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貨幣的前沿技術
『壹』 如何使我們走到區塊鏈理論的最前沿
——區塊鏈發展面臨的制度枷鎖是什麼?
2008年,美國爆發次債危機。華爾街的吃相太難看,並且被互聯網曝光在全人類的眼皮底下。
美國人憤怒了,有人譴責華爾街的貪婪,有人佔領華爾街,有人開始嘗試通過分布式記賬技術實踐,尋找替代華爾街記賬體系的路徑。
因此,首先我們要明確:第一,區塊鏈這個後來總結出來的概念,它的目的是替代傳統的記賬路徑。
第二,區塊鏈是手段,目的是通過普享記賬權,打破華爾街對金融的壟斷,提升金融的效率,降低實體企業的成本。
明白以上兩個邏輯,我們去尋找問題:
區塊鏈作為一項被全人類高度關注的新技術,已經出現了10年多,為什麼依然無法服務實體產業?
其根源在哪?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重點。如果不搞懂這個問題,我們是無法到達這個領域的最前沿的。
金融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區塊鏈作為新金融的底層技術,同樣是一個宏大的命題。
宏大的命題需要從最底層去發現、去思考,區塊鏈的最底層是什麼?
答案是社會制度與西方的價值觀。區塊鏈的發源地,是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股權獨享是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區塊鏈上產生的東西,被中本聰定義為比特幣,而不是區塊鏈的所有權——股權。請注意這個定義是由價值觀決定的。
價值觀這個東西看似很虛,但卻時刻影響著每個人的思維與選擇。中本聰的最初定義直接決定後來者的思維路徑。
如果把比特幣定義為這套網路的所有權,這個所有權會很自然的隨著使用者的增加而增值。這是一個能夠自洽的邏輯。
但如果把比特幣定義為貨幣,這種貨幣會失去所有權的支撐,失去所有權的支撐,參與者將只能依靠信仰維系彼此手中籌碼的價值。不能自洽的信仰實際是很不牢固的。建立在不牢固的信仰之上的價值單位,會讓信仰者始終為尋找信仰同盟者而焦慮,這是數字貨幣始終不能走向實體的根源。因為信仰者之間的信任並不牢固。
因此,真正禁錮區塊鏈發展的枷鎖,恰恰是美國人標榜的、所謂的普適價值觀。
——演算法應該:以人為本
人的賬號,才應該是區塊。
個人、商戶、企業、機構開通賬號,會自動形成一個個區塊。
每個區塊內有兩個價值單元:第一,網路的所有權,即股權;第二,網路的未來服務,即提貨權。
前者如一口井,後者如打上來的井水。前者是無限的,後者是有限的。無限能夠為有限提供充分擔保。未來能夠為現在提供充分擔保。
以上都是能夠自洽的,自洽的意義是:每個自己能夠說服自己的,自己說服自己才能建立真正的穩定和信任。
在自我穩定和信任之上,井水才可以流向實體,而不是囤積與炒作。
請注意:底層的邏輯和原理對群體的選擇具有決定性作用。
如果比特幣持有人不是一群內心焦慮的群體,不是奉行的西方價值觀體系,他們可以很早就走出焦慮。比如,比特幣持有者聯合出資價值40億美元的比特幣領投股權共享的公共網路(占股10%),讓社會資金跟投40億美元(占股10%),剩下的股權歸公共網路的使用者。這會形成一個可預期的、數萬億美元的、共享的大蛋糕。個人、商戶和企業會很自然的陸續入住,領取各自的蛋糕,領取完畢,每個市場參與基礎單元形成基礎信譽,再用基礎信譽投資實體產業,新增實體資產會很自然的為新增信譽擔保,新增信譽再投資,會繼續擴大公共的新增資產規模........以此類推,自強不息。但很遺憾,西方的價值觀體系,禁錮了區塊鏈參與者更進一步的勇氣。他們的選擇是掉頭去搞以太坊、去搞EOS,去創造大量的所謂數字貨幣。最終,導致數字信譽始終無法與實體結合。
換言之,西方價值觀的核心是競爭思維,競爭思維導致每個自己思維出發點是先把他人放在敵對清單,而不是合作清單。這個思維的慣性導致:幣不斷增加,但卻都無法進入實體。因此,所謂基礎理論和原始創新能力的獲得,需要我們先找到別人的思維盲區和禁區,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佔領無人區,在無人區制定自己的標准,最終掌握規則的主導權和解釋權。
——讓歷史貢獻變成信任基礎
規模以上企業,都具有清晰的、連貫的歷史營業收入數據,這個數據代表著歷史貢獻。
歷史貢獻越大,其影響力與號召力越強,其真實的能力越強,實際信譽度越高。
現在的區塊鏈並不尊重歷史貢獻,完全把實體企業的歷史貢獻不當回事,這必然產生邏輯上的沖突。
要理順這種沖突,需要將企業歷史營業收入數據作為最重要的信譽來源。
只有充分尊重實體企業,真心服務實體企業,讓實體企業變成新生網路的重要股東,才能使實體企業主動擁抱新技術和新金融。
否則,必然是自己講自己的故事,自己吆喝自己的技術與產品,相背而行,越走越遠。
所謂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要求我們:把他人列入朋友和夥伴清單First,而不是把他人列入競爭清單First。
現在區塊鏈的演算法,有對實體企業的尊重嗎?
從比特幣到以太坊,從以太坊到EOS,從EOS到Libra........
——區塊鏈的未來
1、以人為本:賬號即區塊,區塊有股權,股產提貨權(少量但持續)。
2、尊重歷史:實體企業營收數據為基礎信任紐帶(提貨權的主要產地)。
3、逆向流通:通過預付款采購、工資、獎金等方式直接流向員工賬號,員工再消費會直接激活企業生產能力,實現供需共贏。
4、不神話某項技術,不要在思維中形成技術霸權。技術是實現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
5、由法幣承兌變為以產品、服務和勞動承兌。
6、未啟動,先保護。先簽約,打通跨行業、跨地區的價值鏈,在人們消除焦慮之後再啟動。
7、預留監管通道,使政府和社會可以依據數據追查責任,可追查是自律的證明。
『貳』 區塊鏈技術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
區塊鏈(Blockchain)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像一個資料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這項技術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漸得到了銀行與金融業的關注。
2018年4月,一群來自牛津大學的學者宣布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區塊鏈大學——伍爾夫大學。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叄』 目前都有什麼虛擬貨幣使用區塊鏈技術
在世界來看最有名的當然是比特幣,國內的話應該是香港AGP研究所最厲害,其實區塊鏈有很多用途的,在具體可以網路,望採納。
『肆』 區塊鏈數字貨幣、虛擬幣到底是什麼,怎麼
去中心化的,公開透明的一種支付,收款的技術。還不明白的話來我帶你做一個就知道了。完全免費的區塊鏈數字貨幣哦。
『伍』 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的關系,比特幣的關系,有什麼特點優勢現在還
區塊鏈是它的底層應用技術,數字貨幣是它的貨幣,它的實際應用對數字貨幣的波動影響不大。
經濟穩定時不漲,經濟震盪時人們就開始存儲數字貨幣了,當然也方便了一些貪污腐敗分子。
現在經濟穩定,數字貨幣的熊市,金融危機,危機危機,有危才有機,當時的比特幣的瘋長就是金融危機中的機,別急,數字貨幣會有一波牛市到來的,預計在明年的下半年
『陸』 數字貨幣時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未來
《數字貨幣時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未來》是一本用通俗易懂且詼諧的語言將數字貨幣的前世今生以及區塊鏈技術講明白、講透徹的書。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本身並不是什麼顛覆性的創新,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才是游戲規則的顛覆者。揭秘數字貨幣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區塊鏈技術帶給我們的革命性變革與機遇比特幣的創新就是將金融服務去中介化,而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更是革命性地解決了幾十年來困擾計算機網路的傳播問題,使信息可以安全地在不安全的網路上傳播。它不僅可以應用於貨幣,而且還有潛力終結身份信息被盜取的現象,創造一個安全的、不需要密碼的互聯網,以及改變企業做生意的方式。區塊鏈技術邁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歷史前進的一大步。市場上炒幣的還是比搞區塊鏈技術的要多。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有幣安、OKex、比特網等。
『柒』 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有什麼區別.擦邊球么
虛擬貨幣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有些國家是合法的,如日本、俄國、韓國等,66OTC是目前最流暢、最靠譜、最好用的場外交易平台
『捌』 區塊鏈發展了哪些階段
區塊鏈發展了五個階段
1. 萌發階段:區塊鏈真正的萌發階段是在2007年到2009年,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日裔美國人在2008年首次以異名形式在密碼學討論組上闡述了一篇關於電子貨幣的新幻想報告,從此比特幣問世。早在2007年中本聰就開始探索一系列新的技術,意在創造一種新的貨幣,2008年10月31日比特幣白皮書發布,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系統正式開始運作。
支撐比特幣體系的主要技術包括哈希函數,分布式賬本,區塊鏈,非對稱加密;從而可以看出,這些技術構建出區塊鏈的最初版本,也可以說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2007年到2009年這三年時間,比特幣都是極少數人參與的實驗階段,真正的商業活動還未真正開始。
2. 「奇客」小眾階段:這里的「奇客」是指對於互聯網技術狂熱的人,以技術創新為時尚和生命的人。2010年2月6日出現了比特幣的第一個交易所,同年的5月22日有人用10000個比特幣買了2個漢堡,同年的7月17日交易所Mt.Gox成立,這標志著比特幣正式流入市場。盡管如此,能夠真正了解並能進入市場參與比特幣買賣的人還只是對於互聯網技術熱衷的奇客們。他們在論壇上討論比特幣技術,在自己電腦上挖礦獲得比特幣,然後在Mt.Gox上買賣比特幣,現今這些奇客們都成為了億萬富翁。
3. 市場醞釀階段:2013年初比特幣價格是13美金,但是同年3月18日塞普勒斯政府因為金融危機關閉銀行和股市,使得比特幣價格飆漲,4月份最高價格漲到了266美金。同年8月20日德國政府確認了比特幣的貨幣地位,10月14日中國網路宣布開通比特幣支付通道,11月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也明確了比特幣的合法性,11月19日比特幣價格上漲到1242美金,形成創新高。盡管如此,區塊鏈進入主流社會經濟的基礎還不具備,比特幣價格飆升也只是來源於過於樂觀的預期。中國銀行體系遏制,Mt.Gox倒閉等事件使得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2015年初比特幣價格已經跌到了200美金以下,2013年到2015年初這個階段,使得大眾開始了解比特幣和區塊鏈。
4. 區塊鏈主流期:2016年6月23日英國脫離歐盟,9月朝鮮第五次核試驗,11月特朗普當選等事件,世界主流經濟不確定性使得具有避險功能的比特幣開始復甦,市場需求量大,交易量的增大使得比特幣價格從2016年400美金最高飆升到2017年的20000美金,比特幣的致富效應,以及比特幣網路擁堵導致的交易溢出帶動了其他系列虛擬貨幣爆發,還有各式各樣的區塊鏈應用也隨之爆發,出現了眾多百倍,甚至千倍,萬倍的區塊鏈資產,引發了全球瘋狂追捧,隨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線比特幣期貨交易標志著比特幣正式進入主流投資產品系列,比特幣和區塊鏈徹底進入全球視線。
5. 產業落地階段:隨著2017年的市場狂亂之後,2018年虛擬貨幣和區塊鏈在市場,監管,認知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回歸了理性。2017年效仿區塊鏈技術的眾多區塊鏈項目會隨之市場降溫而漸漸消亡,真正具有實際區塊鏈應用的項目會初步落地。2018年不僅僅是區塊鏈元年,而且還是一個區塊鏈淘金期,大浪淘沙沖走沙子後,留下來的都是比較好的黃金。
從區塊鏈發展史看,區塊鏈技術尚未成熟,目前處於成長期,具體的區塊鏈實際應用只是用在金融領域,要想從其他行業應用到區塊鏈還需要有一段路程要走,但是區塊鏈趨勢應去把握,積極學習區塊鏈這個新生的領域有利無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