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北大才女張泉靈演講區塊鏈一天

北大才女張泉靈演講區塊鏈一天

發布時間: 2021-11-14 01:46:47

Ⅰ 張泉靈在抗震救災的報告演講稿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您還記得嗎?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
您還記得嗎?中國——四川——汶川縣。
那一刻,汶川大地震爆發!其能量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
頃刻之間,汶川震動,四川震動,重慶震動,湖北震動,上海震動,北京震動,中國震動,世界震動!
頃刻之間,山崩地裂,公路阻斷,橋梁坍塌,房屋傾頹,通訊中斷,屍橫遍野,哭聲震天,大地悲泣!
頃刻之間,美麗的山河變得滿目瘡痍!
頃刻之間,溫馨的家園被夷為平地!
頃刻之間,嗷嗷待哺的嬰兒失去了母親,初婚的新娘失去了丈夫,蒼顏的老人失去了兒女……
頃刻之間,葯品告急,血漿告急,食品告急,飲水告急,棉被告急,衣物告急,醫務人員告急,抗災物資告急!
汶川震顫了,四川震顫了,大地震顫了!
在這生死時刻,溫總理來了。垮塌的廢墟上,留下了總理匆匆的腳步;被掩埋在斷壁殘垣中的傷者,聽到了總理關切的話語。
在這生死時刻,搶險部隊來了。直升飛機被暴風雨打回來了,空降兵又去了!步兵師被切斷去路,便在暴風雨中徒步前行!地面交通受阻(公文有約提供),空軍運輸機、民航客機將數千噸抗災物資空投到災區。
在這生死時刻,東北的醫療隊來了,北京的醫療隊來了,海軍的醫療隊來了,武警的醫療隊來了。救援隊從四面八方來了!
在這生死時刻,各省市捐款雪花般飛來。上海1200萬,山西1000萬,遼寧1000萬,江蘇1000萬,浙江1000萬……
在這生死時刻,許多企業紛紛解囊。富士康 6000萬 ,中國銀行2300萬,建設銀行2000萬,益萬海嘉里 2000 ,中國人壽1600萬……
在這生死時刻,成都市,獻血的群眾排成了長龍;清華校園,獻血的數千名師生排成了長龍;大洋彼岸,捐款的華人華僑排成了長龍……
你的心靈震顫了,我的心靈震顫了,炎黃子孫的心靈震顫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國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親愛的同胞們,當我們在家裡靜享天倫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數以萬計流離失所的兄弟?
親愛的同胞們,當我們在飯店飽食美味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飢腸轆轆的受難姐妹?
親愛的同胞們,當我們在(gw9080.com)挑選名牌服裝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些衣不蔽體的父老鄉親?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伸出我們大家的手,撈起衣袖,為災區的兄弟姐妹獻幾滴鮮紅的血液吧!
打開你的衣櫃,打開我的衣櫃,打開我們大家的衣櫃,選幾件過時了的干凈衣服,為災區的兄弟姐妹送上我們的一片溫暖吧!
省下一包煙,省下一盒糖,省下一桶面,省下一杯奶,為災區的兄弟姐妹送上我們的一份愛心吧!
我們堅信,「眾人劃槳開大船」。有了你的參與,有了我的參與,有了我們大家的參與,破敗的家園一定會變成美好的花園!
我們堅信,「人心齊,泰山移。」有了你的付出,有了我的付出,有了我們大家的付出,那無數張愁苦的臉上定會綻放出甜美的笑靨。
我們堅信,「眾人拾柴火煙高。」有了你的愛,有了我的愛,有了我們大家的愛,災難的五月一定會變成愛的春天!
謝謝大家。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斯為浩劫,誠為國殤:截至5月13日21時08分,四川汶川地震死亡人數已超過1.2萬人,僅四川省已有12000餘人遇難,受傷26206人,被埋9404人,入院傷員近7000人,而處於震中區域的約6萬人仍杳無音信。血淚之地,生民之哀,家國之痛。當數以萬計的生命失去了迂迴與生還,也同時將我們所有人帶向了悲傷與疼痛。
「5·12」,像一塊突如其來的黑紗,系在我們每個人的左臂。如果說災情即是最大的政治,那麼我們以「第一時間」的反應表達政治的良知。總書記第一時間作出指示,共和國總理第一時間趕赴災區,解放軍和中央多個部委第一時間發起響應與聯動,國外政要第一時間表示慰問與哀悼。
與此同時,權威的信息第一時間穿透災難的屏障,以跑在謠言前面的方式抵達公眾。而且就在災難發生的次日,北京奧組委負責人表示,要把奧運火炬傳遞和抗震救災結合起來。奧運火炬將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縮減規模,簡化程序,注重簡朴,講求實效。在火炬傳遞開始前,全體參與者將默哀一分鍾,向在地震災害中遇難的同胞表示哀悼。在火炬傳遞的起點、終點和沿途設立募捐箱,懸掛抗震救災標語,把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奧運聖火傳遞的熱情與抗震救災的實際行動緊密結合起來。
摒棄那些政績、形象與名聲的負累之慮,為所有亡靈騰出一方靜穆的祭堂,為現實的苦難留出一方凈地,更為一切公共與政治找到它最人性的初衷與最本質的立場。悠悠萬事,惟「災」為大。那些永遠靜默於廢墟下的生命,足以讓我們低首致哀;那些仍在等待救援的同胞,足以讓我們此心如焚。大災豈敢漠視,人事豈能怠慢,惟有在危局之中保持果斷,災難面前傳遞堅定,始能煥發舉國同心的能力與勇氣。
災情是最大的政治,而積極投入救災就是最好的愛國表達。在那些被掩埋與被隔絕之地,依然隱藏著我們所有人的祈求與祝福。我們哀悼死者,更祈望生還者的名錄上能夠盡量多地增加一些鮮活的姓名。各級政府與部隊在緊急行動,民間組織和國際社會在迅速響應。「早一秒鍾就可能救活一個人」,「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盡百倍努力」,「不惜採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價」,總理所言即為災難之下的國家表達,國民訴求,更是對所有愛國者的動員令。
奧運之年,聖火經行之處點燃蓬勃愛國熱情。然而災難來了,它以另外一種方式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那些排隊捐贈的市民,那些挽起衣袖獻出熱血的大學生,那些趕赴災區的志願者,包括所有那些時刻關注災情、為災區祈福的人們,都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書寫最有力的愛國大字。這是大災難後的大救援,因此也必將是大悲痛後的大團結。
天佑中華,天佑災區。從來大難興邦,手足同胞之情將我們系於一脈。汶川「5·12」大地震,更是一條迎風飄揚的黃絲帶,高懸中國。這條上書SOS的黃絲帶,是親人離散後的求助標志。那些身在震區的每一個人,都是我們所要竭力尋找的離散於災難、血濃於水的親人。
當悲傷傾盡,有我們眾志成城;當淚盡血續,有我們守望相助。若此,則天變仍不足畏,人言仍不足恤,我們仍將因此獲得文明與前行之力。

抗震救災的演講稿:牽手

一場罕見的大地震,降臨到四川汶川。僅僅在一段有限的時光,房屋便被摔倒,摔倒,摔倒。

多少人在這場災難中失去了生命,失去了親人,失去了一個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所有,所有同胞的眼睛都在關注著災區,用行動奉獻著自己的一份愛心。連同一些國外的友人,都伸出了援助的手。

一隊隊軍人,一架架飛機,一支又一支急救醫療隊奔赴災區。

在被災難的陰霾籠罩的土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回盪著一組組愛的交響詩!

用我們,用我們的愛心和行動,譜寫我們眾志成城的一個個日子。

陽光會燦爛,月亮會微笑,孩子的眼睛會被水靈靈的希望擦亮。

我們手牽手,手牽手用一種不屈的精神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我們手牽手,手牽手用一種偉岸的氣魄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Ⅱ 張泉靈(中央新聞台主持人)的檔案…

有「北大才女」之稱的張泉靈,是《東方時空》的主持人,祖籍浙江寧波,1973年出生於上海,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1997年考入中央電視台國際部。在校期間主持了北大與央視共同製作的《中華文明之光》。進入央視後,先後擔任《中國報道》記者、編導、主持人、《東方時空》總主持人、《人物周刊》《新聞會客廳》等節目的主持人。

張泉靈先後主持了跨世紀慶典的直播、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雅典奧運會、連戰及宋楚瑜大陸之行等大型直播活動,同時還以記者身份深入到抗擊非典第一線、羅布泊無人區、阿富汗戰亂地震災區等做連線報道。並連續多年擔任《一年又一年》節目的主持人。張泉靈每每以其大氣的表現和得體的談吐,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成為央視具有大型直播節目主持能力的主持人之一。

姓名:張泉靈
性別:女
生日:1973年6月8日
星座:雙子座
國籍:中國
職業:主持人
血型:A型
祖籍:浙江寧波
出生地:上海
畢業學校:北京大學
業余愛好:太多
最喜歡的顏色:藍
最喜歡的水果:芒果
最喜歡的食品:不挑食
最喜歡的書:基督山恩仇記(從小到大看過50遍以上)
主持特點(或者希望達到的主持風格):體驗新聞的快樂,把新聞的快樂傳遞給觀眾
最渴望的生活狀態:張弛有度、快樂平和
[編輯本段]簡歷
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德語專業。
1997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專題部主持人、編導。
2000年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
2002年3月27日,張泉靈進入戰火猶存的阿富汗,深入其北部地震災區作電視采訪,成為第一個進入如此險境進行電視報道的女主持人,所表現出的勇敢、敬業的精神受到廣大觀眾和電視同行的高度贊賞。2008年12月,獲第19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的稱號。

Ⅲ 張泉靈很清楚地知道她自已想要什麼是在哪一年她是怎麼做到的

張泉靈:你憑什麼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臨近年末,又到了年度總結的時候。這一年,你做了哪些事,實現了哪些小目標?又有哪些事沒做到,懊悔不已?現在的你,是你曾經想成為的樣子嗎?
你也許目標堅定內心平靜,也可能迷茫困惑五味雜陳。今天,學堂菌向大家推薦張泉靈在北大的演講,希望對你有啟發。
大學畢業是一個轉折點,意味著要重新從零開始
先說一說今天我站到這里的一個感受吧。一開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個關於北大、關於你們這四年生活的一個短片,然後我聽到同學們歡呼和起鬨,我內心一喜,我心說,哎,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因為同學們盡管在擴招的大背景下,依舊沒有忘了北大人的個性化表達。
然後在介紹台上的諸位老師,介紹到副校長的時候,每一位副校長站起來,居然可以贏得比校長更大的掌聲。我突然想,哎,這真是我喜歡的北大呀。因為這說明,即便當到了副校長,他們還是上課的,所以他們擁有各自的擁躉。我後來發現整個台上,許院士獲得了最長的、經久不息、發自內心的掌聲,我想這真的是我熱愛的北大。
也許再過十年,大家會有和我類似的感受。當許院士贏得那樣的掌聲的時候,我自認是一個感情控制力非常非常強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熱淚盈眶。因為再過十年,各位一定能夠體會到你們跟北大之間的感情。從今天開始,也許從四年前你們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開始,是一種血緣的關系。所以在今天,我想對大家說,真的要恭喜你們,因為今天絕對是你們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來致辭,我特地大概早來了一個多小時,停完車之後,我就去未名湖邊,然後去我曾經住過的29樓,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轉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長告訴我說,29樓是馬上要改造的一個宿舍樓,所以我覺得今天我還真是來對了。
在15年前,1996年的7月份,我曾經在那兒照了一張相,然後這張相一直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會換,但是那一張是不換的。因為那一天對我的人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因為它像是一個句號。句號意味著一個完美的結束,更意味著一個重新,從零開始。
各位,此時此刻,你們面對的也是這樣的一個轉折點,要重新從零開始。其實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為內心有很多的遺憾。比如我會突然想起來說,圖書館有那麼多書,也許我看的,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班裡的同學總是會說,我們需要去到外教的家裡組織一次聚會,但最後一直沒有組織好。再比如說的遺憾,我看的北大的電影實在是太少了,因為你畢業之後會發現,你們一輩子都看不到那麼多、那麼便宜的電影了。
雖然我們在北大的時間有四年,聽起來很長很長,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來,實在是太短了。等你們畢業後,你們才會意識到,這4年,原來如此快的就過去了。但人生是沒有後悔葯的,你們當中有很多人還會繼續留在北大學習、工作,所以這個遺憾還是有機會來彌補的。
即便是你們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崗位,北大依然是你們的北大,同時它永遠歡迎你們回來。比如說我的師弟和同事撒貝南,到現在為止,他離開校園已經十多年了,但他還是經常回到北大吃飯和打籃球,並且宣誓,生是北大的人,死是北大的死人。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聽說其實在我之前,前兩年,最受歡迎畢業生校友的代表,到這兒來做演講的是兩個人,一個是俞敏洪,一個是李彥宏。我覺得其實學校經常請這樣的人回來做畢業致辭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
為什麼呢?當然他們很好,他們很好,但是他們會讓你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在畢業之後的幾年,覺得自己很失敗。那今天其實很多的同學畢業之後,不會像他們那樣走上創業的道路,當然我相信,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將來比他們更棒,這是一定的。但是大多數會進入一個自己說了不算的單位,拋開北大兩個字,從零開始,從一個很低的起點,一個很普通的起點開始,積累你的人生和事業。從這個意義上,今天我的出現,就有更大的現實意義了。
既然我代表了這種要進入一個什麼都不是的,零的單位開始積累的這樣一種存在,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一些經驗。其實15年前,和大家一樣,拿著畢業證書的時候,我挺茫然的。我在北大學的是德國語言文學,那個專業完全不是我自願選擇的,然後我一點都不喜歡德語。然後畢業分配的時候我去了神華集團,一個賣煤的公司,雖然說我是那個公司的元老,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要怎樣發展,我一點都不想去賣煤。
話說回來,雖然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麼,但我很清楚我要什麼。在那個時候,1996年的7月份,其實我內心已經清楚我要什麼很多年了,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個經驗。我在北大三年級的時候,參加了北大和中央電視台聯合拍攝的一個專題片,叫《中華文明之光》,在做嘉賓主持的時候,有一天,我坐在了中央電視台的演播室里,然後那個燈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閃亮。在那一刻,我對自己說,嘿,這是我想要的。
兩年之後,也恰恰是我畢業那年,我分配到神華公司那一年的暑期里,突然中央電視台史無前例地對社會招聘了,於是我感覺機會來了,於是我就去考試了,於是我走上了今天的這條道路。所以我覺得我最應該感謝北大的,不僅僅是課堂上,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之外的,那麼多的選修課,讓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標。雖然發生在那一年暑假裡的,中央電視台的社會招聘空前絕後,但是我還是想說那句已經被人嚼爛了的話,那就是,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而准備,其實最根本的一點還在於,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

成功不等於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內心的一個目標
如果在15年後,要我總結我的成功是從哪裡來的,我覺得這點是最根本的。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誰,和我要什麼。
拿做新聞來說吧,其實做新聞在我的心目之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個新聞人,然後是一個電視人,再然後是才是一個主持人。這個排位有多重要呢?它會讓你在面臨很多的選擇的時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條路。比如說在10年前,大多數的主持人是不願意去當現場記者的,因為這顯得不夠大牌。坐在演播室里顯得多麼大牌,你到前方去,不是做一個普通記者做的事情嗎。但是由於我的內心清楚我首先是一個新聞人,所以在那時,我做了大量的很有影響力的和明知完全沒有影響力的直播的工作。

Ⅳ 張泉靈北大演講後的感受,對你的求學求職有何啟發

敬的領導、老師、家長們,還有我的師弟師妹們,大家上午好!

先說一說今天我站到這里的一個感受吧。一開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個關於北大、關於你們這四年生活的一個短片,然後我聽到同學們歡呼和起鬨,我內心一喜,我心說,哎,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因為同學們盡管在擴招的大背景下,沒有忘了北大人的個性化表達。然後在介紹台上的諸位老師,介紹到副校長的時候,每一位副校長站起來,居然可以贏得比校長更大的掌聲。然後我突然想,哎,這真是我喜歡的北大呀。因為這說明,即便當到了副校長,他們還是上課的,所以他們擁有各自的擁躉。我後來發現在整個台上,許院士獲得了最長的、經久不息、發自內心的掌聲,我想這真的是我熱愛的北大。

也許再過十年,大家會有和我類似的感受。當許院士贏得那樣的掌聲的時候,我自認是一個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強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熱淚盈眶。因為再過十年,各位一定能夠體會到你們跟北大之間的感情。從今天開始,也許從四年前你們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開始,是一種血緣的關系。所以在今天,我想對大家說,真的要恭喜你們,因為今天絕對是你們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來致辭,我特地大概早來了一個多小時,停完車之後,我就去未名湖邊,然後去我曾經住過的29樓,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轉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長告訴我說,29樓是馬上要改造的一個宿舍樓,所以我覺得今天我還真是來對了。

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經在那兒照了一張相,然後這張相一直會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會換,但是那一張是不換的,因為那一天對我的人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因為它像是一個句號。句號意味著一個完美的結束,更意味著一個重新,從零開始。

各位,此時此刻,你們面對的也是這樣的一個轉折點,要重新,從零開始。其實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為內心有很多的遺憾。比如我會突然想起來說,圖書館有那麼多書,也許我看的,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班裡的同學總是會說,我們需要去到外教的家裡組織一次聚會,但最後一直沒有組織好。再比如說的遺憾,我看的北大的電影實在是太少了,因為你畢業之後會發現,你們一輩子都看不到那麼多、那麼便宜的電影了。

雖然我們在北大的時間有四年,聽起來很長很長,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來,實在是太短了。等你們畢業後,你們才會意識到,這4年,原來如此快的就過去了。但人生是沒有後悔葯的,你們當中有很多人還會繼續留在北大學習、工作,所以這個遺憾還是有機會來彌補的。

即便是你們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崗位,北大依然是你們的北大,同時它永遠歡迎你們回來。比如說我的師弟和同事撒貝南,到現在為止,他離開校園已經十多年了,但他還是經常回到北大吃飯和打籃球,並且宣誓,生是北大的人,死是北大的死人。

我聽說其實在我之前,前兩年,最受歡迎畢業生校友的代表,到這兒來做演講的是兩個人,一個是俞敏洪,一個是李彥宏。我覺得其實學校經常請這樣的人回來做畢業致辭是一個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

為什麼呢?當然他們很好,他們很好,但是他們會讓你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在畢業之後的幾年,覺得自己很失敗。那今天其實很多的同學畢業之後,不會像他們那樣走上創業的道路,當然我相信,你們當中有不少人,將來比他們更棒,這是一定的。但是大多數會進入一個自己說了不算的單位,拋開北大兩個字,從零開始,從一個很低的起點,一個很普通的起點開始,積累你的人生和事業。從這個意義上,今天我的出現,就有更大的現實意義了。

既然我代表了這種要進入一個什麼都不是的,零的單位開始積累的這樣一種存在,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一些經驗。其實15年前,和大家一樣,拿著畢業證書的時候,我挺茫然的。我在北大學的是德國語言文學,那個專業完全不是我自願選擇的,然後我一點都不喜歡德語。然後畢業分配的時候我去了神華集團,一個賣煤的公司,雖然說我是那個公司的元老,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要怎樣發展,我一點都不想去賣煤。

話說回來,雖然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麼,但我很清楚我要什麼。在那個時候,1996年的7月份,其實我內心已經清楚我要什麼很多年了,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個經驗。我在北大三年級的時候,參加了北大和中央電視台聯合拍攝的一個專題片,叫《中華文明之光》,在做嘉賓主持的時候,有一天,我坐在了中央電視台的演播室里,然後那個燈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閃亮。在那一刻,我對自己說,嘿,這是我想要的。

兩年之後,也恰恰是我畢業那年,我分配到神華公司那一年的暑期里,突然中央電視台史無前例地對社會招聘了,於是我感覺機會來了,於是我就去考試了,於是我走上了今天的這條道路。所以我覺得我最應該感謝北大的,不僅僅是課堂上,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之外的,那麼多的選修課,讓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標。雖然發生在那一年暑假裡的,中央電視台的社會招聘空前絕後,但是我還是想說那句已經被人嚼爛了的話,那就是,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而准備,其實最根本的一點還在於,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

如果在15年後,要我總結我的成功是從哪裡來的,我覺得這點是最根本的。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誰,和我要什麼。

拿做新聞來說吧,其實做新聞在我的心目之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個新聞人,然後是一個電視人,再然後是才是一個主持人。這個排位有多重要呢?它會讓你在面臨很多的選擇的時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條路。比如說在10年前,大多數的主持人是不願意去當現場記者的,因為這顯得不夠大牌。坐在演播室里顯得多麼大牌,你到前方去,不是做一個普通記者做的事情嗎。但是由於我的內心清楚我首先是一個新聞人,所以在那時,我做了大量的很有影響力的和明知完全沒有影響力的直播的工作。

等到十年之後,大家都發現新聞現場對於一個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時候,我已經積累了比別人多得多的經驗。我之所以能做這樣的選擇,因為我清楚,我是個新聞人。在直播的現場,你會面臨各種各樣的你意想不到的變化。有時候你也許必須得通過自己賣一個破綻,讓觀眾意識到你有這個破綻,而導出了一個系統的安全。在這時候我會選擇行內認可大於觀眾認可。因為我首先知道,我是一個電視人,這比做一個完美的主持人來得更加重要,而電視本身是一個合作的系統。因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個新聞人,所以當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人說,嘿,你來做娛樂節目的主持人吧,這樣會讓你有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知名度,我拒絕得都不會猶豫。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當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標和自己的定位的時候,你就有了比別人更多的成功的機會。

這么多年裡我和青年學生交流的時候,有的人會跟我說這樣的話: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歡的職業呢?有多少人會把自己喜歡的事情變成自己終身的事業呢?你是很幸運的。

我通常的反駁是這樣的:如果,你考大學時選的專業不是你喜歡的,而是你父母喜歡的;你的選修課不是你喜歡的,而是拿證多、學分好得的;你求職不是挑你喜歡的,而是待遇好的,請問,你選擇時從未拿喜歡當事,憑什麼你會從事喜歡的職業呢,並且成為終生的事業呢?憑什麼呢?

工作15年的經歷,我想告訴大家的只有一句話,成功不等於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內心的一個目標,在實現的過程中你會無怨無悔,並且無比快樂。

最後還要給大家一點小小的建議,等你將來走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之後,你會不斷地聽到有人這樣表達說,嘿,你是北大的高材生哎!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請大家慢一點自豪。因為通過我的觀察,這句話的意思不過是說,諸位,你們挺聰明的,能考到這么好的一個學校。那大家想想看,如果對北大的尊敬,僅僅是因為在18歲的時候經歷的一場考試的話,你覺得這應該是北大人的驕傲么?而且請注意一下這句話的口氣,如果這句話的重音在"北大"上,哎,你是"北大"的高材生吧?這句話通常的意思是,你可能挺有創造力,但可能不好合作吧?所以等大家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聽到這樣一句話的時候,請大家說謝謝,並且以你們的行動來證明北大的價值。

最後再次感謝北京大學,感謝我的母校,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今天讓我跟我的師弟師妹們一起來分享我們的驕傲,讓我再有機會,對我們的老師說一聲,謝謝老師

Ⅳ 5.12的前線記者張泉靈你們誰知道,這姑娘好樣的啊!!!

姓名:張泉靈
性別:女
生日:1973年6月8日
星座:雙子座
國籍:中國
地域:中國大陸
職業:主持人
血型:A型
祖籍:浙江寧波
出生地:上海
畢業學校:北京大學
業余愛好:太多
最喜歡的顏色:藍
最喜歡的水果:芒果
最喜歡的食品:不挑食
最喜歡的書:基督山恩仇記(從小到大看過50遍以上)
主持特點(或者希望達到的主持風格):體驗新聞的快樂,把新聞的快樂傳遞給觀眾
最渴望的生活狀態:張弛有度、快樂平和

簡歷
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德語語言文學系。
1997年8月進入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專題部主持人、編導。
2000年新版《東方時空》總主持人。

經歷
有「北大才女」之稱的張泉靈,是《東方時空》的主持人,祖籍浙江寧波,1973年出生於上海,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1997年考入中央電視台國際部。在校期間主持了北大與央視共同製作的《中華文明之光》。進入央視後,先後擔任《中國報道》記者、編導、主持人、《東方時空》總主持人、《人物周刊》《新聞會客廳》等節目的主持人。
張泉靈先後主持了跨世紀慶典的直播、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雅典奧運會、連戰及宋楚瑜大陸之行等大型直播活動,同時還以記者身份深入到抗擊非典第一線、羅布泊無人區、阿富汗戰亂地震災區等做連線報道。並連續多年擔任《一年又一年》節目的主持人。張泉靈每每以其大氣的表現和得體的談吐,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成為央視具有大型直播節目主持能力的主持人之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後,張泉靈赴地震災區采訪。張泉靈用大量現場視頻報道,證明了自己是央視最優秀的外景記者之一。她說話層次鮮明、邏輯清晰,既有外景主持的勇敢,又不乏職業新聞人的干練。

主持節目
《東方時空》
《人物新周刊》
《國慶55周年特別節目-精彩中國》

Ⅵ 能端莊能當女神經「北大才女」張泉靈,為什麼在央視工作18年後任性離職

能端莊能當女神經“北大才女”張泉靈,在央視工作18年後任性離職,個人覺得有心無力這個詞用來形容她是最合適不過了,因為她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所以她選擇了放下工作。

張泉靈,是一名央視主持人,一直被稱為‘北大才女’的她在央視工作18年後任性辭職,其中的原因讓人聽後也是悲喜交加啊,張泉靈作為家中的獨生女,小時候因為父母都忙於工作,剛出生沒多久就被父母送進了托兒所,從小就十分聰慧的張泉靈身上也擔起重擔,僅十幾歲的她看上去比同齡人更加成熟,年少有為的她12歲就成為了上海一家報刊的編輯了。許多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張泉靈在十幾歲的年齡就已經做到了。

張泉靈真的可以說是女性當中的楷模,希望張泉靈在今後的生活中可一直懷著初心面對生活。

Ⅶ 張泉靈當了十八年的主持人,為啥突然就離職了

張泉靈,畢業於北京大學德語系,畢業後毅然拒絕了學校分配的大公司,考入中央電視台國際部,任《東方時空》總主持人及《人物周刊》、《焦點訪談》、《新聞會客廳》欄目主持人。離職央視,進入創投界。

因為在一個戲院里,當年的戲院也就容納一百多人,一個大戲院也就幾百人,今天在現場也就小一千人,但是唱片意味著可以把你的聲音復制,讓更多的人聽見。所以歌星是在有版稅之後才變成了明星和變成了富豪的,因為你的行為能力可以被復制了,你的聲音、表演、影像可以被復制了,讓更多的人當做一個工業品來接受他。這個單個的個體的能力就被無限放大了。

6.我相信很快人工智慧復制一個人的行為執行能力會快速到來。我相信在今年之內,就可以在北京的街頭看到那樣的機器人,可以模擬在巴黎最好的本屆咖啡大賽的冠軍給你沖的一杯咖啡。

7.這是我這兩年心態的變化,所有新東西出來都是草莽一片,所有新東西出來都破爛不堪,但是只要相信它在底層有顛覆的力量,請你先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它。

8.我是一個滑雪愛好者,我的滑雪是一個全國亞軍教的,他有一個師姐是全國冠軍,這個師姐當時覺得是冠軍,所以出來如果只當一個滑雪教練的話,她放不下這個臉面,作為全國冠軍,出來教我這樣完全沒有體育能力的人。

她覺得人生不夠牛,所以她回到她的故鄉,在體育系統里拿一份2000多元的工資,找一個固定公務員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一旦家人有病,或孩子需要更好教育時,就會變得相當窘迫。

但是她的師妹,很早發現未來旅遊滑雪的方向,去歐洲學習,拿到歐洲整個教練系統的認證,回來開了一家自己的獨立雪場之外的滑雪,拿了好幾輪融資,成為了很多家雪場的合作夥伴。

9.這其實是不同的人在面對未來時不同的選擇,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選擇,第一是打開心態,第二是放下身段。這兩件事情,對一個面向未來的人,都非常非常重要,不管在原來領域里有多牛,你想要面對未來,恐怕都要面對這八個字:打開心態,放下身段。

10.這個時代里,我們為什麼沒有安全感?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越轉越快,快到你要不然就躲在一個沒有輪子的世界裡面,要不然擋著他的路了,你得斷臂求生,再不然就跳上去,看看它滾向何方。」

張泉靈發長微博說:對於為什麼離開,「不是央視,不是體制,而是我已經在慢慢凝固的思維模式」。

我們生在一個焦慮的年代,在美國文學界,一戰與二戰期間也出現了迷惘的一代,他們也曾彷徨和焦慮,他們認為只有現實才是真理,但現實又是無比殘酷的。

熱點內容
電視ltc恢復出廠設置怎麼辦 發布:2025-09-10 00:34:51 瀏覽:156
江卓爾什麼時間進入幣圈 發布:2025-09-09 23:48:52 瀏覽:410
區塊鏈在能源互聯網中的應用探索 發布:2025-09-09 23:38:39 瀏覽:911
關於區塊鏈的小說 發布:2025-09-09 23:25:48 瀏覽:376
2019年12月份幣圈趣步動態 發布:2025-09-09 23:06:42 瀏覽:968
萊特幣的歷史最高價格 發布:2025-09-09 22:58:01 瀏覽:710
usdt一直凍結怎麼回事 發布:2025-09-09 22:48:16 瀏覽:425
pi幣在幣圈排第幾名 發布:2025-09-09 22:45:14 瀏覽:631
怎樣用usdt付款 發布:2025-09-09 22:43:13 瀏覽:761
幣圈鯨魚 發布:2025-09-09 22:39:52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