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區塊鏈
㈠ 復雜系統與交叉科學就業
在每年的志願填報中,經濟管理類和計算機類的專業都是絕對的熱門專業,這兩大類專業的分數也基本是這個學校中最高的,但是有一個專業就集合了這兩個熱門方向,這個專業就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是集信息技術與管理科學於一體的交叉科學,對於想讀管理類專業,但是又想能夠學到一些計算機方面的技術,那麼這個專業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專業主要是學習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和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學生培養的方向是具備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信息管理方法論、系統化思維模式,這個專業偏理論分析、輕技術實踐。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核心課程包括管理(管理學原理)、經濟、計算機(資料庫應用、數據結構、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離散數學)、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管理信息系統)。
從專業課的設置,大家也可以看出,這個專業主要有三個方向,管理方向、分析設計方向以及開發與運維方向,不同的大學專業偏向不一樣,那麼專業所在的院系也不一樣,甚至畢業頒發的學位也是不一樣。
像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這個專業主要設置在管理學院,主要傾向管理方向,畢業後發的是管理學學士學位。
上海財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該專業主要偏向於分析設計方向,以數據分析研究為主。
而四川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該專業則設置計算機學院,主要方向是開發與運維方向,畢業一般會發工學學士學位。
我相信大家其實還是比較關心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的,具體來講該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有管理(信息管理、企業管理)、技術(資料庫設計、信息系統開發與運維、數據分析與挖掘)、科研(信息系統設計理論)、其他(咨詢、信息系統分析)四大類。
這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需求量大、就業面廣,這怎麼理解呢?現在政府數字化辦公、企業信息資源利用對於這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了,另外一方面該專業涉及管理、數據分析、系統開發,所以該專業的畢業生可選擇行業多、可選擇企業多。
對於這個專業,更適合那些還沒有明確方向的考生,同時喜愛管理又想學一些實際的技術,這方面的學生無疑也是非常適合這個專業的。
㈡ 上海有什麼推薦的在職Mba
上海在職MBA推薦: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查看更多MBA推薦院校
學費: 30.80萬-40.80萬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學費: 31.98萬-41.98萬
華東理工大學
學費: 28.80萬-44.80萬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
學費: 待定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學費: 43.80萬-55.80萬
東華大學
學費: 16.80萬-24.80萬
同濟大學
學費: 20.80萬-40.80萬
上海財經大學
學費: 28.80萬-36.80萬
華東師范大學
學費: 26.80萬-29.80萬
上海理工大學
學費: 13.80萬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學費: 15.90萬
上海海事大學
學費: 15.80萬
上海大學MBA教育管理中心
學費: 17.80萬-20.80萬
上海外國語大學
學費: 20.80萬-23.80萬
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
學費: 35.80萬-49.80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MBA項目
學費: 待定 如果你想參與MBA聯考的培訓,可聯系高頓MBA
㈢ MBA是什麼
1、MBA,(MacBook Air)的英文縮寫。在2008年度MacWorld大會上,蘋果公司CEO史蒂夫·喬布斯首先發表了大會主題演講宣布推出世界最薄筆記本「Macbook Air」,厚度約為19.3毫米(0.76英寸),重量約為1.36千克(3磅)。
2、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縮寫,中文稱工商管理碩士。MBA是源於歐美國家的一種專門培養中高級職業經理人員的專業碩士學位。MBA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培養的是高素質的管理人員、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
MBA是商業界普遍認為是晉身管理階層的一塊墊腳石。現時不少學校為了開拓財源增加收入,都與世界知名的大學商學院學術合作,銷售他們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分三種:
第一種是供任職公司高層管理者報讀的課程,通常利用工作時間之餘修習,名為高階工商管理碩士(Executive MBA,簡稱EMBA);
第二種是供現執管理職者或大學畢業生報讀,以增進其管理知識的普通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此即工商管理碩士的原型。
第三種是供現職從業或具備兩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以強化其企管專業基礎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亦名工商管理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s Administration,簡稱MScBA )。
概述
MBA學位是一種注重復合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學位,是能力培養重於知識傳授的學位。它教授的是面對實戰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學」,技巧和思維的培養重於理論分析能力。它要求其畢業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管理經驗(應變能力、預測能力、綜合能力、組織能力等)。
其課程內容涉及管理類、經濟學類、金融、財務、法律等等,能力訓練不光講究組織、領導才能,也涉及以口才為依託的溝通能力、運籌能力、判斷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MBA是一個具有工作經驗以後的學位,現實中,它被很多人看成已有3年職業經驗之後的一個事業加速器或轉換手段,即升職和跳槽的手段。而MBA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對這個產生很好的幫助作用。
MBA是作為一種專業碩士學位,與一般碩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養目標不同:MBA是培養能夠勝任工商企業和經濟管理部門高層管理工作需要的務實型、復合型和應用型高層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碩士研究生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的科研和教學能力的高層次科研型和教學型人才;其次是培養對象不同,MBA的招生對象一般為大學本科畢業、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實踐經驗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和工商企業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而其他碩士研究生可以招收應屆畢業生,也可以招收在職人員;第三是培養方式不同,MBA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職業訓練,特別強調在掌握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商業案例分析、實戰觀摩、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等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學生接受知識與技能、個性與心理、目標與願望等方面的挑戰,更具有職業競爭的實力,而其他研究生則側重於理論學習、學術研究。
盡管MBA與其他研究生在上述方面存在區別,但目前在招生錄取和在校的教學管理方面卻是基本相同的:都必須參加全國統一的招生考試,按國家劃定的錄取線統一錄取;在取得學籍後按正規研究生標准進行教學管理;做學位論文並通過論文答辯後取得學位。「現在MBA的授課教師,主要是那些既有高學歷又從事過多年實際管理的專家和教師」(節選自《應用寫作》雜志2004年第11期《再談應用寫作教師的自身實踐與研究》),這就更加顯示了MBA的重要性.
MBA教育最重要的特點是實用性,不重在灌輸知識,而在於決策及實用管理技能的訓練。因此其課程因各個國家、各個大學而不同。且內容經常在不斷的補充更新,從而能更確切地配合學生以及當今企業機構的需要,在教育中除了幫助學員建立全面的知識結構外,還通過商業案例分析、實戰觀摩、分析與決策技能訓練、培養學生操作技巧。許多學生都認為,MBA帶給他們的最大的收獲是帶給他們一種對新事物的啟發、思考能力並開闊視野,使他們對以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產生了新的看法和理解;MBA的課堂使他們接受了知識與技能,個性與心理、現實與願望等方面的挑戰;同時使他們變得更具實力,對未來的事業與職位有了更高的目標。
MBA教育自誕生之日起距今已經有80餘年的歷史了。在這近一個多世紀的變遷中,MBA教育逐步從經驗教育走向成熟,並形成較為完善的學科教育體系,在其產生、發展、成熟的歷程中,MBA一直都是世界教育界、企業界乃至公眾與輿論界都十分關心的一個熱門話題。它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它的知識結構是不同領域學科的有機組合,它的研究對象涵蓋了企業經濟運作中的財務管理、資金籌措、投資、營銷和資源有效配置等各個不同方面,充分體現了市場經濟運行的典型特徵。
MBA種類
全日制MBA(Full-time MBA)
學生參加每年1月份的全國MBA聯考,被錄取後,脫產學習2年,上課時間一般是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課時間,畢業後可獲得學校研究生畢業證書和MBA學位證書。
在職MBA(Part-time MBA)
學生參加每年1月份的全國MBA聯考,被錄取後,在職學習3年,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畢業後可獲得學校研究生畢業證書和MBA學位證書。
在職MBA學位班(GRK-MBA)
學生參加每年秋季的GRK聯考,被錄取後,在職學習3年,上課時間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畢業後可獲得學校MBA學位證書。
MBA前置課程班
學生想要去布里奇波特大學讀MBA學位的,可報名參加布里奇波特大學和浙江工商大學杭商院聯合舉辦的MBA前置課程,預修八門核心課程,以網路教學和實地教學相結合,拿到杭商院頒發的畢業證書後,到布里奇波特大學即可免修這八門課程。
特設MBA(SMBA)
學生免試入學,先學習MBA課程,修滿學分,並在自入學之日起三年內參加全國MBA聯考,被錄取、完成MBA各項培養任務修滿學分並通過畢業論文答辯者,可授予學校研究生畢業證書和MBA學位證書
[編輯本段]世界知名的MBA商學院
全球設置有MBA學位的學校為數眾多,其中又以美國各大學開設的課程居多,以下列出部分評價較佳的知名學校:
美國商學院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哈佛大學商學院(Havard Business School)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Standford University GSB)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GSB)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Dartmouth College,Tuck School of Business)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MIT,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UCLA,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
西北大學家凱洛格管理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Michigan,Ross School of Business)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ass Business school)
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Duke University,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弗吉尼亞大學達登商學院(University of Virginia, 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
康奈爾大學Johnson管理學院(Cornell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he Johnson school)
卡內基美隆大學泰伯商學院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Tepper School of Business)
歐洲商學院
英國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LBS)
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
西班牙企業商學院(Instituto de Empresa)
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
英國劍橋大學賈吉商學院(University of Cambridge,Judge School of Business)
西班牙納瓦拉大學高等商學院(Universidad de Navarra,IESE)
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
英國牛津大學扎伊爾德商學院(University of Oxford,Saïd Business School)
英國曼徹斯特商學院(Manchester Business School)
西班牙高等管理學院(ESADE)
亞太地區商學院
中國北京大學北大國際MBA(BiMBA)
中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
澳大利亞管理學院(Australian GSM)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商學院(Melbourne Business School)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MBA中心(Xiamen University)
武漢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中心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㈣ 中大嶺南MBA提前面試中一些常見問題有誰知道先了解一下。
MBA提前面試常見的問題通常圍繞個人基本情況、職業規劃(報考MBA動機)、行業情況、管理常識、時政熱點幾大主題,考察考生的教育及職業背景。以下就按照這幾大主題,給一些常見的問題作為參考。
個人基本情況、職業規劃:
1. 請用三分鍾時間介紹你自己。
2.你為什麼要讀MBA?
3. 你為什麼想要報考這所學校?
5. 你在過去工作經歷中最大成就是什麼?
6. 你的事業目標是什麼?
9. 哪些因素對你的選擇會有決定性作用?
10.你的專業是什麼?為何選擇該專業?
11.你最優秀的功課是哪門?為什麼?
12.你最不擅長的課程是哪門?為什麼?
13.到目前為止,你所受的教育從哪方面為你的事業打下了基礎?
14.你直接負責什麼工作,領導哪些人?
15.你工作中最擅長的是什麼?有哪些不足?為什麼?
16.你會如何改進你的工作表現?在改進過程中你會採取哪些具體行動?
17.你主要的成績有哪些?這些成績對你的經濟收入或者其他方面有什麼影響?
18.你每周工作多少個小時?
19.你是否做過決策?你的決策是否成功?為什麼?
20.請舉出一個例子說明你的創新精神。
21.你面臨過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你如何面對這些挑戰?
22.描述一下你同老闆的關系,對於你的表現他最滿意和最不滿意的是什麼?
23.描述一個你工作中的失敗。你如何面對失敗?
24.對於你現在的工作,你認為哪些方面是事業成功的關鍵?為什麼?
25.你的職業目標是什麼?你如何保證它的實現?
26.描述一下你所在的部門的組織和管理方式。
27.你是如何組織、參與團隊工作的?
28.你認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什麼樣的個人品質最重要?
29.你通過什麼方式發掘出下屬的潛力?
30.你對下屬監管的松緊度如何?你允許他們有多大的自由度?
行業情況:
1.在未來的五年中,你所在行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2. 你覺得現在的一些新興技術對你的行業和崗位會有挑戰嗎?
3. 你是否考慮在MBA學習後轉換行業?
時政熱點:
1、你覺得中美貿易戰,哪一方的經濟會受到更大影響?
2、你覺得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兩國公民的日常生活會有多大的影響?
3、能不能談一談你最近關注的全球熱點新聞或趨勢?
4、你覺得區塊鏈對我們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5、你舉得人工智慧對我們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㈤ 同濟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在交通學院學習的幾年間,感受到了很多老師的風采,只好先說說我院的一些老師的課程了。首先是智能交通的楊曉光教授。楊曉光教授,「於我國恢復高考的1978年9月考入同濟大學道路與橋梁工程系,1982年7月本科畢業並留校任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研究室助教,後在職攻讀同濟大學交通工程方向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於1994年應國家教育部選考派遣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資助、留學日本京都大學交通工學科繼續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9月學成回國繼續任教」。
前面是他的簡歷,那麼就說說具體的感受,聽了楊曉光教授的課,會讓人對整個智能交通系統有一個很清晰明了的把握,讓人對整個科學問題怎麼思考、提煉和解決有更深的理解,總之,楊老師的課會讓你站在宏觀的高度來理解問題,不會局限於細枝末節。
㈥ 全國有多少個區塊鏈產業園
可查的有4個: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科技園。海珠區荔福路68號廣州市生物科技園。廣州國際生物島原名「官洲島」。中山大學健康產業園是越秀廣州高新區黃花崗科技園的中山大學園區。還有荔灣廣州國際醫葯港,空地一塊。
㈦ 生命科學近年來有哪些新技術
NO.1
SARAH TEICHMANN: Expand single-cell biology(擴展單細胞生物學)
Head of cellular genetics, Wellcome Trust Sanger Institute, Hinxton, UK.
在過去的十年裡,我們看到研究人員可以分析的單細胞數量大幅增加,隨著細胞捕獲技術的發展,結合條形碼標記細胞和智能化技術等方法,在未來數量還將繼續增加,對此,大家可能不以為然,但這可以讓我們以更高的解析度來研究更為復雜的樣品,我們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比如說,研究人員不再只關注一個人的樣本,而是能夠同時觀察20到100個人的樣本,這意味我們能夠更好的掌握人的多樣性,我們可以分析出更多的發展時間點,組織和個體,從而提高分析的統計學意義。
我們的實驗室最近參與了一項研究,對6個物種的250000個細胞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控制先天免疫反應的基因進化速度快,並且在不同物種間具有較高的細胞間變異性,這兩個特徵都有助於免疫系統產生有效的微調反應。
我們還將看到在單個細胞中同時觀察不同基因組模式的能力發展。例如,我們不局限於RNA,而是能夠看到染色質的蛋白質-DNA復合物是開放還是封閉。這對理解細胞分化時的表觀遺傳狀態以及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中的表觀遺傳記憶具有重要意義。
將單細胞基因組學與表型關聯的方法將會發生演變,例如,將蛋白質表達或形態學與既定細胞的轉錄組相關聯。我認為我們將在2019年看到更多這種類型的東西,無論是通過純測序還是通過成像和測序相結合的方法。事實上,我們已經見證了這兩種技術的一種融合發展:測序在解析度上越來越高,成像也越來越多元化。
NO.2
JIN-SOO KIM: Improve gene editors(改進基因編輯)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Genome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 and professor of chemistr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首爾國立大學基因學研究所基因組工程中心主任、化學教授。)
現如今,蛋白質工程推動基因組工程的發展。第一代CRISPR基因編輯系統使用核酸酶Cas9,這是一種在特定位點剪切DNA的酶。到目前為止,這種方法仍然被廣泛使用,但是許多工程化的CRISPR系統正在用新變體取代天然核酸酶,例如xCas9和SpCas9-NG,這拓寬了靶向空間——基因組中可以被編輯的區域。有一些酶比第一代酶更具特異性,可以將脫靶效應最小化或避免脫靶效應。
去年,研究人員報告了阻礙CRISPR基因組編輯引入臨床的新障礙。其中包括激活p53基因 (此基因與癌症風險相關);不可預料的「靶向」效應;以及對CRISPR系統的免疫原性。想要將基因組編輯用於臨床應用,就必須解決這些限制。其中一些問題是由DNA雙鏈斷裂引起的,但並非所有基因組編輯酶都會產生雙鏈斷裂——「鹼基編輯」會將單個DNA鹼基直接轉換成另一個鹼基。因此,鹼基編輯比傳統的基因組編輯更干凈利索。去年,瑞士的研究人員使用鹼基編輯的方式來糾正小鼠中導致苯丙酮尿症的突變基因,苯丙酮尿症是一種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患者體內會不斷累積毒素。
值得注意的是,鹼基編輯在它們可以編輯的序列中受到了限制,這些序列被稱為原間隔相鄰基序。然而蛋白質工程可以用來重新設計和改進現有的鹼基編輯,甚至可以創建新的編輯,例如融合到失活Cas9的重組酶。就像鹼基編輯一樣,重組酶不會誘導雙鏈斷裂,但可以在用戶定義的位置插入所期望的序列。此外,RNA引導的重組酶將會在新的維度上擴展基因組編輯。
基因編輯技術在臨床上的常規應用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將在未來一兩年看到新一代的工具,將會有很多的研究人員對這項技術感興趣,到時候他們每天都會使用這些技術。屆時必然會出現新的問題,但創新的解決方案也會隨之出現。
NO.3
XIAOWEI ZHUANG(庄小威): Boost micros resolution (提高顯微鏡解析度)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2019 Breakthrough Prize winner.
超解析度顯微鏡的原理驗證僅僅發生在十幾年前,但今天這項技術相對來說再平常不過,生物學家可以接觸到並豐富知識。
一個特別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是確定基因組的三維結構和組織。值得一提的是,基因組的三維結構在調節基因表達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報道了一項工作,在這項工作中,我們對染色質進行了納米級的精準成像,將它與數千個不同類型細胞的序列信息聯系起來。這種空間解析度比我們以前的工作好一到兩個數量級,使我們能夠觀察到各個細胞將染色質組織成不同細胞之間差異很大的結構域。我們還提供了這些結構域是如何形成的證據,這使我們更好地理解染色質調節的機制。
除了染色質,我們預見到在超解析度成像領域空間解析度有了實質性的提高。大多數實驗的解析度只有幾十納米,雖然很小,但與被成像的分子相比卻沒有什麼差別,特別是當我們想解決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時。我們看到熒光分子和成像方法的改進,大大提高了解析度,我們預計1納米解析度的成像將成為常規。
同時,瞬時解析度變得越來越好。目前,研究人員必須在空間解析度和成像速度之間做出妥協。但是通過更好的照明策略和更快的圖像採集,這些限制可以被克服。成千上萬的基因和其他類型的分子共同作用來塑造細胞的行為。能夠在基因組范圍內同時觀察這些分子的活動,將為成像創造強有力的機會。
NO.4
JEF BOEKE: Advance synthetic genomes (先進的合成基因組)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Systems Genetics, New York University Langone Medical Center, New York City.
當我意識到從頭開始寫一個完整的基因組變成可能的時候,我認為這將是一個對基因組功能獲得新觀點的絕佳機會。
從純科學的角度來看,研究小組在合成簡單的細菌和酵母基因組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是在合成整個基因組,特別是哺乳動物基因組方面仍然存在技術挑戰。
有一項降低DNA合成成本的技術將會對行業產生幫助,但是目前還沒有上市。今天發生的大多數DNA合成都是基於亞磷醯胺化學過程。所得核酸聚合物的最大長度和保真度都受到限制。
許多公司和實驗室都在研究酶促DNA合成——這種方法有可能比化學合成更快、更准確、更便宜。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在商業上提供這種分子。但是去年10月,一家總部位於巴黎的叫做DNA Script的公司宣布,它已經合成了一種150鹼基的寡核苷酸,幾乎符合化學DNA合成的實際限制。
作為一個群體,我們還研究了如何組裝人類染色體DNA的大片段,並且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方法構建100千鹼基或更多的區域。現在,我們將使用這種方法來解剖大的基因組區域,這些區域對於識別疾病易感性非常重要,或者是其他表型特徵的基礎。
我們可以在酵母細胞中快速合成這些區域,因此我們應該能夠製造數十到數百種以前不可能檢測到的基因組變體。使用它們,我們將能夠檢查全基因組關聯研究中涉及的數千個基因組基因座,它們在疾病易感性方面具有一定意義。這種解剖策略可能使我們最終能夠確定這些變體的作用。
NO.5
CASEY GREENE: Apply AI and deep learning(應用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ystems pharma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therapeutics,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㈧ 維基鏈能否成為行業「獨角獸」
近日,維基鏈即將發布的消息在幣圈引起轟動。據業內人士分析,維基鏈完美繼承了傳統區塊鏈生態系統技術的特性與優勢,並突破了當前區塊鏈的技術瓶頸,真正意義上將區塊鏈與商業應用相結合。其具有平台的屬性,又以傳統商業應用為突破口,為平台的快速健康有序的發展作開路先鋒。
全明星陣容 維基鏈的「夢幻「團隊
維基鏈成立之初就組建了一個專注於區塊鏈行業做基礎和落地應用的團隊,現在區塊鏈研究、技術和商務團隊近20 人。核心團隊成員都是來自區塊鏈行業的資深人士,有幣圈「教父「孫永剛,著名區塊鏈專家黃連金等。另外,幣圈權威人士、比特時代創始人黃天威擔任維基鏈總顧問。
孫永剛,維基鏈創始人,被業界尊稱為 「教父」。薪火網路創始人、歐陸眾籌創始人、颶風數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期帶領數百人投資團隊在股票、外匯、期貨、數字貨幣市場取得豐碩戰績。
右邊為孫永剛,左邊為黃連金
黃天威,維基鏈總顧問,比特時代創始人。歷任騰訊產品經理及項目經理、范特西籃球經理副總裁、理財盒子首席戰略官;參與投資集點科技、億象網路、茂名農商銀行、颶金科技、金色財經等十餘家高新企業。2013 年 5 月創立比特時代數字貨幣交易所,在業界擁有非常高的聲望。
黃連金,維基鏈首席技術專家。著名區塊鏈專家、美國 ACM Practitioner Board 委員、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家委員、MBA。曾在中國最大非上市通信科技公司擔任技術副總裁、首席區塊鏈科學家;曾任職加拿大 CGI 集團公司(主營 IT 咨詢),擔任技術總監、雲安全技術負責人。
目標清晰 切入競猜行業瞄準世界盃
維基鏈將競猜作為近期目標行業。據悉其去中心化競猜應用已經開發完成,即將進行內部測試。作為萬億量級的競猜行業,維基鏈通過引入資深行業專家准備吃透這個行業。同時,2018是世界盃年。按以往慣例來看,屆時競猜行業將迎來幾何式爆發增長,維基鏈借勢大熱,到時市場表現值得期待。加上業內首創的手續費分成模式,真正實現多方共贏。
世界盃將給競猜行業帶來幾何式增長
優勢明顯 創造業內多個「第一「
維基鏈一經發布,將在業內創造多個「第一」,自身優勢非常明顯。
1. 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競猜游戲場景。競猜游戲的市場規模驚人。僅國內,競猜游戲市場用戶4億左右,年吸資金達萬億量級。但光鮮的行業數據下暗流涌動。平台跑路、監管缺位、高額抽成、玩法單一的行業痛點嚴重製約了行業進一步發展。維基鏈去中心化競猜應用將完美解決以上行業痛點。
2.首次將區塊鏈技術與世界盃聯系在一起。世界盃受關注度歷次走高,其衍生出來的商業活動具備極大的市場價值。尤其世界盃競猜活動,每次都令競猜行業呈幾何式增長。維基鏈首次將區塊鏈應用於世界盃競猜,將爆發出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3.第一個上線之初就具備「獨角獸「雛形的區塊鏈商業應用項目。維基鏈因其所切入的競猜行業具備廣闊的市場,其獨特優勢也令維基鏈能迅速占據市場份額。因此,上線之初維基鏈就具備「獨角獸「雛形,這是其他公有鏈所無法比擬的。
4.強大的手續費分成模式屬業內首創。維基鏈競猜應用和游戲應用採用手續費分成模式,每次游戲結束一輪,都會產生百分之一的手續費。維基鏈上所有競猜和游戲應用產生的手續費,將全部作為分紅發放至所有維基幣持有者。預計當維基競猜和各種游戲應用用戶達到數萬人規模時,每年所產生的手續費將達到數億規模。這種分成模式給維基幣持有者獲取穩定收益提供了可靠保障。
意義非凡 維基鏈將區塊鏈應用推向深入
當前區塊鏈應用仍處於基礎設施搭建階段,產品不多,且不成熟,市場期待一個爆發級應用場景來改變這種狀況。因此,維基鏈的產生對整個區塊鏈行業來說,具有非凡意義。
首先,維基鏈極大地拓展了區塊鏈應用的廣度與深度,對區塊鏈應用來說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義。目前區塊鏈應用領域相當狹窄,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更多的是只聞其聲,不見其身,居廟堂之高,離江湖很遠。區塊鏈跟我有什麼關系?大家都沒有切身的體驗。因此,維基鏈選擇群眾基礎極好的競猜活動作為應用場景,具有相當的前瞻性。維基鏈藉此將區塊鏈應用拓展到了傳統商業領域,並深入至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
目前區塊鏈應用領域還相當狹窄
如果將時間跨度拉長一點,放到三五年、甚至十年後來看,這個意義會顯得更加明顯。那時候,幾乎所有的傳統商業都嫁接在區塊鏈底層技術之上,大家都習以為常。因此,區塊鏈技術也許已經不再新鮮,不再令人感到激動。但是,回過頭來,作為先行者的維基鏈必將被大家所銘記。
其次,維基鏈為區塊鏈技術與傳統商業的結合提供了樣本,具有顯著的標桿示範效應。維基鏈作為第一個吃螃蟹者,會給大家帶來啟發:原來還可以這樣玩。勢必加快區塊鏈技術與傳統商業結合的進程。更為重要的是,維基鏈會對很多原本存在不合理規則,但卻沒有勇氣自我變革的傳統行業產生倒逼效應,從而在傳統商業領域引起一場影響深遠的區塊鏈革命。
最後,維基鏈將大大提高區塊鏈的普及程度。因為,維基鏈以傳統商業作為切入點,用戶覆蓋社會各個階層,滲透力非同一般。區塊鏈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落地,能真正實現讓區塊鏈走入現實生活,讓人人都可以擁抱區塊鏈。
從維基鏈的整個構想及項目進程來看,近期目標清晰明了,循序漸進容易落地;遠期目標高瞻遠矚,視野宏大令人振奮。加上強大的團隊作後盾,以及本身所具備的獨特優勢和給整個區塊鏈應用行業帶來的積極影響,維基鏈團隊所描繪的區塊鏈應用商業藍圖,將在未來的發展中得到實現。
(後記:目前項目實際已經開展6個月,錢包已經開發完畢,部分競猜應用已經開始內部測試,市場微博累計活躍粉絲16000多人,微信公眾號已經發布上百篇原創文章。)
【其他團隊運營成員】
Valentina Chai,維基鏈總監。香港浸會大學經濟學學士,特許金融分析師 CFA,曾任職於國泰君安證券公司;多年項目運營管理經驗,擅長團隊建設與項目運營;負責並推動過多支主打產品上線,擅長將商業計劃落地並實現。
廖偉,維基鏈 CTO。中山大學計算機工學碩士,區塊鏈技術資深開發者。多年的數字加密貨幣及區塊鏈領域研究,參與並指導多個區塊鏈項目的開發。
邱碑權,維基鏈競猜應用 COO。5 年互聯網彩票從業經驗,8 年互聯網運營策劃從業經驗。先後任職於新浪彩票、鳳凰彩票,擔任鳳凰彩票主編,對互聯網彩票行業有深刻的理解和豐富的實際運作經歷。
Tony Chau,維基鏈運營總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金融學學士,曾任職於宏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專注於行業調查及商業分析。對商業運營模式有深入研究與獨到見解。具備專業金融知識與完整項目經驗。
Raymond Yen,維基鏈市場總監。曾任職於知名金融公司市場總監,曾負責運營深圳俞百人銷售團隊。在數字貨幣領域具有多年投資經驗及渠道資源。
Eva Loo,維基鏈公關總監。曾任職於知名跨國集團擔任公關總監,具有十分豐富的公共關系拓展和維護經驗,在數字貨幣領域具有多年投資實操經驗以及政府媒體行業資源。
Barry Shi,維基鏈技術工程師。計算機工程學碩士,區塊鏈技術資深開發者;2013 年投身區塊鏈行業,並參與過多個數字加密貨幣開發項目,對數字貨幣開發有著豐富經驗。
劉祥,維基鏈技術工程師。區塊鏈技術資深開發者,2014 年投入區塊鏈研究與開發。有多年項目編程經驗。
John King,維基鏈技術工程師。計算機工程學碩士,區塊鏈高級技術開發人員,曾指導並參與多個區塊鏈技術應用項目。
楊浩軍,維基鏈法律顧問。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法律碩士,萬商天勤(深圳)律師事務所合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