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算力
⑴ 求提高小孩計算能力的軟體
運算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准確理解和牢固掌握各種運算所需的概念、性質、公式、法則和一些常用數據;對於概念、性質、公式、法則的理解深刻的程度直接影響方法的選擇與運算速度的快慢。概念模糊,公式、法則含混,必定影響運算的准確性。為了提高運算的速度,熟記一些常用的數據仍是必要的。如20以內的自然數的平方數,簡單的勾股數,特殊三角函數值, 、 、 、lg2、lg3、 、e精確到0.001的近似值等。
二、掌握運算的通法、通則,靈活運用概念、性質、公式和法則進行運算。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編制和收集一些靈活性較大的練習題,培養學生運算的靈活性,並引導學生收集、歸納、積累經驗,形成熟練技巧,以提高運算的簡捷性和迅速性。
三、學習中注意教師及例題的典型示範,明確解題的目標、計算的步驟及其依據。通過典型示範比較順利的由理解知識,過渡到應用知識,從而形成運算能力。
四、提高運算中的推理能力數學運算的實質是根據運算定義及性質,從已知數據及算式推導出結果的過程,也是一種推理的過程。運算的正確性與否取決於推理是否正確,如果推理不正確,則運算就出錯。在運算推理中要特別注意等價變換。
五、注意關於數、式的恆等變形(變換)能力的訓練。
1.符號變換,例如,去括弧、添括弧時的符號變換。
2.互逆變換,例如,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乘方與開方、微分與積分等。
3.配方變換。例如,a2 +b2=(a+b)2-2ab 等。
4.分解變換,例如, 已知x-y=3,y-z=5,求x-z,可以分解x-z=(x-y)+(y-z) 。
5.換元變換,例如,引入輔助元素,構造輔助函數,添加輔助線,添設參變數等。
六、加強運算練習任何能力都是在一定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為了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就必須加強練習,練習要有目的性、系統性、典型性。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改、一題多解、一法多用,培養運算的熟練性、准確性、靈活性、組織性。以題組訓練形式
⑵ 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如何提高計算能力
謝邀!不知道你所指的計算能力包括什麼,是速度和准確率,還是像最強大腦中的那種神算。個人覺得小孩子學習一是不能傷仲永,而是不能拔苗助長。作為家長,小孩子時期學習鼓勵為主,教育為輔,要讓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家長要以身作則!看看小孩子在計算加減乘除方面哪個是薄弱項,就重點加強哪方面,逐個擊破。要把演算的過程一步步告知,懂了就自然會了。再通過大量的習題進行追蹤,刺激大腦產生對這類題目的應激性和思維慣性,熟能生巧!無招勝有招!所有的前提還是要培養學習的興趣,不然都是紙上談兵!天冷打字不易,望點贊採納為謝!
⑶ 如何鍛煉小學孩子的數學計算能力:好的計算能力好的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⑷ 一台電腦一天能挖多少比特幣
目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236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20多萬個50米長的標准游泳池裡面水滴的數目。但即便是這么大的算力,也需要10分鍾左右才能碰撞到一個符合要求的哈希值。
2012年比特幣進行了第一次產量減半,2016年7月,比特幣進行了第二次產量減半,目前記一頁賬本獲得的獎勵是12.5個比特幣。下一次減半會發生在2020年左右,而到2040年比特幣總數不會再增加,總量是2100萬枚。也就是說,挖比特幣的難度在遞增,而需要的時間在增加。
⑸ 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開題報告
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其重要性無容置疑。計算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計算結果的正確性,都依賴於不斷的練習,一款能自動出題,自動評分的小程序顯得非常重要。微信小程序「計算我最棒」,一款小學生計算能力訓練與評分的軟體,內容涵蓋:
1、表內加、減、乘、除口算(適用於一、二年級學生)。
2、加、減、乘、除豎式計算(適用於三、四年級學生)。
3、簡便運算和解方程(適用於四、五年級學生)。
4、小學階段十幾種典型問題應用題(四、五、六年級均可使用)。
特點:能夠實時評分,點擊「交卷」後能立即看到本次測試的成績。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可以點擊「求助」按紐(交卷後,才可以求助),查看正確答案。成績記錄中保存有每次測試時間,測試項目,得分,用時。
使用後,如果你覺得該軟體對你的學生或者小孩的學習有所幫助,請分享給你的同事或者朋友。
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計算我最棒」即可,快來試試吧!
⑹ 如何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 研究反思
關於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
計算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所必備的基本能力,是學習數學的基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計算的准確率和速度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很多同學總以為計算式題比分析、解決問題容易得多,因而在計算時或過於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結果錯誤百出。因此,計算教學不容忽視。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正確、迅速、靈活、合理」地進行計算呢?在教學工作中,我做了探討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總結幾點心得如下:
一、發現問題,改變學生認識。
學生的錯誤主要由以下幾種類型:
(1)題目看錯抄錯,書寫潦草。6與0,1和7寫得模稜兩可;
(2)列豎式時數位沒對齊等;
(3)計算時不打草稿;
(4)一位數加、減計算錯誤導致整題錯;
(5)做作業時思想不集中.
從一些學生的計算錯誤來看,「粗心」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由於兒童的生理、心理發展尚不夠成熟,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方面是個自然成長過程,第二方面則可以採取相應方法進行培養,所以在引導學生分析原因的同時,要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出來,這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做題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數是粗心大意、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在計算訓練時,要求學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就是認真對數。題目都抄錯了,結果又怎麼能正確呢?所以,要求學生在抄題和每步計算時,都應當及時與原題或上一步算式進行核對,以免抄錯數或運算符號。要做到三點:①抄好題後與原題核對;②豎式上數字與橫式上的數字核對;③橫式上的得數與豎式上的得數核對。
2、想:就是認真審題。引導學生在做計算題時,不應拿起筆來就下手算,必須先審題,弄清這道題應該先算什麼,後算什麼,有沒有簡便的計算方法,然後才能動筆算。另外,計算必須先求准,再求快。
3、算:就是認真寫和算。作業、練習的書寫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規范,對題目中的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的書寫尤其要符合規范,數字間有適當的間隔,草稿上的豎式也要數位對齊、條理清楚,計算時精力集中,不急不搶。
4、查:就是認真演算。計算完,首先要檢查計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檢查數字、符號會不會抄錯,小數點會不會錯寫或漏寫;再次,對計算中途得到的每一個得數和最後的結果都要進行檢查和演算.因此,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收集錯題類型,做到對症下葯。
糾錯題型上的練習我通常這樣設計對學生的要求:判斷對錯→找出錯誤處→分析錯誤原因→改正→總結出預防同類錯誤的方法。在練習形式上安排有多種形式:可做單項練習,如判斷題、找出各題錯誤處、改錯題等練習;也可以做綜合練習;可以把各類錯題印在作業紙上,課上發給學生改,也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的作業本、錯題本,對自己作業中的錯題重新分析訂正等.
總之,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應該貫徹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既要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針對性訓練。只要認真鑽研,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認真挖掘計算題中的能力因素,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⑺ 如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教研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新課程標准》關於小學數學計算指出「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對於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並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小學計算教學貫穿於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努力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從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致、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因此,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成了小學數學教學重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努力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口算、估算和筆算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的習慣。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慢慢喜歡數學,對計算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措施 1. 定課題,成立課題組。 2. 開展教學研究反思活動,在教師日常教學中不斷研究,不斷反思,積累教學成功的案例。 3. 開展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為主題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4. 做好常規教學工作,從細節做起。 ①.加強計算教學,上好新授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透徹理解算理掌握法則。 ②.平常練習嚴要求,養成好的計算習慣。 ③.培養學生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范,認真審題、分析的良好習慣。 ④.培養學生自覺檢查驗算,獨立糾正錯誤的習慣。 ⑤.培養總結反思的習慣。學生准備一本錯題本,平時作業中的一些錯例,摘錄在自己的錯題本上,並寫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的方法,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經常這樣做可以吸取平時的教訓,在以後的學習中避免或減少錯誤的產生。 ⑥.加強練習,運用多種形式,使學生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 5. 對課題研究做好記錄和資料的收集整理,進行總結。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1.造成學生數學計算的速度慢和計算正確率低的原因。 2.尋找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突破口和教學訓練方法等策略。 六、課題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2009.11——2009.12)准備階段 1. 收集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素材,研究學生在計算習慣上、方法上的困難與障礙,開展相關的調查。 2. 起草制定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課題研究活動的實施方案。確定研究的目標、內容、措施、方法等。 (二)第二階段(2010.01——2011.07)研究實施階段 1. 針對課題研究方案中擬定的研究內容,全面實施研究工作。 2. 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現狀做系統性調查,側重於對學生一般性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 3. 對學生發展性學習習慣的方法培養和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 4. 實施研究方案,根據調查與分析結果,組織討論研究,提出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若干策略,並進行實施嘗試。 5. 採取具體的措施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6. 在研究實施過程中,多閱讀參考有關的理論書籍,撰寫讀書筆記、案例、教育隨筆等。 7. 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三)第三階段(2011.08——2011.10)總結階段: 整理資料,分析研究,完成課題成果的總結和提煉,形成研究報告,申請結題驗收
⑻ 如何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課題研究
一、指導思想:
《新課程標准》關於小學數學計算指出「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對於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並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小學計算教學貫穿於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努力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從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致、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因此,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成了小學數學教學重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努力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口算、估算和筆算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的習慣。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中慢慢喜歡數學,對計算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措施
1. 定課題,成立課題組。
2. 開展教學研究反思活動,在教師日常教學中不斷研究,不斷反思,積累教學成功的案例。
3. 開展以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為主題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4. 做好常規教學工作,從細節做起。
①.加強計算教學,上好新授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透徹理解算理掌握法則。
②.平常練習嚴要求,養成好的計算習慣。
③.培養學生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范,認真審題、分析的良好習慣。
④.培養學生自覺檢查驗算,獨立糾正錯誤的習慣。
⑤.培養總結反思的習慣。學生准備一本錯題本,平時作業中的一些錯例,摘錄在自己的錯題本上,並寫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的方法,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經常這樣做可以吸取平時的教訓,在以後的學習中避免或減少錯誤的產生。
⑥.加強練習,運用多種形式,使學生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
5. 對課題研究做好記錄和資料的收集整理,進行總結。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1.造成學生數學計算的速度慢和計算正確率低的原因。
2.尋找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突破口和教學訓練方法等策略。
六、課題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2009.11——2009.12)准備階段
1. 收集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素材,研究學生在計算習慣上、方法上的困難與障礙,開展相關的調查。
2. 起草制定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課題研究活動的實施方案。確定研究的目標、內容、措施、方法等。
(二)第二階段(2010.01——2011.07)研究實施階段
1. 針對課題研究方案中擬定的研究內容,全面實施研究工作。
2. 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現狀做系統性調查,側重於對學生一般性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
3. 對學生發展性學習習慣的方法培養和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
4. 實施研究方案,根據調查與分析結果,組織討論研究,提出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若干策略,並進行實施嘗試。
5. 採取具體的措施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6. 在研究實施過程中,多閱讀參考有關的理論書籍,撰寫讀書筆記、案例、教育隨筆等。
7. 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三)第三階段(2011.08——2011.10)總結階段:
整理資料,分析研究,完成課題成果的總結和提煉,形成研究報告,申請結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