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雲集團區塊鏈數字貨幣
⑴ 雲數貿五行幣與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是一回事嗎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數字人民幣,是由人民銀行發行,2018年3月9日,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會上正式透露了正在研發的法定數字貨幣名稱為DCEP。
DCEP,是數字貨幣電子支付(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簡稱。這意味著央行數字貨幣將同時具有法定貨幣與電子支付的雙重職能。
而「雲數貿」是國內一種規模較大的傳銷模式,於2013年9月,公安部公布的10個典型傳銷案例,其中就有「雲數貿」。
(1)兆雲集團區塊鏈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具體來看,DCEP的特徵主要體現在金融與技術兩方面。
1、就其金融特徵而言,央行數字貨幣的功能與屬性與人民幣紙幣完全一樣,只不過是紙幣的數字化版本。這說明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維系數字貨幣流通系統所依賴的是國家信用。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明確指出,DCEP「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
經濟學中常用M0來指稱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央行對DCEP的定位就是替代M0,也就是對現金的替代。
2、而在技術特徵方面,央行數字貨幣並未完全採用區塊鏈技術。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曾發文指出,區塊鏈系統處理效能有待提高,基於該技術的加密資產無法保證其錨定資產的穩定性,同時其去中心化特性也與央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沖突。
3.但據稱,數字貨幣借鑒了其中一些技術理念,如非對稱加密、智能合約等。由此形成的全新加密數字貨幣體系,具有安全、可控匿名、不可偽造等優點,彌補了現有貨幣成本高、追蹤難、造假大等問題。
⑵ 區塊鏈是不是傳銷
近期,一張中國大媽在區塊鏈大會現場擺pose的照片在朋友圈裡走紅,網友們紛紛評論:大媽們已經被區塊鏈盯上。而今年以來,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金融的旗號進行傳銷活動,成為傳銷的最新變種之一。近期,西安市就破獲了一起區塊鏈傳銷案件。
張陽秋說,虛擬貨幣作為一種新興事物,目前常被用於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其通常集中控制少數個人或公司賬戶吸納、轉移資金,又通過互聯網媒介建立傳銷網路擴大集資規模,而普通的投資者很難看清其背後的運作規律。她提醒,各種虛擬貨幣平台普遍宣傳「區塊鏈」、「去中心化」等技術,有的還以國際組織、跨國金融集團命名,極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資,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資領域。
內容來源新華網
⑶ 雲錢包是 區塊鏈
👉 答:雲錢包不是區塊鏈,雲錢包是免費共享記賬權的開拓者。
——你玩比特幣,目的是什麼?
大家會給出100種理由,但大部分人的真實目的只有兩個字:賺錢。
只有前期參與的少數人,他們覺得華爾街金融體系在監守自盜,引發次債危機,使美國人為華爾街的貪婪埋單。因此,他們做出了一套脫離華爾街記賬系統之外的機器記賬系統。也就是說,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人(早期BTC玩家,定位是華爾街的競爭對手),獲得了經濟自由。而後期參與者,目的是為了賺錢,結果,大部分人反而虧了錢。
——為什麼希望賺錢的虧了錢,而沒有希望賺錢的反而賺到了大錢?
參考答案:競爭對手的選擇,決定你的位置。
別人以華爾街為競爭對手,在塔尖。華爾街和新金融推動者兩軍交戰,小卒子(賺軍餉的)損傷。
——雲錢包的競爭對手是美聯儲,記賬邏輯和美聯儲相同
美聯儲的記賬邏輯:Others的負債=Self的資產,所有債權人的資產都有對應的債務人買其埋單。
雲錢包的記賬邏輯:公共網路的負債=人類的資產=公共網路未來的為人類提供的服務=AIC,同樣是所有債權人的資產都有對應的公共網路為其埋單。
區塊鏈和比特幣相對於美聯儲為核心的記賬體系,就等於是山賊。獲得權利的人不想承擔義務。各個區塊鏈各自為戰,山頭內部派別林立。
雲錢包是正規軍模式,憑借的是記賬系統和公共網路效率優勢,讓美元體系的低效和腐敗曝光於天下。
雲錢包本身目前7名軟體工程師,未來最多也只需700名軟體工程師,就可以滿足全球記賬、交易、結算的所有需求。這個效率比美聯儲記賬體系的效率提升了300萬倍以上,後者是用上億的金融從業者專職工作維護。雲錢包是把選擇權交給人類,人類選擇雲錢包,每年節省的20萬億利息差,就是大家休閑時間創造的價值。也是AIC的基礎價值。
——在雲錢包體系,你是將軍,公共網路是小卒;在區塊鏈體系,你是小卒,早期玩家是將軍
——在雲錢包體系,每個人都可以不用法幣,就可以把勞動、產能與服務轉化為超級資本,在區塊鏈體系,必須有大量韭菜
——在雲錢包體系,世界工廠可以直接轉化為中國人的財富,在區塊鏈體系,世界工廠根本不值錢。
——雲錢包框架,可以裝下整個世界,也包括美聯儲和華爾街背後的人;在區塊鏈框架,大部分人只能淪為韭菜
——雲錢包框架,把時間回調至2009年,讓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休閑時間和智力挖出比特幣等價物(金股)。
——將軍在上,小卒在下!你的選擇是什麼?
⑷ 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關系是什麼
區塊鏈是指一系列數據塊(即區塊)連接而成的鏈條,連接的方式是:其中第N+1個區塊中,包含第N個區塊的哈希值。而且這樣的數據塊的鏈條,同時被分布廣泛、數量巨大的伺服器節點所存儲和維護,每個伺服器節點都擁有一份區塊鏈的完整拷貝。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的額另一種存在和流通形式,相對於現在流通的紙幣和硬幣而言,它是以數字的方式存在。數字貨幣的合法存在的,是法定的,是基於區塊鏈技術誕生的。區塊鏈是數字貨幣發行的底層技術,這也是兩者之間的最直接的關系,它們是可以相互獨立存在的。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⑸ 滿星雲數字貨幣以後能上市嗎
滿星雲數字貨幣不能上市。因為滿星雲數字貨幣平台不是一家正規的理財平台。把錢放到滿星雲數字貨幣平台會有損失的風險。從表面上看,這家滿星雲數字貨幣平台確實是一個非常正規的外匯公司,受期貨交易所監管。
滿星雲數字貨幣平台出金、利潤已經限制月次數,並且出金緩慢,說明資金已經入不敷出,有大量習鼎閣投資人開始醒悟,陸續的出金讓習鼎閣終於坐不住了。不光領導人在撤金,一些會員也是開始撤金。大面積撤金肯定會直接導致習鼎閣崩盤,限制出金只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
(5)兆雲集團區塊鏈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客戶在理財時的注意事項:
1、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的預期,知道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2、設定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
3、明確風險類型: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比如說很多客戶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裡,沒有考慮到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4、入市前,多做分析,要看兩面的新聞,看看圖表;入市後,要和市場保持接觸,不要因為自已做好倉,而只看對自己有利的新聞。
⑹ 中聯網雲數字貨幣傳銷新騙局是什麼樣子的
現在很多傳銷組織打著區塊鏈的幌子行騙,這個名字沒聽過,直覺不像是靠譜的項目。
⑺ HMC華雲公鏈是騙局嗎
摘要 北京時間2021年2月22日,全網數字貨幣市場共有36.9萬人爆倉,爆倉資金更是達到245億元人民幣,憑借數字確權崛起的價值公鏈華雲公鏈HMC再一次成為市場投資者爭搶定投的香餑餑。」
⑻ 雲幣是什麼
中文名稱 雲幣
英文名稱 Cloudcoin
縮寫 CLD
演算法 SCRYPT
總量 8400萬
區塊時間 60s
成熟 100個區塊
交易確認 3個區塊
發布時間 2018年6月
雲幣官方網站: http://www.cloudcoin.site
雲幣(Cloudcoin,縮寫 CLD)2018年6月創世,基於區塊鏈技術,借鑒萊特幣演算法,並改進了POW挖礦機制,結合SCRYPT科學演算法進行哈希運算,雙鑰匙加密隱形,匿名更強。優化加強的匿名轉賬方式。雲幣採用PoW挖礦工作方式,POW挖礦獎勵初始值為區塊1.5的幣,優化出塊速度為60s,區塊出幣量每4年遞減50%,總量8400萬個,雲幣基金鎖倉30%,用於雲幣維護及平台聯系,其餘全部由礦工挖礦產生。
雲幣有以下幾大優勢:
一、 雲幣是一種基於「點對點」技術的虛擬數字貨幣,「點對點」通俗來說就是「一對一」,也就是說雲幣的交易是不存在任何組織和個人的監管和干涉的。對於構建以特幣單純以及便捷和自由獨立的交易系統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 雲幣是一種全新的虛擬數字貨幣,原因在於以特幣採用改進後的區塊鏈技術,這讓雲幣的交易支付等指令行為實現了完全自主化,不用再依靠第三方平台的支付的中轉,一方面減少了外界對於雲幣交易的過多干預,保證雲幣交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取消了這一區域的費用支出,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以特幣的成本支出。
三、 交易效率上,雲幣也做了前所未有的改進。取消了之前低的區塊內容量,取而代之的是高的區塊容量,對於數據信息的存儲有了空間上的最大的改進,同時,對於交易的流暢性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四、交易費率上,雲幣有著更快的交易確認及極低的交易費率,讓交易者不在為交易費率過高而擔心。曾經有一位比特幣礦工,交易一筆確認時間長達1天,交易手續費佔了交易額的三分之一,讓持幣者對交易產生畏懼,雲幣則完全解決了以上痛點,讓交易變得更加便捷。
⑼ 從雲閃付里領取50萬數字貨幣是央行發放的嗎
是虛假的消息,近期不少雲閃付用戶反映有不法分子在朋友圈傳播通過雲閃付領取「精準扶貧基金」的操作指南,在此特別提醒廣大用戶注意:
一、雲閃付從未發布過關於領取「50000精準扶貧基金」數字貨幣相關信息,請注意保護個人賬號等隱私信息。請廣大用戶保持警惕,不要相信此類信息及其操作指南。
(9)兆雲集團區塊鏈數字貨幣擴展閱讀
雲閃付裡面顯示「50萬的金額」,其實雲閃付有一個功能是記事本的功能,什麼叫記事本,大家應該知道這,因此就解釋通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讓關注推廣的鏈接才是真,雲閃付給推廣人有獎勵
任何疑問都可撥打95516服務熱線,或通過雲閃付APP、雲閃付官方公眾號等渠道查詢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