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檔案館區塊鏈
❶ 國家檔案館在哪裡
中央檔案館:中國中央級綜合性檔案館,1959年6月經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准成立,同年10月正式開館。直屬中共中央、國務院,負責管理黨和國家中央機關的重要檔案與資料。館址在北京西郊溫泉白家疃。
中央檔案館附近的公交站:
溫泉苗圃。
中央檔案館附近的公交車:
651路、968路、633路、330路、346路等。
出行提醒:中央檔案館在白家疃小學附近(西方向804米左右)。
❷ 廣州市國家檔案館怎麼樣
值得一去的地方!不需要門票,人又不多,環境很好。本以為檔案館會還沉悶,但裡面裝修很好,展示廣州歷史的方法很有新意。令人眼前一亮。
❸ 英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研究
顏世強 茹湘蘭 劉 佳 許百泉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 )
摘 要 本文對英國地質資料管理與服務情況進行了跟蹤研究,認為英國地質資料管理體制屬於典型的「分散保管、集中服務」體制;在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地質資料管理標准化、信息化,及服務產品開發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具有借鑒意義。結合我國實際,提出建議如下:加強境外地質資料回歸與管理,加快推進地質資料數據中心軟硬體建設,圍繞「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開展地質資料數據產品專題開發等。
關鍵詞 英國 地質資料 匯交管理 服務
英國的地質資料管理體制屬於典型的「分散保管、集中服務」體制。在地質資料的匯交與保管方面,英國制定有一套比較完善的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制度。地質資料的匯交是地質礦產勘探與開發者的法定義務。地質資料須由匯交人限期匯交給上級主管政府部門或項目資助部門,並由上級部門遞交至地質資料所屬的檔案保管機構負責保管;然後上級部門根據資料的匯交程度,編制年度報告遞交相應部門的國務大臣,並最終由國務大臣送交議會。在地質資料的服務方面,英國地質資料信息主要由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和英國海洋地理數據中心在不損害匯交義務人利益的前提下,向社會提供地質資料與信息的公開服務。另外,有少量專業性的地質資料由英國國家檔案館、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有針對性的對外服務。
1 英國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情況
地質資料(Geoscience Data)的匯交管理是英國地礦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在英國礦業法(Minerals Act,1971)中,明確規定了匯交地質資料是礦業權人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匯交內容不僅包括項目最終報告,而且還包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年度報告。匯交目的,既是政府監督與管理礦業權的需要,又是政府為支持國家決策、促進企業投資而進行的礦產資源信息分析工作的需要。
英國地質資料管理的顯著特點是「分散保管」,不同管理部門負責自己管轄領域取得地質資料的收集、保管。根據地質礦產的種類,英國地質資料行政管理部門主要分為:商務改革與技術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 and Skills,以前的貿工部)、能源與氣候變化部(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皇家資產管理委員會(The Crown Estate Commissioners)、煤炭管理局(The Coal Authority)、社區和地方政府部(Department for Commun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等,分別負責能源礦產地質資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除外)、煤炭地質資料、石油和天然氣地質資料、貴金屬礦產和主要海上非能源地質資料、陸上非能源礦產地質資料、地質調查資料等地質資料的匯交與管理。資料接收與保管機構,主要是各行政機構下轄的地質資料檔案館及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下轄的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如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National Geoscience Data Centre)、英國海洋地理數據中心(British Oceanographic Data Centre)等]。
2 英國地質資料信息服務情況
2.1 服務機構
英國的地質資料服務實行「集中服務」。地礦行政管理部門針對匯交的地質資料進行整理和加工,向商業團體、政府和公眾提供地質資料的信息服務(Geoscience Information Service)。
2.1.1 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
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National Geoscience Data Centre,NGDC)是英國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ERC)所屬的 7 大數據中心之一,由英國地調局所屬的紙質庫房、實物庫房和服務部門組成,以「地學服務地球發展」為核心價值,負責英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資料的接收、保管、數據處理和對外服務工作。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英國國家地學數據中心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地質資料管理法律與服務政策體系,其創新與服務的理念值得學習。
2.1.2 英國海洋地理數據中心
英國海洋地理數據中心是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指定的海洋科學數據中心,隸屬於英國國家海洋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NOC),負責管理有價值的海洋數據,是政府間海洋委員會國際海洋數據中心網路的組成部分。該中心建立了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如進出岩心庫均要進行詳細記錄,恆溫、恆濕,設備穩定運行;擁有專業無損檢測設施,開展岩心研究;建立並維護岩心資料庫,加入國際海洋數據共享計劃,統一將全部館藏岩心目錄通過 EU-SEASED 的歐洲在線岩心目錄發布,開展社會化服務。
2.1.3 英國國家檔案館
英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 of United Kingdom)於 2003 年由英國公共檔案館和皇家歷史手稿委員會組建,是英國國家級綜合性檔案館,收藏著英國近 1000 年的歷史檔案資料,包括公共文件和私人檔案,館藏檔案排架長度超過 14 萬余米,庫房容量為 11 萬立方米。英國檔案館在對外服務方面執行非常嚴格的審核程序。首先,要通過到館注冊獲取借閱證,同時應提供有注冊人姓名和住址信息等有效證件;其次是完成網上注冊,閱讀資料借閱須知等相關規章條例後進行答題,完成整個注冊大約需要半小時;檔案館內不允許拍照,但對外提供資料列印和復印服務。如果提供的姓名和住址是非英籍,即注冊人是外國人的情況下,檔案館可能會以館內翻譯較少等理由被拒絕服務。
2.2 服務依據
英國具有保密的傳統,在政府信息開放方面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但在知識經濟的大潮中,英國也採取了積極穩妥的政策推進信息公開。英國地質資料信息公開遵循 2000 年頒布的英國《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0,FOI)和 2004 年頒布的《環境信息條例》(Environment Information Regulations 2004,EIR)。以上兩項法案均於 2005 年 1 月 1 日正式應用於地質資料信息的發布與社會共享服務。根據法案規定,任何人,不管是否擁有英國國籍,也不管是否居住在英國,都有權利了解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機構、警察、國家醫療保健系統和教育機構在內的約 10 萬個英國公共機構的信息。被咨詢機構必須在 20 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但是,如果公眾咨詢的問題涉及個人、國家安全,又或透露的信息違反有關法律或不符合公共利益或對他人構成危險,又或公眾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獲得這些信息,則有關部門可以根據 1998 年的《數據保護法》(Data Protection Act 1998,DPA)予以拒絕答復,並於 40個工作日給予回復和解釋。皇室、國家安全和情報部門、法院和特種法庭均不受這一法律轄制。
在版權方面,英國地調局作品版權的管理依據是 1988 年《版權設計和專利法》和《數字數據供給條件(2003 ~ 2004 年)》的規定。英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資料產品的著作權屬於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地調局知識產權管理處代表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頒發產品使用許可證。為了不使版權受到侵犯,凡與作品版權有關的事宜均須經版權所有者的許可。在一般情況下,用戶必須持有特定的版權許可證,而且交納適當的年費才可復制英國調查局的相關作品。持年(許可)證的受證人有權按規定摘錄英國地調局的圖件和其他文件並轉給第三者,但無權將英國地調局的作品當成受證人自己的作品,也無權以這種假象發表作品。
2.3 服務對象
2.3.1 商業和個人用戶
此為一般許可,對於地調局的地圖、出版物和其他文件,地調局的版權由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既定,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復制、傳送。
2.3.2 教育用戶
包括大學、學院、學校等教育機構必須先從地調局獲得教育類版權許可。所有的拷貝:模擬的、紙質的、掃描件、數字形式必須只用於教學,例如教學輔助、講座或考試。按數字數據提供分類,對於 2003 ~2004 年數字數據,不允許應用於任何營利行為,不允許發布在網上。
2.4 服務內容
英國地調局服務的主要內容為:地質圖,地質書籍和指南,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和水文地質數據產品,礦產出版物,教育和休閑產品,國際產品,數字數據產品等。另有大量的產品和數據可以免費下載,主要有文獻報告、水資源數據、地學軟體、簡報以及報紙雜志、合作報告和其他綜合報告等。
2.5 銷售及價格機制
英國地調局信息產品的網上價格(含稅、工本費、運費),主要由數據信息中心與客戶服務部聯合根據市場客戶需求制定(政府不幹預,但需要依法納稅),並根據服務時間與地區的不同,對產品價格進行不同的調整。
2.6 服務方式
2.6.1 傳統服務
主要指離線服務,包括服務提供者與顧客面對面服務、信函、電話、電子郵件、傳真等不同方式。
2.6.2 網路化服務
在地質調查數據在線服務方面,英國地質調查局最具特色。用戶可以根據需求,享受購買及咨詢服務。
3 可借鑒經驗與建議
3.1 可借鑒的經驗
3.1.1 地質資料開發利用成為工作重點
英國各地質資料服務機構高度重視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作,根據用戶需求主動開發服務產品,服務於公眾生活。如英國地調局針對房地產需求,研發房產環境評價與地基穩定性分析等產品為大眾提供服務;主動開發洪災管理系統,為洪水管理服務。
3.1.2 努力推進地質資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
英國各地質資料保管與服務機構制定了地質資料著錄、產品研發和服務的相關標准與流程,推進了地質資料管理的現代化。如 AGS 格式是其通用的文本文件格式,是包含岩土工程現場調查所有方面信息的表格資料,其目的就是方便不同單位之間交流岩土工程及地質環境資料。
3.1.3 努力推進地質資料信息化服務
英國地質資料服務機構積極適應信息技術發展要求,利用新技術提供服務。如英國所有接收的資料都利用 ORACLE 資料庫表格進行登記,記錄存放位置並編入索引。為便於資料的利用,英國地質調查局會掃描紙質資料,並把得到的圖件編入信息檢索系統,英國地質調查局內部的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利用檢索信息以及資料本身協助全國地質填圖項目中的地質解釋;但是,外界通過英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搜索服務及網站搜索,只能得到目錄信息及可用資料存放位置的信息。
3.1.4 重視資料生產者權益,採用激勵機制,促進資料收集
英國嚴格界定公開文檔系統與保密文檔系統,政府應按照《信息自由法》要求,主動向社會提供公開服務,但必須以不損害匯交義務人的利益為前提。對於匯交義務人的專有信息,一般應礦業權人的要求在礦業有效期內予以保密,有些是國家在礦業權終止後,還可適當延長保密時間。如英國王室礦產機構對金礦資料的管理,通常在許可終止後,如果企業認為有必要,還可以延長保密 4 年。英國地學數據中心規定:凡是向英國地質調查局提供過有價值的資料,促進英國地質調查局研究活動及資料發展的外部機構,英國地質調查局將免除其日後的資料檢索費用作為其提供信息的回報;但是這種「免費」不適用於一些特殊的服務內容,包括特殊地質報告的編寫以及增值性的資料解釋分析工作。在版權方面,英國地質調查局聲明所有資料的版權不變,仍歸屬資料提供方或授權方,復印及掃描資料的版權歸英國地質調查局與資料提供方共同所有。涉及商業機密時,外部第三方機構需要獲得資料提供方的明確許可才能獲得資料的掃描圖像。
3.1.5 數據中心建設實現了實體與虛擬的結合
英國各數據中心均有實體建築、數據及人員,甚至服務可以分散於多地,但數據管理與服務的標準是統一的,而且統一門戶對外發布數據信息。如英國地學數據中心,建立了統一的檢索和服務資料庫,及時更新數據,通過 http://www.bgs.ac.uk 門戶統一對外服務,開發網上地理信息系統 GIS 工具,為用戶提供方便檢索服務,但內部有數百個分布於不同地點的伺服器開展數據存儲與加工。
3.2 建議
3.2.1 加強境外地質資料管理與回歸
一是開展國家投資形成的境外地質資料的匯交管理;
二是境外保管的與中國有關而中國館藏機構沒有的地質資料的徵集、收集,維護國家主權;
三是加強國際交流,開展地質資料交換與管理服務交流活動。
3.2.2 開展國家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
要推進地質資料數字化、管理信息化、保管現代化、服務網路化,形成覆蓋全國的地質資料管理集群體系,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產業化。
3.2.3 開展地質數據產品專題開發工作
當前,要啟動「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題服務。聯合 31 省(區、市)地質資料館,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核工業、有色、冶金和黃金等行業地質資料館,針對「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安排,開發目錄、地質礦產綜合研究、基礎地質礦產數據包等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產品,開展專題服務。
❹ 國家檔案館的介紹
國家檔案館亦稱國家公共檔案館或公共檔案館。檔案館的類型之一。由國家各級政府設立並領導,負責接收和管理一定范圍的具有社會和歷史價值的各種檔案,並提供社會利用的文化事業機構。
❺ 英國國家檔案館的介紹
英國國家檔案館位於倫敦泰晤士河南岸,檔案館建築佔地13英畝。原來的檔案館大樓開放於1977年,總面積3.3萬平方米,設計師約翰·塞西爾·克萊弗林(john cecil clavering)於1977年憑藉此作品獲得richmond society award獎。擴建後的新建築開放於1995年,總面積3.2萬平方米,由德爾莫特·奧雷利(dermot o'reilly)設計。 檔案館建築包括倉庫(面積2.87萬平方米)、辦公區(8602平方米)、地下室和公共區(共2.08萬平方米)、特別存儲區及實驗室(共7038平方米)。公共閱覽室、商店、餐廳位於原建築中;各種會議設施都設在擴建後的大樓中。
❻ 國外檔案服務形勢及其借鑒意義
顏世強丁克永
(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在國外,檔案工作者很早就宣稱:「檔案的建立就是為了用,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職業的聲譽和社會的地位就依賴於檔案利用。」這種認識促使他們主動為社會大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歐洲各國檔案利用的立法和規章均將公民個人能夠及時地利用到機關產生的行政文件作為檔案服務的重要原則。為使機關管理公開透明,行政機關文件在產生並移交到檔案館後必須具有可用性。這些經驗對我國推進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具有顯著的借鑒意義。
1 國外檔案服務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外國檔案社會化服務經歷了一個由封閉到有條件開放的漫長過程。在古代,檔案只為少數享有特權的人提供服務。15~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歐洲歷史學家開始關注原始文獻,從而不斷地去要求檔案館對外服務。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法國國民議會於1790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檔案館條例,明確指出了檔案館要實行向社會開放的原則,規定了法國公民可以在開館的時間到檔案館查閱檔案。從20世紀60年代起,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檔案數字化和網路信息共享成為其顯著特點。當前,在國外大眾利用政府檔案普遍得到憲法保障,這成為是一項基本的人權和自由,被稱為「信息權」。如歐洲理事會部長委員會宣布的有關成員國檔案館利用政策的R(2000)13號提議。指出成員國制訂的法律應堅持以下原則:(1)公共檔案除特別限制規定外對公眾開放;(2)有限的封閉期。
2 國外檔案服務的限制
國外檔案社會化服務也不是全面的,通常通過延期開放、設置封閉期限制檔案的社會化服務,以保護個人、政府團體、企業或國家的利益。國外檔案服務的限制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2.1個人隱私保護
個人隱私受保護是通過特定時期內禁止使用檔案來實現的。
2.2 政府與公共安全利益保護
含有國家安全、政府重要金融和經濟利益、保護公共秩序和安全、與犯罪活動相關的調查和訴訟信息的文件,以及包含金融、經濟和政治信息或與外國政府商業談判的檔案或文件的利用受限制。檔案利用保護期一般是自檔案產生之日起的30~60年。
2.3 企業和個人經濟利益保護
在歐盟、檔案法或特別法(工業財產保護法、專利法、經濟間諜法)通常對此都有嚴格規定,利用限制期限平均為30~60年。
2.4 著作權保護
在國外著作權都是得到保護的。著作權問題通常都有清楚的界定,最普遍的限制規定期為自文件產生之日起70年,但一切取決於重大的變化。
3 國外檔案服務典型做法
3.1 美國
美國檔案通過提高信息化、數字化、網路化程度,採取主動服務等方式提高服務水平。
3.1.1 檔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
主要表現:①信息公開。②提供網上服務。③實現資源共享。④實現內部辦公電子化。
3.1.2 主動服務水平大大提高
各類檔案館不僅對政府工作人員開放,同時直接面對公眾,為公眾服務。檔案館通過各種途徑向社會散發檢索工具使用方法、館藏介紹、參考資料和服務指南,想方設法使公眾了解檔案的作用和館藏內容,激發公眾對檔案的興趣和需求。
3.1.3 檔案載體多樣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檔案文件通過計算機掃描,轉換成PDF或者其他電子格式,存儲在計算機中或刻錄成光碟。由於有了相當數量的電子文檔,極大地方便了文件資料庫的建立、資料的計算機查詢和檔案的深度開發利用。
3.1.4 重視紙質檔案的保護工作
雖然美國各級機構基本實現了辦公電子化,但傳統的紙質文件、書面簽名方式仍然在處理一些重要事務時使用。同時,紙質文檔由於其在法律上的唯一性仍然是各檔案館的重點保護對象。
3.2 西班牙
西班牙法律規定利用檔案是免費和無限制的,用戶在接受檔案館有關規定的情況下,有在閱覽室利用檔案的權利,同時也有知悉有關館藏檔案信息的權利。
3.2.1 一流的信息技術服務
在各級檔案館閱覽室內都安裝有必要的電源,利用者可以攜帶計算機進入閱覽室。在檔案利用室,一般都備有縮微膠片和縮微平片的閱讀和列印機。如果有需要,可以即時列印出有關內容。
3.2.2 嚴格的檔案服務質量標准
各級檔案館比較重視檔案服務的考核,並制定了由多項指標組成的檔案服務質量標准。以國家歷史檔案館為例,這個標准有13項內容,包括檔案館提供服務的條件、文件閱覽條件及檔案館服務項目的信息等。
3.2.3 重視檔案利用的信息反饋和投訴
各級檔案館很重視用戶信息反饋。獲取用戶意見的方式是:①鼓勵用戶對檔案館的服務進行評論,並提出建議;②舉辦用戶聯誼會;③鼓勵用戶給檔案館館長寫建議信;④開展問卷調查;⑤鼓勵檔案利用者將他們利用的檔案寫成的研究報告贈送給檔案館。
3.3 德國
德國檔案館把與社會公眾互動看作檔案服務的重要方面,通過街頭宣傳、檔案陳列展覽、出版檔案宣傳畫冊、舉辦學術講座、檔案館開放日等形式讓社會更多地了解檔案館,促使公眾經常走進檔案館,來達到服務社會的目的。
3.3.1 設立檔案館開放日
在開放日用戶,只要持身份證既可參觀檔案館庫房、目錄室、技術用房。並配有專人講解,備有詳盡的閱讀材料,讓參觀者全面、深入地體驗檔案館。
3.3.2 推出新穎的特色服務
如海德堡市檔案館為廣大讀者提供生日報紙服務。
3.3.3 主動為城市經濟服務
如海德堡市檔案館結合旅遊城市特色,以各種方式在世界各地進行宣傳活動,推動了該市旅遊業的發展。
3.4 荷蘭
荷蘭主要通過標准體系建設來提高服務水平。
3.4.1 建立質量標准體系
各檔案館對開館時間、價格、產品和服務,信件和訂單處理的最終期限,寬敞的閱覽室、良好的照明,正常運作的閱讀設備,索取文件時合理的等待時間、專業的員工等進行詳細規定,並被印成小冊子交到公眾手中,接受社會監督。
3.4.2 在網站建立「圖像銀行」
圖像服務是現代化服務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網站媒體庫中已包含了超過了20萬幅的圖像。資料庫的發展使計算機裝置可以從重要的檢索引擎中——如Google的文字索引,查找到所有的檔案清單。
3.4.3 建立「文本銀行」
荷蘭正在開發檔案銀行(文本銀行),方便用戶查找檔案。建立按需掃描的系統允許訪問者選定哪些檔案或資料是他們希望數字化的。通過這種方式,檔案館將建立數字化庫房,首先數字化那些需求量較大的檔案或資料。
4 國外檔案服務新趨勢
4.1 服務日益標准化
國際檔案理事會(ICA)制定了關於描述全宗和它的組成部分的指南ISAD(G)和關於檔案材料形成者的真實信息的指南ISAAR(CPF),其下屬的一個工作組近日制定出一個新的描述檔案保存機構的國際標准,以便將關於檔案保存機構的信息導入傳統的網路搜索引擎中。利用者通過互聯網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查閱網上目錄,查閱那些描述不同檔案保存機構所保存檔案的檔案信息系統。
4.2 電子信息成為服務的重點
信息技術使得檔案館在完成其傳統任務同時不斷向數字化、信息化、網路化保管與服務邁進。美國國家檔案館館長和世代網路公司首席執行官共同簽署並公布了一項五年期的、對從美國國家檔案館海量館藏中挑選出的文件進行數字化的協議。電子文件檔案館將使文件從文件櫃進入數字空間,改進政府文件的組織、存儲和檢索方法,更加便於公眾查找利用政府文件。英國也建立了國家數字化檔案中心(NODA),推進檔案數字化和信息化服務的協調管理。
4.3 服務更加以人為本
近日,英國國家檔案館家族文件中心遷入位於倫敦郊區的英國國家檔案館大樓。英國國家檔案館大樓正在進行全方位的整修和改進。整個工程結束後,將向來訪者提供更多的座位、縮微膠片閱讀機和計算機終端,並且改進對原始文件、研究資源和越來越多的網路資料的提供利用;將建成兩個新的演講室,提供涵蓋了從家族史到軍事史各個題目的教育項目。
4.4 更加註重公共休閑服務
「檔案在休閑社會中的作用」是第14屆國際檔案大會的主題。英國在檔案公共休閑利用上獨樹一幟。在倫敦西部的丘園(Kew)新館公眾可以聯機瀏覽開放利用的所有政務信息,享受快速、專業的信息服務又稱為開發性服務,這種服務形式包括口頭咨詢、書面咨詢、電函咨詢以及主動向潛在利用者報道館藏檔案信息等。
4.5 更加註重網路服務
世界各國檔案館普遍開辟出新的服務方式——網路服務,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自由檢索公共檔案館網站提供的各類信息。英國公共檔案館通過一體化網路體系將檔案目錄展示給用戶,為國內外利用者提供了關於原公共檔案館和皇家歷史手稿委員會的詳細信息,還為研究家族歷史、電子文件理論研究以及檔案文件的普遍保管原則等提供了翔實的檔案材料。
4.6 電子檔案成為現代檔案管理的重要組成之一
隨著電子政務的發展,電子檔案的收集管理被提上議事日程。2003年,國際檔案理事會(ICA)向與會代表呼籲要保護信息社會記憶,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
4.7 檔案管理日益法制化
依法管理檔案是全球各國檔案管理的大趨勢。英國於1838年頒布第一部《公共檔案法》,2000年頒布《信息公開法》,2005年實施《信息自由法》,還出台了《公司法》、《合同法》等其他法律,這些均對檔案、檔案工作及檔案事業發展以及各部門、企事業單位乃至個人的檔案工作進行了規定。此外,英國各級檔案機構、地方各級政府都根據工作需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還通過定期召開檔案工作專業會議和出版專業刊物,來增進檔案人員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進檔案法規的貫徹實施。
4.8 高度關注檔案解密處理
為方便網路服務,做好檔案解密工作,美國國家檔案文件局近期在內部新設立解密信息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檔案解密工作。
5 可借鑒的經驗
5.1 建立數字地質資料館
在抓好資料匯交的基礎,構造統一的地質資料技術和標准體系,加快地質資料數字化進程,建設相關資料庫,建立共享服務平台,提高服務能力。
5.2 推進網路和主動服務
除了傳統的地質資料館藏借閱服務方式外,要提供在線資料檢索系統、網路地圖查詢系統、一站式服務系統、電子商務服務等;使閱者可以通過網路下載,到指定的商店購買,也可以通過電話、E-mail、傳真訂購等形式獲取資料;還要通過期刊、年度報告等形式主動開展服務。
5.3 加強地質資料開發利用
要在專業的地質資料服務的同時,開展管理、科普和集成的地質資料服務,如數據處理、應用軟體、咨詢、決策、技術支持、培訓等多個方面,要涉及地質資料的方方面面,如區域地質調查、地球化學、地球物理、水文地質、地質災害、礦產資源、水資源、能源、環境、地質科學知識等。做好保密地質資料解密研究,開展解密服務。
5.4 推進集群服務
要在傳統地質資料館服務主體的基礎上,發揮地質調查局、地調院、地環監測院的作用,開展專業公共地質資料服務。還要通過合作機制,邀請其他的地學研究機構、高校等參與到了地質資料的提供者隊伍中來。
註:本文參考了大量國家檔案局、國家檔案科學研究所網站及CNKI資料庫公開發表的論文文獻,在此不一一列出。
❼ 法國國家檔案館的機構設置
法國國家檔案館設有古代檔案部,近代檔案部,現代檔案部,科學、文化、技術檔案部,海外檔案部,歷史研究與資料處,照片與縮微膠卷處,信息處,書刊檔案與地名處等。藏有7世紀至20世紀60年代最高當局、法院、監察院、財政機關、寺院等各種機構的檔案,排架長度 40餘萬米,僅法院1254~1790年的檔案按排架長度計算就有7公里長,館藏檔案約3億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法國國家檔案館附設機構有:楓丹白露的現代檔案中心,儲藏1958年以後的政府歸檔材料,包括新載體檔案;Aix-en-Provence的海外檔案中心,儲藏著有關阿爾及利亞和原殖民地的所有檔案;埃斯佩朗的中央縮微膠片庫;Roux的勞工檔案中心。
❽ 英國國家檔案館UFO電子版下載地址
關於UFO的英國國家檔案館的網址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ufos/
是從1981年開始的資料。
不過提醒你一下這些資料是要收費的,看了一下最少14個pdf文件,每個收費是£3.50。
再給你個這些文件的主要內容介紹的PDF吧,這個是免費看的。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documents/aug-2009-highlights-guid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