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新幣種
❶ 為什麼區塊鏈要發幣
我們知道國家一直提倡說「無幣」區塊鏈。就是要鏈不要幣,支持技術開發,不支持發幣。
當然,這里的幣,就是我們常說的TOKEN,原指在計算機身份認證中令牌(臨時)的意思,隨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普及,人們對於TOKEN的翻譯多種多樣,包括代幣、積分、證書、標識、指標等等。
市場上對於TOKEN的理解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99%的人覺得TOKEN是代幣的意思,因為99.9%的項目也是這么做的。成立一個基金會,建個網站,寫一份白皮書,然後就ICO了,因為項目大部分還處於概念階段,TOKEN本身除了交易並無其他意義,所以人們叫它代幣,某種程度上執行了貨幣的功能。
第二類,專業人士和機構更願意將TOKEN翻譯為權益證明,或者說是通證。比如一個人的身份證明、學歷證明、股權、債券、積分、票據等,都因權益證明而具有真實性,不可篡改性。每一個權益證明通過密碼學的保護而變得更加安全,可靠。
所以,區塊鏈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還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和組織方式,甚至是一種全新的思維。
那麼,現在的問題是區塊鏈項目一定要發幣嗎?
回答:可以不發幣。不是所有的區塊鏈項目都要發幣,而發幣的也不一定是區塊鏈項目。
比如聯盟鏈,就不需要發幣。比如騰訊的q幣,原則上來講,也是一種幣,但不是區塊鏈項目。
所以,二者沒有相關聯性,但如果是公鏈就需要發幣。為什麼呢?
我們以比特幣為例子。比特幣系統作為公有鏈必須依賴幣的存在。公有鏈通過世界各地分布的節點來獲得其系統的穩定性和不可篡改性,而這些性質是公有鏈賴以生存的根本。
試想一下,如果比特幣系統不穩定或者可以輕易篡改,那麼比特幣將一文不值。這些節點不是某一個或幾個公司設立的,否則等同於私有鏈或聯盟鏈,這些節點必須是有好多參與者動態構建的。而這些節點的存在,必然需要某種激勵的存在,否則這些節點的構建者為什麼要參與你這個系統呢。而這種激勵必須與區塊鏈系統是一體的,必須是幣。
那麼,為什麼是幣,而不能是法幣,如人民幣作為激勵呢?
如果用人民幣做激勵,由於人民幣要存儲在人民幣賬戶,而這個賬戶本身是中心化的,太容易受控制了,你想想為什麼國內比特幣交易所這么怕央媽就明白了,怕被斷奶啊。另外,人民幣不能跟區塊鏈內部的智能合約發生化學反應啊。
央行發行的電子貨幣作為某個區塊鏈系統的原生幣和激勵也是不可以的。為什麼?
如果央行或者某個富豪想滅掉某個項目,只要拿出足夠的電子貨幣做足夠的節點,搞51%攻擊就好,所以,用央行發行的電子貨幣作為原生幣和激勵的區塊鏈系統也是不能的。而採用獨立的原生幣和激勵的區塊鏈項目就沒有這個憂慮。
因為如果某個人或機構要搞到足夠的節點去實施51%的攻擊,那麼其首先要拿到超過50%足夠的幣,而市場上的幣的數量是一定的,所以在其拿到足夠的幣之前,暴漲的價格就讓他難以承受了。
所以,公有鏈項目必須要有幣,無幣的公鏈項目就好比一個閹割了的人。
而且也只有通過通證,合理地激勵產出,才能改變生產關系,發揮區塊鏈的價值。因此,項目一定要有TOKEN,TOKEN可以更快的推進項目的發展,TOKEN解決了激勵、共識的問題,激勵解決了自治問題,正向自治的經濟生態體系加上區塊鏈底層技術是一個完美的結合。
❷ 區塊鏈買什麼幣
買有實際產品資產的幣 這樣幣不能交易但是有同等價值可以去實體店消費 這種幣必須是通用幣 源通全球 源通通寶就可以在生活各場景即可變現,如充值話費、加油、住宿、吃飯都可以
❸ 區塊鏈數字貨幣、虛擬幣到底是什麼,怎麼
去中心化的,公開透明的一種支付,收款的技術。還不明白的話來我帶你做一個就知道了。完全免費的區塊鏈數字貨幣哦。
❹ 區塊鏈數字貨幣有哪些
區塊鏈數字貨幣是指加密貨幣吧,底層技術是區塊鏈,加密貨幣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是比特幣吧,詳細的數字貨幣可以在密碼財經 mimacaijing 中了解。
❺ 區塊鏈幣種有哪些
1、比特幣
它是區塊鏈技術的發源地,並且市場對其有信心,在各大政策對其不利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一個穩定的增長,一旦其解決了擴容問題,價格上漲可以預見。
2、以太坊
跟比特幣相比,以太坊的優點在於沒有政策的困擾,the 事件雖然導致其分叉,企業版以太坊聯盟的成立或許將解決這一問題。其提出的智能合約概念和前景,吸引了眾多開發者的追隨。
個人支持eth,社區運營的本質就是多數決定少數。
3、Zec
相對於比特幣和以太坊,Z幣的風險會更大一些,其價值的體現也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從長遠來看,其匿名的價值將是人類普遍追求的價值之一。
4、Bts
比特股的功能非常強大,系統也很穩定。去中心化交易、錨定系統等等。雖然因為創始人BM的腦殘行為傷害了社區,但比特股的價值明顯低估,逢低持有,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❻ 全球銀行進軍區塊鏈,是否標志數字貨幣將成新型主流貨幣
全球銀行進軍區塊鏈,這是不是標志著數字貨幣逐漸成為新型的主流貨幣,這個很難,因為數字貨幣歸根結底它是一種新型的技術,就算是他結合了區塊鏈的消音技術,也仍然不能說它會成為主流的貨幣,這個差太遠了。
可能隨著提出的逐漸進步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這種電子貨幣,但是出現是一回事,成為主流是一回事,可能未來會有著越來越多的貨幣形式,越來越多的交易結算方式的選擇,但是並不意味著原有貨幣體系的消失,就像人們現在都使用電子支付使用手機支付,但是紙幣仍然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以前那麼高的影響力了罷了。
❼ 區塊鏈怎麼發幣
區塊鏈(英文:Blockchain)是由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數據塊組成的,每一個區塊都包含了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Hash),從創始區塊開始連接到當前區塊,形成塊鏈。每一個區塊都確保按照時間順序在前一個區塊之後產生,也可以理解尾一種分布式賬本技術(DLT,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互聯網上建立公共賬本,由P2P網路中的用戶共同在賬本上記賬(記賬的過程就是「挖礦」),每台礦機都會產生一個賬本,在區塊鏈網路中任何一台礦機出現問題不會對整個網路中的賬本造成任何影響,任何人不可更改、不可偽造賬本。
❽ 區塊鏈十大主流幣都有哪些
比特幣BTC、以太坊ETH、瑞波幣XRP,比特幣現金BCH、艾達幣ADA、萊特幣LTC、新經幣XEM、恆星幣XLM、EOS、達世幣DASH
❾ 區塊鏈項目中的新經幣NEM是什麼
新經幣NEM是幣類區塊鏈項目的典型代表之一,它有哪些特點呢
新經幣,簡稱NEM,誕生於2015年4月1日,是第一個採用測試驅動開發模式開發出來的數字資產。
什麼是測試驅動呢?就是先進行測試,然後再進行編程。舉個常用的例子,建築工人在蓋房子的時候,喜歡先錘一根線下來,然後按照這根線去壘磚,就能把牆砌得筆直。如果直接壘磚,後面有可能會把牆砌歪了。測試驅動開發就是僅用通過測試的代碼開發。
新經幣採用重要性證明PoI共識機制(配音備註:poi),根據交易量、活躍度等維度決定記賬權利,所以它每60秒就能打包一個區塊,相較比特幣、萊特幣快很多。
它的總量是90億枚,並且在發布的最初就將所有的新經幣發行完成,所以每個新區塊不產生新的新經幣獎勵,區塊獎勵僅為交易手續費,對於後進者的激勵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