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tnt

區塊鏈tnt

發布時間: 2022-03-28 08:08:49

① 我國快遞的現狀

一、服務不規范
調查顯示,EMS、FedEx、順豐、宅急送電話服務熱情規范;申通、中通和韻達的客服熱線需要客戶再次撥打。而匯通、天天、圓通的客服電話則無法接通。在上門電話預約方面,只有EMS和順豐做到了攬收及投遞前與客戶進行預約確認,其他快遞公司均未提供電話預約確認服務。
二、快件攬收與派送速度
對於快遞這種特殊的服務行業,用最短的時間上門攬收是快速寄送郵寄的前提。調查顯示,多數企業攬收速度慢。另外,除EMS、順豐、宅急送等公司的快遞員統一穿著帶有公司標識的工作服上門進行服務外,多數快遞公司快遞員穿著隨意。
"快速"是快遞行業最基礎的屬性,也是客戶最關心的核心指標。為了調查快遞速度,中國客服委將郵件分別通過10家快遞公司從廣州發至北京統一簽收地。測評結果表明,僅順豐快遞、EMS在2天內寄達,其他大多在3天寄達,還有兩家快遞公司6天時間才將郵件寄達客戶手中,快件成了"慢牛"。
三、檢驗不規范
調查發現,只有EMS、順豐等少數企業要求客戶對郵寄物品開拆驗視,多數快遞公司並未對客戶郵寄的物品進行開拆驗視,只收件不檢查,存在安全隱患,屬於違規操作。

② 許子敬TNT是什麼

TNT是指烈性炸葯!這種炸葯的威力很猛烈,常用來炸礦山後來被用到軍事領域。

③ AAC幣出了啥問題

18號上午,銳角雲要實施六條舉措來提振幣價,不過當天只放出兩條舉措,一是31000台三角形主機(1代)將作為銳角雲唯一創世節點;二是Super Network(酸奶計劃)激活碼銷售所回收AAC進行1年期鎖倉。被AAC套牢半年多了,以往AAC客服是「行情還是要交由市場滴balabala」,但這次不按常規出牌就忍不住想分析一下。
1、 為什麼好好的一個項目幣價跌成這樣?
很早之前看過一篇對如下代碼審計結果出來前後5天不同等級項目幣價漲幅分析的文章在良好等級的項目中選取了ETH、EOS、Qtum、AE和SNT,平均漲幅165.98%;一般項目中NEO、BTS、阿希(XAS)、天算(Delphy)、公信寶(GXS)的平均漲幅135.62%;等級為差以及未找到的的項目除去飛上天的波場(TRX),TNT、UIP、唯鏈(VEN)、PAY的平均漲幅為107%。看出等級越高的項目,幣價的漲幅也越大,從這一方面可以說幣價跟項目的好壞還是有一定關系的,畢竟幣價還受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
再來看AAC,一家區塊鏈研究和評級機構SharpRating之前對銳角雲項目做過一次評級,最終結果為86.45分A-級,暫且不說這家評級機構的權威性以及這篇評級是否含有水分,按照這個評級來看,AAC的幣價更是讓人不解。
2、三角形主機漲價,獲取收益少,回本無望?
三角形主機在最開始投放於市場時,平均每台三角形主機的收益超過100AAC,當時幣價6、7毛。但隨著三角形主機節點的不斷增多,目前每台三角形主機的收益大概在20AAC左右,而幣價為2毛浮動。三角形主機的價格不斷的上漲,但是幣價一直跌,這是要用戶們挖到地老天荒也回不了本的節奏嗎?雖然目前銳角雲推出Supper Network酸奶計劃能夠獲取SN獎勵,但是用戶在對項目產品、幣價都不看好的情況下,用戶對酸奶計劃的熱情也受打擊。
3、為什麼要提升幣價?增長用戶對項目的信心?
一個品牌想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效應,就要給用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這樣用戶自然會回饋給項目方相應的回報,才更容易建立起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在幣圈更是如此,想讓用戶信任項目,首先讓用戶感受到項目能帶給他的好處。在銳角雲整個生態完成之前,幣價是最能夠給用戶帶來直觀感受的,讓用戶感受到項目對他們的用心,讓用戶對項目產生好感而不是整天的謾罵,是能夠建立起用戶對項目的信心的基礎。


④ 商業銀行如何通過品牌建設應對同質化競爭

「品牌同質化」真的是一種風靡全國的營銷病。無論是走進商超、還是打開手機,我們都面對著一眾面目相同的品牌。例如:

小額信貸都在說「門檻低」、「放款快」;

紙尿褲都在喊「易吸收、不過敏、防側漏」;

牛奶品牌都在打「奶源地」、「蛋白含量」。

最為諷刺的是,中國品牌同質化水平最高的行業就是廣告業。廣告公司賣著一樣的資源、放著一樣的價格、提供著一樣的服務,卻每天去教廣告主如何打破品牌同質化,這真是這個行業最大的黑色幽默。

打破品牌同質化的四個錯誤理論

品牌們在制定差異化戰略的時候,常常把四樣東西作為差異化價值,分別是:把產品品類當差異價值;把用戶階層當差異價值;把技術實力當差異價值;把市場規模當差異價值。

我想說,這四種方式都是錯的,而且錯的離譜:

1.把產品品類當差異價值

很多企業在給自己品牌定位的時候,都寫過這樣的話:「專注於##領域」。

企業這么描述自己, 很顯然是受《定位》理論影響,想要在某個領域占據用戶心智第一的位置。但是我們回看一下那些經典的定位案例,他們都沒有說「專注於##領域」:

加多寶,怕上火喝加多寶

瓜子二手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飛鶴,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部分企業並沒有用對《定位》理論。《定位》理論是說要佔據品類第一,但是這種占據,是用戶心智的占據。

也就是說,定位是對用戶說的,而不是對行業說的。用戶根本不關心你是「專注於區塊鏈領域」,還是「專注於幼教領域」,他們關心的是你能提供什麼樣的差異化價值。

其次,用品類去做差異化,很容易遭到「真香」現場。

因為任何成長的企業,很少不會做品類的擴張。例如,小米因手機起家,後來擴展到整個電子產品;喜茶是賣茶飲的,但是現在也買冰欺凌和麵包。

如果我們最開始,把一個細分品類作為品牌的差異化價值,一旦我們遇到市場天花板,需要品類擴張時,就會被迫做品牌的再定位。

2.把用戶階層當差異價值

很多企業喜歡把自己定位為「高端」品牌,例如這些品牌:

但同時,真正高端的品牌卻從未把「高端」兩個字掛在嘴裡。你見過法拉利說自己高端嗎?你聽過LV、愛馬仕喊自己高端嗎?

這就好像比爾蓋茨,不可能在名片上印上「世界首富」一樣,越是真正高端的品牌,反而喜歡和大眾保持距離;而越是標榜高端的品牌,並不是真正的高端品牌,而是希望成為高端的品牌。

把「高端」當做品牌差異化時,最大的問題是指向不清,就是消費者根本搞不清楚你的「高端」到底高端到什麼地步。

這是淘寶的某「高端女裝」,在某些商家和用戶心理已經算高端了,但對於另一些人而言,普拉達才是高端女裝吧?

我們再回看一下良品鋪子和竹葉青的廣告文案:

什麼是「高端零食」?更干凈?口味更好?價格更貴?

什麼是「高端銷量市場」?這個市場是按什麼劃分的?茶葉的市場價格嗎?

「高端」、「低端」,這種詞彙都是相對概念,而不是絕對概念。「高端」和「品類」一樣,應該是企業對內的品牌定位,而不應該成為企業面對消費者的價值表達。

3.把技術實力當差異價值

把技術實力當差異價值,最常見的用詞就是「智能」、「黑科技」以及「重新定義###」。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用「智能」作為自己的差異化標簽,例如美的智能電飯煲、360智能攝像頭、Travelmate人工智慧旅行箱……

這種將技術作為差異賣點的問題在哪裡呢?我們就以智能音箱為例來了說明這個問題。把AI和音箱做結合,不僅解放了消費者雙眼雙手,更方便搜歌找歌,智能音箱也成為了未來客廳端的人機交互入口,可以說意義遠大。

但看似高新技術的智能音箱市場,馬上從藍海變成了紅海市場。小米、華為、網路、阿里紛紛加入了智能音箱市場的爭奪。巨頭的加入,徹底發揮自己「價格屠夫」的本色,洗牌中小玩家。比如,小米的「小愛同學mini版」官網只售299元。

所以,把技術當差異賣點的最大問題就是:技術,是一種高速發展卻也高速淘汰的東西。

如果你的技術實力沒有強到離譜,那麼你的最大的差異點,就會變成最大的軟肋。你會輕易被強大的對手快速復制,然後被快速淘汰。

4.把市場規模當差異價值

這個方法常見於中國各個行業的巨頭們,常用的品牌話術是「領軍者」、「銷量領先」。

把「領導者」掛到嘴邊,是基於用戶的從眾心理,當一樣東西有更多人選擇,一般意味著它的質量和服務更靠譜。

但你發現沒有?國外的領軍者們很少標榜自己是領軍者。我們回憶一下,寶潔、Nike、KFC、可口可樂……他們在廣告中強調過自己的銷量問題嗎?為什麼國外的大品牌不這么做?

因為對於任何事物而言,選擇它的人越多,它的個性感知力就越差。而個性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小眾的代名詞。

很多這么做的企業,可能搞錯了用戶對「銷量大」和「流行」這兩個概念的反應。

銷量大=更多人選擇,所以這個產品很安全

流行=這個東西很紅,我也要趕個時髦

所以,強化「銷量」和「領軍者」更適合一些「精神消費」屬性弱的品類。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把Nike的廣告改成「全世界十個人中,就有一個穿過niki」,niki的粉絲們是不是就要瘋了?所以,瓜子二手車可能更適合強調「銷量」,而王老吉並不適合。

一旦一個品牌成為了領軍者,它最大的危機是消費者覺得它不酷了,它爛大街了。好比微信成為月活10億級別的應用時,我們反而開始逃離朋友圈,尋找圈層社交、私密社交。近兩年,大家覺得社交類APP的創業機會又出現了,這才有了多閃、soul等APP的崛起。

所以,國外成熟的大品牌都在極力地擺脫「領軍者」的身份,在不斷製造差異化的感知,研發更個性的產品,做更先鋒的文化推廣。

很多時候,一個大品牌越是標榜自己是「領軍者」、「銷量領先」,它越是在背離品牌差異化。在用戶心智層面,你越是在為新創品牌製造機會。

03

打破「品牌同質化」的四種正確姿勢

上一節我列取的四種錯誤示範,其實都是犯了同一個錯誤:只站在企業角度,而沒有站在用戶角度去做差異定位。我們要永遠明白一點:品牌資產只存在於用戶心智里,所以打造品牌的差異化必須從用戶視角出發。

下面,我們就從用戶視角出發,去創造品牌的差異化價值:

1.具象一個產品價值點

喬治是美國一家攪拌機企業的市場總監,他所在的企業的產品賣點是「耐用」、「攪拌力度大」。如果只看這兩個核心賣點,那麼與市場上其他品牌基本沒什麼不同,但是喬治想到了一個辦法,徹底放大了攪拌機的賣點。

他把買了一堆彈珠,然後把它們放進攪拌機里攪拌,彈珠在攪拌機里劇烈的蹦跳,15秒鍾之後,喬治打開攪拌機的蓋子,彈珠已經變成一團白色粉塵。喬治把這一切用攝影機記錄下來,然後傳到YouTube上,大受歡迎。

後來喬治還嘗試了攪碎打火機、游戲手柄、甚至iPhone,這個系列視頻叫《Will It Blend?》,點擊量超過3億。2年內,攪拌機的生意漲了6倍。

喬治做的事情,就是把一個產品的抽象賣點具象化了,甚至戲劇化了。

其實,很多產品都是有差異化賣點的,但是問題是:你的賣點並沒有讓用戶清晰地感知到。注意,我用了一次詞叫「感知」。品牌的價值賣點不是讓用戶去「思考」、去「判斷」的,而是去感知的。

因為「思考」、「判斷」這些只是人類大腦的理性決策,如果是理性決策,用戶最常見的反應就是去比價,對比各種參數、做各類測評。除了汽車、房產等這些高消費的決策產品,一般的大眾消費品,用戶根本懶得花時間去「辨別」你的價值。

所以,品牌的差異化價值,必須是讓用戶可感知、可觸摸的。如果你的品牌,在用戶在關注你的前三秒內,沒能喚起他的消費慾望,那麼這個用戶就會流失掉。

那麼,放大用戶感知還有兩個實用的小技巧,我們拿幾個常用的方式來說明一下:

1)用數字去製造價值感知。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OPPO的「充電5分鍾,通話2小時」。「5分鍾」和「2小時」這兩個數字,形成了極大的價值沖擊。

2)用視覺去刺激用戶感知。

我們都知道茶飲現在是一個大市場,但同時競爭也相當慘烈,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因味茶、煮葉、鹿角巷、1點點……這個賽道已經相當擁擠。

新入場的新品牌有家叫「唯秘模特茶」,店面色調借鑒了維密大秀的色系,融合了暗黑和騷粉,整個店鋪打造出了維密大秀的時尚感。

再比如,信仰毛尖,把「信」字放的無限大,好像一個印章一樣。這個「信」字就既是品牌的價值觀,也是吸引消費者的視覺符號。這是華與華公司2018年的案例。

現在有個新名詞叫「感官品牌」,也就是你的品牌要在五感上,給消費者足夠的刺激,從而達成足夠的品牌印記。在品牌眼亂繚亂的今天,想讓消費者產生消費行為,常常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2.強化其中一個價值點

我們消費一個產品,有眾多原因。質量、價格、口味、服務、包裝……這些都可能成為選購的原因。但無論原因有多復雜,都可以分成兩大類原因:

1,內在的實用價值:口味、質量、價格……

2,外在的附加價值:服務、包裝、體驗……

當一個市場進入同質化競爭時,那就意味著「產品的實用價值」已經不起決定性因素,我們拼的常常是「產品的附加值」。

如果你能把某個產品附加值放大,大到超過用戶的預期,超過對手的想像,那麼你就有了更強大的競爭力。

比如,很多人很喜歡逛宜家,不僅是因為宜家的傢具組裝配送方便,性價比高,有顏值,還因為宜家的餐廳很好吃!很多人甚至是為了吃頓飯去宜家,順便去買點小傢具。

我要告訴你,宜家餐廳已經是世界上第六大餐飲企業,光是招牌菜瑞典肉丸和冰欺凌,一年的營業額就在10億以上。

再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海底撈,送餐小哥的面條舞、等位時提供美甲服務、一個人吃火鍋對面給你放個小熊,這是把服務價值做到極致。

當年中國家電市場競爭激烈,海爾靠什麼勝出?靠的是後期貼心的維修服務。如果你問老一輩,當年為什麼買海爾,他們的理由幾乎都是「管維修,服務很好啊」。

產品的附加值怎麼找?我們要仔細觀察用戶消費產品的全部環節,看看哪些點是用戶「不舒服」的、是你可以憑借自身資源把這個問題解決的,那個點也許就是突破口。

比如,現在大家穿著牛仔褲流行「卷邊」,針對如何卷邊,很多穿搭網紅會傳授「卷邊」的攻略。如果我是一個新創立的牛仔褲品牌的老闆,我就會做三件事:

1)給所有導購員培訓,每個來店裡試穿牛仔褲的人,都為其提供專業的卷邊指導,現場展示不同樣式的卷邊方法;

2)顧客一旦購買,會給他這條牛仔褲的卷邊攻略,包裝袋裡有紙質攻略,上面也有二維碼,掃碼關注品牌公眾號之後,可以去看視頻教程;

3)讓設計師針對這個現象,設計出幾款褲腳外翻後,會露出特別的花紋和圖案的牛仔褲,讓顧客更喜歡「卷邊」,一旦這幾個款式大賣,那麼就給自己定位成「最好看的卷邊牛仔褲」。

3.虛構一個新的價值點

晨光文具是國產文具界的知名品牌,核心產品是書寫筆。但是書寫用的工具筆是一種沒有太高技術門檻、同質化很強的產品,如何能把一隻普通的書寫工具筆變得與眾不同呢?

晨光文具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的筆定義為「考試專用筆」。在一個無紙化的時代,用筆的主要群體是學生,而學生用筆的最大場景就是考試。

哪個筆不能在考試里用呢?所有的筆都可以啊!但就是這么一個看似收智商稅的產品命名,讓市場銷量直接提升了30%。

但隨後,也遭遇了各個對手的跟隨模仿,大家都出了考試筆。為了加大品牌的差異化,晨光文具又開發了一款產品,叫「孔廟祈福考試筆」。

這個產品包裝裡面還有一張「孔廟祈福簽」,若考生抽中的「祈福簽」是上上簽,則有一定的獎勵。他們在山東曲阜,也就是孔子的故鄉孔廟,舉辦了一場「孔廟祈福大典」,並拿到了孔廟的授權。這是不是很像現在流行的IP跨界?可這是十年前的案例了。

當時這款「孔廟祈福考試筆」在高考前,受到了全國考生的瘋搶,很多考生都想拿著這款開了光的法器去參加高考。

晨光這款筆和其他考試筆,在物理屬性上有區別嗎?沒有。它只是巧妙地利用了中國人辦事圖吉利的心理,為一個原本同質化的產品,找到了一個極具差異化的價值點。

當我們抱怨自家產品沒啥特色時,不妨試著去「務虛」一下,找一下產品有沒有可能附著上新的意義感,從而在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4.重新定義整個價值

現如今,「重新定義」這個說法已經被各大品牌玩爛了。好像只要某個品牌的產品稍微有點技術或商業上的突破,就可以重新定義所在的行業。但不可否認的是,「重新定義」你的品牌價值,特別適合那些有著創新商業模式的品牌。

每次打開我家那台樂視電視,開屏都有一句話「我不是一台電視,而是一套大屏互聯網生態系統……」。樂視不把自己定義為「電視」,而是把自己定義為「大屏生態系統」,這種「生維」型定位,就是把自己放在「未來」,把對手放在「遠古」,特別能引發人們對未來的渴望。

這種營銷思路來自於蘋果,因為喬幫主時代的蘋果一直在「重新定義」科技行業,蘋果重新定義了音樂播放器、手機、個人電腦。現在,和蘋果有著相同氣質的企業,還有特斯拉、谷歌、盒馬鮮生、瑞幸咖啡等。

著名的未來學者,《失控》作者KK曾對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說:「我並不看好搜索的未來。」拉里佩奇回答說:「哦,其實我們做的是人工智慧。」所以,無論是谷歌地圖、谷歌眼鏡、還是阿爾法狗,這些都不是在拓展搜索業務,而是對人工智慧的深度開發。

被時代淘汰的焦慮,加上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力,總讓人們期待有新生事物出現,打破陳舊的傳統秩序。如果你的企業有這樣的基因,那麼你可以用「重新定義」的方法,去思考品牌的差異化價值。

但如果你的企業僅僅是比前人多邁了一小步,用「重新定義」去建立品牌價值感,可能就會變成一個業內笑話。例如,羅永浩老師在發布會上介紹「TNT工作站」時,用了這樣一張PPT。

同樣是智能電視,海信在2017年的新品發布會上,也「重新定義」了智能電視。海信的這台「璀璨」系列新品,「全面升級了人工智慧體驗,實現了智慧語音交互、人臉識別、視頻分享、智慧家居以及場景化的內容服務……」

這些個優勢聽上去只是升級了一個智能系統,而不能稱之為「重新定義」。當企業試圖去包裝品牌而不是實事求是時,你所描述的品牌價值,在消費者眼裡就是「國王的新衣」。

5.轉換視角,創造真正的價值支點

先講一個《聖經》里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很多商業書籍引用過,例如《引爆點》和《好戰略和壞戰略》。

非利士軍隊帶兵進攻以色列軍隊。在非利士軍隊中有位將領,叫歌利亞,是個身高3米的巨人,他身穿厚重的鎧甲,手提鐵槍來到以色列軍前討戰。

這副畫面有點類似《三國演義》里的兩隊對壘,有一員大將走出陣列,大吼一聲:「誰來與我一決雌雄?」

以色列軍隊士兵們十分懼怕這個武裝到牙齒的巨人,一時無人應戰。只有一個叫大衛的牧童主動請纓。軍隊將領允許大衛出站,並給了他戰衣,但大衛沒有穿,反而走到河邊撿了五顆石子,拿起甩石的機弦就去應戰巨人歌利亞。

巨人歌利亞看到一個小孩來應戰,極盡嘲諷,但大衛沒有受任何影響,在距離歌利亞一定距離處停步,用機弦甩出一顆石子,擊中了巨人歌利亞未被鎧甲保護的額頭。歌利亞倒地,大衛跑上前割下來他的頭顱。

我認為這個故事,適合每個創業者去研讀,因為幾乎每個創業者如果想獲得最終的勝利,都要面對行業里的歌利亞,並要想辦法戰勝他!

跟《聖經》里的講述重點不同。在戰略學領域,牧童大衛之所以能戰勝巨人歌利亞,和上帝與勇氣無關,而是大衛對競爭局勢有著與眾不同的判斷力。

我們看一下,大眾如何看待巨人歌利亞和牧童大衛之間的競爭關系:

而隨著「增長黑客」理論進入國內,國內企業開始著重打造第三種獲客手段,即利用產品內的技術手段、用戶補貼等方式,去廣告化地獲客。

如果拼多多按照傳統思路去獲客,那麼它一定會遭遇幾大巨頭的流量封鎖,融資再多也燒不起。拼多多之所以能崛起,在於它核心的獲客手段是:拼團技術+用戶補貼。

這種自驅動的增長方式,激發了產品內用戶的自發拉新,從而在某種意義上消滅了競爭,規避了巨頭的打壓。後期再輔助流量采購和品牌廣告,從而迅速成為新的電商新貴。

重新審視你和對手的優劣勢,轉換視角重新發現你的價值支點,這是所有企業在面對同質化競爭時,都應該具備的思路。而價值支點所造成的差異化,其實就是最大的差異化,如果用公式表達就是:

差異化的價值支點 = 你的最強點 — 對手的薄弱點

這種轉換視角、尋找差異化的價值支點的方法,已經跳出品牌理論,晉升到戰略理論了。

尋找這種「差異化的價值支點」的最高意義,就在於把被動化主動,建立自己的戰略優勢,從而把對手拖入你的戰略軌道里,從而讓對手疲於奔命

總結一下

今天,我們就重新思考了「品牌同質化」這個課題,核心內容包括以下三個層面:

01為什麼別人「品牌同質化」,卻仍然活的很好?

02解決「品牌同質化」的四個錯誤理論

03建立「品牌差異化」的五個正確姿勢

當你和對手的產品高度同質化時,那麼,消費者買的根本不是產品,而是品牌信息,我們如何編碼這些信息,就決定了產品能賣多少份、賣多少年。

⑤ 對於TNB大家怎麼看

我認為值得。為什麼呢,因為目前幣圈行情不好,距離上次小牛市已經過去5個月了,現在的市場正在淘汰掉一些空氣幣,山寨幣,從項目方是否還在更新狀態,是否發聲、就可以看出結果,項目方是否跑路,是否停止運營。那麼經過市場的淘汰後,留存下來的幣,基本還在運營的,有的是想真正做實事的,想要實現應用場景落地而能夠實現商業落地的更是少不剩數。而TNB項目就是其中為數不多,應用落地的項目,但是任何一個項目產品,需要時間來發展壯大。
投資本質就是低買高賣,低價買入高價值的產品,高價賣出去,所以,一個項目是否靠譜、是否有價值上升空間,是決定是否值得投資的重要因素,下面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TNB。
MiaoA APP 是TNB生態中的首款落地應用,在這個APP上可以購買名人的時間可以兌換一定的現實服務,另外還可以購買時間,等待名人的時間價值上漲,做二次售賣 賺取收益,其實這套商業模式可以這樣通俗理解:,一個人相當於公司,一個人的時間相當於股票,你買了這個人的時間相當於買了股票,公司有倒閉的可能性,但是人不會啊,人的經驗是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變得越來越豐富,那麼他創造的價值就會更大,舉個好理解的例子,你在2000年的時候花了100塊買了馬雲的時間,18年後這100塊能升值到多少錢,股神巴菲特的午餐為什麼越來越貴。這就是時間增值。可想而知。這套商業理念結合區塊鏈技術是非常創新的。
綜合以上,市場的環境、創新的理念、應用的落地、持續上新人、最終實現盈利等等。TNB是值得投資的。

⑥ 王峰十問羅永浩首次披露什麼

羅永浩:錘子科技創始人。曾先後創辦過牛博網、老羅英語培訓學校,2012年創辦錘子科技,兩年完成B輪融資。著有《我的奮斗》、《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等。

王峰:火星財經發起人,藍港互動集團(HK.8267)創始人,極客幫創投合夥人,曾任金山軟體高級副總裁。

以下為對話原文整理:

王峰:首先要恭喜老羅啊,前幾天的錘子515新品發布會很成功,錘子成為首個在鳥巢舉辦發布會的手機廠商,據說,這也是今年全球規模最大的一場發布會,參與人數達到37000人,門票收入突破480多萬。

當然,很多人也為你捏了一把汗,朋友圈被連續刷屏,網上新聞鋪天蓋地,我知道你在發布會上已經大汗淋淋,但見瘋狂吐槽,又豈是一個汗字了得。看到了很多關於這次發布會的吐槽評論,是被打臉還是改變世界?

一個民營企業家的商業活動,引來如此多的關注和爭議,為什麼?你怎樣思考問題?這是我力邀你來做「王峰十問」訪談的動因。

在我看來,你差不多是當今活躍在市場一線最受爭議的科技創業者。我注意到,錘子科技網路貼吧有粉絲74萬人,同時,還有人注冊了錘黑吧,竟然也有6000多人關注;515發布會當天,雖然網友吐槽不斷,網友評價再次冰火兩重天,但你發出的微博最高評論還有9000多條,其中大多數還是挺你的。一個事實是,這次發布會之後,對你的爭議不但沒有降低,反而變得更強了。網上的熱評,從你的公司到產品,一直追究到怎麼看羅永浩這個人。

今天,圍繞你一路走來的爭議,我想拋開雜音和瑣碎之語,問你以下十個問題,涉及團隊、創新、品牌、競爭及個人意識等相關問題。其實,這些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在2016年新浪創業訓練營上有過一次四個時的分享——《創業者必須要面對的十大關系》,今天,這些問題正好映射到和你的對話中來,是為切磋學習,以如明鏡,照見我們自己的更加不完美和十分平庸。

今天的十問,涉及到我所提到的所謂「十大關系」,下面,讓我們開始吧。得罪之處,務必請包涵。實在不行,私下飯局再罵我。

第一問

王峰:關於投資人。事先說明,我也是錘子的投資人,但我更想站在公共立場問一些問題。每逢錘子發布會結束,大家都會很關心錘子的融資情況。現在錘子還會經常處在資金緊張的狀態嗎?

羅永浩:目前還好,已經不虧損了,我們不用融資也能走下去。但是為了研發投入和嘗試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們的資金還是挺緊的。

王峰:我至今還記得2015年第一次跟你見面,在你們公司附近一個餐廳和你午餐的時候,我心裡的疑惑:你的投資人名單上,沒有IDG、紅杉這類老牌主流投資機構,甚至沒有啟明、金沙江這些新興的獨角獸捕手。你跟媒體說過,你曾在1個月見了50多個投資人,但他們絕大多數並不能聽明白你講的事情。

我的觀察是,最後投了你的投資者大多是喜歡你,信任你。他們聽你的報價,其實都沒有把短期投資回報率放在第一位。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錘粉。為什麼市場號召力如此強大的羅永浩,沒有得到更多主流VC的青睞?

羅永浩:我們做的不是風口上的項目,如果不考慮遠大的計算平台理想(其實這個他們聽不太懂,但這很正常),那看到的只有一片紅海,所以多數機構都不想投是正常的,合乎投資邏輯的。

另外,很多成功的主流機構吹噓自己很少錯過重要項目,其實他們為了維持這種名聲,也經常是到了誰都能看懂的後期階段,求爺爺告奶奶硬塞進去一些錢,然後再吹這個牛的。

王峰:嗯,了解。錘子科技從創立到現在經歷了一系列挑戰和艱難,曾經一度幾乎被低價收購。據說由於收購方實在拿不出剩下的一筆小資金,導致最後收購失敗。這些投資人當中,也有些由於基金性質和投資期限的問題,有退出的需求。但是錘子科技目前所選擇的道路,是一條需要工匠精神和耐心的賽道。不知你是如何協調投資人需求和企業長遠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的?

羅永浩:我們的投資者,有些是看好我們的長遠前途,並對此有充分的准備,這種比較簡單。

還有些是因為投資周期的關系,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退出的,這種我們會盡量想辦法幫助需要退出的投資者退出。

有時候,一些新投資者希望前面的股東退出,這時候就比較好處理,否則還是挺麻煩的。這樣的時候,就只能坦誠溝通,爭取相互理解了。

王峰:我自己也完成過多輪融資,我知道在傳統股權投資機構里,創始人與投資人的關系始終是微妙的,好像很多創業者處理不好這種關系,容易走到兩個極端。要麼失去自我,被投資者挾持,要麼太過強勢,拿下所以決定性投票權。其中關系千萬重,我個人的經驗是,創業者對投資者一定要坦誠,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你覺得自己對投資人夠坦誠嗎?

羅永浩:當然。無論是對投資者,還是其他人,我的問題一直都是過於坦誠了,這方面我的分寸感很差。

第二問

王峰:關於合夥人關系。這個我覺得挺有意思。馬雲創業時有「十八羅漢」,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彭蕾,一路追隨,指哪打哪;馬化騰創業時,「騰訊五虎將」里,既有馬的中學同學陳一丹,也有他的大學同學張志東;雷軍創立小米時,不僅有微軟谷歌精英,更有黎萬強等一眾金山老同事;王興創立美團時,叫上了清華室友王慧文。蓋茨創立微軟時的搭檔是中學同學保羅·艾倫和大學同學史蒂夫·鮑爾默;喬布斯創立蘋果的搭檔是在Palo Alto一起玩大的技術天才斯蒂夫·沃茲尼亞克;佩奇創立谷歌時的搭檔是大學同學謝爾·蓋布林。任何一個領域的創業公司,有且至少有兩人有過創業前的交情,其中大都以同學和前同事居多,我發現相知相熟的合夥人關系往往在企業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羅永浩:首先,TNT的核心,不是那塊一萬塊的屏幕,而是革命性的操作系統。我們的屏價格貴不貴,根本就不是問題所在。因為除了我們自己做的不惜工本的那個堅果工作站版本,還有我們的合作商即將推出的從500元到5000元的全系列產品。所以不管你的預算是多少,總有一款適合你。

第二,長得像Surface Studio確實很遺憾,堅果工作站是六個月弄出來的第一代TNT概念機,這個周期實在太短了,所以我們就找了一個做過類似底座轉軸方案的供應商,用最快的時間趕出來了一個。後續迭代的產品的樣子,會非常不一樣。

第三,大家都用馬車的時候,全世界只有幾個造汽車的瘋子覺得人民需要汽車,就像大家都用鍵盤的時候,全世界都覺得滑鼠是玩具,「不是干正事兒的」。

如果嚴重地改變交互方式,工作效率的提升只有百分之三十、四十,那就什麼也改變不了。如果工作效率真的提高百分之三百到五百,那就不是改良,而是革命。革命來臨的時候,懷抱著腐朽的鍵鼠嘲笑語音操控的傻x們,會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里去。整個人類的工具進化史,就是一部直覺戰勝非直覺,低學習成本戰勝高學習成本,便利戰勝非便利的歷史。

除非直覺、低學習成本、便利的工具和方法在工作效率上有嚴重的折扣,否則結果是沒有懸念的。

何況,這么說吧,百分之三百到五百的效率提升,足以讓每個人都戴上耳麥,足以讓每個員工把工作拿回家做,足以讓每個老闆都給工位加上隔斷......沒做過老闆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不奇怪,但他們至少應該做過員工。

發布會後,這么多人不是在討論這套系統能否提高百分之幾百的效率,而是在討論辦公室會不會因此成為吵鬧的菜市場……這大致相當於汽車發明出來之後,腦子里只有馬車和馬糞的人,討論汽車發動機會不會太吵,抱怨汽車還要費油,提醒馬糞其實是有其他用途的,「馬身上全是寶」。

王峰:錘子科技從誕生起,無論中間有什麼波折,總在創新上有神來之筆,比如上一代堅果手機的「閃電膠囊」,更早之前有One Step和Bigbang,再早還有Smartisan OS煥然一新的操作界面,可是最新發布的堅果R1手機,有什麼創新突破嗎?好像大家還沒看出來。你的發布會上大部分時間都沒有交給手機。不過,說實話整個智能產品廠商的發布會,都沒有幾年前市場那種瘋狂熱度。是不是整個智能手機領域都遇到創新的瓶頸了嗎?你想過做區塊鏈手機嗎?

⑦ 北京鏈石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StoneTicket(STNT)區塊鏈平台定位於「去中心化的數字票務交易公鏈」,針對票務行業票品兌換、確權、認證、流通、可靠交易、杜絕假票等重要的痛點。借力區塊鏈天然具備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公鏈能確保每一張票的有效安全流轉,活動組織者亦能通過智能合約自定義票的規則,控制門票銷售、轉售和交換的各種行為,並規定票價、其他費用和傭金,實現全流程式控制制。
法定代表人:楊再德
成立時間:2018-05-21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平房路241號2幢2層202室

⑧ TAC是什麼軟體

無論是否掌握生物信息學資源,每位研究人員都可以輕松獲得詳細分析。 轉錄組分析控制台 (TAC) 軟體現在包括 Expression Console (EC) 軟體的功能,通過提供強大的互動式可視化顯示,讓您超越差異表達的簡單鑒別。無論是否掌握生物信息學資源,每位研究人員都可以輕松獲得詳細分析。 轉錄組分析控制台 (TAC) 軟體現在包括 Expression Console (EC) 軟體的功能,通過提供強大的互動式可視化顯示,讓您超越差異表達的簡單鑒別。
TAC軟體專為生物學家設計,使您能夠:
執行陣列QC和數據規范化
對差異表達執行統計測試
專注於感興趣的基因或通路
探索編碼與非編碼RNA之間的相互作用
解讀復雜的選擇性剪接事件
鏈接到公開可用的注釋
獲取序列信息以設計驗證實驗

⑨ 許子敬TNT是什麼

Tierion成立於2015年,總部設在矽谷,利用塊鏈來錨定數據,以證明任何數據,文件或過程的完整性。Tierion推出了Chainpoint協議,這是錨定數據到區塊鏈的第1個標准驗證格式。Chainpoint作為服務在Tierion網路上運行。它們一起為數據驗證提供了一個通用的平台,用於大規模運行。未來應用場景集中在審計跟蹤,大數據收集,數據安全,臨床試驗等方面,應用區塊鏈技術錨定和證明任何數據。

⑩ 我想在幣安平台上幣,有什麼要求啊

優先考慮用戶多的幣種, 團隊要有歷史有項目經驗,這樣更有競爭力,最重要的是信譽要好。。

熱點內容
eth大學景觀專業 發布:2025-07-08 11:44:32 瀏覽:971
萊特幣行情今日價格 發布:2025-07-08 11:44:20 瀏覽:785
電腦挖萊特幣多久 發布:2025-07-08 11:27:34 瀏覽:649
關於元宇宙的句子 發布:2025-07-08 11:13:17 瀏覽:432
如何把usdt換成狗幣 發布:2025-07-08 10:49:53 瀏覽:269
以太坊杠桿賬戶借不了usdt 發布:2025-07-08 10:43:40 瀏覽:739
中國區塊鏈行業十大創新人物 發布:2025-07-08 10:31:19 瀏覽:802
陀螺世界玩游戲得算力關聯不上 發布:2025-07-08 10:29:43 瀏覽:516
中國以太坊atm機提現 發布:2025-07-08 10:29:41 瀏覽:556
otc與usdt下架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8 10:28:07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