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水平力怎麼算
⑴ 樁基撥力如何計算
首先要有勘察單位的地質勘察報告,根據各層土的土質情況,根據土力學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⑵ 什麼情況要計算樁的水平力
開挖土方的維護樁,承當錨固用的拉力樁,……
⑶ 基礎(如擴大基礎、樁基礎)的受力怎麼驗算
怎麼計算。簡單說一下,擴大基礎的,上面傳來的力有多大,地基承載力多大,算出寬度,長度。
然後進行截面設計,驗算。調整一下,就好了。
樁則上面傳來的力有多大,單樁承力有多大,算出多少根。布置一下,做個承台,承台驗算一下,調整一下。就好了。
具體看一下課本,大學的課本吧。還是地基基礎設計規范。規范可去眾智網免費下載。我沒有電子版就不發你了。見諒。
現在都用軟體計算,直接出結果。行與不行。計算過程沒有。
⑷ 一般工程中樁基礎為什麼不考慮水平承載力驗算
影響單樁水平承載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樁的截面剛度、材料強度、樁側土質條件、樁的入土深度以及樁頂約束情況。樁基一般都承受有豎向荷載、水平荷載和力矩的作用,因此在設計中除了要考慮其豎向承載力之外,還必須考慮其承受水平荷載的能力。
(一)樁身強度和剛度樁的直徑愈大,樁身材料強度愈高(如樁身為高強度混凝土或鋼材等),樁身的抗彎剛度則愈高其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就愈強。對於抗彎性能差的樁,其水平承載能力由樁身強度控制,如低配筋率的灌注樁通常是樁身首先出現裂縫,然後斷裂破壞;而對於抗彎性能好的樁,如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鋼樁,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樁身雖然未斷裂,但當樁側土體顯著隆起,或樁頂水平位移大大超過上部結構的允許值時,也應該認為樁已達到水平承載力的極限狀態。
(二)樁側土質條件樁側土質愈好,其水平抗力愈大,或地基上水平抗力系數愈大,樁的水平承載能力就愈高,尤其是樁側表層土(3~4倍樁徑范圍內)的承載能力極大地影響樁身的水平承載力。因此,當表層土較差時,一般應採取回填碎石潘實等改良加固表層土的方案進行處理,可較大地提高樁身的水平承載力。 (三)樁頂約束條件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數隨樁身水平位移的增大呈指數衰減。因此,對樁頂水平位移的約束愈好,則樁側土的水平抗力愈大。建築樁基樁頂與承台連接的實際工作狀態介於剛接與鉸接之間,這是由於樁頂嵌入承台長度較短(5~10cm),承台混凝土為二次澆注,樁頂主筋錨入承台為30dg,在較小水平力作用下樁頂周邊混凝土出現塑變,形成傳遞剪力和部分彎矩的非完全嵌固狀態,其既能減少樁頂位移(相對於樁頂自由情況),又能降低樁頂約束彎矩(相對於完全嵌固情況),重新分配樁身彎矩。
(四)樁的入土深度隨著樁的入土深度增大,樁側土將獲得足夠的嵌固作用,使地面位移趨於最小。當樁的入土深的較小時,樁側土嵌固作用不足,地面位移很可能大到為上部結構所不容許,同時樁底也有相當大的力矩和位移,而要求樁底土對其有足夠的嵌固能力。但當樁的入土深度達到一定值(無量鋼深度為4.0/a),再增加樁的入土深度,對樁的水平承載力不再起作用。因此,在工程中無限地利用增加樁的入土深度來提高基樁的水平承載力是步可取的。由於樁與樁之間的相互影響,或動荷載和循環荷載的作用,也將導致地基的水平抗力系數減小,使樁的水平承載力降低。此外,通過設置連系梁(或地梁),採用剛度較大的承台,設置斜樁,保證樁接頭的剛度等構造措施,亦可使樁的水平承載力得以較大地改善。
⑸ 什麼時候需要驗算單樁水平力荷載
一個條形基礎上有若干個柱子,每個柱子都有一個F和M,將這些M,F,向條形基礎中心簡化,得出一個合F,合M,由合F,M,算出條形基礎下的地基反力,地基反力應不大於對應的地基承載力。如不滿足,需要調整條形基礎的底面積等尺寸,直到滿足。由反力按倒梁法,可算出條形基礎各截面的彎矩剪力等,進而進行截面復核配筋。
⑹ 樁基承台怎麼計算力
根據豎向荷載作用下單樁承載力計算的經驗方法,通過單樁、單承台組合的低承台復合樁基在承台作用下的承載機理,以彈性理論為基礎,提出低承台復合樁基承載力計算式.低承台復合樁基的模型實驗、野外試驗、工程實測結果與本文中的計算結果的對比表明,實測值與計算值均較接近.證明本文在考慮承台的分擔荷載作用及承台效應使樁側摩阻力、樁端阻力提高的前提下,而建立的復合樁基承載力計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供工程界應用與參考,且可大大節約工程資金,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⑺ 如何計算單樁承載力
根據樁基規范5.2.8按下式計算 :Quk = Qsk + Qpk
一、設計資料
1. 基樁設計參數
成樁工藝: 混凝土預制樁
承載力設計參數取值: 根據建築樁基規范查表
孔口標高0.00 m
樁頂標高0.50 m
樁身設計直徑: d = 0.80 m
樁身長度: l = 18.00 m
2. 岩土設計參數
層號 土層名稱 層厚(m) 層底埋深(m) 岩土物理力學指標 極限側阻力qsik(kPa) 極限端阻力qpk(kPa)
1 填土 3.00 3.00 N =5.00 17 -
2 紅粘土 3.00 6.00 αw =0.70,IL =0.50 26 -
3 紅粘土 3.00 9.00 αw =0.70,IL =0.50 29 -
4 紅粘土 3.00 12.00 αw =0.70,IL =0.50 32 -
5 紅粘土 3.00 15.00 αw =0.70,IL =0.50 33 -
6 紅粘土 3.00 18.00 αw =0.70,IL =0.50 34 2700
7 紅粘土 3.00 21.00 αw =0.70,IL =0.50 32 -
8 紅粘土 3.00 24.00 αw =0.70,IL =0.50 32 -
3. 設計依據
《建築樁基技術規范》(JGJ 94-94) 以下簡稱 樁基規范
《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 以下簡稱 基礎規范
二、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估算
1. 計算參數表
土層 計算厚度li(m) 極限側阻力qsik(kPa) 極限端阻力qpk(kPa)
1 3.00 17 0
2 3.00 26 0
3 3.00 29 0
4 3.00 32 0
5 3.00 33 0
6 2.50 34 2700
2. 樁身周長u、樁端面積Ap計算
u = × 0.80 = 2.51 m
Ap = × 0.802 / 4 = 0.50 m2
3.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估算
根據樁基規范5.2.8按下式計算
Quk = Qsk + Qpk
土的總極限側阻力標准值為:
Qsk = uqsikli = 2.51 × (17 × 3.00 + 26 × 3.00 + 29 × 3.00 + 32 × 3.00 + 33 × 3.00 + 34 × 2.50) = 1243 kN
總極限端阻力標准值為:
Qpk = qpkAp = 0.50 × 2700 = 1357 kN
單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標准值為:
Quk = Qsk + Qpk = 1243 + 1357 = 2600 kN
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徵值Ra計算,根據基礎規范附錄Q條文Q.0.10第7條規定
Ra = Quk/2 = 2600 / 2 = 1300 kN
(7)樁基水平力怎麼算擴展閱讀:
樁的剛度較小時,樁頂截面的位移較大而樁底較小,樁頂處樁側摩阻力常較大;當樁剛度較大時,樁身各截面位移較接近,由於樁下部側面土的初始法向應力較大,土的抗剪強度也較大,以致樁下部樁側摩阻力大於樁上部。
由於樁底地基土的壓縮是逐漸完成的,因此樁側摩阻力所承擔荷載將隨時間由樁身上部向樁下部轉移。
在樁基施工過程中及完成後樁側土的性質、狀態在一定范圍內會有變化,影響樁側摩阻力,並且往往也有時間效應。影響樁側摩阻力的諸因素中,土的類別、性狀是主要因素。
在分析基樁承載力等問題時,各因素對樁側摩阻力大小與分布的影響,應分別情況予以注意。在塑性狀態粘性上中打樁,在樁側造成對土的擾動,再加上打樁的擠壓影響會在打樁過程中使樁周圍土內孔隙水壓力上升,土的抗剪強度降低,樁側摩阻力變小。
待打樁完成經過一段時間後,超孔隙水壓力逐漸消散,再加上粘土的觸變性質,使樁周圍一定范圍內的抗剪強度不但能得到恢復,而且往往還可能超過其原來強度,樁側摩阻力得到提高。
在砂性上中打樁時,樁側摩阻力的變化與砂土的初始密度有關,如密實砂性上有剪脹性會使摩阻力出現峰值後有所下降。
樁側摩阻力的大小及其分布決定著樁身軸向力隨深度的變化及數值,因此掌握、了解樁側摩阻力的分布規律,對研究和分析樁的工作狀態有重要作用。
由於影響樁側摩阻力的因素即樁土間的相對位移、土中的側向應力及上質分布及性狀均隨深度變比,因此要精確地用物理力學方程描述樁側摩阻力沿深度的分布規律較復雜。
⑻ 樁基手算怎麼算
樁基手工計算,有幾個已知條件:
1、樁頂水平力和垂直力;
2、土壤的成分
3、樁底土(岩石)的豎向承載力。
計算首先採用假設h(樁長)和R(樁徑),在h長度內,穿過幾層土。每層土都有對樁壁產生摩阻力(可以查有關《規范》)。這個摩阻力的合力+樁底承載力就可以對樁產生垂直荷載的反作用(計算樁能承載多少垂直荷載)。
至於樁頂水平荷載作用,在橋梁設計規范里,有一種樁基計算方法,叫m法(地基系數法),即每一種土壤都有抵抗剪切的能力,這種抗剪切的能力組合起來,就形成了抵抗水平力的抗力。通過計算樁身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變位計算,就可以計算出樁身在土壤中抵抗水平力的能力。垂直荷載作用,水平荷載作用都計算出來了,那麼再來計算樁身的強度,再來進行裝截面配筋......
⑼ 樁承載力如何計算
(一)靜力觸探法估算單樁承載力
靜力觸探試驗中的探頭與土的相互作用,相似於樁與土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用靜力觸探試驗測得的比貫入阻力(單橋)或雙橋探頭中的錐尖阻力與側壁摩阻力估算單樁承載力。但不能直接以靜力觸探中端阻與摩阻作為實際單樁的端阻力和摩阻力,而必須經過修正,這是因為靜力觸探的工作性能與實際單樁的工作性能有所不同。
(1)根據單橋探頭靜力觸探資料確定混凝土預制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准值時,如無當地經驗可按下式計算:
quk=
qsk+qpk=u∑qsik·li+α·psk·ap
式中:quk——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准值;
qsk——單樁總極限側阻力標准值;
qpk——單樁總極限端阻力標准值;
u——樁身周長;
qsik——用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值估算的樁周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准值;
li——樁穿越第i層土的厚度;
α——樁端阻力修正系數;
psk——樁端附近的靜力觸探比貫入阻力標准值(平均值);
ap——樁端面積。
(2)
根據雙橋探頭靜力觸探資料確定混凝土預制樁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准值時,對於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如無當地經驗時可按下式計算:
quk=u∑liβifsi+αqcap
式中:fsi——第i層土的探頭平均側阻力;
qc——樁端平面上、下探頭阻力,取樁端平面以上4d(d為樁的直徑或邊長)范圍內按土層厚度的探頭阻力加權平均值,然後再和樁端平面以下1d范圍內的探頭阻力進行平均;
α——樁端阻力修正系數,對粘性土、粉土取2/3,飽和砂土取1/2;
βi——第i層土樁側阻力綜合修正系數。
(二)土的物理指標法確定單樁承載力
根據土的物理指標與承載力參數之間的經驗關系確定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標准值時,宜按下式計算:
quk=qsk+qpk=u∑qsikli+qpkap
式中:qsik——樁側第i層土的極限側阻力標准值,如無當地經驗值時,可查規范。
qpk——極限端阻力標准值,如無當地經驗值時,可查表
三、群樁承載力與群樁沉降驗算
當樁中心距小於或等於6倍樁徑且樁數超過9根(含9根)時,可將樁和土作為假想的實體基礎,此時樁台、樁和樁間土形成一個整體,在上部荷載作用下一起下沉,這便是群樁作用。驗算這類樁基的承載力與沉降時,按實體基礎考慮。
(一)群樁承載力驗算
群樁承載力驗算是指驗算實體基礎底面(樁端平面處)的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常用方法之一是假定荷載從最外一圈的樁頂,以φ0/4的傾角向下擴散傳布(φ0為樁長范圍內各土層的平均內摩擦角),此時應滿足:
中心荷載時,
偏心荷載時,
(二)群樁沉降驗算
群樁沉降驗算時,同樣將群樁作為實體基礎,所計算的樁基變形值應滿足建築物樁基變形允許值的規定,建築物樁基變形允許值如無當地經驗時可查表中的規定採用,對於表中未包括的建築物樁基變形允許值,可根據上部結構對樁基變形的適應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確定。
實體基礎的底面尺寸可按φ0/4擴散後的范圍取值,亦可按樁端處群樁所佔的范圍取值,兩種取法的計算結果略有差別。
群樁的沉降計算可按淺基礎的沉降計算步驟進行,亦即前面介紹的沉降計算方法。也可按等效作用分層總和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