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社保區塊鏈
Ⅰ 寧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網報名入口:http://rsj.ningbo.gov.cn/
寧波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網報名入口: http://rsj.ningbo.gov.cn/
各區縣(市)人力社保局,「四區一島」管委會人力社保部門:
為順應新業態經濟發展需求,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管理,不斷激發新業態經濟吸納勞動力就業潛力,切實維護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合法權益,促進電子商務、網路約車、網路送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經濟健康蓬勃發展,根據《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優化新業態勞動用工服務的指導意見》(浙人社發〔2019〕63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總體要求
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促進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服務理念,順應新業態勞動用工發展趨勢,按照包容審慎、「雙維護」、分類施策、協同治理的基本原則,持續激發新業態經濟提供就業創業和創新發展空間的潛力,不斷完善新業態領域勞動用工治理體系,促進全市新業態領域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為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任務措施
(一)加強勞動用工分類指導服務
1.依法建立靈活多樣的勞動關系。與新業態企業建立全日制勞動關系的新業態從業人員,新業態企業應當與其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新業態企業的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可以釆用勞務派遣等用工方式。新業態企業依法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可以與從業人員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或者訂立口頭協議。新業態從業人員在不影響本企業工作任務完成且原單位未限制的情況下,可以與其他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2.依法使用多樣化用工方式。新業態企業通過勞務外包、加盟協作和其他合作關系等形式,與新業態從業人員簽訂民事協議的,應當合理確定企業、從業人員、合作單位的權利和義務,並明確相應法律責任的承擔及糾紛處理途徑。
(二)積極推廣電子勞動合同
3.倡導簽訂電子勞動合同。新業態企業與從業人員協商一致,可以依託自建自用簽署系統或勞動合同網簽平台簽訂電子勞動合同。電子勞動合同應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必備條款和內容。非新業態經濟的其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也適用此規定。
4.鼓勵第三方搭建勞動合同網簽平台。鼓勵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等第三方機構應用區塊鏈等先進技術,為新業態企業、從業人員提供符合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要求的電子勞動合同簽署系統,確保電子勞動合同的完整、准確、不被篡改,提升新業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能,降低人力資源管控風險。
(三)深化特殊工時制度改革
5.新業態領域全面推行特殊工時清單式改革。新業態企業根據生產特點,經民主程序,就實行特殊工時崗位清單式管理開展專項集體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經當地人力社保部門批准,可實行適應生產經營特點的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6.強化指導服務和監督檢查。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實現特殊工時制度審批事項「不用跑」。加強特殊工時清單式改革的政策宣傳,結合「雙隨機、一公開」開展清單內新業態企業特殊工時制度執行情況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動態調整崗位清單,確保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雙方利益最大化。
(四)構建多層次的社會保險體系
7.積極引導更多新業態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新業態從業人員,應當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實行員工制的家政服務企業應依法與招用的家政服務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按月足額繳納企業職工社會保險費;家政服務人員不符合勞動合同情形的,家政服務企業應與其簽訂服務協議,家政服務人員可作為靈活就業人員按規定自願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或城鄉居民社會保險。
非全日制用工和未與新業態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新業態從業人員,可以按規定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會保險。
8.探索建立新業態從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機制。電子商務、網路約車、網路送餐、快遞物流等新業態企業可為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從業人員先行參加工傷保險,及為非全日制用工從業人員單獨參加工傷保險。新業態企業依託平台經營的,鼓勵平台主動發揮用工主體作用,加強用工管理。發揮用工主體作用的平台先行參加工傷保險的,平台承擔用人單位依法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平台可以通過購買商業保險的形式,把應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轉由商業保險承擔。建立多重勞動關系的新業態從業人員,各用人單位應分別為其繳納工傷保險費。
9.鼓勵引入商業保險。積極引導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參加醫療、人身意外傷害等商業保險,為新業態從業人員提供保障。
(五)激發新業態就業創業活力
10.提升人力資源供求匹配效力。結合新業態行業特點,搭建企業用工需求與從業人員就業意向雙向互通的聯系平台,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市場主渠道作用,精準發布新業態企業招聘信息,暢通新業態領域用工渠道。
11.提供更加靈活高效的就業創業服務。以推進靈活用工平台試點改革為牽引,鼓勵各地和各行業主管部門探索更加適合新業態發展特點規律、更好挖掘新業態帶動就業潛力的新載體新辦法。優化新業態就業創業公共服務方式,特別是對新業態中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更具針對性的就業創業服務。加大對登記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就業幫扶力度,推進各項就業創業保障政策落地見效。
(六)優化職業技能培訓服務
12.加大新業態從業人員技能提升培訓。實施全覆蓋的職業技能培訓政策,符合條件的新業態從業人員均可公平均等參與培訓,享受培訓補貼。積極拓寬培訓渠道,支持新業態從業人員參與項目制、專項能力等培訓,鼓勵符合條件的新業態企業開展技能等級認定,推動新業態從業人員技能提升。探索「互聯網+職業培訓」模式,搭建互聯網學習平台,積極組織新業態經濟領域工種技能競賽,釆取豐富多樣的方式激勵新業態從業人員走技能成才之路。
13.優化人才服務工作。暢通靈活就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評審渠道,符合條件的新業態專業技術人才可向指定受理點按規定申報評審相關專業技術職稱。對符合條件的新業態領域高層次專家及時納入寧波市專家服務管理范圍,享受相關服務待遇。
(七)有效防控新業態勞動用工風險
14.建立健全預警預防機制。針對新業態企業勞動用工特點,結合「三服務」,指導規范企業依法用工。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健全新業態勞動用工預警監測機制,加強形勢分析和風險研判,經常排查新業態領域勞動用工風險和矛盾問題,靠前指導,提前介入,避免發生規模性、群體性勞動糾紛。
15.優化勞動保障執法監管方式。建立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檔案,健全勞動保障信用評價、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推進「互聯網+監管」,加強對違法用工行為的聯合預警防控。會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積極引導企業在屬地設立分公司,實現用工關系屬地化。
16.充分發揮工會、行業協會等組織作用。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積極作用,推動成立多種形式的新業態從業人員工會組織,探索建立「互聯網+法律」職工服務新模式,聯合工會、司法系統在仲裁機構立案受理窗口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免費為新業態從業者提供法律咨詢、代寫文書等法律服務。協同工會、行業協會等組織積極推動區域性行業性集體協商,推動行業協會制定行業用工規范和勞動標准,提升行業自律。
(八)妥善處理新業態領域勞動糾紛
17.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機制。針對新業態企業勞動用工特點,推進用工合法性審查和違法行為的督促整改。指導規范企業依法用工,形成事前規范、事中監管、事後處置的執法監管體制,維護新業態從業人員合法權益。
18.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充分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組織作用,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著力指導新業態企業建立內部協商協調機制。不斷織密以區縣(市)聯合調解中心、鄉鎮(街道)調解機構、村(社區)調解小組及企業內部調解組織為依託的「四級勞動爭議調解網路」,強化勞動糾紛調裁訴聯動化解,確保更多的新業態領域糾紛以柔性方式化解。
19.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效能。運用「最多跑一次」的方法理念,依託浙江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網路平台,積極推行當事人網上立案、調解員和仲裁員線上辦案工作模式;建成並推廣「掌上仲裁」,實現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立案、庭審、送達全流程線上辦理,為新業態從業人員提供雲端維權。對未建立勞動關系的企業和從業人員之間發生的矛盾糾紛,要引導當事人雙方通過人民調解組織、民事訴訟等其他方式解決。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多方溝通協調。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要加強與協調勞動關系三方組織及商務、市場監管、交通運輸、郵政等行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協同配合形成推進優化新業態勞動用工服務的工作合力,定期分析研判新業態勞動用工情況,共同研究解決新業態勞動用工的重大問題,促進新業態經濟健康發展。
(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要會同協調勞動關系三方組織以及行業主管部門,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短視頻等新媒體手段和寧波市「和諧同行」勞動關系能力提升三年(2020-2022)行動計劃,加強對新業態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和教育,將勞動法律法規作為就業創業培訓的重要內容,增強各方法治意識,提高企業依法用工和新業態從業人員依法維權的能力。強化利益共同體理念,健全共建共享機制,加強典型示範引領,積極培育一批新業態領域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先進企業和個人,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正確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三)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各地根據本辦法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密切關注新業態勞動用工的動態情況,及時將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反饋市人力社保局。
本辦法自2021年2月19日起施行。
Ⅱ 什麼是區塊鏈+人力資源
區塊鏈+人力資源指的是在人力資源應用領域引入區塊鏈技術解決當前存在的人力資源問題。
人力資源當前存在什麼問題呢?從外部來講包括候選人的信息真偽辨別,從內部來講包括人員成長記錄缺乏等,而區塊鏈從本質上講是一個共享資料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構建在其之上的數據具有「信任「的基礎,對企業而言更加可靠。
這個聽起來很美好,但是從理論到實踐還需要時間,就像比特幣火起來是依靠大量的挖礦者去參與,同樣區塊鏈+人力資源要構建起來則需要人力資源機構(前程,智聯等)和用人單位的廣泛參與,否則就只能是噱頭大於實用。
Ⅲ 區塊鏈+人力資源和互聯網+人力資源有什麼區別
區塊鏈+人力資源是所有人的職業生涯經歷都記錄在區塊鏈上,用以提供求職者的求職背景信息確認。而互聯網+人力資源更多的屬於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網路平台上接收訂單提供人力資源服務。
Ⅳ 如何檢測區塊鏈智能合約的風險等級高低
隨著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腳步的加快,區塊鏈技術在政務、金融、物流、司法等眾多領域得到深入應用。在應用過程中,不僅催生了新的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也產生了很多安全問題,因而安全監管顯得尤為重要。安全測評作為監管重要手段之一,成為很多區塊鏈研發廠商和應用企業的關注熱點。本文就大家關心的區塊鏈合規性安全測評談談我們做的一點探索和實踐。
一、區塊鏈技術測評
區塊鏈技術測評一般分為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和安全測評。
1、功能測試
功能測試是對底層區塊鏈系統支持的基礎功能的測試,目的是衡量底層區塊鏈系統的能力范圍。
區塊鏈功能測試主要依據GB/T 25000.10-2016《系統與軟體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10部分:系統與軟體質量模型》、GB/T 25000.51-2016《系統與軟體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第51部分:就緒可用軟體產品(RUSP)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等標准,驗證被測軟體是否滿足相關測試標准要求。
區塊鏈功能測試具體包括組網方式和通信、數據存儲和傳輸、加密模塊可用性、共識功能和容錯、智能合約功能、系統管理穩定性、鏈穩定性、隱私保護、互操作能力、賬戶和交易類型、私鑰管理方案、審計管理等模塊。
2、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是為描述測試對象與性能相關的特徵並對其進行評價而實施和執行的一類測試,大多在項目驗收測評中,用來驗證既定的技術指標是否完成。
區塊鏈性能測試具體包括高並發壓力測試場景、尖峰沖擊測試場景、長時間穩定運行測試場景、查詢測試場景等模塊。
3、安全測評
區塊鏈安全測評主要是對賬戶數據、密碼學機制、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進行安全測試和評價。
區塊鏈安全測評的主要依據是《DB31/T 1331-2021區塊鏈技術安全通用要求》。也可根據實際測試需求參考《JR/T 0193-2020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JR/T 0184—2020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等標准。
區塊鏈安全測評具體包括存儲、網路、計算、共識機制、密碼學機制、時序機制、個人信息保護、組網機制、智能合約、服務與訪問等內容。
二、區塊鏈合規性安全測評
區塊鏈合規性安全測評一般包括「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評估」、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和「專項資金項目驗收測評」三類。
1、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評估
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評估主要依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9年1月10日發布的《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和參考區塊鏈國家標准《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規范(徵求意見稿)》進行。
《規定》旨在明確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規范和促進區塊鏈技術及相關服務的健康發展,規避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風險,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規定》第九條指出: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開發上線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
《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規范》是由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牽頭,浙江大學、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上海市信息安全測評認證中心等單位共同參與編寫的一項建設和評估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能力的國家標准。《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規范》規定了聯盟鏈和私有鏈的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滿足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技術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以及相應的測試評估方法,適用於指導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評估和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建設。標准提出的安全技術要求、保障要求框架如下:
圖1 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要求模型
2、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的主要依據包括《GB/T 22239-2019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8448-2019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
區塊鏈作為一種新興信息技術,構建的應用系統同樣屬於等級保護對象,需要按照規定開展等級保護測評。等級保護安全測評通用要求適用於評估區塊鏈的基礎設施部分,但目前並沒有提出區塊鏈特有的安全要求。因此,區塊鏈安全測評擴展要求還有待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3、專項資金項目驗收測評
根據市經信委有關規定,信息化專項資金項目在項目驗收時需出具安全測評報告。區塊鏈應用項目的驗收測評將依據上海市最新發布的區塊鏈地方標准《DB31/T 1331-2021 區塊鏈技術安全通用要求》開展。
三、區塊鏈安全測評探索與實踐
1、標准編制
上海測評中心積極參與區塊鏈標准編制工作。由上海測評中心牽頭,蘇州同濟區塊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七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墨珩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電信科學技術第一研究所等單位參加編寫的區塊鏈地方標准《DB31/T 1331-2021 區塊鏈技術安全通用要求》已於2021年12月正式發布,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測評中心參與編寫的區塊鏈國標《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規范》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
同時,測評中心還參與編寫了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同濟大學牽頭編寫的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初級和中級教材,負責編制「測試區塊鏈系統」章節內容。
2、項目實踐
近年來,上海測評中心依據相關技術標准進行了大量的區塊鏈安全測評實踐,包括等級保護測評、信息服務安全評估、項目安全測評等。在測評實踐中,發現的主要安全問題如下:
表1 區塊鏈主要是安全問題
序號
測評項
問題描述
1
共識演算法
共識演算法採用Kafka或Raft共識,不支持拜占庭容錯,不支持容忍節點惡意行為。
2
上鏈數據
上鏈敏感信息未進行加密處理,通過查詢介面或區塊鏈瀏覽器可訪問鏈上所有數據。
3
密碼演算法
密碼演算法中使用的隨機數不符合GB/T 32915-2016對隨機性的要求。
4
節點防護
對於聯盟鏈,未能對節點伺服器所在區域配置安全防護措施。
5
通信傳輸
節點間通信、區塊鏈與上層應用之間通信時,未建立安全的信息傳輸通道。
6
共識演算法
系統部署節點數量較少,有時甚至沒有達到共識演算法要求的容錯數量。
7
智能合約
未對智能合約的運行進行監測,無法及時發現、處置智能合約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8
服務與訪問
上層應用存在未授權、越權等訪問控制缺陷,導致業務錯亂、數據泄露。
9
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編碼不規范,當智能合約出現錯誤時,不提供智能合約凍結功能。
10
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的運行環境沒有與外部隔離,存在外部攻擊的風險。
3、工具應用
測評中心在組織編制《DB31/T 1331-2021 區塊鏈技術安全通用要求》時,已考慮與等級保護測評的銜接需求。DB31/T 1331中的「基礎設施層」安全與等級保護的安全物理環境、安全通信網路、安全區域邊界、安全計算環境、安全管理中心等相關要求保持一致,「協議層安全」、「擴展層安全」則更多體現區塊鏈特有的安全保護要求。
測評中心依據DB31/T 1331相關安全要求,正在組織編寫區塊鏈測評擴展要求,相關成果將應用於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工具——測評能手。屆時,使用「測評能手」軟體的測評機構就能准確、規范、高效地開展區塊鏈安全測評,發現區塊鏈安全風險,並提出對應的整改建議
Ⅳ 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從事什麼架構設計
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從事區塊鏈架構設計、底層技術、系統應用、系統測試、系統部署、運行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
2020年5月11日,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關於對擬發布新職業信息進行公示的公告》,擬新增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10個新職業。
2020年7月6日,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9個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
2021年02月27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制定了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准。
發展歷史。
2020年5月12日,人社部擬對職業工種進行調整,增加10個新職業以及8個新工種。
這10個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社區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核酸檢測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健康評估師、增材製造(3D列印)設備操作員。
2020年7月6日,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9個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
工作任務:
1.分析、研究分布式賬本、非對稱加密、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技術;
2.設計區塊鏈平台架構,編寫區塊鏈技術報告;
3.設計、開發區塊鏈系統應用底層技術方案;
4.設計、開發區塊鏈性能評測指標及工具;
5.處理區塊鏈系統應用過程中的部署、調試、運行管理等問題;
6.提供區塊鏈技術咨詢及服務。
Ⅵ 新增的兩個區塊鏈職業是做什麼的
在人社部網站《關於發布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信息的通知》中,明確了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具體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
區塊鏈應用操作員
是指運用區塊鏈技術及工具,從事政務、金融、醫療、教育、養老等場景系統應用操作的人員。主要工作任務:
分析研究在區塊鏈應用場景下的用戶需求;
設計系統應用的方案、流程、模型等;
運用相關應用開發框架協助完成系統開發;
測試系統的功能、安全、穩定性等;
操作區塊鏈服務平台上的系統應用;
從事系統應用的監控、運維工作;
收集、匯總系統應用操作中的問題。
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
是指從事區塊鏈架構設計、底層技術、系統應用、系統測試、系統部署、運行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主要工作任務:
分析研究分布式賬本、隱私保護機制、密碼學演算法、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技術;
設計區塊鏈平台架構,編寫區塊鏈技術報告;
設計開發區塊鏈系統應用底層技術方案;
設計開發區塊鏈性能評測指標及工具;
處理區塊鏈系統應用過程中的部署、調試、運行管理等問題;
提供區塊鏈技術咨詢及服務。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加快新職業的職業標准開發,規范從業者的從業行為,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技能,為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Ⅶ "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是做什麼的
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促就業拓崗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近日正式向社會發布一批新職業,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增材製造設備操作員」等9個新職業。這是我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此外,此次還發布了「直播銷售員」「互聯網信息審核員」等5個工種,同時將「公共衛生輔助服務員」職業下的「防疫員」「消毒員」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員」等3個工種上升為職業。
此批新職業是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向社會公開徵集,組織職業分類專家嚴格按照職業分類原則、標准和程序進行評估論證,並通過網路媒體等向社會公示後確定的。此批新職業主要涉及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域、適應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需要的新業態領域以及適應貧困勞動力和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需要的促進脫貧攻堅領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凸顯了相關職業的重要性;二是互聯網技術發展,催生了多樣化的創業就業模式;三是信息技術發展,對網路信用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
新增的兩個區塊鏈職業是做什麼的?
在人社部網站《關於發布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信息的通知》中,明確了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具體定義和主要工作任務。
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是指從事區塊鏈架構設計、底層技術、系統應用、系統測試、系統部署、運行維護的工程技術人員。主要工作任務:
1.分析研究分布式賬本、隱私保護機制、密碼學演算法、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技術;
2.設計區塊鏈平台架構,編寫區塊鏈技術報告;
3.設計開發區塊鏈系統應用底層技術方案;
4.設計開發區塊鏈性能評測指標及工具;
5.處理區塊鏈系統應用過程中的部署、調試、運行管理等問題;
6.提供區塊鏈技術咨詢及服務。
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是指運用區塊鏈技術及工具,從事政務、金融、醫療、教育、養老等場景系統應用操作的人員。主要工作任務:
1.分析研究在區塊鏈應用場景下的用戶需求;
2.設計系統應用的方案、流程、模型等;
3.運用相關應用開發框架協助完成系統開發;
4.測試系統的功能、安全、穩定性等;
5.操作區塊鏈服務平台上的系統應用;
6.從事系統應用的監控、運維工作;
7.收集、匯總系統應用操作中的問題。
據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加快新職業的職業標准開發,規范從業者的從業行為,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技能,為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Ⅷ 區塊鏈 個人怎麼買社保
個人社保只能戶口所在地繳納,去當地人社社保開戶,銀行卡綁定就可以了。異地個人不能繳納,只能通過公司
Ⅸ 區塊鏈在社保費徵收、房產交易方面有哪些應用
3月24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對外發布,意見提出,深化稅收大數據共享應用。探索區塊鏈技術在社會保險費徵收、房地產交易和不動產登記等方面的應用,並持續拓展在促進涉稅涉費信息共享等領域的應用。不斷完善稅收大數據雲平台,加強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持續推進與國家及有關部門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在社會保險方面運用區塊鏈電子簽章技術可以將文件簽署全過程( 文件哈希、簽約主體、簽約時間、簽約地點、簽約設備等)同步存證至公證處、仲裁委、互聯網法院等權威司法機構,有效確保投保人信息不可篡改,時間不可篡改,電子數據不可篡改,君子簽作為國內唯一接入國家司法中心的區塊鏈電子簽約平台,基於以上技術可保障投保人電子簽約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法律效力。
以電子合同為代表的區塊鏈數字化工具將會成為房地產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助推力。君子簽作為易保全旗下國內專業的區塊鏈電子簽約平台,針對房產企業的現狀和需求,可以與房產企業OA、采購軟體、招投標軟體、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等各大軟體系統集成,把所有文件、合同簽署工作從線下轉移至到線上,文件草擬-審核-蓋章-儲存-傳輸全過程電子化完成,可以很好地解決房地產企業面臨的以上運營和管理痛點,打通房地產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最後一公里。
Ⅹ 杭雲簽失效的電子合同下家公司能看到嗎
不能。
杭雲簽是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上線的杭州人社網簽合同平台(簡稱杭雲簽)。在區塊鏈技術的護航下,企業和勞動者只需登陸杭雲簽網站,便能免費簽訂合法的電子勞動合同,企業還可以快速查閱、調用和管理人事數據。此舉既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實現數字化轉型,也能規范用工管理,較好地避免勞動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