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算力簡介 » 羅振宇去中心化

羅振宇去中心化

發布時間: 2021-04-14 01:40:27

1. 2020羅振宇跨年演講,演出地點在哪裡

2019跨年2020羅振宇上海跨年演講地點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日期是2019年12月31日。去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關鍵詞是小趨勢,今年跨年演講的關鍵詞是這么三個字—基本盤。

一、歷年的演講

1、2015年

2015年的最後一天,羅振宇2015「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北京水立方落下帷幕。這場盛大的知識跨年,為大家盤點了2015最熱的幾個話題:互聯網恐慌、資本寒冬、「妖股」、O2O大戰、IP、互聯網公司發展等等,引起思考,啟發未來。

2、2016年

2016年12月31日20:30開始,羅振宇2016「時間的朋友」在深圳灣春繭體育館進行跨年演講,深圳衛視、優酷網全程直播。2016年12月31日深圳衛視推出一共5小時的跨年盛宴。

《羅振宇「時間的朋友2016」跨年演講》從時間的維度盤點過去一年的商業事件、社會現象,分析商業熱點,展望未來的商業趨勢,幫助聽眾把握中國這一輪創業創新的大潮機會,推動創業者群體的良性互動。

回顧2016 ,哪些是當下的迷局,哪些是未來的先聲。看清當下和未來商業的底牌,看懂個人崛起的時代。

(1)羅振宇去中心化擴展閱讀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的10個金句

1、決定我們這一代人命運的,除了眾所周知的大趨勢,還有那種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去主動發現的小趨勢。

2、永遠不要低估中國人那種樸素的、但是又強烈向上沖動。

3、所有能穿越時間的東西,就該堅守,因為人生太長了。所有會被時間過濾的,該翻篇就翻篇。

4、時間既是朋友,也是敵人,關鍵在於你怎麼利用。

5、人類的很多古老共識,並沒有沉底,只是在潛水。比如誠信,比如善良,比如一切美好的東西。

6、凡我趕不上的,我就做好准備,到未來等它。

7、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才是我們可以有所作為的。

8、做事的人無所謂悲觀還是樂觀,我們只關心如何把事做好。

9、你有你的計劃,這個世界另有計劃。

10、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2. 羅振宇為什麼要搞跨年演講因何而起

知識付費、內容付費、內容服務商、內容電商諸如此類的概念滿天飛,知識付費的風口出現,兼具學識與表達的人才成了稀缺品,知識網紅需要主流渠道擴大影響力,所以羅振宇老師開始跨年演講,輸出他的知識變成「商品」。

一、知識付費的興起

知識付費概念的正式提出者,是果殼創始人姬十三,但是從2013年開始,羅振宇在羅輯思維嘗試推出付費會員,被行業人認為是知識付費的萌芽, 整個行業在2014-2015年開始發展。

直到2016年上半年,付費語音產品分答問世,王思聰的加持,羅振宇的得到上線,整個行業被點燃引爆,轉到2017年,知識付費更是進入整個行業的大年。

(2)羅振宇去中心化擴展閱讀

1、羅振宇簡介

1973年1月出生於安徽蕪湖;學歷是:本科,90級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碩士,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博士,中國傳媒大學。

羅振宇是得到App創始人,《羅輯思維》主講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主講人、節目《知識就是力量》主講人。

2、個人重要事件時間軸

2008年從中央電視台辭職,成為自由職業者。曾擔任CCTV《經濟與法》《對話》欄目製片人;擔任《決戰商場》、《中國經營者》、《領航客》等電視節目主持人;第一財經頻道總策劃。

2012年底,開始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半年內,由一款互聯網自媒體視頻產品,逐漸延伸成長為全新的互聯網社群品牌。在優酷、喜馬拉雅等平台播放超過10億人次 。

2015年底,羅振宇舉辦第一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開創了「知識跨年」的新範式。每年的12月31日晚,羅振宇都會在長達4個小時的跨年演講中,為觀眾分享過去一年的趨勢觀察和學習收獲 。

2016年5月,羅振宇作為創始人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

2018年7月27日起,羅振宇擔任由江蘇衛視聯合得到App推出知識類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主講人 。

2019年10月29日,《奇葩說第六季》宣布定檔10月31日推出首期節目,羅振宇擔任導師。

3. 邏輯思維關於老師的話題

羅振宇《邏輯思維》
風趣談吐中的思維啟發
「死磕自己,愉悅大家」
—羅振宇在《邏輯思維》脫口秀視頻上話語
看著心寬體胖、滿臉笑容、眼中透著智慧的羅振宇(羅胖),覺得眼熟,貌似之前在某台某欄目見過,特地網路一下,順便搜了些視頻,被羅振宇幽默、智慧、詼諧吸引,怪了打了死磕自己、愉悅大家,總會拿自己開算,如你不喜歡我沒關系,別把自己氣壞了;有人喜歡蒼井空、芙蓉姐姐,為什麼就不能有人喜歡我呢?就算99%不喜歡我,也有1%喜歡我呢,就算99.9%的人不喜歡,還有0.01%喜歡呢,人也不少呀…….忍俊不禁,能這樣調侃自己的人,學識淵博、見識獨到,太惹人愛了吧,再細看下去其脫口秀的內容貼近生活或者推薦好書、好文章,符合其宗旨在以「身邊的讀書人」形象成為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伴侶,引導獨立、理性的思考。其口號「有種、有趣、有料」,旨是羅振宇基於對媒體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而進行的一次先鋒試驗。
看了《邏輯思維》發現本人孤陋寡聞,原來《邏輯思維》2012年12月21日第一期視頻上線,羅振宇分享個人讀書所得,啟發獨立思考。視頻以其豐滿的知識品質和獨特的個人語言表達風格,在互聯網視頻領域獨樹一幟。同時微信公眾賬號開通運營,每天推送一段羅振宇本人的60秒語音,分享其生活感悟,同時推送一篇其本人推薦的知性文章。
羅胖從事多年媒體業,對傳媒相當了解,但媒體媒介、運營模式越發多樣化,其提到人人都是媒體,很贊同,之前有幸參加一培訓,提到媒體媒介的變化,人人都是自媒體,在自媒體時代,怎麼展現魅力人格體?有種,有趣,有料,羅胖希望的《邏輯思維》「U盤化生存」-「再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播,自由協作」,逃離傳統媒體轉型為真正自媒體,他做到了,因為羅胖「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執著,還有一幫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們,他們愛智求真、積極上進、自由陽光、人格健全。
《邏輯思維》來自脫口秀視頻,很好玩的每集旁還有網友們留言,質疑、討論;離現實很近的話題,拒絕逃離北上廣,夾縫中的80後,成名的代價,剩女等,皆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熱議話題,羅胖又會有怎樣見地呢?如現下留守老人、去到二線城市等,北上廣房子貴、工作壓力大、生活不易,為什麼大家還不回老家呢?老羅分析借鑒凱文.凱利《網路經濟的始終策略》、十年砍柴《閑看水滸》、劉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中的觀點。北上廣雖不易,回老家更沒機會,最起碼北上廣這樣的城市制度建設比較規范,不需要靠關系,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在廣州工作的我看到本集很是贊同。
《邏輯思維》給了我們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待事情,不一定全部贊同老羅觀點,啟發我們另一種思維方式。博學的老羅推薦之文章,有空閱讀下,常讀書,開拓視野。
羅振宇 邏輯之魅
2014年01月02日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5年前,時任央視《對話》、《經濟與法》等節目製片人的羅振宇就開始籌劃「單干」。當時他在央視地位高,酬勞不菲,但內心痛苦不堪。「在電視台乾死幹活,最後得利的全都是主持人。」他突然意識到,個人比組織更值錢。
掙扎了3年,羅振宇從央視跳到第一財經。再次辭職時,他不打算再找新工作。「我意識到組織沒希望了,傳媒組織肯定沒希望了。這么說可能有點得罪人,但是我在2011年就判定組織都得完蛋,我堅決跟所有傳播組織不玩了。」
2012年,優酷、土豆合並,中國出現了市場份額第一的視頻網站。這一年,佳能出了一款叫5DMARK3的相機,可以拍攝成本較低、品質高端的視頻。也是在這一年,羅振宇遇到了申音,這位《創業家》雜志的前主編辭職創建NTA創新傳播機構,以媒體人敏銳的嗅覺開始探索社會化媒體營銷的道路。
創辦《羅輯思維》最重要的3個條件之中,申音是最重要的一個條件。羅振宇說,我終於可以說服一個人來支持這件事了。這么多年,他一直試圖說服機構來做這件事,但是他沒說服任何人。「申音是第一個聽得懂我在說什麼的人,然後我們就開始合作。」
2012年12月21日,《羅輯思維》開播,羅振宇開講的第一課是《末日啟示,向死而生》。一年後,這檔視頻脫口秀節目在優酷上的點擊量已經突破一億,單集的平均點擊量超過百萬,而《羅輯思維》的微信公眾平台上的訂閱量也在生日這一天突破百萬。
這是羅振宇想像了許多年的場景:依靠自己的能力,成為一個「U盤式的手藝人」——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寫作。最關鍵的是,《羅輯思維》在商業上的前途慢慢展開。「我和申音是一定要想清楚這個事的商業模式,一定要掙到錢。只有掙到錢才能讓傳統媒體人的突圍看到信心,因為沒有賺到錢就沒有說服力。」
脫口秀背後的邏輯
和優酷的另一檔王牌自製節目《曉說》一樣,《羅輯思維》成本極低——一兩個工作人員和一個主持人,一檔趣味性十足的節目就可以製作。「我是電視台出來的,電視台總覺得視覺品質要有要求。但我們現在的東西都是單機位的,很多時候就一個鏡頭,這個是電視台沒法接受的。」
羅振宇堅持摒棄視覺上的花哨,「因為這會封閉內容在其他方面的二次傳播,比如轉化成音頻,你會喪失一大部分受眾。」所以他堅決主張做極簡主義的視頻。
《為泡妞成功而讀書》、《剩女照亮未來》、《逃離北上廣的另類解讀》、《你的女神你不懂》……這些看上去難登大雅之堂的「思維」課程都是羅振宇節目的標題,雖然另類,卻吸引著大量的用戶點擊觀看。
在微博上,經常會有粉絲給羅振宇留言。某位網友曾說,「聽羅振宇的節目過癮,不僅講得平實,他還會推薦好多書。希望中國這類脫口秀越來越多,給我這樣的沒思想又懶惰的人灌輸點思想。」
羅振宇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因為信息流通的海量性,文字已經越來越沒有吸引力。沒有人會去閱讀煌煌巨著,雖然他知道那一定很有營養。人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信任的人來告訴知識的內容點。
在節目里,羅振宇擁有清晰的人格魅力。「清晰的人格,帶來吸附。」羅振宇說,「過去電視台這樣的傳統媒體,總是認為內容為王,而內容是不能帶來吸附的,在一個過量供給的市場上,價值是沒有用的。」「我不會像傳統媒體人那樣筆耕不輟,是因為視頻的人格更加清晰。」對於羅振宇來說,他做的不是一個內容產品,而是一個清晰的人格。
每天早上6點,他都會准時發出一段語音給微信公眾賬號的粉絲。這可能是一段讀後感,也可能是一個小段子。「我從來都是發語音而不是發文字,因為語音所包含的人格的要素比文字要好得多。」他每天強迫自己早起,和全國的粉絲搶占上廁所的時間。現在,《羅輯思維》微信公眾平台粉絲突破百萬。「我上個月還和申音打賭,事實上我們做到了。」
社群的力量
很多時候,羅振宇都不喜歡粉絲這個詞,「事實上我們稱之為社群,我只是吸引人來圍觀。」
他在今年圍繞節目做一個知識人社群,稱之為一個實驗,「如果能做成這件事的話,那它的價值就太大了,不光是商業價值,還有社會價值和實驗性的意義就太多了。」
在合夥人申音的幫助下,《羅輯思維》今年8月賣了一次會員號。「我們想看一下這種知識型的社群的聚集力能有多大。」出乎意料,5個小時,羅振宇賣了6000個號。這讓他更加大膽,准備第二批開放更多的會員號出去。「我們的社群會是一個10萬人的規模,不想做大,也不想擴張。所以這次只要在9萬個之內,我們會盡量開放。」這次實驗的成功,讓他感到興奮。
像探險家一樣,他開始不斷地探索這個社群的力量。他做的第一個小實驗就是發「羅利」——我會告訴外界我們有一個社群,誰願意白送我們東西。結果就有無數的人願意送我們東西,比如京東商城、樂蜂網都送我們購物卡,有值錢的不值錢的,便宜的可能是一本書,貴的比如有人送了我們10台3D列印機。於是《羅輯思維》每周都在發,叫「羅輯思維福利」,簡稱「羅利」。
羅振宇覺得這就像一個大家庭,總有一些免費的饋贈,誰需要誰拿走。而對於他來說,這僅僅是一個小探測。「一旦一群人聚集起來,他們就會產生『佔便宜』的能力,這就是商業利益的來源。最簡單比如做團購,我們都可以做得成,因為我有10萬人,這本來就是商業模式。」
第一個實驗成功後,羅振宇又做了第二個實驗——通過社群,《羅輯思維》做了一個名單收集,目的是為用戶裡面的女孩找對象,結果一天之內就有三千多人報名。
這讓他開始無限想像,他最近就打算明年做一次「羅輯思維月餅」——在社群內部,把所有的工種平攤,然後由專業工作人員來進行各種各樣的輔助。最後開放給社會進行「羅輯思維月餅」的聯合品牌訂制。「現代企業在中秋送月餅是潤滑客戶關系的工具,但是他(在我這里)能買到先鋒互聯網精神。」 羅振宇告訴記者,「我們越探索,這個模式就能往大了發展,你會發現我們在組織內部可以呈現任何自由人的自由聯合效應。」
這些事讓羅振宇找到了樂趣,以及新的商業模式。「眾籌網站沒有社群,流量就成為致命的因素,要發展就必須要有流量,但是眾籌網站不可能有流量,於是就成為一個概念上不成立的東西,但是眾籌的理論是對的。我們可以更方便地做眾籌,因為大家都信任我,我發起的事情,或者說我背書發起的事情更容易籌集到資源。而這種籌集又不像過去的交易所,可以籌集到任何東西,人、資源、品牌背書。」
胖子狂想曲
羅振宇自稱羅胖子,因為他覺得自己口歪嘴笨,實在不應該走到前台,是互聯網給了他機會。
他告訴記者,互聯網最精彩的地方不是外行加入了內行,這是表象,實質是具有極客精神的人的力量得以釋放。「你說當年明月寫明史,他對明史是外行么?他不是外行,他對明史的許多體察能力超過了那些專家,只不過他的社會角色分工是外行。」
未來的企業是否真的需要基業長青?羅振宇提出疑問。可不可以根據項目,圍繞一個一個項目來開展,就像「羅輯思維月餅」這種隨機組成的團隊,按照項目本身的目標,做完就解散。「做完月餅就能做元宵,做完元宵就能做粽子,做完粽子沒准我就能幹手機,幹完手機我不知道多少年我或許就能做汽車,這裡面想像空間非常大。」羅振宇覺得這是對傳統商業非常重要的一種提醒,「所以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但是圍繞某個項目它會形成新中心,但這個中心又不是常設中心,會解散。」
他拿黃太吉和雕爺牛腩舉例,羅振宇覺得他們是做互聯網時代的點狀創業,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比如黃太吉圍繞一個煎餅,雕爺圍繞一款產品,一個點就能躥得很高。但是他們是企業這邊,是供給方的機會,而羅振宇認為自己想實驗的是需求方的機會。
「大家都在說,互聯網會讓整個商業社會的重心從生產者轉移到消費者。但是現在所有的創業中心都是在生產者這邊,他們並不是消費者,而《羅輯思維》要做的事情是打破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界限,我們就是組織人,讓人聯合起來。我們只需要一個成本非常低的小團隊,帶領一圈人,在裡面玩得High,一圈人大概就是10萬人。釋放這10萬人的力量,看他們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這就像一個實驗。」羅振宇要做的是有別於粉絲經濟的社群,「我不領導大家,我們的會員是任何機會的參與者。」
很多人在網上跟羅振宇爭論,譬如吃狗肉跟不吃狗肉,「這在養狗和不養狗的人之間是沒法討論的,因為那沒有是非,是非是中心化社會的必需。所以大家需要民主,民主就是妥協的技術,大家才能一起過日子。互聯網社會不需要民主,有什麼必要妥協?同性戀就是一個社群,我有什麼必要跟你爭論啊,對或是不對,無所謂,你們愛怎麼說怎麼說,我過我的。」
羅振宇認為社群的核心是人格體制的識別,提供協作的識別度。他拿網路貼吧第一大吧「李毅吧」舉例——李毅不是明星,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從而聚攏,我在《羅輯思維》社群里的角色跟李毅是一樣的。所以人格正在代替組織,社群正在代替內容,成為傳媒價值的源頭。」
「自媒體是個半吊子的概念。換個角度來講,相對比較清晰的定位就是以人格為核心的媒體,叫自媒體。那麼它就可以橫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很多雜志的專欄也是自媒體。」羅振宇說。
隨著節目的火爆,2013年,《羅輯思維》還出了本書,首印20萬冊。年末的最後幾天,羅振宇馬不停蹄四處趕場簽售。喜歡他的人為他喝彩,討厭他的人頻頻質疑。
最新一期節目中,羅振宇講了一個關於鴨嘴獸的故事。「人們起初不相信鴨嘴獸的標本是真的。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就像一個鴨嘴獸,我們就是一個新物種。這一年,所有的人在提到自媒體時,都說商業模式不靠譜,這個事情能不能持續。可現實是,因為環境發生了巨變,出現新物種的概率比老物種改造自己的概率要高太多了。這是一個新物種的時代。」
所以,羅振宇下了兩個判斷——未來一切產業皆媒體,未來一切內容皆廣告。所有的內容都是為了帶出某個特定的產品。這是一個巨大的潮流變化,摧枯拉朽。

4. 如何看待羅振宇、柴靜赴美生子

我個人感覺這是他們兩個人的自由,羅振宇和柴靜去美國生孩子,因為他們的家庭條件支持他們開銷,也都是為了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羅振宇在節目中多次表示,他對中國的未來經濟發展非常樂觀,同時他在網路中含糊地說,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錯位,因此當他選擇去美國生一個兒子時,有人質疑他這是對他之前所說的一記耳光。

甚至有人說羅振宇從發達國家得到了綠卡,但他也坐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果實上

從羅振宇的角度來看,這也表明他去美國生孩子,就像在中國度假一樣。許多親戚和朋友已經練習或正在做的事情,當你周圍的親戚和朋友這樣做時,也這樣做並不奇怪。畢竟羅振宇只是關注而已,這在他的朋友圈中是很大的潮流,可以看出柴靜去美國生孩子的原因實際上是很純粹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在美國,最先進,最負責任的醫療團隊陪同孩子的出生,柴靜也為孩子的第一次腫瘤手術做准備。

5. 邏輯思維 羅振宇王安石變法

邏輯思維最大的價值就是消遣和打發時間了,跑步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打游戲需要長時間做重復性動作的時候可以打發時間,整理數據啥的時候也可以。

輯思維最好聽的就是寫歷史故事,這些玩意也是他們扒的別人寫的書,例如多次引用張宏傑先生的書,甚至連語氣和修辭都照搬,原創性幾乎為零。但是我們把這個節目定義成打發時間的節目,只要聽別人講故事就夠了嘛。所以還是可以接受的。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6. 現在如果有人擁有了100枚比特幣,這意味著什麼

近日,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談自己投資比特幣的視頻再次被曝光。在視頻中,羅振宇表示因為相信趨勢,自己買了100枚比特幣,如今已經值300萬。

羅振宇表示投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只要你相信趨勢,投了之後就不管了,增加自己掙錢的能力更重要。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歷史最高價19850美元。

7. 羅振宇2020年跨年演講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羅振宇2020年跨年演講的核心內容是以基本盤為關鍵詞。羅振宇從六個方面闡述了基本盤的含義,所謂的基本盤,就是那些改變不了的,奪不走的,丟不掉的東西。在這次演講中,還有六個團隊支持,也就是相當於做出了六份報告。

所有的知識對我們都是有用的,每天學習一點,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去做跨界的事,因為技多不壓身。每個人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並不敢說有百分百的優勢,誰也不敢完全說自己不會失業。如何把我們利於不敗之地?只有不斷的學習,無論歲月怎麼改變,我們記憶裡面的那些知識都是永遠改變不了的,我們或許能忘記老師,但是忘記不了老師給我們的知識。

8. 2020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如何在網上觀看

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由愛奇藝和深圳衛視同時直播。

1、打開愛奇藝官網。

個人簡介

羅振宇是得到App創始人,《羅輯思維》主講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主講人 、節目《知識就是力量》主講人。

2012年底,羅振宇打造個人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

2015年底,羅振宇舉辦第一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開創了「知識跨年」的新範式。每年的12月31日晚,羅振宇都會在長達4個小時的跨年演講中,為觀眾分享過去一年的趨勢觀察和學習收獲。

2016年5月,羅振宇作為創始人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



9. 羅振宇在奇葩說第24期的辯論發言能否打動你

和樓上幾位一樣,沒有打動我,就是這么直白。羅振宇在奇葩說第24期的辯論發言,口才毋庸置疑,但是來的尷尬,是來接替高曉松的,但是高曉松對於《奇葩說》這個節目的重量毋庸置疑,就比如以前的六小齡童對於經典西遊記一樣,羅振宇在怎麼厲害,我還是覺得缺點什麼。


10. 2020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票價多少

2019跨2020年演講門票價格: 880元、1280元、 2680元。購票方法可以通過手機端在微信公眾號搜索大河票務網進行網上購票;也可以通過電腦端在大河票務網官網進行購票。

1、時間和地點

2019跨2020年的跨年演講,將於2019年12月31日晚20:30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舉行,深圳衛視和愛奇藝全程直播。這也是繼2017年的第三屆之後,《時間的朋友》第二度落地上海。

(10)羅振宇去中心化擴展閱讀

1、羅振宇簡介

1973年1月出生於安徽蕪湖;學歷是:本科,90級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碩士,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系;博士,中國傳媒大學。

羅振宇是得到App創始人,《羅輯思維》主講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主講人、節目《知識就是力量》主講人。

2、個人重要事件時間點

2008年從中央電視台辭職,成為自由職業者。曾擔任CCTV《經濟與法》《對話》欄目製片人;擔任《決戰商場》、《中國經營者》、《領航客》等電視節目主持人;第一財經頻道總策劃。

2012年底,開始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半年內,由一款互聯網自媒體視頻產品,逐漸延伸成長為全新的互聯網社群品牌。在優酷、喜馬拉雅等平台播放超過10億人次 。

2016年5月,羅振宇作為創始人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

2018年7月27日起,羅振宇擔任由江蘇衛視聯合得到App推出知識類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主講人 。

熱點內容
礦機轉接 發布:2025-07-08 13:06:09 瀏覽:409
區塊鏈數位元組點終端機 發布:2025-07-08 13:05:37 瀏覽:344
2018年9月22以太坊價格 發布:2025-07-08 13:03:57 瀏覽:589
pi幣區塊鏈交易系統 發布:2025-07-08 12:56:52 瀏覽:694
騰訊投資美股元宇宙 發布:2025-07-08 12:53:00 瀏覽:397
顯卡eth挖礦超頻牆 發布:2025-07-08 12:43:48 瀏覽:891
元宇宙板塊指數代碼是多少 發布:2025-07-08 12:42:30 瀏覽:492
聯合交易所數字貨幣 發布:2025-07-08 12:39:02 瀏覽:74
比特幣行情最新行情新浪 發布:2025-07-08 12:18:11 瀏覽:267
螞蟻s9為什麼不能挖萊特幣 發布:2025-07-08 12:18:04 瀏覽:510