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資料庫都是去中心化的
A. 採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分布式軟體系統(Distributed Software Systems)是支持分布式處理的軟體系統,是在由通信網路互聯的多處理機體系結構上執行任務的系統。它包括分布式操作系統、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及其編譯(解釋)系統、分布式文件系統和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等。
分布式操作系統負責管理分布式處理系統資源和控制分布式程序運行。它和集中式操作系統的區別在於資源管理、進程通信和系統結構等方面。
分布式程序設計語言用於編寫運行於分布式計算機系統上的分布式程序。一個分布式程序由若干個可以獨立執行的程序模塊組成,它們分布於一個分布式處理系統的多台計算機上被同時執行。它與集中式的程序設計語言相比有三個特點:分布性、通信性和穩健性。
分布式文件系統具有執行遠程文件存取的能力,並以透明方式對分布在網路上的文件進行管理和存取。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由分布於多個計算機結點上的若干個資料庫系統組成,它提供有效的存取手段來操縱這些結點上的子資料庫。分布式資料庫在使用上可視為一個完整的資料庫,而實際上它是分布在地理分散的各個結點上。當然,分布在各個結點上的子資料庫在邏輯上是相關的。
---------------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是由若干個站集合而成。這些站又稱為節點,它們在通訊網路中聯接在一起,每個節點都是一個獨立的資料庫系統,它們都擁有各自的資料庫、中央處理機、終端,以及各自的局部資料庫管理系統。因此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集中式資料庫系統的聯合。它們在邏輯上屬於同一系統,但在物理結構上是分布式的。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已經成為信息處理學科的重要領域,正在迅速發展之中,原因基於以下幾點:
1、它可以解決組織機構分散而數據需要相互聯系的問題。比如銀行系統,總行與各分行處於不同的城市或城市中的各個地區,在業務上它們需要處理各自的數據,也需要彼此之間的交換和處理,這就需要分布式的系統。
2、如果一個組織機構需要增加新的相對自主的組織單位來擴充機構,則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可以在對當前機構影響最小的情況下進行擴充。
3、均衡負載的需要。數據的分解採用使局部應用達到最大,這使得各處理機之間的相互干擾降到最低。負載在各處理機之間分擔,可以避免臨界瓶頸。
4、當現有機構中已存在幾個資料庫系統,而且實現全局應用的必要性增加時,就可以由這些資料庫自下而上構成分布式資料庫系統。
5、相等規模的分布式資料庫系統在出現故障的幾率上不會比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低,但由於其故障的影響僅限於局部數據應用,因此就整個系統來講它的可靠性是比較高的。
特點
1、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里不強調集中控制概念,它具有一個以全局資料庫管理員為基礎的分層控制結構,但是每個局部資料庫管理員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權。
2、在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獨立性概念也同樣重要,然而增加了一個新的概念,就是分布式透明性。所謂分布式透明性就是在編寫程序時好象數據沒有被分布一樣,因此把數據進行轉移不會影響程序的正確性。但程序的執行速度會有所降低。
3、集中式資料庫系統不同,數據冗餘在分布式系統中被看作是所需要的特性,其原因在於:首先,如果在需要的節點復制數據,則可以提高局部的應用性。其次,當某節點發生故障時,可以操作其它節點上的復制數據,因此這可以增加系統的有效性。當然,在分布式系統中對最佳冗餘度的評價是很復雜的。
分布式系統的類型,大致可以歸為三類:
1、分布式數據,但只有一個總? 據庫,沒有局部資料庫。
2、分層式處理,每一層都有自己的資料庫。
3、充分分散的分布式網路,沒有中央控制部分,各節點之間的聯接方式又可以有多種,如鬆散的聯接,緊密的聯接,動態的聯接,廣播通知式聯接等。
B. 什麼是分布式資料庫
分布式計算機系統所支撐的分布式資料庫是資料庫技術與計算機網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與常見的集中式資料庫相比,雖然分布式資料庫的數據分散存儲在網路上的各點,但它可以為網上所有的用戶所共享,任何地方的合法用戶都可以十分方便地獲取和處理所需的數據,就像數據在他們本地的計算機上一樣。
C. 什麼叫分布式資料庫,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分布式
就是集群
就是很多台電腦協同工作的意思。優點就是普通電腦可以組合成一個分布式系統,不用買專門的伺服器類設備,缺點是有一定的帶寬會損耗在內部機器間交互上
D. 什麼叫分布式資料庫
1.分布式資料庫是資料庫的一種,是資料庫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結合產物。
2.各有優點和缺點.分布式資料庫分為邏輯上分部物理上分布及邏輯上分布物理上集中兩種。
是的,分布式數據文件便於資料庫的管理維護。
E. 為什麼絕大多數分布式資料庫都是關系型的
不只是分布式資料庫是關系型,現在主流的資料庫都是關系型的。
還有網狀資料庫等都已經不多見了。
F. 解析:怎樣理解分布處理和分布式資料庫
一個分布式資料庫在用戶面前為單個邏輯資料庫,但實際上是由存儲在多台計算機上的一組資料庫組成。在幾台計算機 上的資料庫通過網路可同時修改和存取,每一資料庫受它的局部的DBMS控制。分布式資料庫中每一個資料庫伺服器合作地維護全局資料庫的一致性。 在系統中的每一台計算機稱為結點。如果一結點具有管理資料庫 軟體,該結點稱為資料庫伺服器。如果一個結點為請求伺服器的信息的一應用,該結點稱為客戶。在ORACLE客戶,執行資料庫應用,可存取數據信息和與用戶交互。在伺服器,執行ORACLE軟體,處理對ORACLE資料庫並發、共享數據存取。ORACLE允許上述兩部分在同一台計算機上,但當客戶部分和伺服器部分是由網連接的不同計算機上時,更有效。 分布處理是由多台處理機分擔單個任務的處理。在ORACLE資料庫系統中分布處理的例子如: 客戶和伺服器是位於網路連接的不同計算機上。 單台計算機上有多個處理器,不同處理器分別執行客戶應用。 SQL*NET是ORACLE網路介面,允許運行在網路工作站的ORACLE工具和伺服器上,可存取、修改、共享和存儲在其它伺服器上的數據。SAQL*NET可被認為是網路通信的程序介面。SQL*NET利用通信協議和應用程序介面(API)為OARCLE提供一個分布式資料庫和分布處理。 SQL*NET驅動器為在資料庫伺服器上運行的ORACLE進程與ORACLE工具的用戶進程之間提供一個介面。 參與分布式資料庫的每一伺服器是分別地獨立地管理資料庫,好 像每一資料庫不是網路化的資料庫。每一個資料庫獨立地被管理,稱為場地自治性。場地自治性有下列好處: ◆系統的結點可反映公司的邏輯組織。 ◆由局部資料庫管理員控制局部數據,這樣每一個資料庫管理員責任域要 小一些,可更好管理。 ◆只要一個資料庫和網路是可用,那麼全局資料庫可部分可用。不會因一個資料庫的故 障而停止全部操作或引起性能瓶頸。 ◆故障恢復通常在單個結點上進行。 ◆每個局部資料庫存在一個數據字典。 ◆結點可獨立地升級軟體。 可從分布式資料庫的所有結點存取模式對象,因此正像非分布的局部的DBMS,必須提供一種機制,可在局部資料庫中引用一個對象。分布式DBMS必須提供一種命名模式,以致分布式資料庫中一個對象可在應用中唯一標識和引用。一般彩在層次結構的每一層實施唯一性。分布式DVMS簡單地擴充層次命名模型,實施在網路上唯一資料庫命名。因此一個對象的全局對象名保證在分布式資料庫內是唯一。 ORACLE允許在SQL語句中使用佤對象名引用分布式資料庫中的模式對象(表、視圖和過程)。在ORACLE中,一個模式對象的全局名由三部分組成:包含對象的模式名、對象名、資料庫名、其形式如: [email protected] 其中SCOTT為模式名,EMP為表名,@符號之後為資料庫名. 一個遠程查詢為一查詢,是從一個或多個遠程表中選擇信息,這些表駐留在同一個遠程結點. 一個分布式查詢可從兩個或多個結點檢索數據.一個分布式更新可修改兩個或兩個以上結點的數據. 一個遠程事務為一個事務,包含一人或多個遠程語句,它所引用的全部是在同一個遠程結點上.一個分布式事務中一個事務,包含一個或多個語句修改分布式資料庫的兩個或多個不同結點的數據. 在分布式資料庫中,事務控制必須在網路上直轄市,保證數據一致性.兩階段提交機制保證參與分布式事務的全部資料庫伺服器是全部提交或全部回滾事務中的語句. ORACLE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結構可由ORACLE資料庫管理員為終端用戶和應用提供位置透明性,利用視圖、同義詞、過程可提供ORACLE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中的位置透明性. ORACLE允許在SELECT(查詢)、INSERT、UPDATE、DELETE、SELECT…FOR UPDATE和LOCK TABLE語句中引用遠程數據。對於查詢,包含有連接、聚合、子查詢和SELECT …FOR UPDATE,可引用本地的、遠程的表和視圖。對於UPDATE、INSERT、DELETE和LOCK TABLE語句可引用本地的和遠程的表。注意在引用LONG和LONG RAW列、序列、修改表和封鎖表時,必須位於同一個結點。ORACLE不允許作遠程DDL語句。 在單場地或分布式資料庫中,所有事務都是用COMMIT或ROLLBACK語句中止。ORACLE提供兩種機制實現分布式資料庫中表重復的透明性:錶快照提供非同步的表重復;觸發器實現同步的表的重復。在兩種情況下,都實現了對表重復的透明性。
G. 分布式資料庫是做什麼的
1.分布式資料庫是資料庫的一種,是資料庫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結合產物。
2.各有優點和缺點.分布式資料庫分為邏輯上分部物理上分布及邏輯上分布物理上集中兩種。
是的,分布式數據文件便於資料庫的管理維護。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通常使用較小的計算機系統,每台計算機可單獨放在一個地方,每台計算機中都有DBMS的一份完整拷貝副本,並具有自己局部的資料庫,位於不同地點的許多計算機通過網路互相連接,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全局的大型資料庫。
這種組織資料庫的方法克服了物理中心資料庫組織的弱點。
1、首先,降低了數據傳送代價,因為大多數的對資料庫的訪問操作都是針對局部資料庫的,而不是對其他位置的資料庫訪問;
2、其次,系統的可靠性提高了很多,因為當網路出現故障時,仍然允許對局部資料庫的操作,而且一個位置的故障不影響其他位置的處理工作,只有當訪問出現故障位置的數據時,在某種程度上才受影響;
3、便於系統的擴充,增加一個新的局部資料庫,或在某個位置擴充一台適當的小型計算機,都很容易實現。然而有些功能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例如,為了調配在幾個位置上的活動,事務管理的性能比在中心資料庫時花費更高,而且甚至抵消許多其他的優點。
分布式資料庫系統主要特點:
1.多數處理就地完成;
2.各地的計算機有數據通信網路相聯系。
3.克服了中心資料庫的弱點:降低了數據傳輸代價;
4. 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局部系統發生故障,其他部分還可繼續工作;
5.各個資料庫的位置是透明的,方便系統的擴充;
6.為了協調整個系統的事務活動,事務管理的性能花費高;
數據分片
類型:
(1)水平分片:按一定的條件把全局關系的所有元組劃分成若干不相交的子集,每個子集為關系的一個片段。
(2)垂直分片:把一個全局關系的屬性集分成若乾子集,並在這些子集上作投影運算,每個投影稱為垂直分片。
(3)導出分片:又稱為導出水平分片,即水平分片的條件不是本關系屬性的條件,而是其他關系屬性的條件。
(4)混合分片:以上三種方法的混合。可以先水平分片再垂直分片,或先垂直分片再水平分片,或其他形式,但他們的結果是不相同的。
條件:
(1)完備性條件:必須把全局關系的所有數據映射到片段中,決不允許有屬於全局關系的數據卻不屬於它的任何一個片段。
(2)可重構條件:必須保證能夠由同一個全局關系的各個片段來重建該全局關系。對於水平分片可用並操作重構全局關系;對於垂直分片可用聯接操作重構全局關系。
(3)不相交條件:要求一個全局關系被分割後所得的各個數據片段互不重疊(對垂直分片的主鍵除外)。
數據分配方式
(1)集中式:所有數據片段都安排在同一個場地上。
(2)分割式:所有數據只有一份,它被分割成若干邏輯片段,每個邏輯片段被指派在一個特定的場地上。
(3)全復制式:數據在每個場地重復存儲。也就是每個場地上都有一個完整的數據副本。
(4)混合式:這是一種介乎於分割式和全復制式之間的分配方式。
目前分布式資料庫分配的設計,越來越多的採用尋找最優解的演算法,比如遺傳演算法、退火機制等.
H. 去中心化的優勢體現在哪
來自區視網分享:在一個分布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路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系。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稱之為"去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