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轉型區塊鏈
A. 為什麼區塊鏈技術最適合應用於金融行業
區塊鏈是一種革命性的底層技術,最初的功能是記賬,作為一個分布式的總賬本,能夠解決賬本的信用問題、公證問題、審計問題、確權問題等等,可以解決實體資產的數字化需求等問題。區塊鏈應用場景具有「新型資料庫、多業務主體、彼此不互信」三大特點。金融行業具備參與者之間信任度較低、交易記錄安全性和完備性要求高的特點,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特點十分契合,因此,金融服務業是目前區塊鏈技術落地項目最多、場景最為豐富的行業之一,如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徵信與風險控制等。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不僅能改革金融基礎建設,更是從監管、交易、徵信、虛擬貨幣等場景起到增效作用。比如,在傳統金融環境下,監管是通過各個業務組織上報數據的形式來管理,這樣會造成許多弊端,如:企業「黑盒」操作、決策延遲等。但在區塊鏈金融下,通過信息透明度及穿透性,區域中心化的一些優勢,監管當局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所有的業務信息。目前如狐狸金服等互聯網金融公司都在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通過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儲等特點,增強用戶信息管理,為監管增效。
B. 「區塊鏈」技術為什麼會這么火區塊鏈技術如何能夠應用到我們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場景中去
首先,熟悉一下區塊鏈的特性(摘自網路):
去中心化
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開放性
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自治性
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
信息不可篡改
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匿名性
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這些特性,都是根本上的變革,將極大改變我們的生活。其應用場景之一比特幣,就完全能夠杜絕貨幣超發、洗黑錢、貪污、避稅、假幣等各種問題。
在金融領域,除了比特幣,現在阿里也在積極應用到公益項目;京東也在做一些創新型的金融產品。
C. 區別互聯網金融,為什麼要大力支持區塊鏈創新發展
無論是傳統金融服務,還是P2P、眾籌等互聯網金融創新,抑或在強化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打擊非法集資等領域,區塊鏈技術都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也由此驅動著區塊鏈技術正逐步成為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金融業的關鍵底層基礎設施。霍學文判斷,互聯網金融正在加速步入「區塊鏈+」時代。
資本追逐、巨頭搶灘,在極客圈走出的區塊鏈,隨著匯豐、花旗、巴克萊、中國平安,以及全球各大央行等金融領域重量級成員的紛紛加入,成為當下最具顛覆性的金融科技。
國內的幣盈中國率先把區塊鏈技術引入到了眾籌行業,讓眾籌變得更加公開透明。數字貨幣的引入更是為眾籌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靈活的退出方式。
D. 互聯網金融比區塊鏈更有優勢嗎
某種意義上講,互金是一個業務行業,區塊鏈則是一種技術,這個問題可以換個說法比較 典當行比會計電算化有優勢嗎?那麼從相關性看,區塊鏈一定是要與行業情景相結合的,區塊鏈存儲的特性決定了他可以與互聯網金融、銀行業等有機結合,比如轉賬記錄追溯、數據查詢記錄等等,那麼你就會發現區塊鏈技術雖然是去中心化,如果從事行業的角色都公認加入了某個區塊鏈,那麼這個區塊鏈慢慢就失去了中金化的意義,就像很多行業互聯網平台說,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而平台即使那個中間商。那如果你更喜歡技術,區塊鏈目前的窗口期社會市場是利好的,廣茂應用場景中而互金僅僅是一個,如果注重金融行業業務那麼區塊鏈充當你的一個較有意義的工具
E. 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如何產生效益發展現狀
顯得沒有教養,完全沒有在希刺克厲夫先生和他太太身上所能看到的那種優越感。他
F. 互聯網金融真的能「顛覆」傳統金融嗎
互聯網給傳統金融帶來的「顛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超越邊界
這里所說的邊界,既包括地域邊界,也包括人群邊界,還包括時間邊界。傳統銀行往往只能服務於所在網點周邊地區,而互聯網金融是直接面向所有人。傳統銀行更多地關注大客戶、大企業、有錢人,而互聯網金融更強調普惠,服務門檻直接降到百元級。傳統銀行營業網點辦公時間「朝九晚五」,而互聯網金融可以隨時提交業務請求。總之一句話,互聯網金融正在超越了傳統金融服務邊界,他的終級目標是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連網設備均可以享受最及時、最優質的金融服務。
2、重建規則
互聯網每進入一個行業,就會顛覆一個行業,為什麼?因為互聯網企業不按常理出牌,敢於、擅於重建規則和生態。這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跨界打劫和破壞性創新,背後的邏輯很簡單:通過互聯網創新重塑產業鏈,再重建利於自己游戲規則,倒逼既有企業服從新規則!
3、盈收後置
先圈地,後賺錢,是互聯網企業最核心的生存法則之一。為了圈到人,互聯網公司是不惜下血本的,各種燒錢大戰就是實實在在的案例。互聯網企業將這種玩法帶到金融領域,讓傳統金融機構根本無法應對。余額寶、微信錢包都是在很短時間內就做到上億用戶,傳統銀行想都不敢想。
互聯網不僅改變了金融服務的實現形式,還改變了金融機構的盈收模型。雖然互聯網金融的核心還是金融,但我們絕不可忽視互聯網給傳統金融帶來的顛覆意義。未來的金融機構,不懂金融會死,不懂互聯網會死得更慘!
G. 區塊鏈技術如何應用於互聯網金融公司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點對點結構,具有去中心化、公開透明、安全程度高、可追溯性強等優勢,是徹底解決信任、效率、貿易等問題的有效技術。所以,區塊鏈技術最有可能現在金融領域掀起變革,如交易所清算、跨境支付、銀行間清算等。同時,區塊鏈技術還能夠幫助解決實體經濟的很多協同問題,如物流、供應鏈等。譬如,對保險企業來說,區塊鏈能夠防止保險欺詐,還破解了「定性管理難題」,而且智能合約的推動,有助於提升用戶體驗。
不過,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但資本已經快速跟進布局。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2015年間,區塊鏈領域的風險投資額增長超過200倍,從200萬美元增至4.69億美元,全球約有205家風投機構參與投資。
不過,雖然區塊鏈發展熱度不減,但距離大規模應用還相差甚遠,至少面臨著技術、應用、安全性等多個層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政府監管沒有跟進,相關企業不得不考慮政策風險。
H. 區塊鏈+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有什麼區別
除了發幣以外,區塊鏈+金融還可以應用到例如供應鏈金融、中小微貸款等等領域,跟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在價值交換的時候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很多審計信息可以追溯,很多組織之間的配合協調的效率可以提高。
現在有個很好的區塊鏈+金融的落地應用,就是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他們是跟長沙銀行直接有中小微貸方面業務合作的。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有什麼不懂的可繼續追問。
I. 區塊鏈金融是什麼區塊鏈金融什麼意思
區塊鏈金融其實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區塊鏈是一種基於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本質其實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通過在分布式節點共享來集體維護一個可持續生長的資料庫,實現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確性。應用此技術可以解決交易中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區塊鏈技術成為了金融業未來升級的一個可選的方向,通過區塊鏈,交易雙方可在無需藉助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條件下開展經濟活動,從而降低資產能夠在全球范圍內轉移的成本。
(9)互聯網金融轉型區塊鏈擴展閱讀:
2016年起,各大金融巨頭們也聞風而動,紛紛開展區塊鏈創新項目,探討在各種金融場景中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特別是普銀集團率先開創了「區塊鏈+」本位制數字貨幣的先河。本位制數字貨幣是資產經過第三方機構完成鑒定、評估、確權、保險等流程,經過縝密的數字演算法寫入區塊鏈,形成資產與數字貨幣之間的本位對應關系,稱之為本位制數字貨幣。
為了實現區塊鏈金融大跨越大發展,為了推動中國經濟新發展,加速全球資產流通,實現一代代人為之奮斗不已的復興夢想,普銀集團將於2016年12月9日在貴州舉行普銀區塊鏈金融貴陽戰略發布儀式,會上將就區塊鏈實現資產的數字化流通、區塊鏈金融交易模式、並對區塊鏈服務與社會公共產業的應用落地展開探討。
J. 區塊鏈驅動下的互聯網金融是怎樣的
到時候人的身份認證等問題會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之前一些只能線下辦理的業務,線上逐步也能處理了,大概是這個意思吧,不知道理解的到位與否,我也是看樂視金融的一些分析文章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