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有區塊鏈業務嗎
㈠ 請問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是什麼性質的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是一家私營企業。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公司」,「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
至今已發展成為國內金融牌照最齊全、業務范圍最廣泛、控股關系最緊密的個人綜合金融服務集團,融保險、銀行、投資三大主營業務為一體、傳統金融與非傳統金融並行發展。
(1)中國平安有區塊鏈業務嗎擴展閱讀:
平安本著「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使命和願景,多措並舉以實際行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助力國家多領域建設。
服務實體經濟,支持重大工程:平安圍繞「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結構轉型等重要戰略舉措,不斷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承保重大項目、投資實體經濟。
截止目前,平安已提供逾1000億資金為民企紓困解難;已承保粵港大灣區17,700餘個基建工程;已推動100億智慧扶貧工程落地。
平安集團共持有政府債1.6萬億、企業債2500億,並與廣東省政府共同發起成立了規模為1500億元的廣東平安發展基金。
打造智慧城市,提供技術支撐。本著「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大眾」的理念,平安利用多年積累的、國際領先的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為國家智慧城市建設賦能,構建了「1+N」智慧城市平台體系。
已在全國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南寧、天津、廈門等超過100個城市以及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推廣和實施,惠及數億市民。
助力灣區建設,打造立體保障網。平安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了金融貿易供應鏈一體化平台,鏈接數百家銀行、上萬個貿易機構和供應鏈企業,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聯互通,助力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在貿易融資領域,平安金融壹賬通建成全球首個由監管部門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導的區塊鏈貿易平台「貿易聯動」,構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金融樞紐。
㈡ 平安壹賬鏈有什麼特點嗎在區塊鏈應用上
平安旗下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正式推出區塊鏈解決方案——壹賬鏈。據介紹,該解決方案有三大優勢技術,在FiMAX底層框架上,Sparrow隱私中間件為數據隱私安全提供保證,Core高性能底層提高吞吐量,Concord一鍵部署和管理平台優化用戶體驗。
眾所皆知,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區塊鏈在實際生產環境中應用還存在不少的技術阻礙,比如吞吐量、擴展性、共識機制、隱私性及安全性、可管理性等。其中,針對吞吐量、隱私性、可管理性三個問題,壹賬鏈BaaS平台分別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措施。
壹賬鏈可以分為兩層,底層架構與API,再向上承接業務場景。據雷鋒網了解,壹賬鏈的底層框架最初是受到Hyperledger Fabric的啟發。金融壹賬通科技中心區塊鏈產品總監陸一帆此前是Fabric聯合創始人,他告訴雷鋒網,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他發現Fabric並不適合應用於生產環境,他與社區的發展理念逐漸出現分歧。
「Fabric的優點在於數據同步傳輸,壹賬鏈也借鑒了這一點,但是它不夠重視隱私問題。而且,我認為在實踐中共享數據幾乎不可能實現,那麼智能合約的作用也很有限。」
所以,在借鑒 Fabric的基礎上,他們貼合實際金融行業對底層框架進行了改造,並取名為FiMAX。「Core或許還和它(Fabric)有些血緣關系,但Sparrow和Concord是全新的。「
據他介紹,FiMAX Sparrow隱私中間件主要有三個特點:可授權加解密、零知識檢測庫、匿蹤查詢。
「關於可授權加解密,其實它涉及到現實中最大的問題——數據共享。因為數據是有商業價值的,沒有機構願意共享數據,很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結果,我們在2016年底推出了可授權加解密。數據參與方自己進行數據加密,加密之後可以在任何時間段決定誰能解讀這個數據,數據全部是密碼。」類似於,手機APP在調用通訊錄、簡訊等許可權時需要向用戶申請。
而匿蹤查詢是指任何鏈上的操作都不會導致鏈上信息以任何方式泄露。
陸一帆還重點提及了零知識檢測庫,或稱為零知識證明技術,即交易參與方可以在無法對密文解密的前提下,對第三方交易密文進行交易合規性檢測。據稱,它可以針對不同場景提供多套零知識檢測技術。
為了更直觀地理解其隱私保護效果,發布會現場擺放了一個巨大的電子屏進行demo演示。在進行一筆資產交易時,只有交易相關方才能看到具體的賬戶信息及轉賬份額。若是不同機構間的交易,也無法得知對方機構的賬戶信息。
FiMAX Core的關鍵效果在於提高吞吐量。據了解,壹賬鏈採用了自主產權的GCCA國密加速技術,可以使國密效能在X86的環境下提升近百倍,也更優於密碼機方案。而傳統採用HSM加密機等硬體模塊方案。據稱,只需使用 2.1Ghz 的 8 核 CPU 就可支持 5000+ 筆每秒的交易吞吐量,提高硬體配置可達單鏈輸完級別吞吐量且不受密碼運算影響。
節點准入、統一集中配置管理是高效網路空間管理的核心。而「應用部署難、管理難」兩大難題也成為掣肘區塊鏈發展的關鍵點。「在推動行業應用區塊鏈的過程中,隨著商用價值的提高,廠商也越來越看重看重用戶體驗,其中包括節點部署、管理和監控等」,金融壹賬通首席技術官兼首席運營官黃宇翔表示。
FiMAX Concord提供了操作方便、簡潔的界面。一鍵部署、初始化管理頁面等工具降低管理節點的技術門檻,多個關鍵節點的實時監控窗口幫助運維人員准確實時監測網路或節點異常。在網路管理方面,可將網路創建、CA對接等復雜操作簡單化,向網路管理員提供最簡單的操作頁面。
㈢ 平安科技和平安集團有什麼區別
屬於平安集團旗下。這些年發展得很快, 人工智慧、智能認知、雲、區塊鏈,也成立了平安諸多的科技公司,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了。
㈣ 當下區塊鏈的公司中,有哪些公司真正實現了營收
這個從2021年上市公司上半年度報告披露來看,在98家A股區塊鏈概念股中,只有遠光軟體、視覺中國、順豐控股、中國平安、東港股份、山大地緯等在內的25家上市公司在中報里提及了區塊鏈業務,但是在營收方面,只有遠光軟體一家公司明確了區塊鏈業務具體營收。
㈤ 平安保險的業務覆蓋哪些
10月12日,中國平安在深圳舉行核心金融主題開放日,集團首席財務執行官姚波、集團副總經理兼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集團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和平安人壽總經理余宏出席會議,並分別就平安價值深度解析、科技賦能壽險、銀行零售戰略和投資風險管理等做了主題報告。
中國平安表示,通過開放日活動等形式,管理層深度解讀公司主要業務及財務數據,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公司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及服務,鞏固及提升公司經營管理的透明度及信息披露的領先水平,幫助投資者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公司的投資價值。
在本次開放日上,公司管理層相繼對平安價值的構成和科技對集團傳統業務的賦能做了深度解析。關於平安的價值構成主題,管理層對穩定性高,可預測性強的營運利潤和領先於市場的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ROEV)及高P/EV倍數做了邏輯嚴密的解構與分析;在科技賦能金融主業方面,目前,科技已在平安的保險、銀行和投資等板塊的業務場景實現了廣泛的落地和應用。
開放日五大亮點:
營運利潤確保分紅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在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剩餘邊際攤銷穩健增長、非壽險業務增長驅動明確等因素下,公司營運利潤將更為穩定及可預測,並將確保分紅的持續性與穩定性。2013年,平安現金分紅為51.45億元,2017年,該數字已增長至274.2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52%;
領先市場的ROEV:得益於高質量的新業務、審慎的假設制定、卓越的經營管控、非壽險業務的高回報等四大優勢,平安實現了超同業的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ROEV)及高P/EV倍數。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近五年平均ROEV為24.7%;
保險業務五大場景 AI全面應用:在代理人的增員、培訓、隊伍管理、銷售模式和服務等五個業務場景中,AI技術已得到廣泛及有效運用,科技水平領先行業;
銀行零售業務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零售業務營收和利潤貢獻首次超過對公業務,信用卡業務進入行業第一梯隊,流通戶數、消費金額均位列股份制銀行第二。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全行資產質量將於今年底回歸正常;
國際標準的智慧投控體系深度支持投資風險管控:平安已通過建立具備國際化標准和本土化優勢等6大核心競爭力的智慧投資風險管理體系,深度支持集團及專業公司對投資風險進行有效管控。過去十年,險資凈投資收益率均值在5%以上,年復合增長率達21%。
集團:穩定增長的營運利潤和ROEV將確保平安分紅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會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姚波介紹了營運利潤的驅動因素和領先同業的ROEV,向投資者深度解讀了平安的價值。
平安於2018年開始實施IFRS 9,並從2017年中報開始披露營運利潤指標。姚波指出,剔除短期的波動性影響後,營運利潤的穩定性高,可預測性強,其穩定的增長將確保分紅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基於壽險及健康險業務剩餘邊際攤銷和營運偏差的穩定增長,及非壽險業務增長驅動明確,集團營運利潤具有較強的可預測性。2017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營運利潤528.24億元,其中剩餘邊際攤銷貢獻498.11億元,佔比68.3%。姚波指出,剩餘邊際攤銷來源於剩餘邊際,剩餘邊際的增長主要就來自於新業務貢獻。過去5年,公司新業務價值穩健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為39%。
中國保險業是高潛力市場,平安擁有先發的競爭優勢,公司的新業務價值創造實現持續增長,近5年年均貢獻16.2%的ROEV。姚波表示,新業務價值創造是ROEV最大的組成部分,中國是成長型市場,潛力巨大,新業務相對存量業務較大,帶來較高的ROEV的預期。盡管18年上半年,在中國整個壽險市場承受保費增長壓力的情況下,平安的新業務價值創造依然貢獻了10%的超高ROEV。
預計回報亦是ROEV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近5年年均貢獻8.4%的ROEV。姚波表示,不管從風控能力、業務品質還是利潤波動性等角度,平安利潤的不確定性都相對較小,但是出於審慎的考慮,過去10年沿用保守的風險貼現率假設,保守的風險貼現率假設帶來高的預期回報。
姚波結合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近五年平均ROEV(24.7%),在不同的風險貼現率和分紅增長率下的P/EV倍數,發現ROEV越高,P/EV越高。
針對平安的價值,姚波重新梳理了兩大估值框架,即SOPV (Sum of Parts Valuation)模式及客用戶經濟模型,「希望分析師們多角度看平安真正的價值」。目前,集團主要業務板塊均實現高ROE,2017年集團合並ROE達到20.7%。此外,科技板塊的估值遠高於股東權益,其歸屬於集團的價值為1,538億元。
保險業務五大場景 AI全面應用
在保險業務板塊,過去幾年,依託集團在科技領域的創新科技,平安壽險研發出領先行業的科技成果,並成功將科技成果內化至業務管理中。目前,人工智慧(AI)技術已全方位應用在平安壽險對代理人的管理工作中。
開放日上,余宏透露:「在代理人的增員、培訓、隊伍管理、銷售模式和服務等五個業務場景中,AI技術已得到廣泛及有效運用。」
在增員場景中,為解決人員眾多,篩選困難等痛點,AI甄選和AI面談已在個險渠道全面上線,協助業務實現代理人精準篩選、財務資源有效投放及最佳發展路徑預設。2018年,AI甄選和AI面談在個險渠道全面上線至今,AI技術對13個月留存人員的識別率達95%,為公司節約財務成本約6.3億元。
在培訓場景中,基於針對性輔導難等痛點, AI培訓系統全面上線。未來,預期平安壽險代理人的績優養成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余宏表示,通過採用AI培訓系統,代理人平均績優養成時間有望被大大縮短,從2018年的36個月下降至2019年的15個月;績優人群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38.3萬擴大到2019年的45.9萬。
在隊伍管理方面,根據對代理人實時管理難的痛點,平安壽險推出 AI助理,實現智能任務配置和在線銷售協助,構建任務管理、智能陪和智慧問答等三大能力。
在銷售模式方面,針對精準銷售難的痛點,平安壽險推出SAT(社交輔助營銷)系統幫助代理人實現實時連接、高頻互動和精準營銷,並取得卓著成效。2018年全年,SAT系統已觸達人數2.2億人次,互動次數13億次,配送線索10.8億條。
銀行零售戰略轉型深化 貢獻佔比過半
據平安集團副總經理兼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介紹,平安銀行自2016年開啟零售戰略轉型以來,經過兩年的發展,業務結構實現根本性調整,零售業務成為全行增長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平安銀行全行收入結構從兩年前對公佔比七成,調整為目前零售收入佔比超一半。其中,零售貸款9989億元,佔比54%;零售營收293億元,佔比51%;零售凈利潤91億元,佔比68%。
在用科技推動零售發展的思路下,平安銀行將科技賦能於產品、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通過創新OMO模式,平安銀行打通線上線下新零售,線上以口袋銀行APP為載體,打造一站式、智能化、開放互聯的移動平台;線下運用智能識別、人工智慧等技術升級線下智能門店,打造綜合金融線下流量入口。
藉助科技賦能,零售業務各項指標實現快速增長,其中APP月活量達2400萬,位居股份制銀行第二,以流花支行為代筆的智能新門店人均產能達到全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AUM、貸款、存款余額增速則分別位居對標行第二、第一、第三。
與此同時,通過集團綜合金融的助力,平安銀行信用卡業務已進入行業第一梯隊。其中, 2018年上半年信用卡流通戶數達4052萬戶,2018年8月消費金額達2359億元,兩項指標均位列股份制銀行第二。此外,今年上半年信用卡客戶量凈增數與消費增速則位居股份制銀行第一。
零售業務在快速增長的同時,通過科技的大量應用,自動化、智能化風險控制體系為資產質量保駕護航。據介紹,在平安銀行,信用卡100%實時審批,85%以上系統自動審批。同時,通過交易級大數據風控系統,實時攔截欺詐,保證銀行、客戶資產零損失;汽融整體平均審批時效0.4小時,行業最快。無抵押車貸業務全面實現「秒批。同時,採用AI智能定價策略,能針對不同評級的客戶進行智能定價。
隨著全行收入結構發生實現根本性調整,平安銀行的資產質量也得到持續改善,各項指標企穩向好。逾期90+覆蓋率與撥備覆蓋率大幅提升,偏離度逐步下降。謝永林表示,今年下半年,這三項指標都將達到同業平均水平以上,全行資產質量也將於年底回歸正常。
險資凈投資收益率穩步提升 投資風控體系具備6大核心優勢
針對投資板塊,平安集團首席投資執行官陳德賢從投資面臨的挑戰與投資業績、集團投資與風險管理體系、保險資金主要投資風險及管理等三個方面予以介紹。
陳德賢表示,險資的投資管理需要思考三類問題:風險挑戰有哪些?如何去管保險資金?未來的收益預期?面對這些問題,平安在過去取得了不俗的投資業績,險資凈投資收益率在2012年後取得了穩步提升,由2012年之前的平均4.3%上升至2012年之後的平均5.4%。與之相對應,投資收益波動率在2012年之後顯著下降,由2012年之前總投資收益波動率5.7%下降到之後的1.8%,且分別大幅低於滬深300同期的23%和54%。投資收益率的可預測性穩步上升。與此同時,保險資金投資運作為公司利潤帶來顯著的正貢獻,過去十年(2008-2017)凈投資收益率均值在5%以上,年復合增長率達21%;僅凈投資收益即可滿足壽險業務賠付金,過去6年平均覆蓋比例為153%。
這些投資業績的取得主要依賴於平安國際化的投資管理流程和穩健的投資風險管控體系。在投資管理流程方面,陳德賢表示,平安以資產負債管理為核心,通過明確風險偏好、量化模擬和評估選擇等環節確定最優資產配置,其中在模型方面,平安在2013年率先引入全球領先的Conning資產配置系統,並基於負債特性研發本土化的戰略資產配置(SAA)模型。
在投資風險管理體系方面,平安通過定量工具和定性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投資管控平台逐步從傳統的計量平台發展為智慧平台,建立涵蓋投前、投中、投後的標准化全流程,深度支持集團及專業公司對投資風險的有效管控。陳德賢表示,平安構建的投資與風險管理體系主要具有 6 大核心競爭力:對標國際、量化決策、先進模型、系統平台、流程管理和本土數據。在嚴格的風險管控基礎上,保險資金投資的非標債類資產金額超過3600億,至今未出現違約資產;信用債資產金額超過1700億,上半年未出現違約資產。
陳德賢表示,平安保險投資仍將以「NII+」(凈投資收益率+)作為核心策略,建立險資收益「安全墊」。過去十年,凈投資收益率的年復合增速為20.56%,以上千億現金流為公司穩健經營提供堅實保障。據陳德賢介紹,平安保險資金非標資產投資中,71%的項目有增信措施;在信託計劃中,有47%為國有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項目;償債主體現金流對債務具體覆蓋能力為88.51%,較2017年末上升1.5%。在行業配置方面,保險資金主要投向基建、非銀金融、不動產等行業,受經濟周期波動風險的影響相對較小。
展望未來,姚波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公司「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的戰略規劃。在核心金融業務領域,藉助人工智慧、區塊鏈、雲、大數據和安全等五大核心技術,我們將持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體驗,強化風控,不斷提升競爭力,在提升公司價值的同時,為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創造長期穩定的價值回報。
㈥ 區塊鏈保險是什麼平台有哪些
把保險流程拆分放到在區塊鏈上,投保承保方可以是任何的機構或個人,保單條款也可以由社區專業人士進行個性化定製;數據儲存上更有保障,因為每一個「去中心化」的節點上均會共享,不存在私自篡改的問題;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理賠流程也不會受外力控制。總的來說,區塊鏈與保險的融合能夠很大程度地提升保險行業效率。
比如目前這樣的平台有GRE全球風險交易所(Global Risk Exchange)。
㈦ 中國區塊鏈公司排名
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於2016年10月18日在北京成立。論壇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萬向區塊鏈、微眾銀行、中國平安等國內從事區塊鏈的重點企事業單位構成。
應答時間:2020-08-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㈧ 平安集團在區塊鏈專利方面的儲備怎麼樣
目前平安集團區塊鏈方面的專利申請達到95件,其中,海外專利申請24件,已授權專利6件,穩居國內企業前列。
㈨ 順豐、平安、招商加入 DBI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DBI,只是區塊鏈的數字身份應用,順豐、平安、招商加入不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明有人用而已。
㈩ 平安科技的區塊鏈有什麼優勢
平安科技的區塊鏈技術擁有業內最強零知識驗證演算法庫,延時<0.05秒,百倍國密加速方案。同時,是世界最大商業區塊鏈平台,承載4萬個節點,連接200家銀行、200,000企業、500其他商業政府機構。目前,已有幾十個企業級應用解決方案,包括2018年9月上線的香港金管局平台和鏈接100萬+企業的金融壹賬通供應鏈和中小企業融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