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區塊鏈直播
A. 四問揭開區塊鏈真容 是怎樣的技術
四問揭開區塊鏈真容:是怎樣的技術? 能改變什麼?
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所有對於區塊鏈的解釋,總讓人覺得雲山霧繞。就連研究區塊鏈多年的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都在清華大學區塊鏈應用與投資論壇上直言,區塊鏈越來越讓人聽不懂,越說越玄乎了。
其實,區塊鏈只是一項技術,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萬能和神秘。摒除天花亂墜的技術用語和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我們通過這四問試圖揭開藏在面紗背後的區塊鏈真容。
1問
區塊鏈究竟是怎樣的技術?
區塊鏈是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的一塊很重要的補丁
區塊鏈究竟是什麼?
工信部指導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這樣解釋: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而在《鏈接未來》一書中,作者更加簡單明了地寫道,「一言以蔽之,區塊鏈是一種能夠大幅降低商業社會信用成本的技術。區塊鏈作為一個分布式的賬簿,其數據一旦記錄下來,就是永遠保存且不可更改。」
而區塊鏈的弱中心化以及無法篡改的屬性,一直以來都是區塊鏈愛好者們最看重的兩大特點。這在業內人士看來,將很大程度解決信任問題。
「如果說區塊鏈能夠顛覆一切,我覺得太過了。」Top Found創始人劉思宇認為,區塊鏈是互聯網發展歷史上的一塊很重要的補丁。互聯網解決了效率的問題,而區塊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公平的問題。
在他看來,Facebook數據被盜的事件引起了人們對數據安全的重視,而如果把數據、信用資產的上鏈,任何一個未經授權的中心化機構都拿不到這些數據,用戶對於自己的數據就有了支配的權利,而數據安全也就得到應有的保障。
不僅如此,業界人士認為,區塊鏈的公平未來或許還體現在Token上,在此前,這個詞彙被翻譯成為「代幣」,也就是如比特幣等的虛擬貨幣,而如今圈內人士更願意將這個詞翻譯為「激勵機制」。
「當Token不再是炒幣的幣,而是一種針對區塊鏈應用上用戶的一種獎勵機制,那麼它就將成為解決公平性問題的良方。」一位業內人士表示,Token是區塊鏈技術運轉過程中必然生成的,怎麼使用最合理才是未來監管以及應用項目需要考量的問題。
不過,這種分賬式的技術真的可以提高效率嗎?
至少現在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正如楊凱生所言,比特幣交易結算每秒鍾完成七八筆,太慢了。「坦率來說,在當今銀行的經營管理中,這是銀行難以接受的,更是廣大的客戶和社會公眾無法承受的。」
實際上,目前已經有優於比特幣的區塊鏈處理方式出現,以太坊、EOS等數字貨幣的結算能力以及應用開發等方面,業內普遍認為均優於比特幣。
紙貴科技創始人兼CEO唐凌在「節點·共生GBA全球區塊鏈技術應用大會」上則預測,下一代區塊鏈系統應該是多鏈、多經濟模型的架構,要做跨鏈交互,最終是要做可信資料庫、可信數據源的事兒。
2問
區塊鏈究竟能改變什麼?
至少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將重構金融體系
說起區塊鏈,似乎人人都在談論區塊鏈能夠改變世界,是引領世界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區塊鏈究竟能改變什麼呢?也許是將重構不少重要業態。
至少很多人認為,區塊鏈將重構當下世界的金融體系。實際上,區塊鏈技術生於金融,它可以解決金融交易過程中的誠信問題。
金融人士喜歡以票據為例。過去的幾年裡,存在銀行里的票據變成了報紙、上億元的票據不翼而飛的消息並不少見。如果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本溯源的屬性,那麼這樣荒唐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金融可以通過技術方法落實契約原則,解決信任問題。通過共識協議和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形式,可以建立互信、創造信用,可以制定和執行交易各方認同的商業條款,可以引入法律規則和監管控制節點,確保價值交換符合契約原則和法律規范,避免無法預知的交易風險。
業內人士普遍相信,區塊鏈是用技術信任加持商業信用,有利於維護金融誠信。並將在支付、徵信、貨幣形態等諸多方面產生影響。
除了金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區塊鏈或許還可以在保險、醫療、教育、房地產乃至司法活動、慈善等各方面產生作用,建立更加透明、安全的網路體系。
3問
區塊鏈究竟發展到哪一步了?
仍然處於早期發展水平,但一些企業拿著區塊鏈的幌子自我炒作
「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區塊鏈在未來都能產生很大的價值,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人都在積極研究的原因。」網路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李豐說,但是當下的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都僅在嘗試階段,目前的區塊鏈技術確實有很大的不足。
據李豐介紹,從行業的技術水平角度說,無論是區塊鏈技術的性能也好,還是與業務結合、底層技術演算法,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如今,針對區塊鏈的基建設施仍然沒有搭建完畢,區塊鏈距離應用大量落地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際上,縱觀BAT三個互聯網巨頭在區塊鏈上的布局,已經開始有一些應用逐步落地。但大多仍處於研發階段。
自2016年開始,阿里就已經在公益慈善追蹤、跨境食品供應鏈、醫療等領域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並且在去年確立「BASIC」戰略,開放區塊鏈技術。而今年阿里還推出奢侈品平台Luxury Pavilion,商品的原材料生產過程、流通過程、營銷過程均寫入區塊鏈。
而騰訊雲則在今年4月初發布區塊鏈TBaaS白皮書,以騰訊雲為依託建立區塊鏈服務。同時,騰訊還在去年與中國銀行創辦聯合實驗室,雙方將基於區塊鏈、大數據等方面全面開展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仍然在持續,業內普遍認為區塊鏈技術仍然處於早期發展水平,但確實有一些企業拿著區塊鏈的幌子在自我炒作。
4問
區塊鏈可以帶來什麼機會?
這場盛宴顯然將不再屬於投機者
今年2月,《人民日報》關於區塊鏈的文章,點燃了全國對區塊鏈技術的熱忱。北大光華金融科技實驗室研究員竇佳麗在《人民日報》上撰文指出,區塊鏈的誕生,將大幅降低價值傳輸成本,又一次極大地解放生產力,應該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
在2018博鰲新浪財經之夜·正和島夜話上,迅雷集團CEO陳磊表示,區塊鏈的創新改變了社會組織結構,給了中國一個超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機會。「電子產業、通信產業、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比美國和西方國家起步晚,區塊鏈真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會,因為中國幾乎跟西方世界同時起步。」
而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吳鷹則認為,區塊鏈帶來的機會是很多人想像不到的,是互聯網初期的若干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在吳鷹看來,資本更應該支持那些「真正創業者」,在區塊鏈領域,所謂真正創業者不僅是「想長期幹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技術層的人」。他認為,區塊鏈很適合真正懂互聯網技術的人去創業,他們從做產品開始,從最底層的技術開始,確實能夠搭建新的區塊鏈技術平台。
不過,這場盛宴顯然將不再屬於投機者:對於普通的投資者而言,區塊鏈概念或許不再是個容易賺錢的地方。著名財經評論人士吳曉波預測,散戶化的區塊鏈熱將成為年度最大的投資笑話。他認為,投資機會的金融衍生化,似乎在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分享到科技變革的紅利,但在事實上,它更多屬於投機做局者的圈套。
也就是說,回歸技術本身,發展技術而非自欺欺人的手段,才能讓技術真切地應用於世,讓技術發揮最大的價值服務於人,才會給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帶來切實有效的利好作用。
B. 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這兩年,直播帶貨太火爆了,據悉各大直播平台的用戶累積起來有幾億人之多,直播帶貨量有幾千個億的體量,直播也帶火了一批搞直播的網紅,如薇婭李佳琦辛巴等,直播賣貨可謂風頭正盛。再加上疫情的影響,大家都宅在家,更給直播電商加了一把火,很多早些時候介入直播帶貨的網紅或明星甚至一些普通商家都賺得盆滿缽滿。
直播帶貨不僅漸漸成了商家及平台賣,明星和網紅也紛紛介入,帶貨的數據被一次次刷新,從陳赫的8300萬,到劉濤的1.48億,再到汪涵的1.56億。新興的普通網紅,也是混得風生水起同,像抖音上的「巧婦9妹」,又是拍視頻,又是搞直播,這幾年下來累計銷售的當地農產品達上千萬元,真正實現了山貨出山。
直播帶貨還是商品銷售行為,只是形式發生了改變,消費者對質量、品牌等方面的追求並不會因為有趣而降低,直播紅紅火火,直播的貨品品質也要過得硬,老老實實做事,直播的貨品品質過得硬,這樣才會持續贏得粉絲們的信任,不至於讓直播賣貨成為過眼雲煙。
這直播帶貨和以前的電視購物也點類似,曾經一段時間,電視購物也是很火,當時隨著電視等媒介的出現,一些商品通過在電視端的廣告轟炸,佔領全國消費者心智,也獲得了很大的銷量,如一些健康食品還有一些紀念幣,都含有一些忽悠誇大成分,不過,現在電視購物這一塊都歸於平靜了,價格不實惠,質量不保證,嘗鮮後,發現被坑,就不再下單了。
從現在的趨勢看來,網紅直播可能會面臨一些制約,主要因素可能如下:一是某一網紅能否一直火下去?一旦大家對某一網紅的新鮮感沒了,不再喜歡了,那麼該網紅的直播就不行了;二是網紅直播的配套措施能否跟上,尤其是貨品質量能否得到切實保障和高效送達,這是最重要的問題。」,而對於直播帶貨平台方而言,要長久火下去,其核心在於加強規范力度,不斷迭代創新,推出新的網紅,並切實保障用戶權益。
C. 吳曉波2021年跨年演講在哪裡
福建省廈門市。
2020年12月30日,由知名自媒體——吳曉波頻道主辦的「預見2021吳曉波年終秀」在福建廈門如期舉行。吳曉波老師在年終秀演講中提到了關於品類創新、開拓市場的話題。他說:「在一個超級難打的紅海市場中,通過品類創新,創業企業家們活生生地撕開了一條線,在紅海中找到了自己能立足發展並且長期深耕的方向。」
節選部分演講:
我們在2020年的歲末,將近12點,再過24小時,即將告別2020年,我們很難忘記2020年,但是我們也希望永遠不要返回這么充滿災難的一年了。
希望2021年的中國經濟真的能夠如同我們在數據上和趨勢上看到的,實現一個決定性的反彈,希望在2021年中國的產業智能化能夠繼續往前邁出更堅定的步伐,希望中國的消費品市場會出現越來越多受年輕人喜歡的空間和商品。
2021年,我們也仍然會面臨很多曲折,面臨很多到今天都沒有辦法想像、預見的種種陷阱、種種挑戰。但是在歲末之時,我們仍然要以一顆勇敢的心對自己說,面向那個2021年,要加倍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沖,不要回頭,如此一來,我們將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東西。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3)吳曉波區塊鏈直播擴展閱讀:
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波在他的跨年演講《預見2021——勇敢者的心》談到:在2020年巨石崩裂之時,有人看見了恐懼,有人看見了光。他援引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的闡述:「創造是一種遭遇的結果,文明總是在異常困難、而非異常優越的環境中降生。挑戰越大,刺激越大。」人類文明幾乎所有的發展都符合「湯因比原則」,中國42年改革開放的發展亦然。中國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下接受挑戰,而今正在完成一次全新的創造。
D. 曾志偉首次直播帶貨就翻車,被質疑賣假酒
近日,直播帶貨的風潮正勁,不少明星紛紛做起了帶貨主播,就連曾志偉也不例外。據悉,曾志偉在某短視頻平台進行了一場近5個小時的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000萬,創下超過1400萬人民幣的銷售成績。雖然曾志偉取得了如此亮眼的帶貨成績,他的首秀卻仍然翻車了。
原來,在直播過後,有大量網友湧入曾志偉的評論區,稱自己收到的東西和直播時介紹的不太一樣,質疑曾志偉賣的是假貨,紛紛要求退款,其中被質疑最多的就是酒,不僅提到包裝簡陋,更有網友表示自己想通過掃碼酒的條形碼驗真偽都無法掃出來。
也有網友吐槽曾志偉帶貨的小龍蝦實際上非常小,和他直播時所說的品質完全不同,一時之間退貨聲層出不窮。
(4)吳曉波區塊鏈直播擴展閱讀
明星直播常「翻車」 :
據媒體報道,某公司邀請藝人葉一茜直播推廣該公司的一款茶具,當時直播間顯示的在線觀看人數近90萬,然而最終賣出的商品只有寥寥數單。「單價200多元,葉一茜賣出去的總金額不到2000元,成交不到10單。」
對此,葉一茜隨後發布長文回應稱,自己盡心為品牌推廣銷售,出現爭議後積極溝通協商,並且退還了全額合作費用,對方還是不滿意。日後她會帶領團隊進行選品策略提升優化,以真心和用心為大眾撐腰。
同樣引發極大關注的是吳曉波近期的直播首秀「翻車」了。據報道介紹,參與吳曉波直播首秀的某品牌負責人稱,「贊助秒殺產品和其他一些大品牌的坑位費在30萬元,但是統一對外報價是60萬元」。「我們付了60萬元坑位費,但是實際成交5萬元都不到」。
但是「吳曉波頻道」則在聲明中稱「屬不實報道」。這也讓許多網友非常好奇,希望能通過數據相加說明。
尤其令網友津津討論的是吳曉波在直播中的一款奶粉只賣出了15罐。遭遇這樣的尷尬,吳曉波之後以《十五罐》為題撰文發表了感受,反思業績,感慨「我可是那個開過直播、翻過車的吳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