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區塊鏈服務
⑴ 從垃圾分類到千行百業,華為雲如何打響「AI落地站」
自7月垃圾分類進入「硬約束」時代,處於先行先試城市方陣下的市民們紛紛感慨垃圾分類的難易程度堪比高數試卷。隨著政策的實行,這場垃圾分類大戰,陸續將登陸全國46個重點城市。
8月的最後一天,華為雲宣布攜手「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在南方都市報上的大版面給全深圳市民發了一封信:向深圳市的每位市民徵集垃圾圖片,市民每在華為雲公眾號上傳一張垃圾照片,標上垃圾名稱和種類,都將為垃圾分類AI模型准確率的提升做出貢獻。
面向行業,華為雲持續提升模型演算法,實現工業生產環境的「工作」優秀,而不僅僅是各種比拼環境的「考試」優秀,同時實現模型的閉環、實時更新,保證企業AI應用始終處於最佳狀態。截至2019年Q1,華為雲可提供59種AI服務、159項功能,已在城市、製造、物流、互聯網、醫療、園區等10大行業的300+個項目進行探索,助力眾多企業構建AI核心能力。
事實上, 不僅僅是AI,華為雲正在做的,是將雲、AI與5G、物聯網、邊緣計算、區塊鏈、大數據、資料庫等技術充分協同。AI、5G、IoT在雲平台聚合後,將使雲成為行業數字化進程中重要的推動力,驅動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實現質的飛躍。
⑵ 華為雲是如何快速崛起的
近日,華為、北京傳送科技有限公司(TPCAST)聯合完成業界首個5G實驗網下Cloud VR業務驗證,實現了互動式CG(Computer Graphics)VR內容的實時雲端渲染,這對VR產業發展史上來說是一個變革性的進步。
從去年到今年,華為雲似乎異軍突起,總能在媒體上看到華為雲屢創佳績。
按照華為雲官網的資料顯示,華為在2010年發布了雲戰略,時隔三年之後才正式發布雲操作系統FusionSphere,此後四年也一直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直到2017年3月在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期間,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徐直軍宣布成立Cloud BU之後,華為才開始全面發力雲計算領域,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可以說華為雲真正起步是在2017年,這在競爭激烈的雲計算市場已經相當晚了,但是華為雲的進步神速確實有目共睹,是不是有很多人匪夷所思呢?
恰逢行業升級的關鍵期
公有雲在全球已經發展有十年時間,第一批客戶以互聯網企業為主。這一代公有雲中,亞馬遜、微軟、阿里已經有明顯優勢。但目前市場發生了兩個變化:第一是更多的傳統企業或是政府機構客戶開始往雲上遷移,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技術去改造傳統架構,並享受到這些新技術的紅利。第二,上一代公有雲發展十年,技術、架構都面臨升級,特別是在新一輪人工智慧大潮的助推下,企業上雲成為大勢所趨,打造雲生態成為雲產業的頂層構建目標。

擁有這樣業界領先的數據處理能力,但卻不碰數據,這其中包含三句話:第一句話:華為不用技術的手段在後台獲取客戶的數據,承認企業的數據主權;第二句話:華為不將客戶的數據進行商業變現,永遠不強迫企業跟華為交換數據;第三句話:華為將開放自己雲和大數據的能力,幫助企業來處理數據,發揮數據的價值。
眾所周知,放在公有雲上的數據,是整個業界最為敏感的一個話題。而華為從進入第一天就不斷強調「不碰數據」,在這一戰略思想的指導下,短時間內贏得大量合作夥伴的信任。至2017年底,華為雲的生態夥伴就已經有接近2000家。正所謂「眾人抬拆火焰高」,有了這么多合作夥伴的幫助,華為雲想不壯大都不可能。
「行動派」的企業文化
了解華為的人都知道,這家公司是一個典型的「行動派」:對要做的事情,不做則已,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做到無以復加的程度。近年來持續崛起的華為企業業務、華為消費者業務都是如此,如今又輪到了華為雲業務。
在任何行業真正決定行業走向的是那些實幹家,這也正是華為的文化所在。華為雲BU正式成立剛剛一年,不僅向業界展示了它的實力和誠意,也展現了低調、務實、誠信的態度。
2017年12月17日,華為雲與拓維信息統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基於華為雲,為政府和企業打造九大公有雲行業解決方案;2018年1月27日,華為雲與用友雲聯合發布了營銷雲、協同雲、稅務雲、U8 cloud四大通用企業服務;2018年2月,華為雲正式發布了深度學習服務和區塊鏈服務BCS;2018年3月15日,華為雲宣布開設香港數據中心,協助企業通達全球,創新未來。
數據顯示,華為雲的服務從2016年底10大類45個增加到目前的14大類100多個,上線包括製造、醫療、EI企業智能、電商、SAP、HPC高性能計算、IoT等60多個解決方案。自從雲BU成立後,華為雲的用戶數、資源使用量都增長了3倍。
來自IDC的市場報告顯示,華為雲政務雲解決方案位居中國政務雲市場廠商領導者區間;FusionCloud私有雲解決方案在中國市場多項第一。
⑶ 華為雲產品全景圖有哪些理解
在雲技術堆棧中,最能體現軟體能力之一的就是PaaS平台及服務,在2018中國軟體百強企業榜單中,華為已經連續十六年獲得第一。華為雲基於華為軟體能力30年經驗的積累,自2016年以來華為雲企業應用服務就在陸續推出PaaS產品。
在2019華為分析師大會(HAS2019)期間,華為雲PaaS首席科學家、華為雲智能應用平台總設計師熊英博士亮相,對外整體介紹了過去幾年華為雲形成的PaaS技術全棧能力以及完整的雲原生計算平台——華為雲智能應用平台3.0。作為CNCF(雲原生計算基金會)初創會員董事,擁有20多年軟體開發與架構設計經驗的熊英在雲原生領域有深刻的理論與實踐經驗。熊英表示,鑒於雲原生對於未來企業軟體產業的重大影響,華為雲在2015年就將其列入戰略技術投資范圍,如今已經取得了大量成果,成為了雲原生技術的領導者。
(華為雲PaaS首席科學家、華為雲智能應用平台總設計師熊英博士)
以華為雲智能應用平台3.0為代表的華為雲企業應用服務技術,其優勢在於全棧雲原生計算的能力以及面向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支撐平台,目標是讓企業上雲更簡單、數字化轉型更智能。在雲原生計算領域,Kubernetes和雲原生技術推廣的最大困難在於技術復雜性,而華為雲在Kubernetes+Docker、微服務以及Serverless等雲原生技術「三駕馬車」領域,都推出了簡便好用的產品與服務,不斷降低雲原生技術使用門檻。
華為雲智能應用平台3.0集華為軟體技術能力之大成,凝聚了華為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實踐以及華為多年來在開源軟體領域的持續投資成果,堪稱「軟體百強之首」的華為,推出的雲原生大時代的扛鼎之作。
華為雲企業應用服務全景圖
華為雲企業應用服務的整體架構在吸收全球頂級雲原生系列開源項目的基礎上,也融入了華為自己特色的技術體系。華為雲智能應用平台3.0主要特色包括一個「底座」、兩大應用創新平台和一個應用創新解決方案:一個「底座」就是ServiceStage微服務應用平台,兩大應用創新平台就是企業集成平台ROMA、智能邊緣平台IEF,以及區塊鏈解決方案BCS。而承載華為雲智能應用平台3.0的,就是全行業首發的華為雲容器多雲及混合雲管理平台(MCP),比Google的Anthos還提早一個月發布。
就整體華為雲企業應用服務的全棧技術來說,包括:一站式微服務應用管理平台,含有ServiceStage微服務雲應用平台、應用編排服務AOS、微服務引擎CSE、容器鏡像服務SWR、應用性能管理APM、雲性能測試服務CPTS、應用運維管理AOM;企業級雲中間件,含有分布式緩存服務Redis、分布式消息服務DMS、API網關APIG、區塊鏈BCS;Kubernetes容器平台,含有雲容器引擎CCE、雲容器實例CCI;高性能Serverless無伺服器函數FunctionGraph;以及智能邊緣雲IEF和企業集成平台ROMA等。
具體理解,華為雲企業應用服務以Kubernetes等容器技術為核心,圍繞Kubernetes的核心功能提供雲容器引擎CCE和雲容器實例CCI等。自2016年首發CCE,華為在2017年成為第一批全球Kubernetes認證的服務提供商,CCE也首批通過了Kubernetes的一致性認證。CCE是華為雲自研推出的高性能、高可靠公有雲容器全棧解決方案,貫穿應用開發、交付與運維流程,提供完整的一站式雲上應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深度整合華為雲的計算、存儲、網路能力。
在容器底層的微服務治理方面,ServiceStage是凝結華為微服務團隊多年研發經驗的雲原生應用開發平台,面向企業提供AI、區塊鏈、微服務、移動和Web類應用開發的全棧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快速創建企業級雲原生應用,加速業務創新。ServiceStage提供Spring Cloud、Service Mesh和ServiceComb商業版(微服務引擎CSE),幫助企業快速構建基於微服務架構的分布式應用。
ServiceStage 可支持多種編程語言,集成 Eclipse、IDEA、Jenkins、Maven 等多種工具生態,支持線下開發環境和線上雲環境的無縫集成,面向DevOps提供應用開發、編譯、構建、發布、部署、配置、壓測、上線、運維和治理等全棧、全生命周期能力。而微服務引擎CSE則是一站式微服務管理平台,提供高性能微服務框架和一站式服務注冊、服務治理、動態配置和分布式事務管理控制台,幫助用戶實現微服務應用的快速開發和高可用運維。
在無伺服器函數計算方面,華為2017年已經上線函數服務,是國內首家發布函數編排服務的雲服務提供商。華為雲推出的全球首款基於Kubernetes的無伺服器容器實例CCI,用戶只需要管理運行在Kubernetes上的容器化業務,其餘的底層計算資源管理全部交給華為雲自動化管理。
在雲原生計算「三駕馬車」之外,華為雲企業應用服務的企業集成平台ROMA和智能邊緣平台IEF則滿足了大型跨國企業的復雜計算環境連接以及雲與邊緣計算的協同。ROMA能夠連接企業IT系統、數據、消息、API 、設備、雲服務,提供統一的應用與數據集成平台。ROMA源自華為內部信息化建設集成經驗,幫助企業簡化集成,加速應用上雲。ROMA在雲上雲下應用集成、雲間應用集成、跨區域集成、設備數據集成、企業能力開放、B2B集成、業務出海集成等場景中,解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連接傳統應用與雲原生應用、工業與IT設備和數據、私有雲和公有雲、全球各節點等多種復雜的集成和連接需求。智能邊緣平台IEF則將華為雲AI服務延伸到邊緣側,將邊緣節點智能化,充分滿足業務的實時性需求、優化計算資源使用。
華為雲的全球首個容器多雲&混合雲解決方案(MCP),提供跨雲平台(不同公有雲之間或公有雲到私有雲)的Kubernetes集群和雲原生應用統一監控、部署、運維的能力,以及業務流量的跨雲統一治理、地域親和策略,幫助企業用戶客戶輕松應對業務流量高峰的沖擊、雲單點宕機故障以及業務全球一體化運營區域化接入的訴求。
⑷ 國內有哪些知名的區塊鏈雲服務BaaS平台
真正做區塊鏈雲服務BaaS的沒有幾家,經過國家審批認可的就更少了,目前主流的幾家平台是騰訊的TBaaS、京東智臻鏈JDChain、螞蟻區塊鏈BaaS平台、榮澤的RBaaS、網路的智能雲、華為雲BCS這7家,其中排名前四名的BaaS平台都是研發區塊鏈技術好幾年的團隊,研發能力都挺厲害的。
⑸ 最近華為推出一款數字貨幣TUR角塔幣前景如何
華為從來就沒有推出過數字貨幣
在國內搞數字貨幣不是找死么
⑹ 華為如何使用需要設置企業級應用的軟體
華為自帶的應用市場屬於系統應用,不可卸載,圖標找不到的話建議進行如下操作:
建議將華為桌面清空數據嘗試(此方法會將桌面圖標排序重新還原,可能會影響您的體驗).操作方式:
EMUI 8.0:設置>應用和通知>應用管理>更多>顯示系統進程,選擇華為桌面>存儲>刪除數據即可.
EMUI 5.x: 進入設置>應用管理>更多>顯示系統進程,選擇華為桌面>存儲>刪除數據即可.
EMUI 4.x: 進入設置>應用管理>菜單>顯示系統進程,選擇華為桌面>存儲 >刪除數據即可.
EMUI 3.x: 進入設置>應用管理>華為桌面>刪除數據.
(圖解為EMUI 4.0的步驟,圖片僅供參考,具體請以實際界面為准.)
⑺ 牽手華為,蜂巢能源打造首家數字化電池企業平台
動力電池界的新勢力——蜂巢能源又有新動作。
1月8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簽約儀式,宣布雙方將在企業雲技術應用的多個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蜂巢能源希望在智能化和雲服務方面和華為深度合作,目標是要打造全球最領先的數字化、智能化電池企業。」關於與華為雲的合作內容,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說道。
(華為雲中國區總裁洪方明)
具體來說,華為雲將結合技術發展趨勢,蜂巢能源則提供相關業務場景,雙方將共同探討合作開發新能源&儲能大數據平台,其中華為雲提供基礎計算、存儲、網路、安全、大數據、AI平台、區塊鏈服務及其他PaaS類服務的能力支持,蜂巢能源則提供業務數據、功能設計以及演算法,共同打造功能完善,性能穩定,業務易擴展,可持續演進的新能源&儲能大數據雲平台。基於該平台還將孵化雙方的多種合作模式,共同發掘優質客戶,助力商務模式多元化發展。
在楊紅新看來,單純靠產品或技術去追趕頭部企業還有很長的路,因此也需要「彎道超車」,所以在數字化的基礎上提供更多附加服務,將是蜂巢能源的重點。
而數字化體系一旦建設完成,除了能極大優化電池製造環節及後續的監管,另一大優勢便是能快速復制產線。「特斯拉上海工廠能夠快速建成投產,除了基建的高效,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工廠有一套完整的模型和系統,可以減少變數做到快速全球化復制。」楊紅新表示,蜂巢能源的目標也是如此,將來在歐洲乃至全球建廠,都可以快速復制。
在與第一電動等媒體的交流過程中,楊紅新還透露,除了此次與華為雲BU合作,蜂巢能源也在與華為車BU就電池技術、產品、電池解決方案等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華為怎樣設置密碼
你好朋友,你可以參照下面的設置去慢慢的查找。
初始密碼設置規則 相關內容
重置Windows雲伺服器密碼(未安裝重置密碼插件) - 彈性雲伺服器 ECS
重置Windows雲伺服器密碼(未安裝重置密碼插件) 操作場景 如果Windows操作系統彈性雲伺服器未安裝密碼重置插件,可以參見本節內容重新設置密碼。 Linux操作系統請參見重置Linux雲伺服器密碼(未安裝重置密碼插件)。 如果彈性雲伺服器提前安裝了密碼重置插件,請參見在控制台重置雲伺服器密碼操作獲取新密碼。
忘記HexaTier初始登錄密碼時如何處理? - 資料庫安全服務 DBSS
忘記HexaTier初始登錄密碼時如何處理? 登錄HexaTier時,如果忘記設置的HexaTier初始密碼,請重置登錄密碼。 重置HexaTier初始密碼的操作步驟如下: 登錄管理控制台。 進入重置密碼入口,如圖1所示。 圖1 進入重置密碼入口 在彈出的「重置密碼」對話框中,輸入設置的新密碼,如圖2所示。
初始密碼設置規則 更多內容
重置密碼使用場景介紹 - 彈性雲伺服器 ECS
如果彈性雲伺服器未安裝密碼重置插件,請參見未安裝重置密碼插件且忘記密碼時,如何重置密碼(Windows)?、未安裝重置密碼插件且忘記密碼時,如何重置密碼(Linux)?。 背景信息 彈性雲伺服器的密碼規則如表1所示。 表1 密碼設置規則 參數 規則 樣例 密碼 密碼長度范圍為8到26位。 密碼至少包含以下4種字元中的3種:
安裝一鍵式重置密碼插件(可選) - 彈性雲伺服器 ECS
安裝一鍵式重置密碼插件(可選) 公有雲平台提供了一鍵式重置密碼功能。彈性雲伺服器的密碼丟失或過期時,如果您的彈性雲伺服器提前安裝了一鍵式重置密碼插件,則可以應用一鍵式重置密碼功能,給彈性雲伺服器設置新密碼。 該方法方便、有效,建議您成功創建、登錄彈性雲伺服器後,安裝密碼重置插件,具體操作請參見本節內容。
怎麼登錄iMaster NCE-Campus? - 雲管理網路
aster NCE-Campus。 圖1 開始管理網路 使用開通租戶時填寫的租戶帳號(郵箱格式)和設置的初始密碼登錄iMaster NCE-Campus。首次登錄時,需要修改初始密碼。
運行MySQL - 鯤鵬軟體棧 資料庫
建立套接字軟鏈接,接入MySQL環境。 需要輸入的密碼為配置MySQL時產生的初始密碼,請留意初始密碼包含了特殊字元。 ln -s /data/data/mysql.sock /tmp/mysql.sock mysql -uroot -p 如果忘記初始密碼,可參見問題三:忘記MySQL的初始密碼設置密碼並重新連接。 修改密碼。
TE硬終端Web界面的初始密碼是什麼?忘記密碼怎麼辦? - 華為雲WeLink
TE硬終端Web界面的初始密碼是什麼?忘記密碼怎麼辦? 硬終端的web登錄的預設用戶名為「admin」,預設密碼為「Change_Me」。如果忘記密碼,可恢復出廠設置,用戶名和密碼將恢復為預設值。 父主題: 業務使用
鏡像部署Drupal網站(Linux) - 彈性雲伺服器 ECS
置。 修改資料庫初始密碼。 資料庫默認用戶為root,默認密碼為123456。為保證資料庫安全,執行本步驟修改資料庫初始密碼。 單擊「第二步:修改資料庫密碼」的「馬上修改」,進入「phpMyAdmin」頁面。 在「常規設置」區域單擊「修改密碼」。 完成新密碼的設置後,單擊「執行」完成資料庫初始密碼的修改。
登錄iMaster NCE-Campus - 雲管理網路
APP。 登錄CloudCampus APP的帳號、密碼和登錄iMaster NCE-Campus的帳號、密碼是一樣的。 使用開通租戶時填寫的賬號(郵箱格式)和設置的初始密碼登錄iMaster NCE-Campus。首次登錄時,需要修改初始密碼。 推薦使用如下瀏覽器:Google Chrome
安裝及實例化鏈代碼 - 區塊鏈服務 BCS
安裝及實例化鏈代碼 一個通道里的所有Peer節點都必須安裝鏈代碼,然後在其中一個Peer節點上進行鏈代碼實例化。如需使用相同的鏈代碼,通道成員必須在鏈代碼安裝期間為鏈代碼提供相同的名稱和版本。 邀請方、被邀請方A和B都必須安裝鏈代碼。 使用的鏈代碼名稱和版本號必須一致。 實例化鏈代碼只需要
如何通過私鑰獲取Windows彈性雲伺服器的登錄密碼? - 數據加密服務 DEW
密碼,安全性高,請放心使用。 用戶可以通過管理控制台獲取Windows彈性雲伺服器的登錄密碼。 為安全起見,建議用戶獲取初始密碼後,執行清除密碼操作,清除系統中記錄的初始密碼信息。 該操作不會影響彈性雲伺服器的正常登錄與運行。清除密碼後,系統不能恢復獲取密碼功能,因此,請在執行清
訂購區塊鏈服務 - 區塊鏈服務 BCS
root密碼 如果填寫該項,則以填寫值為准,如果不填寫,則以資源初始密碼為准。 確認密碼 - 區塊鏈管理初始密碼 如果填寫該項,則以填寫值為准,如果不填寫,則以資源初始密碼為准。 區塊鏈管理確認密碼 - 版本信息 請自行選擇。 存儲卷類型 文件存儲卷。 peer節點組織 創建1個節點組織,名稱必須與如下內容完全一致:
使用私鑰獲取Windows ECS的登錄密碼 - 數據加密服務 DEW
用戶可以通過管理控制台獲取Windows彈性雲伺服器的登錄密碼。 為安全起見,建議用戶獲取初始密
⑼ 有哪些公司提供雲計算服務
1、騰訊
騰訊早些時候在矽谷開設了雲數據中心,以緊跟美國雲服務的市場份額增長。微信的7.7億日常用戶中有一半每天使用該服務90分鍾以上。
2、阿里巴巴
雖然阿里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但其增長最快的是雲服務。它在全球擁有雲數據中心,並已開始向中小型企業銷售大數據服務。阿里雲在6月份進入了Gartner的IaaS魔力象限。
3、網路
網路專注於人工智慧,其中1300多人致力於其開發。網路還宣布與Nvidia合作,通過Volta GPU提升其雲和自動駕駛的人工智慧功能。
4、IBM
IBM在區塊鏈,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收入中佔40%。到2017年,它也為寶馬和龐巴迪提供了雲服務的主要交易。
5、Alphabet(Google母公司)
人工智慧還是Alphabet及其子公司的關鍵領域之一,Google Cloud Platform在公司摘要中未明確提及。MIT表示Alphabet使用DeepMind機器學習演算法可節省40%的數據中心冷卻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