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版權交易區塊鏈系統
① 區塊鏈 內容的前景如何
2018年中國區塊鏈行業支出規模及應用前景分析 2019年將接近3億美元,解決短板問題促進經濟發展
區塊鏈技術有望在經濟領域廣泛應用
區塊鏈技術對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構建誠信社會、提升管理科技水平、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有望在經濟領域廣泛應用。當前,區塊鏈技術應用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面臨著諸多挑戰,要積極推動區塊鏈在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場景和環境中的應用,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提高發展質量,加強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發、專業化的應用示範,加強標准製造、人才培養以及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
2019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接近3億美元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僅為0.83億美元。2018年全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達1.6億美元。並預測在2019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將接近3億美元。現階段區塊鏈的總體市場規模較小,這是因為市場上的區塊鏈項目多處於嘗試階段,投入不大。另一方面,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區塊鏈的潛力,計劃在未來增加預算,受此影響,中國區塊鏈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預計到了2023年的市場支出規模預計達到19.5億美元,2019–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60.51%。
2017-2023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區塊鏈發展不利因素分析
1、技術不夠成熟。目前,區塊鏈技術在系統穩定性、應用安全性、業務模式等方面尚未成熟,無法同時滿足「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等要求。其一,性能問題。區塊鏈上可進行的交易吞吐量不高,目前的區塊容量很小,導致了網路擁堵,高頻次業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很多項目在也在著手優化,但距離真實的場景例如銀行、證券交易所等的交易吞吐量還有一定距離。其二,共識機制問題。能耗方面,工作量證明等共識演算法能源消耗大、成本高,使得區塊鏈浪費大量全網計算力和對力;種類方面,目前的區塊鏈共識機制種類過少,在未來多樣化的商業場景下,必然需要更加豐富的共識機制相適應。其三,安全性問題。隱私保護、有害信息上鏈、智能合約漏洞、共識機制和私鑰保護、算力攻擊、密碼學演算法安全等問題,都令區塊鏈面臨著平台安全、應用安全的嚴峻形勢。其四,資料庫問題。與傳統資料庫不同,區塊鏈應用需要大量的寫操作、HASH計算以及驗證操作,專門面向區塊鏈的資料庫系統仍是需要突破的難點。
2、應用場景不明確
當前,區塊鏈項目仍處於探索階段,找不到具體的落地場景。目前較為看好的領域有金融、共享經濟、物聯網、公共服務等,但從現有的區塊鏈技術成熟度來看,區塊鏈應用還存在很多問題,離實際使用還有差距。其一,區塊鏈技術的不成熟制約了商業的應用落地,目前隱私保護演算法、共識機制等區塊鏈核心技術雖種類較多,但是普遍來說還不具備商業可用性。其二,區塊鏈的應用模式仍在探索中,區塊鏈的「不可替代」優勢還未體現。區塊鏈本身代表了一種共識系統,應當從一個更高層次去構建一個符合相應商業場景的共識化系統,而不僅僅是做到「業務+區塊鏈」。中國用戶數多,商業場景復雜,而且任何一個商業產品均會牽涉到非常龐大的流量和人口,目前的區塊鏈技術並不能滿足。
3、專業人才稀缺
區塊鏈技術是一門多學科跨領域的技術,其涉及領域主要包含操作系統、網路通訊、密碼學、數學、金融、生產等等,但目前我國在交叉學科、領域方面尚有不足,相關領域人才供給嚴重不足。一方面,研發技術人才缺口大。區塊鏈的技術研發主要集中在Go、Javascript、C和C+等編程語言上,新型的智能合約採用Haskell、Ocaml、Rholang等新型函數式編程語言。在中國的人才市場中具有相關語言資深研發經驗的技術人才有非常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底層設計人才缺乏。與研發技術人才不同,區塊鏈底層系統架構設計人才要掌握多項交叉學科的專業技能,不僅要深入理解區鏈底層設計原理、兼具各系統架構設計經驗,更要掌握具體應用場景業務邏輯。雖然目前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展開交叉學科教育、區塊鏈專項技能學科設定,但專業人才仍十分稀缺。
中國區塊鏈發展有利因素分析
1、政策利好推動發展。2017年1月,工信部發布《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區塊鏈等領域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要求。2017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基於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試點應用。2017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建立基於供應鏈的信用評價機制。
2018年3月,工信部發布《2018年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標准化工作要點》,提出推動組建全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准化委員會。2018年6月,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鼓勵推動邊緣計算、深度學習、區塊鏈等新興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研究。
自2016年區塊鏈首次被列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來,區塊鏈日益受到國家政府的重視與關注,北京、上海、廣東、河北、江蘇、山東、貴州、甘肅、海南等24個省市或地區紛紛推出股利政策,開展對區塊鏈產業鏈布局,積極探索基於區塊鏈的行業應用。
2、區塊鏈產業逐漸形成
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區塊鏈產業逐漸形成,開始在供應鏈金融、徵信、產品溯源、版權交易、數字身份、電子證據等領域應用,有望推動我國經濟體系實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隨著創業者和資本的不斷湧入,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區塊鏈應用將加快落地,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助推傳統產業規范發展。此外,區塊鏈技術正在衍生為新業態,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區塊鏈技術正在推動新一輪的商業模式變革,成為打造誠信社會體系的重要支撐。
3、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在過去,實體紙幣的流通是很難追溯的,但有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之後,所有數字化資產的流向都將有「鏈」可查。比如在金融領域,區塊鏈有望能夠解決支付領域的痛點和難點,可以降低交易的復雜性,提升交易端到端的速度,降低交易過程中的溝通成本,提高交易記錄的透明度和不可篡改性。金融機構特別是跨境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清算、結算的成本一直很高,還有復雜的手工流程,而區塊鏈技術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其應用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能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速度及效率,還使小額跨境支付成為可能。除此之外,區塊鏈的應用還將延伸到醫療健康、教育、慈善公益、社會管理等多個領域,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② 國內有哪些區塊鏈平台可以提供版權交易服務
樓主你好,長沙的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他們平台好像是可以直接區塊鏈確權登記交易轉讓維權一整個系列都可操作,如果回答對你有幫助,請採納哈,謝謝了。
③ 區塊鏈版權存證和傳統的版權登記相比有什麼區別
區塊鏈版權存證,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把作品信息、作者信息等數據存儲到區塊鏈上並加蓋時間戳,成為作品版權存證證據。區塊鏈上記錄的數據是不可逆且不可篡改的,保證了信息的真實可信,並且通過區塊鏈可記錄版權使用和交易過程,對作品版權進行溯源,為作品的版權保護提供有力保障。
相對於傳統的版權登記,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存證,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成本低等特性。傳統的版權登記不僅需要繁瑣的申請材料,而且辦理的周期較長,成本相對較高。如攝影作品和美術作品的登記費用為300元,文字和口述作品(萬字以上的)費用同樣為300元。傳統版權登記的出證時間一般為25-30個工作日,而區塊鏈版權存證費用相對要低很多,並且可做到即時出證。因此,區塊鏈版權存證為原創者提供了一種低成本、效率高的版權登記途徑。
④ 區塊鏈+版權怎麼做的
受限於傳統版權保護效率低、收費高、維權難的制約,作者等內容生產者一直處於弱勢地位,缺少相應的話語權和主導權,創作積極性倍受打擊。面對這些問題,國家非常重視,各種政策和扶持計劃頻出,重拳解決版權保護難題,但是限於技術手段,很難從根本上解決。
傳統的版權保護手段非常有限。歷史上有過使用郵戳實現版權保護的方法,即作者把寫好的文稿,一式兩份同時寄出,一份給出版機構,另一份郵寄給自己。當出現被盜用的情況時,就拿出自己手裡的那一份作為訴訟的證據,因為郵戳時間一致、內容一致。
區塊鏈技術的特性能有效的解決及時確權的問題。分布式賬本(Distributed ledger)是一種在網路成員之間共享、復制和同步的資料庫。分布式賬本可實現同步、復制以及共享。和中心化的資料庫不同,中心化的資料庫易遭黑客攻擊或者數據丟失的風險,中心化的網路一旦被攻擊,那麼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分布式賬本是點對點的,因為很多個主體都擁有同一套獨立完備的數據副本,所以在分布式賬本保存的數據能有效避免數據丟失的問題。對於版權的登記和證明來說,版權的數據在區塊鏈平台上確認後就不會被輕易篡改。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⑤ 四川有哪些區塊鏈的版權項目
版權是區塊鏈落地較為迅速的一個領域,在四川地區,主要的區塊鏈+版權項目大概有這樣一些:
鏈博科技與恆道知識產權研究院推出的至泰鏈;
鏈博科技與少城視井推出的原創音樂保護平台;
四川廣電和版權局推出的網路文學類著作權保護平台;
四川數字出版傳媒推出的知信鏈等。
⑥ 打擊盜版,版權存證也能可以用區塊鏈嗎,具體是怎麼應用呢
就是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點,來留存電子證據。如果有維權的需求,只要通過線 上申訴,提交電子證據再通過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法院等等權威部門來見證判斷。這樣電子證據的生成、 存儲、傳播和使用的全流程就變得可信了。舉例來說之前網路有個挺火的作家就把自己的小說在螞蟻鏈的司法鏈做了確權存證和侵權取證。有了這兩樣存證,如果再有抄襲的,她就可以在家一鍵維權。現在很多還沒出名的作家都很苦惱自己的作品總被盜用,結果別人火了,自己還默默無名,維權也很難。有了區塊鏈技術,作家們大可以放心的寫,再也不怕被抄襲。
⑦ 區塊鏈怎麼保護文化產業的版權保護和交易
在為文化產品版權內容提供溯源支持的區塊鏈平台上,通過區塊鏈、公鑰加密和可信時間戳等技術,可以為原創作品提供原創認證、版權保護和交易服務。總體來說在數字文化產業板塊,區塊鏈正在改變著數字版權的交易、收益分配模式和用戶付費機制等基本產業規則。區塊鏈技術實質上可以大量應用於影視行業,最近看到橫店文交所、江蘇文交所、甘肅等幾大文交所聯合區塊鏈公司湖南搜雲科技一起要打造一個影劇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將區塊鏈技術於與影視投融資項目、版權保護等結合,推動影視文化發展。
⑧ 區塊鏈版權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是底層技術,版權是應用層概念,區塊鏈版權通常意味著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版權領域各個場景的應用。
那麼版權領域有哪些應用場景呢?一般看起來,應用環節有:確權;維權和用權。
確權:區塊鏈會基於哈希演算法生成一個定長唯一的字串,並存儲到大家共同維護的網路分布式賬本裡面,達到不可篡改的權屬記錄和聲明;
維權:一般是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例如智能爬蟲和特徵值比對等。與區塊鏈對接,目前是發現侵權後,將電子證據的固化,等於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做電子存證;
用權:這部分比較有意思,一方面常規意義上的版權轉讓和交易,對應現有的交易所和版權交易中心什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整合線上線下資源,記錄一些電子合同和流轉信息,方便溯源和防偽之類的功能落地;另一方面,數字時代來臨後,大量數字版權微作品和利益鏈條重新定義和分潤。基於區塊鏈技術,點對點去中介化的版權授權和交易,構建新型生態。
除此之外,還有更大空間的版權衍生和IP孵化等場景,基於區塊鏈可信網路,構建全新的版權市場生態和模式,很多場景有待開發和落地。業界已有很多公司在嘗試和探索,例如小犀智能之類的公司
⑨ 區塊鏈交易系統開發要多少錢
交易系統也有很多不同啊,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系統,配方也是不一樣的,這就無法說開發費用的問題了。
具體的開發企業,如英唐眾創,正經的區塊鏈交易系統開發,這樣的系統開發費用當然比那些誇大其詞的要高。不管你要開發什麼,都是要開需求會議確定具體的開發內容,這樣才能得出實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