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區塊鏈
㈠ Dagama這個區塊鏈項目怎麼樣,有沒有人參與
資金盤,你覺得有沒有風險呢?
㈡ 直布羅陀DLT數字貨幣牌照怎麼申請
目前可申請的數姿貨幣牌照並不多,像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家在性價比方面會更有優勢,也更受投資者和交易平台認可和信奈。那麼其他國家頒發的數姿貨幣牌照是否就沒有優勢了呢,當然也不是。比如愛沙尼亞牌照它就是第一個以國家名義發行數姿貨幣的,以及它的一些政策法案都有針對性的出台或調整。
下面我們了解一下直布羅陀數姿貨幣牌照。直布羅陀金融服務法案的許多章節中,修正案主要包括「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附加條例,以及「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的附加條例。因此,分析人士推斷,其目的是為了延續現有的法規,旨在保護合格投資者的同時,也保護參與直布羅陀分布式賬本技術(DLT)行業的散戶投資者。新的分布式賬本技術法規,即「2017年金融服務(分布式賬本技術提供商)規則」,將會給成功的申請者頒發「分布式賬本技術(DLT)提供商許可證」。DLT供應商需遵守國家金融服務(投資和信託服務)法案的監管要求,以及新立法中的規定。直布羅陀的監管機構已表示,「這些條例將於2018年1月1日生效。」
關於直布羅陀DLT牌照申請條件:1、牌照的發放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的2、公司要提交詳細的白皮書3、公司必須有一個運營平台4、管理流程需要位於直布羅陀,代理董事是參與公司的業務活動的5、公司需要在當地的一家銀行開設銀行賬戶6、將需要與銀行和 GFSC 面對面的會議/介紹7、申請人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背景,經驗和足夠的知識8、直布羅陀至少有 2 名雇員。 他們必須有足夠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才能在直布羅陀開展業務
具有一定的保密性:1、有關受益所有人的細節 —— 非公開記錄部分2、有關股東的細節——屬於公開記錄的部分3、有關董事的細節——屬於公開記錄的部分
監管牌照注冊流程:1、准備申請表2、根據立法要求收集和審查文件3、注冊公司4、銀行賬戶申請5、與監管機構的牌照申請近幾個月來,英國的海外領土正努力使自己符合監管要求,以吸引DLT和數姿貨幣公司。
㈢ CITEX交易所為什麼說是礦幣交易所
就是交易所中為什麼是礦幣交易呢?可能就是所謂的一個別稱罷了。
㈣ 廣州藝佳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藝佳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12-01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南沙區豐澤東路106號(自編1號樓)X1301-B3697(集群注冊)(JM)。
廣州藝佳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MA5AMA6R18,企業法人許建榮,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州藝佳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網路技術的研究、開發;互聯網區塊鏈技術研究開發服務;物聯網技術研究開發;信息電子技術服務;網路信息技術推廣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科技信息咨詢服務;商品信息咨詢服務;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市場調研服務;市場營銷策劃服務;軟體開發;軟體服務;軟體技術推廣服務;軟體批發;軟體零售;軟體測試服務;貨物進出口(專營專控商品除外);商品批發貿易(許可審批類商品除外);商品零售貿易(許可審批類商品除外);。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藝佳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ZZ高達的機體介紹
MSZ-010繼續採用MSZ-009的分離變形合體概念,不過還創造性地在分離變形之後依然能再合體,變成MA(G要塞)形態,再加入FXA-07GB Neo Core-Fighter作為操控以及逃生單元。上半部分為A部件,包括胸部/主駕駛艙裝甲罩,雙臂,雙管光束步槍以及頭部,這些單元經過可動骨架的變形後,再與控制部分FXA-07GB Neo Core-Fighter合體,即可成為Core-Top。B部件則為背包,腰部區塊以及腿部單元,同樣需要1台Neo Core-Fighter控制,組合後結構類似大戰時聯邦軍V作戰拓展的G-Easy,被稱為G-Base。
作為Gundam系機體的特徵,一個擁有雙目立體取景器以及帶散熱槽的主電腦罩可謂必不可少,MSZ-010的頭部還裝備有2對可這點的刃狀天線,這倒是繼承VMsAWrs計劃的重要特徵。然而在高火力指標之下,MSZ-010的頭部被安裝上了特徵性濃厚的高能MEGA粒子炮。這門MEGA粒子炮早在MSZ-009B時就試驗性地建造安裝,MSZ-010被安裝上的為更高出力的版本,功率達到破天荒的50kW,就單發火力上已經可以超越戰艦的主炮。這門MEGA粒子炮採用無身管設計,集束性能不高,火力投射能量發散大,不過在一般MS的交戰距離內都已經是壓倒性恐怖的火力。主炮能源以及粒子從背包產生經由管道傳達至頭冠的制御裝置,所以這個高密度的裝置區域需要維護更新。在歷經多次的使用已經微調整之後,高能MEGA粒子炮已經可以控制輸功率,但50kW 1發的最高功率依然使全身發電機以及融合爐臨近超負荷工作,發射後需要一定的時間散熱,導致這段時期內機體處於低能源甚至乎無能源的狀態。不過在除了這個MEGA粒子炮之外,ΖΖ Gundam的頭部還塞入了各2門火神炮,由於採用了新型的無殼穿甲彈,載彈量豐富之餘,4門齊射的火力下對於任何輕裝甲目標甚至乎第一世代MS都是毀滅性的。
MSZ-010的胸部結構由可動骨架「脊椎」為主幹,左右胸部內裝為一套FXA-07GB吸排散熱口用的冷卻系統。冷卻系統為桁架結構,側面用於固定手臂的轉軸關節,下掛折疊開閉式的脅部裝甲以及駕駛艙保護區塊。手臂對於可變MS來說,基本上都是妨礙氣動外形的存在。但是到了MSZ-010 ΖΖ Gundam上,手臂到成為了提高流線體氣動以及升力,控制水平/垂直面機動的關鍵裝備。在肩部裝甲頂端,用可動骨架連接了一塊活動的噴射裝甲鈑,這塊鈑在機體變形為G要塞之後,成為整流鈑,大大改善了地球環境內飛行所需要的氣動外形。而前臂則更是全新概念的裝備復合體,前臂外裝甲被特意加厚之餘,還添置了兩個翼板防盾,防禦性能指標直逼大戰時期的G裝甲戰機。這兩塊防盾作為追加裝甲,功效好比同樣可以疊加的RMS-108防盾。這一大一小的防盾在變形時還能成為增加升力的前翼以及控制的方向的垂直穩定翼。在上臂,這里使用了框架構築出了一個收納起落架的空間。在前臂半包覆桁架結構的手腕結構內,安置了標准機械手以及大推力發動機。這套集合了引擎研究者心血的復雜系統呈180°相對組合,在MS形態時自然能成為標准MS用機械手,功能並無缺失,而G要塞形態時卻能180°調轉,變成熱核火箭噴管,增加推力。
腰部區塊對於所有MS來說都是腿部與上本身相連的關鍵,MSZ-010在髖部的設計上除了傳統的脊椎承重骨架之外,前裙甲一如既往地設置了保護良好的燃料艙以及冷卻室。側裙甲變成G要塞時帶翼根發動機的主翼,還添置了一個鏈接背包的懸臂。所以,MSZ-010的背包並非「固定在背上的包」而是一個可活動的推進裝置,配合前股間區塊上的兩個制動噴嘴,能提供良好的推進以及控制。這個容量超大號推進背包內藏了各種超越MS等級動力系統:其使用了中型艦艇用的動力爐以及發電機,能夠維持整機高度的運動性之餘還能驅動多種光束武裝;2組6發一大二小搭配的主推進引擎,擁有可以匹敵大型宇宙艦艇的超高推力;背包頂端為2個21聯裝導彈夾艙,內藏了共42發AMA-13S微型導彈,可以製造出飽和攻擊;而背包兩側還配有大型光束軍刀用的充能基座,大型光束軍刀在基座上可以作為光束加農炮實施攻擊,為此基座還有一定的轉向能力;最後就是有整流板機能的兩個翼板,這兩塊可變後掠翼板為G要塞形態的水平尾翼,能夠很好地增加G要塞在大氣圈內的操控性。在股間區塊兩個制動噴嘴之間,還收有一個起落架,為G-Base所用。
MSZ-010腿部設計也是融入了眾多設計師心血的結晶,為了適應高機動的要求,而塞入了大量的推進系統,因此會削弱骨架強度,但同時也要保持MS的泛用性,作為在陸地上步行單元也要保持一定剛性。若不是從RX-178 Gundam Mk II上得到了可動骨架技術,如此矛盾的設計要求必定難以實現。膝蓋裝甲為平衡用的垂尾,相比MSZ-006背上的倒是顯得較為小型。其端部安裝了多目的感測器陣列,可以隨時通過設置的蓋板進行維護。垂尾的基部為散熱系統,同時收納了1個G要塞形態時使用的起落架。小腿肚的裝甲為2套小型推進引擎的艙蓋,液態燃料從大腿經由此處預熱供給,再由節流閥按需要供應。小腿脛部側面則設置了滑動導軌,能使變形保持精確,快速。得益於可動骨架技術,小腿內部還收納了1個G要塞形態時使用的大推力引擎,MS形態下可以依靠小腿的裝甲提供保護,使變形後不至於完全失去推進動力無法適應戰局。腳掌繼續使用靴式設計,不過前腳掌較長,由同樣較長的活動裝甲保護。腳掌兩邊還安置了與小腿肚一樣的推進引擎,不過依靠腳掌自身的活動能力,倒是有獨立於小腿的矢量推進能力。
說到ΖΖ Gundam的主武裝,怎能不提及整機綜合火力性能最好的雙管光束步槍。這把步槍的構成為2門高功率光束炮,單門功率就為10.6MW,而且採用實體身管設計,射擊精度以及能源效應均非常高。在步槍龐大的機匣內,放置了一套獨立的發電機以及比較高容量的E-CAP裝置,從而為其射出匹敵百式的高能MEGA發射器光束打下了良好基礎。而步槍身管則由兩個自由度的關節連接,而身管自身則包覆了良好的散熱系統,因而又給光束連射提供了足夠的硬體支持。不過因為光束的功率實在太高,即便身管能夠支持連射,但是因為冷熱交替快速,身管內膛碳化嚴重,也會變得危險,所以規定上只有200發左右的壽命,之後就要更換。步槍自身還是作為Core-Top必不可少的機首部件,在機匣末端設置了一套備用的駕駛艙,只有少數戰地回收數據觀測到有乘組員使用這套駕駛艙,畢竟就算超越本體的駕駛艙控制,在射擊時槍身的擺動對於駕駛員的影響也很大,而且此處只使用了鋼化玻璃保護,生存性值得商榷。「機首」下方為1個雙輪起落架,與手臂或者,兩條小腿上那套構成一套前三點式起落架裝置,為G要塞形態提供降落緩沖以及支撐。同時也有人傳出這個機首造型其實是從其他被廢棄的航宙炮艦/戰斗機草案里取出的,甚至乎背包也是出自這個廢棄草案,不過考慮到G要塞能夠適應航空戰斗,此傳聞的真實性有待考證。步槍除了通過手掌插槽輔助供能的手持形式之餘,還可以通過前臂的固定掛點變成固定武裝,以此騰出右手進行更多的操作。背包的光束炮被MS拔出之時,就是一柄高能炮劍兩用光束軍刀,標准設定下其能夠生成比一般光束軍刀要長1.5倍的光束刃,再加上穩定的1.1MW出力,這柄光束刀可以輕易切開任何Neo Zeon制MS。經過駕駛員調控之後,這柄光束軍刀更能通過光束炮原理形成更加長的光束刃,攻擊范圍可以超越想像。
作為MSZ-010 ΖΖ Gundam最大的賣點,除去高大全的賬面數據之外,就是前文所述的分離/合體以及變形機構。無論ΖΖ處於MS形態還是A,B部件分開的狀態下,都可以獨立進行變形,將推力集中到一個方向,發揮更高的機動性,這比MSZ-009 Prototype ΖΖ Gundam只能分離再變形的功能要更加靈活。唯一的限制就是,變形後的其中1個部分,都需要1台獨立FXA-07GB Neo Core-Fighter進行操縱,雖然A部件變形成G-Top後可以嘗試使用雙管光束步槍上的駕駛艙控制,但實在太危險而並非標准操作程序。正由於有這種局限性,分離出擊時或者戰術分離的G-Top以及G-Base共需要2台FXA-07GB Neo Core-Fighter,亦即2個駕駛員進行控制,而行進中合體時也有相對速度,航道安全等等問題,合體後其中1台Neo Core-Fighter也因為戰鬥力比較低而處於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
變形動作分解:Core-Top:1)Neo Core-Fighter脫離或者保持以核心區塊形式操控。2)頭部大刃狀天線往下折疊。3)駕駛艙以及胸部各自裝甲往上翻90°,與頭部後方的裝甲板咬合。4)雙管光束步槍的箱式光學瞄準鏡往後折疊,槍管往上翻90°至機匣頂面,然後再各自以反方向翻轉180°與機首指向相同。5)手掌放開光束步槍,握把折疊,步槍以磁力引導與駕駛艙裝甲連接。6)手臂平直放下,整體稍微挪出,前臂裝甲艙門打開,手掌握拳然後與大推力噴嘴調轉。7)前臂的翼盾開始翻轉90°,然後整出主翼以及垂直翼。8)如果需要,新的Neo Core-Fighter變形成核心區塊,以激光引導結合。
Core-Base:1)B部件或者連帶核心區塊脫離。2)核心區塊即Neo Core-Fighter的機首翻轉,駕駛艙同時也翻轉。若沒核心區塊則由1台新的Neo Core-Fighter接續操控。3)雙腿各自往外方向翻轉180°。4)側裙甲的翼盾向上轉90°,然後水平展開。5)前後腳掌折疊,脛部開始從滑軌處翻轉90°,內藏的大推力噴嘴伸出。6)脛部以下沿滑軌滑動至盡頭,繼續翻轉90°,前腳掌作為限制器扣在膝關節上。7)背包由懸臂控制往後移,兩個翼板張開。
G-Fortress:步驟與G-Top,G-Base近乎一樣,只是不需要分離,核心區塊也保持原狀。
Core-Top為當中空戰性能最為優秀的航空/航宙機動兵器。得益於手臂展開的2發大推力發動機以及可以繼續使用的FXA-07GB的推進噴嘴,再加上良好的翼展以及類似無尾翼三角翼布置,Core-Top可以利用優秀的低翼載荷表現出較其它兩者更好的穩定盤旋性能、較低的最小速度以及較小的瞬時轉彎半徑。而機首下方同向的雙管光束步槍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只要進入飛行器的格鬥戰,Core-Top往往可以利用優秀的水平面機動占據上風。而新增的大推力噴嘴也使其在爬升性能/垂直潛能不輸正規的重型航空戰斗機。為了彌補雙管光束步槍在火力密度以及運用上的靈活性,肩部裝甲以及翼盾下方都有備用掛架,可以掛載10連裝導彈巢或者智能炸彈以對應攻擊任務。G-Base為使用了背包上的6發引擎,再加上腿部變形後新增的兩個引擎,已經脫離A部件後的重量,使其成為1台重型高推力戰斗機。在火力上,Core-Base能夠使用背包的兩個導彈艙42發導彈,自由控制兩門光束炮的射擊,以及Neo Core-Fighter自帶的2門航炮,2發AMA-09S小型導彈都使Core-Base在火力以及推力上占據極大的優勢,能夠與前輩Core-Booster一樣使用Hit & Away戰術。G-Fortress則是集兩者之大成,火力以及推進力都極高,可操控性也不差,通常都為ΖΖGundam直接變形後使用的狀態,使MS更快速地投入/脫離戰場或者使用其他戰斗機戰術,戰術彈性非常之高。在一些後續的發展方案之中,也有FX-010A 「Super G-Fortress」此類為G要塞形態加掛火力強化外裝的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