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社交電商的背景
① 社交電商如雲樂購與傳統電商的主要區別是去中心化。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未來,當人們購買商品的時候,受品牌、廣告等渠道的影響越來越弱,而社交關系中的口碑傳播會成為人們做購買決策很大的一個因素。對雲樂購能夠快速崛起的分析,簡單概括:是大環境所致,手機的普及率到了各個村落,採用了去中心化策略很快的攻城掠地,得到了一大批忠實客戶粉絲。
② 如何理解電商中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摘自:YiShop電商系統
眼下中國最好的電商都是「中心化」模式。所謂中心化模式就是一個電商平台集中了所有商家和眼球/流量,成為消費者購物的第一入口。消費者通過這個入口找商品,平台通過這個入口做利益分配,雁過拔毛。
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在這兩年炒的沸沸騰騰,高潮出現在去年十二月張小龍詳細闡述微信公眾平台的八大觀點,其中一點是說「微信要打造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統,不會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來給所有的公眾平台方、第三方」。
③ 社交電商的未來在哪裡會形成新的寡頭嗎
社交電商未來會和團購一樣,只有一兩家會存活
④ 企業要不要做社交電商,什麼是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基於社交網站、SNS、微信、微博、社交媒介、網路媒介的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建立信任關系,然後再通過內容展示吸引用戶成交,達到一邊社交一邊分享式購物的電商模式。
社交電商的發展趨勢得益於互聯網發展形式的變化。
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隨之改變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越來越便捷和普及的互聯網模式讓移動端網購網民增速超過40%。隨著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的興起,社交電商成為帶動網購行為的重要推動力。
社交電商,已經成為業界普遍認同的未來發展趨勢。那麼,企業做社交電商,能得到些什麼呢?
在此之前,不妨先來看看目前入駐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平台的企業正面臨的一個現狀。眾所周知,不菲的入駐費用、沉重的運營成本以及居高不下的獲客成本,早已成為壓在天貓、京東商家身上的三座大山。
而社交化電商彌補了傳統電商平台凸顯的弊端,打通了企業和消費者的任督二脈。
以新型社交電商平台雲店加為例,與雲店加合作的企業,通過藉助平台多渠道營銷以及熟人圈子的高效傳播模式,不僅讓企業降低了運營消耗和獲客成本,還獲得了大批客源。
⑤ 為什麼說社交電商是一個大趨勢
一、拼購類社交電商
拼多多是拼購類社交電商的代表,拼多多以低價吸引用戶參與到拼團中,這可使消費者自行傳播。
優點:拼購類平台只需花費一次引流成本即可吸引用戶主動開團,在開團的過程中可以繼續吸引用戶再次開團,最終使訂單和傳播次數實現裂變式增長。
缺點:需要藉助第三方平台,例如微信、qq等,但是騰訊對第三方鏈接的限製作用,將會對此類平台有很大的限制,至於未來怎麼玩,還需要看平台和騰訊的政策。
二、會員制社交電商
S2b2b的模式連接供應商與消費者實現商品流通的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微商的升級版,微商的模式需要自己完成商品的采購、定價、售後等全部流程。會員制社交電商就是店主在平台上繳納一定的會員費,即可開一個屬於自己的店鋪,而自己只需要利用自己的社交關系分享推薦,吸引用戶下單即可,而分銷平台幫你完成貨物的儲備和發貨。
優點:艾瑞咨詢發布的單個用戶維系成本為41.2元,明顯低於阿里、京東等頭部傳統電商平台。
缺點:平台的用戶都是做微商的,前期可以快速的裂變,但是用戶滲透到一定的程度後,就會出現瓶頸,行業競爭又會回歸中後端的供應鏈及服務能力。
三、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模式也是S2b2c的一種,社區團購平台提供倉儲、物流、售後支持,由社區團長(一般是寶媽或社區便利店店主)負責社區運營,主要包括社群運營、訂單收集、商品推廣及貨物分發。
優點:社區團購平台以生鮮引流,切入社區居民日常消費中,生鮮是高頻高復購的消費品,同時也是低毛利、高損耗、高物流成本的品類,提升了生鮮供應鏈的效率。
缺點:社區團購這種模式下,團長和用戶的轉移成本都不高,對平台並沒有太高的忠誠度。吸引用戶購買的關鍵還是物美價廉的商品,而訂單的規模化增長也能反向推動成本的降低。
四、內容電商
內容社交電商即指通過形式多樣的內容引導消費者進行購物,實現商品與內容的協同,從而提升電商營銷效果的一種電商模式。
對於電商平台而言,流量紅利將盡,亟需新的流量入口,內容作為介質,在提升電商用戶黏性和消費者體驗上作用明顯,部分用戶在購買後還會將自己的使用情況製作成內容再次分享到平台上,進一步豐富平台內容,形成從「發現-購買-分享-發現」的完整閉環,有效提高用戶黏性與轉換率。以KOL為例,電商是目前KOL最重要獲利途徑,2017年佔比68.7%。
社交電商的未來趨勢
對於傳統電商而言,用戶的購買行為一般是「搜索式」的,傳統電商只需要購買完商品,然後離開了;在馬太效應下,流量不斷向頭部商品匯聚,傳統電商表現出品牌化升級趨勢,中小長尾商戶在此過程容易淹沒在海量的商品大潮之中。
而社交電商的購物模式是「發現式」的,用戶的選擇一般是有限的,同時通過低價、內容等方式,激發用戶的購買慾望,最後通過激勵機制激發用戶主動分享意願,降低獲客成本。社交電商以社交網路為紐帶,商品基於用戶個體進行傳播,每個社交節點均可以成為流量入口並產生交易,呈現出「去中心化」的結構特點。
⑥ 社交電商行業的發展現狀到底是怎樣的
社交電商尚處於快速成長期
中國電商經過20年的發展,當前已經處於發展的成熟期,移動購物市場規模成長放緩,增長率降低。電商平台格局已定,線上紅利逐漸消失。
2016年移動購物市場增速首次低於100%,電商MAU增量遭遇瓶頸。
在行業巨頭已經產生的情況下,如何優化移動購物的商業模式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各家電商企業除了繼續不斷擴充品類,優化物流及售後服務外,也在積極拓展社交電商等新興領域。
相比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在流量、運營、渠道、用戶及獲客成本等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社交電商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而依託社交平台及熟人網路進行裂變式傳播又使得其能有效降低獲客成本。
相對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能夠節省約80%的固定成本,緩解約70%的庫存壓力,減少約60%的推廣費用,同時能提升約48%的銷售周期及銷售利潤。
作為新模式,社交電商經過幾年摸索,已經開始全面崛起並成為支撐電商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隨著社交流量與電商交易的融合程度不斷深入,社交電商占網路購物市場的比例也不斷增加,2015年-2018年三年間,社交電商占整體網路購物市場的比例從佔中國網路購物市場比例從0.1%增加到了7.8%,行業規模快速增長。
2018年社交電商成為資本的寵兒,拼多多、雲集等社交電商的上市更是將社交電商推上風口。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6268.5億元,同比增長255.8%,成為網路購物市場的一匹黑馬。
未來幾年,隨著監管體系的成熟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社交電商行業規模增速預測將會回落。預計到2020年,社交電商規模增速約為57%,雖然較前幾年爆發式增長有所下滑,但與整個電商市場相比增速依然可觀。
從社交電商用戶規模來看,目前80、90後是我國移動社交網路發展的中堅力量,00後是移動社交網路界的新生代。
從社交電商從業規模來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社交電商隊伍中來。2018年社交電商從業人員預計為3032萬人,增長速度達到50.2%,社交電商行業的參與者已經覆蓋了社交網路的每一個領域。
⑦ 誰知道社交電商和傳統電商區別
社交電商這一概念可以說是火出天際,據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到6268.5億元,預計今年的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中國電商平台是社交電商的老前輩,它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已從一個初生嬰兒成長至一位成熟中年人,可謂是人到中年身不由己,2018年中國網路購物交易規模共有8.0萬億元,它的增長速度放緩了近20%。
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傳統主流電商都表示很無奈,找不到高效低價、粘性更高的流量來源,就意味著他們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小。為了突破這一瓶頸,當務之急就是瘋狂尋找新的用戶引進入口,當然這對於擁有超強市場嗅覺的電商平台而言不算難事。
在這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社交APP的全面普及,使得社交平台成為了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他們培養出一群粘性強而且流量價值豐富的用戶群體。具備這些特徵的用戶剛好是電商平台在轉型期間所需要的消費者,而且利用裂變能力強的社交平台,電商市場僅需要較低的成本就能夠吸引用戶。
社交電商主要依靠兩方面的特點打敗傳統電商,一方面是基於熟人這層關系,藉助熟人之間的信任提高轉化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社群標簽對用戶做天然化的劃分,從而進行精細化運營。
舉個具體的例子,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一個銷售者和消費者合一的角色,購買的慾望有一大半都來自於熟人之間的信任。而且根據社會心理學的作用,微商的群體會越來越龐大,看到周圍成功微商的案例,人們會有一種心理暗示,他們多數都願意相信自己是那個薅羊毛而不是被薅的人,所以這是一筆低成本高收益的買賣。
低成本的掌握用戶渠道之後,又能夠依靠演算法等技術高效的留存顧客,更加厲害的是,社交電商還可以基於用戶個體的去中心化傳播網路,為他們打造個性化的消費推薦,這是傳統電商平台所無法比擬的。
從這些特點可以看出,社交電商的精髓是「人」,它所經營的一切都是利用社交工具,以人際關系網路為渠道進行商品交易或者提供服務。這其實與新零售的宗旨一樣,不再是單純考慮怎麼賣出商品而是把重心移到服務用戶,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夠為自身帶來更強的競爭力。
⑧ 怎麼看待傳奇今生等社交電商去中心化的模式
社交電商是依賴電子商務衍生而來的一種全新的銷售模式。它依靠於人際關系網路,以社交媒介作為傳播途徑,通過社交互動手段來促成商品交易。相較於傳統電商平台,社交電商的服務更全面,經營成本更低,再加上分享式的消費模式,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信賴,而社交電商之所以可以成為市場上的黑馬,和它的去中心化經營模式是分不開的。電商的本質都是零售,那零售就勢必需要人、貨、場這三個維度的去維持,社交電商的去中心化就可以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從原來的有目的消費,轉向即興消費和被動消費。傳奇今生等社交電商採用去中心化的模式,剛好符合當下人們購物追求個性化、標簽化的訴求,既讓商品質量得到了保障,也降低了運營等一系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