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一次記賬的數據可以有多大
1. 如何正確的理解區塊鏈技術中的資料庫
可以這樣說,區塊鏈中沒有真正的資料庫,而是「事務」,每一個節點的交易記錄都存儲在生態系統中,形成「交易共識記錄」。
以往的資料庫的事務沒有存在資料庫里,而今天的區域鏈中的數據,都是一些「事務」,是一些記錄,不可變更、篡改的記錄,每個節點能看到的數據是一樣的。再通過一些演算法,將這些數據在用的時候通過程序調用出來。
2. 區塊鏈全民記賬那資料庫保存在哪裡為何文件不會越來越大
const SHA256 = require(crypto-js/SHA256);
class Block{
constructor(index,timestamp,data,previousHash='')
{
this.index=index;
this.timestamp=timestamp;
this.data=data;
this.previousHash=previousHash;
$this.hash=this.calculateHash();
}
calculateHash(){
return SHA256(this,index+this.previousHash+this.timestamp+JSON.stringify(this.data)).tostring();
}
}
class Blockchain{
constructor(){
this.chain=[this.createGenesisBlock()];
}
//創建生成信息塊
createGenesisBlock(){
return new Block(0,"01/01/2019","Genesis block",0);
//其中日期就是用戶的數據,其實是通過好幾個值相加起來得到的hash值,這里信息被加密,圖片被加密,然後把數據還是存在資料庫中,只是所有數據都是hash值,想獲得這個數據必須知道上一個數據塊的hash值,然後如果黑客破解需要把全部節點破解一遍hash解密,然後再從第一個節點破解到最後一個節點所有的塊,這樣才能解密再獲得真實數據。所以數據存在區塊鏈里之所以安全是看他數據是否加密過,如果沒加密明文的話,那樣就不是區塊鏈了。
}
//獲取最後的塊
getLatesBlock(){
return this.chain[this.chain.length-1];
}
//創建塊
addBlock(newBlock){
newBlock.previousHash=this.getLatesBlock().hash;
newBlock.hash=newBlock.calculateHash();
this.chain.push(newBlock);
}
}
3. 區塊鏈技術中數據的儲存方式是怎樣的
簡單的來說,區塊鏈的數據儲存是通過區塊通過公式演算法過程後被正式納入區塊鏈中儲存,全網節點均表示接受該區塊,而表示接受的方法,就是將區塊的隨機散列值是為最新的區塊散列值,興趣快的製造將以該區塊鏈為基礎進行延長。
4. 區塊鏈存證 是否能讓電子數據全鏈路可信
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數字化轉型的隊伍中來,如何有效保障數據安全將成為這個時代核心競爭力。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正式把電子數據列入法定的證據分類,電子數據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始頒布,電子數據開始走向了歷史舞台。
然而,鑒於電子數據具有可復制、易篡改、難固證、難舉證等特性,電子證據迫切需要一種專業可靠且司法可信的技術,來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的信任問題。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加密可溯源等顯著優勢,可以很好地保證上鏈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一旦被篡改或偽造即可被發現,同時,由於區塊鏈具有分布式記賬的特點,即使刪除個別節點上的數據,其他節點仍然能完整地保存數據,保證整個區塊鏈存證系統的正常運轉。
2018年,最高法在《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台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這是從司法層面首次肯定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數據方面的法律效力。
基於以上優勢,區塊鏈天然適用於電子數據數據存證。引入區塊鏈存證,可以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真實性、合法性問題,使電子數據存證過程具有更高的可信賴性。易保全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電子數據從產生、存證,到公證、舉證等全鏈路可信問題:上鏈時,利用區塊鏈保障存證數據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上鏈後,利用保全鏈上的各司法節點保障數據的可信性與安全性;訴訟時,證據直通互聯網法院提高維權效率。
5. 區塊鏈是一種什麼式的記賬系統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位女性,你男朋友每次跟你說一句肉麻的話或者承諾給你買東西,你都立刻錄下來並且發給你的和他的所有閨蜜、同學、同事,還有各種群和朋友圈,讓他再也無法抵賴,這叫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加密、時間戳、分布式共識和經濟激勵等手段,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6. 金窩窩所說的區塊鏈分布式記賬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技術也稱為分布式賬本,通俗的來講,如果我們把資料庫假設成一本賬本,讀寫資料庫就可以看做一種記賬的行為,區塊鏈技術的原理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找出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然後將賬本的這一頁信息發給整個系統里的其他所有人。這也就相當於改變資料庫所有的記錄,發給全網的其他每個節點,不僅可保證數據安全,還可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從而提升社會信用度。
7. 區塊鏈每個區塊存儲的內容都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如果區塊鏈某一個區塊壞掉怎麼辦。
區塊鏈的每個區塊信息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區塊產生的時間和記錄的數據都是不一樣的。你可以把區塊鏈看成是一個記賬的本子,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人把區塊鏈網路上的所有交易信息寫到賬本的一頁中,一頁一頁,按照時間依次記錄區塊鏈網路上的所有交易。
另一方面,參與這個網路的所有節點(簡單說是電腦)都會儲存一本這個賬本,並且是實時更新,就算有一個節點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區塊鏈。
8. 區塊鏈總共有哪些
區塊鏈主要解決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問題,因此它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四個技術創新:
(1)分布式賬本,就是交易記賬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個節點共同完成,而且每一個節點都記錄的是完整的賬目,因此它們都可以參與監督交易合法性,同時也可以共同為其作證。
跟傳統的分布式存儲有所不同,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區塊鏈每個節點都按照塊鏈式結構存儲完整的數據,傳統分布式存儲一般是將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分成多份進行存儲。二是區塊鏈每個節點存儲都是獨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識機制保證存儲的一致性,而傳統分布式存儲一般是通過中心節點往其他備份節點同步數據。 [8]
沒有任何一個節點可以單獨記錄賬本數據,從而避免了單一記賬人被控制或者被賄賂而記假賬的可能性。也由於記賬節點足夠多,理論上講除非所有的節點被破壞,否則賬目就不會丟失,從而保證了賬目數據的安全性。
(2)非對稱加密和授權技術,存儲在區塊鏈上的交易信息是公開的,但是賬戶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數據擁有者授權的情況下才能訪問到,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和個人的隱私。
(3)共識機制,就是所有記賬節點之間怎麼達成共識,去認定一個記錄的有效性,這既是認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區塊鏈提出了四種不同的共識機制,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具備「少數服從多數」以及「人人平等」的特點,其中「少數服從多數」並不完全指節點個數,也可以是計算能力、股權數或者其他的計算機可以比較的特徵量。「人人平等」是當節點滿足條件時,所有節點都有權優先提出共識結果、直接被其他節點認同後並最後有可能成為最終共識結果。以比特幣為例,採用的是工作量證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網超過51%的記賬節點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偽造出一條不存在的記錄。當加入區塊鏈的節點足夠多的時候,這基本上不可能,從而杜絕了造假的可能.
(4)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基於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數據,可以自動化的執行一些預先定義好的規則和條款。以保險為例,如果說每個人的信息(包括醫療信息和風險發生的信息)都是真實可信的,那就很容易地在一些標准化的保險產品中,去進行自動化的理賠.
9. 區塊鏈的數據可以修改嗎
理想狀態是不能修改的,區塊鏈只能增加不能修改刪除。 以太坊雖然可以修改刪除賬戶數據,但是也只是狀態機層面的, 是通過transaction或者event進行的狀態轉換,之前的狀態不會被修改刪除。
如果是pow演算法:如比特幣等。 用戶往往會同步算力最好的新增鏈。 而且每一個交易會有6個塊的延遲。 所以每當我們去製造一個假的塊,我們通常需要同時將前面六個塊的pow全部做出來而且這6個塊累計的pow需要比真實主鏈(主鏈是多有誠實用戶共同維護的)的pow高才可以保證每次都能成功,所以需要掌握51的算力
10. 全民記賬的區塊鏈有什麼好處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錄賬本,也是一種信用數據系統,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1、互聯網改變的是信息的獲取和傳遞,而區塊鏈進行的是價值傳遞。
舉個例子,在互聯網上,我們可以方便快速地生成信息並將其復制到任何一個地方,所有信息都是可以高效傳播的,但一些只能轉移而不能分享的有價值的信息往往需要信用背書。
比如,我們把支付的錢直接復制給對方是不行的,而是要在付款賬戶上減去一些錢,在收款賬戶上增加一些錢,才能完成支付的過程。目前的互聯網協議是不支持價值轉移功能的,目前的價值轉移往往不是直接傳輸,而是由一個中心化的第三方來做背書,比如支付寶,比如銀行。
現在這些中心化機構把所有價值轉移的計算都放在一個中心化伺服器中進行處理,其中一定會涉及人的參與,這就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某些「有限理論」和「機會主義行為」,這就會使整個行為變得不那麼可信。所以就產生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何達成信用共識?
區塊鏈技術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可以說,區塊鏈可以構建一種純粹的點對點的價值轉移體系,在不需要各節點互信的情況下,區塊鏈可以保證系統內數據記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可以脫離第三方機構背書,有效地降低交易的復雜性和風險。
2、公開透明,不可篡改
區塊鏈的所有數據都不可篡改刪除的,整個系統信息公開透明。假如有人欠了你一筆錢,現在這個數據已經放在區塊鏈上了,如果他不想還你,跟你耍無賴,你就能通過區塊鏈上的數據取證去法院維權,從而拿回自己的合法資金。由於區塊鏈上的數據數據是全網公開,全網用戶都會知道他的無賴行為,會大大增加他的信用成本,不守信會讓他在接下來的生活中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