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班級管理的去中心化

班級管理的去中心化

發布時間: 2021-03-29 09:35:31

『壹』 如何行之有效的進行班級管理

一、確立集體的共同目標,增強班集體的整合力。
班級管理目標的建立,是班級管理操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有—個明確的奮斗目標。它對形成優秀班集體具有引發作用、啟示作用和向心作用。
當集體目標與成員個人的目標是一致時,就能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產生整體教育效益,整個集體成員能齊心協力為實現共同一致的目標而積極參與,共同奮斗。如個人目標與集體目標不一致時,它就會對其產生制約的作用,從而使其行為得到修正,使集體目標能更好地實現。因此,在新生剛到校後,我就組織學生制定班級的層次目標(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每期開學時都要制定出相應的目標,其中有學習目標、社會實踐目標、集體活動目標等等。這樣,班集體就會在追求一致目標的同時得到更強的凝聚力,為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打好基礎。這種功能具有隱蔽性、情感性、群眾性的特點,它能產生暗示誘導作用,時刻予人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結合班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具有影響班級成員的思想情感、行為的力量,在價值觀、信念、理想和道德准則上形成統一的規范,影響並制約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因此,我在教育、引導學生貫徹落實學校和班級的各種規章制度、學生守則、行為規范等群體行為准則時,還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讓學生討論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更為具體的一系列班級實施條例、獎懲制度。制定後,不失時機地利用各種機會大力宣傳,讓這些規章制度、行為規范深入學生心中,使每個學生的行為都有所遵循,這樣就會收到良好成效。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兩種方法:
(一)運用各種激勵制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激勵含有激發動機,形成動力的意思。它能使人產生自覺行為,形成一種推動力、自動力。貫徹激勵機制,要求班級管理者公正無私,一視同仁,用同樣的情感和尺度對待每個學生。懷有同樣的工作責任感,機會均等地給每個學生創造成功條件,把他們培養成為合格的人才。對優秀的學生,不能「一俊遮百丑」,對暫時後進的學生,不能一眼把他們看死,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平時我使用最多的是「強化激勵」方法,它是指以表揚激勵為主的正強化和以批評、處罰為輔的負強化。它主是利用人的積極向上心理、榮譽感使人奮發努力,潛在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如:每學期對學生的成績進行排名,對獲班級總分l、2、3、4、5名的同學,單科前3名的同學、名次較上期進步的同學分別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對參與校內、外活動獲獎的同學給予等倍的獎勵,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班集體更有生機與活力。
(二)運用量化管理方法抓班級常規管理
在班級管理中,我特別注意量化管理。所謂「量化管理」,就是把班級的基本工作分為幾大項,如課堂紀律、作業完成質量、出勤、早操、衛生、獲獎等,由專人負責,規定加分、扣分細則。為保證班級管理力度,樹立良好班風、學風,還特別制定了重獎重罰的措施,為班級乃至學校贏得榮譽的,給予雙倍或四倍的加分,至於擾亂課堂紀律被老師點名批評,在學校違紀給班級榮譽造成損失的,則處以雙倍乃至更多的扣分。每人每周基本分10分,視各方面表現,一周一小結,一月一公布,每學期一總結。學期結束,以學生各項的總得分來評定學生行為的優劣,從而評定出學生的操行成績。這得分可不僅僅是學習上的成績,而是學生一學期來在德、智、體、美、勞上的綜合成績,它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總體素質。這樣,既避免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因操行評定帶來的許多矛盾,使操行評定更具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時對我實施有效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事實證明,通過這兩種制度的具體實施,比、學、趕、幫這種良好的風氣就極易形成,從而也實現了班級管理的目標。
三、從「人本」思想出發,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制度能否發揮作用,關鍵是有效實施,貫徹落實。在這方面,我的原則是讓學生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完善」。總是抱著的孩子是長不大的,必須給他們以實踐、鍛煉的機會,在實踐中成長,在鍛煉中提高。
(一)採取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幹部,真正發揮幹部的模範先鋒作用
要使每一個目標得到學生的認同,使全體學生由被動的客體變為能動的主體,真正成為班集體建設的主人,必須建設一支能獨立工作的學生幹部隊伍,然後通過這支隊伍帶動廣大學生。這就要求輔導員、班主任在管理新生時發現、培養一支得力的班干隊伍,扶上馬,送一段,然後逐步放手。在師生的了解都不深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學生在以前學校的情況,先安排臨時的班幹部,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後,在班級組織民主選舉班委、各科科代表。為引導同學公平公正的評選,我採用記名投票的方式,公開唱票,評選結果當堂當眾公布,把投票率在90%以上的選票挑選出來,這些投票者將獲得「敏銳目光獎」,受到同學和班級的表揚。這樣能有效避免不公正結果的出現,杜絕「腐敗」和不正之風,確保有能力、有威信的同學進入班干隊伍。通過這種方式選撥的幹部,能得到同學的信服。
選舉產生的幹部,我先使他們明確自己對集體的責任,讓他們逐步學會獨立工作,對他們「放心放權」。這樣幹部同學能大膽、主動地開展工作,普通同學樂於被他們「領導」,也支持他們的工作。在條件基本成熟時,讓學生幹部輪流值日處理班級工作,這樣不僅較快提高了班幹部獨立工作的能力,還確保了量化管理的有效實施,從而為形成良好的班集體打下基礎。
(二)實施自主參與原則,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管理對整個班級教育、教學活動來說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師來約束學生,而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自我約束。通過引導學生對管理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意識對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觀效果上,減少了學生對管理的抵觸以至對抗的情緒,大大減少了由人際關系不和諧而產生的內耗,這無疑極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實效。
自主參與原則是指班級成員參與管理,發揮其主體作用。現在的學生自主意識較強,他們是班級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旦他們真正參與管理,班級管理效率將成倍提高,班級的發展將獲得強大的原動力。這一原則對於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班級,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積極性,只靠管理者單槍匹馬的「管理」,沒有學生的積極性,班級就難以前進,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當然,我們所說的「自主參與」,與不負責任的「放羊式」的管理,完全兩碼事。我們在講自主參與的同時,強調紀律和秩序,強調民主與集中的統一。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文娛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學生,不僅應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淵博的文化知識,而且更需要多方面的實際能力,如組織能力、表演能力、表達能力等,畢業後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迎接社會的挑戰,從而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而要達到以上的目的,最有效的途徑便是通過開展異彩紛呈的活動,來鞏固加深課堂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為此我採取了多種途徑:
(1)建立縱向的幫輔關系。請高年級同專業學生給他們講學習體會、學習方法,並利用早、晚自習為他們補課,鞏固、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建立橫向幫輔關系。我充分利用所帶專業的人力資源,在幾個專業之間開展交叉學習、幫輔活動,讓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各科知識,為就業做准備。
(3)開展平行班的學科競賽活動。在所帶專業班裡經常性地開展學科競賽活動,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開展工作,特聘請學科教師或高年級品學兼優的學生擔當評委。這樣既增強了班集體凝聚力,又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校內一切活動,珍惜每一次鍛煉機會。
(5)抓好班、團活動工作,做到在管理中放權,充分培養、鍛煉學生的能力。
這些活動能促進學生在一種比、學、趕、幫的愉快氣氛中揚長避短,備盡其才,活躍思想,增進師生間、同學間的友誼,從而為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奠定基礎。
管理好一個班級、教育好學生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單靠輔導員、班主任一個人是不行的,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持,如與任課教師、家長等進行密切合作、協調一致,才能達到管理、教育的效果。

『貳』 什麼是班級管理班級管理的特點和任務是什麼

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採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班級管理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社會活動,這一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實現教育目標,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發展。
班級管理的特點:
班級活動狀況直接關繫到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教學質量,任何一個好的學校都會把班級管理放在極其重要的地位。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班級中的各種管理資源,而主要對象是學生,班級管理主要是對學生的管理;
班級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計劃、組織、協調、控制;
班級管理是一種組織活動過程,它體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參與者是教師與學生雙方。教師的管理與學生(班委會)的管理合起來,構成班級管理。
班級管理的任務:
1.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班級組織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為了更有效地實施教學活動,因此,如何運用各種教學技術手段來精心設計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組織、安排、協調各種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班級管理的主要功能。
2.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風
班級是學生全體活動的基礎,是學生交往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調動班級成員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和健康的班級風氣,是班級管理的基本功能。
3.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班級組織中存在著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和社會聯系,存在著一定的組織層次和工作分工。因此,班級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不但要幫助學生成為學習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而且要幫助學生進行社會角色學習,獲得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而這對於促進學生的人格成長是極其重要的。

『叄』 班級管理的好方法

管理班級的好方法不是注重「管理」,而是「無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的長處,所謂「管理」,是讓同學們都信服你,都願意聽你所講,做你所講,一個好的領導者,要善於發現「下屬」的優點,最大程度的發揮每個人的優點,你的班級才是最強的。舉個例子,比如有些同學性格比較活潑,有時候在班級上老師搗亂,接話茬等等等等,這會讓有些人感覺到厭煩,甚至是老師也是,但是最為班長或是班主任,不應該一味的去批評他們,某些角度看,這也是他們的優點,正因為他們比較活潑,有些時候才可以挑起大家的氣氛,可以安排他們做一些宣傳委員或是組織委員之類的,讓他們擔任職務,一方面鍛煉他們的責任感,一方面可以讓他們自製一些,又約束了他們,有培養了他們的長處...凡事有兩面性,所以,點到為止...

『肆』 如何進行班級管理

大家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較強,難以管理。很多老師和家長,嘮嘮叨叨,惹得孩子們厭煩不說,也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對此,我有兩樣實用性「法寶」,和大家分享。一樣叫做「凡事先立規矩」;一樣叫做「增加犯錯成本」。今天重點給大家說前一條。

我們班的班規,供大家參考

立好規矩後對事兒不對人

一個班主任要想得人心最重要的一點是公平。一個孩子的成績好並不代表他不會犯錯,無論是誰,在我班裡,成績好壞不重要,家長有無實力不重要,男女生不重要,我一律對事兒不對人。要的就是一個公平。所以,在我班裡孩子們有一句話:「13班裡說的算的不是老師,不是家長,不是同學,而是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制定的班規」。曾經有一次,兩個孩子吵架,一個孩子張嘴說了臟話,兩人到我這里評理。我只問了他們一句:「你們說,按班規,該怎麼處理?」他們低下頭,自己說出了處理辦法。問題的解決就是這樣簡單,事先立的規矩很重要,公平的執行更重要。

給家庭教育的一點建議:

普天之下最沒用的教育是嘮叨,你會感到自己累,孩子更累。一旦制定完規則後,孩子違反,只需要問他,「按照我們事先約定好的規則,你覺得應該怎麼辦?」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青春期的孩子教育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得當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受益的將會是孩子!

『伍』 如何進行班級管理

愛心是做好一名教師的基礎;童心也是做好一名老師的基礎;童心體現在教育中便是愛心。特別是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擁有一顆童心特別重要。小學生正處於童年少年階段,如果你想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你就必須具有一顆童心,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童心和愛心都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礎,要打好這個基礎有待於班主任老師工作的方式方法。那麼,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呢?有人說班主任要做到三勤,即:眼勤、腿勤、嘴勤,這已是大家共認的,我不再啰嗦。根據我經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注重班幹部的選拔任用 班級管理中選拔和任用班幹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項工作做得好班級工作就開展順利。事實證明,實行班幹部輪換制對構建和諧班級非常有效,它既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嘗到當官的快樂,打破從來沒有當過官的神秘感,而且增強了每個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人人參與班級管理不僅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還培養了他們自我管理和管理班級的能力,更使他們在學習和管理的雙重過程中健康、全面、和諧成長。 二、堅持平等相待 一視同仁的原則 在我的班級里的所有學生,不管是哪一類學生我都會一視同仁,沒有偏向。每學年的開學之初我都會在班內給全班學生說明:你在家裡再嬌慣,只要是走到學校就與別的同學一樣,沒有人會嬌慣你;你在家裡再懶,只要是走進學校就應該遵守學校的紀律,該值日時就要按時值日,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要按時完成,不能搞特殊;你的成績好與不好老師也不會偏袒與誰。學校是有紀律的,不遵守紀律就要受批評,凡是遵守紀律的都是好孩子。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也要如此。像我們班一周一次的調換桌位,我都是遵循平等相待原則,這樣,同學們沒有一個鬧意見的。對懶散型這類孩子也能做到一視同仁,他們有時因為太懶,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我就讓他們補上。有的孩子不願值日,我就讓組長責任分工到每位同學,這樣就治了那些懶孩子的惰性。並且要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是班集體的一員,人人都要為這個集體出一份力。這樣日子久了,懶漢們知道躲不過也就不再偷懶了。 三、用心創建良好的班風 班風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好的班紀班規能形成好的班風。教師如何創設這一過程是關鍵。首先,在開學之初讓全班同學討論制定適合本班的班紀班規及監督機制,然後張貼在教室的牆壁上,這樣有利於班級所有成員的自覺遵守,以便後來的管理運用。這樣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便於班級管理和自我管理,也有利於大家互相

『陸』 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式是什麼

【答案】: 當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有:
(1)由於受到分數壓力和教師權威的制約,班主任對班級實施管理的方式偏重於專斷型。長期以來,班主任一直在從事著程式化的教育教學工作,工作是高強度的。他們最關心的是兩件事:一是如何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確保班級的成績在學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後。二是讓學生聽從老師,以維護教師的權威不受損害。老師必須實施班級控制,以確保班級的教與學不受干擾。教師權威無疑是使學生服從教師指揮,從而控制學生干擾行為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班級管理無形中受到分數與教師權威的雙重製約。因此,班級管理成為教師實施個人專斷管理的活動過程。
(2)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在班級中設置班幹部,旨在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與民主作風,學會自治自理。然而在當今的中小學卻存在著這樣一些問題:班級於部相對固定,使一些學生養成了「幹部作風」,學生把班幹部標志只看成是榮譽的象徵,關於「班幹部」的觀念,「榮譽」重於「責任」;只把班幹部看成是「老師的助手」,忽視於部是「群眾的代表」,學生都想當幹部、當個好乾部,但缺乏「每個人都是班級小主人」、「爭取做合格的班級小主人」意識。這說明在班級管理中,班幹部特殊化、多數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解決的辦法是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的機制。建立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的機制具有如下特點:
(1)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為目的。傳統的班級管理就是教師在班級中實施對人、事、 物等因素的控制,它體現了教師對班級的預先期望及學生對教師的服從,紀律、秩序、控制、 服從是傳統班級管理所追求的目標。在現代社會的學校教育中,班級活動完全是一種培養人的實踐活動,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學生既是對象,又是目的。因此,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既是班級活動的出發點,又是班級活動的最終歸宿。班級管理的實質就是要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盡可能的開發。
(2)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本無法保障。現代教育的內在機制就在於從主體性源泉出發去發掘學生的主體性,促進人的主動和諧的發展。因此,現代班級管理強調以學生為核心,建立一套能夠持久地激發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管理機制,確保學生的持久發展。
(3)鍛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構建的,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有限。以訓練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主的班級管理制度改革的重點是: 適當增加「小幹部」崗位,適當進行「小幹部」輪換;按照民主程序選舉幹部;使小幹部從「教師的助手」變成「學生的代表」;把學生的注意力,從當幹部引向當「合格的班級小主人」;把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教育活動轉變為學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級集體作為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

『柒』 如何有效的進行班級管理,如何有效管理班級,有效班級

一、確立集體的共同目標,增強班集體的整合力。
班級管理目標的建立,是班級管理操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有—個明確的奮斗目標。它對形成優秀班集體具有引發作用、啟示作用和向心作用。
當集體目標與成員個人的目標是一致時,就能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產生整體教育效益,整個集體成員能齊心協力為實現共同一致的目標而積極參與,共同奮斗。如個人目標與集體目標不一致時,它就會對其產生制約的作用,從而使其行為得到修正,使集體目標能更好地實現。因此,在新生剛到校後,我就組織學生制定班級的層次目標(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遠目標),每期開學時都要制定出相應的目標,其中有學習目標、社會實踐目標、集體活動目標等等。這樣,班集體就會在追求一致目標的同時得到更強的凝聚力,為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打好基礎。這種功能具有隱蔽性、情感性、群眾性的特點,它能產生暗示誘導作用,時刻予人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結合班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具有影響班級成員的思想情感、行為的力量,在價值觀、信念、理想和道德准則上形成統一的規范,影響並制約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因此,我在教育、引導學生貫徹落實學校和班級的各種規章制度、學生守則、行為規范等群體行為准則時,還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讓學生討論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更為具體的一系列班級實施條例、獎懲制度。制定後,不失時機地利用各種機會大力宣傳,讓這些規章制度、行為規范深入學生心中,使每個學生的行為都有所遵循,這樣就會收到良好成效。我主要採取了以下兩種方法:
(一)運用各種激勵制度,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激勵含有激發動機,形成動力的意思。它能使人產生自覺行為,形成一種推動力、自動力。貫徹激勵機制,要求班級管理者公正無私,一視同仁,用同樣的情感和尺度對待每個學生。懷有同樣的工作責任感,機會均等地給每個學生創造成功條件,把他們培養成為合格的人才。對優秀的學生,不能「一俊遮百丑」,對暫時後進的學生,不能一眼把他們看死,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平時我使用最多的是「強化激勵」方法,它是指以表揚激勵為主的正強化和以批評、處罰為輔的負強化。它主是利用人的積極向上心理、榮譽感使人奮發努力,潛在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如:每學期對學生的成績進行排名,對獲班級總分l、2、3、4、5名的同學,單科前3名的同學、名次較上期進步的同學分別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對參與校內、外活動獲獎的同學給予等倍的獎勵,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班集體更有生機與活力。
(二)運用量化管理方法抓班級常規管理
在班級管理中,我特別注意量化管理。所謂「量化管理」,就是把班級的基本工作分為幾大項,如課堂紀律、作業完成質量、出勤、早操、衛生、獲獎等,由專人負責,規定加分、扣分細則。為保證班級管理力度,樹立良好班風、學風,還特別制定了重獎重罰的措施,為班級乃至學校贏得榮譽的,給予雙倍或四倍的加分,至於擾亂課堂紀律被老師點名批評,在學校違紀給班級榮譽造成損失的,則處以雙倍乃至更多的扣分。每人每周基本分10分,視各方面表現,一周一小結,一月一公布,每學期一總結。學期結束,以學生各項的總得分來評定學生行為的優劣,從而評定出學生的操行成績。這得分可不僅僅是學習上的成績,而是學生一學期來在德、智、體、美、勞上的綜合成績,它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總體素質。這樣,既避免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因操行評定帶來的許多矛盾,使操行評定更具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時對我實施有效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事實證明,通過這兩種制度的具體實施,比、學、趕、幫這種良好的風氣就極易形成,從而也實現了班級管理的目標。
三、從「人本」思想出發,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制度能否發揮作用,關鍵是有效實施,貫徹落實。在這方面,我的原則是讓學生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完善」。總是抱著的孩子是長不大的,必須給他們以實踐、鍛煉的機會,在實踐中成長,在鍛煉中提高。
(一)採取記名投票方式選舉幹部,真正發揮幹部的模範先鋒作用
要使每一個目標得到學生的認同,使全體學生由被動的客體變為能動的主體,真正成為班集體建設的主人,必須建設一支能獨立工作的學生幹部隊伍,然後通過這支隊伍帶動廣大學生。這就要求輔導員、班主任在管理新生時發現、培養一支得力的班干隊伍,扶上馬,送一段,然後逐步放手。在師生的了解都不深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學生在以前學校的情況,先安排臨時的班幹部,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後,在班級組織民主選舉班委、各科科代表。為引導同學公平公正的評選,我採用記名投票的方式,公開唱票,評選結果當堂當眾公布,把投票率在90%以上的選票挑選出來,這些投票者將獲得「敏銳目光獎」,受到同學和班級的表揚。這樣能有效避免不公正結果的出現,杜絕「腐敗」和不正之風,確保有能力、有威信的同學進入班干隊伍。通過這種方式選撥的幹部,能得到同學的信服。
選舉產生的幹部,我先使他們明確自己對集體的責任,讓他們逐步學會獨立工作,對他們「放心放權」。這樣幹部同學能大膽、主動地開展工作,普通同學樂於被他們「領導」,也支持他們的工作。在條件基本成熟時,讓學生幹部輪流值日處理班級工作,這樣不僅較快提高了班幹部獨立工作的能力,還確保了量化管理的有效實施,從而為形成良好的班集體打下基礎。
(二)實施自主參與原則,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管理對整個班級教育、教學活動來說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師來約束學生,而是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自我約束。通過引導學生對管理的認識,使學生自覺意識對管理的必要性,特別是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在客觀效果上,減少了學生對管理的抵觸以至對抗的情緒,大大減少了由人際關系不和諧而產生的內耗,這無疑極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的實效。
自主參與原則是指班級成員參與管理,發揮其主體作用。現在的學生自主意識較強,他們是班級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旦他們真正參與管理,班級管理效率將成倍提高,班級的發展將獲得強大的原動力。這一原則對於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以及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班級,如果只有管理者的積極性,只靠管理者單槍匹馬的「管理」,沒有學生的積極性,班級就難以前進,管理者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作效率。當然,我們所說的「自主參與」,與不負責任的「放羊式」的管理,完全兩碼事。我們在講自主參與的同時,強調紀律和秩序,強調民主與集中的統一。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文娛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學生,不僅應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淵博的文化知識,而且更需要多方面的實際能力,如組織能力、表演能力、表達能力等,畢業後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迎接社會的挑戰,從而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而要達到以上的目的,最有效的途徑便是通過開展異彩紛呈的活動,來鞏固加深課堂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為此我採取了多種途徑:
(1)建立縱向的幫輔關系。請高年級同專業學生給他們講學習體會、學習方法,並利用早、晚自習為他們補課,鞏固、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2)建立橫向幫輔關系。我充分利用所帶專業的人力資源,在幾個專業之間開展交叉學習、幫輔活動,讓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各科知識,為就業做准備。
(3)開展平行班的學科競賽活動。在所帶專業班裡經常性地開展學科競賽活動,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開展工作,特聘請學科教師或高年級品學兼優的學生擔當評委。這樣既增強了班集體凝聚力,又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校內一切活動,珍惜每一次鍛煉機會。
(5)抓好班、團活動工作,做到在管理中放權,充分培養、鍛煉學生的能力。
這些活動能促進學生在一種比、學、趕、幫的愉快氣氛中揚長避短,備盡其才,活躍思想,增進師生間、同學間的友誼,從而為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奠定基礎。
管理好一個班級、教育好學生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項艱苦的勞動。單靠輔導員、班主任一個人是不行的,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持,如與任課教師、家長等進行密切合作、協調一致,才能達到管理、教育的效果。

『捌』 如何發揮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一、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班級管理之中有很多瑣碎的小事,這就需要班主任嘴勤、腿勤、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班主任自己要做到,例如,要求學生不準遲到,自己就要比學生早到教室;要求學生做好保潔,教師自己不僅不能亂扔垃圾,還要看見垃圾就撿起來。任何一項工作,有布置有檢查,有獎懲有落實,不管什麼時候,都給學生一種這樣的感覺,我們的班主任是言行一致的。強將手下無弱兵,一個雷厲風行積極向上的班主任帶出來的團隊一定會非常優秀。二、接納學生,善待差生當班主任多年,常常會有這樣的困惑:有那麼一些學生,無論你如何軟硬兼施,費盡口舌,他們都刀槍不入,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那冷漠的態度會讓我們變得更心寒。因為學生不接納班主任,教育和轉化無從談起。如何讓學生接納自己?其實很簡單,就是老師先接納學生,從表面上看,老師經常找那些問題學生談心,還是苦口婆心的談,但是從老師內心深處並沒有真正的接納學生,我們常常帶著指責、埋怨、居高臨下的口氣和他們說話,這樣的孩子本身就很敏感,老師的態度是否真誠,他們能夠感覺的出來。作為一個班主任,只要你發自內心的關心愛護學生,哪怕你措辭很嚴厲,孩子們都會很容易接納你,只要我們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那些所謂的差生,一定會慢慢進步的!班主任不僅要善待差學,對待他們的家長也要態度和藹。我班的最後一名學生,數學經常考六分,但是他的媽媽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每次接到他媽媽的,我都會和顏悅色和人家交流,誠懇的告知家長孩子的優缺點。這個家長真的不錯,非常支持我的工作,還經常在孩子面前誇獎老師。有了家長的配合,學校的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三、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班主任不能只重視學生的學習,還要教會學生做人。以前我們經常發現,那些學習好的學生不懂的感恩,認為自己學習好,就理所當然坐最好的座位,班級的臟活累活都是一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在干。久而久之,就助長了所謂「優等生」的驕傲氣焰,眼裡不僅沒有同學,甚至還會沒有老師。本學期,我徹底扭轉這種局面,座位按照成績和性格排列,把全班學生分成學習小組,並且每周都要換位。小組輪流值日,包括沖廁所和大掃除,全班學生都要參與,不像以前,一有活動就會讓「苗子生」例外,認為只要專心學習即可。一個學期快結束了,學生之間那種平等的感覺體現在方方面面,值日班長尤其負責,每天記錄的情況真實可信,連那些所謂的班幹部和課代表也會出現在批評的行列。一個充滿正義的班集體,一定會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所發展!四、習慣養成,日積月累在班級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學習習慣、衛生習慣、文明禮儀、接人待物等等。好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學生天天堅持,更需要老師反復要求。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曾國藩如何教化農民軍隊,他就是天天利用講習慣講要求,直到這些人由素質參差不齊,變成整齊劃一。所以班主任對學生也應該如此,不要以為你講過一遍或者幾遍學生就會記住,沒有長久的堅持,很難形成好的習慣。一旦好習慣養成,班級管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核心,很多時候班主任的作用其他老師不可替代。只有班主任的核心領導地位確立了,班級發展才會有一個目標和方向。班級管理無小事,只要引導學生把小事做好,班級管理才會出現蒸蒸日上的新氣象!

『玖』 班級管理的幾種模式

1.常規管理班級常規管理是指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活動。規章制度是學生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作用。通過規章制度的制定,使班級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條不紊,通過規章制度的貫徹,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優良的班風。 2.平行管理 班級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班級民主管理是指班級成員在服從班級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實質上就是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級的主人。 班級民主管理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然後轉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使其與班級總體目標融為一體,形成目標體系,以此推進班級管理活動,實現班級目標的管理方法。

『拾』 怎麼進行去中心化處理

根據侯傑泰的話:所謂中心化, 是指變數減去它的均值(即數學期望值)。對於樣本數據,將一個變數的每個觀測值減去該變數的樣本平均值,變換後的變數就是中心化的。
對於你的問題,應是每個測量值減去均值。

熱點內容
幣圈杠桿合約虧了要賠錢嗎 發布:2025-05-04 22:28:11 瀏覽:804
python黑客比特幣 發布:2025-05-04 22:22:32 瀏覽:724
充值不夠001eth 發布:2025-05-04 22:16:23 瀏覽:40
高級刷礦機 發布:2025-05-04 22:00:37 瀏覽:336
幣升區塊鏈 發布:2025-05-04 21:59:44 瀏覽:898
以太坊顯卡礦機能挖別的幣嗎 發布:2025-05-04 21:58:13 瀏覽:247
dmp區塊鏈 發布:2025-05-04 21:52:32 瀏覽:411
區塊鏈追溯代碼 發布:2025-05-04 21:26:21 瀏覽:510
幣圈最大的資金盤 發布:2025-05-04 21:26:19 瀏覽:994
比特幣7筆每秒 發布:2025-05-04 21:25:32 瀏覽: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