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去中心化賦能馬化騰

去中心化賦能馬化騰

發布時間: 2021-04-01 03:27:10

1. 企業微信:強調開放賦能的去中心化 可以打敗釘釘嗎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騰訊,以及企業微信,並非從最初就如此開放。
騰訊自3Q大戰後愈發開放的老故事此處就不再贅述了,而企業微信最開始,是有硬性門檻的——只支持已開通QQ企業郵箱或微信企業號的團隊直接導入員工通訊錄,在冊的員工可以通過手機號、郵箱或者微信登錄,開始使用企業微信。
而釘釘則更為開放,支持以個人通過手機號注冊,加入之後可以在App內操作找到自己的企業或者組織。
目前,企業微信在注冊頁面上顯示「微信登錄」與「手機號登錄」兩種選擇。但情理之中, 企業微信仍主推微信登錄。正如黃鐵鳴在采訪中對雷鋒網所述:「企業微信連接著微信的操作使用習慣,員工操作門檻非常低,很多大企業也都希望通過企業微信將自己進行信息化搭建。」
今年11月,企業微信亮相2017騰訊合作夥伴大會,首次公布企業微信生態開放戰略——企業微信啟動合作夥伴招募計劃,開放化API支持深度定製,任何開發者都可以注冊成為企業微信合作夥伴,對接平台開放介面,將自身應用和服務集成到企業微信。
此外,合作方式更靈活,並對合作夥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政策。未來,企業微信將從對內與對外全方位開放,對內將繼續和微信深度連通,連接小程序、服務號、卡券等微信B端能力,對外,將聯合廣大SaaS服務商、定製化服務提供商以及渠道服務商等合作夥伴共贏發展,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鏈條。
此次12月開放生態大會, 企業微信的言論也印證著近兩年騰訊愈發開放的趨勢,並且,馬化騰也多次表示,騰訊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希望做連接器,連接外部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能夠把最好的服務呈現給用戶。
本次企業微信合作夥伴大會與會後采訪上,黃鐵鳴也多次復述馬化騰這段話,並表示企業微信嚴格遵循騰訊開放、賦能策略,堅持只做企業專屬的連接器,堅持為合作夥伴賦能。

2. 阿里巴巴為什麼做不了社交

阿里做夢都想開發一款社交軟體來分食騰訊的社交市場。因為社交背後的轉化空間太大了。

所以呢,阿里曾推出過一款叫做來往的社交APP,相信很多人沒聽說過(這也說明它的失敗),這款APP可是馬雲超級重視的戰略性產品,親自為這款產品展台,並要求所有阿里員工都要用。

但當時阿里走錯了很嚴重的一步,為了用戶數據好看,把淘寶的社交關系網全都導入到來往中,瞬間來往的用戶突破了一個億。那時候,很多媒體都在鼓吹來往,說來往有可能成為微信最大的對手。

結果呢?從那以後,來往的卸載率和日貨量出現瀑布式的下滑,誰願意你打開一個社交軟體,上面全都是賣家的促銷信息還有確認收貨的留言,這和阿里旺旺有什麼區別?

但阿里還是沒放棄社交,在2016年底,基於支付寶的平台搞了一個類似朋友圈的東西,造成了一時的轟動,好像阿里的社交又要做成了,但最後由於平台上出現很多涉黃的信息,最終這個功能還是不了了之。

阿里都這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做不成社交?

這是因為公司基因的不同。

阿里是做to B起家的,骨子裡就是商業的基因,從公司初期開始,阿里就致力於構建供應商、物流、支付、商品這樣的一個商業生態,無論是公司的資源配置還是發展思路都是圍繞著電子商務來形成的。

而騰訊一開始就是做社交的,典型的to C企業,從QQ開始,到QQ會員、空間、郵箱、微信、游戲等,都是圍繞個人社交和娛樂的核心來發展的。

所以,兩家公司所發展的產品形態和定位的不同,決定了兩家的資源配置、生態、思維的不同,而這兩者之間,並沒有明顯的交集,可以說關系很小。

騰訊也嘗試過做電商,推出過自己的微店,但也是沒做起來,原因一樣,騰訊沒有做電商的基因。

後來馬化騰可能也想通了,自己做不好電商,又要阻擊阿里,怎麼辦?那就入股別的做得好的電商公司,提供各種資源(特別是流量)幫助它們發展。

像騰訊幾年前就入股電商行業的老二京東,給京東提供了錢和流量,並把京東立為騰訊系電商的代表,拉攏來了唯品會和美麗聯合集團,讓他們取長補短,並在騰訊強大的資源支持下發展「無界零售」,試圖用另外一種電商思維變革電商的格局。

馬化騰說過,企業要做大,「去中心化賦能」很重要。騰訊現在的做法,正是照著馬化騰這個思路去做的。

所以,對於阿里和騰訊來說,繼續作為龍頭老大在電商和社交領域推動全行業的發展是根本,其他的業務可以扶持更擅長的公司和人去做。

3. 怎樣做個大家信服的老大

如今的馬雲在互聯網圈有些孤立,吃飯不邀請他,還時不時有大佬出來嗆他幾句,看來不少大佬對馬雲既不滿也不服。造成現在的狀況,自然事出有因。單純說競爭,說阿里的強大威脅到各方大佬是不全面的。騰訊也很厲害,但馬化騰卻受到大家的歡迎,有尊為盟主之勢。

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我們來看看馬雲、馬化騰在2017廣州全球財富論壇上關於「賦能」的爭論可見一斑。馬雲說,阿里巴巴將來不是一家電商公司,而是賦能給其他企業壯大。阿里巴巴的使命是不斷通過新技術給中小企業、給女性、給下一代,為他們不斷賦能。而馬化騰在隨後的發言中說,賦能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中心化,一種是去中心化。「賦能者,我覺得要看的是被賦能者的安全程度。」馬化騰認為,如果百分之百的渠道都在別人的生態里的時候,基本上命運就掌握在別人手上,利潤也掌握在別人手上。從賦能最終格局來看,被賦能者的安全程度、命運、利潤等等都掌握在中心化的賦能者手中;而騰訊進行的是去中心化的賦能。在與夥伴的合作中,騰訊只有「半條命」,另外半條命掌握在合作夥伴的手中。意指馬雲在合作中處於控制地位,其他合作者沒有話語權只能處於依附地位。阿里拿了利潤的大頭,其他人只跟著喝點湯。事實上天貓淘寶廣大中小業主也紛紛吐槽:房租不斷上漲,不少業主處在微利和虧損邊緣,利潤都被馬雲拿走了,他們都在為馬雲打工。而騰訊則不是這樣,馬化騰說:「譬如蓋房子,我們不是出租,而是請你來建房子,建完房子就是你的,客戶、粉絲都是你的,不需要再交月租,不需要每年漲價。」

從阿里和騰訊2016年年報上可以得到上述驗證,2016年騰訊的營收是略高於阿里的,但凈利潤卻是阿里超過騰訊,可見阿里獲取利潤的能力更強。

事實上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以美團為例,阿里曾參與美團的A輪5000萬美元和B輪3億美元的融資。隨著美團的發展,以王興為首的美團管理層過對阿里投資所帶來的限制不滿,在阿里巴巴成為美團股東之後,對於美團的市場定位和未來發展路徑,阿里與美團管理層一直存在分歧,最後的結果是美團投向了騰訊。劉強東也曾指責阿里在競爭中採取不正當手段設置障礙。

由此看來,馬雲要想成為互聯網大佬們信服的老大,不能光想著阿里一家賺錢,還要讓夥伴們得利,不能光想著利潤,還要有情懷,不能只想著處於中心化和控制地位,還要讓合作夥伴共生共榮,自主安全,不能光靠漂亮話,還要有實際行動。

4. 企業微信活躍用戶突破3000萬是真的嗎

12月21日消息,今天在北京舉行的企業微信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宣布企業微信活躍用戶突破3000萬,同時企業微信團隊還在現場闡釋了企業微信的發展情況及開放策略,並解讀如何通過開放產品能力連接企業及服務商。企業微信團隊還在現場推出服務商扶持計劃,包括億元獎勵基金及「企業微信合作夥伴學院」,為合作夥伴提供各類培訓及支持。

基於開放的策略,企業微信團隊還在現場公布了一系列合作夥伴扶持計劃。企業微信將推出「企業微信合作夥伴學院」,幫助合作夥伴熟悉企業微信對服務商的各項政策,並在產品設計、技術開發、優化產品體驗上提供全方位的培訓和支持,同時還將為合作夥伴提供資金、獎勵等扶持計劃。

5. 在「互聯網+」生態中 騰訊究竟扮演什麼角色

今年兩會讓「互聯網+」成為了熱詞,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運用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並讓其變得更加方便和智能。與此同時,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跨界也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在「互聯網+」的進程中,騰訊要做的是「連接一切」。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會上表示,「互聯網+」的思想內涵並非簡單的加法,而是去連接一切。
同時他也指出,在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與碰撞中,將會有新的「信息能源」產生出來。
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帶來新的「信息能源」
互聯網像電,它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提升了人類改變世界的能力。
提到「互聯網+」,馬化騰又給出了這樣一番解釋:「如果說互聯網本身是一種技術工具、是一種傳輸管道,『互聯網+』就是一種能力,而產生這種能力的能源是什麼?是因為『+』而激活的『信息能源』。」
作為推動社會、生產發展的主要動能,信息能源是靠「互聯網+」激活,「互聯網+」的核心是連接一切,如此才能徹底引爆和激發信息能源的力量。
馬化騰談到,未來的「互聯網+」模式是去中心化,而不像過去是一個集市。我們是去中心化的,場景化的,跟位置有關的,千人千面,每個人需求都能實現。這樣的話,才能最大限度的連接各行各業傳統行業能夠在自身垂直領域做出成績的合作夥伴進行整合,這樣生態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6. 騰訊只做哪兩個半業務

馬化騰談競爭:騰訊只做兩個半業務,社交、數字內容和互聯網+

馬化騰同時稱,騰訊這五六年的策略是做「兩個半」業務,第一是做通信和社交,第二是做數字內容,剩下的半個業務指互聯網+方面。「半」既指還不太成熟;也是指這些領域不是完全掌握在騰訊手上,另外半條命要依靠生態里的其他合作夥伴,在O2O、交通出行、電子商務、搜索引擎等有關領域,騰訊團隊的定位是支持、賦能而非競爭。

馬化騰同時表示,騰訊推的是去中心化的賦能。」我們不會讓你來我這租櫃台做生意,而是你自己建這個房子,建完以後就是你的,你的粉絲、你的客戶以後就是你的了,不需要再交月租,不需要每年漲價,這就是去中心化。」

7. 騰訊公司的副總是誰

騰訊公司的副總是張小龍。

張小龍,1969年12月3日生於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Foxmail創始人,微信創始人,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

張小龍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曾開發國產電子郵件客戶端——Foxmail,加盟騰訊公司後開發騰訊微信,被譽為「微信之父」,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12中國創新人物」。

主要負責騰訊公司廣州研發部的管理工作,同時參與騰訊公司重大創新項目的管理和評審工作。

(7)去中心化賦能馬化騰擴展閱讀:

作為微信的締造者,張小龍被稱為微信之父,但他為人低調,甚少出現在公眾面前。馬化騰對他的評價是,「學會了互聯網思維:從做重,到做輕」。

張小龍近闡述了微信未來發展的八大法則。他說,微信是一個開放的平台,致力於提供給用戶有價值的服務,幫助人們消除地理限制、消除中介。微信要搭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動態的生態系統。

張小龍特別用了一個比喻強調了微信的開放性,「我們希望建造一個森林,而不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宮殿,我們希望培育一個環境,讓所有的動植物在森林裡面自由生長出來,而不是我們去建造出來。」

8. 馬化騰是干什麼的

馬化騰是騰訊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本公司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本集團的策略規劃、定位和管理。

馬化騰1971年10月出生於廣東潮陽,1984年隨父母從海南遷至深圳,1989年-1993年,就讀於深圳大學計算機專業, 1993年深大畢業,進入潤迅通信發展有限公司,從專注於尋呼軟體開發的軟體工程師一直做到開發部主管, 1998年,創辦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8)去中心化賦能馬化騰擴展閱讀:

馬化騰近年社會活動:

2015年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

2016年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表示,2016年全國兩會帶來五個准備提交的建議案,涉及「互聯網+」落地措施、分享經濟、互聯網醫療、數字內容產業和互聯網生態安全。

2016年6月16日,中國「互聯網+」峰會在京舉行。馬化騰先生現場指出,對每個行業而言,互聯網不只是一個新經濟、新領域,而是與自己行業息息相關、必須擁抱的。在過去一年,在「互聯網+」信息能源的巨大賦能下,通信、金融、零售、O2O、交通領域都發生巨大的積極變化。

2018年4月,任首批西湖大學創校榮譽校董會成員。

9. 「賦能」究竟是什麼

「賦能」最早是積極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旨在通過言行、態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商業和管理學,其理論內涵是企業由上而下地釋放權力,尤其是員工們自主工作的權力,從而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驅動企業組織扁平化,最大限度發揮個人才智和潛能。當前,互聯網以全新方式顛覆著傳統行業的同時,更顛覆了傳統的組織治理方式。未來的組織必須有超越傳統的運作方式,對外必須能夠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作出更快速的反應,對內又必須能夠持續激發精英員工的內在動力並在工作中持續為他們賦能。賦能咨詢為企業賦予「能量和能力」的理念,創造了「外腦+外力」和「方案+實施」且更重於實施落地的一體化咨詢模式,運用獨創的戰略理論和咨詢工具,通過管理服務承攬咨詢模式,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診斷,提出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解決組織在發展中面臨的戰略問題、管理問題、股權問題、人才問題,助力合作客戶成為行業領軍。

熱點內容
比特幣場外交易被騙怎麼辦 發布:2025-05-12 17:27:53 瀏覽:151
不賣礦機賣什麼 發布:2025-05-12 15:40:56 瀏覽:848
eth在哪個交易所要合法 發布:2025-05-12 15:05:10 瀏覽:901
元宇宙涉及電子行業 發布:2025-05-12 15:01:29 瀏覽:798
元宇宙可行嗎 發布:2025-05-12 14:49:17 瀏覽:505
區塊鏈運動app 發布:2025-05-12 14:28:28 瀏覽:81
實名認證不屬於去中心化嗎 發布:2025-05-12 14:00:46 瀏覽:79
區塊鏈APP查詢 發布:2025-05-12 13:34:49 瀏覽:922
達沃斯論壇里2019陽光區塊鏈 發布:2025-05-12 13:34:49 瀏覽:593
比特幣現金會歸零嗎 發布:2025-05-12 13:25:05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