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條家為什麼不搬去關東中心
Ⅰ 豐臣秀吉為什麼要將關東轉封給德川家康
原因:
為了易地而封,因為當時德川家康的勢力非常強大,而德川家康又很能忍,當年織田信長為了測試德川家康的忠誠命他殺了長子,德川家康就真的幹了,後來豐臣秀吉崛起取代了信長,但是德川家康恭順依舊,秀吉為了安撫其他大名,再加上他要遠征朝鮮,所以沒有對付家康。
只是把他從原來的封地換成關東,想要削弱他的勢力,德川家康也順從了,不過後來秀吉死後,再也沒有人能制衡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便取豐臣家而代之,成立了德川幕府,成為日本戰國三傑的最後一傑。
(1)北條家為什麼不搬去關東中心擴展閱讀
日本戰國時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安土桃山時代的這段歷史。
最早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篇即寫道「天下戰國之上」。但酷愛中國兵法的武田信玄實際上是把中國的戰國名稱直接套用在日本,藉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16世紀中葉,地域武士中實力最強的織田信長崛起,永祿三年(1560年),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身亡。
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後,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逐步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
Ⅱ 由源氏一手開創的鐮倉幕府,後來實權是怎麼落到平氏一族的北條家手裡的
源平合戰以後,源賴朝於建久三年(1192年)七月建立了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武士政權——鐮倉幕府.七年以後,第一代幕府將軍源賴朝去世,很快大權就落到了其妻政子的娘家、平氏出身的北條氏手中,北條氏世襲"幕府執權"一職,相當於將軍的總管家.
鐮倉幕府(1185年-1333年),是日本歷史中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1185年(文治元年)幕府在鐮倉成立,1333年(正慶二年,元弘三年)幕府滅亡,經歷149年。
Ⅲ 為何上杉家與北條家作戰屢戰屢敗有一次甚至打到小田原還是戰敗了
因為歷史上的北條家很強啊。
不要以為北條家很弱,事實上正好相反,北條家是關東地區最強大名沒有之一。
因為北條家所在的地區海運方便,自古以來是商賈雲集之地,而且北條一家對農民耕種的稅又收的特別低。戰國時代一般的大名征稅都是37開,三成給農民七成給大名,苛刻一點的甚至八成給大名。而北條家是六成給農民四成給大名,遇到歉收的時候甚至三成給大名。
這使得北條家的人在打仗的時候格外玩命,所以北條家讓不少攻打過來的敵人都碰了一鼻子灰。
這么說吧,今川家最強盛的時候甚至需要把女兒嫁給北條家來拉攏他們,武田家最強盛的時候上洛需要嫁女兒外帶給錢才能讓北條家不包抄他後路,上杉家最強盛的時候需要收北條家的人當干兒子才能免得北條家聯合武田家一起來打自己。織田家最強盛的時候不敢惹北條家,還得跟他們簽合同.....
後面北條家敢於猴子叫板是因為北條家有這個實力,武田家被滅後北條家趁機佔領了不少地盤,整個日本東部地區要麼是北條家的、要麼就是北條家的盟友.....
如果當時北條家能向猴子認慫的話,關原之戰就基本上沒德川家康什麼事兒了....
Ⅳ 德川家康為什麼放棄與北條家結盟
且聽我從頭說起~~~~~~ 一 織田、德川同盟 日本戰國中後期在尾張、三河、遠江、駿河等地主要活躍著三股勢力,即織田家、松平家(後來的德川家)和今川家。其中織田氏占據尾張,今川氏占據駿河、遠江以及東三河。實力最弱的松平氏占據的西三河之地...
.
Ⅳ 那個太田正資為什麼一生都在對抗北條家
因為他是扇谷上杉家的家臣,家族歷代都侍奉扇谷上杉家,而他的爺爺太田道灌更是扇谷上杉家的家宰,也是頭號重臣。而扇谷上杉家和山內上杉家則是在與北條家爭奪關東霸權的時候,兩家8W人的聯軍在河越合戰中被北條氏康和北條剛成的8000人擊潰,山內上杉家家主上杉朝定戰死,扇谷上杉家家主上杉憲政逃往越後,在長尾景虎處避難。而包括太田家在內的原本臣屬於上杉家的大名,只能被迫投降。
之後長尾景虎在得到上杉憲政關於打敗北條家就把關東管領的位置讓給他的承諾後,出兵進攻關東北條氏。而關東原本依附上杉家的大名們紛紛起來反抗北條,組成了反北條聯軍,十多萬之眾圍攻北條氏康。而在其中,雖然有成田家這樣的牆頭草,但是太田資正卻是忠心耿耿一心為主,每次交鋒都一馬當先。而北條氏康固守小田原,聯軍本來軍心散漫,圍攻不下只能撤退。此後長尾景虎繼承上杉家的名號,並擔當關東管領,改名上杉政虎(政字取自上杉憲政的名字)。同時與關東諸大名結為鬆散的反北條聯盟。
不過大部分關東大名都對討伐北條家沒有什麼興趣,上杉謙信也由於武田信玄的牽制鞭長莫及。只有太田資正聯合里見義曉屢次找北條家的麻煩。但畢竟實力差距懸殊,在國府台合戰失敗之後,也沒能掀起太大的波瀾了。
Ⅵ 在信長之野望中北條家勢力特別大,為何後來成了狹山藩一萬石了
原因是這樣的。
戰國時代的北條家是關東地區最強勢力沒有之一,成為了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的最大的絆腳石。
後來豐臣秀吉費了很大的勁才滅掉了北條家。
但是北條家還是有人活下來了,他就是北條氏規。
北條氏規在很小的時候曾經去過今川家(今川義元),並且認識了德川家康,他們兩人關系還挺好,後來索性兩個人直接成為了鄰居。
後來豐臣秀吉圍攻小田原城的時候,北條氏規守在另外一個城裡堅持了很長時間,當時的德川家康雖然從屬於豐臣秀吉,也知道北條氏規遲早守不住。但他不想讓自己的老哥們兒就這么丟了命,於是他晚上化妝潛入了北條氏規的陣地並勸他投降。
結果北條氏規認為自己投降豐臣秀吉會很沒面子(豐臣秀吉是農民出身,而北條家世代都是貴族),這時候德川家康靈機一動,說你可以投降我啊,憑我們兩人的關系還會虧待你?
北條氏規想了想覺得挺劃算,於是就投降德川家康了。
投降以後,德川家康也沒食言,叫他躲了一段時間,隨後等自己開創德川幕府以後把他提為狹山藩的藩主了。
Ⅶ 織田滅了武田後為什麼不打北條
首先,織田、德川和北條三家聯合才滅的武田家,當時織田與北條屬於聯盟關系。1582年3月23日,織田信長在平定了甲斐、信濃之後,賜於一益上野一國和信濃小縣、佐久二郡。信長要求一益:一、以上野為中心將關東大名收編信長組下。二、負責與北條氏之間的外交工作,並確立其從屬關系。三、壓制將伊達氏等奧羽大名。
瀧川一益很快開始進行關東大名組織工作。4月4日,催促下野的宇都宮國綱出兵。4月8日,與常陸的太田道譽父子商談共同行動之事。同日,信長給上野的真田昌幸發出黑印狀,一益發出副狀。之後,一益進入箕輪城,接著移居廄橋城。上野的地侍,倉賀野、內藤、小幡、由良、安中、北條、本部、長尾、高山、和田、深谷、成田、上田等皆前來出仕;其中還包括有沼田的真田昌幸。
而兩個月後本能寺事件爆發,6月2日,瀧川一益得報本能寺之變。9日,回歸廄橋。11日,北條氏政在確認京都之變後作出敵對行動。18日,一益出陣倉賀野,於神流川擊敗北條氏邦軍。然而次日與北條氏直軍再戰,上州眾戰意全無。一益雖率旗本奮戰,終大敗而回。戰敗後,一益經箕輪入信濃蘆田(依田)信蕃的小諸城,後回歸本領長島。
由此可見,織田信長不是不想滅掉北條家,政策以降服北條目標。但是尚未實施針對北條的降服計劃,織田信長就死於本能寺。
以後來豐臣秀吉圍攻小田原的戰役來看,即使北條家很難會降服於織田信長,很有可能會爆發一場織田版的「圍攻小田原」。
Ⅷ 日本戰國時候為什麼北條 沒有打最東面
最東面?是今川家吧?
今川家和北條家在當時是聯姻的,有親戚關系,好像今川義元還是北條氏康的姐夫吧?反正總之就是沒有打。
Ⅸ 日本戰國北條家為什麼不能統一關東
阻礙太大吧北條家已經很了不起從一個外來戶道統治二百多萬石領地如果不是小田原征伐的話應該能夠統一北條不能統一的原因是因為關東的大名大多數都英勇善戰關東的武士也是如此
Ⅹ 小田原城陷落後,北條的屬城還有沒投降的嗎為何說有一個城小田原陷落後還沒有被豐臣攻下
實際上沒有投降的城還多著呢。
北條家作為戰國時期日本關東最大的勢力,其手下的領土很廣,而且北條家對老百姓一直都很不錯,所以老百姓願意賣命,即便在主城小田原城被攻破以後,各地仍然有不少城在負隅頑抗,比如忍城,以及松井田城、韭山城、缽形城(這幾個城都是在小田原城被攻破的前幾天或者同一時間被攻破的)等等。後來猴子拿著北條氏政的腦袋和頭盔去招降,守城的人才投降的。
另外,北條家戰鬥力強主要是跟他們的政策有關,北條家對老百姓非常好,重農重商,而且減免了不少農民的租子(北條家和其他大名相比,租子只是他們的一半甚至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