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選票區塊鏈防偽
A. 美國大選普選票是怎麼得來的,上次的選舉戈爾那比布希比50多萬張的票是怎麼得來的
按美國的選舉制度,它不是在全國范圍內計算誰贏得注冊選民的「人頭票」多數來確定贏輸,而是按照總共 538 張「選舉人票」計算,哪個候選人贏得超過半數的 270 張,誰就是美國的下屆總統。
在二百年前美國剛建國時,美國的先賢就設計了「選舉人」制度,當時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政客向選民虛假承諾騙取選票,由「選舉人」間接選總統,以避免弊端。但今天這層意義已消失,它和間接選舉無關,也沒有實際的選舉人,只有「選舉人票」。這種制度主要是為了尊重各州的權利,它是美式民主的放權、尊重地方州權的體現。
美國全部「選舉人票」共 538 張,是參議員( 100 名)、眾議員( 435 名)、華盛頓特區代表( 3 名)的總數。參議員按州分配, 50 州每州 2 名;眾議員按人口產生,約 50 多萬人選出一名。例如紐約州約有 1,600 多萬人口,就有 31 名眾議員,再加上 2 名參議員,總共有 33 張選舉人票。
按照選舉人票制度,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如果贏得了這個州的多數人頭票,就算贏得了這個州的所有選舉人票,被稱為「贏者通吃」。候選人在各州贏得的選舉人票累計超過 538 票的一半( 270 張),就當選總統。
由於是採用贏者通吃的計算方式,那麼就可能出現候選人贏了全國按人頭計算的普選票,卻因選舉人票沒過半而輸了大選的現象。例如,上次大選時,在全國人頭票中,民主黨候選人戈爾比共和黨候選人布希多出 50 萬張,但由於最後在佛羅里達州布希贏了戈爾幾百張人頭票,按贏者通吃原則,布希就贏得了該州的全部 25 張選舉人票,因而使他的選舉人票在全國超過半數,而當選了總統。
B. 區塊鏈防偽怎麼做的
區塊鏈能防偽主要是它的特點就是不可更改,只要正主做了防偽,任何人都不能再作假,長沙高新區搭建了一個中芯區塊鏈服務平台項目,是區塊鏈+公共服務,是面向企業用戶徵集上鏈的,同時也會有辦事機構、鑒定中心加入,好像現在是已經跟迪安司法鑒定中心有合作的了。
C. 美國大選的選票問題!
美國總統大選每四年舉行一次。十一月第一個星期一以後的星期二是投票日。五十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選民共同參與,進行間接選舉。
美國憲法規定,大選採用「選舉人團制」,即首先由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然後由選舉人投票,獲得半數以上選舉人票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
選舉人由各州按照州議會所定方式選派。其數目等於該州在國會的參、眾議員總數。根據法律規定,參議員、眾議員、聯邦公職人員不得成為選舉人。
因為選舉人必須向選民保證,支持某位候選人。所以,當一個州的多數選民投票支持某一候選人時,那個州的「總統選舉人」就必然要支持本州選民的決定。這就形成了一個重要的選舉規則:「勝者通吃」。即任何一個州,哪個候選人獲得多數選民票,即獲得該州的全部選舉人票。
隨後,總統選舉人於十二月第二個星期三以後的第一個星期一,集於各州首府,選舉總統和副總統。
選舉人票的數量,體現州權平等原則,根據各州在國會的議員數量而定。例如,每個州都在國會有兩名參議員和至少一名眾議員,所以,任何州都至少有三票。但人口多的大州,除了這三票以外,眾議員人數越多,選舉人票數也就越多。一九六一年,美國憲法修正案批准華盛頓特區可以像州一樣有總統選舉人。
這樣,美國國會有一百名參議員、四百三十五名眾議員,加上華盛頓特區的三票,總統選舉人票總共就是五百三十八票。
在「勝者通吃」的選舉人團制度下,選民票和選舉人票是兩個不同概念。獲得多數選舉人票的候選人才能當選。
如果沒有人獲得多數選舉人票,則由眾議院按照一州一票的原則,對獲得選舉人票數位居前三的候選人進行表決。各州的投票必須得到多數眾議員的認可。得絕對多數票,即至少二十六票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一八二四年大選中,亞當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當選的。
此外,解決選舉紛爭還有其他辦法。一八七六年的糾紛由國會成立選舉委員會投票解決,二000年則由聯邦最高法院投票解決,兩次選舉最終都以一票定江山。
D. 區塊鏈技術是如何解決防偽的
它們會將產品的生產信息、物流信息、銷售信息等數據記錄上鏈。就相當於一個人一樣,有一個身份證,只是這個身份證是一個碼。進去了後,就能看到很完整的信息。身家姓名,連「爸媽」都能知道,而且也改不了的!有這種區塊鏈做防偽溯源,連打jia的人工費都省了。
E. 美國大選選票能作假嗎
美國大選選票不能作假。
美國實行總統制,總統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美國總統選舉制度復雜,過程漫長。選舉的主要程序包括預選、各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總統候選人、總統候選人競選、全國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選舉人」成立選舉人團投票表決正式選舉總統和當選總統就職典禮等幾個階段。
(5)美國大選選票區塊鏈防偽擴展閱讀:
美國大選投票日是11月首個星期一的翌日(也即11月2日-11月8日之間的星期二)。由於美國橫跨6個時區,且有些州跨時區,因此,各州、甚至同一州的東西部投票開始和結束時間都有所差別。
位於美國東北部的新罕布希爾州兩個小鎮美國東部時間00:00(北京時間13:00)開始投票。最晚投票的是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約於半天之後(北京時間次日凌晨)開始投票。
各地投票站一般開放12個小時。美東部時間18:00(北京時間次日07:00),印第安納州大部分地區和肯塔基州東半部最早結束投票。美東部時間次日00:00時(北京時間次日13:00),阿拉斯加州最晚結束投票。
F. 美國大選民主黨選票嚴重作弊是真的嗎
腦袋是否有點欠缺?
G. 美國大選選票
美國總統是由各州議會選出的選舉人團產生,而不是選民直接產生,各州按人口比例選出選舉人團,各州選舉人票數等於該州眾議員數(按人口比例產生)加上該州參議員數(各州都是兩名),全國一共是538張選舉人票.
全美國的登記選民以州為單位先進行普選,計算選票多少,一個總統侯選人一旦在這個州普選中的得票勝出,也就贏得了該州的全部選舉人票(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除外,這兩州是按普選比例分配選舉人票)。總統候選人獲得全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總共538張選舉人票的一半以上(270張以上)即可當選。
H. 美國大選的選舉人票指的是什麼
選舉人團制是美國總統選舉的特有方式。 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美國各州公民先選出代表該州的選舉人,再經由選舉人代表該州投票。 選舉人通常會依據該州的普選結果將票投給該州選民支持的候選人,但緬因州與內布拉斯加州則采眾議員選區制決定選票。
按照這項制度,全美50州各州選舉人數是該州在聯邦參眾兩院的議員總數,在國會沒有席次的華盛頓特區則有3票。 換句話說,包含參議院的100張、眾議院的435張,與華府的3張,總選舉人票總數為538張。 拿到270張選票的候選人將成為下任白宮主人。
各州中,以加州選舉人的55張最多,其次為德州的38張、紐約州與佛羅里達州各29張,阿拉斯加、德拉瓦與懷俄明等州最少,僅有3張。
I. 美國大選選票數以億計,為什麼最後統計得出才幾百張
這是因為美國的選舉人制度,贏者通吃,就是說五百多票分別給予國會、參議院、州,州票以選民為單位,誰的選票多,誰就可以把該州的選舉人票全部贏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