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與5G
A. 5G技術真的會再次引領又一次的汽車革命嗎
2018年下半年中國車市陡然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也並無起色,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眾多車企都在尋求穿越寒流的方法。正在舉辦的2019上海車展,則成為各個車企展示自身實力的重要舞台。上海車展,雖然名為汽車展,但實際上也可以稱之為科技展,特別是5G的加入,讓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技術成為車企標榜未來、代表前沿的主流方向。智能科技帶來全新體驗。
自動駕駛引領未來。上海車展,眾多車企很有默契地將可實現的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正式上市或者即將上市的新車型上,將L4及L5級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到全新概念車型上。全新一代賓士S級將會首次導入賓士Level 3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或可允許駕駛員完全放手。廣汽Aion LX持L3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新勢力中也有小鵬P7搭載了自動駕駛晶元,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零跑汽車旗下准量產車型亮相,可實現L3級智能駕駛功能。新車代表了現階段的規劃,概念車則體現了企業對未來汽車的思考和前瞻布局。支持L4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概念車有大眾的ID. ROOMZZ、奧迪AI:ME、寶馬Vision iNEXT以及日產IMs等。此外,L5級自動駕駛技術也少有地被展示。Icona Nucleus概念車配備了L5級的自動駕駛能力,沒有方向盤、加速/制動踏板等發。WEY-X概念車搭載L5級自動駕駛系統,標榜「未來車」。
B. 除了網速更快,5G比4G好在哪裡
1. 5G帶來的可不只是網速的飛升
在網速方面,5G將比現有的4G快上10-100倍,這就意味著未來我們能享有4Gbps的超高網速(這也是5G得名「沒有光纖的光纖網路」的原因)。
AT&T網路架構部門副總裁漢克解釋道,網速的突飛猛進主要得益於運營商開放更多的無線信道和毫米波技術(信號傳輸距離縮短,網速加快)的運用。此外,小型基站的運用提高了網路的覆蓋率,數據的傳輸和交換距離也變得的更短。
漢克認為5G帶來的不只是速度的提升。實際上,對於用戶來說更重要的是5G在網路容量上的提升,它可以承載更多的設備。隨著物聯網建設的深入,未來聯網設備會變得越來越多,從辦公室的安防系統到車上的廣播都會成為5G網路中的一員。預計到2020年,聯網設備的數量會有爆炸性的增長,你的衣服、運動配件、大橋,甚至身體都會成為網路中的一環。
作為分析公司Recon Analytics的創始人和5G網路專家,恩特納表示:「隨著物聯網革命的不斷推進,5G網路未來將成為數十億設備的堅強後盾。」
2. 網路架構煥然一新
Gartner專家沙瑪表示,除了速度快和低延時,5G網路還有很強的向下兼容能力,因此在對其架構的改造上,研究人員可以有更大的自主權。
「5G無線網路將加入類似Cloud RAN(雲端無線接入)的全新架構,本地化的微數據中心將會崛起,它們可以支持如工業物聯網網關、高清視頻緩存和轉碼等基於伺服器的網路功能。此外,對全新拓撲協議的支持讓5G可以更好的管理較為分散的異構網路。」沙瑪說道。
「5G網路在基站建設上將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恩特納說道。「眼下我們還不知道未來會採用何種無線數據傳輸技術,許多人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
3. 前期實驗正在進行中
除了此前提到的AT&T和Verizon,許多公司也已經開始了5G網路的測試,其中包括阿爾卡特朗訊、愛立信、富士、諾基亞和三星。
除了這些老牌電信設備商,還有許多科技公司也盯上了5G技術帶來的商機。谷歌(微博)最近就收購了5G網路技術公司Alpental,以推動毫米波技術的進步。微軟也開始利用電視的空白頻譜進行測試。此外,Facebook發起了一項開放式計算計劃,未來它將成為Internet.org的一部分,並為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網路支持。
4. Wi-Fi技術暫時還沒有大的
C. 5G和工業物聯網中數據可視化發揮的作用大嗎
作為移動通信領域最先進、最新的技術,5G將把世界數字經濟推向一個新的階段。作為新一代信息和通信基礎設施的核心,5G具有比4G更高的速度、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延遲,滿足了數字化產業對海量數據傳輸、存儲和處理的需求。5G將對數字化產業產生深遠影響,推動數字化產業鏈迅速發展。5G將使得發生以下變化:
一、數據量將急劇增長。5G通過提升連接速率和降低時延,使得單位時間內產生的數據量急劇增長,單位面積內的聯網設備成倍增加,海量原始數據將被收集。5G落地將全面激發物聯網領域的發展,當前物聯網正是數字化企業的主要數據來源,在5G技術的推動下,物聯網採集的數據量增長會較為顯著,物與物之間的連接數據將迅速增長。
二、數據類型將更加豐富。4G時代,數據多產生於人與人之間的互聯,5G時代,物聯網將得到較大程度的發展,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將急劇增多,數據採集渠道將更加豐富,如聯網汽車、可穿戴設備、機器人等。數據類型將更加多樣化,從連接的內容看,5G催生的車聯網、智能製造、智慧能源、無線醫療、無線家庭娛樂、無人機等新型應用將創造新的豐富的數據維度,AR、VR、視頻等非結構化數據的比例也將進一步提升。
三、5G將推動數據可視化技術不斷發展。一方面,數據量的膨脹與數據採集渠道的豐富,會對數據存儲技術與採集技術等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隨著數據量逐漸增多、數據類型越來越多樣化、數據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等,海量、低時延、非結構化的數據特點,將對未來行業的算力、實時引擎、數據處理引擎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將全面促進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可視化技術等的發展。
四、數據應用場景將更加豐富。如何解決數據與人工智慧的落地應用問題是擺在產業人士和從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當前,從雲端接收的數據大都數據量小,且是非實時數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數據應用能力的發揮。5G時代,藉助於其高帶寬、低時延的特點,數據所承載的業務形式更加復雜多樣,數據商業價值將得到進一步挖掘。在華為發布的《5G時代十大應用場景白皮書》中,每項垂直行業應用都與數據有關系,如AR/VR的實時計算機圖像渲染和建模、車聯網的遠程駕駛、智慧城市的AI視頻監控、聯網無人機的專業巡檢等。
五、5G將促進邊緣計算技術的發展。邊緣計算旨在將大量的數據分析功能下沉到更靠近應用的地方,從而提升響應速度,降低網路和雲計算的成本,在數據處理端,5G將會全面促進邊緣計算的發展,提升數據處理的速度和保障數據的應用邊界。IDC報告數據顯示,5G時代下將有45%的物聯網數據通過邊緣計算進行存儲、處理和分析,以此優化數據中心的工作流程。
六、對數據可視化平台的要求進一步提升。5G時代隨著數據體量、種類和形式的爆發增長,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將井噴式涌現,單一計算平台難以有效應對如此復雜、多樣、海量的數據採集、處理的挑戰,5G時代,數據平台需要大幅提升低價值密度的高效存儲、網路非結構化數據的快速解析等能力,數據處理平台的價值將進一步彰顯。
5G技術對數字化產業的影響圖撲表示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環節,數據可視化和5G技術一樣,也是工業互聯網的基本支撐。5G不是最終目標,通過數據可視化和5G全面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創新是最終目的。
D. 目前的AI技術與5G有什麼關聯
在上海的一家麥當勞,當你站在餐台前點完美食,已經無需掏出手機埋單,只需要走到自主付款設備前,通過人臉認證,幾秒內就能完成付款。
紐約中央公園是慢跑者的天堂,你帶上最新款的藍牙耳機設備,一位實時的健身教練伴你左右,它不僅會根據你跑步的實時速度給你建議,甚至還會為你播放你最愛的音樂,甚至說些笑話將你逗樂。
每天迎來送往的機場,長相甜美的航空公司地勤親切地為你解決著各種問題,不管再刁鑽的顧客,它總能微笑應對,甚至還會在解決問題的當下,給旅客提供實用的行程建議,是的,和以往不同之處在於,這位地勤可能只是一台高精度的引導機器人。
在地球的每個角落,有關於AI的革命正在展開蝴蝶效應,即便是小小的改變,也會在我們身邊形成巨大的風暴。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場有關於人類未來的技術革新,而藉助於5G的發展,AI也將翻天覆地。
人工智慧就像網路,已無處不在
二十年前,我們剛剛擺脫模擬信號,數字通訊浪潮正在席捲,互聯網還只是教科書中陌生的代名詞,普通人很難意識到,互聯網會重新定義著世界。現如今,這個由高速網路鎖構築的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緊密,谷歌和網路等搜索引擎成為我們獲取信息的入口、Facebook等社交應用變成了生活必需品,以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商平台不僅嚴重沖擊著線下渠道,其體量甚至已經足夠挑戰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從衣食住行到尖端科學,互聯網已經成為世界的主宰,而人工智慧無疑也將成為世界的下一個「爆點」。
2017年同樣是5G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3GPP在這一年正式進入了5G標准化研究階段,從2月的巴塞羅那MWC開始,幾乎在任何科技展上,5G都是絕對的熱點話題。
事實上,中國關於5G網路的實驗已經鋪開,高通聯合中興、中國移動已經完成全球首個5G新空口規范的互操作性測試。新技術在試驗中實現了每秒數千兆速率傳輸以及更低的延遲。IMT2020(5G)推進組已經正式發布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第一批規范,而包括高通在內的多家公司也基於R15規范的新空口部署做出貢獻,其中高通的毫米波技術以及驍龍X50 5G數據機系列產品也是重要的技術推動者。
E. 5G+最新無人駕駛技術成果,最高續航520km,幾何C渲染圖曝光
今天,幾何汽車發布了旗下新車幾何C的渲染圖,並且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可喂養的純電新寵。
因此,全新的幾何平台意味著幾何C可能擁有了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意味著一個更高集成度、更高算力、更高開放度的底層架構,為後續的OTA、聯合開發和「喂養」提供了底層保障。
■無人駕駛與5G
據官方消息,幾何C將應用吉利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搭載吉利自主研發的「智感循跡無人駕駛系統」。該系統是國內首個結合車端、雲端、場端,未來准備搭載5G,實現全路況、全場景、無縫高速連接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在室外、室內多場景開啟100%自主泊車功能。未來或將分階段地構建無人泊車、無人看護、無人自取快遞等無人駕駛場景,不斷進化。
嗯……看起來非常厲害,要是能實現的話,基本上可以稱為5G+物聯網的全面商用了。
基於我目前的知識儲備量和實際經驗,我實在無法想像「全路況、全場景、無縫高速連接的自動駕駛」和「100%自主泊車」是個什麼樣子。因為就算是目前領先的特斯拉,也只能做到特定路況自動駕駛(有時候還不太靈);自動泊車的成功率堪憂,每次測試這功能的時候比我考科目二都緊張。
因此,對於幾何C的無人駕駛,我真的希望它能一鳴驚人,狠狠打特斯拉的臉。
當然,紙上談兵沒意思,是騾子是馬咱們拉出來遛遛!等我們拿到試駕車,一定會及時為大家帶來詳細的體驗和測評,敬請期待!
■邦點評
總結一下,幾何C是一輛顏值不錯、頭腦聰明、續航夠用的電動車;另外在無人駕駛和智能互聯方面,它似乎想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我非常期待它能成為一個開拓者或者領先者,成為引領世界潮流的中國品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算力作為新基建產業一環,未來將有多大空間
IDC此前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指出,到2022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中用於算力的投資將超過176億美元,未來五年(2018-2022),該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而算力也將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並成為中國新基建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XnMatrix是全球化、去中心化的新一代雲計算平台,是Web3.0智能時代數字經濟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
G. 以人工智慧和5g技術為代表的科學技術會如何改變人類生活,其前景是否可控
和 5G 與機器人技術結合,正在不斷催生新的消費電子品類。AI 解決機器理解世界,以及人機交互的問題。5G 拓展機器人的活動邊界,並為機器人提供更大的算力和存儲空間(雲協作機器人) 。
根據 IFR 的分類方法,機器人大致可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類。傳統的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於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電子製造、金屬和機械、食品加工等方面,其主要特點是按照預定的程序,沿規定路徑完成規定動作。AI/5G 如何賦能機器人?
AI 人工智慧的應用,催生了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醫療、物流、農業、商業、民用等方面。通過 AI 技術的使用,可通過數據採集、分析、計算,服務機器人能夠學習人類的行為,理解人類的意圖,與人類產生協作。
服務機器人主要類別及代表性產品
根據 IFR 的測算,2017 年全球機器人市場達 232 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達 147億美元,每萬人的保有量達 85 台。其餘為服務機器人市場,市場規模達 85 億美元。
到 2030 年,預計機器人的市場規模達 1,028 億美元,約為智能手機市場的 20%。服務機器人將達 561 億美元,維持 16% 的年復合增長率,並快於工業機器人的年復合增速。在經歷了2017、2018 高歌猛進的兩年後,2019年人工智慧行業的融資數量和金額呈現出斷崖式的下跌,資本紛紛往頭部企業集中,小公司生存艱難。即使是頭部企業也在上市途中遇阻,裁員收縮的消息不斷。從外部環境來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獵豹全球智庫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的道路不一定都充滿了鮮花和掌聲,如果人工智慧真正想要引領下一個十年,一定是從業者們摒棄估值浮華,專注產品,紮根技術,在場景落地上只爭朝夕。
鉛筆道薦語:
在經歷了2017、2018 高歌猛進的兩年後,2019年人工智慧行業的融資數量和金額呈現出斷崖式的下跌,資本紛紛往頭部企業集中,小公司生存艱難。即使是頭部企業也在上市途中遇阻,裁員收縮的消息不斷。從外部環境來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獵豹全球智庫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的道路不一定都充滿了鮮花和掌聲,如果人工智慧真正想要引領下一個十年,一定是從業者們摒棄估值浮華,專注產品,紮根技術,在場景落地上只爭朝夕。
來源 | 獵豹全球智庫
作者 | 周婷、潘星漢、李欣、肖海燕
報告指導 | 韓建琦、周婷
一、前言
一、前言
如果要為人工智慧立傳,2019 年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艱難與尷尬,紮根與堅守,多重復雜的情緒在這一年交織上演。
難!在經歷了2017、2018 高歌猛進的兩年後,2019年人工智慧行業的融資數量和金額呈現出斷崖式的下跌,資本紛紛往頭部企業集中,小公司生存艱難。即使是頭部企業也在上市途中遇阻,裁員收縮的消息不斷。從外部環境來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尬!2019年也是幻想破滅的一年。人工智慧曾被看作是繼移動互聯網之後,下一個能夠誕生百億美金級巨頭的機會。可到了2019 年,通用人工智慧到來之前,它也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全能。大眾對於人工智慧的熱情也降低了不少。有多少人還關注今年 12 月李世石與韓國圍棋AI「韓豆」的人機大戰?
廣屯糧、築高牆、緩稱王。獵豹全球智庫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的道路不一定都充滿了鮮花和掌聲,如果人工智慧真正想要引領下一個十年,一定是從業者們摒棄估值浮華,專注產品,紮根技術,在場景落地上只爭朝夕。
接下來,獵豹全球智庫從政策、資本、技術、智能服務機器人、AI應用場景等層面全面掃描2019年人工智慧的發展情況,試圖為大家展示一個較為全面的2019年人工智慧的商業化落地。
H. 中國製造5G晶元需要美國嗎
智能手機在現在已經被認為是這10年來最能帶動經濟增長的科技力量,而正是由手機帶動的晶元、屏幕、軟體、系統漸漸開始發展,到最後變成了如今不同領域中,國產企業慢慢的強大,現在5G時代即將開啟,通信技術也成為了重中之重,伴隨而來的也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我們最先要關注的,還是手機的核心技術,晶元。
在5G剛剛起步的時間中,5G晶元非常中澳,全球能製造5G手機晶元的主要廠商里,全球總共只有6家,中國就占據了3家,而這六家中,英特爾、高通、三星分別都是外國的大企業,而且他們的晶元質量普遍都比較高,特別是高通,高通、英特爾是美國的,三星是韓國的,高通的晶元在全球的手機晶元佔比率都不少,其中包括小米、vivo、oppo等廠商都是使用的高通晶元。
說說英特爾,英特爾的計算能力我們都知道非常強大,而英特爾一直在晶元上都做的不錯,特別是很多電腦都是使用的英特爾晶元,所以在5G晶元來臨之際,利用通信和計算整合在一起,那麼英特爾的肯定會占據一定的優勢,因為英特爾的算力是非常優秀的,這也是後期很多人都需要的。
三星是韓國的企業,三星不管是在做oled屏幕上還是在做5G晶元上都是有不少的優勢,其原來還是在於創新多,科技含量高,但是三星的5G晶元還是有缺點的,就是在全網通這方面還要差一點。此外,中國能製造5G晶元的主要集中在華為、聯發科、紫光展銳。
華為我們就不用說了,實力大家都知道,作為國內的領軍企業,華為的5G晶元能跟目前最強大的高通媲美,特別是華為的巴龍5G晶元和高通的5G晶元屬於頂尖梯隊了,不過說實話在整體實力上,還不如高通。再說說聯發科,聯發科作為國內的另一家企業,雖然和華為有著競爭關系,但是因為其產品創新力不夠,技術含量也漸漸跟不上華為腳步了,因此在國內市場上已經被擠得快沒地兒了,不過它本身晶元價格便宜,在物聯網晶元上還是有一點的優勢的。
I. 四類行業的機會與「雲游戲」產業的投資邏輯
盤面觀察
截止收盤,滬指報2933.99,漲0.85%;深成指報9889.75點,漲1.80%;創指報1729.08點,漲2.77%。從盤面上看,游戲、知識產權保護、水泥板塊居漲幅榜前列,維生素板塊表現較為弱勢。
後市展望
如果選擇行業投資,四類行業會出現投資機會:第一類是行業本身前景廣闊,未來需求大概率不斷增長的行業,如生物醫葯;第二類是行業本身比較穩健,能夠保持平穩增長的行業,如必選消費;第三類是行業出現拐點,基本面不斷好轉;第四類是行業目前估值低,未來雖有下行壓力,但當前穩健增長,且龍頭標的穩定性高。今天的游戲行業的大漲,究其原因可能是出現了第三種情況。
游戲產業中,目前雲游戲概念比較熱。作為一個投資者,關心的主要問題是雲游戲能否帶來增量?核心在商業模式有沒有變化?目前游戲行業正處於手機游戲向下一代硬體過渡的時期,在雲化技術和5G普及的催化下,雲游戲增量來自於商業模式升級和付費意願提升,可以期待5G+雲游戲激發游戲創新帶來的行業增長。從行業競爭角度考慮,雲游戲較高的算力和網路成本,資本實力、資源整合與算力分配能力的差異會使得不同雲游戲平台出現分化,大平台勝出幾率高。
操作策略
低估值的行業如銀行、保險、家電、建材等以及高景氣的細分領域如消費電子、游戲、5G通信、醫葯生物等值得關注。【投資顧問 文賦,執業證書編號:S026061105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