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p2p前世今生
A. 區塊鏈能否解決P2P跑路問題
區塊鏈能否解決P2P跑路問題?
P2P借貸2005年誕生於英國,自2007年引入中國後便一直受到較高關注。隨後網路貸款一方面持續火熱發展。另一方面,輿情話題頻發,P2P行業亂象叢生,很多平台涉嫌跑路、提現困難。目前,基於區塊鏈的金融鏈正在嘗試破解這一難題。
在亞非拉很多地區,金融鏈錢包更是可以代替銀行卡,為那些沒有銀行卡的用戶提供先進的金融服務。可以讓現金貸的資金直接發放到用戶的數字錢包中。
B. p2p,區塊鏈是龐氏騙局嗎
當前的區塊鏈產品除比特幣外基本都可以定義為龐氏騙局
區塊鏈的概念誕生於2008年,但其在國內被大眾所認知並開始風靡是在比特幣市值不斷增長之後。比特幣是從八年前國外某程序員花一萬枚比特幣購買兩個披薩之後才擁有了市場價值,而經過八年漫長的增值期,曾經市值僅有40美元的1萬枚比特幣,在如今最高峰值價值已接近兩億美元。
脫離資本說技術是騙子,脫離交易紀錄談區塊鏈構建的平台是天大的騙子。
區塊鏈用【全體記賬】的手法構建了公平的信任平台(通俗說就是我喊xxx借了我100,大家都記下來了,於是交易不需要中間人也能完成,完成的過程是靠全平台的紀錄),但其中的交易貨幣不是憑空產生價值的,而是在一次次交易中一點點積累了其價值,最後成為了貨幣。其價值的背書是無數次的交易導致的。
那麼其他的區塊鏈就有三大問題了:1技術的成熟度(現在也沒有公認的演算法)2你憑什麼保證這些貨幣能升值?3如何保證別人不瞎喊交易,區塊鏈的辦法是:增加喊出的難度(比如沒人給我錢,我也喊錢來了,大家記在小本本上就成立了。而區塊鏈的辦法是,記小本本上是需要倒立用嘴叼著筆寫字...),那麼技術者可能導致的憑空【開礦】問題。
所以區塊鏈除了積攢了大量交易過程的比特幣以外,基本都是個龐氏騙局。你參與進去說白了賭的是這個平台未來用他們的虛擬貨幣交易的量大不大,決定區塊鏈產出的貨幣價值高不高是由其作為中間貨幣的交易量產生的,和炒股沒什麼區別——但炒股其實就是龐氏騙局
最滑稽的是,區塊鏈一直喊去中心化,但想賺錢讓圈子起來,越得求助於大平台的背書來保證貨幣的流通,越想去中心化越要求助於中心化的中GZ府立法——人生最滑稽之事,莫過於此,宛如VR元年被POCK MANGO這一AR產品騎臉一般
C. 前幾年是p2p.現在又是區塊鏈數字貨幣
現在區塊鏈非常火爆,國家也在大力提倡區塊鏈的發展,但是有一些小公司打著區塊鏈的口號騙錢,現在做區塊鏈項目賺錢一定要注意資金安全,不要被騙了。
D. 區塊鏈進化論:從初始到成熟有多遠
區塊鏈原理最近被很多人談起,區塊鏈(Blockchain)顯然已經被許多人神化,好像各行各業都可以用區塊鏈技術,不過某種程度上,它卻像個黑盒子,大家都知道區塊鏈具有許多特性跟好處,卻不清楚它到底怎麼做到。其實,只要你了解了區塊鏈原理就不用這么躊躇了。
區塊鏈並非單一創新技術,而是將許多跨領域技術湊在一起,包括密碼學、數學、演演算法與經濟模型,並結合點對點網路關系,利用數學基礎就能建立信任效果,成為一個不需基於彼此信任基礎、也不需仰賴單一中心化機構就能夠運作的分散式系統,而比特幣便是第一個採用區塊鏈技術而打造出的一套P2P電子現金系統,用來實現一個可去中心化,並確保交易安全性、可追蹤性的數位貨幣體系。
不過,區塊鏈究竟是如何運作,其中又包含了哪些關鍵技術,使其被稱作信任機器(Trust Machine),一筆交易到底要如何在一個彼此互不信任的P2P網路中,不經由傳統的信任機構(如銀行、證券交易所、第三方機構等中心化機構),就能完成交易驗證?
要搞懂區塊鏈運作原理,可先區分出交易(Transaction)與區塊(Block)兩個部分,這里我們分別從區塊鏈中一筆交易產生到完成驗證的流程,以及圖解一個區塊,來了解區塊鏈的運作原理,並進一步拆解5大區塊鏈關鍵技術,看它到底怎麼做到大家口中的基於零信任基礎、去中心化、可追蹤又不可竄改。
E. 區塊鏈跟P2P究竟有什麼關系
一、有助監管P2P企業
監管部門(央行、銀監、證監)作為區塊鏈的一部分,可以實時獲取P2P交易的公共賬本,通過分析公共賬本獲取各家P2P企業的理財項目和資金劃轉信息,實時為P2P行業監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監管數據。
二、借款人的徵信透明化
區塊鏈最主要解決的就是信用問題,所以區塊鏈最被看好的就是應用於徵信。但徵信這塊其實爭議也多,畢竟徵信相關數據是非常敏感的,無論是徵信機構還是用戶,其實都是不希望公開的,數據是徵信機構的命根子,家家都希望別人公開,自己保密。用戶也不希望自己的數據公開。當然,如果未來能做到徵信透明化,對P2P的投資人來說還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三、交易結構的低成本化
對於一個P2P平台來說,每個月用戶的取現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只是一般的P2P平台都會自己掏腰包去支付這部分費用。應用區塊鏈強大的在線交易功能,去第三方支付,抑或銀行資金託管,完成資金快速、准備、透明的交易,對於P2P平台來說是一件利好的事。
四、行業基礎建設設施
大部分事物之所以飛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基礎設施的完善。就目前來看,區塊鏈技術可以當做P2P乃至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類似於像高速公路對汽車運輸業,集裝箱對遠洋運輸業的巨大改變一樣。
F.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呢
先有比特幣還是先有區塊鏈?
比特幣剛誕生的時候,並沒有「區塊鏈」這個概念,人們用bitcoin(小寫b)表示比特幣,用Bitcoin(大寫B)表示其底層技術,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區塊鏈技術。
2015年,經濟學人發布了封面文章《重塑世界的區塊鏈技術》後,區塊鏈技術在全球掀起一股金融科技狂潮,世界各大金融機構、銀行爭相研究區塊鏈技術,僅2016年就有數十億美元投資到區塊鏈相關企業當中。
2017年9月,中國政府網(www.gov.cn)發表文章《我國區塊鏈產業有望走在世界前列》,公開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並向13億中國人民普及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在金融、保險、零售、公證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開始加速落地。
G. p2p網路是區塊鏈嗎
p2p意思是點對點,P2P網路就是點對點網路場景,特徵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是P2P網路發展的一種技術手段,可以簡單理解為,區塊是一本賬簿,上面記錄某個時間段全網產生的所有信息。在p2p網路中,各個節點之間數據的交換和同步需要耗費巨大的算力,區塊技術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
H. 區塊鏈的起源是什麼
區塊鏈起源於比特幣,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闡述了基於P2P網路技術、加密技術、時間戳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構架理念,這標志著比特幣的誕生。
兩個月後理論步入實踐,2009年1月3日第一個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誕生。幾天後2009年1月9日出現序號為1的區塊,並與序號為0的創世區塊相連接形成了鏈,標志著區塊鏈的誕生。
近年來,世界對比特幣的態度起起落落,但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之一的區塊鏈技術日益受到重視。在比特幣形成過程中,區塊是一個一個的存儲單元,記錄了一定時間內各個區塊節點全部的交流信息。
各個區塊之間通過隨機散列(也稱哈希演算法)實現鏈接,後一個區塊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值,隨著信息交流的擴大,一個區塊與一個區塊相繼接續,形成的結果就叫區塊鏈。
(8)區塊鏈p2p前世今生擴展閱讀:
區塊鏈的特徵:
1、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體設施,沒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體的區塊鏈本身,通過分布式核算和存儲,各個節點實現了信息自我驗證、傳遞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區塊鏈最突出最本質的特徵。
2、開放性。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獨立性。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類似比特幣採用的哈希演算法等各種數學演算法),整個區塊鏈系統不依賴其他第三方,所有節點能夠在系統內自動安全地驗證、交換數據,不需要任何人為的干預。
4、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數據節點的51%,就無法肆意操控修改網路數據,這使區塊鏈本身變得相對安全,避免了主觀人為的數據變更。
5、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規范要求,單從技術上來講,各區塊節點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開或驗證,信息傳遞可以匿名進行。
I. 有人說比特幣用的P2P技術,有人說它是區塊鏈,到底是怎麼回事
比特幣P2P技術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沒錯,這是更本質的說法,區塊鏈這個名詞是在比特幣誕生之後才有的,因為是比特幣打開了區塊鏈領域的大門,比特幣的火爆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區塊鏈技術,而在區塊鏈誕生之前,很多老手習慣稱之為P2P,大概就是這樣。包括現在很多世界上領先的交易所,如OKEx,也都基於了區塊鏈技術去開發一些功能,更多的你可以到OKEx平台了解一下。
J. 玖富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區塊鏈的
咱們這個公司是在2019年的時候才開始做的,因為這一年做這個東西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