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房價
Ⅰ 非洲離「區塊鏈中心」這一稱號還遠嗎
裝好幣,去海外!過去幾個月來,這似乎是幣圈頭腦靈活者最為熱衷的話題。
的確如此,在相關禁令出台後,幣圈的創新者開始參研「幣幣」交易和「代投私募」等避險手段,並且頗有建樹。不過這依然沒有抑制住眾多交易所和幣圈大佬移師海外的步伐,而日本京都的町屋民宅,明斯克(白俄羅斯首都)的加密貨幣公司注冊申請,也因此水漲船高。
京都町房一時間洛陽紙貴
只不過,京都漲起來的是當地的房價(包括某大佬民宿的價格);而明斯克漲起來的,是其高新技術園區(HTP)代理注冊的中介公司報價。
任何東西只要一熱起來,各方面的成本就都會增加。於是更為聰明的人,開始將目光盯上了非洲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作為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非洲也被貧窮和落後所困擾。而最近,這片土地正在被更多幣圈人士視為「下一個區塊鏈中心」,許多投資者和創業者開始呼喊,「區塊鏈相關企業正在這里不斷涌現,一個與傳統印象大相徑庭的非洲也許不久後就會出現在人們面前」。
人們總是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甚至對事實都置若罔聞。從目前看來,非洲離「區塊鏈中心」這一稱號應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要去淘金務必三思。
我們從四個方面來分析:
管理部門的觀念僵化
開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於世。
就在近期,一所「區塊鏈研究院」在開普敦悄然建起。據媒體報道,該區塊鏈研究院並不是做學術研究的,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向當地的一些初創型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培訓服務。據其內部人士表示,他們不僅僅提供培訓服務,同時還給企業提供區塊鏈咨詢服務。
除此之外,這家區塊鏈研究院還與當地的金融機構開展緊密合作,包括巴克萊非洲銀行、南非標准銀行等。有意思的是,這些銀行的部分管理人員都曾在「區塊鏈研究院」接受過相關的培訓。
其實,這家區塊鏈研究院是一家很普通的教育機構,而且是帶有盈利性質的,它的教學能力值得懷疑。更為重要的是,在非洲大陸上並沒有看到一所大學在開辦區塊鏈相關課程,沒有相對應的區塊鏈人才供應,絕大部分民眾對於區塊鏈仍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
而在發達國家,區塊鏈課程已在高校落地生花。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普林斯頓大學、清華大學、斯坦福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倫敦帝國理工大學、劍橋大學、紐約大學等幾十所大學開設了區塊鏈課程。
如果教育無法跟上,沒有大量的人才供應,產業的建設就會力不從心。對於非洲大陸的區塊鏈之路,人才可謂是當務之急。
基礎設施堪憂
談到區塊鏈,自然少不了挖礦這個話題。挖礦需要大量的電力消耗,通常礦工們用的比特大陸螞蟻礦機S9,在運作時一般需要消耗1350瓦特的電力,形象點來說這相當於耗盡一台吹風機壽命所需的電量。
而世界各國的電價因不同的因素各有不同,包括當地的自然條件,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相關福利政策。
據某機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在非洲挖礦成本最低,挖出一個比特幣的平均成本是4626美元。其餘依次是南美洲(5456美元)、中東(6249美元)、亞洲(6378美元)和歐洲(6695美元)。
這是否就意味著數字貨幣挖礦就能在非洲大面積展開呢?
非洲發展小組發布的《People, Power, Planet》研究報告,就從側面告訴了我們答案:在非洲,每3個人中就有1個人沒有電力,按照非洲總人口來計算的話,大約有6.21億非洲人用不上電。按照其發展趨勢,非洲要到2080年才能實現整片大陸的電力普及。就電網容量來說,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大約為90兆瓦,這個數字甚至低於人口只有它五分之一的韓國。
盡管電價便宜,但當落後的基礎設施還沒有讓民眾完全擺脫缺電的困擾時,區塊鏈的大規模落地前途未知。
內容來源:鳳凰科技
Ⅱ 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是什麼意思
這個問題問的好,我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在銀行存了100元,這個存錢的數據只記錄在銀行的資料庫,別人無法獲取,即「中心式記賬」。而區塊鏈是是分布式記賬,是一種新的信息記錄技術,而且是「加密的」「分布式的」,數據不存在一個中心了,而是在全網的計算機上都存一次。比如我向你轉了100元,我會向全網所有的計算機都喊一嗓子,大家一起記一下賬,即「分布式記賬」。
Ⅲ 央行的數字貨幣會影響房價嗎
數字貨幣,就相當於一個新幣種,和房價沒任何關系
打個比方,假如發行500面值的人民幣,會影響房價嗎?
Ⅳ 可以讓投資翻倍的區塊鏈項目都有一些什麼特徵
昨晚看到一個信息,很多國人因為投資了虛擬貨幣被坑然後到馬來西亞去維權,這個新聞已經整理成文章發出來了。這類事情非常的多,幾乎每一天都有發生,無數的人想著擁抱區塊鏈去被帶入虛擬貨幣的坑。大多數人說到區塊鏈就和虛擬貨幣攪和在一起,這是認知錯誤,這樣的認識會把人帶入溝里,很多人被忽悠去做虛擬貨幣,大多數原因就在於對於區塊鏈的認識不深。
生活成本水漲船高,房價飛漲,對未來的諸多不確定等因素都會讓人們感覺到賺錢的壓力。目前狀況下,大多數人的收入來源並不多,所以就想著找一些機會投資,這無可厚非。區塊鏈代表著未來的趨勢,投資區塊鏈基本上等於有一份收入保障,這也並不是誇大其詞。但是,最起碼你得搞清楚區塊鏈是什麼,虛擬貨幣是什麼吧?貿然的就下手,那肯定頭破血流。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不要去查網路。區塊鏈其實就是一種金融解決方案,當然,為了好理解,你也可以說是金融技術。這個怎麼講呢?經營公司,可以採用傳統融資上市的解決方案,也可以採用區塊鏈的解決方案,明白了嗎?只是一種選擇,僅此而已。
Ⅳ lpr利率是什麼意思
LPR利率是什麼意思?
LPR的全稱為LoanPrimeRate,即「貸款基礎利率」,這個利率最開始是用於對公貸款,之後慢慢開始改革。它是金融機構對最優質客戶提供的貸款利率,所以這對於普通的貸款者而言就是不用接受各種各樣的利率變動,直接以最佳利率進行結算。對於貸款者以及企業而言就是降低融資成本,推進利率市場化。
LPR當前的形成是根據中期借貸便利(MLF)、長期貸款(住房貸款)、報價行這些因素決定的,並且報價頻率由原來的每日報價改為每月報價一次,這樣就組成了LPR的形成制度。這個制度的展開是一個引導的過程,只改革貸款利率,存款利率不進行改革,這就說明是在引導成本更低的資金,會更有利於企業貸款。
由於我國長期存在利率雙軌的問題,市場上存在著受管制的貸款利率和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市場化利率,一軌以國家銀行為主,代表著官方利率,另一軌是以非銀行金融機構為主,代表著市場化利率。毫無疑問,在此之中就較為被動,可能出現每個銀行利率都不一樣的情況,這個改革就是為了促使這個利率統一。
綜合來說,LPR就是為了疏通利率的傳導機制,原先的利率會導致一些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特別是有些銀行會以官方的貸款基準利率為准,再乘一定的倍數作為它們的下限利率,這對市場利率向實體經濟傳導形成了阻礙,難以適應金融市場發展的需要,因而這些原因促使了LPR的誕生。
LPR和固定利率哪個好?
選擇固定利率後,你的房貸利率就是維持當前利率水平不變,不受LPR變化影響。選擇LPR,你以後的房貸利率會隨著LPR變化,會影響月供多少,LPR下行,還款金額降低,但如果LPR上行時,還款金額也要隨之增加。
央行此前解釋稱,兩種轉換方式各有優勢,具體如何選擇取決於自己的判斷,特別是對未來利率走勢的判斷。如果認為未來LPR會下降,那麼轉換為參考LPR定價會更好;如果認為未來LPR可能上升,那麼轉換為固定利率就會有優勢。
Ⅵ 你如何看待炒房團殺入元宇宙虛擬房產這一現象
個人感覺炒房團殺入元宇宙虛擬房產這個現象很搞笑。很多炒房團可能連元宇宙是什麼概念都不清楚,就進去炒作虛擬房產,無非就是想接著元宇宙的東風投機發財一筆。最終很可能會血本無歸。所謂的元宇宙最早是一個科幻概念,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被科幻作家提出過,在那時的描述里,人類通過特殊的裝置接入到一個虛擬的空間里,以此來達到生命的長存。而現在炒作的火熱的元宇宙更像是科幻作品的升級版,利用區塊鏈等技術將現實社會的經濟、社交、身份等映射到虛擬社會中。元宇宙也才剛剛發展,遠遠還沒有到炒房團進去炒作地產的地步,就算元宇宙發展成熟了,也不會出現在國內才特有的炒房團組團炒作地產的情況,下面就以個人觀點來分析一下炒房團殺入元宇宙虛擬房產這一現象:
一、無知者的狂歡
個人感覺,炒房團殺入原宇宙虛擬房產更像是一場無知者的狂歡。這些擁有資金的炒房團,不了解元宇宙的基本邏輯。甚至個人懷疑他們只是聽到了原宇宙有房產,所以就一股腦地殺入進去。無知者註定會為他們的無知所付出代價。
你是如何看待炒房團殺入元宇宙虛擬房產這一現象呢?歡迎留言討論。
Ⅶ 百度金融在區塊鏈的布局和野心
但具備這些專業能力還不夠,肖偉覺得還需要另外「3個條件」。
「第一個,你的語言必須是C++或者GO;第二個,對於分布式計算、密碼學和P2P網路編程有所了解;第三個,我們希望你對經濟學原理有了解。」
為什麼還要有經濟學原理?
「因為比特幣除了技術以外,它裡面還有一個經濟學博弈論的問題。」肖偉稱,不斷提高作惡的成本,增加工作量的獎勵,從而通過經濟學束縛惡,激勵善。
這大概是博弈論中的經典案例了。
「所以,區塊鏈網路設計,除了技術,還有了解經濟學原理,我們稱之為生態搭建。」肖偉稱。
03區塊鏈信仰
2017年,肖偉正式接觸區塊鏈,就立刻變為信仰。
「就像你沒法問基督徒上帝存不存在一樣,很難回答為什麼會信仰區塊鏈。」肖偉稱,「我對信仰的理解,就是你遇到挫折、遇到任何挑戰的時候,堅信一定可以克服。」
尤其是在區塊鏈萌芽期,技術探索一定會遭遇重重挑戰,「資源上、落地上、技術上和監管上的困難,但只要堅信『這是好的』,你就可以堅持下去。」肖偉表示。
肖偉堅信,區塊鏈技術,是對未來社會有幫助的。
他有幾點判斷。
一是,區塊鏈技術不會馬上黃掉,它有「黃金十年、白銀十年」。
「2018~2028年是區塊鏈行業的好機會。」肖偉認為,可能會像2000年的互聯網和2008年的移動時代一樣,出現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期:人才水平提升、公司市值提升。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錯過移動和AI,不要錯過區塊鏈。」肖偉會建議程序員去做區塊鏈,「我給現在團隊的定位是,三年後,最低也能達到年薪百萬。」
二是,目前區塊鏈領域,確實存在嚴重泡沫,就像當年的互聯網。
1999年有一個很奇怪現象,就是改域名,只要公司域名改成「.COM」、「**在線」,股票就蹭蹭上漲。
這種改名的浪潮,也完美復制到了區塊鏈領域,A股上市公司紛紛成立「區塊鏈實驗室」,股價應聲上漲;美國軟飲料公司「長島冰茶」宣布改名為「長區塊鏈」,股價暴漲500%。
因此,區塊鏈行業存在一定的泡沫,也可以理解。
三是,區塊鏈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是等價的。
區塊鏈和互聯網之間,會是怎樣的關系?
「互聯網是一個信息獲取的途徑,區塊鏈是一個價值信任的途徑。」肖偉認為,區塊鏈最大的變革,是效率的提升。
這個效率,不是技術性能,而是企業效率。
比如,以前點到點的消費,因為雙方無法互相信任,所以才出現這么多中間環節,目的就是「增信」。
如果點對點能直接信任,整個商業模式都將發生巨變。
「區塊鏈最大的變革,就是解決信任問題,讓你的信任變得特別簡單,整個中間環節在不停被壓縮。」肖偉認為。
而區塊鏈的顛覆之力,就誕生與此。
一方面,區塊鏈帶來效率的提升,推動了整個行業的變革。
對於整個企業而言,提速非常重要。之前規范一個業務線項目,可能需要十天時間,但加上區塊鏈後,信任溝通協作的時間大大降低。
肖偉舉了高鐵的例子:高鐵速度從80km/h提到300km/h,浙江省開始建立「一小時經濟圈」,「如果再快點,甚至能影響房價,這不是顛覆嗎」。
另一方面,在區塊鏈下的商業新生態中,品牌的沖擊會非常大。
「品牌很大程度上是對質量的背書,」肖偉認為,「區塊鏈的出現可以做到,把品牌摘掉,依舊能保證質量。」
這也是新零售、新製造最核心的競爭力。
比如我們買某個牌子的黃金首飾,我們看重的其實是品牌背後的工藝,如果能直接與背後的金店、工藝師建立「信任」,就不再需要這個牌子作為背書。
「整個信任改變後,就改變了整個生產關系。」肖偉認為。
「馬克思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但現在生產力已富裕了,我們更需要的不是生產力的提高,而是生產關系的重新分配。」肖偉認為,「只有生產關系的天花板『往上拱一拱』,生產力才會繼續往前沖。」
「而每一次生產關系改變帶來的資源重新分配,都是一個造富機會,一定會有人起來,有人倒下。」 肖偉稱,這也是幣圈如此瘋狂的根本原因。
但是,肖偉也不認為區塊鏈可以取代「古典互聯網」。
「古典的不一定就比現代的差,古典音樂、古典經濟學都是這樣。在很多技術領域,古典、現代和後現代是並列關系。」
「之所以出現『古典互聯網』這樣的詞,是因為很多區塊鏈圈的人並沒有明白區塊鏈是什麼,也不清楚區塊鏈究竟為什麼可以改變世界。」肖偉認為。
作為中心化的「巨頭」,網路會被區塊鏈顛覆嗎?
肖偉相信網路不會被顛覆。
「搜索和商業不一樣,和品牌也不一樣,搜索最重要的是好用,不需要品牌去做信用背書。」
「網路在BATJ中,是最不可能被區塊鏈顛覆的一個。」肖偉稱。
Ⅷ 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區別是什麼
周邊有不少朋友,提起區塊鏈,就認為是比特幣。這其實是有失偏頗的。就像:說起木頭來,就認為是桌子一樣。
其實比特幣和區塊鏈根本不是一個東西,區塊鏈只是比特幣背後的核心實現技術。區塊鏈不僅可以應用於比特幣,還可以應用於電子票據、股權登記、奢侈品跟蹤防偽等多個領域。
比特幣,作為無核心機構管理、分布式自主運營的系統,經過長達7年多的穩健運行,成功的實現了數字貨幣的全球支付和流通功能,充分體現了區塊鏈技術獨特優勢。
總體來說,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成功應用,也是第一條穩健運行的區塊鏈。
未來隨著區塊鏈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社會資本的不斷推動,作為一種基礎的應用技術,區塊鏈必將在社會的各個行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
公眾號:Fintech觀察家,從金融看科技,從科技看金融,一起走向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