次於比特幣和以太坊,他的英文縮寫是XRP。
瑞波幣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存在」,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不走尋常路。比特幣一開始定位的是貨幣體系,以太坊定位的是底層架構,而瑞波呢,一開始就瞄準了跨境支付,旨在做一套能夠實現便捷跨境支付的支付網路。
通過瑞波這套支付網路,我們可以轉賬任意一種貨幣,包括美元、歐元、人民幣、甚至比特幣,使用這套支付網路呢,簡易又快捷,交易確認在幾秒以內完成,交易費用幾乎為零。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開放的支付網路。
瑞波是開放源碼的點對點支付網路,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點對點原理一樣,它可以讓我們輕松、廉價、安全地把資產轉移到網路上的任何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也沒有任何機構、銀行、個人來操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創建一個瑞波賬戶。
第二節 逐漸擴大的用戶圈子
瑞波網路最初的設計思路是基於熟人關系網,利用熟人關系網來建立一條信任鏈,你想使用瑞波網路進行轉賬的前提是,收款人與你必須是朋友關系,或者有共同的朋友。如果收款方是你不認識的陌生人,那麼你就無法與他建立信任鏈,也就無法進行轉賬。
因此,剛開始的時候,用戶不是很多,只是流行在一個小圈子裡。
到了 2012 年,情況發生了改變。瑞波組建 Ripple Labs,開始著手布局「支付平台」,擴寬用戶群體。瑞波主要採用了兩種手段:
一、 推出瑞波幣,讓瑞波幣成為瑞波網路的基礎貨幣,這就相當於瑞波網路中的橋梁幣,充當各種貨幣兌換的中間物。這樣一來,瑞波幣成為了瑞波網路中的重要工具。
二、 引入網關系統,網關相當於瑞波網路中資金進出的大門,類似於貨幣存取和兌換機構,允許人們把法定貨幣、虛擬貨幣注入或抽離瑞波網路。
舉一個例子說一說瑞波是如何實現跨境支付的:
假如一家銀行要和一家大型企業進行資金往來,那麼通過瑞波幣和網關系統,銀行可以把資產兌換成瑞波幣,轉給這家大型企業。這家大型企業收到這筆瑞波幣之後呢,可以把這些瑞波幣兌換成任意形式的貨幣。
在這個過程中,瑞波幣充當的是橋梁作用,網關系統充當的是貨幣存取和兌換機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瑞波幣是瑞波網路中的橋梁幣,而網關系統相當於瑞波網路資金進入的大門。
第三節 快捷、低成本的處理方式
正是因為採用的是區塊鏈技術,瑞波系統允許用戶從一個分離的資料庫系統轉移到一個分布式的全球資料庫,銀行可以經任何資產的期票與他們信任的其他銀行進行交易,所有交易都包含在共享賬本中,這種交易的流通性和速度在傳統系統中是無法實現的,並且為銀行大大地騰出了運營資金。
因此,瑞波幣可以通過與現有的金融機構、銀行合作,以區塊鏈取代現有的銀行交易網路,從而達到消除成本、提升交易效率的效果。通俗來講,就是,銀行如果採用瑞波這套系統,便能夠高效、低成本地處理交易。
一、瑞波網路為什麼能夠如此高效迅速地處理交易呢?
要知道,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處理交易的速度是非常非常慢的。其實,瑞波網路之所以能夠非常高效迅速地處理交易,在於它有一種非常獨特的分布式共識機制:簡單來講,就是只有和瑞波有合作的這些銀行或者其他機構,才能夠進行驗證記賬,它並不需要像比特幣那樣要發動全網節點去驗證交易。這也是瑞波被人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它並不完全符合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性,因為瑞波系統還是需要銀行和網關這些個中心化機構。尤其是瑞波的網關模式,作為貨幣存取和兌換的通道,缺乏監管,容易造成濫發資產的情況。
此外,瑞波目前主要面向銀行進行定製化服務,而不是針對個人服務,他是 To B 的,而不是 To C 的。瑞波更偏重的是一個針對銀行的全球支付協議網路,而不是像以太坊、
EOS那種能夠開發各種應用的區塊鏈平台。
二、瑞波交易要不要交易費?要!但是很少
瑞波要求每個瑞波賬戶都至少有 20 個瑞波幣,每進行一次交易,就會銷毀十萬分之一個瑞波幣,這一費用對於正常交易者來說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使用瑞波網路,我們要付出的交易費用幾乎是零。
這種設定除了消除高額的跨國支付費用,降低交易成本之外,還增加了瑞波網路的安全性。假如有人惡意攻擊網路,製造大量的虛假賬戶和交易信息,那麼,所銷毀的瑞波幣也會暴增,那麼攻擊者也要付出極大的成本。
第四節 瑞波的價值問題
最後,我們說一說瑞波幣的價值問題。如果未來有很多銀行機構加入到瑞波網路中,瑞波幣的流動量就會大大提升,那麼瑞波幣的稀缺性和價值也會大大提升。因此,瑞波幣價值的高低與最終加入瑞波網路中的機構數量是息息相關的。
⑤ 區塊鏈技術和金融業有什麼關系
區塊鏈技術具有難以篡改、易於追溯等優勢,可在身份信息管理、信任機制構建、小微企業信用信息鏈上化等發揮作用。
在這里可以舉個南平某銀行的例子:
由於線上業務的爆發,原本線下簽署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該銀行業務快速更迭的需求,銀行的數字化建設已迫在眉睫,但銀行風控部門有著嚴格的合規要求:
線上化業務數據敏感隱私,傳輸是否安全?
電子簽章是否擁有法律效力?
電子證據法院是否可以採信?
這些顧慮都成為了銀行引入電子合同,進行業務數字化轉型的阻礙。
在採用了「實槌」可信電子證據平台的獨有ENA主動取證專利技術後,南平某銀行通過公證處清潔伺服器,在線對目標系統的電子數據進行實時保全、存儲與出證,記錄電子數據從生成、傳輸到存儲全過程,最終由公證處出具加蓋公章的取證保全報告,文書效力為公證文書,法院可直接採信,且該報告由於系公證處出具,相較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自證更具採信力,一舉解決了銀行風控部門的擔憂,且整個過程線上化、自動化,前端客戶操作無感知。
同時,結合「實槌」中後端的類案系統及委外執行服務,該銀行實現了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爭議處置。既保障了電子合同簽署流程的合規有效,又解決了銀行案件分散全國各地,法務出差成本高昂;訴訟周期長,沒有高效處置通道的問題。
⑥ 區塊鏈,為什麼讓中國所有銀行都害怕
銀行怕的是去中心化的貨幣,而非區塊鏈技術。
⑦ 區塊鏈會導致銀行的消失嗎
區塊鏈不會導致銀行消失的,區塊鏈只會去改進銀行的業務。
目前,全球一些知名的金融機構已經開始關注區塊鏈,並進行了相應的研發。但銀行只會去利用區塊鏈,絕不會讓區塊鏈去取代自己。
比特幣、瑞泰幣、萊特幣的底層技術都是區塊鏈,但是誰都不可能取代銀行。
⑧ 什麼是區塊鏈技術,對銀行業有什麼影響
區塊鏈是一種可以完全改變金融系統底層設計的技術,因為可以實現所有市場參與人對市場中所有資產的所有權與交易記錄的無差別記錄,所以可以完全消滅掉清算和託管這些在交易前中後進行所有權確認的中間環節;另外,區塊鏈作為一種電子信息記錄,可以結合計算機演算法實現交易的自動化,即智能合約。區塊鏈結合其他金融技術有許多衍生應用,每種均可以將一類市場中介替代。區塊鏈之於金融服務,如同TCP/IP之於互聯網:一旦底層標准得到認可與普及,類似比特幣和R3的具體應用將會出現在金融服務的每個角落裡。比特幣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進行查詢記錄了,比如我自己在Haobtc注冊了賬號,然後轉幣出去,我就需要到賬戶內的區塊瀏覽器那邊查詢或者到BTC那邊的區塊瀏覽器去查詢狀態,這樣區塊鏈的技術就幫我解決了日常中轉幣查詢的問題。
⑨ 區塊鏈技術在國內哪些銀行已經實現應用落地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