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務中心去四化
⑴ 贛州市行政服務中心去華堅商業街坐幾路車
公交線路:31路短線,全程約6.6公里
1、從贛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步行約230米,到達市體育中心站
2、乘坐31路短線,經過9站, 到達翠湖山莊站(也可乘坐31路長線)
3、步行約780米,到達華堅商業街
公交線路:11路,全程約7.8公里
1、從贛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步行約640米,到達黃金廣場站
2、乘坐11路,經過14站, 到達華堅鞋城站
3、步行約460米,到達華堅商業街
⑵ 如何坐公交,地鐵去杭州的行政服務中心
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解放東路)公交線路:
一、地鐵
乘坐地鐵4號線,在市民中心站下車,D1口出站,步行約210米到達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解放東路)。
二、公交
乘坐96b線;96路;107路;b支1路,在市民中心(brt)站下車,步行約120米,到達杭州市行政服務中心(解放東路)。
⑶ 西直門內大街275號怎麼去,西城區綜合行政服務中心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 → 地鐵2號線,全程約9.8公里
1、從北京市步行約840米,到達王府井站
2、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4站, 到達復興門站
3、步行約140米,換乘地鐵2號線
4、乘坐地鐵2號線,經過3站, 到達西直門站
5、步行約630米,到達西城區綜合行政服務...
⑷ 行政服務中心是幹嘛的
行政服務中心原名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又叫政務服務中心,是集信息與咨詢、審批與收費、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督於一體的綜合性行政服務機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中指出,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務服務體系,要充分發揮服務中心(即政務(行政)服務中心)作用。
在我國,綜合行政服務機構大都產生於本世紀初,尤其是《行政許可法》頒布前後。據有關統計資料,全國已有不同層級的綜合行政服務機構3300多家,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縣市。我國綜合行政服務機構的產生,順應了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現實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務方式和服務程序的一種新的探索。其產生的原因大體可分為事實原因和法律原因。
(4)行政服務中心去四化擴展閱讀:
建立意義
有利於重塑政府形象
1、有利於重塑政府形象,改善政社關系和干群關系。過去,公眾申請行政審批遇到的推諉、扯皮、刁難現象屢有發生,「衙門作風」、「官僚習氣」 「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行政作風公眾最反感,也是公眾對政府產生不滿情緒的重要原因之一。
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建立較大程度地改善了這一問題。公眾得到的不僅僅是方便和少跑路,更重要的是塑造了高效、廉潔、親民、為民的政府形象,改善了政府及其部門與社會公眾的關系,減少了沖突與矛盾,實現了和諧有序。
職能轉變和體制改革
2、有利於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長期以來,政府部門管理的越位、缺位、錯位並存;在行政管理方式上重管理、輕服務,重事前審批、輕事後監管;行政管理帶有明顯的趨利特徵,權與責脫節,權與利掛鉤。
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建立,從服務機制上,從服務環境上能促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改善,並已成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試驗場、檢驗台和突破口。
從源頭預防遏制腐敗
3、有利於建設法制政府,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建立和《行政許可法》的實施,為從源頭上防腐和反腐起到良好作用。這種集中審批模式,客觀上實現了「想腐而不敢,欲腐而不能」的行政機制。規范了審批程序,實現了有效監督,使濫用公權和私用公權的機會大大減少。
同時,審批事項進一步清晰明確,行政許可設定清楚規范,審批過程公開透明,避免了亂設行政許可事項和隨意增設行政許可主體,對建立有限責任政府和法治政府起到了有利的作用。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下,我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的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
但作為新生事物,也同全國各地的綜合行政服務機構一樣,還存在著諸如法律、體制、利益、權屬以及思想認識等諸多方面的矛盾和問題,需在全國行政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和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逐步加以規范和解決。
⑸ 去福州市行政服務中心怎麼坐車
到市行政服務中心【公交站】的公交車:22路、121路、166路、322路。
⑹ 行政服務中心是政府機構嗎 到那上班需要考公務員嗎
是政府機構,需要考取公務員才能在行政服務中心工作。
行政服務中心原名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又叫政務服務中心,是集信息與咨詢、審批與收費、管理與協調、投訴與監督於一體的綜合性行政服務機構。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中指出,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務服務體系,要充分發揮服務中心(即政務(行政)服務中心)作用。
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在中心設立窗口集中辦公,將行政相對人需要跑多個部門才能辦成的事,變為只跑中心一處就能辦成,極大地方便了辦事群眾。「變群眾跑為幹部跑」,「變外部跑為內部跑」,真正體現了人民政府以民為本的思想和為民服務的宗旨。
(6)行政服務中心去四化擴展閱讀
行政審批服務機構的產生有密切關系的法律規則和法律理念主要有:
1、行政便民。行政便民是指行政機關應當盡可能採用便捷方式,方便行政相對人與政府打交道,並為行政相對人提供周到的服務。我國許多法律對此都規定了具體的、可操作的「便民」措施,有的甚至將「便民」直接確定為法律原則。
2、行政公開。行政公開是指行政機關的重大行政行為或與公民權利義務直接相關的行政行為,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公民知曉,以保障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則對應著行政機關必須履行的告知義務。
3、行政效率。法律主要通過一些保障規定而保證行政效率。
第一,在保障行政相對人基本人權和公平行政的前提下,規定簡易行政程序,使行政手續簡單化。
第二,設置時效或期間制度,使行政行為的各個步驟都受到法定時間的限制而不得拖延。行政機關的拖延,可能造成默許相對人的權利。
第三,規定替代制度,即在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能履行法定義務時,由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由其他工作人員代為履行的制度。
我國集中式行政法典貫徹的上述法律規則和法律理念,既是古今中外法學家和思想家對於行政權力應當如何運用而進行理性思考的結晶,同時也為我國綜合行政服務機構的產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這些法律規則和理念提示並要求各級政府必須採用最合適、最便捷、最能夠為行政相對人看得見的方式,為其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否則就有違於這些法律規則和法律理念。
綜合行政服務機構由於辦公地點、辦事程序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特點,集中體現了服務行政、陽光行政、高效行政的要求,因而是正當合法的。
⑺ 如何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
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是一個較大的課題。
目前的現狀是,行政服務中心在存在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區域性的政府綜合型行政服務中心,一種是行業部門單獨設立的行政服務中心。兩種服務中心在性能上基本是一樣的。
但是,兩種服務中心在管理與建設上的要求卻有著很大的區別,難度較大的是區域性政府綜合型服務中心的管理與建設。
僅就政府綜合型行政服務中心的管理與建設而言,面臨兩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做到兩個落實。
1,落實實體管理
為了提供便民服務,政府組織、集合各相關職能部門創建了綜合型的行政服務中心,為此,政府也相應組建了行政服務中心的管理機構,配備了管理人員。但是,這個管理機構和相應的管理人員,所能進行的管理只能是很虛化的一種管理。因為各個窗口的工作人員都是各單位選派的,與行政服務中心沒有直接的隸屬關系,只是藉助地方辦公。這就導致了行政服務中心的管理只能局限於面上吆喝,對於發生和發現的一些問題,或是管不了的,或是管也不能管到位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效能很難提高。
2,落實選派優秀人員上崗。各單位在選派前去行政服務中心窗口辦公人員時,都有一個誤區,一直認為窗口辦公的落腳點始終是在機關內,因此,不願意把最好的人員派到行政服務中心去,通常都是把在機關職能作用不大、甚至是不好管理的人派出去,這就造成了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素質上的良莠不齊。
由於存在上述的問題難於有效解決,行政服務中心整體上的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就難免存在各種不足,一定程度上就給發生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鋪墊了前提。更有甚者,有些窗口的工作人員還會出現不給錢不辦事、不送禮不辦事的違紀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壞了行政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的形象,也違背了政府設立綜合型行政服務中心的初衷。
能夠有效的做到上述的兩個落實,對於進一步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意義重大。
⑻ 抄報稅去行政服務中心怎麼弄
稅控盤無法自行抄報,可以去辦稅大廳的窗口處理。稅控軟體有工作人員入駐大廳,也可以找他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