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李軍區塊鏈
① 中央電視台專訪陝西理科狀元趙朝剛出身農家立志要上清華.
第一反應 嚇了一跳 趕緊「求證」成績
高考結束後,禮泉一中的趙朝剛的生活悠閑了一些,給在地里幹活的媽媽買點菜、和同學聊聊天,在他看來,根據自己預估最低680分的成績,考取北大或者清華應該問題不大。
昨日上午,趙朝剛一直坐在電腦前,翻翻網頁、看看新聞,等待著高考成績的公布。中午時分,他查詢到自己的高考總分為709分,成績在全省的排名第一時,嚇了一跳,「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這不會是假的吧!」
趙朝剛趕緊撥通了班主任王莉的電話,想在老師那求證自己的成績是否屬實。而在他「求證」之前,王莉剛查完趙朝剛的成績,也在懷疑這個成績是否出現了錯誤,向校長李軍報告,在省招辦求證後,最終確認:趙朝剛以709分的成績奪得陝西省理科高考狀元。西安高新一中的高宇婷同學以708分名列第二。「這個成績比他自己預估的要高。」李軍說,趙朝剛同學在高考結束後告訴他,這次高考發揮正常,「上高一時,他就立志要考清華,如果能正常發揮,考取清華就沒問題,但我真的沒想到他能拿下理科狀元。」
報考院校:需和家人老師一起商量才能確定
談到這次高考奪冠,趙朝剛說,禮泉一中是一個優秀的團隊,無論誰當狀元都是運氣的問題。在問到趙朝剛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時,趙朝剛稱,自己是理科生,理科生要多培養理科生思維,文理兼修,作為理科生更要注重閱讀,實踐,博覽中外名著。高三也是一直在復習階段,心態平和的學下來就可以了。對於將要報考的院校,趙朝剛稱暫時還沒有想好,需要和家人老師一起商量才能確定。
老師評價 情商很高 是一個活潑的男孩
「一天晚上熄燈後,我到宿舍樓去檢查,他還和同學們在宿舍里胡鬧騰,我調侃了他一句『誰帶頭鬧騰啊』。」王莉笑著說,趙朝剛並不是一個沉悶的男孩子,情商很高,喜歡看書的習慣使得他很有內涵,同時他愛好長跑,而長跑對他的意志起到了很好的磨煉作用。
但在今年5月份,隨著高考的臨近,因為精神壓力過大,趙朝剛有了失眠的症狀。「我要感謝老師,他給我做心理輔導,還帶我看中醫。」趙朝剛說,抓好中葯後,老師就在自己家裡煎葯,煎好後用保溫杯帶到學校,一日三次從未間斷。
調整好狀態的趙朝剛上了考場,「理綜考試他一小時四十分鍾就答完了。」李軍說說,他發揮得好也和平時的學習習慣有極大關系:注重規律、打牢基礎。趙朝剛謙虛地說:「學習上聽老師的!」
孝順孩子 生活不攀比 最想陪媽媽吃頓飯
趙朝剛很小的時候父母很喜歡他,從小他跟著父母一起生活,父母都是農民,考種莊稼賣來的錢維持他的學費和兩人的生活。「我感謝父母,我的學習、生活費用他從來都是盡量滿足我的要求。」昨日下午,在禮券一中,趙朝剛靠著眼圈泛紅的母親說,最想感謝的是媽媽。
老師和同學都知道,生活上他從不和其他人攀比。「或許是家庭的緣故趙朝剛的獨立性很強,也很要強。」校長何柏康說,他的家庭條件還行,但他自己從來沒有申請過補助金或困難補助,都是老師知道他家的情況後讓他申報。目前北大和清華已經向趙朝剛發出了邀請,同時禮泉一中也將給予他至少5萬元的獎學金。
「我覺得能考這個第一,也是五分的實力,五分的運氣吧!」趙朝剛笑著說,他從未「霸佔」過年級第一名的位置,學習名次也是有高有低。而現在,他還顧不上考慮報考哪個學校,此刻他最大的心願就是陪媽媽安安心心地吃頓飯。
②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屬於二級獨立學院嗎
不是,獨立學院屬於民辦大學范疇,國家重點大學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的。清華大學於2012年成立信息化技術中心和網路科學與網路空間研究院。信息化技術中心承擔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的運行服務與建設開發工作,為學校信息化建設和服務提供保障。
院長李軍簡介李軍,清華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副主任。
③ 管理運籌學李軍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有答案嗎
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所用的部分課程教材及出版社信息具體如下:
C語言結構化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譚浩強 張基溫 唐永炎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工程制圖:①《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 鞏永齡主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 2003年;②《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習題集》 鞏永齡主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 2003年。
電路:①《電路》第四版 邱關源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數字電子電路及實驗:《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 康華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 第一版 王兆安 黃俊 西安交大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年 。
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原理》吳麒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信號分析與處理:《信號分析與處理》 姜常珍主編 天津大學出版社。
電機學:《電機學》 湯蘊璆 史乃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3年。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陳伯時主編 上海工業大學。
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硬體技術教程——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 賈智平等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9年。
電氣CAD:《電氣工程CAD》 劉增良主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4年。
專業英語:《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李久勝主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3年。
工廠供電:《供電工程》 翁雙安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Matlab語言與系統模擬 :《MATLAB語言與自動控制系統設計》 魏克心等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分析》(上、下冊) 何仰贊等編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第三版 賀家李 宋從矩合編 中國電力出版社1994年。
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系統自動化》第一版 商國才編著 天津大學出版社 1999年。
電氣控制與PLC:《電氣控制及PLC》 周軍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年。
變頻器原理及應用:《通用變頻器及其應用》 滿永奎編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CS-51系統 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 系統配置與介面技術》 何立民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機器人控制技術:《智能機器人系統》 周遠清等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控制技術:《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於海生等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過程檢測與儀表:《檢測技術及儀表》 李軍編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過程式控制制技術:《過程式控制制》第一版 金以慧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3年。
集散控制技術:《集散型計算機控制系統(DCS)》第六版 王樹青主編 浙江大學出版社。
④ 李敏慧後人李軍現在是干什麼的!
張家過從甚密的張夫人李敏慧後裔李軍(稱張夫人太姑奶奶),向本報記者透露了鮮為人知的後人蹤跡。此前,記者曾上網搜索,一無所獲。
張家人的低調,由此可見一斑。
張自忠後人今安在?
張家第二代:兩子一女中 一子早歿
張自忠將軍與夫人李敏慧的婚姻系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據《張自忠年譜》記載,兩人於1907年結婚,其時張將軍16周歲,夫人比他年長一歲。張奉母命成親。張夫人出身鄉紳家庭,其父李化南在臨清縣咨議局任事。
1910年,張將軍長子張廉珍出生,其時將軍自高等小學畢業。1917年,次子張廉靜出生,是年張將軍在馮玉祥部從軍,26歲。1923年,最小的孩子——女兒張廉雲出生。
長子張廉珍,解放前曾供職於財政機關,後居家守產,有子七人。
次子張廉靜,曾赴黃埔軍校受訓,後不幸感染傷寒,於1934年早歿,年僅17歲,無子嗣。
女兒張廉雲,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長期從事教育、醫療等工作,退休前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
張家第三代:九男兒多數搞技術
長子張廉珍育有七子,慶宜、慶安、慶隆、紀祖、慶范、慶成、慶新。
張廉珍長子張慶宜,於天津經委任上離休。
次子張慶安,小名「喜峰」,因其出生時將軍在進行長城抗戰,與日軍在喜峰口生死搏殺。後平安歸來,故給兒子命名為「慶安」,可見戰況之慘烈。在上海電力工程研究所退休,長期從事技術工作。
三子張慶隆成就卓著。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深造,專攻風洞實驗(空氣動力學研究),後加入美國國籍並入其軍籍。在入籍宣誓中,張先生表示:志願加入美國軍籍,為美國服務。但是,前提是美國不打中國。兩岸未實現「三通」以前,張慶隆曾常年在美國及中國台灣講學。當他第一次赴台講學時,一下飛機,即有記者問:「作為張自忠將軍的後代,第一次踏上中國台北的土地,有什麼感想?」張慶隆答:「1935年,我生於中國的北平,現在,我踏上的是中國的台北。」一言以蔽之,只有一個中國!
四子張紀祖,赴美經商。張紀祖誕生時,正值其祖父張將軍殉難,故未從「慶」字輩取名,而是取名「紀祖」以志紀念。
五子張慶范,赴美從事數學研究,後入美籍,學者。夫人黃甘枝亦是美籍華人,退休前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六子張慶成,系民革四川副主委。
七子張慶新,美籍華人,從事餐飲業。
張廉雲育有二子,長子車晴,次子車臨。由取名可見,不忘故土之意。長子在中國傳媒大學任科研處處長,高級教授;次子系央視技術製作中心主任,業務骨幹。
⑤ 請問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用的是哪些教材 哪個出版社的
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所用的部分課程教材及出版社信息具體如下:
1、C語言結構化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譚浩強 張基溫 唐永炎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
2、工程制圖:①《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 鞏永齡主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 2003年;②《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習題集》 鞏永齡主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 2003年。
3、電路:①《電路》第四版 邱關源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4、數字電子電路及實驗:《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 康華光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5、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 第一版 王兆安 黃俊 西安交大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年 。
6、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原理》吳麒主編 清華大學出版社。
7、信號分析與處理:《信號分析與處理》 姜常珍主編 天津大學出版社。
8、電機學:《電機學》 湯蘊璆 史乃主編 科學出版社 2003年。
9、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 陳伯時主編 上海工業大學。
10、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硬體技術教程——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 賈智平等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1999年。
11、電氣CAD:《電氣工程CAD》 劉增良主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4年。
12、專業英語:《電氣自動化專業英語》李久勝主編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3年。
13、工廠供電:《供電工程》 翁雙安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14、Matlab語言與系統模擬 :《MATLAB語言與自動控制系統設計》 魏克心等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15、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分析》(上、下冊) 何仰贊等編 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5)清華李軍區塊鏈擴展閱讀:
電氣類專業一直在高院工科專業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專業之一。對於理科生來說,這個專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每年全國畢業生規模在6萬人左右。那麼,這個專業將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它的發展空間又如何呢?
1、專業對數學基礎要求比較高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潘再平教授說,這個專業簡單說起來,是培養電氣工程師的專業,從事的行業基本上和電有關,比如電子設備設計製造、電力工程等。
潘教授說,浙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每年大約招收160位學生,再加上竺可楨學院來的同學及特長生,每年大概有180多位學生。
近三年,畢業生中讀研、出國的佔一半以上,就業的同學多數去了電力系統等大型國有企業,還有去西門子、上海電氣等電氣設備製造公司的,剩下的小部分同學去了研究所、政府部門等單位。
潘教授說,這個專業對數學基礎要求較高,課程學習負擔較重。有些課程比較抽象,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想像能力和邏輯思維。電機學、工程電磁場和模擬電子技術等課程有一定的難度。其實,在掌握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原理等基礎課程的前提下,學好這些課程並不難。
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很牛,在教育部公布的名單中,僅次於清華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陳老師說,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確實是學校的王牌專業,每年的錄取分數線也很高,在全校所有專業中僅次於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
陳老師說:「在我們學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有個『兩百』的說法,每年針對這個專業的畢業生有一百多場招聘會,來的企業都是電力行業的龍頭企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很不錯;還有就是每年有一百萬獎學金,用來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
「不過,目前讀這個專業的女生比較少,但從我們學院的情況來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女生都很優秀,我們也歡迎更多的女生報考我們專業。」
教育部公布的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在60000-65000人,近三年全國就業率區間在85%-95%之間。
2、畢業後大部分從事和「電」有關的工作
小王本科是浙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畢業後直升浙大研究生,現在在某電力設計院工作,主要工作是給電廠或者變電站做一些電力設計的工作,工作還算輕松,加班也不多。
小劉說:「當年選這個專業,也是聽大家說就業比較好,而且我對這方面也感興趣,本科階段經常會有一些動手實驗,比如焊接電路板,還蠻有意思的。」
「大家都覺得我們這一行待遇好,以前還可以,但這幾年也一般了。不過相對其它專業,我們找工作還是相對容易的,工作也穩定,這也是這個專業比較吸引人的地方。
我們同學畢業後,主要就業方向有電網企業、發電企業、電力設計等單位,還有少部分去了電力設備製造企業,比如通用電氣、西門子集團,能進這些外企,非常不容易,收入也很好,但壓力相對較大。」
小劉本科畢業後,在東部城市的一所電力局工作,工作三年,現在的工作主要是電網調度。小王說:「我們日常的工作就是計劃檢修,事故情況下就需要隔離故障並且快速恢復送電。這些操作都是需要我們發令,現場人員再去執行。
我們的工作有時候壓力挺大的,負責監控電網運行,要是漏監一個信號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小劉說,這幾年,單位新進的大學生都是要求211、985學校畢業的,要求比較高。
對高考志願填報,一位在電力系統工作了多年的員工也給了一些建議:成績特別好的同學,可以報考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熱點地區的綜合類高校,將來畢業後不管是找工作讀研,選擇都非常多。
成績不夠拔尖的同學,如果畢業以後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可考慮東北電力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學院等學校,這些學校競爭不會那麼激烈。
⑥ 李軍老師講課怎麼樣啊
他,面容清瘦,但臉部線條分明,笑容中彰顯出自信與堅毅;他,雙眼炯炯有神,銀邊眼鏡襯托出的是與眾不同的睿智和干練;他,語氣平和,卻透露著令人難以抗拒的威信和說服力。他是數學教學領域的佼佼者,更是以德樹人的心靈捕手。他就是我高中所在班級——貴陽一中02屆14班的班主任,李軍老師!
李老師原本來自大學校園的教學崗位,為了追尋人生的挑戰,他毅然放棄了相對輕松的職務而選擇了更具挑戰性的全省重點高中的教學職位。在這位置上,他不斷超越前人,更超越著自己,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記錄。在一中任職的第二年,他就成為了我們班的班主任;第五年,他通過嚴格的公開招聘過程,成功被選拔為一中的副校長。因而我們班成為了他以高中班主任身份帶過的第一屆也是最後一屆學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師生間會有很深感情的原因之一。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中能夠完整帶完一屆學生的班主任並不多見,在同年級的17個班(高三後分化為21個班)中,只有第一次帶班的李軍老師和教學經驗已經相當豐富的6班、10班、11班班主任有幸完成了這個任務。我上大學後,李老師由於某些原因,調任貴州廣播電視大學校長,完成了從高等教育到高中教育、再回到高等教育的職業生涯轉變,繼續書寫著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當然,李老師能夠取得大家的認可,主要還是因為他在教學以及班主任崗位上的優異表現。
從理論上來說,公開、公正、公平的分班制度保證了高一入學時每個班主任面對的學生總體質量是一樣的,然而14班在李老師的帶領下,取得了卓爾不群的成績。我們班的數學成績、以及我們班在各次期末考試中的綜合評比,都持續保持在年級的前茅;並且全班曾經多次有5至6人進入全年級(17個班)期末考試排名的前30名;最後的高考,我們班更取得了平均分全校(應該也就是全省了)第一的輝煌成績。這些,無疑都和李老師的諄諄教誨、辛勤耕耘是分不開的。
成績只是衡量一個班主任老師的一部分。更多的,對學生做人的教導才真正反映出一個好老師的過人之處。李老師信奉因材施教、學生永遠和老師平等等教學原則,對全班每一個學生——無論他成績的好壞——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這帶來的是全班每個同學實實在在的進步,而且,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也造就了一個出奇團結的集體!從身邊其他班同學身上就能夠看出,我們班的凝聚力——無論是畢業前還是現在,都是其他班級很難比擬的。
曾幾何時,14班的兄弟姐妹們走向了清華、北大、復旦、浙大、中山、人大、北郵、北師大、西交大、上財、川大等名校;今天,他們又投身於耶魯、南加州、倫斯勒、北大、浙大、北師大、中科院等國內外知名學府的研究生院,KPMG、PWC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渣打銀行以及人行、中行、工行等國有四大銀行,電信、移動、電力等國家支柱企業……在不同的崗位上,續寫自己的傳奇、14班的傳奇以及李老師的傳奇。
李老師,您放心吧,弟子們不會讓您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