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互聯網價值的10倍
1. 區塊鏈和互聯網的區別有哪些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系統,具備去中心化、開放性、信息不可篡改、可編程等特點,可作為價值互聯網的底層存儲與傳輸協議。區塊鏈有望帶領我們從個人信任、制度信任進入到機器信任的時代,共識機制是區域鏈建設的核心。數字貨幣只是開始,區塊鏈可以改變更多,可以重塑世界的信任體系,解決過去很多信任成本太高的問題。
區塊鏈與互聯網做類比,他們有一點核心區別:區塊鏈和互聯網的底層協議和上層應用的價值完全顛倒。主要源於區塊鏈的兩個核心特性:
第一個特性,是零知識證明造成了數據所屬權的改變。也就是說,區塊鏈上用戶的個人數據屬於用戶,無需提供給應用方、並存儲到中央伺服器上。那麼互聯網應用層的服務,例如BAT,市值背後的核心支撐「數據」,在區塊鏈領域便喪失了原來的價值。
另外一個特性,是代幣(token)所帶來的經濟激勵模型,為底層協議賦予了極高的價值。互聯網時代沒人為http協議付費,沒有人為收發Email付費,也沒有人為Google的搜索服務付費。
2. 區塊鏈是什麼,怎麼用區塊鏈賺錢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區塊鏈賺錢的方法如下:
1、炒幣,炒幣就像炒股,炒幣是區塊鏈賺錢門檻最低的一種方式;
2、商販,區塊鏈是全球性的市場,可以像小商販一樣,從價格低的平台搬到價格高的平台去賣,賺差價;
3、推廣賺傭金,區塊鏈的做法是,首先注冊交易所賬號,生成自己的邀請鏈接,然後推廣,有人通過你的鏈接注冊了交易所並產生交易的話,即可獲得傭金;
4、挖礦,比特幣中的「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
5、技術支持,給一些團隊和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持;
6、開交易網站,收取手續費;
7、開發錢包,錢包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就像區塊鏈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
8、做區塊鏈項目或基礎設備供應商。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0-12-0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3. 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技術還是金融技術
怎麼說呢?區塊鏈本質上是一串代碼,必須架構在互聯網上才能夠運行,所以它應該屬於互聯網范疇。但價值的傳遞又讓其有了金融屬性,好比現在炒的很火的行雲幣,行雲幣在區塊鏈上運行實現了智能產品的物與物的價值互聯,這里只是一個應用,總的來說區塊鏈是互聯網技術,應用層面很多
4. 什麼是區塊鏈+內容和互聯網+內容有什麼區別
區塊鏈+內容是指用區塊鏈技術賦能內容產業的應用場景,而互聯網+內容則是指以互聯網為依託,利用互聯網來拓展內容領域的概念。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將內容依託於區塊鏈,運用區塊鏈為內容估值,可以讓內容有價值。而後者僅僅是利用互聯網的特性將內容進行傳播,不支持內容付費。說到這,就得給題主安利一個區塊鏈項目名為AQUA氫氧,它便屬於內容公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 區塊鏈是未來十年的趨勢嗎
區塊鏈是未來十年最大的趨勢!
你用30年前的思維來看問題,你會覺得別人都瘋了,實際上是你落伍了 。
區塊鏈(Blockchain)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末,化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士在論壇中發表了一篇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首次提出了區塊鏈的概念。
2009年1月3日,區塊鏈的第一個區塊就已經誕生,這個區塊被稱之為「創始區塊」。
幾乎是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比特幣成為其發揮作用的第一個事物,此後幾年,比特幣逐漸風靡全球,在2017年其瘋狂的行情讓區塊鏈技術為眾人所知。
區塊鏈(blockchain)思想最早出現在大名鼎鼎的比特幣(Bitcoin)開源項目中。比特幣項目在誕生和發展過程中,借鑒了來自數字貨幣、密碼學、博弈論、分布式系統、控制論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成果,可謂博採眾家之長於一身,作為其核心支撐結構的區塊鏈技術更是令人矚目的創新成果。
區塊鏈是一個由不同節點共同參與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開放式的賬簿系統(ledger)。
區塊鏈的3大特徵
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方案,區塊鏈技術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區塊鏈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
在區塊鏈系統中,任意節點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節點都有能力去用計算能力投票,從而保證了得到承認的結果是過半數節點公認的結果。即使遭受嚴重的黑客攻擊,只要黑客控制的節點數不超過全球節點總數的一半,系統就依然能正常運行,數據也不會被篡改。
區塊鏈最大的顛覆性在於信用的建立
理論上說,區塊鏈技術可以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不再有存在價值。《經濟學人》對區塊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簡單地說,它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打擊假幣和金融詐騙未來都不需要了。
區塊鏈的集體維護可以降低成本
在中心化網路體系下,系統的維護和經營依賴於數據中心等平台的運維和經營,成本不可省略。區塊鏈的節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每一個節點在參與記錄的同時也來驗證其他節點記錄結果的正確性,維護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觸動的是錢、信任和權力,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性基礎。
其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
1.醞釀期:2009-2012年,經濟形態以比特幣及其產業生態為主。
2.萌芽期:時期為2012-2015年,區塊鏈隨著比特幣進入公眾視野,新生的錢包支付和匯款公司出現,區塊鏈經濟擴散到金融領域。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不斷。區塊鏈技術從比特幣系統中剝離出來。
3.發展期:2016年開始探索行業應用,出現了大量區塊鏈創業公司。2017年ICO的火熱讓區塊鏈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區塊鏈2.0時代」正在到來
應用服務層是區塊鏈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在,分為1.0、2.0、3.0三個階段的應用。
可編程貨幣:區塊鏈1.0應用
可編程貨幣,即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但它並不是任何國家和地區的法定貨幣,也沒有政府當局為它提供擔保。
可編程金融:區塊鏈2.0應用
區塊鏈2.0應用加入了\"智能合約\"(利用程序演算法替代人執行合同)的概念。這使得區塊鏈從最初的貨幣體系,可以拓展到股權、債權和產權的登記、轉讓,證券和金融合約的交易、執行,甚至博彩和防偽等金融領域。
可編程社會:區塊鏈3.0應用
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的內核,能夠對於每一個互聯網中代表價值的信息和位元組進行產權確認、計量和存儲。它不僅僅能夠記錄金融業的交易,而是幾乎可以記錄任何有價值的能以代碼形式進行表達的事物。其應用能夠擴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領域,進而到整個社會。
目前區塊鏈應用已經開始超越比特幣(區塊鏈1.0),進入到區塊鏈1.5時代,並且向金融領域(區塊鏈2.0)過渡。
未來3-5年,區塊鏈或許會超越金融領域,進入社會公證、智能化領域(區塊鏈3.0),包括了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領域,應用范圍擴大到了整個社會,區塊鏈技術有可能成為\"萬物互聯\"的一種最底層的協議。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被世界認可,發展已經成為了必然一種趨勢。伴隨而來的是更多人的關注,「未來30年,是新技術融合到傳統行業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不管你是什麼人,不管你身處哪裡,我們所有每個人都會是這場大變革的一部分。」
現狀就是如此,區塊鏈給了90後一個時代契機,但是想要駕馭區塊鏈技術,又不至於被起負面因素影響,最重要的,只能是對其有清醒的認識,不管是監管者,研究者,投機者,還是旁觀者。
是時候投入你的更多精力,來關注區塊鏈技術了。
我國區塊鏈職位的平均年薪達到30萬以上,部分企業年薪已到100萬以上,北京上海等地的區塊鏈行業應屆生月薪均已超過20k!90後捉住時代紅利,未來可能就會成就下一個阿里巴巴!如果錯過可能就要後悔十年了。
6. 區塊鏈的價值是什麼
助力數字資產確權,激發創新活力。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資源正變得越來越重要。2019年,我國已經正式將數據作為同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同等重要的七大生產要素之一,推進建立數據要素市場制度。但由於數據確權難、追溯難、利益分成難,數據還無法實現市場化高效配置和有序流通,嚴重製約數字經濟的發展。
(6)區塊鏈是互聯網價值的10倍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成交量較大,盤中有承接,且強勢回封。做回封的勝率相對更高。本身明天就是一個情緒上走弱,但二次確認的過程。市場認可的回封即使不是最強換手龍,第二天溢價的可能性也更高。
明天出手的性價比。最簡單地說,假設明天等倉買入四隻個股,只要抓到一隻能夠走換手連板的個股。那麼至少不會虧錢。
短線選手的認知。對於短線交易來說,最大的驅動力是熱點,熱點帶來的是增量資金。即使是情緒上的博弈,短線選手起的作用也是將泡沫吹大,才能夠有利可圖。
7. 區塊鏈是什麼有什麼價值
咱們國家不允許搞資產數字化,只能應用,也就是應用區塊鏈分布式記賬的技術,智能合約和存證,適用社群化合作,如都市鏈情合夥營銷,區塊鏈溯源。提供透明和信任保障
8. 區塊鏈的價值
區塊鏈的價值源泉,一是效率。區塊鏈既能降低信任成本,也能提高價值轉移的效率,但同時又帶來了額外的成本,區塊鏈效率的價值要對幾方面綜合考量。
提高效率表現之一,在於區塊鏈在降低信任成本上具有極大的優勢。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稱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陌生人之間建立信任的成本接近於零。主要包括:區塊鏈降低了搜索成本,反復驗證的成本,以及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極大降低了合約簽署、管理及支付成本等等。比如,2018年麥肯錫公司對90多個區塊鏈應用進行測算,應用70%的潛在價值在於降低成本,包括取消中間商,取消交易記錄保存、核對流程等節約了成本。
提高效率表現之二,是區塊鏈通過重新定義價值,使得價值點對點快速轉移成為可能,讓價值流動。傳統互聯網通過復制信息得以快速便捷地傳播信息,但互聯網無法解決賬本變動和確權等問題,不能進行點對點的價值轉移,必須依賴於第三方機構記賬實現價值轉移。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以及共識機制,使價值首先在參與者之間得以確權,並且在點對點轉移的整個過程中,所有參與者都能同步進行賬本更新,加上獨一無二的時間戳,避免重復支付的問題,令價值點對點轉移成為可能。
但是另一方面,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技術與中心化資料庫相比,還有很多低效率的特徵。主要包括信息吞吐量低,交易確認延遲時間長,區塊鏈容量有限,POW(工作量共識演算法)能耗高,以及區塊鏈上鏈信息不可修改、數據難以回滾等。
因此,評判一個區塊鏈應用是否能提高效率,既要做加法,也要做減法,區塊鏈並非適用於所有場景,更適合於信任成本很高的行業或場景。
區塊鏈的價值源泉,二是公平。首先,區塊鏈帶來的公平在於數據歸屬與使用權利的重新分配。傳統的互聯網平台模式下,形成很多互聯網巨頭,無論是個人或企業的數據,上網後的歸屬與使用,往往不再由數據所有者決定。引入區塊鏈技術後,區塊鏈上交易信息公開,但賬戶身份信息會被高度加密,只有通過數據擁有者授權才能訪問,數據擁有者真正擁有了數據的使用權利,區塊鏈把以前的數字資源變成了數字資產,成為一種財產權益,區塊鏈使得數據市場「誰擁有、誰受益;誰使用、誰付費」的合理機製得以建立。
其次,區塊鏈使得參與區塊鏈的用戶個體表達有了實現渠道。去中心化、自治、開放、透明是區塊鏈的底層邏輯,特別是在公有鏈項目中,每個個體都是一個節點,通過參與社區治理,每個節點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輸出影響力。
9. 區塊鏈的概念怎麼樣
區塊鏈的英文叫Blockchain,翻譯成中文等於說是直譯過來的,就好像互聯網一樣。區塊鏈其實是一個底層協議,大致地說,它有幾塊:
第一個叫分布式賬本;第二個叫去中心化信任;第三個叫非對稱加密;第四個叫時間戳;第五個叫智能合約。這五大底層技術,說起來都有點兒玄大家聽起來似懂非懂。
比方說支付寶為什麼那麼強大,因為它解決了一個網購的信任問題。
這個錢不是買家先給了賣家了,是先給了支付寶,然後你收貨驗證無誤了,這個錢OK,才轉到這個賣家的賬上。支付寶起了一個中介的作用。
當然,支付寶不是馬雲的發明,最早PayPal創始人之一,也是埃隆·馬斯克,這是他的第一桶金,用互聯網解決中心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