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和區塊鏈
『壹』 「數字中國」建設的意義
針對性研究
此後,中國科學家展開了針對性研究,並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數字中國」概念。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又稱資源一號衛星)和巴西小衛星SCAI-1送上太空。當晚,據測控數據,資源衛星准確進入預定的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
15日中午12時左右,北京的衛星地面接收到第一張衛星CCD 相機遙感圖片,圖像清晰,隨後收到紅外相機的早期成像網圖。
資源衛星
這是中巴發射後第一顆傳輸型資源衛星。「資源一號」的發射成功,被認為是開辟了「數字中國」的新紀元,國際宇航界同仁都為之震驚。
以前中國考察國土資源與環境時大都採用常規手段,不能及時反映土地、森林、農業資源和環境狀況的動態變化。比如羅布泊已經乾涸了,地圖上還畫著;洞庭湖小了一半,地圖上還沒有變等等。
有了「資源一號」後,就可繪制 1:10萬比例尺的數字地圖,並可為完成1:5萬、1:1萬等比例尺的數字地圖打下基礎,可收集土地利用、農作物估產、水資源、地質礦產、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及海岸帶監測等重要信息,所獲得的資料對國土資源部今後 5年到2010年的新一輪國土普查具有重要價值。
科學依據
取代正在使用的陸地衛星和斯波特,為制定國民經濟計劃和規劃,為對土地實施全面管理提供決策和科學依據。
另外,中國有2223個環境監測站,急需成立一套高效、准確、迅速的環境監測、調查與評估系統,資源衛星的遙感監測系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利用它可以對大氣、水(江河湖海)、工業與生活固體廢棄物、突發性的環境事件、生態(土地、草原、森林)等多個要素實施有效監測。
在水利遙感領域,資源衛星的應用前景也十分看好,特別是在洪澇災害監測、水土流失、工程規劃等方面。聚集北京
2009年10月16日,幾十位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專家聚集北京,參加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國家地理空間信息協調委員會共同組織的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戰略研討會。就我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共享、「數字省區」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研討,共同勾勒「數字中國」的藍圖。
專家認為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是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其主要目標是要健全我國地理空間信息標准和政策法規,建立完善的公益性、基礎性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及其交換網路體系,為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各地「數字省區」的發展對於整個「數字中國」的最終建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專家建議,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在「十五」期間應當以促進中國地理空間信息共享為主要目標,完善地理空間信息標准規范;加速完善國家級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和遙感對地觀測體系;並盡快建成多層次地理空間信息交換網路;要進一步加強對各地「數字省區」發展的規劃指導統一標准,促進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提高國產化水平
據悉,國家將進一步支持各類基礎性、業務化地理空間信息系統應用工程的開發,促其實用化,並積極支持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不斷提高國產化水平。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估計,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亞太地區電子商務到2020年將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貿易額將達到2.7萬億美元。
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佔地區總額的47%,達8990億美元。相比而言,東南亞地區的電子商務佔地區總額比重依然較小。中國海關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年均增長50%以上,其中2017年跨境電商出口336.5億元人民幣,增長41.3%;進口565.9億元人民幣,增長116.4%。為了改善數字化基礎設施,許多國家制定了符合國情的投資政策,比如孟加拉國提出的「數字孟加拉國戰略計劃」和巴基斯坦設立的「全民服務基金」。 [2]
『貳』 智慧港口和服務貿易有關嗎
有關。啟用智慧港口後,會大大提升進出報關的速度,提升服務貿易質量
『叄』 區塊鏈產業園廣東省有多少個
目前廣東的主要城市均早已布局建設區塊鏈產業園,像廣州的蟻米區塊鏈眾創空間。佛山的廣東金融高新區「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孵化中心
佛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也同樣在發力。也是廣東省內首家定位於「區塊鏈+」金融科技的專業孵化機構
『肆』 國際首條車聯網區塊鏈IOV Blockchain於中國黃埔正式面向全球開源
北京時間2020年1月14日,廣東中科智能區塊鏈技術有限公司在廣州黃埔成功舉行車聯網區塊鏈底層技術全球開源,暨生態服務體系啟動發布會,面向全球發布車聯網區塊鏈IOVBlockchain底層技術平台,憑借MDPoS演算法及跨鏈技術,正式成為第四代區塊鏈演算法技術的代表平台,躋身全球前十大區塊鏈底層技術平台。中科公司落戶黃埔後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已達到中國人民銀行申請數量的11.2%,全球最大區塊鏈技術專利申請公司阿里巴巴的1.3%,成為廣州黃埔區塊鏈產業成功孵化,參與全球區塊鏈技術競爭的中堅力量。中科公司、廣州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運營中心、珍寶巴士集團在發布會上簽署區塊鏈技術應用合作三方協議,成為黃埔區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又一重要場景。
區塊鏈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基礎設施路線尤為重要,包括底層演算法能力、開源服務能力、生態體系發展能力、行業標准化進程及數字晶元產業應用等核心內容。中科公司經過長期科研孵化,已完成底層區塊鏈演算法的開源,及啟動生態服務體系,並將在2020年啟動車聯網區塊鏈標准化建設及數字晶元的設計研發。IOVBlockchain的開源及生態服務啟動,標志著中國區塊鏈底層技術實力正在改變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競爭格局,在底層技術及商業生態上,作為區塊鏈核心技術代表之一,引領中國區塊鏈產業,成為參與全球范圍內競爭的中國力量。
本次發布會得到了廣州市黃埔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及廣州市區塊鏈產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聯盟、BLOCKCHAIN728、及廣東省汽車用品商會及車聯網分會等單位的支持,來自行業組織、區塊鏈核心企業等代表100餘人出席發布會並參與技術對接活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佛山有區塊鏈產業園區嗎
有的,佛山的區塊鏈產業園位於南海區桂城街道南平西路民間金融街,名為廣東金融高新區「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孵化中心,由廣東金融高新區和蟻米控股共同打造,是廣東省內首家定位於「區塊鏈+」金融科技的專業孵化機構和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聯盟副理事長單位。
『陸』 廣東都有哪些區塊鏈產業園
目前廣東的主要城市均早已布局建設
區塊鏈
產業園,像廣州的蟻米區塊鏈
眾創空間
。佛山的
廣東金融高新區
「區塊鏈+」金融科技產業孵化中心
佛山作為
粵港澳大灣區
核心城市之一也同樣在發力。也是廣東省內首家定位於「區塊鏈+」金融科技的專業孵化機構
『柒』 2020金融博覽會有哪些
2020第十四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
The 14th Shenzhe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Expo 2020
時間:2020年11月2-4日 地點: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深圳市人民政府
支持單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國際商會
承辦單位:深圳市貿促委 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 深圳市金額辦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深圳銀保監局 深圳證監局
深圳證券交易所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 合作區管理局 深圳國際商會
『捌』 粵港澳大灣區將來會如何發展
港澳代表委員譚志源代表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區位、政策和『一國兩制』優勢。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經濟活力強,開放程度高,若能統籌協調,實現區內城市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魏明德委員說,「一帶一路」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灣區提供了疊加優勢。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擁有僑鄉、英語、葡語三大文化紐帶,是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重要橋梁。
『玖』 四新經濟包括什麼
四新經濟
四新經濟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經濟形態,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新工業革命以及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以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嵌入和深化應用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以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為內核並相互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
什麼是四新經濟
四新經濟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經濟形態,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新工業革命以及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背景下,以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嵌入和深化應用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導向,以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為內核並相互融合的新型經濟形態。[1]
四新經濟的內涵
四新經濟具有不同的內涵側重點。
新技術,主要指可實際推廣、替代傳統應用和形成市場力量的新技術,而不是簡單的產品技術或實驗室技術。
新產業,主要指以新科學發現為基礎,以新市場需求為依託,引發產業體系重大變革的產業。
新業態,主要指伴隨信息技術升級應用等,從現有領域中衍生疊加出的新環節、新活動。
新模式,主要指以市場需求為中心,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產業鏈及價值鏈,實現傳統產業要素重新高效組合。
[編輯]
四新經濟的本質
四新經濟的本質是自主創新,關鍵是轉變思想觀念。
四新經濟本質是自主創新,四新經濟具有滲透性、融合性、輕資產、高成長、動態變化、基礎環境依賴等特性,更加註重無形資產、核心團隊、智慧發展和核心競爭力。
四新經濟是政府經濟工作思路和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是轉方式、調結構及化解產能過剩的重要抓手。這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四新」經濟要求勇於打破思維定式,消除傳統條塊式管理與其發展存在的沖突。
另一方面,「四新」經濟隱含著生態文明和包容性發展,推進中不做頂層規劃,不分傳統和現代,不規定統計口徑,不鎖定范圍和發展內容,不固定推進模式和方法。「四新」要去產業定位論,只提出發展方向,不確定具體產業內涵,留下未來發展空間。
[編輯]
四新經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區別
四新經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兩者相互融合促進,四新經濟比戰略性新興產業范圍更大,但不是替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升級版。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運用「四新」經濟的理念和信息化手段發展、調整和升級的過程中,培育出頂級的四新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確定的產業發展方向,帶有政府主導意志,宜用「加法」;「四新」體現市場需求和草根經濟,宜用「減法」,營造寬容失敗的發展環境。
推進「四新」經濟發展,限制越少越好,流動性越強越好,創新活力越足越好,產學研用結合越緊密越好。要從習慣於抓大企業、大項目轉向更加重視扶持小微、草根企業;從過分強調有形資產投資轉向更加註重研發、人力資本等無形資產投入;從政府給予優惠政策轉向營造發展環境;從簡單機械依賴產業政策轉向主動順應「四新」特點創新政府管理服務模式。
此外,要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和服務氛圍。以前注重企業產值、規模和歷史,現在要注重團隊、注重技術、注重商業模式。要從單純的引進企業轉變為按照產業鏈、價值鏈和市場發展需求,開展專業招商、代理招商、市場化招商、中介招商、服務招商。從拼政策、拼資源、拼成本、拼價格,到拼服務、拼氛圍、拼營商環境,把優惠政策轉為服務功能,推動「四新」經濟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